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如何思考?
- 作者:蘇迪爾.哈札里辛格(Sudhir Hazareesingh)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7-01-03
- 定價:650元
- 優惠價:79折 514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514元,贈紅利2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88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法國Panorama des idées年度書籍大獎Le Grand Prix du livre d’idées
◆最具影響力的國際事務期刊Foreign Affairs 2015年最佳圖書
孟德斯鳩形容法國人︰
用嚴肅的態度去做一些瑣碎的事情,以歡樂的心情去完成嚴肅的任務。
評論家丹納說:
法國人期望的不外乎是在自己與他人心中激起令人愉快的想法。
作家帕斯卡描述法國同胞:
我所討論並非愚人,而是智者;對這群智者而言,想像力是最強悍的天賦。
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掀起璀璨繽紛的法國思想,
法國人熱愛思考、熱中討論生命的美好、熱切擁抱蒙田的格言:眾人意見一致的對話最無趣!
有人說,把法國從世界舞臺拿開,我們就失去解決問題的某種方式。
本書將帶你辨識這些法式思維的特點,呈現今日法國文化顯現的樣貌。
比起任何其他國家來,法國似乎特別重視知識活動,特別是公眾生活中的知識活動,而且這種精神不限於高級知識分子,更遍及每個法國人。法國人對於法國民族的道德與知識高度極有自信,深知法國文化與思想傳統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因而其思維方式也展現出一種大國氣派:當他們發言時,不只是為法國人發言,更是為全人類發言;當他們思考時,不只是為法國人思考,更是為全世界思考。
他們喜歡把如吃、穿、說話等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理論化;強調理性及精準表達;擅長建立宏大的理論框架,但有時流於小題大作;訴諸自由、平等、理性等普世價值進行抽象思考,但傾向忽略個別情況;運用善/惡、文明/野蠻、進步/墮落、保守派/改革派、中產階級/工人階級等二元概念。對法國人來說,思想本身、思想的實踐與對思想的表現,三者息息相關,因而他們透過節慶、紀念活動、遊行、請願等社會與文化活動及儀式,在生活中落實他們的思想傳統所追求的理想與價值,並表現出一種特屬於法國人的優雅與從容,這構成了法國這個知性民族的形象。
作者從各時代政治人物與知識分子的著作、歷史書寫、小說、報刊中辨認法國思維傳統的特性,他認為過去幾百年以來,法國思維主要展現了五種特徵:一是有強烈的歷史性,他們經常回顧、引用歷史為自己的觀點背書,並將之延伸發展;二是有強烈的國家與群體認同,因而傾向公開辯論,這也成為其哲學討論美好生活的基礎;三是相信強烈的信念值得以生命實踐;四是相信知識活動有一部分就是要向群眾溝通專門知識;五是擺盪於理性與想像之間,例如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盧梭的理想熱情之間。
作者追溯這些特徵的思維根源及演變,他認為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我思故我在、演繹法等,代表著法國思維中的理性特徵。笛卡兒認為真理必須透過對一切知識、觀念、經驗的不斷懷疑才能獲得,其理性方法將哲學從宗教中獨立出來,揭開了現代哲學的序幕,再經由19世紀孔德的實證主義、20世紀的共和理想、共產主義等,傳遞至今日法國人的思維與語彙中。
理性的底下,也存在著對超自然力量與神祕事物的興趣。從拿破崙、戴高樂到密特朗都曾尋求占星師給予對於公私事務的建議,法國人每年尋求占星師協助的次數達千萬次以上,每年出版的占星類書籍則有六百萬冊之多。上溯至啟蒙時代來看,作者認為伏爾泰之相信世界的形成有一定規則,背後自有上帝的智慧和設計存在,此一自然神教觀點其實有著傳統基督教的信仰根源,啟蒙時代知識分子對於人類能夠改變環境、邁向進步的觀點,正是建立在此種信仰上,亦即,有神祕意味的自然信仰不僅與啟蒙理性並存,更為啟蒙理想提供了一種內在動力。
本書探索名為法國的思想宇宙之中種種不同面向,特別著重幾項歷久不衰的特質與其演進歷程、在今日文化顯現的樣貌,並闡述心智活動如何(與為何)在法國公眾生活佔有獨特一席之地。除了描繪法國人看待世界和表現自我的多種管道方式,最終目的希望能如書名所言解釋法國思想,包括他們偏愛的概念、框架、模式,特別是對於形式的熱愛,以及他們對國家歷史有強烈認同感,追求共和理想、好辯好思考,好使用抽象概念和二分法,但又容易陷入矛盾,對資本主義懷有敵意等,這些都可做為理解今日法國人的焦慮與樂觀的起點。
【媒體好評】
