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歡慶雙12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庶民文化的精神與戰爭世紀的轉變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庶民文化的精神與戰爭世紀的轉變

  • 作者:生井英考
  • 出版社:八旗文化
  • 出版日期:2019-08-21
  • 定價:550元
  • 優惠價:79折 43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435元,贈紅利2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1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從海洋帝國到空中帝國,世界史的巨大轉變── 二十世紀不只是「戰爭世紀」,也是「美國的世紀」! 從兩次世界大戰、越戰、冷戰,到中東的反恐戰爭…… 庶民培育的航空文化,最終如何形成「空中霸權」? 人類在漫長歷史中,經歷了「陸上帝國」――羅馬、蒙古、「海洋帝國」――大英帝國,接著在進入現代後,最終到了競相爭奪「空中帝國」寶座的階段,而現今被視為最強的「帝國」,就是美國。美利堅合眾國自建國以來,原本只擁有輕裝常備兵力,但進入二十世紀後,便開始踏上軍事化之途;到了二十世紀中葉,終於成為擁有世界頭號軍事力量的國家,其中尤以空軍力量為最。 美國的航空產業史,嚴格說來是在萊特兄弟成功試飛多年後才正式展開。弔詭的是,從政府到軍方,一開始並未全力支持這樣的庶民行動,這是因為美國向來以「神選之國」自傲,在一戰時期仍舊持有厭戰心態,相信憑藉東西兩面巨大海洋便能置身事外,軍力自然無法與歐陸各強國相比;直到發生珍珠港攻擊事件,美國才被迫改變參戰態度,而總動員體制的全面展開、「大型化、高速化、遠距離化」發展的航空兵力,以及制空論等學說的支持,都是美國走向空中霸權的原因。 本書正是從軍事社會史的角度來描述這段過程,為了不讓二十一世紀成為新的「戰爭世紀」,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這段尚未遠離的歷史。 ✈肩負起美國「航空文化」發展的,是來自民間的庶民力量。 對天空的憧憬而誕生的航空文化,究竟如何催生軍事霸權? 如今我們所知的美國社會樣貌,是在十九末到二十世紀初的「世紀轉換期」,經過一連串變化所成形。其中,引導美國成為空中帝國霸權的航空文化,便在此時萌生於庶民社會: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出身於北美中西部的自耕農家庭,屬於典型的新教徒;他們於一九○三年時,經過三年的實驗終於在偏遠的美國鄉下試飛成功,從自營工坊的工匠成為飛行英雄。一九二七年,完成紐約到巴黎不著陸飛行的移民之子林白,風靡大西洋兩岸,掀起了二戰前稱為「翼之福音」的飛行熱潮。 相較於菁英分子,美國最初的「航空文化」便是由萊特兄弟與林白代表的「庶民」所擔當的。十九世紀末,萊特兄弟的「飛行者號」首度讓人類飛上了天空;二十世紀初,飛行器快速發展,人類終於實現了「飛行之夢」。但是,庶民孕育的航空文化一旦進入軍事領域,便成為各國競相爭逐的戰場,最終更為人類帶來了名為「轟炸」的惡夢。 ✈總動員的另一面:鼓勵黑人與女性加入部隊。 軍方重用與消弭社會歧視,雙重難題的漫長考驗。 在二次大戰期間,最能象徵美國在總動員方面的理想性嘗試之一,就是在黑人社群有組織地推動稱為「Double V」的宣傳活動:一方面鼓吹美國黑人以公民身分為國家的勝利貢獻己力,另一方面打擊種族偏見,促使黑人積極團結,以「打倒國內與海外戰場上的敵人」為目標,在種族歧視與戰爭上贏得「雙重的勝利」。 