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健康 > 心理勵志 > 心靈成長
不為難自己的練習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不為難自己的練習

  • 作者:小池龍之介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2-01-12
  • 定價:260元

內容簡介

◆日本超人氣僧侶作家小池龍之介的另一力作 ◆同時收錄日本超夯漫畫家鈴木智子的四格漫畫 「想擁有安然自在的心,就一定要清楚體認這個現實:自己與別人的情緒都是不自由的奴隸。我們要學著從渾噩的夢中清醒,不要再繼續當一個自以為自由的機器人。當我們逐一體察所有的不自由,就等於慢慢卸下心中所有的包袱。把所有的包袱都卸下,我們就能看到「無我」的清明與光亮。」──小池龍之介 明知道沒什麼好擔心,卻老是杞人憂天! 明知道後悔也沒有用,卻仍然耿耿於懷! 明知道不該生氣,卻忍不住動怒! 明知道無法強求,卻不甘心放手! 明知道事事無法盡善盡美,卻老是苛求面面俱到! 為什麼人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困在同一種情境無法自拔? 一旦「自我為難」的滋味不斷啃噬你時,該如何做出「不為難」的選擇,實現心平氣和、幸福過一生的願望呢? 日本超人氣僧侶小池龍之介以自身的體會,精煉出 25 個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自我為難」課題,搭配日本超夯漫畫家鈴木智子繪製的幽默漫畫,從「不為難自己的練習」中教你在每一個當下裡解放自己,找回平靜的自我。 ◎調整人際關係 ‧隨時準備接受他人批評──任何見解會有人反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成為心智成熟的大人──想要測驗對方的真誠指數,這種欲望本身就是依賴心的極致表現。 ◎馴服焦躁的心 ‧我們是不自由的──我們之所以會對他人感到憤怒,是因為我們誤以為對方有其他的選擇餘地。 ‧品味孤獨的感覺──懷著互相擁有的幻想,反而使自己置身於失落的漩渦中。 ◎了解真正的自己 ‧拋卻唯我獨尊的心態──總是喜歡用條件累積自我的人,面對外界的變化,往往會變得不堪一擊。 ‧看清腦中的幻覺──以自我吹噓來舒緩空虛的心靈,只會招致潰爛的傷口,並放出惡臭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名家推薦】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鈕則誠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目錄

第1章 調整人際關係
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心靈就不會疲累


◎Lesson 1 隨時準備接受他人批評
‧一定有人會對你反感

◎Lesson 2 成為心態成熟的大人
‧企求無條件的愛是痛苦的根源
‧「愛情測驗」無法讓人得到幸福

◎Lesson 3 衡量與家人之間的距離
‧試著把家人當成練習對象

◎Lesson 4 孝順父母
‧唯有與父母關係良好,才能掙脫來自父母的束縛

◎Lesson 5 讓另一半放心
‧找出對方的優點並確實告知
‧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

◎Lesson 6 尋覓真正的朋友
‧當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時,正是改變自己的良機