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不只展現對法國社會的熟悉,身為外國人卻難能可貴如此深入法國知性生活。哈札里辛格蒐羅萬象,是個說故事高手。
——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哈札里辛格文采奕奕,將大量資訊去蕪存菁,是一本令人陶醉的書。法國人想的確實和我們想的不一樣,而這正是人們喜歡法國人的地方。
——新共和雜誌The New Republic
以絕倫的才智探究與眾不同的法式觀念,包括歷史、國族認同、民主參與、存在主義,以及秩序與想像間創造性的張力……不論你喜歡或討厭所謂法國知識分子,甚或搞不清楚他們在想什麼,都該讀讀這本書。
——外交事務雜誌 Foreign Affairs
是什麼讓法國人和我們其他人如此不同?如果他們真的如此聰明,為什麼國家一樣亂糟糟?為什麼法國人喜愛追尋生活的藝術?哈札里辛格寫就一本絕妙好書,有深度且具洞察力,時而妙趣橫生,告訴我們法國人如何思考。這本書解釋了今日的許多現象,非常有看頭。
——John Lichfield,英國獨立報 Independent
對法國過去四個世紀以來的思想演進做了出色探究。內容博學但極具可讀性。適合對法國哲學難以下嚥的讀者;對法國思想和文化有興趣者必讀。
——華盛頓書評Washington Book Review
不論你是否同意哈札里辛格對於法國的主張,有件事是肯定的︰對於揭露社會學家伊曼紐爾.托德所稱的神祕的法國,英語世界的作者無人能及哈札里辛格。
——展望雜誌Prospect
博大精深且優美生動的研究,一探四百年來法國哲學與政治思想的流變。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目錄
導論 對普遍性的渴求
法國民族性的核心是超越性的,法國人不只關心矛盾與多樣性的問題,她的目光也越過彼此的肩頭,看向他人,看向周圍的世界。法國比任何國家都渴望普世性。——Jean d’Ormesson
獨樹一格的國家
思想的地位
普遍性與脆弱性
第一章 笛卡兒的顱骨
笛卡兒證明了法國人沉溺在以他為象徵的特定思維邏輯中:志向大膽積極,風格流暢又不失克制,注重演繹和本質(姑且不說是教條化),具有衝擊力道卻又矛盾地追求清晰和肯定。
笛卡兒主義
共和愛國人士
存在主義英雄
笛卡兒加入共產黨
勝利的理性(理由)
第二章 黑暗與光明
星體排列塑造人的命運,宇宙靈光回復人的協調,空間中充滿神奇不可見的流體……神祕主義凸顯了法國文化在現代脈絡中的特殊性質:理性主義和靈性訴求如此貼近,傳統上「理性」和「宗教」之間的區隔似乎失去意義。
上帝之城
人性教派
超自然帝王
傑西島的魂魄
永恆生命
潛藏的和諧
第三章 烏托邦願景
烏托邦理想在強度、種類、持續性上,都點出現代高盧思想的另一個層面:偉大而懾人的想像力……鍾情於以形上學定義人類的幸福、喜愛追求新鮮並脫離傳統思考、視野廣闊而能擁抱全世界、偏愛矛盾也願意為最渺遠的結論鋪路、為了自身理念總會熱情進行廣泛又詳盡的規畫。
二四四〇年的巴黎
人類重生
追求平等
互助
從巴黎公社到共產黨
烏托邦想像
第四章 科學理想
法國戰後精英的意志論,他們的共通信念是以國家和人類的技術能力征服自然。一位分析師曾說這是法國作為「科學國家」的最高點。到了一九七〇年代,這種開創精神促成了有關高盧人對國家適應能力的自信,反映在政府的口號是:「在法國,我們沒有石油,但我們有想法。」
物理和自然世界
解決生命的問題
概論專家
科學的未來
國家科學
第五章 向左走,向右走
左右這種概念一方面是鬆散地營造立場分歧、凸顯政治力量的對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吸引相信共通理念的人一起塑造未來。同時這類語言凸顯了法國思維更普遍的特性:時常藉由美化歷史來支持自身的論點;能夠產生極為古怪的概念組合……
革命和反革命
秩序與運動
國家願景
右的迷思
人民的敵人與朋友
傳承不滅
第六章 部分的總和
所謂的法國,就在「殘留、混雜、不斷增添與調和」之中誕生……通過歷史重重考驗並且倖存下來,而這份堅忍來自於集體的苦難、集體超越困境的意志。有人說法國就是剛毅,就是拒絕被統治,是一股神奇、靈性層面的力量,也是共和人士心中的道德自律、社會主義者保護勞動階層的努力,以及國族主義對法國生命力的讚頌。
地方情感,國家歸屬
小祖國
節慶爭議
愛國主義的種類
法國認同
插曲 通往現在的新道路
第七章 自由與宰制
「法式咖啡廳是個學校。它寶貴而平等,象徵平等的尊嚴。它獨特而自由,向所有人敞開大門,允許真正的選擇。它偉大而博愛,購買三明治的行為看似簡單,卻創造了地區農產的流通。所以平凡的黃油、麵包、豬肉進入口中,即便你不知情,也默默朗誦了『自由』、『平等』及『博愛』。」
自殖民統治解放
結構會說話
來自美國的信
讓.莫內與羅蘭.巴特、傅柯的連結
美元、金屬和熟肉
窮人的語言
第八章 為每個人而寫
每個法國的智識階段都需要其哲學象徵:在解放時代之後是沙特霸權,接著二十世紀後期托克維爾受到好評,下一個已經過世卻重新浮上檯面的是沙特的死對頭卡繆……沙特象徵的是普遍、知識深度以及恆定(即便朝著錯誤靠近);卡繆則象徵了表面性,適合一年四季的知識分子。
沙特傳承
自由主義復興
轉向內省
漸進的聲音:羅桑瓦隆和巴迪歐
卡繆的反擊
從前衛到後衛?
