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新自由主義」崩解到「直接民主」再崛起,從「阿拉伯之春」到歐債危機,直探事件現場,見證一波波為尊嚴而抗爭的覺醒運動真相。
卡謬:「痛苦是個人的,一進入反抗行動,痛苦則成為集體的。」
海嘯衝擊了原本美麗的地中海,波濤洶湧。二○一一年,地中海以南的北非,平地一聲雷,掀起轟轟烈烈的阿拉伯革命;地中海以北的歐洲國家,尤其是深受債務危機之苦的歐豬四國憤怒的一代振臂高呼,點燃悲壯的占領行動,這一波波浪潮甚至襲捲至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紐約華爾街,攫獲國際媒體的目光。
這次,張翠容行腳於革命事件現場,跨越地中海兩岸,親訪希臘、西班牙、埃及與突尼西亞,以一種在地而全面的觀點,探索這一場接一場如推倒骨牌般為民主與經濟抗爭的覺醒運動浪潮,試圖為讀者呈現事件的真相,並提出更寬廣的思維角度。
「我再次踏上旅程,就好像抓了一個失了線的毛冷球,在暴風眼的地中海國家現場,不斷把那一條毛線拉呀拉,拉扯出不一樣的故事。……我不敢說,我站在現場,便能綜觀事實的全部,但至少是另一個面向,讓大家能跳出既有的思維,好好的想一想,背後那一個更大的圖象,仍需要持續探索。」
──張翠容
【名家推薦】
◎丘延亮(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專文推薦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張鐵志(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
目錄
推薦序 自冰凍的火燄中見希望 /丘延亮
自序 失了線的毛冷球
前言 人類的原罪,貪嗔痴過後
PART 1 歐洲的最後探戈
◎第一章 希臘:失去神祉與法力之後
‧雅典娜在哪裡?
‧時光微塵
‧債務危機——誰之過?
‧高盛的陰謀與陽謀
‧沉默的屠殺
‧民間回響
◎第二章 西班牙的長矛與瘦馬
‧歷史的輕與重
‧一個經濟意念的萌芽
‧民主在這裡沉思
‧失敗者的力量
PART 2 北非:革命是一種鄉愁
◎第三章 呼喚新埃及
‧歲月,可堪回首
‧一個塵封的訪問
‧新時代的來臨
‧革命的種籽
‧穆巴拉克的隔離政策
‧埃及式新自由主義
‧【附錄】走在埃及民主崎嶇路
◎第四章 突尼西亞,自由與尊嚴的吶喊
‧從布爾吉巴到班阿里
‧茉莉花的誤會
‧南部的泣訴
‧伊斯蘭主義的反彈
◎第五章 全球化不是什麼
‧砍下這堵牆
‧新自由主義簡史
‧中港台經驗
‧歐盟:邁向新自由主義之路
◎第六章 訪談錄
‧不確定的歐洲——專訪雅典大學經濟學教授瓦魯法科斯(Yanis Varoufakis)
‧直接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專訪希臘「直接民主運動」倡議者馬高拉斯(Charalampos Magoulas)
‧文學中的希債——希臘犯罪小說家彼祖斯•馬加尼斯(Petros Markaris)如是說
‧西班牙爺爺的微笑與哀嘆——與西班牙知名作家兼經濟學家荷西•桑貝德羅(Jose Luis Sampedro)
的對談
‧新自由主義摧毀了埃及——訪埃及經濟學家艾巴咸•歐尼沙威(Ibrahim Elesawy)教授
‧反顏色革命策略——專訪突尼斯亞伊斯蘭復興黨領袖薩伊•法扎尼(Sayyed Ferjani)
‧突尼西亞:政治的春天,經濟的寒冬——專訪突尼西亞共和議會創黨人扎亞比(Fathi Jerbi)教授
‧南方的聲音——與菲國學者華頓.貝洛(Walden Bello)的訪談
‧世界不應只有一個邏輯——專訪齊哥‧维塔克(Chico Whitaker)
後記:心裡的瘟疫
自序 失了線的毛冷球
前言 人類的原罪,貪嗔痴過後
PART 1 歐洲的最後探戈
◎第一章 希臘:失去神祉與法力之後
‧雅典娜在哪裡?
‧時光微塵
‧債務危機——誰之過?
