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謝明杰不專業修行筆記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謝明杰不專業修行筆記

  • 作者:謝明杰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1-30
  • 定價:29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只要清楚自己的本質,就會明白自己適合的道路。 ◆心靈啟發暢銷書《老神再在》謝明杰第一本非對話形式的作品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來到這世上獨有的天賦和道途。芸芸眾生之所以一生平淡平凡,不是不具備改變的潛力,而是不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或是被恐懼障蔽了前途。 回首過往,小時候的「志願」有完成嗎?多半沒有。後來活明白了才知道原因,原來那些「志願」都是別人和社會的期許。 不知道該怎麼辦、該做什麼?你或許該先弄懂你自己。 謝明杰以他一向自由不拘的筆調,娓娓道來他的經驗與領悟。說是「不專業」的修行筆記,因為人人可為,只要用心體會與在生活中實踐。 「與任性的自己和解」,從作者面對過去、面對現在的歷程,反思傳統與叛逆、學做人、改變等等,讓你了解,誰能真正完全地接納自己生命中發生的一切,誰才真正開始站在創造未來的起跑點。 「打開心中的太平山莊」談到空性、比較、情緒、平衡、自然等等,提出唯有你的氣量變大,生命的空間與資糧才會變大。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你怎麼看周遭?怎麼看自己?與人的關係如何?怎麼過生活?怎麼建立自信?……做做看,體會看看,你會找到自己的天命道途。 「知天機,不如懂人性」,敘述了靈異體質、魔法、神通、前世等等,或神祕或人性的面向,而謝明杰的天賦異稟後來藉由催眠的方式,協助許多人找到自己的天機。這個天機就是:得先在自己這個世界把自己弄懂,然後慢慢地你就會懂其他人,甚至洞悉「另一個世界」。你與世界,就會是一體的。 真正了解自己,並在生活中鍛鍊與修行(即使不專業也沒關係),當你找到自己的天命,好好發揮天賦,你可以在踏實、抗壓、學習、喜悅中過生活,才是真正做自己。 【特別推薦】 吳洛纓(金鐘編劇) 吳祥輝(拒絕聯考的小子、「國家書寫」風格作家) 陳樂融(作家、音樂創作人) 陸聖喆(意識種子設計公司創辦人) 詹婷怡(NCC主委) 【推薦引文】 書裡的每一個字句,都無意在引向真理,因為真理並不在高明的見解,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細細品味鼻息間活著的滋味。反覆閱讀,那些無明的塵埃便可輕拂,成為一個美好的存在,改變由此開始。 ——吳洛纓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是《拒絕聯考的小子》書中「自信源於自知」的現代版表達方式。自知不是零或一百,人生就是一個自我瞭解和自我修正的過程。這種成長的過程,需要有良師益友,適時真心真話提點,或能一生相伴,就是恩典。 ——吳祥輝 這是一本看得下去的心靈類書籍,沒有打高空沒有玄祕,只有貼近生活的平實。讓人有會心一笑的恍然大悟。 ——陸聖喆

目錄

〈推薦序〉自信源於自知/吳祥輝 〈作者序〉「不專業」的筆記,「不是作家」的作者序 Part 1 與任性的自己和解 ◇穿越不想碰觸的過去 ◇真面對,才有真面子 ◇懂愛的人,找到了家 ◇為你的選擇負起責任 ◇傳統與叛逆 ◇與任性的自己和解 ◇不受教,先自助 ◇上爬志,學做人 ◇你要改變什麼? ◇平實落地,我又再起 ◇生命教我的事 ◇人生使用手冊 Part 2 打開心中的太平山莊 ◇真空,才能創造 ◇真善美過生活 ◇學吃虧,以免人生有愧r ◇人性股票的投資心法 ◇比較和嫉妒,沒什麼不好 ◇別讓情緒主導生活 ◇只有差異性,沒有比較性 ◇抖落汙染,不是逃避汙染 ◇平衡,才能清晰 ◇我只是自然 ◇打開心中的太平山莊 ◇內在沒有開關,外在就不會有事件 Part 3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 ◇看出幻象,進入自己 ◇看自己是個咖 ◇改造自己,分享價值 ◇靈性上的好轉反應 ◇干我屁事、干你屁事 ◇幫助人和被幫助 ◇靈性以玩樂為目的 ◇孤單的反義詞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 ◇信心的祕密 ◇哪個是真正的你? ◇四十以後,為自己活 Part 4 知天機,不如懂人性 ◇知天機,不如懂人性 ◇後人類精神能量體 ◇靈異體質 ◇黑魔法 ◇水鬼與道士 ◇消失的機車行 ◇算命與神通 ◇濟公壇的善書 ◇遇見蛇山神 ◇從前從前的老住戶 ◇隨波逐流才需要算命 ◇與其窺探前世,不如今生努力 ◇催眠與我 ◇以幻止幻