第九章 歷史的終結
從誕生以來,法國的歷史書寫就符合法式思維的很多重要特徴,包括喜歡宏觀的理論(從基佐與托克維爾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將特定族群理想化,並視之為法國文化最崇高的表現(資產階級為一例);理性又文藝,並且時而能吸引大量民眾注意的寫作風格。
傾心歷史
共和願景
更科學的歷史
戰爭回憶錄
記憶的年代
鮮明風格
第十章 法國思維的封閉
目前法國的經歷其實是歐洲整體病況的一部分,儘管法國人的體驗似乎特別深刻。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法國精英自從大革命之後就常常對未來感到焦慮,「反現代主義」是法國思想的基本要素。進步主義者的絕望感也有悠久歷史,主要由於敗給保守勢力是一再出現的經驗。
國家的病
衰退的體現
進步主義的悲觀論調再現
傾向族群的國族主義
在故鄉的異鄉人
結語 焦慮與樂觀
內文試閱
第十章 法國思維的封閉
二〇一三年夏季,一股消極浪潮襲捲法蘭西民族。民意調查顯示,法國成為「歐洲悲觀主義的冠軍」(注1),大眾對於未來想望的黯淡程度遠遠超過鄰國。調查也一致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法國人認為國家正在衰敗。(注2)對於這股沮喪情緒,保守路線的《費加洛日報》在社論中稱法國已經「觸礁」,社會氣氛低迷不振,無論是在相對和絕對數字來看,經濟都落後其餘歐洲競爭對手。值此同時,政府與許多反對團體之間進行「冷內戰」,爭議涵蓋反對同性婚姻到布列塔尼的財經政策。(注3)《迴聲報》一篇社論指出負面氛圍也是懷舊,盼望如同戰後黃金時代一樣的飛快成長,以及戴高樂般的絕對權威:「現在我們只剩下衰退。」(注4)
縱觀之前十年,法國的萎靡不振已經成為知識和文化精英的討論焦點。有人嘗試將此現象解釋為高盧人的矛盾性格之一,比方說曾有個人發展專家認為法國人的不快樂或許源於「想太多」。(注5)生命的苦痛(mal de vivre),一個其實無法精準翻譯的概念,也得到史學家的直白詮釋:它是現代性的基本要素之一,因為「思想的進步與絕望感無法切割」。(注6)然而,從薩科吉執政晚期到歐蘭德這段期間,高盧人的末日心態有個明確的特徴是,認為在可見的範圍內,沒有獲得救贖的機會。衰落主義成為政治精英最重要的課題,前總理費雍宣稱法國「失去實質」;這說法更加令人擔憂,因為背後真正的含義並不明確。(注7)社會主義陣營以典型的方式因應危機:舉辦研討會。(注8)但許多進步人士承認出現社會的「道德恐慌」現象,「法國集體想像正在右傾」。(注9)各領域、各地區都陷入這種蕭條景況,《世界報》社論警告法國正經歷「持續的工業衰退」,產業雜誌《新工廠》(L’Usine nouvelle)感嘆「法國汽車製造業回不去了」,曾經得到蕭邦讚賞的鋼琴大廠普萊耶爾表示,要在二〇一三年底結束營運。(注10)
經濟衰退也會影響到地理問題,許多省城如康城大量流失人口,(注11)北部和東部面臨慢性去工業化的問題。(注12)鄉村的處境並不比較好,根據一個常被引用的研究,普羅旺斯某村莊已經不如彼得.梅爾(Peter Mayle)筆下的溫暖友善,社區團結的傳統凋零,當地居民彼此疏離,也與時代脫節。一個當地人說:「我們的世界正在死去,卻不知道要用什麼取代。」(注13)這層空虛感成為米歇爾.維勒貝克的反烏托邦小說《地圖與領土》(La Carte et le territoire)的靈感源頭,其中法國鄉村成為全球旅遊天堂,「除了迷人的酒店、香水和肉罐頭之外,沒有東西可以賣。」(注14)
即使在節慶紀念這種應該輕鬆的時刻,也彷彿是葬禮。二〇一三年,一次世界大戰紀念日前夕的社會氛圍,被皮埃爾.諾拉形容是喚起「法國在二十世紀走下坡的集體意識」(到了二〇一五年滑鐵盧戰役兩百週年時,情況也沒有好轉)。(注15)卡繆誕生一百週年時同樣帶有這樣的病態感受,這位小說家的作品主題正是解析自我懷疑和疏離。一位文學史家表示,悲觀主義原本專屬於文化精英,卻已經蔓延到社會各階層:「現在連白痴都快樂不起來。」(注16)毫不奇怪,唯一還能振作的政治運動屬於國民陣線。《觀點》主編弗朗茲.奧利維耶.吉斯貝爾(Franz-Olivier Giesbert)從「法國思想馬琳化」加以分析,認為悲觀的民族情緒有一部分反映出該政黨在馬琳.雷朋的領導下重新壯大,能夠操作所有議題,如移民、安全、失業、貪汙,乃至於工業農業的失敗。然而,他也補充:國民陣線只不過是喚起集體的深層焦慮,「在衰退的感受中,確實有一種形而上的東西正在吞沒整個舊世界,在法國尤其嚴重」。(注17)