◎Lesson 7 與良善的人為伍
‧真正的邏輯推理指的是心靈清晰無礙
‧不選「愚昧之人」作為生涯好友或伙伴

◎Lesson 8 平靜面對分離
‧愛的渴求只是一種多巴胺的中毒症狀

◎Lesson 9 防止惡魔入侵
‧冷靜觀察對方的混亂與苦惱

第2章 馴服焦躁的心
自己做得到的全都確實做好,就不會浮躁不安


◎Lesson 10 從自己做起
‧自己沒做到的,不要教訓別人

◎Lesson 11 戰勝自己
‧當善意的心出現的時候,予以重視並堅持到底
‧與其有所求地「給」,不如無條件地「給」來得灑脫自在

◎Lesson 12 不要說謊
‧謊言到嘴邊時,記得停頓下來,只選擇觀察性的話

◎Lesson 13 聰明看待業債
‧遭逢不如意狀況的時候,就是歸還惡業欠款的良機

◎Lesson 14 品味孤獨的感覺
‧互相擁有的幻想產生了種種的弊害

◎Lesson 15 精進不懈怠
‧怠惰,是不正視自己的痛苦,放任自己在規避中溫存

◎Lesson 16 我們是不自由的
‧以為有選擇的餘地,所以才感到憤怒

◎Lesson 17 活在當下
‧「有犒賞才快樂,沒犒賞就痛苦」的危險性
‧把心思放在眼前的這一秒,累積每一秒的富足

第3章 了解真正的自己
好好認識現在的自己,是不為難自己的第一步


◎Lesson 18 不予以美化
‧體會漸趨死亡的事實,放寬自己的胸懷
‧體認人是「血肉」的組合,調整心裡過多的執著

◎Lesson 19 觀照身體一切細行
‧非夢想非空談,認知當下的現實情況

◎Lesson 20 捨棄對外表的執著
‧只穿某類喜好的服飾,會僵化你的思考模式

◎Lesson 21 調息的練習
‧養成調息的習慣可培養自我的念力

◎Lesson 22 看清腦中的幻覺
‧任由欲望侵蝕自己,只會使病情惡化而已

◎Lesson 23 不執著於我見
‧過於主張自我,會讓人看不清楚眼前的一切
‧明明解釋得很簡單清楚了,為何對方接受不了

◎Lesson 24 拋卻唯我獨尊的心態
‧不能滿足欲望就全然毀棄
‧培養不受外界左右的「平常心」

◎Lesson 25 面對死亡的準備
‧不妨用慈悲取代傷慟

序跋

前言


  「我喜歡為難自己。」

  會說出這種話的怪人,在這世界上應該是少之又少吧!
至少就一般正常人來說,主觀的看法應該都會是「我才不想為難自己呢!」才對。

  但儘管如此,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往往在不經意之間做出為難自己的事情,像是明知不該生氣卻忍不住動怒、明知沒什麼好擔心卻老是杞人憂天、明知後悔也沒有用卻偏偏想不開,這就是我們的本性—明知不該如此,但就某種意義來說,心靈深處卻潛藏著一股「就是想為難自己」的衝動。

  而當我們受到「為難自己」所分泌的不愉快腦內啡的酥麻刺激時,身體雖然會覺得「不喜歡」,但是就心靈層面來說,卻會因為「能夠得到大量的刺激,感受真是太棒了」而大表歡迎。

  舉例來說,因為工作不順而遭到他人冷眼相待,任誰都會感到大受打擊,甚至悶悶不樂,對吧?在這種時候,任誰都會告訴自己「不要受別人影響,要趕快轉換心情才行」吧?但實際的情況往往是,即使經過兩小時甚至大半天,你的情緒還是困在那裡,還是會忍不住想起那一幕,而難過得唉聲嘆氣,心裡直想著「唉!居然在那種地方犯下那種錯誤,真沒用!萬一因此失去大家對我的信任,該怎麼辦……」

  這種「為難自己」的滋味之所以不斷湧上心頭,正是因為我們的心其實是喜歡這種感覺的。而且我發現,這種心態與我們的生存本能息息相關。因為,從負面環境中掙脫而出以延續生命是生物的自然生存法則,生物一旦置身於不愉快的狀況中,腦內就會分泌不愉快的神經物質,並送出「危險,快逃!」的訊號。換句話說,就生物的結構而言,由於發出不愉快訊號這件事對生存有絕對助益,所以我們的頭腦就以為「發出不愉快訊號是件好事」。

  發出「為難自己」的訊號,是為了躲避危險以求生存—這基本上是個事實,它沒有錯,但是問題出在我們會因此將這唯一一次的負面資訊牢記在心,反覆回想而陷入為難自己的窘境當中。可是,人們難道不會覺得這樣實在太划不來了嗎?

