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愛閱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世界經典文學 > 歐美經典文學
夜間飛行(精裝版)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2024愛閱節/外版火熱新書/文學小說
  • 城邦6折優惠全年專享,快搶好康/月暢銷新品
  • 城邦6折優惠全年專享,快搶好康/文學類

內容簡介

《小王子》作者得獎小說暨成名作 暢銷超過250萬冊,榮獲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郵政班機在某個地方搏鬥, 必須有人守夜, 幫助那些用雙手和雙膝、用胸膛頂著胸膛去迎戰黑暗的人…… 故事以雙線敘事進行--暗黑的天上是三架運輸郵件的夜航班機,分別從巴塔哥尼亞、智利和巴拉圭飛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然而只有一架飛機準時抵達,另外兩架飛機的情況則令人擔憂;地上則是航線負責人李維埃得知消息後,在燈火通明的機場辦公室中忐忑不安。如此天空地面、黑暗光明的對比,極端的反差構成了作品的張力。 然而,不管是執飛的飛行員或下命令的負責人,面對任務時,他們都選擇了堅持信念,承擔責任,繼續前行…… 翻開本書,你將感受夜間飛行的驚心動魄,收穫心靈上的無拘無束,並得以思考,比愛的責任更偉大的責任是什麼! 聖-埃克蘇佩里的《夜間飛行》再現了飛越安地斯山脈的奇觀和巨大的孤獨,將讀者帶到了另一個世界。 ——英國《衛報》 我們今日的文學作品已太擅長揭露人類的弱點、自我放棄和種種墮落;然而,這種經由頑強意志所獲得的自我超越,才是我們更須瞭解的。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安德烈.紀德

目錄

導讀 永遠的小王子 湯素蘭 一 「晴天,無風」 二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燈光 三 他的第一架飛機 四 制度 五 絕對無知的人 六 身分 七 力量 八 奏鳴曲 九 公平 十 海底 十一 信念 十二 暴風雨 十三 銷聲匿跡 十四 責任 十五 最後一顆照明彈 十六 飛向光明 十七 消息 十八 與世界的連結 十九 等待 二十 希望 二十一 夜間飛行沒有中斷 二十二 他的第二架飛機 二十三 沉重的勝利 聖-埃克蘇佩里年表