目前法國的經歷其實是歐洲整體病況的一部分,儘管法國人的體驗似乎特別深刻。其中一部分原因在前面章節已經提過,也就是法國精英自從大革命之後就常常對未來感到焦慮,「反現代主義」是法國思想的基本要素。(注18)進步主義者的絕望感也有悠久歷史,主要由於敗給保守勢力是一再出現的經驗。一八六三年拿破崙三世治理達到巔峰時,普魯東寫下:「我相信我們完全墮落了,而我越是透過縱容來欺瞞自己,就越對這個國家的生命力失去信心。對於未來,對於法國人的人道主義使命,我無法保持信念。我們越早退場,對於文明、對於人類將越有益。」(注19)上回如此慘淡的氣氛出現在一九三〇年代,文明的危機感瀰漫各地(包括英國)。(注20)
由此觀之,吉斯貝爾的說法呼應了羅伯特.阿隆(Robert Aron)和阿爾諾.丹第歐(Arnaud Dandieu)的《法蘭西民族的頹廢》(Décadence de la nation française),該書主張法國的萎靡源於「形上的和精神上的苦痛」。(注21)二〇一三年,許多媒體比較兩個時代後下了多彩多姿的標題,如「救命,三〇年代回來了!」(注22)最後注意力自然而然轉向扮演國家先知的傳統角色,也就是知識分子,藉由檢討他們的過失,以求找出能夠逃離絕望感且有意義的新路線。共產主義的《人道報》感慨法國知識分子已經被「哲學頹廢」滲透,民粹主義週刊《瑪麗安娜》也惋惜「沒有一套國際視野可以填補目前法國思維的絕對真空」。(注23)於是哲學家加斯帕爾.科寧格(Gaspard Koening)提出建言:既然理性主義、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都死了,也許終於到了法國擁抱自由主義的時刻?(注24)
國家的病
對於國家的現況與未來越來越悲觀,這種症狀被歷史學家米歇爾.維諾克(Michel Winock)稱之為「法國國家病」(French national disease),(注25)我們從這種現象可以看到什麼?知名歷史學者的親自診斷已經透露了許多線索,反映出法國知識精英傾向從心理層面看待這件事,認為這是主觀問題,無法藉由客觀事實或數據進行分析。的確,雖然法國衰退主義者的著作點出了特定的趨勢、時間、轉捩點事件,如二〇〇一年總統選舉、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機,但這類著作的矛盾之一在於無法提出確鑿的證據。為了符合法國思維喜愛整體性的特徴,現象本身通常被視為既定事實,然後才試圖找出更普遍的大框架來套入——可能是人性、歷史、經濟、文化,以至於種族。
其他方面也一樣,這是經典的法式討論,強調失落、異化和死亡,這些概念根基於國家文化。同時,一些論述走向抒發個人情緒,對於常見的哲學觀感到嚴重的挫折失望:無論保守派、自由派或進步派,他們的共同點在於對之前抱持的信念徹底幻滅。這類文獻也喜歡講大方向,反復使用修辭上的二分法,如善良與邪惡、文明與野蠻、進步和頹廢等等。換言之,最為誇張、最覺得國家末日已至的言論(像是移民無法融入,或者法國人缺乏集體自我認同),多半來自於居住在法國核心區域且很少出去外面看看的那群人。他們對於一般人的生活瞭解甚少。此外,還有陰謀論(這個群體喜愛的主題之一)將矛頭指向精英階層,又或者其他更棘手、更難定義的對象(「新自由主義」或「伊斯蘭」)。
這些討論也具備法式特徴,大半時候生不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或行動計畫,聲稱最重要的改革要從心靈或態度著手。看在長期關注法國知識圈的人眼中,當前這些意見中瀰漫的平行世界氛圍非常熟悉,尤其他們偏愛糾結在消極的情緒,疾聲大呼模糊或難以實現的理想,例如主張將法國轉變為種族完全相同的國家;提案和分析時的邏輯思考,也總是走到最遙遠的極端。
悲觀哲學最全面的版本出自生於羅馬尼亞的散文家蕭沆(Emil Cioran),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在拉丁區定居,因《解體概要》(Précis de décomposition, 1949)一書而成品。書中充滿格言警句,被譽為存在主義的傑作,原因不僅是斷然拒絕生命可能有意義:「光芒是例外,衰亡才是規則。生命無時無刻不崩解,只是不斷地失去光,平淡無味地消融,沒有權杖,沒有榮耀,沒有光環。」(注26)他的作品的主題主要是孤獨、無聊,當然還有死亡這個「偉大的肯定」,(注27)看似直接回歸了神祕主義傳統,卻又完全剝除了潛藏的樂觀思考。蕭沆將從負面執著推演出的邏輯結論寫進《誕生之不便》(De l’inconvénient d’être né, 1973),認為(徒勞的)創造是個悲劇,存在只是對悲劇引發的反應:「我們不急著衝向死亡,卻急著逃離誕生這場災禍。我們蠕動掙扎,像是倖存者想要忘記恐怖。我們害怕死亡,但那只是病態的投射,追溯到我們最初的一瞬間。」(注28)
