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人類該往何處去:從源出非洲到海洋擴散,未來人類的歷史省思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源出非洲,經海洋擴散 人類的歷史就是「移動與定居」的歷史 宗教的衝突與共生/海洋與全球化/非洲的世界史新定位/百億人口的警訊…… 超越對立與紛爭的全新視野,探究人類未來應該前進的道路。 要釐清現代人面臨的問題,必須先對歷史提出質疑! 從人類踏出非洲開始,「歷史」經過無數次的「興亡」,現在正是人類史上彼此連結最為緊密的時代。儘管如此,世人依然無法杜絕某國獨占利益,也無法制止某些國家的傲慢;財富集中於部分人群,結構性貧困或差距仍隨處可見。事實上,不只有經濟問題,舉凡環境問題、異常氣候、暖化現象……等等,任何一項議題如今都已非一國可以單獨解決或迴避的——如今的我們正走向地球上的生命能否延續都成問題、風雨同舟的危機時代。 正因為身處這種危機時代,更應該以歷史知識的累積為基礎,尋求新的世界觀。在世界成為一個整體後,如何書寫全球化時代下的世界史?究竟,對於現代人所面臨的問題,「歷史」能夠給予我們什麼解答? ■源出非洲的蒙古人種與高加索人,如何選擇定居或走入海洋?  因為海洋擴散,世界版圖有了整合的機會,也帶來近世的各種問題。 一百八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首度離開東非大裂谷。歐美的古人類學研究者借用《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將此稱之為「源出非洲」,自此往歐亞大陸內部擴散。其中一支蒙古人種約於五萬年前抵達大洋洲、約於一萬年前抵達南美洲最南端,人類的擴散前線觸及遼闊的海洋,現存人類的「移動與定居」自此告一段落,換言之,海洋就此在人類史中正式登場。 後來,同樣源出非洲、往西移動的高加索人種遇到海洋選擇止步,但是往東移動的蒙古人種卻選擇走入海洋,為何會發生這樣的差異?這是因為蒙古人種在海洋的擴散發生於「溫海」,而高加索人種在海邊停步是因為碰到「冷海」——海水溫度的差異在人類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直到高加索人也加入海洋擴散的行列之後,陸域與海域的定居/移動定義開始分明,世界的樣貌也因此改變,進入殖民時代,海洋成為版圖擴張的途徑。原本海洋是自由的空間,無涉於領土觀念;因此,身為海域與陸域銜接點的港口城市,其重要性便不言可喻。 ■宗教一旦與政治掛勾,便容易引發權力支配的競逐。  以寬容的心包容各種不同的宗教,是否能有建設亞洲共同體的可能性?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為榮,並在其中找到生命的意義。然而,有時也會發生無限放大自己的價值觀,毫不在意他人的感受,甚至產生出優越感的情形,從而做出和正義背道而馳的行為。如果這樣的信仰與權力及財富相互結合,將會形成力量豐沛、具有排他性的人類集團,並躍上歷史的舞台。人類的歷史其實也是一部戰爭史,以不同的宗教信仰為理由而發動的戰爭,實在是不可勝數。 在當今,整個世界以經濟活動為基礎進行著全球化。宗教和文化的藩籬漸失,一切都處於流動的狀態。而亞洲曾孕育出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等具有普遍性的宗教和思想,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這些宗教和思想傳播至各地,在不同地區形成了多層次的文化基礎。以上這些嘗試,真的有可能成為形塑亞洲共同體的契機嗎? 在這之中遇到的難題是,一旦碰到爭奪資源這類國家利益,國族主義就可能抬頭;另外,當信仰的內容發生衝突時,宗教共同體就得面對最直接的危機。可見,宗教雖然有助於獲得統治權,但若是缺乏基本的凝聚力(連帶意識),則難以形成共同體。 ■從非洲看世界──經過奴隸貿易和殖民地統治,  對非洲脫貧的開發援助,是否仍帶有父權制的偏見? 從十五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的數百年間,在全球中心不斷改變、新的世界秩序不斷建立的過程中,非洲一貫處在最邊緣的角落。有些時候,非洲是強權壓榨和統治的「目標」,奴隸貿易和殖民地統治完全是為了白人的利益,而否定了非洲人生存的價值;有時它又是外國出於善意和責任而援助的「對象」。開發援助則是為了幫助非洲脫貧,對非洲人伸出友誼之手。然而諷刺的是,看似天秤兩端的作為,都是把非洲社會和非洲人做為介入的對象進行「客體」化,而不是以幫助(有時則為統治)自己社會那般,做為「主體」來對待。 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結構中,非洲被賦予提供新的礦物資源的任務;從這個意義上,非洲並沒有跳脫出五百年來於世界史中一直扮演的角色。而我們必須從新的角度來看,非洲社會中固有的智慧和制度,不只是解決非洲問題的良方,對現代世界和人類的未來而言,也是筆珍貴的知識遺產。 ■如何重新認識「歷史」的繁榮與衰退?得出支撐人類前進的解答?  針對文明的「後續」,從內部與外部,多角度的切入。 回顧世界史可知,自從西歐於十八至十九世紀崛起以後,伴隨著所謂的「文明化」,野蠻與暴力、殺戮與破壞愈發激烈,規模日益擴大。