導讀

導讀 永遠的小王子(摘錄)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王子,住在一個和他身子差不多大的星球上,他需要朋友……」」 這是聖-埃克蘇佩里在那本最為我們熟知的《小王子》中的一句。這部只有三萬多字的中篇童話,一經出版,便收穫了無數讀者的喜愛。關於小王子的故事,作者曾說:「我不希望世人漫不經心地看這本書。」 事實上,不僅是《小王子》,在作者的其他作品,如《風沙星辰》和《夜間飛行》,甚至給家人的信件中,都有一種勾起你內心最溫暖情感的力量。可以說,這些文字就是小王子在童話世界以外的探險。你會發現,每讀幾行,就有某個句子、某個故事或者某個細節落進你的心裡,喚醒你曾經的記憶。不管你是一個多麼粗枝大葉的人,閱讀時都不會「漫不經心」。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哪怕你初次閱讀,也會像你曾經讀過一樣;而你想真正讀懂它,或許需要一輩子。 作者:是小王子,也是空軍飛行員 在讀本書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作家聖-埃克蘇佩里吧。 聖-埃克蘇佩里全名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一九○○年出生在法國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費爾南曾做過法國南部洛澤爾省副省長。父親讓·德·聖-埃克蘇佩里襲了爵位,三十三歲時迎娶同樣貴族出身的瑪麗·德·馮斯科隆布(母親家世襲男爵爵位),兩人育有五個孩子。安托萬排行第三,上有兩個姊姊,下有弟弟和妹妹。一九○四年三月,讓·德·聖-埃克蘇佩里在里昂拉福德火車站突發腦溢血去世,安托萬年僅四歲。 父親去世後,母親瑪麗獨自撫養五個孩子。一九一七年,安托萬十七歲時,十五歲的弟弟弗朗索瓦因病去世。弟弟死前異常平靜地對安托萬說:「沒辦法,我就是快死了;什麼時候離開人世不是我能決定的,這是身體決定的。」弟弟還說:「你不要怕……我不難受,我不痛苦,你別忘記了,把這些寫下來吧……」弟弟的死深刻影響了安托萬對死亡的看法。在《小王子》中,小王子離開地球的時候也異常平靜。小王子還這樣談論自己的死並且安慰飛行員:「這就像扔掉一張老樹皮。那些老樹皮,不值得傷心……」 聖-埃克蘇佩里童年時期曾生活在里昂附近的聖莫里斯城堡,城堡裡至少有八個僕人和管家。他長著一頭金色的鬈髮,在城堡裡就像小王子一樣得到全家人的寵愛。良好的家庭教養與文化薰陶,讓全家人都極具文藝氣質。安托萬的兩個姊姊後來都成了作家,母親瑪麗也出版過詩集和回憶錄。 早在一九一二年,十二歲的安托萬就迷上了飛機,他在那個夏天經常騎自行車到離聖莫里斯不遠的昂貝略貝利埃弗爾機場找人瞭解飛機飛行的原理,並寫下了他的處女作,表達自己對飛機的癡迷— 機翼的顫動擾亂黑夜的呼吸/引擎的歌聲搖晃沉睡的靈魂/太陽塗抹我們,用蒼白的顏色 一九二一年四月,安托萬應徵入伍加入空軍,但擔任的是地勤工作。為了能駕駛飛機,他自掏兩千法郎學會了飛機駕駛,如願以償地成為飛行員。一九二二年十月,安托萬晉升少尉,調駐巴黎近郊布爾歇軍事機場。在巴黎,安托萬和同樣出身貴族的女作家路易絲訂了婚。一九二三年春天,安托萬遭遇第一次飛機失事,在布爾歇機場摔得頭骨破裂。康復後,路易絲家族極力反對他繼續當飛行員,安托萬不得不離開空軍。隨後,他在工廠擔任生產監督員。一九二三年秋天,他與路易絲感情破裂,解除婚約。接下來,他加入蘇勒卡車公司做銷售代表,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一九二六年,安托萬受拉德高埃爾航空公司的聘請,重返藍天,執飛法國南部土魯斯和非洲達卡之間的郵政航線。一九二七年,安托萬被任命為摩洛哥朱比角基地負責人,他和三名技術人員在這個背靠沙漠、面臨大海的荒涼基地工作了一年多。一九二九年,安托萬被派駐南美,開拓南美航線。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安托萬和技師安德烈·普雷沃駕駛飛機參加巴黎-西貢航線競賽,試圖創造飛行速度紀錄。在經過二十小時的飛行後,飛機在撒哈拉沙漠墜毀。他和同伴在第四天被摩爾人發現並獲救,奇蹟般死裡逃生。 一九四○年,法國被德國占領,安托萬流亡到美國。一九四三年四月,安托萬要求加入盟軍空軍,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因為他年紀大,身體多處負傷,盟軍多次拒絕他的要求。最後,安托萬求見了美國駐地中海地區空軍司令,才終於得到允許。安托萬被分配到法國自由空軍第三十三飛行大隊第二中隊偵察機組,執飛P-38閃電戰鬥機。此時,他的年齡已經超出前線飛行員平均年齡八歲之多,是年齡最大的空軍飛行員。本來盟軍只允許他執行五次飛行偵察任務,但在他的堅持下,任務一再加碼。一九四四年七月三十一日,在執行第九次飛行偵察任務時,安托萬離奇失蹤,再也沒有回到人間。 安托萬失蹤後,他的母親和千萬個讀過《小王子》的讀者一樣,一直相信他還活著,只是像小王子一樣飛往了B612號星球。