若把嚴重遭受歧視的黑人的自願性參戰,視為是二戰期間美國總動員體制的象徵,就不得不提另一個範例,那就是女性的動員。女性加入部隊的任務範圍,除了前線的戰鬥、包含補給在內的戰鬥支援任務,以及醫護兵的工作之外,幾乎遍及所有領域。 然而,軍隊中不只存在偏見和歧視,甚至還有嚴重的趨勢。女性隊員大多擔任文書工作,只為了讓男性從文書工作中解放、專心戰鬥,同時也能盡量避免女性隊員與男性士兵接觸,預防風紀紊亂。在這種情況下,「男」與「女」的領域被明確區分。但很有趣的一點是,當軍隊要向社會宣揚女性存在的必要時,經常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女性特質」和「男性特質」彼此交集的形象。 ✈思考未來的世界會走向何方時,首先應認識美國崛起的道路! 分析當代圖像的背後意涵,從獨特觀點重新審視「戰爭世紀」! 空中戰爭是在一戰時開啟的,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航空兵力的質與量皆快速進步,使用方式也變得多樣化,發揮出足以控制戰爭趨勢的巨大影響力。空防理論也隨之而出現,美國逐步轉化成現在的「空中軍事大國」。 「戰略轟炸」的戰術便是在此時空背景下因應而生,使得許多人對二戰的印象,就是從空中降下的爆彈之雨將街道化為焦土。也因為航空路線的發達,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任何稱之為偏僻地區的地方。儘管航空創造出一個「大同世界」的願景,但也同時帶來一個恐怖的隱喻:「一個世界,或者全無」(One World or None)——因為透過航空,核子武器也能被搬運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輕易摧毀該地。 從飛機的發明開始,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越戰、冷戰,九一一事件及中東反恐戰爭,軍用無人機捕殺賓拉登,作為戰爭世紀的二十世紀,也是美國作為空中帝國的世紀,並一直延伸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本書作者從文化學、社會學的角度切入歷史,回顧這個「非正式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除了引述文學、報導等文本資料,也分析許多圖像背後的文化意涵——例如:將夢想託付給飛行機械的「翼之福音」時代、圍繞「珍珠港」的巧妙宣傳、在越戰殉職的女性攝影師、「九一一事件」的社會性心理創傷等等,從獨特的視點和題材,重新凝視由美國主導的「戰爭世紀」。 ✈《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作者生井英考在書中說道:「對日本人來說,好像很瞭解、實際上卻意外地並不瞭解的,就是美國這個國家。」事實上,這點對於台灣來說也一樣。我們對真正的美國了解太少(可參考八旗的「美國觀察」書系)。本書並非從一般常見的政治史、國際關係史的角度,而是從文化史的面向,描繪誕生此一戰爭惡夢的「美國世紀」。其中美國的庶民文化精神和空中帝國的關係,非常值得台灣人省思。 本書的啟示是: 美利堅合眾國這個「非正式帝國」和歷史上的大多數「帝國」不一樣:它在十九世紀末被評為「天真的年輕國家」,其深厚的庶民社會裡保有對空中文化的巨大熱情。然而對空中文化的熱愛和成為空中帝國是二回事。 它被動參與的「戰爭的二十世紀」幾乎都和保護這個庶民文化精神有關。吊詭的是,美國本土二次被外來的空中力量所攻擊,一次是珍珠港事件,一次是九一一事件。所以,理解美國的回應方式,也應回顧型塑其帝國樣貌的空中力量,才能深入理解:美國為何可以成為牽動世界局勢的空中帝國,為何在今天可以發展出SpaceX這種私人航太公司。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庶民文化的精神與戰爭世紀的轉變》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20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目錄

