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自我提升
這樣思考,才會有創意:10個認知X5項要訣X10條法則,早知道早成功的創意思考術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這樣思考,才會有創意:10個認知X5項要訣X10條法則,早知道早成功的創意思考術

  • 作者:外山滋比古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1-06-23
  • 定價:260元

內容簡介

暢銷書《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作者最新力作 東大生、京大生上完思考整理術,接著修創意思考課 10個認知X5項要訣X10條法則,讓你用對方法思考,想出好點子! 你會創意思考嗎? 從生活、課業、工作到發明,都少不了創意+思考力! 「為什麼我總是想不到好點子?」 「我沒有創意是因為我的反應不夠快?」 「只要用力想靈感就會跑出來?」 「用什麼方法才能激發出好創意?」 創意≠頭腦好≠邏輯強≠資優生…… 那麼創意究竟是什麼?和思考有什麼關聯? 什麼狀況下容易產生靈感?好點子可以製造?創意能夠訓練嗎? …… 創意思考力是現代人無可或缺的關鍵能力,沒有它,很難在課業與工作上勝出,社會與人生也少了價值與精采度。 作曲家華格納在床上想到名曲《尼貝龍根指環》; 法國數學家龐加萊喝下黑咖啡後證明出函數理論; 笛卡兒靠夢境啟發出名言「我思故我在」; 莫札特在打撞球時想到了《魔笛》的曲子; 瓦特在前往高爾夫俱樂部途中想到改良蒸汽機的點子; 化學家凱庫勒坐在倫敦雙層巴士上想到環狀碳鏈理論; 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密度原理論; 創意潛藏在我們的生活裡,隨時隨地,只要你用對方法思考,就可以有驚人的創造力。 ◎方法不對,靈感不會來! 外山老師教你如何思考,想出好創意! 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自己沒有創意,不會思考,甚至想要有靈感都很難。在課業及工作上面臨極大困擾。人的大腦有吸收知識及想出新事物兩種功能,而我們多偏重知識的學習,卻極少思考發想,以致頭腦聰明拿高分的人也缺乏創造力。加上靈感總是在毫不留神的瞬間乍現,想的方法不對,很難捉摸到。 日本廣受歡迎的外山滋比古教授,幫學生上完思考整理術後,再傾全力推出創意思考課,從認識創意、掌握產生靈感的方法到製造創意,教你練就會思考能發想的本事。 ◎什麼是創意思考? ——進入創意的10個認知 ‧創意是最生活化、最輕巧創新的思考結果 ‧會思考才會有創意,考高分的人不一定有創意 ‧99分的用心,才有1分的靈感 ‧重視無行的思考價值,就不會有創意 ‧“want”為創意之母,知識力不等於創意力 ‧要先尊重智慧財產,才會誕生好創意 ‧以業餘的心情來進行專業的創造 ‧創意不在名山,而在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地方 ‧運用幽默和玩笑讓創意更有創意 ‧用現在式找創意,創意喜歡在陌生的地方出現 ◎在什麼情況下創意會出現? ——容易產生靈感的5個要訣 ‧逼得越緊逃得越遠,不要從正面進攻創意 ‧一旦放手靈感就回不來了,養成不斷做筆記的習慣 ‧想得創意必先忘記,早上比睡前容易有創意 ‧胡思亂想勝過辛勤蒐集,書讀到一半就要放棄 ‧錯誤是養分,自滿是絆腳石,時時懷疑常識 ◎創意該如何激發掌握? ——製造創意的10個法則 ‧腦力激盪法則:透過跨界交流產生創意 ‧延長線與慣性法則:利用物理慣性讓思考持續 ‧意外發現法則:從無關的周遭獲得新發現 ‧發酵法則:把思考轉換成創意的過程就像材料加酵素 ‧雞尾酒法則:將各種訊息想法整合成一種創見 ‧比喻法則:用各種譬喻法豐富初始的idea ‧組合法則:打破規則重新洗牌找出新方案 ‧類推法則:從空間推到時間,套用比例式尋求創意 ‧製造變化法則:透過借用產生變化來完成創意 ‧交換法則:用主客易位、部分更換方式產生創意