他的母親在詩中寫道: 他追求光明/於是飛越天際/迎向星辰/天國的朝聖者/是否安抵上帝的燈塔?/啊,若果真如此/在我的黑紗之下/淚水或可稍止 其實,就在安托萬執行偵察任務的前一天,德軍擊落了一架美國飛行員駕駛的閃電戰鬥機。從科西嘉島的盟軍基地肉眼可見飛機中彈後下墜的情形。這架飛機墜入了地中海,基地的無線電塔臺聽到了飛行員最後短促、淒厲的哀嚎。 但安托萬沒有退縮。第二天早上,他依然駕駛著P-38閃電戰鬥機從科西嘉島起飛,前往法國南部執行時長四小時的偵察任務。然而,四個小時過去了,飛機遲遲未見返回,塔臺也收不到安托萬的任何訊息。下午兩點半,大家不得不放棄希望了。當年九月,安托萬被正式宣布失蹤。 一九六七年,一塊石碑被安放在供奉著法國歷史上最傑出人物的先賢祠主殿的牆壁上,碑文寫著: 紀念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 詩人,小說家,飛行家 一九四四年七月三十一日執行飛行任務時失蹤 一九九八年九月七日,一個馬賽漁民在捕魚時撈到了刻有聖-埃克蘇佩里名字的銀手鏈。二○○三年,聖-埃克蘇佩里執行飛行任務時駕駛的P-38閃電戰鬥機在馬賽外海被發現,隨後飛機的起落架和照相機系統被打撈上來,並被保存在法國航空航太博物館。 星空與沙漠:是死亡之海,也是智慧之書 一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試飛成功,把人類的飛天夢想變成了現實,也使得飛行員成為二十世紀初的主角和英雄。不斷刷新的飛行速度紀錄給當時的人提供了極大的刺激,那時的「空中競賽」就好比一場進行了數十年的奧運會。 飛機也為我們看世界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使我們生存的巨大星球縮小為一個小小的世界。 世界上的飛行員很多,作家也很多;但既是飛行員又是作家的人不多,既是飛行員、作家,還是冒險家的人就更少了。而既是飛行員又是冒險家,曾擁有過兩架飛機,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家,只有聖-埃克蘇佩里這一個。 當通過這些身分來辨認聖-埃克蘇佩里時,我們就能知道他作品的唯一性和價值所在;我們也就能懂得了,這個英年早逝的作家為什麼在世界文學史上擁有如此高的地位。 二十世紀初期,天空還是一片有待探索的廣袤領地。由於飛機的性能和導航系統完全無法與今天的相比,大約每三次飛行中就會出現一次故障,因此,每一次飛行都是一場生死冒險。而當年,聖-埃克蘇佩里在摩洛哥朱比角的基地駐守以及後來開闢南美洲郵航路線時,不僅要和沙塵暴、酷烈的陽光、狂風、暴雨、高山、峽谷等自然力量搏鬥,還要和各種政治力量較量。當時的撒哈拉沙漠還有許多未歸順、反抗法國的部落,當飛機迫降在沙漠中時,飛行員可能被渴死,也可能被扣作人質,甚至被虐殺。 一九二六年,二十六歲的安托萬拿到了公共運輸飛行員的駕駛資格證,加入拉德高埃爾航空公司,成了一名郵政飛行員,沿著土魯斯(法國)-阿利坎特(西班牙)-卡薩布蘭卡(摩洛哥)-達卡(塞內加爾)航線運送郵件。在那時遇見的人和發生的故事,後來成為一九二九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南方郵航》的素材。 一九三○年五月,拉德高埃爾航空公司發生了一起墜機事故,飛行員埃利澤·內格蘭駕駛的飛機在烏拉圭南部蒙特維多灣墜毀,當場機毀人亡。而在此前的一年三個月中,公司已經失去了六位飛行員和三位隨機的無線電操作員。然而,墜機事故並沒有嚇退這些英勇的飛行員。五月十二日,創造過多項奇蹟的麥爾莫茲又駕駛飛機開始穿越大西洋的試航。當時天氣非常惡劣,大西洋上的龍捲風就像神殿上的黑色大廊柱。可麥爾莫茲又創造了奇蹟,他不僅將從法國土魯斯寄發的郵件運抵非洲塞內加爾,還飛越了大西洋,抵達南美洲布宜諾斯艾利斯。一九三一年,安托萬以此為素材,創作了中篇小說《夜間飛行》。 一九三一年十月,《夜間飛行》由法國著名的伽利瑪出版社出版。十二月,該小說獲得法國最高文學獎項之一費米娜文學獎,隨後被改編成電影,由美國著名影星克拉克·蓋博主演。法國嬌蘭公司以此為靈感,推出了一款名為「午夜飛行」的香水。 《夜間飛行》是中篇小說中的傑作。故事在兩條線索上展開—飛行員法比安掙扎在電閃雷鳴的夜空,而航線負責人李維埃在燈火通明的辦公室忐忑不安,一動一靜,一暗一明,巨大的反差構成作品的張力。奮力和暴風雷雨抗爭的法比安衝破雲層,駛向三千多公尺的高空,他看到了神奇的景象:月亮和星光照在雲層上,光亮反照在飛機上,光明而又寧靜。小說對法比安的描述也在這裡戛然而止。作為航線負責人的李維埃,在失去法比安和他的飛機的時候,有那麼一瞬間動搖了夜間飛行的信念,然而在這一瞬間之後,他又堅定了決心,讓機場跑道上等待的飛機起飛,繼續夜間飛行。 讀《夜間飛行》,我們能讀到二十世紀初那些充滿探險精神的飛行員的偉大,他們的每一次返航,都是為了重新出發。飛行員飛上高空,就和自己的飛機融為了一體,操縱手中的飛機,也是在掌控自己的命運。在《風沙星辰》中,安托萬如此描繪這種神聖的感受:「那些晚上的航行和成千上萬的星星,那種寧靜,那幾小時的至高無上的神聖權力,是金錢買不到的。」 …… 湯素蘭