序跋

【作者序】野人獻曝
     記得我曾經在《老神再在》第一冊中說:「如果能成為一個作家,那就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獻給神。」當時正在寫的第一冊,連能不能出版都還是未知數,沒想到祂真的應允了我的提問,第一冊的銷量不惡。在陸續出版的三冊之間,我透過臉書將每日的生活感想、靈修領悟發表出來。原本,只是作為個人的抒發和一點對同溫層取暖的動作,慢慢的變成了習慣,這個習慣讓我在臉書上累積了一些固定追蹤的讀者。儼然,我好像真的變成一個作家了。      我曾經說我是「作者」不是作家,其實是因為骨子裡對作家懷有崇高的敬意,自認擔不起一個「家」字。我對「學歷」一直有著隱隱的自卑,讓我不敢自稱為「家」。前半生和學歷有關的書讀沒幾本,但對於生活中的「學力」,我又有著異於常人的自信。陶淵明說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這生活的調調和我很像。既然「不解」,多讀幾遍或是涉獵廣泛一點,時間到了也就能解,急於一時不過揠苗助長。什麼事情都講求時機,時機不到,硬要理解也不會透徹。生命是除了書本以外最好的老師,我一直相信生命能教會我許多我不懂的事。所以我除了讀書,就是在生活中「做實驗」。我的工作室命名為「奇蹟實驗工作室」,由來於此。      隨著年齡增長閱歷漸廣,生命教我的東西越來越多,再加上我對於各種能夠在生活中起到實用效果的書都略有涉獵,偶有觸類旁通,再因為我的頭腦簡單不喜複雜,因而可以化繁為簡。雖然我對生命仍有許多的問題不甚了解,但透過真實落地的生活,多少改變了我的愚魯。因為話多太愛分享,我把我的了解變成一篇篇的「雜文」放到臉書取暖,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後,雜亂無章的文字在編輯的巧手之下,成為了你正在翻閱的這本書。這委實不是我的功勞。      我一向知道,任何一個作家寫作時若沒有上帝的幫忙(不論是提供靈感或是任何需要的一切)是萬萬辦不到的。而這本書若是沒有編輯的存在,也是萬萬出不了的。因此我把這本書的功勞歸給神、歸給編輯。因為有祂們在,我才能成為你眼中的我。      我這樣一個人,說白了其實就是雜而不精。這「雜而不精」要比被人說是「不學無術」來得好。是以我情願自稱「作者」而不稱「作家」,以免哪天我的不學無術露了餡,還可免去被人批評得體無完膚的可能。讀者諸君要千萬記得我是「作者」不是「作家」,我會寫書,那是因為一來話多,二來有讀者支持,三來出版社不怕虧錢,我才能在眾多「筆霸」、「文霸」、「理霸」中享有這麼一點點揮灑的空間。      我這不求甚解、雜而不精的個性讓我知道,什麼事情該逼自己,什麼事情可以忽略。這或許要歸功於「水瓶座」的天性——天生好奇,又不會被規定和框架給綁死。知道什麼事情重要,可以讓我像是蟑螂一般展現頑強的生命力,在該催逼自己的地方使力,又讓我像不倒翁一樣的在各種困難中七轉八起。隨著年紀越大,我對生命的好奇心越盛,我對生命也展現越大的彈性。      本書收錄的是我在臉書上的文摘,這是我的第一本「非對話型態」的作品,很像散文但我不稱為「散文」,「散文」是文學作品的一種表達方式,對我來說,稱散文那是作家的專利,用在我身上「散」要唸四聲,散亂的散。因為我交出的稿子對編輯來說,真的只有散亂二字可以形容,多虧編輯校編方能成冊。      這是一本「筆記」。請不要預期會看見如同文學作品的淒切美感或是如時事評論般的擲地有聲,那種文就是把我扔上火焰山烤我也寫不出來。前面說了,我學歷不高頭腦簡單,為學雜而不精又不求甚解。既然如此,那就認真過生活吧!成為文學作家的夢是不敢想了,眼下只希望我這一點點的生活感言如野人獻曝一般的送到你面前,能帶給你一點點的光線,一點點的快樂,然後在遺忘多年偶然想起時,會記得:「好像有一個作家叫謝明杰,他寫了幾本書……」      這樣,透過你的口,我就賺到了「作家」的名號了。