其中的是非對錯究竟該如何解釋?孰輕孰重?而經過漫長歷史的發展,未來地球如何迎接「一百億人口」的時代?「海洋」對人類史的發展有多重要?「宗教」又為人類社會帶來了什麼?人類的起源地「非洲」會再度給我們什麼啟發?本書嘗試替「全人類」該走的道路給出提示。 本系列始終從東亞的視角出發,在超越地域限制、長時間的跨距下,建立全新觀看世界史的視野。因此需要跳出傳統的西方與東方視角,以多元的歷史主體為目標展開世界史的敘述。這是「來自日本的世界史」所持有的可能性,並進一步提出建構「世界史學」的方案,從而超越本國史與外國史的思考,將目光投向世界。 ■《人類該往何處去》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本系列前面幾卷,已經從各種觀點看過海洋的功能。海洋的功能,無論是在地中海世界,還是在東印度公司主導的時代,其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在國別史的史觀強勢的時代,海洋的存在往往受到輕視,人們傾向於將海洋認定為國與國之間的阻礙。但今天,海洋被視為各地之間聯繫的手段,有時甚至被比喻為海洋高速公路,猶如一條廣大的帶狀區域,為各地建立關連性,其貢獻逐漸受到肯定。本卷最後再一次以「海洋」為主題,專章論述「海洋」對人類的意義,值得海島國家的讀者深入思考。 ■本書的啟示是: 如今世界各國依然在海洋劃分地盤,爭相確保資源與財富。這是非常陸域的思維方式。如何才能解決這種現代國家政治的匱乏?思考這道難題,重點在於從歷史上探討海洋對於人類的意義,並從中得到啟示。 在人類史上綿延不絕的「移動與定居」之中,陸域是著重於「定居」的歷史場景,海域是著重於「移動」的歷史場景。在〈主宰─從屬〉關係之中,同樣是人類的舞台,著重於「移動」的海域比陸域更為自由。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人類該往何處去:從源出非洲到海洋擴散,未來人類的歷史省思》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周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21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森谷公俊(帝京大學教授)——著 03《草原王權的誕生》 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著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著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著 07《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 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著 08《凱爾特.最初的歐洲》 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著 09《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 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著 10《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 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著 11《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著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著 13《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 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著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著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著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著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著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著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准教授)——著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著 21《人類該往何處去》 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陣內秀信(法政大學名譽教授)、隆納.托比(伊利諾大學教授)——著