內文試閱

一 「晴天,無風」 飛機下面的山巒,在金色的黃昏中畫出了一道道陰影。平原變得明亮起來,光輝經久不熄。在這個國度裡,平原不斷地反射著金光;在冬季,它又不斷地反射著雪光。 飛行員法比安正在把巴塔哥尼亞的郵件從美洲最南端運往布宜諾斯艾利斯,他從那種和港灣水面一樣寧靜的天空中,從安詳的雲海泛起的輕柔的漣漪上,發現了夜晚的臨近。他似乎駛進了一個浩瀚無邊、令人神往的船隻停泊港。 在這種寧靜的氣氛中,他感到自己像個牧羊人一樣在怡然漫遊。巴塔哥尼亞的牧羊人,不慌不忙地從一個羊群走向另一個羊群,他則是從一個城市駛向另一個城市,就像這些小城市的牧人。每隔兩小時,他就和這些在河邊喝水、在平原上吃草的小城市見一次面。 有時,飛過比海洋更荒無人跡的百里大草原之後,他碰上一個遠離塵世的農莊—這農莊在草原的浪潮間,帶著它承載的居民,似乎在急速地後退—這時,他便擺動機翼向這艘「航船」致敬。 「聖胡利安在望,我們十分鐘後降落。」 飛機上的通訊員,向航線上的所有指揮臺發出上述消息。 在兩千五百公里的航線上,從麥哲倫海峽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相似的中途站一個接一個。但現在的聖胡利安處在夜幕邊緣上,就好似非洲那樣:過了最後一個歸順的城鎮,往下就是一個神祕莫測的世界了。 通訊員遞給飛行員一張字條: 「雷雨正狂,我耳機裡滿是雷鳴電擊的聲音。我們是否就在聖胡利安過夜?」 法比安微微一笑,天空平靜,猶如一個養魚池。前方的所有中途站都向他們報告: 「晴天,無風。」 於是,他回答: 「我們繼續飛行。」 但通訊員認為雷雨已經埋伏在某個角落裡,就像蛀蟲藏在水果裡一樣。晚上可能會是好天氣,但也可能變壞,他可不願意飛進這片即將變壞的黑暗中去。 當法比安放慢速度向聖胡利安降落時,他感到累了。所有使大家的生活變得溫馨的東西,都在他眼前大了起來:他們的房屋,他們的小咖啡店,他們散步的地方的樹木。他好像一個征服者,在凱旋的夜晚,俯瞰帝國的大地,發現了世人平凡的幸福。法比安很想放下武器,感受自己笨重的身體和疼痛的四肢。他很想在這個地方做一個普通人,透過窗戶來張望不再是活動的景物—即使是個很小的村莊,他也會接受。經過排選之後,他隨遇而安地喜歡上了這個小村莊,它像情人一樣把人圈住。法比安真想在這裡長住下去,成為這裡永恆的一分子。他覺得那些曾待過一小時的小村鎮和曾穿越的圍著古牆的花園,是永恆地存在於他身外的。 村莊朝著機組人員迎上來,向他們伸開雙臂。法比安想起了友誼,想起了溫柔的女孩,想起了使人感到親切的白桌布,想起了所有慢慢變成了永恆的東西。村莊並著機翼向後流去,展現出它那門戶緊閉的花園中的奧祕,它們的圍牆再也保守不住這些奧祕了。但是著陸的法比安知道,除了石砌圍牆裡幾個人緩慢的動作外,他什麼也沒有看見。這個村莊僅憑它的巋然不動,便保住了自己的祕密。這裡不肯給他溫柔,只有放棄行動才能獲得這份溫柔。 十分鐘停靠時間過去了,法比安要重新起飛了。 他朝聖胡利安轉頭望去,開始望見一小撮燈光,然後成了一小片星光,最後連引誘過他的那顆微塵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我再也看不見儀表板了,開燈了。」 他按動開關,座艙的紅燈照在指針上,發出淡藍色的光輝,連指針都沒染上顏色。他把手指伸到一個燈泡前面,指頭也幾乎沒有變紅。 「太早了。」 夜幕正在升起,宛如一團烏雲填滿了山谷,再也分辨不出山谷和平原了。不過村莊卻已燈火通明,那燦若群星的亮光互相輝映。他用手指按在航行燈上,使它眨著眼睛,與村落的燈火相呼應。大地傾聽著燈光的召喚,面對無邊的黑夜,家家戶戶點燃了自家的「星星」,就像把塔燈指向海洋那樣。所有遮蓋人類活動的東西都閃亮起來。法比安非常欣賞這樣的黑夜,像船隻駛進停泊港一樣,軌跡既從容又漂亮。 他把頭伸進座艙。指針上的鐳開始閃光了。飛行員逐一檢查著數據,十分滿意。