世紀更迭的時刻,法國思想墜進黑暗深淵,蕭沆的中歐陰鬱重獲新生。伽利瑪出版社於他過世十五年後,也就是二〇一一年時,將其作品全集收入知名的七星文庫(Pléiade)系列。他對法國衰退的集體反思最顯著的貢獻,在〈來自法國〉(De la France)這篇文章,實際上完成於一九四一年德軍占領時期,直到二〇〇九他死後才得以發表。文中預測了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法國社會氛圍,指出在他看來法國精神基本上是鄉土與享樂主義,以及(受到笛卡兒影響)傾向「狹隘的完美主義」——偏愛風格優雅、形式清晰,卻不具哲學深度。(注29)其智識上的偉大來自構築了「理性主義神話」,並且霸占了現代歐洲人的思維。蕭沆認為法國人將無法繼續沉迷在那些理念中:「心靈的井乾涸了,他們在沙漠中醒來,環抱身體,恐懼未來。」(注30)蕭沆的信徒之一是哲學家弗雷德里克.史福特(Frédéric Schiffter),自稱「小資產階級虛無主義者」,其著作抨擊現代性枯燥、倫理無益,還有傅柯無用(他不讀傅柯作品,因為傅柯「穿套頭圓領毛衣」)。(注31)
與蕭沆的哲學、美學感性相反,阿蘭.佩雷菲特表達悲觀情緒的管道是歷史框架;不過整體結論一樣陰霾密布。首次出版於一九七六的《法國惡》是一本複合作品,一部分以戴高樂時期前部長幻滅後的自傳探索法國的「制度失靈」;另一部分則試圖解釋法國現代政治文化有何缺陷。佩雷菲特的中心論點在於法國與其他工業發達社會有所不同,受到異化的公民、政府的入侵雙面夾攻所「詛咒」。(注32)他延續托克維爾的論點,認為高度中央集權是絕對君主專制政體的殘留,大革命與後來幾次共和政府還將之強化了。隨時間推移,法國人因此成「叛逆的保守派」,患上名為「抽搐麻痺」的特俗疾病。(注33)病徵表現是偶像崇拜的傳統(「古人和現代人爭吵時,多半都是古人占上風」);(注34)仰慕絕對權力又喜愛週期性的危機(「戀痙攣」〔spasmophilia〕);(注35)執著於普世平等卻又拒絕差異性;(注36)偏好不真實之物(「在法國,邏輯精神會被魔法精靈取代」);(注37)以及將每件事情簡單地二元劃分如「自由」與「權威」、「秩序」與「運動」之類。(注38)
佩雷菲特的結論很簡潔:「我們不是能與自己共處的民族。」(注39)雖然他自稱相信法國人能完成「精神革命」來改變自己,其言行的沉重、準人類學的特質卻似乎是反證。一九九六年新版的序言裡,他明確陳述了內心的消極,表示儘管一九八〇年代社會黨做了很多去除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法國仍停留在柯爾貝爾的傳統下,國家牢牢箝制一切。(注40)結論更是消沉,佩雷菲特指出,其實這種負面氛圍的暗流從戴高樂時期就出現,只是被唯意志論和外表的光鮮亮麗給掩蓋。
另一種更萎靡的消極潮流於一九八〇年代在國族主義右派內重現,核心命題就是法國的「衰敗」,而且主張衰敗是一種本質,無法逆轉,表現的形式就是既有秩序會全面崩潰。(注41)這種慘淡思想靈感來自於反大革命、反現代主義的著作,主要作者為弗約、德魯蒙、巴雷斯和拉荷歇爾,(注42)他們認為當今社會被困在道德和精神的腐敗,理性主義與個人主義已經凌駕任何形式的集體歸屬感,(注43)人類與自身的真實(宗教)疏離之後,躲進「粗俗的唯物主義,一種結合怠惰思考、貪求安逸之後的可怕產物」。(注44)
悲觀敘事之中,另一個鮮明的命題是法國國族的衰亡,也就是移民造成的威脅。「伊斯蘭主義」(一個模糊的概念,毫無來由地認為所有伊斯蘭教徒都有極端思想)會奪走國家,是自一九八〇年代起國民陣線主打的論點。除此之外,他們譴責的還有各種社會寬容的表現:性工作、毒品、暴力、家庭破裂、校園違紀;全部濃縮起來之後,就成為對國家滅亡的憂慮。一九四四年九月演講時,尚.馬利.勒龐說:「法國繼續倒退,走上西方和北方那種道路,現在重大危機不只出現在經濟、社會和政治層面,連文化和道德也受害了。法國的國體、法國人民的整體性,已經來到生死存亡的關頭。」(注45)
衰退的體現
二十世紀最後幾十年裡,衰敗論調已經深植人心。這一派人還提供了擴大和深化負面感受需要的材料。進入下一階段,主題轉為「高級」文化的隕落,原本不斷重複這議題的只有保守派民族主義者,或者稱之為「傾頹主義者」(decadentist),不過近期巴黎文化精英也起了興趣。這個新文類的早期經典是阿蘭.芬基爾克羅的《思想潰敗》(La Défaite de la pensée, 1987),筆調憂鬱,警告啟蒙時代留下的遺產可能遭到第三世界主義者、道德相對主義者及大眾藝人這些烏合之眾給毀掉。芬基爾克羅發明的一些概念使其漸漸成為法國最重要的新共和辯論家,同時也代表世俗主義對抗多元文化主義帶來的威脅。(注46)他表示自己特別在意的是,提倡「文化差異」的同時,也就會否定解放了現代人類的智識特質,例如懷疑論、反諷、理性個人主義。根據這個前提,他推斷文明正遭受野蠻新時代的威脅:「生命和思想慢慢屈服於狂熱分子和殭屍挑起的,可怕又輕慢的衝突。」(注47)芬基爾克羅直覺判斷法國文化領域有某種根本的元素被打破了,這想法獲得其他人支持,最主要是反現代的作家及評論家菲利普.穆瑞,還有讓.弗朗索瓦.馬太的《內在的野蠻》(La Barbarie intérieure, 1999)一書,從哲學層面痛陳大眾文化敗壞了文明。(注48)