‧高盛的陰謀與陽謀
‧沉默的屠殺
‧民間回響
◎第二章 西班牙的長矛與瘦馬
‧歷史的輕與重
‧一個經濟意念的萌芽
‧民主在這裡沉思
‧失敗者的力量
PART 2 北非:革命是一種鄉愁
◎第三章 呼喚新埃及
‧歲月,可堪回首
‧一個塵封的訪問
‧新時代的來臨
‧革命的種籽
‧穆巴拉克的隔離政策
‧埃及式新自由主義
‧【附錄】走在埃及民主崎嶇路
◎第四章 突尼西亞,自由與尊嚴的吶喊
‧從布爾吉巴到班阿里
‧茉莉花的誤會
‧南部的泣訴
‧伊斯蘭主義的反彈
◎第五章 全球化不是什麼
‧砍下這堵牆
‧新自由主義簡史
‧中港台經驗
‧歐盟:邁向新自由主義之路
◎第六章 訪談錄
‧不確定的歐洲——專訪雅典大學經濟學教授瓦魯法科斯(Yanis Varoufakis)
‧直接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專訪希臘「直接民主運動」倡議者馬高拉斯(Charalampos Magoulas)
‧文學中的希債——希臘犯罪小說家彼祖斯•馬加尼斯(Petros Markaris)如是說
‧西班牙爺爺的微笑與哀嘆——與西班牙知名作家兼經濟學家荷西•桑貝德羅(Jose Luis Sampedro)
的對談
‧新自由主義摧毀了埃及——訪埃及經濟學家艾巴咸•歐尼沙威(Ibrahim Elesawy)教授
‧反顏色革命策略——專訪突尼斯亞伊斯蘭復興黨領袖薩伊•法扎尼(Sayyed Ferjani)
‧突尼西亞:政治的春天,經濟的寒冬——專訪突尼西亞共和議會創黨人扎亞比(Fathi Jerbi)教授
‧南方的聲音——與菲國學者華頓.貝洛(Walden Bello)的訪談
‧世界不應只有一個邏輯——專訪齊哥‧维塔克(Chico Whitaker)
後記:心裡的瘟疫
內文試閱
希臘,金融海嘯的重災區。一九九九年我首次到訪,是在科索沃戰事過後。
「當我踏進另一方的邊界,我的一生將會有著怎麼樣的變化?」當年我在馬其頓與科索沃接壤的邊境採訪時,一位前來戰火之地尋親的德籍阿爾巴尼亞裔人如是問。我有點愕然,這不正是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一九三五– 二○一二)「巴爾幹半島三部曲」的某個情節嗎?
燃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巴爾幹半島,希臘的命運緊繫於此。
發生在上世紀初的多場巴爾幹半島戰爭,再加上兩次大戰,希臘從君主制走向共和,但是保皇派與左翼陣營始終鬥得你死我活。保皇派重奪權力,君主復辟,未幾發生政變,旋即陷入軍人獨裁統治。一九四○年義大利法西斯軍隊長驅直入希臘境內,雖然希臘最終擊退法西斯,卻又遭德軍占領(一九四一– 一九四四)。占領結束後,希臘卻又苦陷於內戰,軍人獨裁一再出現。
一路走來,傷痕纍纍。希臘終於在一九七四年再現共和。這個民主的發源地,重回民主體制。只可惜,民主徒具外衣。「每一次在一團模糊的感覺中開始新的冒險,向無法言說的事物發動襲擊,去尋找那已經失去的東西,一旦找到又重新失去,循環往復….結束,就是我的開始。」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生前曾這樣改寫了艾略特的詩句。或許,這就是他那一代希臘人的寫照,也是人生的寫照。
孰料當我再度造訪希臘時,正是她面對歷史中另一次悲劇之際,國家債務纏身,瀕臨破產,千夫所指。在歐元集團的壓力下,被迫財政緊縮、變賣國產,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希臘的迷霧裡,我竟然能與安哲羅普洛斯相遇,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
僅以此書獻給這位曾發我踏上巴爾幹旅程,並學習以他的方式去凝視世界,直至靈魂最深處。
歷史之輕與重
從巴塞隆納飛去雅典僅需兩個半鐘頭。到雅典已近黃昏,怎知卻又碰上地鐵工人大罷工,沒有機場地鐵,只好改搭公車。抵達市中心不過晚上六點多,竟是一片漆黑寂靜,與我多年前來到這裡的景況大相逕庭。
我拖著行李步行前往旅館,沿路經過不少露天餐廳,空空蕩蕩,昔日的熱鬧一去不返。希臘友人基斯度 (Christo)告訴我,以前餐廳一星期七天都擠滿人,現在只有週末才見人頭湧現,平日則水盡鵝飛。基斯度在二○一一年火熱的夏天,曾參與憲法廣場的占領行動,後來竟演變成一場「直接民主」運動。他積極參與其中,只因不想坐以待斃。他有一句話經常掛在嘴邊:「民主在希臘開始,我不想它死在希臘。」
每次見到他,他都累得睜不開眼睛,因為他同時兼兩份工。正值經濟不景氣,他已算幸運,雖然做一天算一天,但有誰敢奢求?我和他走在市中心的柏迪士安街(Patission Street),這原是一條高檔的大街,以前兩旁店舖燈火通明,把整條大街妝點得五光十色,如今一到晚上只見微弱燈光在暗地晃動。而且每兩間店舖就有一間歇業。