目錄

【序】 文/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 歷史的各種研究方法/本叢書的觀點與本書宗旨/往返於現在與過去的歷史/歷史知識的累積與重新解釋/近代歷史學中的「歷史性」與擴散問題/新的世界觀點與其挑戰 【第一章】世界史才剛開始──以發自日本的歷史意象為目標 文/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全球化時代的世界史 名為世界史的目標/從人類的立場看世界史/超越紛爭與對立的思想 ◎日本的兩個框架 發自日本西洋史學的「世界史」/西洋學的巨大貢獻與苦惱/「拿手絕活」東洋史/「中國史」真正的課題 ◎概括世界的研究方法 東西之間――中央歐亞史、伊斯蘭史、南亞史、東南亞史/成長中的新領域──南北美洲、太平洋、大洋洲、非洲 ◎開創源自日本的世界史 日本的能量與潛力/水平整合的世界史/人類史中的「現代」/實現綜合理解的下一步――世界史學的提案 【第二章】如何迎接「百億人口時代」──從人口看人類史 文/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歷史上的人口 漫長時光中的現在/人口留下什麼痕跡 ◎有文化的動物 人類誕生/生與死的原形/自我家畜化/潛在出生力之上升 ◎泛地球型動物的歷程 源出非洲與源出亞洲/生物適應與文化適應/農耕之前的人口支撐力 ◎糧食開始生產 農耕開始/定居生活的功過/多元農耕文化/從人口密度看多樣化 ◎工業革命與人口轉換 由多產多死到少產少死/社會化的生與死 ◎吉德拉社會的人口變化 以生存為單位解釋的族群/傳統模式/近代化的影響/吉德拉的人口變化與其啟示 ◎日本的人口變化 一再重演的急增與停滯/日本的人口轉換/日本的人口變化透露的訊息 ◎現代的人口問題 人口增加的警訊/地區間的多樣性/人口紅利的恩惠/結語――地球的人口支撐力 【第三章】海洋對人類有何意義 文/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源出非洲」與蒙古人種的海洋擴散 人類的「移動」與「定居」/高加索人種與蒙古人種/蒙古人種的擴散/人類史中的「海」/蒙古人種走向太平洋/獨木舟的技術革新/高加索人種的擴散 ◎「溫海」與「冷海」 蒙古人種的海/「冷海」的屏障效果/舷外撐架的研發/從東南亞到印度洋/走進「冷海」所面臨的挑戰/大西洋的「溫海」 ◎印度洋海域世界的成立 兩個海域世界/印度洋與溼潤熱帶/印度洋的東西結合場所――馬拉巴爾/《厄立特利亞航行記》/胡椒與金銀幣的交換/「西船」與「東船」/「綠色阿拉伯」/同時代中國方面的史料/東西分明的界線 ◎「大海域世界」的形成與「文明圈帝國」 印度洋海域世界的拓展/「海洋的印度」與「陸地的印度」/室利佛逝帝國與馬六甲海峽/伊斯蘭、沙漠、海洋/「沙漠的船」與「海洋的船」/伊斯蘭帝國出現/波斯灣、席拉夫的繁榮/東西農耕「印度化」/穆斯林之海 ◎「西洋」高加索人種前進海洋 中國與葡萄牙的挑戰與回應/鄭和的南海遠征/由西出發的印度海路/歐洲列強進軍海域 ◎海洋技術革命與現代 蒸氣船問世/由點到面的統治轉換/歐洲人的擴散致使世界重創/「海=自由空間」的終結 【第四章】「宗教」為人類帶來了什麼? 