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其他
遇見,在生命轉折處—從出生到臨終的護理陪伴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15則從生命開始直到人生盡頭,最真實、動人的醫療照護現場, 這些溫暖人心的故事依然每天持續發生著,護理人員需要被更好的尊重與對待! 這是一本文載護理師與病人及家屬之間故事,對於每一位說故事的護理師來說,他們不僅在照護病人的過程,付出了專業與愛心,發生在故事裡的點點滴滴,因為親身走一回,也成為他們滋養工作力的資糧。 護理師用專業、用心、用愛走進病人的心靈世界,一邊照顧病人的病苦,同時也膚慰病人的心苦。這心路歷程,護理師探索生命的意義,也尋找自我定位,有時在照護病人時還得經歷各種挑戰與煎熬,不斷的超越自我,才能看見自己的力量,進而寫下了更多的可能。讓更多人看見護理的用心與價值: ˙每當嬰兒哇哇墜地、哭聲此起彼落的時刻,我們也都忙得好幸福……… ˙深受血管瘤之苦的寮國少女,就讓我們用「畫」溝通無礙來照護妳……… ˙原本想放棄治療的趙大哥夫婦,因著我們的鼓勵決定繼續堅持下去……… 本書收錄許多護理師親身照護的互動故事,更在故事後面編錄醫護小辭典、照護技能及心情分享,相信將有助社會大眾了解護理職場的面貌,亦能引發護理師們的共鳴。同時也希望能幫助病人,行動受限時,可以及早進行復健使傷害降到最低;在心情鬱悶時,可以透過醫療團隊感同身受的有溫度陪伴,在康復的路程中得以笑開懷。我們把這樣的護理過程稱為:溫度護理模式,也就是將溫度融入病人日常生活的照護模式,慢慢養成習慣,形成一股溫暖風氣。 溫度護理模式的8道配方: ①微笑→②正向→③裝熟→④親切→⑤同理→⑥體諒→⑦信任→⑧鼓勵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十五位護理師將病人教他們的經驗寫成感人的故事,可以讓學生知道從生到死各種不同領域護理的專業和人文,可以讓資深護理師看完後更體認到護理的價值堅定她/他的初心,更可以讓護理主管知道如何引領護理師走向關懷充滿愛的護理之路。 【各界好評專文推薦】 我要感謝所有在護理路上無怨無悔的夥伴,因為您們的付出,讓護理被看見,「護理有心,好好照護病人,病人和家屬的回饋也會讓我們升起信心,創造自己生命的存在與價值。」——高靖秋(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暨國策顧問)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習以為常,隱身在醫師光芒之後,做為「不被看見的一群人」,如果說醫師是「救人」的工作,護理師卻是救死扶傷外、更多了全時守護病患敏銳的觀察與柔軟的關懷照護啊!——陳靜敏(臺灣護理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 本書敘述從新生兒至長者,從急性病人到安寧照顧,充分顯現醫學中心全方位醫療專業,有幸優先拜讀本書,字字有愛震醒悲心,彷彿護理「護你」閩南語「給你」是慈濟護理最佳傳統。——林碧玉(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護理師的工作,除了執行專業護理技術,還需要關照到病人及家屬的心情,身心靈都要兼顧。從事護理工作是能幫助他人的福報,得到助人的喜悅並從中獲得成就感,才能延續從事護理的動力。——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護理師用專業、用心、用愛走進病人的心靈世界,探索生命的意義,也尋找自我定位,有時在照護病人時還得經歷各種挑戰與煎熬,不斷的超越自我,才能看見自己的力量,進而寫下了更多的可能。——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學者專家都說護理是科學與藝術,是助人的專業,但是本書內容實際不僅止於此,這是一個愛人的專業,利他的專業!資深護理師更能體認到護理價值與初心,走向關懷充滿愛的護理之路。——章淑娟(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護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目錄