但,蕭條的市面,原來有著另一番風景。希臘有一半人口居住在雅典, 雅典更是人文薈萃之地。事實上,雅典曾是古希臘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古希臘又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我入住的小旅館位於雅典市中心蒙納斯提拉奇廣場(Monastiraki Square),仰頭即可見衛城(Aceopolis),在一座小山頂的台地上,滿是歷史風霜。衛城是古希臘祀奉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地方。追索雅典的神話故事,兩位神衹雅典娜與海神波塞頓互相爭奪雅典城的所有權。波塞頓在雅典人面前以三叉戟變出海水,雅典娜則變出一棵橄欖樹。雅典人對橄欖樹心生喜歡,同時也愛上雅典娜,將地方所有權都歸於她,而雅典娜也成為雅典之名的由來,並成為該地的守護神。她代表了智慧與和平、法治與公平,她把這些都傳給了希臘人。
如今雅典娜好像早失去了法力,又或已遠走他方。沒有了守護神的雅典,何去何從?
在蒙納斯提拉奇廣場附近有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小巷裡有一書店酒吧,叫Crimeand Art bar(罪惡與藝術酒吧),名字令人奇怪。原來這間書店酒吧承包了希臘知名作家彼祖斯• 馬加尼斯(Petros Markaris)所有作品,由於作家擅長書寫罪惡,酒吧也因而得名。 沒想到彼祖斯竟也是安哲羅普洛斯的合作夥伴,他們共同寫和創作了多部電影劇本。二○一一年十二月初,我受邀前往「罪惡與藝術酒吧」( Crime andArt Bar ),準備參加彼祖斯的新書發表會,一推門便見到星光熠熠,騷人墨客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動,內外情景很不一樣。就好像伍迪•艾倫(Woody Allen)那部電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這回則是在雅典上演。
看來,希臘人受危機影響是一回事,但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仍然繼續舉行。我在雅典期間,不停受邀出席音樂會、歌劇、讀詩交流、文學研討等等。希臘人的物質生活受到威脅,精神糧食卻不能缺。參加新書發表會的賓客當中竟也包括安哲羅普洛斯,我與他踫上的那一刻,他那銳利深邃的眼神,攫住了我。大家都跌進了靜默的空間,一如他的電影鏡頭。
安氏善用長鏡頭與空鏡,在他所營造出的巨大沉默裡,總隱藏著哲學般的天問。
他專注講希臘,卻又能觸及到普世現象,我不禁好奇他是如何看待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和緊縮政策,以及對世界的啟示?
大導的英語不太靈光, 他的第二語言是法語。幸好夫人菲比(PhoebeEconomopoulos)的英語了得,我們就這麼站著,一邊喝酒一邊聊天。透過菲比,我得以闖入一位當代電影大師的世界。他的遺作《另一片海》(The Other Sea),正是要捕捉今日的希臘,在危機下的希臘,那些無時無刻的示威、絕望的老百姓、非法移民的困境、人剝削人的醜陋行徑等。
某一天,安哲羅普洛斯在取景過後,獨自凝望窗外,他這一個祖國,良久,淚水潸然落下,哀嘆說:「我們現在經歷的,不僅是金融危機,這簡直是全方位的災難。」這個影象,深深烙印在菲比的腦海裡。
「我們先要走進過去,然後再回到現在,才會明白目前所面對的一切,其實是三種危機互相糾纏:經濟、政治、社會,如三條木棒壓在我們頭上,似乎無路可退。」安氏插嘴說。
安氏形容希臘人正處在一個非常窒息的情況,他們上街抗議,卻提不出具體的改革方案,對安氏而言,我們不能整天高喊不、不、不,卻又缺乏願景,以至提不出具體的改革替代方案。他認為走上街頭的希臘年輕人,當中有不少仍搞不清楚問題之所在,因此他們只得個反字,無法將反對的姿態轉化為有意義的叛逆,並針對現實需求,來推動社會革新。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對過去缺乏了解,那就無法批判現在、想像將來。
大家開始意識到希臘的教育問題,歷史不僅不受重視,反之是有系統地迴避歷史中諸多的重要事件。當我探訪雅典大學,遇到一些社會科系的學生,也聽過類似的投訴。他們說,希臘教育糟糕透了,學生們所受的教育,是偏頗的、片面的,他們無法擁有完整且獨立的思考,更缺乏深刻的提問。這令我很驚訝,想到之前剛經過雅典大學的圖書館,四周屹立著巨大的古希臘聖哲雕像,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泰勒斯等,都做沉思狀。當中的蘇格拉底,更被視為西方哲學之父,他對任何事都做出質疑,而他的大哉問,更是對西方文明影響深遠。為什麼他的後代不再懂發問呢?!在希臘發展的過程裡,是什麼因素導致斷層?又為何歷史變得輕如鴻毛?執政者在怕什麼?