目錄

◎前言:將創意實體化的「頭腦」 

◎I 創意的基礎

1.什麼是創意?
發明和發現大不同/沒有創意就沒有發明與發現/創意和發想一樣嗎?
2.從想開始
為什麼學校不教創意?/創意能量與頭腦好壞没绝對關係/數學強創造力應該也很厲害?/擁有大量知識有害創意思考
3.用心去想 
用心想和普通想的差別/用心與創意的關聯/方法不對,努力想也得不出好點子/九十九分的用心,只有一分的靈感
4.什麼是有價值的思考 
有認同才會有價值/日本人不習慣獨創/文化圈的創意先鋒:菊之寬
5.「Want」會產生創意 
想出好點子的制式條件/百分之一的偶然,九十九分的努力/想要創意必須通緝創意/經濟利益是刺激創意的強心劑
6.創意與模仿 
創意與模仿一線之隔/重視智慧財產權才有優秀的創意/天下沒有免費的創意
7.什麼是專業創意、業餘創意
沒有具體目標也能想出創意/職業創意人VS業餘創意人/用業餘的心情進行創意練習
8.隨時隨地皆有創意
創意潛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創意練習題:命名/穿搭也是一種創意
9.幽默、玩笑與創意
創意讓幽默更有趣/玩笑+創意/諷刺是創意 
10.創意會挑地方
創意喜歡在哪裡出現/陌生的環境比較容易有創意/集體思考>獨立思考/用現在式找創意

◎II創意產生法

1.生於何時,生於何處 
走路、睡覺的時候/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不要從正面進攻
2.有靈感就做筆記 
一旦放手就再也回不來/養成不斷做筆記的習慣筆記需要回顧與整理
3.想得創意,必先忘記 
腦袋不清乾淨,創意不會來/睡覺是最有效的腦袋大掃除/定期與朋友跨界交流/學習遺忘
4.創意,「就像休息」 
胡思亂想勝過辛勤蒐集/小心借用的誘惑/唸到一半就放棄/思考到一個程度就休息
5.創意在錯誤中產生 
三分人事七分天/錯誤具有創造性/保持謙虛,懷疑常識

◎III創意製造法

1.腦力激盪法則 
透過跨界交流產生創意/在自由尊重的氛圍下發想/聆聽讚美可以激發想像力
2.延長線與慣性法則  
思考「往後的未來」/利用物理慣性讓思考持續
3.意外發現法則 
意外發現背後的故事/從無關的周遭獲得新發現
4.發酵法則 
找創意就像釀酒/不連續的連續原理/成熟需要時間/混合調配也需要創意
5.雞尾酒法則
短時間內產生創意/整合素材重新調製/高超的混合贏過低劣的原創
6.比喻法則 
比喻就是一種創意/明喻、暗喻、換喻、提喻、諷喻
7.組合法則 
以觸媒法掌握創意/不受常識、邏輯所限制
8.類推法則    
把空間推到時間/套用比例式
9.製造變化法則
以既有的創意為背景/貍貓換太子/「本歌取」作曲法/變化是創意的寶庫
10.交換法則
主客易位能創造全新世界/用部分更換帶來新意

◎後記:為何需要創意與用心 

序跋

【前言】創意思考可以掌握也能訓練

  用腦只是一句話,方法卻五花八門。用腦的方式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吸收知識,另一種則是想出新事物。也就是輸入與輸出。

  義大利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把學習知識再一點一滴付出求生活的人稱為「利息生活者」。相對地,那些拿出新點子的人,帕雷托則稱他們為「投機客」。帕雷托認為,發想出新點子,就是投機的賭博行為。

  在以往的時代裡,至少在日本這個國家,一直尊崇腳踏實地的利息生活者,而鄙視投機客。就連我們的教育,也只注重吸收知識,接受教育的人,就以接收來的知識過生活,從來不會想要創造新事物。學問越深,越受尊敬。如果想到什麼有趣的事情,就會被人嘲笑是狡猾、只有腦袋轉得快。所以日本成了一個模仿第一、創造貧瘠的社會。滿街都是不知原創為何物的知識分子。日本看扁了創意的價值,但既然我們以追趕歐美為目標,這也是在所難免。

  本書希望能將創意扶正為真正的用腦方式,因為只有創意才能推動文明進步發展,所以書中將揭開創意與其產生過程的神秘面紗。

  整本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要探討何謂創意。一般人認為創意是「憑空出現」的,但事實上,創意並沒有偉大到連如何誕生都無以言喻。既然本書要訓練創意,自然就採用問答方式,以「肯定型」來回答每個問題。如果讀者們能體會創意無所不在的境界,將是我的榮幸。

  第二部分,要探討創意在什麼時候、什麼場所比較容易出現。一般人覺得創意就像偶然從天上掉下來一樣,而我要討論,在這偶然之中是否隱藏有不為人知的習慣。

  第三部分,要討論掌握創意的具體方法。創意、點子、發現……之中並不包含邏輯性,也不會有正確的創意法則。但我依然認為或許有幾個可用的方法,故在此舉例說明。當然書中舉例並未涵蓋一切的可能性,但只要多少能幫助各位獲得創意,就已經是萬幸了。