◎學術文庫版前言 【序章】 約翰.史坦貝克的劣作/「不喜歡戰爭的國家」/代表庶民精神的航空文化/軍事強國的誕生/航空文化與戰爭世紀 【第一章】那天,在小鷹鎮 ◎帝國的威容 幻想的未來都市/畫出對日本的讚美/對「帝國」美利堅的期待/飛船的航空意象 ◎世紀之交的改變 從十九世紀邁向二十世紀/「邊疆消逝」/都市與產業的邊疆/從「工作」到「勞動」/棒球的普及與功效 ◎世界盡頭的寓言 宛如孿生的默契/兄弟合開自行車店/開發滑翔機/公共文化與知識分子/學界的權威──蘭利/許努特的援助/聞名於法國/萊特兄弟的「舊」與「新」/萊特兄弟在世紀之交的象徵意義 【第二章】戴洛維夫人的飛機雲 ◎世紀之門,戰爭之門 一次大戰之「重」/貧弱的常備兵力/海上的克勞塞維茨/「海權論」被接納的理由/發展海軍力量 ◎「弱小陸軍」的戰鬥 航空器的採用試驗/初次實施的總動員/洋基戰士的傳說 ◎厭倦「太過漫長的和平」 從歐洲角度看一戰/帶著輕鬆的心情上戰場/名為宣傳的武器/美國外交的三大支柱 ◎總動員體制的確定 直到戰爭結束為止/陷入泥淖的戰事/言論審查與「戰爭歇斯底里」 ◎災厄的陰影 航空力量造就的新英雄形象/空戰發生的可能性/《戴洛維夫人》/開啟不祥時代之門 【第三章】翼之福音 ◎電影與飛機 稻垣足穗與聖修伯里/美學的時代尖端/呈現強烈對比的兩個時代 ◎消費文化與機械時代 支持消費文化的思想/「機械時代」的設計/從裝飾藝術風格到流線造型 ◎飛越大西洋 飛機古典時期的結束/林白的人品/民用航空運輸的開始/航空業的藍圖/泛美航空的創業/「歡迎蒞臨泛美帝國」 ◎戰間期的飛機熱潮 在客艙中配置護士/在天空翱翔的女性/飛越銀幕的女英雄/特技飛行表演與「翼之福音」/模型飛機的熱潮 【第四章】杜黑將軍的遺產 ◎麥克阿瑟的激憤 戰功崇拜主義的結晶/航空兵力與兩場世界大戰/消極的軍事運用態度/「大型化、高速化、遠距離化」的發展 ◎被稱為「獅子殺手」的男人 美國空軍的「兩位父親」/米契爾的航空戰思想/航空戰的特點/擊沉戰艦的公開實驗/被送上軍事法庭的米契爾 ◎「戰略轟炸」的思想 電影《軍事法庭》中的米契爾/「預言者」杜黑與航空萬能論/杜黑的「航空戰本質」 【第五章】銀翼成行 ◎二戰與空中總體戰 大規模動員、大規模破壞、大規模殺戮/民族國家團結一致的作戰/精神與物力的國民總動員 ◎以「Double V」為目標 對戰爭與種族歧視的「雙重勝利」/黑人社群的動員宣導 ◎「女士」們的戰爭 女性看護兵與女性勞動者/陸、海、海軍陸戰隊的女性部隊/「女性特質」的規範/女性飛行員的兩位領導先鋒/其他國家的女性飛行員 ◎無差別轟炸的開始 大量消耗彈藥的效率優先策略/描繪「恐懼」的戰爭海報/戰術的改變與火焰噴射器的使用/「戰略轟炸」與「無差別攻擊」/允許無差別轟炸的國際法/踏入列強之林的日本/從日間定點轟炸到夜間地毯式轟炸 【第六章】將軍們的夜晚 ◎「戰略轟炸」與原子彈 使用原子彈的官方說法/是原子彈導致日本敗北嗎?/轟炸的思想、使用原子彈的想法/B-29超級堡壘轟炸機/美國空軍草創期的世代 ◎空軍的指揮官們 米契爾的愛徒──阿諾德/智將李梅/空軍指揮官的政治敏感度/李梅少將的任務 ◎空中宣傳 名為民族國家的系統/戰爭「主角」的變化/壯觀的轟炸場面/「看不見的戰爭」/誘導情緒的雜誌插畫 ◎核子武器與「一個世界」 核子武器會帶來「和平」?