推薦序1 讓更多人看見護理的用心與價值/高靖秋─── 6 推薦序2 護理工作者需要被更好的尊重與對待/陳靜敏─── 9 推薦序3 護理愛,分秒無間斷/林碧玉─── 12 推薦序4 聞聲救苦,有溫度的護理/林俊龍─── 16 推薦序5 曦光,我見到護理之愛/林欣榮─── 18 推薦序6 照護,要專業也要有感情/章淑娟─── 21 總策畫序 敘述護理,有情人間/鍾惠君─── 24 PART 1【新生兒~幼兒】0~3歲(新生兒加護病房/小兒科/手術室/產房/嬰兒室) 1 新生兒/幼兒|〔小兒科〕 小寶貝健康成長是我最大的安慰/張瑞雲─── 28 ◎新生兒及兒科重症照護,護理長這樣說─── 41 2 新生兒/幼兒|〔小兒科〕 艱難如小沙粒的生命,因愛光潤/林美芬─── 45 ◎新生兒加護病房照護,護理師這樣說─── 54 3 新生兒/產婦|〔手術室/整形外科/婦產科/小兒科/麻醉科〕 開刀房裡的世界/陳素華─── 56 ◎手術室的整形外科小組長這樣說─── 65 PART 2【幼兒~青少年】3~20歲(小兒科/整形外科/神經外科) 4 新生兒/幼兒/青少年|〔小兒科〕 十四年來的心靈小導師/李依蓉─── 70 ◎小兒科照護,護理長這樣說─── 84 5 青少年|〔整形外科〕 用畫溝通,無國界的照護祕笈/陳怡陵─── 87 ◎整形外科照護,護理長這樣說─── 99 6 青少年|〔神經外科〕 岩石裡的花/梁憶茹─── 101 ◎神經外科照護,護理師這樣說─── 111 PART 3【成年】21~65歲(神經內外科/復健科/心臟內科/婦產科/胸腔內科/個案管理師) 7 成年|〔神經內外科〕 續一杯有溫度的咖啡/余佳倫─── 116 ◎神經內外科照護,護理長這樣說─── 129 8 成年|〔復健科〕 強烈動力,讓他進步神速/厲燕蓉─── 132 ◎復健科照護,護理師這樣說─── 140 9 成年|〔心臟內科〕 有妳的照顧,我們更有信心去戰鬥了!/陳建皓─── 144 ◎心臟內科照護,護理長這樣說─── 153 10成年|〔婦產科〕 聽到響亮的哭聲就鬆了一口氣!/高晴吟─── 156 ◎產房照護,副護理長這樣說─── 165 11成年|〔胸腔內科〕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侯惠娟─── 168 ◎肺阻塞病人照護,個管師這樣說─── 180 PART 4【老年】65歲及以上(精神科/日間失智照護/緩和醫療科/重癌加護內科/安寧緩和療護) 12老年|〔精神科/日間失智照護〕 陪他們一起度過每一天的悲憂歡喜/陳巧菱─── 184 ◎失智長者照護,護理長這樣說─── 200 13老年|〔緩和醫療科/安寧緩和療護〕 後來的玉蘭號:紀念慈祥的江彭玉蘭奶奶/鄧淯勻─── 202 ◎安寧緩和療護,居家安寧護理師這樣說─── 221 14老年|〔重癌加護內科/安寧緩和療護〕 最後的陪伴/胡雅茹──── 224 ◎內科加護病房照護,護理師這樣說─── 232 PART 5【無常】(外科/器官捐贈與移植) 15無常|〔外科/器官捐贈與移植〕 完成病人與家屬最後的心願/周桂君─── 237 ◎器官捐贈與移植,協調護理師這樣說─── 252 附錄 醫療照護小辭典索引─── 254

延伸內容

【推薦序1】讓更多人看見護理的用心與價值