內文試閱

想得創意,必先忘記

◎腦袋不清乾淨,創意不會來

  大部分的人其實都害怕自己健忘。因為健忘通常代表腦袋不好,讓人自卑;而且學習又是以記憶取勝,忘掉了就輸定了,沒得談了。

  但這不過是腦袋的被動用途。吸收知識以後如果忘記就很可惜,所以記得住才有價值。腦袋裝的東西越多越好,因為腦袋是知識的倉庫。

  但是要用大腦思考新事物的時候,狀況就完全相反。如果腦袋塞滿各式各樣的東西,想思考也轉不動。與其說想,不如說是忙著從倉庫裡搜尋有用的知識罷了。

  整理自己塞得滿滿的腦袋,讓腦袋變得清爽,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要把好不容易得到的東丟掉,總是會捨不得。

  但如果是健忘,就省了這些煩惱。健忘的人會一直整理腦袋,一直忘記不必要的,甚至偶爾忘記必要的事情。所以腦袋總是清爽又寬敞。健忘人的腦袋不會被記憶妨礙,可以自由活動;健忘人有最靈活的思考;所以健忘腦是好的創意腦。

  記住一件事情很難,要故意忘掉一件事情更難。因為要忘記自己辛苦學到的東西,還要同時捨棄那份學習的辛苦,一般人一定捨不得。

  然而要思考創新,腦袋一定要會忘記,忘得乾乾淨淨。忘記是創意的必要準備。

◎睡覺是最有效的腦袋大掃除

  最古老的忘記方式,就是大口喝酒,忘掉不愉快。沒錯,酒精確實可以沖掉短期記憶。但這就像地毯式轟炸,僅留一片焦土。腦袋只是拒絕工作,進入茫然狀態而已。

  自古以來大家也都知道,吃點東西可以消除疲勞。例如下午茶,點心時間。

  但事實上還有最自然的遺忘法。人類必須不斷清理自己的腦袋,但其實我們不必特別費工夫去做這件事;因為我們不需要刻意做些什麼,身體自動就會清理大腦。這是神的真理,人類每天自然而然就會定期清理大腦。這奧祕就在於睡眠。

  一般人認為睡眠的功能是修補身體,但很少人發現,其實睡眠也能清掃大腦。

  人類在一夜之中,會經歷很多次的REM睡眠(快速眼動期睡眠)。這時候大腦會分類白天蒐集到的資訊,清除垃圾,打掃乾淨。這是一種自然的忘記,只要腦袋清乾淨,隔天早上就會神清氣爽。如果失眠,或是REM睡眠受到打擾,隔天腦袋就會昏昏沉沉。

  創意專門拜訪這種清潔乾淨的大腦,似乎也非常合理。至少剛睡醒的時候,比晚上睡覺前更有創意。日本人以「朝飯前」來形容輕鬆簡單的事,便暗指早上工作效率特別高。早上的腦袋就算不特別思考也會很聰明。請珍惜每一個早晨。夜是平安夜,晨是創意晨。

◎定期與朋友跨界交流

  人不是只有睡覺的時候才能忘我,比方說跟意氣相投的人聊天,大腦也會快樂得跳起舞來。但是聊天對象太親近,比方說家人,卻又不是那麼適當——畢竟,沒什麼發明來自於家庭聚餐、談心的溫暖時光吧。但找個不熟的人又不太妙,比方說同業、同事,交談中會受到競爭意識與警戒心的妨礙,而不利於思考。同事之間的談話通常沒有建設性,只是殺時間的閒聊,八卦、怨天尤人之類。

  跟農家交流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近年來,跨業界、跨學術界的交流研究正開始流行,交流內容非常單純,生活領域不同的人互相交談,就能產生許多創意。但如果每天都見面聊天,就太無聊了。最好是定期,但又有適當間隔地見面,然後輕鬆談談自己想到的事情。這樣才能刺激彼此,挖出創意的線索。

  我認為像扶輪社這樣,每個地區由一位不同職業的人集結成團體,是非常了不起的智慧。如果團體裡有兩個以上的同行,心底總是不自覺顧慮起來,無法盡情發揮,這一來就無聊了。能夠一開始在體制上排除這一點,真是洞察先機啊。

  當我們發現聽眾不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就會產生一股莫名的自信。好像在自己的領域裡當上了「大頭目」一樣,心情會變得輕鬆,然後高昂,開始說些平常想不到的事情,腦袋快得自己都不敢相信。這真是無比創新,無比愉快。

◎學習遺忘

  思考新的事情。

  對新的事情用心。

  這些動作都要耗費心力,想個不停,想到腦袋都緊張起來。但是頭腦緊張的時候,通常沒什麼好點子。還是要休息一下比較好。頭腦過熱就不妙了,需要冷卻一下。長時間的緊張狀態會讓頭腦過熱,所以最好讓頭腦「透透氣」「睡個覺」。創意會拋棄太勤勞的頭腦喔。