希臘有太多的歷史傷口,這些傷口與外來干預不無關係。例如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九年,共產黨人與保皇黨人間的殘酷內戰,這可謂是納粹德國占領希臘的後遺症,也是英美介入的結果。希臘在東西方陣營對峙時期,具重要的戰略地位。英美惟恐希臘落入共黨手中,遂大力支援保皇黨,而保皇黨鞏固權力後,在一九五二年推動希臘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自此希臘成為美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屏障,同時亦是冷戰時期西方陣營的前沿地。在西方一片﹁恐共﹂的强烈氣氛下,
希臘極右集團逐漸凝聚自己的勢力。直到一九六七年,大選在即,偏左的聯合政府正要成立之際,右翼軍人在美國的協助下發動政變奪權,遂展開長達七年的獨裁統治。
安哲羅普洛斯的父親於德軍占領期間,在雅典外圍遭逮捕處决,其後安氏與母親到處尋找父親屍首,對於當時只有九歲的安氏,實在難以承受;六○年代,獨裁統治正要開展之際,社會動盪。一天,安氏在軍民對峙的街頭上遭軍警襲擊,連眼鏡都碎了。因此,今日希臘軍警對付示威群眾時,他無法按捺心中的感傷。國家機器要為充滿欺詐的官商利益去鎮壓反欺詐的受害老百姓,豈不諷刺?早在他年輕時就已對國家充滿許多問號,感到歷史的重量在擠壓著他。即使他前往巴黎研習,獲得事業發展的機會,但最後他還是回到希臘,一個他誓言不會離開的地方,他要在祖國土地上尋找答案。「究竟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家?但回家卻又重新出走,再回家,不斷在追尋的旅途上。」
二○一一年十月,時任希臘總理的巴本德里歐(George A. Papandreou)提出為歐盟向希臘出的紓困方案,舉行公投惹惱德法等歐盟巨頭,並引起國際市場很大的動盪。但安氏表示支持公投,他認為希臘人已到了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處理自己問題的時候,並要為此負責。不然,希臘或許會在一片惶恐紛亂中再度遭變相(經濟)殖民,重複歷史的咀咒。
今夜星光無語,我在安氏身旁重拾失落的歷史碎片。踏著這些碎片,我又遇到最受歐洲敬重的希臘詩人蒂托斯•帕特里基奧斯(Titos Patrikios,一九二八),他比安氏還大七歲。原來,除了藍天白屋、Feta 芝士和橄欖油,支撑希臘這個國家精神的還有電影與詩,一如神廟的圓柱。在雅典接受筆者訪問時,蒂托斯就像是從安氏的電影中走出來般,其一生所書寫的,正是在安氏的長鏡頭下,那一頁淒迷的希臘歷史詩歌。他們分別在詩中懷抱著電影、在電影中懷抱著詩,並在作品裡向世人呈現出遼闊的歷史、時間與生命。
「我折斷你的身體像沿著關節一節一節
折斷一根甘蔗
我從裂口處暢飲汁液
而你呢你的噴湧總是更加無聲
用你簌簌響的葉簇覆蓋我
用你沾著海的夜晚氣息的新鮮
整個旅途你都陪伴著我
從粗野的動物到人性的生命。」
—<旅行>
蒂托斯在一九五九年完成此詩,當時希臘正處於社會戰後分崩離析的時期,大量希臘人遷徙海外。他也因其左翼政見受到打壓,被迫流亡到巴黎。某日午後,在沒有預下,我就跑到蒂托斯•帕特里基奧斯住所叩其家門。之前我們曾透過友人介而認識,因此他對我這個不速之客也沒多大驚訝,畢竟在他生命裡,曾出現過多少不速之客?!我們一談便前後談了兩個下午,就在這個紛擾的雅典城。他的家離國會不遠,我們還隱約聽到反財政赤字的示威聲音。
近年來,希臘的經濟危機同樣困擾著希臘一批知識分子,他們苦苦思量,像是歐債或當今出現的危機,在這個世代都不是最大問題,歸根結柢,正如蒂托斯所言,最大的問題乃是人本價值的失落。對,這是一個有關價值失落的問題。人們失去了心中的價值,追逐自私自利,從政客到市場投機者。蒂托斯對此不無感懷,特別當他追憶著過去那一個講求理想而又悲愴的時代,大家憂戚與共,相信改變一定會降臨,只要用自己雙手去推動,便可創造新的未來。就這樣,他們赤手空拳,捱過多少個嚴寒的冬天。
「我們夢想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腦海閃過一個美好情景,我們自以為頂着天空,偉大的目標可以與天比高。後來發現歷史把我們拋向邊緣,成為邊緣的故。」&m
「當我踏進另一方的邊界,我的一生將會有著怎麼樣的變化?」當年我在馬其頓與科索沃接壤的邊境採訪時,一位前來戰火之地尋親的德籍阿爾巴尼亞裔人如是問。我有點愕然,這不正是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一九三五– 二○一二)「巴爾幹半島三部曲」的某個情節嗎?