文/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 ◎前言 日本人喪失的宗教觀/與伊斯蘭的相遇/嘗試迴避「文明的衝突」/文明之間對話的意義 ◎世界史中的基督教信徒史 基督教內部存在的排除原理/追求寬容的漫長歷史 ◎日本近代史中的國家神道 廢佛毀釋運動/明治憲法下的神道/教育敕語的神聖化 ◎從聖武天皇來看「統治者的宗教」 建設律令國家/國家統治下的佛教/聖武天皇的政治/從儒教到佛教/建造盧舍那大佛/發現黃金的祥瑞之兆/聖武天皇的出家與讓位 ◎伊斯蘭的歷史與伊本.赫勒敦的分析 世界三大宗教的差異/穆罕默德的教團/伊斯蘭國家體制/伊斯蘭社會的變化/伊本.赫勒敦登場/伊本.赫勒敦的文明論/支配權力論 ◎今後的宗教 如何活用歷史認識/亞洲共同體的可能性 【第五章】「非洲」帶來的啟示 文/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 ◎前言 「排除非洲」的視線/從援助的觀點所產生的問題/人類的未來與非洲的潛力 ◎非洲的現況 絕望與希望的相剋/非洲的處方箋/成長的大陸/非洲支援競賽的真相/苦惱的大陸/肯亞――大選後爆發暴力事件/未改善的貧困與低度開發 ◎被扭曲的非洲圖式 非洲圖式/圖式的誕生/何謂「部落」/殖民地統治與部落對立/被製造對立的胡圖與圖西/國民國家與部落意識 ◎兩百年的負債、五百年的弊害 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蔑視的產生/奴隸貿易的真實情況/歐洲近代市民社會與黑奴/歐洲市民社會與非洲社會的奴隸化 ◎非洲社會的潛力 部落圖式與非洲的潛力/開放性的集團組成原理/修復社會秩序的潛力/非洲式裁決的實驗/結語――非洲的世界的建議/學術文庫版附記 【第六章】中近世轉換期的中華世界與日本──世界史中的日本 文/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中國在東亞的壓倒性地位 「東亞世界」與「中華世界」/何謂擁有共同的「古典」/《愚管抄》的歷史意識 ◎古代日本列島居民的矜持 倭人的自我表述/兩個天下――大陸和日本列島 ◎與明代交好的理念與狀態 中華和四夷/基於「禮」的互通友好/朝貢船的真實情況/冊封體制下的「官營貿易」 ◎明帝國的遺產 維護日、明的往來通道/敗於自力救濟的倭寇/「警固」與倭寇/官營貿易的遺緒/幕藩體制成立時的海外局勢/再探「鎖國」 【第七章】向繁榮與衰退的歷史學習──今後的世界與日本 文/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隆納.托比(伊利諾大學名譽教授) ◎重新審視「人類的歷史」 歷史性事件與「人們的觀感」/對伊斯蘭社會的看法 ◎世界中的日本 國際社會的相對化/歐洲與亞洲的決定性差異/歷史景觀面臨的危機/從高度成長和泡沫經濟崩壞中學到的教訓/經濟成長與文化相互連結的時代/轉型為培育文化的社會/逐漸消失的田園景色與保存都市風景/首都東京的特殊性 ◎由繁榮的歷史中學到的事 從資源型繁榮轉型到製造業/日本的飲食文化/都市裡消失的氣味、黑暗與聲音/支撐日本今後的「政治力」 .參考文獻