  緊繃,然後鬆弛。此時運氣一來,就會碰到意想不到的創意。
當然也要有心理準備,不是放鬆就一定有好創意。畢竟思考打不準,創意又很會跑,所以要亂槍打鳥。別想什麼百步穿楊的好事。反正射多了總會打中,就不斷嘗試下去吧。

  需要某些創意的時候,最好在緊繃的思考之後安排鬆弛時間,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可以消除心中的急迫,好整以暇,創意才會來拜訪。

  早上的時間最好。就算不是早上,剛睡飽醒來的時間也不少。腦袋浮現新創意的時機通常不是工作中,而是娛樂中。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機率確實較高。

  在各種鬆弛之中,遺忘特別能夠提升創造性。千萬別害怕遺忘。 延長線․慣性法則

◎思考「往後的未來」

  雖然創意誕生極為偶然,但我仍認為有一定的規則存在。只要掌握規則,創意的機率就大增。但是目前仍沒有人找出正確的規則,只好用偶然來解釋。

  我想在這裡試著找出幾項說法。

  首先是幾何學的規則。

  最簡單的就是延長線規則了。

  AB連成一直線。

  由B繼續延伸,就成為AB的延長線。

  表示AB線段之外,可能還有新的發展。

  這就是創新。

  舉例來說,化學家發現了構成物質的分子,然後將分子分割,又得到原子(atom)。原子的原意是無法(a)分割(tom),代表無法進一步分解的最小單位。

  但是既然分子可以分割成原子,把這條線延伸出去,就代表應該還有更小的單位。

  這就是延長線上的創意。

  人們曾經認為原子不能再分割,但就是有人想到,一定還有更小的單位。於是經過一番探索,終於找到了比原子更小的基本粒子。這也可以說,是延長線想像力所產生的智慧。

  某位德國學者也藉由延長線規則,創造了新的讀者概念。

  「讀者」原本就是一種不確定的存在,也從來沒有人深究過讀者的意義;相較之下,作者的存在性就相當明確,所以這位德國學者就想,首先承認讀者群與作者的對照部分吧。讀者研究與作者研究屬於對比項目,讀者研究是針對不特定團體的研究,但德國的文學研究家們,卻從延長線上發現了個人讀者。所以個人讀者的思維比讀者群要晚出現。

  從前認為歷史是過去的重現,所以每個時代都該有自己的名稱,因而想出明治時代、江戶時代,還有更早的戰國時代等名稱——每個名稱都是一個發明。如果把這線段延長,就會發現歷史之前的史前時代。既然可以在戰國、明治之外又想出新的平安時代,那麼歷史時代當然也可以延伸出史前時代。

◎利用物理慣性讓思考持續

  另一個與物理特性相通的原理,就是慣性規則。

  沿著相同方向運動之物體,若在某點阻止它前進,則該物體會設法維持原本之運動。這就是慣性法則。

  慣性法則偶爾也有助於創意產生。

  前面提到的中斷讀書,就可以當成慣性法則的一個例子。故意在一本書看到正精采的時候、上軌道的時候停下不讀,慣性就會發揮功能,設法往下讀。於是即使沒有往下讀,腦中也會出現讀過部分的延伸。這就是慣性帶來的發現。

  雖然慣性法則並不明確,但大家都承認它的效果。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受到某種影響,也是因為慣性力學發揮了作用。這不是完全的模仿,而是受到影響的獨創。

  請思考一下「寂寞」這個情緒該如何解釋。如果套用延長線與慣性法則,寂寞就是「感情的殘像」。

  只要先接受幾何延長線法則、物理慣性動線,就可以套用在生理學領域,提出肉眼殘像的思維。

  如果把這種生理現象進一步套用在心理學領域,就產生了「愛惜感的殘像」。

  對自己親愛的人,那份愛會不斷持續下去,只是當事人不常發覺。突然因為某種理由,親愛的對象消失了,去了遠方,見不到面了,感情的慣性就會突顯出來,讓人感覺「懷念」。一個創意解釋就這樣完成了。

  一個新思維誕生,背後通常都有延長線、慣性法則在偷偷推動。

作者資料

外山滋比古

御茶水女子大學榮譽教授。日本知名英國文學家、語言學家、隨筆作家。 一九二三年出生。東京文理科大學(今筑波大學)英文系畢業,以論文《修辭的後像》獲得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英語青年》總編輯,亦曾任教於東京教育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專攻英語文學,並持續在編輯、思考、日文理論等範疇一展長才。著作豐富,本本暢銷,重要作品有《思考整理學》(台灣譯為《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閱讀整理學》、《知性創造的訣竅》、《Life Work思想》、《遺忘整理學》等。

基本資料

作者:外山滋比古 譯者:歐凱寧 出版社:臉譜 書系:企畫叢書 出版日期:2011-06-23 ISBN:9789861208121 城邦書號:FP2221 規格:膠裝 / 單色 / 16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