燃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巴爾幹半島,希臘的命運緊繫於此。
發生在上世紀初的多場巴爾幹半島戰爭,再加上兩次大戰,希臘從君主制走向共和,但是保皇派與左翼陣營始終鬥得你死我活。保皇派重奪權力,君主復辟,未幾發生政變,旋即陷入軍人獨裁統治。一九四○年義大利法西斯軍隊長驅直入希臘境內,雖然希臘最終擊退法西斯,卻又遭德軍占領(一九四一– 一九四四)。占領結束後,希臘卻又苦陷於內戰,軍人獨裁一再出現。
一路走來,傷痕纍纍。希臘終於在一九七四年再現共和。這個民主的發源地,重回民主體制。只可惜,民主徒具外衣。「每一次在一團模糊的感覺中開始新的冒險,向無法言說的事物發動襲擊,去尋找那已經失去的東西,一旦找到又重新失去,循環往復….結束,就是我的開始。」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生前曾這樣改寫了艾略特的詩句。或許,這就是他那一代希臘人的寫照,也是人生的寫照。
孰料當我再度造訪希臘時,正是她面對歷史中另一次悲劇之際,國家債務纏身,瀕臨破產,千夫所指。在歐元集團的壓力下,被迫財政緊縮、變賣國產,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希臘的迷霧裡,我竟然能與安哲羅普洛斯相遇,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
僅以此書獻給這位曾發我踏上巴爾幹旅程,並學習以他的方式去凝視世界,直至靈魂最深處。
歷史之輕與重
從巴塞隆納飛去雅典僅需兩個半鐘頭。到雅典已近黃昏,怎知卻又碰上地鐵工人大罷工,沒有機場地鐵,只好改搭公車。抵達市中心不過晚上六點多,竟是一片漆黑寂靜,與我多年前來到這裡的景況大相逕庭。
我拖著行李步行前往旅館,沿路經過不少露天餐廳,空空蕩蕩,昔日的熱鬧一去不返。希臘友人基斯度 (Christo)告訴我,以前餐廳一星期七天都擠滿人,現在只有週末才見人頭湧現,平日則水盡鵝飛。基斯度在二○一一年火熱的夏天,曾參與憲法廣場的占領行動,後來竟演變成一場「直接民主」運動。他積極參與其中,只因不想坐以待斃。他有一句話經常掛在嘴邊:「民主在希臘開始,我不想它死在希臘。」
每次見到他,他都累得睜不開眼睛,因為他同時兼兩份工。正值經濟不景氣,他已算幸運,雖然做一天算一天,但有誰敢奢求?我和他走在市中心的柏迪士安街(Patission Street),這原是一條高檔的大街,以前兩旁店舖燈火通明,把整條大街妝點得五光十色,如今一到晚上只見微弱燈光在暗地晃動。而且每兩間店舖就有一間歇業。
但,蕭條的市面,原來有著另一番風景。希臘有一半人口居住在雅典, 雅典更是人文薈萃之地。事實上,雅典曾是古希臘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古希臘又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我入住的小旅館位於雅典市中心蒙納斯提拉奇廣場(Monastiraki Square),仰頭即可見衛城(Aceopolis),在一座小山頂的台地上,滿是歷史風霜。衛城是古希臘祀奉雅典守護神雅典娜的地方。追索雅典的神話故事,兩位神衹雅典娜與海神波塞頓互相爭奪雅典城的所有權。波塞頓在雅典人面前以三叉戟變出海水,雅典娜則變出一棵橄欖樹。雅典人對橄欖樹心生喜歡,同時也愛上雅典娜,將地方所有權都歸於她,而雅典娜也成為雅典之名的由來,並成為該地的守護神。她代表了智慧與和平、法治與公平,她把這些都傳給了希臘人。
如今雅典娜好像早失去了法力,又或已遠走他方。沒有了守護神的雅典,何去何從?