◎文/高靖秋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暨國策顧問      二○二○年全世界共同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疫情,它改變了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習慣與人際互動,影響無數產業與經濟脈動,大家都說這些改變與影響回不去了!      但有一個專業,有一群人仍然堅守崗位,秉持南丁格爾的誓詞,沒有忘記初衷,一直守護需要照顧的病人或家屬,他們盡力去解除身體的病痛,還有心靈哀傷的撫慰,這群白衣天使不論白天與黑夜,不管週間與假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分布在各個有人需要照護的地方,他們默默做著自己認為應該而微不足道的工作,卻不知道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久病無孝子是世人的感嘆,但這群護理師對這些非親非故的病人與家屬,卻做到視病猶親。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長期對於護理專業在各個層面的表現,努力以文字出版來宣傳護理師的工作,讓更多人看到護理的價值,這些文章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日常照護工作的點滴,但從這些平常中,我們看到感動的故事。這本書中的十五個案例,除了病人與家屬,也帶出十五位護理師的人生故事:有為了不讓嬰兒因為健保制度需要短暫出院再入院奔波,單位護理師輪流帶回家照顧;有擔心新手父母不會照顧腦性麻痺的小孩,私下家訪教導照護技巧;有長達十四年與先天性臍腹裂導致短腸症棄嬰的照護過程中,護理師也讓自己的小孩參與陪伴,讓孩子學習體認自己的健康身體,與家人都在一起生活,是最幸福的事情。      有啟發異國少女病人畫畫的天分,讓她度過難熬的疾病治療過程;鼓勵車禍昏迷少女、及頸椎骨折和神經受損的家庭支柱,重新站起來,樂觀面對逐漸回到正軌的生活;看到病人痊癒或逐步恢復健康,除了替病人和家屬感到高興,也認為是種成就感,讓照護工作變得更有意義。      也有因為疾病的限制,但同理病人小小的願望,縱使要動員很多人力或承擔風險,常常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中被否決,但還是有一群人,總是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想,例如:續一杯有溫度的咖啡一文中,護理師希望排除重重障礙,讓帶著呼吸器的病人到醫院對面星巴克喝咖啡。當然臨床工作有苦也有樂,例如:產房工作每一天都有驚喜包,每個新生命的誕生都讓人充滿喜悅,當然偶爾免不了會出現驚險時刻!這時護理師的任務就是幫助產婦渡過險關,例如:「開刀房裡的世界」一文中,新生命就能平安抵達世間。      高齡化社會長期照護的需求,長照機構常常是這些住民最後的家,當生命走道盡頭,「我想要在我自己熟悉的家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不想在醫院一個人孤單地離開……」這是很多長者的希望, 因此提供長者在宅善終,也會是未來的顯學;失智症患者增加,也挑戰護理人員的照護技巧,讓忙碌的臨床工作外,還要犧牲休假時間學習新的知識與創新照護模式,如果沒有支持系統難怪年輕人不願意進入這個職場。      醫療人員不是神,我們的能力總有極限,有時也不得不面對生老病死的無奈,只是護理師總是希望即使無法挽回生命,但可以讓病人圓夢,能了無遺憾離開人世間,讓心衰竭病人多活一天是一天,因為多活一天或許就可以等到換心的機會,就能多陪家人的時間。就如陳建皓護理長說的「護理有心,我們好好照護病人,病人和家屬的回饋也會讓我們升起信心,創造自己生命的存在與價值。」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在護理路上無怨無悔的夥伴,因為您們的付出,讓護理被看見,沒有人說護理工作是容易的,但它值得您投入,以此共勉!   