/「一個世界」論的系譜/隱藏危險兩面性的「一個世界」/構築和平的悖論/戰爭之翼、和平之翼 【第七章】美式生活與世界之旅 ◎戰後世界的開端 美國的蛻變與躍進/《退伍軍人權利法案》與勝利的分配/豐富的物資供應/「快速、便宜、分量充足」的飲食文化/軍隊生活與美式生活 ◎馬歇爾計劃與海外旅行 經濟為美國帶來的國際優勢/馬歇爾計劃的「旅行開發部」/從軍需轉換為民需/獎勵海外旅行 ◎冷戰的異國情調 《君子》雜誌的戰爭記憶/遠離戰爭的日子/「純潔正直」的東方主義 【第八章】冷戰的天空下 ◎陸、海、空的三軍暗鬥 越戰的定位/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空軍的獨立/朝向軍隊統合/空軍與海軍的對立/彈道飛彈引起的拉鋸戰/李梅的媒體戰術 ◎未完成的自畫像 綠扁帽的民間行動/以直升機展開空降作戰/影像化的戰爭體驗/戰地攝影師迪奇.夏貝爾 ◎敗北的託辭 「假裝遺忘」與挫折感/命運多舛的總統卡特/不是軍事敗北,而是「政治的錯誤」/影響社會觀感的「春節攻勢」報導/來自年輕軍官的內部批判 【第九章】幻影的戰場 ◎陶醉其中的雷根時代 越南與冷戰終結的世代/「溫伯格主義」的影響力/制定星戰計劃/彈道飛彈防禦力的論戰/演員總統的願望/控制宇宙是「為了和平」/雷根的電影《空中殺戮》/危險的幻想 ◎在「沙漠風暴」之後 鮑爾的邏輯/毫不遲疑地投入大量武力/「任天堂戰爭」的別名/巧妙安排的情報/最成功的「損害控制」 ◎「和平時代」的戰爭 老布希為何落選?/柯林頓與雷根的共通點/前南斯拉夫紛爭/柯林頓政權的外交步調/焦點從外交轉向內政/「人道主義介入論者」郝爾布魯克/北約最大規模轟炸/小醜聞/用了七十八天才取得的勝利 【第十章】憂鬱的真實 ◎心理創傷的影像 「上鏡」的九一一/公認的惡意/「被笑容包圍的紐約」/甦醒的愛國者 ◎街頭的欣快情緒 犯罪率下降?/對九○年代的失望/新保守主義對小布希的批判/「珍珠港」再臨的神話 ◎無法言喻的死亡氣息 詩人奧登的〈九月一日〉/反越戰世代的「主戰論」/修辭決定邏輯/從心理創傷到戰爭 【終章】 一張老照片/拒絕現實的心/祓除心理創傷的惡靈/佐多稻子的轟炸體驗/是誰想起「戰爭的記憶」? 【學術文庫版補章】遠離小鷹鎮 ◎無人機群集的二十一世紀天空 電視廣告的「幽默」/「笑不出來的什麼」與二十一世紀的預感 ◎空中戰爭無人化 軍用無人機和雄蜂/掠奪者的識別攻擊/「誤炸的話就會釀成大慘禍」/現代的「空中反恐戰爭」/中央情報局的深入參與/歐巴馬政權下的無人機攻擊/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與祕密部隊/二等士官長的證詞 ◎空拍影像的淨化作用 民用無人機與「空拍的視界」/「無人機產業」成形/歐巴馬的宴會笑話/對「無人機總統」的失望/寵物化的「全方位監視機器人」/足以成為暗殺工具的無人機/戰爭的日常化 ◎結語──林白總統的悲劇 ◎後記 ◎參考文獻 ◎主要人物略傳 ◎年表

內文試閱

〈無差別轟炸的開始〉 ◎「戰略轟炸」與「無差別攻擊」 福塞爾不只是一位大戰歸來的士兵,他同時還是英文學者、詩評家,對於語言、修辭的使用格外敏感,也使得《戰爭歲月》中的分析呈現出獨特風格。先前舉出的四種變化當中,前面三種很有福塞爾的風格,傳神描繪出運用修辭表達現實情況的技巧;倘若如此,第四種變化是否正好相反,呈現出現實在修辭的掩蓋下,被抹去了原本樣貌呢? 日軍用委婉的語法,把連同老百姓都捲入戰爭的強迫性自殺美化為「玉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福塞爾更進一步指出,以「戰略轟炸」或「定點轟炸」來稱呼無差別的地毯式轟炸,也是同一回事。 根據他的說明,所謂「戰略轟炸」的思想,主要是來自「深信轟炸機會在瞄準的地點投下炸彈」的成見。