內文試閱

◇懂愛的人,找到了家
     小時候「家」是母親。母親因為身體的關係無法親自哺乳,但是我喜歡在母親懷中,順著母親呼吸的律動,抱著奶瓶喝奶。那時候幾個月大吧!經常啼哭,我直到現在還深深記得啼哭的原因,因為有影象顯現給還是娃兒的我,讓我預先知道「人生此去多苦」,卻又無法言語表達,只能嚎啕大哭。約莫從這時候起,「家」便是「苦」的起點。      稍大後,父親跑船上岸,開始了創業之路,我已經逐漸習慣被壓縮限制在一個小小的軀殼,像是沒來過世界似的,開始用手、用嘴、用眼、用耳探索這個世界。為了滿足我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小小年紀受傷、挨揍、被吼罵便成家常便飯,我在大人心中也被貼上「頑皮」、「手賤」的標籤。      我的頑皮是講不聽的,你沒讓我「親自」經歷嘗試,光告訴我「這不可以」,是休想讓我停手的。所以,大人眼中相同的禁忌,我是一再觸犯,沒弄到自己心中有結論,是不會停手罷休。大人眼中的我總是一錯再錯,小小年紀就被貼上「頑劣」的標籤,台語叫做「給洨」。不知道為什麼,從「頑皮」升級到「頑劣」我還挺高興,可能是因為這樣可以獲得大人注視與關愛的眼神吧!只是,常常是皮鞭與藤條。      這個時候「家」同時是我大膽探索的城堡,也經常變成逼供哭號的地方。好奇心的不滿足和頑劣之後的毒打同時發生在一個空間,這個家讓我疑惑:我到底在哪裡?父親的脾氣隨著創業日趨易怒,我必須承認他是一個努力的人,但或許看見我總是在玩,同時還給他惹麻煩,於是當時年輕的他,最直接的情緒出口就是扁我。      有些小孩你扁他他會乖,有些是你越扁他越「故意」,我是後者。老實說當我爸媽也不容易,從我有記憶起,我就是個麻煩製造機。他們能堅持把我養大,沒把我送去孤兒院,其實是要有很大的決心的。好吧!或許還有愛。      這個愛,我當時是感受不到的。當時我就很不解:你痛扁我,卻說愛我?但我一點都不懷疑他們一定會養大我的決心。老實說,他們辛苦了,我也辛苦了。能長大成人,對他們、對我來說,都是一樁奇蹟。但這奇蹟付出了我的童年作為代價。父親後來帶著全家跑路,光是小學六年,我就全台北、中、南唸了四個學校,中間還得寄人籬下。      「家」這時候不是避風港,倒像是隨時準備要「逃離」的地方。我常奇怪,之前老爸扁我,我逃,怎麼現在老爸要帶著我逃?是有人要扁老爸嗎?當時年紀小,在尚未對「社會」啟蒙的年紀裡,這場「家變」給了我第一堂「社會課」。小小年紀的心中,開始有了「人心險惡」的概念。雖無餐風露宿,但居無定所一段時間,輾轉讀了幾個小學後,我開始老練起來,小學五年級就在班上扁一個欺負我這轉學生的大個子。其實我該好好跟他說的,但那個時候我只學會用拳頭說話。      「家」是我受傷會回家擦藥的地方。但我不會講。很快,我進入少年,本來當時的「家」該是我讀書、休息與睡眠的地方,但因為與父親的衝突白熱化形同水火,「家」變成我根本不想回去的地方。