在蒙納斯提拉奇廣場附近有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小巷裡有一書店酒吧,叫Crimeand Art bar(罪惡與藝術酒吧),名字令人奇怪。原來這間書店酒吧承包了希臘知名作家彼祖斯• 馬加尼斯(Petros Markaris)所有作品,由於作家擅長書寫罪惡,酒吧也因而得名。 沒想到彼祖斯竟也是安哲羅普洛斯的合作夥伴,他們共同寫和創作了多部電影劇本。二○一一年十二月初,我受邀前往「罪惡與藝術酒吧」( Crime andArt Bar ),準備參加彼祖斯的新書發表會,一推門便見到星光熠熠,騷人墨客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動,內外情景很不一樣。就好像伍迪•艾倫(Woody Allen)那部電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這回則是在雅典上演。
看來,希臘人受危機影響是一回事,但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仍然繼續舉行。我在雅典期間,不停受邀出席音樂會、歌劇、讀詩交流、文學研討等等。希臘人的物質生活受到威脅,精神糧食卻不能缺。參加新書發表會的賓客當中竟也包括安哲羅普洛斯,我與他踫上的那一刻,他那銳利深邃的眼神,攫住了我。大家都跌進了靜默的空間,一如他的電影鏡頭。
安氏善用長鏡頭與空鏡,在他所營造出的巨大沉默裡,總隱藏著哲學般的天問。
他專注講希臘,卻又能觸及到普世現象,我不禁好奇他是如何看待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和緊縮政策,以及對世界的啟示?
大導的英語不太靈光, 他的第二語言是法語。幸好夫人菲比(PhoebeEconomopoulos)的英語了得,我們就這麼站著,一邊喝酒一邊聊天。透過菲比,我得以闖入一位當代電影大師的世界。他的遺作《另一片海》(The Other Sea),正是要捕捉今日的希臘,在危機下的希臘,那些無時無刻的示威、絕望的老百姓、非法移民的困境、人剝削人的醜陋行徑等。
某一天,安哲羅普洛斯在取景過後,獨自凝望窗外,他這一個祖國,良久,淚水潸然落下,哀嘆說:「我們現在經歷的,不僅是金融危機,這簡直是全方位的災難。」這個影象,深深烙印在菲比的腦海裡。
「我們先要走進過去,然後再回到現在,才會明白目前所面對的一切,其實是三種危機互相糾纏:經濟、政治、社會,如三條木棒壓在我們頭上,似乎無路可退。」安氏插嘴說。
安氏形容希臘人正處在一個非常窒息的情況,他們上街抗議,卻提不出具體的改革方案,對安氏而言,我們不能整天高喊不、不、不,卻又缺乏願景,以至提不出具體的改革替代方案。他認為走上街頭的希臘年輕人,當中有不少仍搞不清楚問題之所在,因此他們只得個反字,無法將反對的姿態轉化為有意義的叛逆,並針對現實需求,來推動社會革新。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對過去缺乏了解,那就無法批判現在、想像將來。
大家開始意識到希臘的教育問題,歷史不僅不受重視,反之是有系統地迴避歷史中諸多的重要事件。當我探訪雅典大學,遇到一些社會科系的學生,也聽過類似的投訴。他們說,希臘教育糟糕透了,學生們所受的教育,是偏頗的、片面的,他們無法擁有完整且獨立的思考,更缺乏深刻的提問。這令我很驚訝,想到之前剛經過雅典大學的圖書館,四周屹立著巨大的古希臘聖哲雕像,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泰勒斯等,都做沉思狀。當中的蘇格拉底,更被視為西方哲學之父,他對任何事都做出質疑,而他的大哉問,更是對西方文明影響深遠。為什麼他的後代不再懂發問呢?!在希臘發展的過程裡,是什麼因素導致斷層?又為何歷史變得輕如鴻毛?執政者在怕什麼?