這個解釋乍看之下相當粗糙,但福塞爾關心的,並非是像杜黑、特倫查德或米契爾這些異議軍人的思想本身,而是更保守的的主流社會究竟是如何將這些人的極端思想合理化,並賦予意義,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舉個例子來說,投下的炸彈必然會受到天候或風向等因素影響,而失去準頭;暴露在對空砲火中的轟炸員,要是一時被恐懼、憤怒等無法預測的情感所驅使,也有可能將剩下的炸彈投放在非目標處。 福塞爾表示,「人類的精神總是一味追求簡單、明確可知的意義,一旦面對不知目的或不懂其意義的事件,就會無法忍受這種欠缺條理的狀態」,因此「所有被投下的炸彈,都被解釋成各自具有某種特別的攻擊意圖」。也就是原本極度不正確的轟炸,卻在人類試圖相信那是正確的思考模式下,被解釋成是有意義的行動,結果便形成了「戰略轟炸」能夠精確瞄準軍事據點、宛如神話般的思考邏輯。 這個邏輯也令人不禁想起賈克.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的心理分析,在意外的情況下支持這個邏輯。所謂「戰略轟炸」的歷史,就是原本用以規範它的戰爭法在現實的國際政治間被迫妥協、充滿糾葛的歷史。 ◎允許無差別轟炸的國際法 雖然杜黑在《制空論》中將「戰略轟炸」理論化,提倡以打擊包含非戰鬥人員在內的敵國人民士氣為轟炸目的──也就是主張無差別轟炸論;但是,早在杜黑的理論提出之前,戰爭法便已禁止對非戰鬥人員進行轟炸。 最早通過禁止轟炸宣言,是在一八九九年舉行的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至於禁止轟炸為何會比萊特兄弟完成首次飛行的一九○三年還早四年?是因為在這時候已有透過飛船展開轟炸的可能,因此海牙和平會議便強制通過全面性的禁止轟炸宣言,禁止從空中投下爆炸物或毒氣之類的武器。這裡有個但書──美國主張,在技術層面能夠達成從空中精準鎖定軍事目標以展開攻擊之前,應該予以禁止,因此通過的禁止轟炸宣言年限是五年。 在一九○七的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中,雖然重申禁止對一般老百姓進行空中轟炸,但四十四個與會國中,簽署同意的只有英、美等十五國,拒絕簽署的則有日本等十七國。只不過,當一九一一年的義土戰爭(利比亞戰爭)首次實踐了杜黑「制空論」之重要性,緊接著又經過一次大戰的「洗禮」,使得講求國際法的全球不得不逐漸妥協於局勢,開啟了「該在何種附帶條件之下,允許無差別轟炸」的討論。 比如,在一九二二年的海牙法學委員會中,美、英、法、義、荷、日等六國針對空中轟炸的是非,就其該滿足何種具體條件進行議論,結果訂定了《海牙空戰規則》(Hague Rules of Aerial Warfare)。然而就《空戰規則》的內容來看,雖然它禁止直接轟炸非戰鬥目標的一般平民,以及刻意無差別轟炸的行為;卻允許對軍事目標進行轟炸,且未規範連帶發生的「誤炸」。因此在將「戰略轟炸」合法化的同時,禁止無差別攻擊的規範在事實上也形同虛設,最後就連《空戰規則》也一直未完成正式的國際立法程序。 ◎踏入列強之林的日本 與這段過程相關且令人深感興味的,應該就是在一次大戰中,晉升列強之林的日本的行動了。 根據伊香俊哉的說法,日本對空中轟炸的立場,在一戰前後有很大的改變。簡單說,日本在戰前認為沒有必要特別禁止空中轟炸,但到了戰後,態度大幅度改變,軍事方針轉換為極力限制轟炸,因為「就人道立場上來看,是應予以譴責的行徑」,主張只能以都市或城鎮為目標。之所以如此轉變,是因為日本的生產力與其他列強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及考慮到身為遠東島國在地緣政治上的條件。 然而,在一九三一年的滿州事變(九一八事變)中,日本為了攻擊張學良的根據地而轟炸錦州;一九一三年的日內瓦裁軍會議(The Geneva Disarmament Conference)上,日本再度轉換立場,主張轟炸有其「國防上的必要性」。