那個時候是「爹親娘親不如兄弟親,爹疼娘疼不如大哥疼」的年紀,一天到晚往外跑,跟父親口中的「豬朋狗友」混在一起,可以幾天不回家,偶爾回家就是換衣服跟洗澡。      「家」這時候在我心中,當然已經不具備溫暖與愛的意義。最多就是可以睡覺休息的地方……好吧,還有洗澡。當時年輕,坦白說也不覺得怎樣,一點也不清楚在這樣潛移默化的成長過程裡,我對「家」的認知竟然變得無知而薄弱。但是好房子還是喜歡的。當時只能看人家住別墅乾流羨慕的口水,卻不敢奢望自己有一天能住進去。不是擁有喔,我說的只是「住進去」,哪怕一天。      我退伍後與父親切割決裂,真的離家闖蕩。要說居無定所、餐風露宿、家徒四壁、身無長物,都是當時對我貼切的形容。要說闖蕩,當然是想闖出名堂,只是求溫飽都尚且不足,何敢談名堂?光付不起房租被房東趕著搬家,就不知多少次。從小到大,別的經驗沒有,搬家的經驗可是十足豐富。大大小小超過五十次!住過的地方遍及全台以及全台北市、新北市。一想到家,我就頭痛!一說要搬家,我就噁心!      「家」,從小就是我惹麻煩或是惹我煩的地方。一想起「家」我就皺眉,我就氣、我就煩!      但是人總得有個窩,就算不買,租也得租一個,我就這麼一路租屋租到現在。五年前怡婷進入我的生活,我開始有了「建立一個家」的心理狀態與實際行動。只可惜,我心中對「家」的定義太模糊也太膚淺,或許是慣性吧?我弄了一個家,讓怡婷可以住得舒服,自己卻又天天「逃家」。總是藉口出門,一出去就是幾個小時,也不是幹嘛,就是情願待在外面不回家。哪怕怡婷把家弄得乾乾淨淨綠意盎然。      我不知道我怎麼了,但我知道我有問題。直到怡婷受不了,直到我也終於憋不住,我們倆就這問題開啟一段深入對話。這對話重新建立了我對「家」的感動,改變了我對「家」的看法。後來,我決定不只花錢打造一個睡覺休息的「屋子」,而是實實在在地把它當作有愛、溫暖與休憩的空間。我與父親冰封多年的關係早已冰釋暖化,但是這一個成長過程中對「家」的潛意識痕跡,卻嵌在骨頭裡牢不可破,又像血液,不知不覺地奔流在我的細胞裡。      是什麼改變了我對「家」的印記?是愛!這份愛,其實父母也有,用的是永不放棄的親情,只是這份親情他們也只能用僅知道的態度和方法來對我表達,當時愚莽魯鈍的我卻不曾用心感受。而今是「愛情」彌補了這份缺憾。當我在外被人群和朋友簇擁著時,默默等我的是另一半。當我在外受了委屈,聆聽我難過的是我的另一半。當朋友的熱絡不再,甚至漸行漸遠時,默默陪我的還是另一半。人最不該忘的就是陪你到最後的人。      什麼叫做愛情?什麼又是真愛?迷戀、狂戀、癡愛都不算,只有共同建立一個家,並且在生活事件的衝撞與摩擦中還能堅持手牽手的,才叫做愛情。最重要的是,這份情的時間得夠長,長到夠讓你們的皮變皺才是真愛。      以前的我不懂,辜負很多人。而因為曾經痛過、失去過,所以我明白珍惜眼前人的重要,而不是老是注意缺點。沒有人是完美,我們怎能要求完美伴侶?相對的,其實也沒那麼不完美,對吧?為何要等到孤單時才想起另一半的好?冬天冷,多一個人分享體溫、分享愛,才讓血液找到靈性的昇華。      聰明的人建起了房,懂愛的人才找到了家。