內文試閱

〈非洲的現況〉 ◎絕望與希望的相剋 在急速全球化的世界中,今日的非洲正在取得屬於它的新位置。非洲社會因受到兩個相互對立向量的拉扯,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動。一方面,和一九九○年代相比,非洲目前因為高速的經濟成長,充斥著發展與成長的希望;另一方面,非洲仍然被低度開發、傳染病和戰爭等諸多問題給困擾著。 這兩個相異的向量,從非洲脫離殖民母國完成獨立之後,衝突仍然不斷上演。一九六○年代時,非洲有許多國家紛紛獨立建國,那是個充滿了希望的時期。然而從一九七○到一九八○年間,非洲的發展卻陷入停滯;在美蘇東西冷戰的國際政治背景下,民族紛爭與軍事政變朝著區域紛爭的方向持續惡化。到了一九九○年代,內戰、內亂、貧困、失業、愛滋病、環境破壞及旱災、飢荒等各方面問題在非洲各地蔓延,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整個一九九○年代,非洲經歷了「崩潰的時代」。 可是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初期,狀況一時之間發生了轉變。全球性的資源價格高漲,不只讓擁有原油和稀少資源的國家獲利,連其周邊的國家也雨露均霑。在外國的直接投資急速增長之下,非洲社會雖然仍有許多需待解決的問題,但每年仍以五到十百分比的經濟成長率,讓非洲大陸的形象轉變為「成長的大陸」。 到目前為止,當我們試圖想捕捉一個近現代非洲社會擺盪在希望和絕望兩端的全體圖像時,可供參考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種觀點。其一,若想克服造成非洲的變動以及所遭遇的困難,主要的方法是尋求來自非洲外部的宏觀政治經濟結構;另一觀點認為,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待外求,應該從非洲社會內部的動力(dynamism)著手。第一種看法認為,非洲社會到目前為止所經歷的希望和絕望、殖民統治、冷戰架構、構造調整等,都和全球化之下世界性的宏觀結構有關,並試圖在這樣的結構中為非洲定位。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和沃爾特.羅德尼(Walter Anthony Rodney)等「世界體系理論」的學者支持這種觀點。 與之相反的觀點認為,非洲社會的發展和所面臨的困難,其主要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應存在於非洲內部。例如研究非洲現代史和政治思想史的帕特里克.洽巴教授(Patrick Chabal)就宣稱,開發援助或構造調整等,這類試圖從外部對非洲進行改變的嘗試,基本上都難逃失敗的命運。究其原因,在於非洲社會和西方在開發和人權上存在著的「新父權制度」價值觀有著差異,這種政治文化存在根本上抗拒著來自外來的援助。非洲著名的政治學、非洲伊斯蘭思想學者阿里.馬茲鲁伊(Ali Mazrui)強調,不論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都是「從外部強加給非洲的」制度和思想,因此應該在否定和批判這些外來的理論之上,以非洲傳統的文化遺產為基礎,發展出非洲自身的制度和思想。 ◎非洲的處方箋 關於該如何解決非洲的問題,本章的立場是明確的。透過生活在當地的非洲學者長期而密集的田野調查,他們最能切身感受到非洲所面對的「困難」和「問題」。雖然這些都和殖民統治或全球化等外部結構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在非洲社會中也留存著非洲人自身的社會和文化資產,因而能當成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處方箋)來加以運用。這種處方箋的實踐性及社會、文化上的意義,能夠翻轉「非洲是一個容易受到外部影響的大陸」──這種時至今日依然流行、卻充滿貶抑的觀點。 另一方面,像洽巴教授那樣,拒絕以外部勢力介入的方式來改變傳統制度的想法,容易將根植於非洲社會潛在的改變社會的力量,轉變為呆板、具有排他性且封閉的地方制度。實際上,所謂「非洲固有的智慧」,並非恆久不變的事物,與馬茲鲁伊所讚揚、如理念意識形態般不變的實體更是相差甚遠。非洲的傳統知識和實踐,總是與從外部傳進非洲的知識及實踐體系──包括了西歐近代以及阿拉伯伊斯蘭,在非洲當地不斷進行折衝、對抗、融合、接合,之後再孕育出新的東西。非洲內部蘊含著這種應對外部世界的能力,就像內建了靈活的操作介面(interface)。本章的立場認為,在非洲內部不同的社會裡所創造、累積出來,應對各種變化(或困難)的處方箋並不會由理論中得出,而是從當地的視角推導出來;同時,處方箋的內容絕非鐵板一塊,而是不斷變動且沒有固定型態的智慧。如果能夠精準掌握這種充滿適用可能性的非洲智慧,一定能將其轉變為人類共同的財產。 ◎成長的大陸 或許仍有人對「非洲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經濟成長引擎」這種說法感到意外,這是因為非洲一直和飢荒、內戰、貧困等典型的地區形象脫離不了關係。然而這種狀況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直到二○○八年年底爆發全球經融危機之前,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當筆者於二○○八年撰寫這篇文章時,已經有超過九億人生活在非洲大陸。