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暢銷改版)──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
在異星的天空下:從土星上仰望星環、在星雲裡看星塵縹緲、墜入黑洞前最後一次凝望宇宙——你的第一本太空旅遊導覽手冊
-
1盆變10盆:扦插種植活用百科(2024年暢銷改版)
-
蛋白質的一生(暢銷改版)──了解生命活動的秘密,讀懂生命科學的第一本書
-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從種子到古樹,探索自然界長壽之謎的朝聖之旅
-
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天文學 [彗星增訂版]
-
漫畫今日科學:影片瀏覽破億次的科學YouTuber,帶你一次輕鬆讀懂從細胞到宇宙的趣味提問
-
毒特物種(2023年全新改版):從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藥,看有毒生物如何成為地球上最出色的生化魔術師
-
化學實驗開外掛:35個生活實驗輕鬆建立科學素養
內容簡介
獨樹一幟的小說手法,
旅行日誌般的寫作方式,
在六千萬年的時空裡用想像串連了真實的天文科學……
如果你也能夠來一趟宇宙旅行,你將會看見什麼?
距離地球時間60,002,000年 (甚至更久),某個星球上的人發現了一份報告,根據其中的紀錄,撰寫人應該是來自於六千萬光年以外的、以前稱為「地球」的地方。很幸運地,他們用地球傳輸紀錄可以精準的以地球語言解讀這份資料,並推測這份資料是從M87星系中心發射出來的:
「……我回想起從初始到現在的旅行路程,我從銀河最奇特的黑洞 (天鵝座X-1) 與中子星 (SS433),來到離家最近的獵戶座,讓我極其震驚的不僅僅是我親眼目睹的行星系統多樣性,更是重力創造出的多種結構,諸如噴流、圓盤、恆星、行星、與黑洞。
「……在可見的宇宙空間的某處,每秒都有一顆恆星爆炸。為了探究重元素與礦物質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我繼續我的旅程,到達大麥哲倫星系。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兒我得使上吃奶的力氣逃生。因為一顆超新星竟然在不遠處爆炸了!
「……我該繼續航行下去嗎?根據我的推算,我已經離開地球超過六千萬年,而我還得再花六千萬年的時間回到地球。地球還有可以呼吸的空氣嗎?還有生物存在嗎?不過我現在很確定的是,我必須把這份報告發射出去,不論它到了哪裡……」
浩瀚的宇宙是人類探索不盡的領域,不論你是否了解黑洞、星雲或超新星,你都無法真實體驗。作者卻用近似科幻小說的手法,以一個地球人在宇宙中的航行紀錄,帶讀者親臨恆星誕生與毀滅的場景。這樣的寫作方式起因於作者常對他研究的內容產生想像與畫面,而用旅行紀錄的方式也得以串起宇宙中不同位置、不同現象的種種場景,讓讀者能一飽「眼」福。
另一著名的天文科普作者康索馬諾曾在二○○○年發表《在獵戶座左轉 (Turn Left at Orion)》,所以對於二○○一年貝傑門出版的《在獵戶座右轉》嗤之以鼻。但是他在不經意讀了《在獵戶座右轉》後說到:「我真的真的很不想承認,但是如此大膽的寫作手法獨樹一幟,非常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名家推薦】
◎林基興(《科學月刊》社社長)
◎孫維新(台大物理系與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陳克華(醫生詩人)
◎楊秀真(奇幻基地總編輯)
◎葉李華(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任)
◎「當您凝視夜空時,可曾想過!架著一艘太空船到太空旅遊會有何奇遇嗎?《在獵戶座右轉》一書,藉著稟賦的想像力,帶您穿梭宇宙時空中,以天文物理學的知識,在虛擬情景中揭開星空的奧祕。」~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邱國光
◎「作者用唯美兼具藝術性的筆調描述宇宙與科學,並融合了哲理與真實現象,為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視野。」~「天文學」雜誌
◎「這是一部不僅有創造性,有教育性,還有娛樂性的科學小說」~「哈佛雜誌」
◎「作者用優美的筆觸寫成的宇宙旅行紀錄,匠心獨具,並為我們真實描繪出最新的宇宙發現。只要一打開這本書,就會被它深深吸引。」~《宇宙的六個神奇數字》作者芮斯
◎「這本書充滿想像、氣勢磅礡,寫出了一趟有趣的宇宙之旅。」~《愛因斯坦的夢》作者萊特曼
導讀
與天文學家一起在宇宙狂奔 ◎文/黃崇源(中央大學天文所副教授)
在可見的未來,人類可能無法從事任何恆星或星系間的旅行。但我們卻有能力預測,在從事真正的宇宙旅行時,可能見到的一些天文現象。因為目前地球上各類型的強大天文望遠鏡,早就可以讓我們彷彿親身到達遙遠的宇宙,近觀一些奇特的天文現象。本書作者則以其天文物理學家的專業知識,帶領讀者拜訪宇宙的每個角落,讓我們身歷其境,如同一段真正的宇宙之旅。閱讀當下,讀者彷彿被星系雲氣旋轉產生的巨大噴流拋離地球,與作者在無垠的宇宙中急速飛行,數萬光年的景象從眼前耳際呼嘯而過。
書中所提及的各種天文現象,其實大部份都是現代天文物理學的重大研究成果。對天文學及天文物理有興趣的讀者,本書是一本很好的課外讀物補充教材。但本書不只是忠實的記錄宇宙中各種令人目眩神迷的景象,及解釋各種現象的背後物理原理,另一方面,作者也嘗試表達在宇宙萬象中所隱含的存在混沌中的結構、亂象與平衡等千古不變的哲學意涵。從書中的內容,我們也更能理解,天文學裡深奧的知識,其實是在於有規則的意外和有秩序的不規律,極其神奇的融合,所產生的浩瀚和衝撞的爆裂美學。
在可見的未來,人類可能無法從事任何恆星或星系間的旅行。但我們卻有能力預測,在從事真正的宇宙旅行時,可能見到的一些天文現象。因為目前地球上各類型的強大天文望遠鏡,早就可以讓我們彷彿親身到達遙遠的宇宙,近觀一些奇特的天文現象。本書作者則以其天文物理學家的專業知識,帶領讀者拜訪宇宙的每個角落,讓我們身歷其境,如同一段真正的宇宙之旅。閱讀當下,讀者彷彿被星系雲氣旋轉產生的巨大噴流拋離地球,與作者在無垠的宇宙中急速飛行,數萬光年的景象從眼前耳際呼嘯而過。
書中所提及的各種天文現象,其實大部份都是現代天文物理學的重大研究成果。對天文學及天文物理有興趣的讀者,本書是一本很好的課外讀物補充教材。但本書不只是忠實的記錄宇宙中各種令人目眩神迷的景象,及解釋各種現象的背後物理原理,另一方面,作者也嘗試表達在宇宙萬象中所隱含的存在混沌中的結構、亂象與平衡等千古不變的哲學意涵。從書中的內容,我們也更能理解,天文學裡深奧的知識,其實是在於有規則的意外和有秩序的不規律,極其神奇的融合,所產生的浩瀚和衝撞的爆裂美學。
作者資料
貝傑門(Mitchell Begelman)
貝傑門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天文與行星科學系教授,同時也是美國科羅拉多州天文物理聯合研究室研究員,已發表許多研究論文。他與芮斯爵士共同著作的熱門科普書《重力的致命吸引力 (Gravity's Fatal Attraction)》於1996年獲得美國物理協會寫作獎。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