  為了記住負面資訊而不斷刺激「為難自己的神經迴路」這件事,假如真的對逃避危險大有幫助倒還說得過去。怕只怕結果往往並非如此,因為我們會對失敗的工作心存恐懼,開始為難自己,淨想著「討厭耶……」,以致遇到重要工作就畏縮,甚至一心一意只想放棄。在人際關係方面,則會因為被朋友挖苦了幾句就想不開,「討厭耶……,有危險,得快逃才行!」就這樣畏懼與人交往,真是傷腦筋。

  總之,「為難自己的神經迴路」原本對避開危險有所助益,可是一旦暴走失控的話,反而會帶來「無法忘卻痛苦失敗」、「養成畏懼心理」或是「逃避成性」的「危險」。

  假如放任不管,讓「為難自己的神經迴路」進一步活化的話,就會變成一種習慣,心情變得容易亢奮激動、焦慮不安、慌亂緊張、暴躁易怒,因而破壞了心靈的平靜。

  這種讓心靈陷入「不愉快狀態」的不愉快腦內啡明明是一種有毒的物質,我們應該對它深惡痛絕才對,可是,它偏偏容易讓人習慣,甚至上癮。如此一來,只要別人對你有所批評,或是別人的電郵回信稍有延遲,你就開始焦躁不安,因為你已經習慣以「為難自己」來看待任何事情。這種習慣成自然的過程,以佛道語言來說大概就是所謂的「積業」。

  隨著「為難自己的習慣」愈積愈深,心情會變得更加容易亢奮激動,對人的態度也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嚴苛失去寬容,這將會對你的人際關係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本應是為了延續生命所建構的「為難自己」機制,卻變成了腐蝕神經的嗎啡,若是放任不管,整個人當然就會暴走失控。因此,為了防止暴走失控,就來試試「不胡亂為難自己」的練習吧!—這就是本書的主旨。

  關於消除心中苦痛的方法,且讓我們從備受世人愛戴的佛陀所遺留下來的佛典經書當中,去尋找活在當下的智慧。

  出生在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佛陀,從悟道的那一刻起就被尊稱為「覺悟者」,從此便以心靈導師之姿奔走於印度各地,教導人們鍛鍊心靈的方法。

  佛陀對弟子們的教誨,雖可以「四諦八正道」來做總結歸納,但若是要用一句話來說明的話,就是「找出苦痛的病原菌並加以治療」,再換個說法,就是「不為難自己的練習」。

  當佛陀來到印度一個村落,有村人問道:「請告訴我們,誰說得對、誰說得錯的判斷基準」時,他的回答簡單又明快:「如果會增加痛苦便是錯的,如果能夠消除痛苦便是對的」。

  也就是說,在判斷事物時的真正重要標準,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只需用身體和心靈去確認它究竟會為你增加苦痛,抑或是減少痛苦就行了。換言之,就是用「痛苦」的石蕊試紙去做測試,只要做出的是不為難自己的選擇,便能實現心平氣和、幸福過一生的願望。

  可是,我們總是懶得去「確認痛苦的訊號」或「試著審視自己的身心」,老愛任意行動、隨意說話、胡亂思考。總之,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言行舉止和思想,經常都是在無意識、無自覺的情況下產生的。

  正因為毫無自覺,所以才會對徒增痛苦的負面想法習以為常,才會對徒增痛苦的言行舉止情有獨鍾。

  比方說,一時人來瘋在大家面前胡言亂語、高談闊論,事後想想卻感到後悔,擔心「他們該不會以為我是個隨便的人吧」而突然心情莫名沮喪。但其實你心知肚明,這種負面想法只是徒增痛苦罷了。

  又比方說,為了婉拒別人的請託而忍不住撒謊,嘴上雖然說著「我其實很想接下來,可是不巧現在工作很忙,真是可惜(真心話:我其實有空,只是不想接你的工作)」的謊話,內心卻因言不由衷而產生矛盾情緒,因而感到痛苦。

  或者是坐在椅子上工作時,逐漸增加的疲勞感讓你忍不住彎腰駝背,姿勢不良,但你明知道彎腰駝背只會對背部造成負擔,讓人更加疲憊。

  若是像這樣一味放任自己的言行舉止或思考的話,它們就會自然而然往痛苦的方向前進。此時的最大錯誤在於,腦內產生「這樣應該會比較輕鬆」的錯覺,而且對於痛苦的現狀視而不見。