隨著衰敗這個主題進入文化領域,法國文學不可避免地成為受到檢視的對象。一九九五年《精神》的前編輯尚.瑪利.多梅納(Jean-Marie Domenach)以駭人聽聞的說法形容當代法國文學,他批評真正的文學評論傳統已經消失,就像英國、美國一樣,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紐約書評之類把持;他也抨擊多數法國小說走入「邪門歪道」,欠缺有效的人物塑造,脫離社會現實,喜愛異常的格式與省略。(注49)《快訊》週刊也刊出標題為「小說之死」的長文呼應多梅納的慘淡觀點,透過沮喪論調指出新流行的寫作形式看似內斂、表達主觀,實則「歇斯底里、急躁、悲慘、自大狂,極端清教徒卻又極端情色」。(注50)十多年後,小說家派崔克.貝森(Patrick Besson)對法國當代文學概況的看法一樣消極,標題挑釁地定為「法國文學死了嗎?」(注51)而英語世界也有類似觀察,覺得當代法國文學已經迷失方向,變得過於內向也過於痴迷在抽象概念上,不再繼承過去優秀的說故事能力。
然而,在這個層面上法國人又出現矛盾:他們有兩千多個關於書籍的獎項,包括久負盛名的龔古爾、勒諾多、費米娜和美第奇,每年的文學季(rentrée littéraire)也越來越盛大,怎麼看都覺得法國文學活力十分充沛。事實上,這個問題必須從國際舞臺來分析,雖然福樓拜、大仲馬、普魯斯特和卡繆已然是全球文學遺產的一部分,繼承他們路線的暢銷(或獲獎)作家如凱特琳.彭歌(Katherine Pancol)、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安娜.戈華達(Anna Gavalda)、艾曼紐.卡黑爾(Emmanuel Carrère)、阿梅麗.諾冬(Amélie Nothomb)、瑪麗.達里厄斯克(Marie Darrieussecq)、克里斯多夫.歐諾迪比奧(Christophe Ono-dit-Biot),很難在英語世界吸引到足夠讀者。即便諾貝爾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和派崔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也一樣,在英語世界中幾乎沒有知名度。雖然翻譯法國小說並出版以美國為最多,但數量相對而言依舊少(二〇一二年有六十二部,二〇一三年有七十七部),(注52)且多半是小量發行,也只有極少數能夠進入美國的暢銷排行榜。
觀察能夠打進美國市場的作品,會發現內容符合對於法國人的刻板印象:過分發達的腦力,代表人物是妙莉葉.芭貝里(Muriel Barbery)《刺蝟的優雅》(The Elegance of Hedgehog)裡極有教養的女門房荷妮;縱使在最可怕的情境中依舊性格輕浮輕率,洛朗.比奈(Laurent Binet)的《HHhH》是作者想像力融入納粹安全部長海德里希被暗殺的故事;經久不衰的反猶太思想,像是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的《法蘭西組曲》(Suite français)在她死後才發表,內容是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作者死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內;當然還有性變態,好比米歇爾.維勒貝克的所有作品。
二十一世紀初法國經濟每況愈下,成為衰敗論者的新戰場,主要論述來自尼可拉.巴斐雷(Nicolas Baverez)《失速下墜的法國》(La France qui tombe, 2003),這本小冊發揮很大影響力,用意是更加聚焦於佩雷菲特的診斷,基底則是雷蒙.阿隆的保守自由主義。巴斐雷的主要論點是法國之所以倒退,原因在於社會精英從十九世紀後期刻意推行相關政策,「法國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公部門,政府在經濟和社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尤其是醫療和福利方面),也更傾向內部社會和諧而排斥劇烈變革;呼應史丹利.奧夫曼(Stanley Hoffmann)的經典說法:「社會僵局。」(注53)據巴斐雷分析,法國面對後冷戰的世界變遷只有固定套路:其他國家進行的經濟現代化是減少公部門規模、促進創新和競爭力,但歷屆法國政府不分左右只會重申傳統的「法國模式」,從而使國家債務攀升,外來投資卻急劇下跌。因此,法國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一以上用於福利和公部門人事,只有百分之二點五進入投資。(注54)他估計這種「政治自閉症」(又是病理學詞彙)是「政治、經濟和社會,以至於智力和道德層次的癱瘓」。他斷言後果必然是「法國失速下墜」。(注55)