雖然從一九八○年到二○○○年的二十年間人口成長了一倍,但人均GDP卻從一千美元跌至五百美元──儘管這個數字看起來像是在證明非洲絕望的「事實」,然而在這個時期,經濟其實轉為正向成長;從非洲整體來看,實質成長率達到百分之五,人均GDP也以百分之三的弱成長持續回復中──當然,這些成長並不表示貧困和糧食不足的問題可獲得解決。和一九九○年代時非洲悲觀主義所預測的「破產社會」相反,都市裡中產階級的自家用車和筆記型電腦的數量開始大量增加,手機在農村裡也開始普及;雖然存在著貧富的差距,但我們仍可以從社會的局部中看見「富庶」。 原本幾乎覆蓋了全體非洲大陸摧枯拉朽的內戰,也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不久後陸續締結了和平協議,讓世人看見一絲和平的曙光。賴比瑞亞在一九八九年時,包括總統在內的許多政治人物慘遭殺害,此後在好長一段時間裡,各方勢力進行了殘忍殺戮,直到二○○三年才簽訂和平協議,並於二○○五年時進行總統大選,選出賴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另外,成為電影《血鑽石》(Blood Diamond)背景的獅子山共和國,也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結束了從一九九一年開始由反叛軍發起的內戰,並在二○○二年舉行總統大選;到了二○○五年時,聯合國維和部隊也從該國撤出。至於從一九九五年以來就不斷內戰的蘇丹,位於南部的蘇丹人民解放軍(SPLA,Sudan People's Liberation Army)和北部的中央政府之間,也在二○○四年簽訂了和平協議;南部除了獲得大幅度的自治權,SPLA的司令官還被任命為中央政府的副總統,共享行政權力。非洲各國內戰形式上的終結,讓逃難到國外及國內其他地方的難民得以返家;以安定的經濟成長為背景,非洲諸國從政治動亂走向恢復社會秩序之路。 政治恢復安定的現象並不限於個別國家,為了謀求非洲整體的統合與安定所成立的非洲聯盟(AU,African Union),在政治和社會經濟的整合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雖然於一九六三年時成立的非洲統一組織(OAU,Organisation of African Unity),只是個由殘留著大量殖民統治遺毒的新興獨立國家所組成的鬆散組織,但到了二○○二年的非洲聯盟時,因為深受歐盟(EU)影響,打造出了具有強烈實現區域統合意識的制度。例如制度中不只明文保障非洲各國的安全和經濟利益,還包含敦促各國遵守、推行民主主義制度和善治(good governance),以及人權等國際通用的價值觀。 以上述理念為基礎,非洲聯盟為了解決區域內的武裝衝突,還組織派遣了自己的維和部隊前往發生軍事衝突的地區。二○○三年五月,非洲聯盟維和部隊的第一次任務被派往蒲隆地,此後也曾對索馬利亞和蘇丹等國派遣部隊。此外,非洲聯盟之下還設立了泛非洲議會(RAP,Pan─African Parliament)和統一的司法機構,嘗試讓聯盟中的五十二個國家和一個區域(一個區域指的是實際有效統治西撒哈拉三分之一面積的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攜手共計非洲的安定與成長。 非洲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之所以能有明顯的開發成長,其直接原因和世界資源價格的高漲有密切的關係。特別在二○○三年時,原油、鐵、銅等金屬礦石的價格同時提高,讓非洲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也隨之水漲船高。如果以二○○二年的價格為基準計算,二○○七年時的原油價格已漲了近四倍,金屬也漲了三倍左右。蘇丹、加彭、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查德等產油國家獲得了以歐美主要的石油公司,以及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國大量的投資,因而帶動了國家的發展。到了二○○八年,中國國內使用的石油已有三成左右來自非洲,美國對非洲石油的依賴度也爬升至百分之十五的新高點。一九九○年代時非洲的經濟發展主要仰賴北方已開發國家的政府開發援助(ODA),然而時至今日(二○○八年),外部對非洲呈飛躍性成長的直接投資已經扮演起非洲經濟發展主要火車頭的角色。 以赤道幾內亞為例,該國從一九九○年起就有美國的石油公司開始進行開發,並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達成令人瞠目結舌、每年成長百分之二十的經濟成長率。赤道幾內亞在一九八○年代時,經濟的命脈全繫在可可和咖啡豆上,國民每人的GDP僅有三十美元而已,但這個數字已在今日攀升到一萬美元。即便赤道幾內亞只是個特例,但從二○○三年之後,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的非洲諸國中,GDP成負成長的國家在四十八個國家中只有六個而已,剩下的四十二個國家都呈現正成長的態勢。從這個現象來看,原油和鐵礦石等資源的產出國和非產出國之間,雖然在經濟成長上存在著差距,但兩者都步上了成長的一途,卻是不爭的事實。在以資源開發為主要項目的非洲投資和開發援助中,中國的巨大存在感令人難以忽視。到二○○五年時,中國已經占了世界製造業產出的百分之十五;而在生產的過程中,中國必須大量且快速地消費石油和鐵等資源,中國消費的石油量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成長。因此對中國來說,非洲所提供的資源相當重要,也導致中國以國家戰略的角度,加強對非洲的投資與援助。 (本文節錄自第五章:「非洲」帶來的啟示)