希臘有太多的歷史傷口,這些傷口與外來干預不無關係。例如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九年,共產黨人與保皇黨人間的殘酷內戰,這可謂是納粹德國占領希臘的後遺症,也是英美介入的結果。希臘在東西方陣營對峙時期,具重要的戰略地位。英美惟恐希臘落入共黨手中,遂大力支援保皇黨,而保皇黨鞏固權力後,在一九五二年推動希臘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自此希臘成為美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屏障,同時亦是冷戰時期西方陣營的前沿地。在西方一片﹁恐共﹂的强烈氣氛下,
希臘極右集團逐漸凝聚自己的勢力。直到一九六七年,大選在即,偏左的聯合政府正要成立之際,右翼軍人在美國的協助下發動政變奪權,遂展開長達七年的獨裁統治。
安哲羅普洛斯的父親於德軍占領期間,在雅典外圍遭逮捕處决,其後安氏與母親到處尋找父親屍首,對於當時只有九歲的安氏,實在難以承受;六○年代,獨裁統治正要開展之際,社會動盪。一天,安氏在軍民對峙的街頭上遭軍警襲擊,連眼鏡都碎了。因此,今日希臘軍警對付示威群眾時,他無法按捺心中的感傷。國家機器要為充滿欺詐的官商利益去鎮壓反欺詐的受害老百姓,豈不諷刺?早在他年輕時就已對國家充滿許多問號,感到歷史的重量在擠壓著他。即使他前往巴黎研習,獲得事業發展的機會,但最後他還是回到希臘,一個他誓言不會離開的地方,他要在祖國土地上尋找答案。「究竟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家?但回家卻又重新出走,再回家,不斷在追尋的旅途上。」
二○一一年十月,時任希臘總理的巴本德里歐(George A. Papandreou)提出為歐盟向希臘出的紓困方案,舉行公投惹惱德法等歐盟巨頭,並引起國際市場很大的動盪。但安氏表示支持公投,他認為希臘人已到了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處理自己問題的時候,並要為此負責。不然,希臘或許會在一片惶恐紛亂中再度遭變相(經濟)殖民,重複歷史的咀咒。
今夜星光無語,我在安氏身旁重拾失落的歷史碎片。踏著這些碎片,我又遇到最受歐洲敬重的希臘詩人蒂托斯•帕特里基奧斯(Titos Patrikios,一九二八),他比安氏還大七歲。原來,除了藍天白屋、Feta 芝士和橄欖油,支撑希臘這個國家精神的還有電影與詩,一如神廟的圓柱。在雅典接受筆者訪問時,蒂托斯就像是從安氏的電影中走出來般,其一生所書寫的,正是在安氏的長鏡頭下,那一頁淒迷的希臘歷史詩歌。他們分別在詩中懷抱著電影、在電影中懷抱著詩,並在作品裡向世人呈現出遼闊的歷史、時間與生命。
「我折斷你的身體像沿著關節一節一節
折斷一根甘蔗
我從裂口處暢飲汁液
而你呢你的噴湧總是更加無聲
用你簌簌響的葉簇覆蓋我
用你沾著海的夜晚氣息的新鮮
整個旅途你都陪伴著我
從粗野的動物到人性的生命。」
—<旅行>
蒂托斯在一九五九年完成此詩,當時希臘正處於社會戰後分崩離析的時期,大量希臘人遷徙海外。他也因其左翼政見受到打壓,被迫流亡到巴黎。某日午後,在沒有預下,我就跑到蒂托斯•帕特里基奧斯住所叩其家門。之前我們曾透過友人介而認識,因此他對我這個不速之客也沒多大驚訝,畢竟在他生命裡,曾出現過多少不速之客?!我們一談便前後談了兩個下午,就在這個紛擾的雅典城。他的家離國會不遠,我們還隱約聽到反財政赤字的示威聲音。
近年來,希臘的經濟危機同樣困擾著希臘一批知識分子,他們苦苦思量,像是歐債或當今出現的危機,在這個世代都不是最大問題,歸根結柢,正如蒂托斯所言,最大的問題乃是人本價值的失落。對,這是一個有關價值失落的問題。人們失去了心中的價值,追逐自私自利,從政客到市場投機者。蒂托斯對此不無感懷,特別當他追憶著過去那一個講求理想而又悲愴的時代,大家憂戚與共,相信改變一定會降臨,只要用自己雙手去推動,便可創造新的未來。就這樣,他們赤手空拳,捱過多少個嚴寒的冬天。