【推薦序2】護理工作者需要被更好的尊重與對待
◎文/陳靜敏 臺灣護理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前立法委員      這兩年來因為身分的轉換,擔任不分區立法委員及學會理事長,能為護理代言發聲、為護理人爭取應有的權益及福利;也因此較有機會審思護理專業發展的願景,不論是對內溝通專業發展的視野或是對外遊說投資護理的必要時,我才發現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一直習以為常,隱身在醫師光芒之後,做為「不被看見的一群人」,長久以來,我們並不習慣於彰顯護理的獨立角色與功能!沒錯,就醫療照顧工作的分工來看,是醫師決定診斷與治療的方向,但,是護理師輪值三班、守在病患身旁、與病人及家屬有著最密切的接觸。      如果說醫師是「救人」的工作,護理師卻是救死扶傷外、更多了全時守護病患敏銳的觀察與柔軟的關懷照護啊!然而,因護理人總是默默地做,多數人不知道護理師到底在忙什麼?!不管是在護理人還是外界人眼中,護理工作內容複雜、繁瑣、強度高,生活作息不規律,醫護與護病關係緊繃、報酬福利待遇差,在臺灣,護理是一個受人尊重、值得投入的行業嗎?      自一九七六年以來,美國蓋洛普(Gallup)公司一直在調查公眾對各種職業的誠實和道德標準的看法,根據民調結果,護理師連續18年蟬聯被信任度排行榜第一名!那臺灣的護理師呢?為瞭解臺灣民眾及護理師自身對護理職業形象與地位的看法,二○一九年,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與臺灣護理學會會議決議,同步進行民眾的電話訪問與會員的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不論民眾或會員對護理師的形象皆抱持正面的看法、對護理師的專業能力及知識也非常滿意度、更有超過九成認同護理師對社會有所貢獻。      然而,民眾對護理師的信任度低於護理師們的自我感覺良好、民眾亦嚴重低估護理師不合理的薪資報酬與專業的對待,且不論是民眾或會員版的調查皆發現,越年輕者持負面看法的比例越高,如此可能影響年輕人投入護理工作的意願,長期以往將嚴重影響台灣醫療環境,值得重視!      本書收錄許多護理師親身照護的互動故事,更在故事後面編錄醫護小辭典、照護技能及心情分享,相信將有助社會大眾了解護理職場的面貌,亦能引發護理師們的共鳴。誠摯邀請您一起跟隨護理師腳步走入醫院的每個場景、了解護理工作的日常風景。長久以來,護理人員站在最前線,堅守照顧服務的重擔——從生命開始直至人生盡頭,護理需要被更好的尊重與對待。   
【推薦序3】護理愛,分秒無間斷
◎文/林碧玉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花蓮慈濟醫院加護病房,夜已深,窗外樹影飄動,一位來自海外的見習護理高管,望著病床旁護理同仁,輕聲細語地對昏迷指數三的患者說:「阿公!阿公!我在為您換衣服喔。」見習的高管好奇的問:「您知道他昏迷指數只有三,聽不到您說話嗎?」同仁很自然的回:「知道啊!我擔心過程中他若醒來,看到陌生人為他換衣服會嚇一跳。」一時,見習的高管眼眶泛紅,若非親眼所見,很難體會在深夜、在暗角,在沒有人能看到的一隅,慈濟護理尊重病患,視病如親「愛」分秒力行不已。      猶記得九零年代,七百公克的早產兒,巴掌仙子小湘兒出生,他的父母驚恐之餘,表達放棄治療,看似無意識的小湘兒,剎那間全身泛黑,同仁們苦苦求情,表達不用擔心醫藥費,未來也會盡心照顧,父親默然不已,醫護同仁為守護生命,決定挺身相救,小湘剎那間膚色回溫,從那一刻起,小湘成為新生兒加護病房寵兒。在那一個醫療技術尚在啟蒙年代,經常忘記呼吸的湘兒,體重起起伏伏,病情起起落落,護理同仁日日呼喚,為她寫日記以文字與她對話,有時未輪班忍不住偷偷探望,床頭玩具琳瑯滿目,周歲了為她歡唱慶生,兩歲左右脫離呼吸器,終於穩定成長,應出院回歸正常生活,父母因無法照顧不敢接回,醫護同仁工作繁忙,無法長期認養,於是大家商議輪流帶回家照顧,直到感動父母帶回家,如今小湘婷婷玉立,醫護依然相伴,問世間情是何物?唯菩薩覺有情才能為也。      