  上述三個例子的錯誤觀念分別是「只要感到後悔以後應該就不會重蹈覆轍了」、「像這樣撒謊婉拒,對方應該不會生氣才對」、「總覺得彎腰駝背可以消除身體緊繃感」。

  但實際結果是,無論哪個例子都只是徒增痛苦罷了。原因就出在腦內一廂情願以為的「變輕鬆」,往往是無視於身心的現實狀況。這時,只要針對腦內「應該會變輕鬆」、「應該會變舒服」的錯覺,用身心來加以實際審視,就會明白那些做法都只是增加痛苦而已。然後,再將「你看,實際上是更加痛苦吧!」的現實結果擺在眼前,讓腦袋認清事實,錯覺就會慢慢崩壞瓦解。等到錯覺消失之後,腦內就會發覺「這樣做其實是變得痛苦」,心靈也會隨之慢慢改變,不再堅持採用習以為常的、徒增痛苦的思考模式或是說話方式、行動模式。

  因此,請將腦內所形成的主觀意識或錯覺加以去除,如此一來,你的自覺會變得清明,從而發覺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小事都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衍生出痛苦。

  然後,你將會開始逐漸發現,平常隨心所欲的言行舉止或思考其實都不見得能讓自己變輕鬆,反倒會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只要懂得適時檢視自己的腦袋和身體感覺,仔細領會「唉呀!這樣其實很痛苦」的訊息,擺脫緊緊糾纏的負面思考、語言、行動模式,身心自然會變得輕盈自在。

  本書所說的「不為難自己的練習」,指的就是憑藉意志力來控制容易引發不快感覺的精神迴路。

  假如各位在讀了本書之後,能夠察覺「唉呀呀,原來我在不知不覺間為了這件事情在苦惱啊!」,進而能夠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的話,本書的目的應該就算達成一半了吧!

  那麼,賜與我們「不為難自己的練習」靈感的佛陀究竟是何許人呢?大部分的字典或教科書上的記載,應該都不外乎「佛教的始祖」或「釋迦族的王子,二十九歲時拋妻出家,三十五歲時坐禪開悟,從此以教化眾生為職志,直到八十歲逝世為止」之類吧!

  但是在本書當中,我既不想將佛陀神格化,就算因為「佛教的始祖」這個稱號而對他百般推崇,也不想將各位讀者局限在「佛教」的框架裡,因為佛陀本身對於受人崇拜一事持否定看法,有好幾次都告訴世人「不要依靠我,要以自己的身和心為依歸」。

  總之,本書既不是「宗教」書籍也不是「佛教」專書,而是敝人在傾聽佛陀這位古聖先賢所遺留的「言行錄」之後,想要從中搜尋出適合生於現代的我們來學習,並且能夠有所助益的工具書。也就是說,佛陀的教誨是幫助芸芸眾生勇渡痛苦長河的木筏,是強而有力的工具。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渡河了。在每段行程的最後,都有鈴木智子小姐精心繪製的四格漫畫,肯定會讓你忍不住會心一笑喔!

內文試閱

lesson 2 成為心態成熟的大人


  在你周遭的人們,儘管與你親近,卻忍不住在心裡算計著利益得失,淨想著「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我能得到多少快樂呢」。甚至連對你親切和善時,都暗自期待著你能心存感激,或是得到妳的回報。

  在現今的社會裡,心無盤算的真朋友已經很少見。每個人都自作聰明地撥弄著算盤,計較著利益得失,想把你一口吃下肚。因此,當找不到真朋友時,更應該要潔身自愛,獨步前行。

  沒錯,就像兀自突出的犀牛角那樣。──選譯自《經集》 75

  世上的人際關係,大多建立在與他人交往能得到多少利益得失的基礎之上。

  因此,若想要從中探尋沒有利害關係的真正朋友,可說是難如登天,所以,佛陀才奉勸世人要遠離對於他人的依賴和幻想,學會獨立生活。

  這番言論乍看之下雖然嚴苛,卻非「不要和任何人來往、不要相信別人」之類的偏激主張,它主要是強調我們「在精神上必須獨立」。

  那麼,我們會在哪種時候精神無法獨立,而想要依賴他人呢?

