分類排行
-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的七十年和平抗爭,守護西藏及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首刷限定尊者扉頁印簽】
-
查無此史: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印度其實沒有咖哩?西班牙人沒有滅掉阿茲特克?深度尋訪歷史上最「偉大」的謊言與真實
-
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慶功破萬限量筆記本版】
-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超圖解!木作工法百科:從基礎到進階工法,按流程照步驟逐一拆解,施作要點×監工細節×設計一次到位
-
以為無人傾聽的她們:台灣首部人工流產文集
-
空間之外OUT OFF THE SPACE:沈中怡的空間學,以品牌為核心結合設計策略,打破地產建築的界限
-
蕭邦的鋼琴與他的前奏曲
-
維京傳奇:來自海上的戰狼【中古歐洲系列二部曲經典改版回歸】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許多人認為,一部自傳的成功條件就在於童年的回憶,因為童年的描述總是能滿足我們對生命中形塑個人性格與命運的某一階段的好奇。
然而,這種對童年的幻想卻是最近才有的現象,在中古時代,甚至在十八世紀的英國文學作品中,幾乎沒有兒童的蹤影,兒童至多只是成人世界中的邊緣角色。
因此,長期以來,兒童史家相當稀少,到了一九五○年代,兒童史的領域還被描述成「完全的處女地」。直到一九六○年代阿里葉(Philippe Ariès)的名著《童年的世紀》問世,才點燃了一連串歷史論戰,也讓史學家開始墾殖這塊處女地。
本書從阿里葉的作品開始談起,分成三部分:首先,思考中古社會如何看待童年,從中古時代初期到現代的童年觀念之轉捩點何在,以及長久以來人們的論戰主題為何。其次,追溯過去兒童成長的過程,重點在兒童與家庭以及同僚之間的關係,這會帶我們進入一長串主題中,從殺嬰、棄嬰到遊戲與民間故事。最後,則是要思考大環境中兒童的各個面向,包括工作、健康與教育。
透過這本書,我們將會知道,過去的兒童曾經擁有我們現代人無法想像的童年。
作者資料
柯林‧黑伍德(Colin Heywood)
柯林‧黑伍德(Colin Heywood),英國諾丁罕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資深講師,研究領域為經濟史與社會史。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