還有更細緻的版本出現在已故的雅克.馬賽(Jacques Marseille)的《內戰在法國的妙用》(Du bon usage de la guerre civile en France),這本書在二〇〇五年歐盟公投後問世,借鑑一系列歷史案例試圖說明法國衰敗並非必然,政治危機有可能化為變革動力,戴高樂一九五八年回歸就是鐵證。二十一世紀初很難有這麼樂觀的想法,法國社會產生了新的隔閡——就業者與失業者、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獲得政府保護的領域和曝露在全球化風險下的領域。他的結論是,法國精英最可能採取的行動路線就是「脆弱地躲回殼裡」。(注56)
經濟停滯的預言在二〇一二年的總統選舉中得到克里斯逖安.聖德田(Christian Saint-Etienne)的《語無倫次的法文》(L’Incohérence française)一書呼應。書中將持續不斷的經濟困境歸咎於法國精英的「智力怯懦」。(注57)菲利普.馬尼爾(Philippe Manière)的《生活最苦的國家》(Le Pays où la vie est plus dure)也是同一主題的演繹。但比起西蒙娜.瓦普勒(Simone Wapler)的《為何法國會破產》(Pourquoi la France va faire faillite),(注58)已經少了很多末日氛圍的災難性終結。巴斐雷在二〇一二發行的另一本小冊中,簡直像是在傷口上撒鹽,哀怨表示就連具有相同意識形態的人也沒聽見自己的訴求:儘管薩科吉承諾改革法國制度,卻進一步擴大公共支出和國家借貸,從而加劇國家衰落的速度。他認為除非統治者願意放棄中央經濟統制論和反自由經濟的偏見,否則狀況不會好轉。(注59)
將衰敗等同於政府失靈的這個主題催生了大量文獻,許多人盡力分析各部門遭遇的危機,並提供(偶爾算是)睿智的建言。(注60)問題是用於診斷問題的語言往往過度膨脹,針對教育體系的討論尤其如是。校長馬克.勒布利斯(Marc Le Bris)認為法國公眾(公立)學校可謂「文化浩劫」,基本的識字、算術、一般紀律都不行,教師失去權威,經典文化被摒棄。(注61)他示警說,原本共和派理念之一就是傳承國家文化,如今看來並沒有達成。(注62)另一本小冊的態度同樣激烈,教師尚.保羅.布里格利(Jean-Paul Brighelli)譴責「製造白癡」的教程,主張根本問題出在在一九六八以後的教育哲學從傳統模式轉向於學生無益的「能力」,以及個別自律。(注63)這種新平均主義表面光鮮亮麗,不稱學生為學生(élèves),套上了「學習者」的頭銜(apprenants)。(注64)布里格利指出這種系統的一大惡果,是資產階級的社會精英和遭受「去思考化」的底層(注65)之間的文化差距越來越大。一九八〇年代早期開始實行另項一計畫,試圖為「偏鄉」設置「優先教育區」(ZEPS),結果也徹底失敗。(注66)就教育而言,共和派的最終理念應當是促進機會平等,但這樣的雙軌制根本背道而馳。(注67)延伸內容
思考「法國人」,思考「法國人如何思考」
◎文/徐佳華(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如果法文寫作課堂發下了「法國人如何思考」這樣一個題目,該如何下筆?受過法文寫作訓練的人必定會由界定題目的主旨開始。這裡的法國人指的是什麼人?思考在此指的又屬於何種範疇?從法文論述的角度來看,這些可都不是單靠自由心證或不證自明這種藉口可以含糊帶過的事情。與定義思考比起來,定義法國人不見得比較簡單。它指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籍、一片特定疆域上的住民,還是一種文化傳統?形容詞 French 指的又是法國、法式、法文的或是法國人的?顯然不乏討論空間。就以被納入巴黎萬神殿的盧梭來說吧,其實他是日內瓦公民。這樣一來,討論「法國人如何思考」之前,是該先思考「法國人」以便思考「法國人如何思考」吧。我想起卡繆曾寫道:「我有一個祖國:那就是法文。」巧妙地把國家認同轉化為對語言文字傳統的歸屬,也同時為國家做為祖國這樣看似理所當然的定義打上問號。那麼,就讓我們由法文學習者與使用者的角度來切入吧。