  以工作上的人際往來而言,原本就充滿各種盤算和利害關係,但我們往往不經意的想要從對方身上尋找愛情或友情。

  甚至在報章雜誌裡,還介紹著利用這種心理的種種技巧來遂行商業目的。例如在與對方洽公時,故意不先談生意,而是一個勁地專心聆聽對方傾訴心事,也就是採取不以買賣為優先的作戰計畫,反而傳達「我純粹是對你這個人感興趣喔」的訊息,刺激對方的自戀心理,進而讓對方想要來依賴你。換句話說,你是利用對方想要從你這裡得到友愛關懷的心情,讓他「想要主動與你做生意」。

  一般而言,這種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人類的內心原本就潛藏著「渴望他人能夠無條件喜歡上自己」的欲望。他們感興趣的並非你擁有多少東西,或是你在社會上有多少影響力、頭銜有多高,而是希望能得到你無條件的愛。

企求無條件的愛是痛苦的根源

  前陣子我曾和一位精神科醫師對談並得到一致的共識,那就是──人們所企求的,說穿了就是「得到他人無條件的肯定」這件事。

  那些患者之所以前來看診,無非都是希望能夠像幼兒那樣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他們日思夜盼的,正是「無條件的愛」呀!

  為了滿足人們對於這種「無條件的愛」的渴望,基督教於是創造了「Agape」(神的愛)這個因為無私的愛而得到救贖的故事。

  無奈真實世界無法像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樣,想要得到他人無條件的愛可說是比登天還難,萬一看不破這點而苦苦追尋,通常都不會有好下場。

  比方說,前去酒店或女性俱樂部裡尋歡作樂的人,明知是因為自己掏腰包付錢,別人才會溫柔相待,卻往往還是迷失自我,忘記現實而無法自拔。

  人家之所以溫柔又體貼、會聽我說話、還會讚美我,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有付錢。問題是,他們在享受歡樂時,並不是基於上述的認知,而是想要進一步追求真正的愛情。

  明知事實卻又不自覺迷失,一切只因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渴望那種被呵護的感覺。

  因為對方那種溫柔,真的會讓人產生沉浸在真正愛情裡的喜悅感覺。

  一些女性之所以天天往牛郎俱樂部跑,甚至流連忘返、夜不歸營,就是受到牛郎們那種「我會給妳愛情」的態度所引誘。

  他們總是耐心十足地傾聽顧客吐露心事,讓顧客盡情地發牢騷抱怨,甚至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一切只為了深入顧客的內心世界,確實擄獲顧客的心,讓顧客對自己死心塌地,絕對依賴。

  假如有人會因此而誤以為「這絕對是無條件的愛,不會錯的」,那就表示這個人還稱不上是心態成熟的大人。

  因為不論是感覺多麼遲鈍的人,都心知肚明「對方對我這麼溫柔,應該是看在錢的分上」,可是,明知如此竟又奢望從對方身上可以找到無條件的愛,這正是痛苦的根源。

  而一旦對於「無條件的愛」的渴求欲望太過強烈,「他要是能撇開金錢真心愛上我的話該有多好」—這種因欲望所產生的妄想就會更形高漲,以致到最後完全看不清「他是看在錢的分上吧」這個事實。

  等到有朝一日,深刻體會到對方所做的一切果然都是為了錢時,便勃然大怒,心想「難道他一點都不愛我 」,而感到無比的傷心沮喪。

  追求無條件的愛還有另一個缺點,那就是容易被對方所利用。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女性公關酒店或牛郎俱樂部裡受騙上當,甚至傾家蕩產的緣故。

  假如是工作上的交際應酬,你更容易因為聽多了阿諛奉承的場面話而志得意滿,誤以為自己受到重視肯定,而掉入對方所預設的陷阱之中,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選擇了工作品質不佳的業者,或採購了品質不佳的商品。

  最後一個缺點就是,一旦你追求的是無條件的愛,那麼當你感覺到對方的愛不再純潔無瑕時,你會感到格外的傷心、難過。

  對方會對你好,完全是想從你身上得到金錢,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因此等到你沒有金錢可供榨取時,他當然就不再給你「愛情」,這樣的結果,不只會讓你傷心欲絕,還會讓你氣憤得想要去責罵對方,甚至攻擊對方。