作者資料

大塚柳太郎(おおつか りゅうたろう)

日本的人類生態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退休。

應地利明(おうじ としあき)

日本著名地理學者,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立命館大學文學部教授退休。

森本公誠(もりもと こうせい)

華嚴宗僧侶、穆斯林學者、京都大學文學部博士,歷任京都大學文學部講師、龍谷大學特任教授、東大寺長老等職。

松田素二(まつだ もとじ)

著名人類學者、京都大學教授。專攻社會人類學,曾獲東畑精一紀念賞。

朝尾直弘(あさお なおひろ)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曾獲每日出版文化賞特別賞、紫綬褒章。

福井憲彥(ふくい のりひこ)

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第十一任學習院大學校長。専長歐洲近代史、法國史、歐洲現代歷史學。年鑑學派著名學者,本套書的編輯委員之一。著有《何謂「新歷史學」?——從年鑑學派學到的事情》(講談社,1995)、《時間與習俗的社會史——邁向復甦的法國近代》(筑摩文庫,1996)、《世紀末與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文化》(山川,1999)、《歐洲近代的社會史——工業化與國民形成》(岩波,2005)、《歷史學入門》(岩波,2006)、《近代歐洲史——改變世界的十九世紀》(筑摩書房,2010)等書。

杉山正明(すぎやま まさあき)

經歷 1952年生於靜岡縣。1974年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1979年取得京都大學東洋史學博士資格後,歷任京都女子大學專任講師、副教授。1992年轉任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副教授,自1995年擔任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迄今。因京都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亦受聘為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學術研究之外,曾參與1992年播出的NHK「大蒙古帝國」系列節目監製,並著有歷史專書十餘冊。 代表作及得獎紀錄 ◎1995年以《忽必烈的挑戰------邁向蒙古海上帝國之路》榮獲三得利(SUNTORY)學藝賞。 ◎2003年以歷年研究成果及著作,獲第六屆司馬遼太郎賞肯定。 ◎2006年(平成18年)獲頒國家榮譽------紫綬褒章。 ◎2007年因《蒙古帝國與元朝》等書,獲得日本學士院賞。(日本學士院隸屬於文部科學省,位於東京上野恩賜公園,針對學術上有卓越成就學者頒發獎項)

陣內秀信(じんない ひでのぶ)

一九四七年出生。東京大學研究所工學系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一九七三年赴威尼斯建築大學(Università IUAV di Venezia)留學,後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羅馬中心進修,一九七六年返回日本。現任法政大學特聘教授,專攻都市史。《東京空間人類學》一書確立了從歷史角度解讀都市東京的定論,為其後嶄新的都市建設提供值得關注的各種建言。其他著作有《東京關鍵字圖鑑》(筑摩書房)、《閱讀都市.義大利》(法政大學出版局)、《威尼斯——水上的迷宮都市》(講談社現代新書)等。

隆納.托比(Ronald Toby)

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歷史博士。曾任教於伊利諾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慶應義塾大學和東京大學。

基本資料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