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鍛鍊領導力最佳工具]:《模範領導》+《模範領導實戰手冊》(暢銷全球領導經典,最新增訂第六版)
-
一個投機者的股市解答之書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全新完整譯本)【暢銷紀念版】
-
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定位:在眾聲喧嘩的市場裡,進駐消費者心靈的最佳方法
-
投資金律(新版):建立必勝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八堂必修課
-
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
-
88歲神級散戶『日本巴菲特』茂爺爺投資心法:用「126法則」滾出18億円資產的69年股海交易術
-
品牌翻身戰:從10元小吃到破億連鎖餐飲,開店創業策略教戰書
內容簡介
2022年度日經・經濟圖書文化賞得獎作
《週刊Diamond》經濟類十大好書No.1
《日本經濟新聞》經濟學者所選.經濟類十大好書No.1
《週刊東洋經濟》2022年最佳經濟類.經營類書No.1
哈佛大學博士,曾任職日本央行、現任東大經濟學教授
日本物價理論與實證研究第一人──渡邊努 生涯力作
物價是什麼?為什麼會漲跌?怎樣的漲跌才是健康的?而我們可以駕馭物價嗎?
所有現代人都該懂的經濟學必備常識,
以沒有通膨也沒有通縮的世界為目標,一本劃時代的經濟學入門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陳南光──專文作序】
王怡人(《美股投資學》作者財女Jenny)
吳中書(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林建甫(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
孫明德(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陳旭昇(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陳明郎(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長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陳鳳馨(資深媒體人、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貨真價實推薦
$當原物料上漲,為什麼有的企業或店家不願意漲價?
$通貨膨脹跟通貨緊縮竟然跟人們的「心情」有關?
$人們常抱怨薪水跟不上物價的漲幅,但物價不漲又真的是好事嗎?
$物價是怎麼被「編製」出來的?物價指數要怎麼計算才準確?
$為什麼央行只是升息、降息,就能影響物價,進而牽動整體社會的經濟?
……
物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日常用品、飲食、醫療、住房、薪資……,物價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影響無所不在;對於每一間商家、企業與品牌,從原物料的價格到商品的定價,物價也是影響其營運生存的關鍵;而對整體社會來說,物價更是關乎經濟穩定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假如惡性通膨或通縮發生,將導致嚴重後果。因此,物價波動背後的機制,以及如何讓物價保持穩定,一直是從政府到經濟學界最想參透與掌握的。
究竟與惡性通膨、通縮奮戰的中央銀行與政策制定者,究竟在做什麼,思考什麼?而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們,從這些成果中學到了什麼,又是如何發展他們的理論?這些理論又會如何影響整個社會,乃至每一個人?
本書由曾任職日本央行、被譽為「日本物價理論與實證研究第一人」的東大經濟學教授渡邊努,從最基礎的基礎開始講解,透過日常實例,深入淺出介紹至今經濟學界的物價理論研究成果,深刻描寫與我們的生活密切關聯的「物價經濟學」是如何演進,以真摯的社會科學探究態度,娓娓道來所有人都該理解的經濟學知識。這是一本劃時代的經濟學入門,帶領我們一步步探究物價波動現象背後的真相,並進一步為迎向物價穩定的安定社會探尋可能性。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各位或許看到了很多違反直覺的敘述。不,不是『或許』,而是本書中肯定有很多違反各位直覺的內容,但我在本書中想達成的目標,並不是要否定或擊潰那樣的直覺,我甚至認為直覺是應該受到尊重的。……將經濟學家的物價相關知識(而且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提供給各位,讓各位的直覺更加豐富——就是本書的目的。」
──渡邊努
【好評讚譽】
總體經濟學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近年疫情後,各國的通貨膨脹,讓大家覺得錢都變薄了。日本經濟號稱失落的三十年,長期物價的低迷,經常是在「通縮」的階段,也是到了最近兩年才開始有了通膨,逼得日本央行改弦易轍,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恢復正利率且要逐漸加息。一大堆的問題,讓這本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參考書,幫你做最好的解答。
──林建甫(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
本書深入淺出,從日常生活物價中的會計概念,向讀者介紹一些有關物價的理論及實證研究,由較基本的物價指數說明開始,進而介紹影響物價波動因素、物價預測、中央銀行與物價的關係,及價格僵固性概念等。且時不時加進日常生活常見商品或產業作例子,讓理論概念變得淺顯易懂,以引導讀者如何將經濟理論套用在日常生活中。書中內容能讓大眾在這網路訊息流通快速、人口老化嚴重及高通貨膨脹時代裡,有效地吸收正確經濟知識,且能轉換成自身的判斷,不再只片面接收網路經濟訊息,而可實際理解經濟波動背後的原因所在。此外,本書還闡述了一些金融知識,能讓讀者在理財時,對匯率、利率及通貨膨張間的相對關係有更深度了解,讓讀者在買賣股票、債券、外匯或是房地產時,不再只盲目跟隨名嘴或是網路訊息,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及判斷力,可自行分析每次投資買賣的績效及風險,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
──陳明郎(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長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目錄
好評讚譽
推薦序──陳南光(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前言
第一章 從物價當中可以看出什麼?
一、那是什麼的價格?
二、物價是這樣「編製出來的」
三、物價是誰的?——企業的物價、地區的物價、個人的物價
第二章 是什麼使物價變動?
一、通膨與通縮都看人心情
二、惡性通膨告訴我們物價的本質
三、與預期的搏鬥
第三章 物價可以控制嗎?——理論的進化與政策的變化
一、菲利浦曲線的發現
二、信任與獨立
三、多嘴的中央銀行
四、預期可以操作嗎?
五、預期可以測量嗎?