延伸內容

【推薦文】自信源於自知
◎文/吳祥輝     哇,要給人寫推薦序,真是。      有位要好的老同學,相交四十幾年,請我替他的作文書寫序,還補充說他是中部很叫座的作文老師。問他的新書主要教什麼?他說教起承轉合。      「@#$%^&*……教這種落伍的東西,誤人子弟。請您吃飯。寫序,我會寫,這種作者@#$%^&*……」結果,被老同學罵到人格掃地:「不夠意思,太不夠意思。幾十年才拜託你一件事,寫序對你是個小事,都不願意。枉費我們四十幾年的老交情。」說真話挨罵是什麼心情?開心。比言不由衷不傷心靈。      寫序的邀約總是不斷,只好設關卡:只給台灣作家寫序,而且只給新作家寫序。新手,標準不需太講究。能寫個年輕視野,文字流暢,充滿熱情,就值得鼓勵。這是我平衡身心靈的方法。方法之上有個價值觀頂著。俗語說,天蹋下來,有高個子頂著。我是天蹋下來,有自己的價值觀頂著。有沒有頂得東倒西歪,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價值觀和方法的確讓我從序的邀約,和人生的種種取捨中,容易解脫。      哇,要破例了。明杰不是新作家,已經寫過幾本好書。      想起一些事。有些富貴的好朋友,功成名就,或貴,或富。然後,他們喜歡參加打禪七、閉關、靜坐之類的身心靈活動。      「吃飽太閒喔,最多再二三十年,就要說再見,搞這個幹什麼?」      「你不知,聽講真有效。」然後就補上幾個我認識的名字,說誰誰誰已經去試驗過,真正有效果。      約一年過後,所有嚐過鮮的誰誰誰們都約過吃飯喝酒。沒有任何一個朋友,改變氣質或生活風格,全部還是我本來就認識的老樣子。活絡經濟成為打禪七,閉關的事後正當理由。      身心靈鍛鍊非常重要,最好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      「對啊,整組壞了了啊,怎麼打坐也沒用。」一群二十年的企業界老朋友就這麼快樂,繼續聊天吃飯喝酒。      閱讀是身心靈奠基的首要。閱讀要選對書,「閱讀」和「閱毒」是諧音字。比較保險的是從世紀級大師的作品入手。他們最能滋養豐富人類的心靈,奠定人生的基本價值。身體的健康來自運動。靜以養心,動以養身,靜若處子,動如矯兔,不就是這麼說的?修身養性是遠遠不夠的,這世界上有太多的公共衝擊元素,和私領域的疑難雜症,需要解決和排除。      身心靈的健康,還有個祕方。像我這類的重度患者,精力充沛,熱情如火,公共情感掛帥,自以為的指數破表,各種強烈的元素衝突撞擊在理性和感性中。偶而幾次,我會想,如果不是寫作,我恐怕早就發瘋了。這不是形容詞,而是真的可能發生的事實。寫作是種釋放,也是自我療癒。當然,也可能是自溺。釋放是離別苦悶,自溺是堆積痛苦。釋放是關心別人,自溺是憐惜自己。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是《拒絕聯考的小子》書中「自信源於自知」的現代版表達方式。自知不是零或一百,人生就是一個自我瞭解和自我修正的過程。這種成長的過程,需要有良師益友,適時真心真話提點,或能一生相伴,就是恩典。用宗教的語彙來說,就是神的使者。      過來人方知轉折的生死門。身心靈的課程門派多有,或根基於宗教,或仰賴心理學的學理,或來自人生的真實體悟。「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是有條理的人生真誠自我告白,充滿公共關懷。釋放過去,放空一切,是保有生命新鮮度的絕佳方程式。      「誰能真正完全地接納自己生命中發生的一切,誰才真正開始站在創造未來的起跑點。」這麼說,簡白易懂。無論是大笑或大哭,或淺笑自嘲,自我告白總比回憶錄更具溫度,更有分享或啟發讀者的閱讀價值。自我告白不是啼哭或抱歉,而是對自己和遭遇的一切的本質洞悉和寬恕。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值得推薦的一本新鮮書。祝福明杰,也祝福這本書的讀者。      2018/1/1

作者資料

謝明杰

他被全世界許多的華人知悉,被稱之為是「亞洲版與神對話」的人。他的著作靠著口碑而暢銷,目前生活在台北,並且持續推動著人類心靈的改變。 2008年跟尼爾.唐納.沃許(《與神對話》系列作者)一樣,謝明杰(《老神再在》系列作者)在經歷人生種種困境與磨難,甚至到幾乎活不下去的最谷底時,用「書寫」的方式提出內在的吶喊與質疑,在想一吐怨氣的同時,卻意外的與神「連線」了! 在身心靈圈中,他是一個很另類的人,從不自稱老師的他,鍛鍊出一身的肌肉並且刺青,是個光頭刺青大漢;但古道熱腸也熱愛小動物,喜愛運動、旅遊、交友。自認沒有藝術細胞,卻喜歡附庸風雅的品茶和欣賞藝術創作,對於箭道、武術亦有高度的興趣。 著作: 2010 老神再在:奇蹟對話錄 2011 老神再在II:愛的覺醒 2015 老神再在Ⅲ:破繭而出 2018 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謝明杰不專業修行筆記 2019 靈售力:你不會得到你想要的,你會得到你相信的 臉書粉絲頁:https://reurl.cc/12r7g8 臉書社團:https://reurl.cc/l9345Y 相關著作:《老神再在Ⅲ:破繭而出(修訂版)》《老神再在Ⅳ:乘風展翼(作者親簽版)》《靈售力:你不會得到你想要的,你會得到你相信的。》《懂你自己,才能做你自己:謝明杰不專業修行筆記》《老神再在Ⅲ:破繭而出》

基本資料

作者:謝明杰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Open mind系列 出版日期:2018-01-30 ISBN:9789864773954 城邦書號:BU7057 規格:平裝 / 單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