語言塑造思考模式,而思考模式也與語言相互呼應。法文文法的邏輯性相當強,例如陰陽性數的對應、多種時態的區別、主從句時間性的統一、各種詞性的配合等等,各個環節必須合作無間,因此心思既需細膩,亦要全面,宏觀與微觀缺一不可。在文章寫作及論述上則相當重視組織性與邏輯推展性,問題性必須清晰,字詞定義不能模稜兩可,脈絡與架構必須分明且反應辨證過程,思考需多方且完善。因此無論文字和論點的呈現皆需精準,又重視細微差異。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八股僵化,例如具有多重性、開放性、趣味且充滿影射隱喻的文字遊戲,無論在日常對話或書寫文字中皆無處不在,可為一例。這樣的語言特性及訓練,不正呼應西方哲學思辨和批判思考的特色?近來常被提及的法國高中哲學會考考題,其實背後所需要的思辨基礎和論述能力,在高三哲學課之前便早已透過各種科目與管道根植於法國學生的思考模式之中。
今日法國的日常生活中,哲學、文學、歷史或政治主題報刊取得容易,類型多樣且讀者眾多。電視廣播上充滿各種辯論與討論性質的節目,來賓及主持人陳述意見,脣槍舌劍、甚至炮火交鋒可謂常態,極少有每位來賓輪流面對鏡頭口沫横飛,彼此之間卻毫無交流的情況。公眾領域對論辯的熱衷或習慣,某種程度上反應著私領域中,每個人似乎對任何事情都有一套自己看法的文化,無論在家中的客廳或餐桌上,還是外頭的咖啡館或小酒吧,在城市的街道、鄉間的市集,或是工作場域。這也反應出人們普遍關心時事,與政治社會議題的關係顯得較為緊密。
法國人對現狀總是不滿,意見很多,但同時也相信個人的力量與意見表達的重要,工會實質存在運作,各式集會遊行或罷工為必要的常態。十九世紀末出現的「知識分子」一詞,或是二十世紀的「介入」文學與作家等概念與行動,即為此般入世精神的實踐,而六八學運的影響至今仍然巨大。唯一較為平靜的時段大概就是獻給渡假和休養生息的夏天,一旦夏季結束,大家返工返校,城邦生活就又再次回到熱烈的常態。
類似於對文字遊戲的熱愛,各類型大眾媒體中諷刺時人時事的內容型態也日久不衰,雖然並非所有自認受到批評的對象都能一笑置之或嗤之以鼻就過去了,因而導致對言論自由之界限的爭議、甚至攻擊事件。但不可否認的,這類媒體的存在多少反應著人們不信服權威的反骨,以及伏爾泰所表彰的言論自由精神。這種普遍反抗由上至下的權威的風氣,自然脫離不了邏輯辯證和講求理性批判的傳統,和做為立國基礎的世俗主義精神。
如果後結構和後現代主義可謂二十世紀的顯學,除了它們正由對文字和符號的思考演變而來,其代表人物如巴特、傅科、拉岡或德希達等人的關切,在在皆由分析霸權進而解構霸權和挑戰中心權威,並把視角轉移到當下的、入世的、社會的、表層底下和字面以外的領域。他們的貢獻,與其說是某些特定的研究結果,更重要的是所採取的研究方法。當傳統、土地、手工技藝仍被奉為至高價值並且致力於其保存與發揚,創造性在這個文化裡同樣非常受到鼓勵,並且與前者不相違背。同樣的,家庭價值相當重要,同時個人性與獨立性也是想當然耳必須具備的。
然而,當法國人自豪地表示自己說著莫里哀的語言時,是否記得這個語言中有多少字句帶著多少世紀以來歐洲、非洲、亞洲、甚至美洲文化的片段?因為語言是活的,文字是活的,國家認同也是不斷流動、混雜、收編和越界的建構。多少不同根源、不同母語、不同膚色與宗教的人們,生根、離開或又返回今日名為法國的地域;多少地域亦曾被納入、脫離或又再納入這個今日名為法國的國家,或以某種形式與她保持連繫。
而無論在智識上、軍事或政治社會的歷程上,此六角形狀的國度和其他國家間曾經且持續地相互影響。前法屬殖民地之爭取獨立,矛盾卻也合理地與自由、平等和博愛此等現代法國號稱尊崇至上的普世精神有直接關係。讀者們透過本書鉅細靡遺且旁徵博引的說明,得以一窺作者對近現代法國智識活動的歸納和分析,也別忘了法國或法國人長久以來都不是一個單一靜止的概念,也絕不是隔絕於歐洲、甚至國際大環境的各種事件與時代精神之外,而是由有血有肉之多元個體,在各種因素之下交相糅雜,融合變異,樣貌持續改變的有機體。作者資料
蘇迪爾.哈札里辛格(Sudhir Hazareesingh)
一九六一年生於模里西斯,從小就是個戀法癖。 父親曾在英國劍橋和法國索邦大學做過歷史研究,也擔任過模里西斯總理首席私人祕書,因此全家與法國和非洲諸國的政界及學界精英往來密切。 蘇迪爾於一九九○年起任職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政治系講師,並為英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士。每年有一段時間會住在巴黎,參與許多知識社群的活動,因此得以從絕佳的制高點觀察法國思想的燦爛豐富,並深深體會到法國人將其思想傳統的理念及價值觀實踐在生活中。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