「我們夢想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腦海閃過一個美好情景,我們自以為頂着天空,偉大的目標可以與天比高。後來發現歷史把我們拋向邊緣,成為邊緣的故。」&m
延伸內容
自冰凍的火燄中見希望
◎文/丘延亮
阿席斯.南地在他1983年發表的重要著作《貼身的損友》(THE INTIMATE ENEMY)前言的起始就引用了卡謬的名句:「透過我們的時代所特有的一種奇異轉調法;赤子之心(innocence)被召喚來首肯它自己。」
張翠容在《地中海的春天》一書的後記中談到心裡的瘟疫之際,倚著沿地中海奔馳的火車窗邊,隨著美麗又荒涼的景色映入眼簾的她,對著似在面前的卡謬,聞著發黃的《瘟疫》本子散放的塵埃,這時她引用來作為她全書的結語卻是卡謬的這些話:「痛苦是個人的,一進入反抗行動,痛苦則成為集體的……然而這個事實使人擺脫了孤獨狀態……人類有權追求幸福,而唯有透過『反抗』,才能獲至這個幸福。」──《反抗者》
這個張翠容就是我二十五年前認識的,四分之一世紀來,自始至終都遊走不止,追索無境的「過動」卻異樣「清明」的戰亂災厄/不堪景況的見證者,也是死別生離/非人境遇的書寫人。
既是老友也就數不清楚此書是她的第幾本專著;而其中的文字有多少又是我在各種媒介與傳訊中早已悉知,或不只一次曾經過目的東西了;這些熟稔都不打緊,因為不管是在巴勒斯坦危機時阿拉法特被困的寥落營地之內;或是在硝煙若地獄之梵的戰地火光之前,我們這輩無從為她的安危擔心或置喙的舊知,在在自她終於發文的撰敘中所汲取到的,毋寧是絕無一絲誇大或矯情的赤子之心的暖流與企望。
作為翠容這個「人」的、她本身生命歷程之某些片段的吉光片羽,與夫隱現其中珠閃畢現的反思與洞見;這幾篇圍繞地中海週遭的細緻陳述,為我們帶來人物、思憶;抗爭、校場;倖存、生繼,至於喪亡、希望……其之所以予人以一種耳鳴不已之際的「一派寧靜」,加之其間之空洞、孤獨,或可怕 ──或如她前言中所說的「令我們領會到深深的悲痛與無奈……」── 究其實,我以為它們恰恰踐行了魯迅所說「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認知和旨向;自安哲羅普洛斯錯置的希臘映像;到塞萬提斯斷了左臂的唐吉訶德;到歐維爾向它敬禮的失守的卡塔隆尼亞;它們揭示的當然不只是一個個王朝復辟、共和巷戰的場面。
在資本主義海嘯與泡沫之間,寧靜謀殺下的萬眾所身負的、當然絕不只是某種心靈的地中海裡的縈繞糾錯,甚或革命的春望與鄉愁;那些都是已然或將是的血肉長城,或它的廢墟,不是嗎?
民主的崎嶇路,豈僅是北非及地中海兄姊們的宿命耶?
自由與尊嚴的吶喊之外,我人到底能否自冰凍的火燄中見到生民的希望呢?
回眸港台二十一世紀起始以來的種種變化,我人最最醒目的功課就是學習到了在政治抗爭各種場域與層面上,運動即令每有斬獲,而反動勢力則無時不在進行反撲。抗爭的不進即退既為鐵律,此種覺知或猶殊屬輕言;民主、自由、生計、人權的爭取,其「得而後失」更是我輩痛定思痛的椎心教訓。「全球化不是什麼」和「民主不是什麼」是我們用血淚交付著學費,非天天學習不可的功課。
這方面、翠容長年來的堅持思考與寫作,幫我們作了不少可貴的作業;特別是在跨社群、超地域的地基上為我們提供了參考與對照。我相信每一個像我這樣的讀者都要多謝她的勞作,也期待她下一本書、下下一本書的早日完成,見世。
作者資料
張翠容
香港新聞工作者,曾在香港和英國接受大學教育,獲社會學哲學碩士,畢業後為多家中外媒體服務,專注國際新聞採訪。 自一九九○年代末開始,以獨立記者身分隻身跑遍中東地區、歐亞及拉丁美洲等動盪之地,並走訪國家領袖、社會菁英和平民百姓,以細膩的紀實報導方式呈現衝突地區的人文狀況,試圖還原真相面貌。 著作計有《行過烽火大地》、《大地旅人》、《中東現場》、《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地中海的春天》、《歐亞現場》等;分別獲人權新聞獎及港台兩地多個好書獎。 相關著作:《歐亞現場:見證現代化浪潮下的矛盾與衝突》《地中海的春天》《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