雖然仍有限定軍事目標的但書,但按照這個邏輯,實際上也就是不介意「誤炸」一般老百姓。不只如此,當日本在一九三七年轟炸南京時,因為轟炸遠離軍事目標的地點而被國際譴責,日方卻以「軍事設施與一般住宅混雜在一起」為由,試圖將轟炸之舉合理化。 日軍最初轟炸南京時,因為在超低空轟炸機場的作戰中遭遇抵抗,蒙受超乎預期的損失,轉而改為夜間攻擊,從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度轟炸軍需工廠、軍官學校、參謀本部、機場等設施。這時日軍的轟炸行動早已脫離本來限於軍事目標的立場,而是以引發一般民眾恐懼、打擊士氣為目的,強化「以轟炸破壞戰鬥意志」的意圖。尤其隔年(一九三八年)年底進行長達兩年的重慶轟炸,更擴大成幾乎是刻意將一般市民捲入的大規模無差別攻擊。 伊香將日本的行為與英國轟炸德國的變化作比較──除了轉為夜間轟炸,也都屬於無差別的都市轟炸。他指出,雖然英日兩國最初並沒有實施無差別轟炸的意圖,但由於以夜間轟炸取代日間轟炸,以至於作戰效果實質上逐漸傾向無差別轟炸,這便是兩國的共通之處。伊香說,這樣的心理歷程,就像是「踏上了傾向無差別轟炸的不歸路」。 ◎從日間定點轟炸到夜間地毯式轟炸 說到底,轟炸若是不限定目標,那便是無差別攻擊了;從限定軍事目標的轟炸轉換成無差別轟炸,其實就是一齣決策者的內心戲。儘管如此,人們還是一廂情願地高舉軍事目標主義,原因就如同福塞爾所說,以為「轟炸機絕對會在準確的地點投下炸彈」。 某種程度上,大概也能以此來說明美國空軍在二次大戰中,是如何對德轟炸和對日空襲的背景。就如同先前曾提及,美國最初極為排斥將火焰噴射器用於戰場,對於「戰略轟炸」的觀感也是如此;相較於英國很早就泰然自若地進行夜間地毯式轟炸,美國則表現出無法苟同的態度。 眾所皆知,一九四二年初奔赴英國的美國陸軍航空軍,原本預定要以英美聯手的形式對德國實行「戰略轟炸」;然而英國卻主張,為了降低被對空砲火擊墜的可能,並提升轟炸效率,必須捨棄將轟炸目標限定於軍事據點的思考方式,斷然對一定的區域施行夜間地毯式轟炸。美國認為英國這種主張極不人道、大表反彈,於是特意與英國分開採取行動,只在白天出動定點轟炸。美國態度的轉變則是在一九四三年夏天,當英國空軍在夜間轟炸中順利摧毀整個漢堡市,美國便不再堅持定點轟炸,在轟炸德勒斯登時改為地毯式的夜間轟炸──將一座城市完全燒毀殆盡的「戰略轟炸」最終型態,也就此形成。 一九四五年五月,德國終於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儘管德國早有敗北跡象,獨裁者卻遲遲不肯罷手,以至於拖延戰事。同時間的日本方面,沖繩軍向美軍展開了魯莽的反攻戰,在吃了大敗仗後選擇將老百姓一同捲入絕望的深淵;導致美國在結束歐洲戰事後,便將全部的力量移轉到太平洋方面,對日本本土的都市展開極度猛烈的空襲,最終並發展到投擲原子彈的地步。 (節錄自:第五章「銀翼成行」)

作者資料

生井英考

立教大學社會學部媒體社會學科教授,著名美國文化學者。專長視覺文化論、地域研究、政治社會學、影像人類學。曾在美國擔任雜誌編輯。著有《輸掉的戰爭記憶──歷史中的越戰》(三省堂,2000)、《適合叢林巡航的日子──越戰的文化與印象》(岩波,2015);共編著有《挖掘記憶斷層――論亞洲的殖民地支配與戰爭》(御茶之水書房,2010)等。

基本資料

作者:生井英考 譯者:黃鈺晴 其他:張四德/審訂、導讀者 出版社:八旗文化 書系:興亡的世界史 出版日期:2019-08-21 ISBN:9789578654709 城邦書號:A1390175 規格:精裝 / 單色 / 432頁 / 14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