他穩穩當當地坐在飛機上,用手指輕輕碰了碰鋼鐵的翼梁,感到生命在金屬中流動。金屬不是在顫動,而是在生活。發動機的五百匹馬力,使飛機產生輕微的震顫,使冰冷的鋼鐵變成了天鵝絨般的有血有肉的軀體。飛行員既沒有頭暈目眩,也沒有飄然陶醉,而是再一次體驗到一種金屬變成了血肉之軀的神祕。 現在,他面前出現了一片新的天地。他抖擻精神,從容應對,以便舒坦地安頓下來。 他輕輕敲了敲配電盤,逐個摸了摸那些開關,挪動了一下身軀,更舒服地靠著椅背。他在尋找一個最佳姿勢,以便更能好好體味由蕩漾的夜幕承托著的五噸重的金屬所產生的搖曳。而後,他摸索著把緊急照明燈推到固定的位置,放開,再抓住,證實它是不滑動的;然後丟下緊急照明燈去摸每根操縱桿,準確地抓住它們,訓練手指在看不見的情況下工作。等他的手指熟悉了漆黑的世界以後,他才打開一盞燈。滿飾著精確儀表的座艙,呈現在他眼前—他照看著飛機像跳水一樣潛入夜空,正是憑藉這些儀表板。由於任何指針都不搖擺,既不震顫,也不抖動,陀螺儀、高度表和發動機的轉速也全都保持不變,他便伸展了一下身體,讓脖頸靠在座位的皮墊上,開始了對飛行的冥想,體味著一種不可名狀的希望。 他如同一個守夜人,發現黑夜也能揭示人類的祕密:這些召喚,這些燈火,這種不安。黑暗裡這顆普通的星星,就像是一座孤零零的屋子。一顆熄滅的星星就像一座把它的愛情封閉起來的屋子,或者一座把煩惱封閉起來的房子—總之這是一座停止向世界發射信號的房子。這些待在燈前、手肘支在桌子上的農民,他們不知道自己希望的是什麼;他們不知道,在這個包圍著他們的漆黑夜晚,希望竟能傳得那麼遠。但是法比安發現了這一點:當他從千里之外飛來,感到海底的湧浪正在把呼吸著的飛機舉起來又摔下去時;當他穿過十個風暴,就像穿過戰火連天的國家那樣時;當他穿過風暴之間月光皎潔的夜空時;當他懷著必勝的信念,一個接一個地飛越這些燈火時。 他們以為燈光只不過照亮了簡陋的桌子,殊不知在八十公里外的地方,有人已被這燈光的召喚所感動,就好像他們是從一座荒島上對著大海,絕望地搖晃著這盞燈一樣。

作者資料

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1900-1944) 法國傳奇詩人、小說家、飛行員。 二十一歲應徵入伍,成為部隊飛行員,後因飛機失事身受重傷,加上未婚妻家人反對,離開空軍。二戰期間,重返空軍,在執行一次勘察任務時離奇失蹤,成為曠世之謎。 聖-埃克蘇佩里的飛行員生涯為他提供了創作靈感。一九二九年,他出版了根據飛行經歷寫成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南方郵航》。一九三一年出版《夜間飛行》,同年,此書以壓倒性優勢獲法國費米娜文學獎,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一九三九年出版《風沙星辰》(《人類的大地》),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一九四三年出版暢銷全球的經典代表作《小王子》。 為紀念聖-埃克蘇佩里,法國政府將他和小王子的形象印上鈔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分別以他的名字和小王子所在的B612號星球給兩顆小行星命名。

基本資料

作者: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譯者:劉君強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愛經典 出版日期:2024-05-21 ISBN:9786263962453 城邦書號:A2203804 規格:精裝 / 單色 / 17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