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科學素養: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 作者:池內了(Satoru IKEUCHI)
-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 出版日期:2024-12-12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折 284元
- 優惠截止日:2030年12月31日止
-
書虫VIP價:284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9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離散的植物:原生、外來、入侵……環境歷史學家體察植物界的傳播與擴散,探尋邊界、家、遷移及歸屬的意義
-
圖解生物學 廣開版
-
你的身體怎麼來的?從大霹靂到昨日晚餐,解密人體原子的故事
-
仰望 從臺灣飛向世界,串連文化與自然、時間與空間的鳥之宇宙
-
聽,動物在「說話」:從狼的「方言」、取「名字」的海豚,到鸚鵡的語意理解……由演化適應到動物行為學,傾聽「話中有話」的動物,揭開物種溝通的奧祕
-
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案發現場的蠅蛆、蒼蠅與甲蟲……沉默的目擊者如何成為破案證據(新版)
-
森香不息:追尋香氣的源頭,一個香氛專家穿越世界森林的非凡尋香紀實
-
樹的微宇宙:樹木隱藏的微小線索如何揭開大自然的祕密
-
細胞之歌:探索醫學和新人類的未來
-
數學大觀念:全面理解從數字到微積分的12大觀念
內容簡介
科學是什麼?
科學思考是什麼?
科學家又在做什麼?
一般人期待科學家扮演什麼角色?
科學家有什麼社會責任?
一本書,幫助我們思考科學、技術、人類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我們生活在現代,多多少少都看過「偽科學」的觀念和方法,對於荒誕無稽的邏輯幾乎沒有人會相信。
想要消除對科學的「猜疑」和對未來的「不安」,第一步就在於讓科學更親近。但是,科學的內容離日常生活太遠,總覺得很難了解科學。
作者池內了在書中提到,科學是嚴密的思考,是看見「看不見的東西」的妙方,無論是文科生或理科生,每個人都該學習科學的觀念,透過「科學的智慧」,了解如何站在科學的立場思考與學習,進而開拓眼界。
想要解決現在各種矛盾,還是必須仰賴科學的力量,循序漸進思考「我們現在背負的問題本質是什麼?要用什麼方式解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選擇某條道路會導致什麼結果?能夠容許到什麼地步?能夠從哪個著眼點接納?」
作者池內了在書中回顧自己成為科學家的初衷,並且歸納科學的觀念和方法的特徵,以及科學對於人類和社會造成什麼影響,並且思考科學、技術、社會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希望藉由這本書,讓科學更為普及。
他指出,科學通常源自於個人的好奇心,但終究只是一己的行為,必須和社會產生連結,進而發展出專門觀察和測量的工作,並且藉由大學的興辦將知識集中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以科學研究為專業的「科學家」誕生了。科學的力量藉由國家獲得認可之後,科學脫離了以往的個人活動領域,如今成了仰賴補助金營運的公共活動。即使如此,基本上科學研究的方法也不會因此更動。
池內說明,其實科學離我們並不遠,現代社會必須仰賴具備科學素養的人來運作,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陳述意見,用「科學的智慧」決定世界的未來。
書中談到物理學和太空相關的相關話題和案例,對於科學稍微感興趣的人,哪怕是喜歡生物和化學,也能了解。即使是文科生,也可以輕鬆閱讀這本書。
|本書榮耀|
1997年度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部門)、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推薦)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我心目中的科學
我成為科學家的理由/研究工作及其魅力
第二章 科學思考法
科學的出發點/科學研究的進行法
第三章 科學是怎樣誕生的?
最早的科學/中世紀的「科學」/「科學革命」的時代
第四章 推敲現代科學與科學家
現代科學的目標/現代科學的特徵/現代科學的難解問題/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
科學家的責任與倫理
第五章 21世紀的科學與人類
地球環境問題/嶄新的科學技術與我們
第六章 寫給肩負未來的你們
附錄
致謝
作者資料
池內了(Satoru Ikeuchi)
理學博士、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 專長領域包括:太空進化、銀河形成和天文研究,同時投入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理論研究。 1944年生於兵庫縣姬路市,畢業於京都大學理學院物理系。 曾獲:2008關科學技術振興財團紙莎草獎、1997年度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部門)、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推薦)和1993年日本科學讀物獎。 著作:《科學素養》(經濟新潮社出版),以及《爸爸跟孩子談太空的歷史》、《物理學與神》和《禁忌的科學》等。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