  一切只因為不甘心自己被利用,這種不成熟的情緒愈強烈,想要責難別人的念頭當然也就更加高漲。

愛情測驗無法讓人得到幸福

  的確,真正的愛情原本就不該有盤算。盤算這種心態,說穿了就是一種欲望的表現。

  因此,人一旦明白對方喜歡的並不是毫無掩飾的我,我只不過是被別人利用來滿足自己欲望的工具時,當然會感到非常傷心難過。情人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

  比方說,正在談戀愛的你們,如果對方每次和你見面都淨吐工作上的苦水,你一定會想:「他真的喜歡我嗎?還是純粹把我當成吐苦水的最佳對象呢?」因而感到忐忑不安。

  在這種心態下,你會忍不住想反擊,心想著:「我才不要聽他講」、「我要對他冷淡些」、「我也要耍任性」。也就是說,一心一意想去試探對方是否真心喜歡自己,即使失去「吐苦水最佳對象」的地位也在所不惜。換句話說,在忐忑不安的心理作用下,你想藉由這樣的「愛情測驗」或「友情測試」來證明對方是否願意為了你而兩肋插刀,想確定對方給你的是否真為沒有盤算的真摯愛情。

  而假如對方為你所做的行為,也符合他本身的利益的話,說不定你會懷疑「他是心存盤算的假朋友」……對他心生提防。但假如對方為你所做的是違反本身利益的愚蠢行為的話,你就會認為那是真正的愛情因而開心不已。殊不知,想要測驗對方的真誠指數,這種欲望本身就是依賴心的極致表現。

  無條件的愛原本就得之不易,這世上也幾乎沒有人會在毫無條件的情況下與他人交好。因此,即使有人妄想輕易求之,最後的結果也必是徒勞無功。

  正因為如此,佛陀才告誡我們:不要感嘆真心得之不易,而是必須了解其中的道理,不是嗎?

  毫無盤算的真愛和友情原本就是少之又少,毫無條件就與他人交好的事情也是微乎其微,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懂得知足常樂不苛求,心情才能自在輕鬆。
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不過話說回來,正因為如此,假如你周遭有個不問條件就全心全意對你好的朋友或情人,這對你來說無異就是個無可取代的珍寶。

  因為,假如你周圍的朋友全都是基於某種條件才交往的話……比方說因為那個人經常請客、那個人經常聽你發牢騷、那個人經常和你一起數落共同朋友的不是,那麼,同病相憐的這些朋友往往會喚起心中的欲望和憤怒,互相增加更多的煩惱罷了。

  因為討厭A,而和一樣討厭A的B在一起,如此一來,就可以互相發洩對A的怒氣,剛開始可能會愈講愈開心,但是到最後往往會因為憤怒的煩惱日漸擴散壯大,終至無法收拾而跌落痛苦深淵。這是因為你的腦袋誤以為互吐苦水是「興奮開心的」,卻沒想到這樣的人際關係對自己來說其實是負面的緣故。

  假如你的周遭缺乏不問條件且值得深交的對象,那麼,不交朋友或情人或許也是個好選擇。

  畢竟,不陷入「非交個好朋友不可」或「沒有情人相伴好寂寞喔」的迷思當中,而在缺乏好朋友時寧願享受孤單、潔身自愛,正是促使我們「成為心態成熟
的大人」的不二法門呀!

lesson 14 品味孤獨的感覺


你可曾仔細咀嚼孤獨的滋味? 你可曾體會心靈平靜的甘美?
獨處時,坦然面對自己的心,好好感受那份安詳與寧謐吧!
學會找回獨處的力量,一旦不再害怕失去,你的心就昇華了。
你的內心將不再存在任何負面的行動、負面的言詞、負面的情緒。
如此,你才能洞見真理,也就是洞悉心的因果法則,體會那份豁然與自在。
--選譯自長部經典《法句經》 205