隨著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護療照顧品質今非昔比,護理已不僅僅依著醫囑照護,更有許許多多以病人為中心的研發、創新作為,同仁們從醫院到社區,從新生兒到長者,哪裡有需要他們就會聞聲救苦在身邊。      二○二○年新冠病毒貫穿全球,為防疫世界各國紛紛鎖國,疫情嚴重地區日日往生人數破新高,醫院同仁們既要照顧一般病人,更需面對感染風險,依然走在防疫第一線,大無畏精神令人讚歎。      近來更欣聞護理同仁的下一代,因為從小隨著媽媽到醫院上班,成長過程中看到媽媽的悲懷,紛紛追隨媽媽腳步,即將或已進入護理工作,可見護理同仁並未將其工作的壓力帶回家,而是帶著守護生命的熱情,才得以一棒接一棒以護理為己志,醫療從業人員得以永續。      憶起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初期,僅有五位主治醫師,幸有臺大支援護理人員,帶領著甫從學校畢業的五十位沒有臨床經驗護理同仁,開始展開搶救生命的工作,無奈,年輕的同仁經常無法承受面對老病死的壓力,放下患者半夜整理行囊回家鄉,醫院動盪困境可想而知。      加上社會變遷,全球護理人員短缺,向來資源缺乏的東部花蓮更甚,幸有證嚴上人肯定護理二十四小時守護病榻,比醫師更辛苦與重要,尊稱護理同仁為白衣大士,受到鼓舞的護理同仁們,以無比堅定的願心回饋,人人發願「菩薩心隨處現,聞聲救苦我最先」是職志方向、是使命,亦是慈濟護理基因。      無限感恩鍾惠君主任用心推動,白衣大士要出書了,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這本書敘述從新生兒至長者,從急性病人到安寧照顧,充分顯現醫學中心全方位醫療專業。而護理同仁們苦病人所苦、憂家屬所憂,樂病人所樂,勞心勞力為患者圓夢,令人動容。      尤其看到從重症病房專業轉為陪伴長者在宅安老,以病人及家屬為中心的同理心,成為家屬心目中的貴人,令人感動的是作者談到提醒自己必須跳開悲懷,用專業引領家屬面對別離。更遑論自假探望送病人所需,而最難得是將病人帶回家照顧。      有幸優先拜讀本書,字字有愛震醒悲心,彷彿護理「護你」閩南語「給你」是慈濟護理最佳傳統,至此不由吟誦「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慈濟「護你」真了不起!虔誠為之序!

作者資料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護理團隊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護理團隊: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護理團隊,35年來在臺灣東區唯一的醫學中心的內、外、婦、兒、急診、加護、精神科等41個醫療專科提供護理服務,除了病床及門診護理師,亦有個案管理師及另需國考執照的專科護理師。護理師不僅在醫院堅守崗位,也走出院外服務,如:居家、共照及長照;且臨床、教學、研究三合一,以病人為中心,以證嚴上人「身為護理師,能在『需要』的地方工作,比去自己『想要』工作的地方更有價值」,落實「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核心理念。 總策畫:鍾惠君(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護理部主任) 總校閱:王琬詳(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護理部副主任) 本書作者群:張瑞雲、林美芬、陳素華、李依蓉、陳怡陵、梁憶茹、余佳倫、厲燕蓉、陳建皓、高晴吟、侯惠娟、陳巧菱、鄧淯勻、胡雅茹、周桂君

基本資料

作者: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護理團隊 出版社:原水文化 書系:悅讀健康系列-身心靈書房 出版日期:2021-05-04 ISBN:9789869981699 城邦書號:HD3166 規格:膠裝 / 雙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