  過去我們所處的環境,迫使我們不得不忍受無聊與孤獨的時光。

  撥手機馬上就可以找人談話,上網就可以抒發心情、讀取回應……這在過去根本是天方夜譚。

  遙遠的過去就別提了,但在我這個年代,讀中學及高中的時候,手機與電腦都還不太普遍。沒事的時候只能一個人看書、聽音樂、鬱悶地睡大頭覺而已。

  有時打電話想找朋友聊天,對方可能剛好不在;又因為沒手機,必須打到對方家裡,請他家長叫他聽電話。考試期間,有的家長甚至不願讓孩子接電話。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快速、輕易地與他人交談。因為太容易了,任何隻字片語都可以迅速傳達。除了手機以外,使用電腦聊天室或推特都可以與人天南地北地交流。但說真的,這樣並不能達到真正「交心」的效果。因為雞零狗碎的話太多了,互動往往流於閒聊胡扯,下線之後反而讓人覺得更寂寞。

  世人所看重的「連結與交流」,常常都是一些雜七雜八的閒扯。你真的與對方「交流」了嗎?你以為自己通過手機或網路了解對方了,其實這全是錯覺,你根本一點都不了解他。

  因為彼此交流的言詞太瑣碎,反而讓人覺得更失落。

  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很多閒聊交談的機會,我們在寂寞中定了心,忍耐那種孤單的感覺,那麼寂寞的痛苦也就此告終。因為我們培養出對寂寞的耐性。但是,對終日考量著與人「連結與交流」的現代人來說,孤獨與寂寥是不重要的。

  因為以為自己與大家連結在一起的錯覺,使人們逐漸喪失了對孤獨的耐性。

  因此,一旦孤單的時候就馬上尋求別人的安慰,想與他人「連結」。如此一來,對他人的要求與期待便與日俱增,無法滿足的時候就覺得焦躁難安。

  話說至此,我想轉談另一個話題。或許大家都有過下述這種經驗吧?某天發生了一件糟糕的事,結果接下來你一整天都很倒楣,而且可以說是噩運連連。

  比方說,某個女職員早上因故被同事抱怨,心裡覺得很不高興。中午到常去的餐館吃飯時,老闆多給了一些飯量,她硬撐著吃完,結果吃得太飽,肚子很不舒服。也因為如此,下午的工作狀態不是很理想。

  那天晚上與男友有約,雙方說好下午再訂確切的時間。可是到了傍晚六點,他都還沒有打電話過來。等到七點左右,男友終於來電了,想約她八點見面。

  這個時候,她覺得很不高興,把心中累積的不快全都宣洩而出,兩人大吵一架……。唉,今天真是倒楣啊!

  嗯,這確實是很淒慘難熬的一天。但是仔細想想,如果她一開始沒有那麼焦躁的話,事情可能不會演變至這種下場。

  如果她能保持冷靜的態度,在餐館即使多得了一些飯量,應該也能判斷自己該吃多少量才不會不舒服,多餘的留在盤中就可以了。因為煩躁讓她昏了頭,洩憤似地把所有食物都吃光,結果只是苦了自己。

  人的心有一種習性。當憤怒的火焰在心中燃起的時候,我們內心的衝動會像是要與怒氣抗衡似地愈發壯大,這粗率的衝動也因此招致更多惡事。

  因為男友來電的時間太遲,兩人大吵一架,其實也不是男友的錯。通常這個時候,一般人都會怎麼看待這件事呢?他一直遲遲不決定約會的時間,表示他不重視我,所以我才會生氣……。反正,自己會生氣全是因為對方的問題。

  真是這樣嗎?早在這件事發生以前,憤怒的火種業已燃起。她的心裡充塞著不快,怒氣一觸即發。在這個當下,只要出現任何不順心的事她都會勃然大怒的。如果她的心情處於正常狀態的話,男友七點才打電話、約八點見面,她最多有點不高興罷了,不會像這般怒氣沖天吧?

  就算男友那天提早約見面好了,她還是可能會因為「晚餐不可口」等細故發怒,導致兩人不歡而散。

  總之,她的心裡那時已設下了「憤怒」的裝置(也就是佛家說的「業」),只是發怒的對象碰巧是男友而已。換句話說,發怒的對象不一定要是男友,任何人皆可;發怒的緣由也可以是任何事情。因此,我們的世界其實並沒有和「眼前的人」連結,我們都是孤立的。

  受上司所言影響而發怒、因為戀人冷淡而發怒……,我們以為我們的世界是共有的、是連結的,其實這都是我們的幻想而已。

  我們的心都被自己的業禁錮,是非常孤獨的。

  仔細想想,我的一天與他的一天都是獨自成立的,彼此並不相同。放寬眼界來看,這一週、這一個月、這一年、這一生……我們都各有各的人生際遇。在這時間長河中,我們只是短暫地交會而已。

  這個事實乍見之下或許讓人很難接受。但若是大家能夠了解每個人都各自處於獨立的世界,即使某人做了什麼讓自己不快的事情,我們都能體察這不是對方的問題,而是不快的業力在自己心裡湧動罷了。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愚昧地指責對方、攻擊對方,讓彼此可以建立圓滿和諧的關係。

  請仔細檢視孤獨自我世界所隱藏的問題吧。這都是為了我們自己啊!

互相擁有的幻想產生了種種的弊害

  我們「互相擁有」的這個幻想,產生了種種的弊害。

  比方說,男女朋友一起去聽演唱會,雖然都留下美好的回憶,但對該音樂家的感覺、對各樂曲的印象,以及從中衍生的聯想都各自不同。從表面上看,都是美好的回憶,好像可以視為共有的證明;但從深層剖析起來,即使是受到多大感動的情感刻度都不相同。

  對某事物產生何等的感覺,透過我們記憶的過濾器(即佛家說的「想」)解釋,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在我們見聞一切的時候,透過「想」的過濾器,在潛意識中參照與之相關的大量資訊,從而衍生愉悅或不快等感情。

  因此,即使乍見之下同樣是快樂的感覺,經過不同的記憶過濾器,獲得的東西也就各自相異。因為,我們自出生開始就不可能擁有完全相同的體驗或感情,也無法複製別人的記憶,移植到自己身上。

  但我們竟懷著互相擁有的幻想,錯以為彼此可以心神相通,結果對別人有很無理的要求:「你應該跟我有一樣的想法啊!」、「你怎麼不這麼想呢?」……

  我們連記憶都無法移植給對方了,又怎能要求人家和我們有相同感覺呢?

  從某種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個體都是一個小宇宙,就算擁有一些交集,我們還是孤身處於自己的天地。

  很多人都無法接受自己孤立於各自的小宇宙這個事實。主要是因為我們都有依賴感,總是想著:「我好孤單喔!我想要有人愛我!」

  人大多不甘寂寞,總希望與他人「相連」、「共有」;這造成我們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我們拚命想把對方拉入我們的世界,結果往望事與願違。

  因為無法接受孤獨的狀態,產生了互相擁有的錯覺,最後與他人產生嫌隙,反而使自己置身於失落的漩渦中。

  相反地,若能體會大家都置身於不同的宇宙,待人接物時就可以更包容、更有彈性。

  縱使親如夫婦、親如親子,都能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禮相待,那麼也就可以懷著新鮮的感覺從容度日了。

  「其實我們並沒有相互擁有」--爽快地覺悟這一點,尊重他人都是獨立的世界、獨立的個體,就能保持既親密又有節的良好關係。

作者資料

小池龍之介

1978年生,山口縣人。月讀寺(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住持、正現寺(位於山口縣)副住持。東京大學教養學院畢業。2003年架設「家出空間」網站,2003年至2007年間,開設一家兼具寺宇和咖啡館功能的「iede café」。之後,他一面修行,一面在月讀寺和新宿朝日文化中心等處,指導一般民眾坐禪。 著作有《從『自己』得到自由的沉默入門》、《偽善入門》、《佛教對人心理學讀本》、《煩惱free的工作方式》、《煩惱歸零練習帖》、《淨化「自己」坐禪入門》、《解開戀愛與結婚咒縛的練習帖》、《閱讀清空煩惱的「人生對談」》。 家出空間:http://iede.cc

基本資料

作者:小池龍之介 譯者:黃穎凡沈燕翎 繪者:鈴木智子 出版社:臉譜 書系:心靈養生 出版日期:2012-01-12 ISBN:9789862351482 城邦書號:FJ2036 規格:膠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