第四章 為什麼無法擺脫通縮?——不動如山的物價之謎
一、價格為什麼不會每天改變?
二、個體與總體的邏輯不相通!
三、不更改價格的日本企業
四、通縮會造成什麼困擾?
五、商品的新陳代謝與企業的價格更新
第五章 物價理論會如何發展?——以沒有通膨也沒有通縮的社會為目標
結語
圖表出處一覽
內文試閱
▍第2章 是什麼使物價變動?(節錄)
◎「景氣由心生」──無法避免預期的搖擺不定
今天的物價比昨天高,明天的物價又比今天更高──這就是通膨;反之,物價逐日下跌則是通縮。通膨與通縮都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混亂,因此兩者皆不令人樂見。可以的話,誰都希望能免則免,那究竟為什麼明明沒有人希望通膨或通縮發生,卻還是發生了呢?
正如我們已經在前一章所看到的,各項商品的價格變動與蚊柱(=物價)的移動是兩回事,所以「通膨與通縮是因為各種商品價格的漲跌才發生」,這種單純的回答並不能夠解答我們的問題。
蚊柱的移動取決於對貨幣的需求與其背後的貨幣吸引力。所以要回答「為什麼會通膨?為什麼會發生通縮?」的問題,必須理解貨幣需求增減的機制才行。
此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貨幣的需求不僅要看貨幣今天的吸引力,也要看明天的吸引力。舉例而言,假如我們知道明天貨幣將會增發,貨幣吸引力將大幅減少的話,就算今天的吸引力再大,也不會想在今天持有貨幣,結果就會導致今天的貨幣需求減少,物價上漲;反之,如果我們知道今天的貨幣雖然增加,但那只是暫時性的,而明天就會恢復原來水準的話,則貨幣的吸引力與需求都不會減少,物價也不會改變。這裡所說的「今天」,就是今天這短短的一瞬間,但「明天」卻是接下來的每一天,是會持續到很久以後的未來,所以人們所關注的焦點,也不會是貨幣的吸引力在「今天」有什麼變化,而是「明天」會如何變化。
由於在決定要持有多少貨幣的時候,將來貨幣的吸引力會如何變化是非常重要的事,因此人們會絞盡腦汁進行預測,不過就算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掌握未來,一定會有幾分不確定性,因此關於貨幣吸引力的「預期」會搖擺不定是無法避免的事,這種搖擺不定就會引起物價的變動。
俗話說:「病由心生。」但我還聽過一種說法是「景氣由心生」,如果企業經營者或消費者認為景氣很好,所以順勢積極而為的話,最終也將使景氣變好;如果他們對將來很悲觀,支出變得比較謹慎的話,景氣也會變差。換句話說,意思就是景氣取決於人們的心態。一寫到「心態」就有種不太對勁的感覺,好像比起科學更接近精神論,但現代經濟理論把這描述為人們「預期」的搖擺不定。跟景氣一樣的是,物價不管是上漲還下跌,也都取決於人們的預期(心態)。
建構現代經濟理論核心,尤其是有關物價、景氣循環、貨幣政策等理論的權威傅利曼,在一九七○年發表的著作中,有一段敘述的主旨是「通膨與通縮皆為貨幣現象」。意思就是說,流通在市面上的貨幣量過多就會通膨,過少就會通縮。但這裡隱含著一個更重要的訊息,傅利曼透過這段敘述提出了一個主張,就是物價並非取決於對個別商品的需求與供給。他也主張人們的預期會在物價的決定上扮演核心角色,並且因為這項成果而在一九七六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根據傅利曼的研究成果,即使說成是「通膨與通縮都看人心情」,我想在天上的他應該也不會生氣吧。
◎投資人的心情會引發通膨或通縮?
關於預期的搖擺不定會引發通膨或通縮的原理,稍後會再詳細說明。在那之前,我先在此讓各位感受一下預期搖擺不定的重要性何在。
這裡先假設有一位生活在美國的日本人,他在美國企業工作,薪水拿的是美元,他雖然會購買當地的商品,但因為食品等類型還是偏好日本商品,所以會利用網路或拜託認識的人從日本進口。我們來思考看看這個人的物價,跟在日本國內工作生活的人的物價,究竟有何不同?
對他來說,物價是美元這種貨幣與商品的交換比率。如果限定在購買日本製商品的話,由於商品價格是用日圓標示,因此貨幣為美元、商品為日圓,貨幣單位是不同的。若商品日圓標示價格上漲,貨幣可購買量減少,這一點跟住在日本的日本人一樣,但他的貨幣可購買量還要考慮到匯率。若日圓升值、美元貶值,日本商品換算成美元的價格會上漲,貨幣的可購買量就會減少;若日圓貶值、美元升值的話,情況則相反。雖然商品的日圓標示價格大幅波動並非常態,但匯率卻會每天大幅變動,所以他應該會強烈意識到匯率的波動才對。
至於匯率為什麼會起伏不定?因為動用大筆資金的投資人,會基於種種的預期而買賣日圓,換句話說,匯率會因為投資人的預期而變動。舉例而言,若許多投資人預期日圓接下來會貶值並賣出日圓的話,結果將使日圓變便宜,如此一來對這個人來說的物價就會下跌。
日圓會貶值的投資人預期背後,肯定有他們精心思索過的理由,不過從第三人的角度來看,預期只不過是投資人的臆測而已,雖然聽起來有點冒犯,但就是端視投資人的心情。所以對這個人來說,物價取決於投資人的心情,通膨或通縮也取決於那些人的心情。
再舉一個比特幣的例子好了,在我周遭用比特幣付錢的人也增加了不少,不僅如此,聽說也開始有人收取比特幣作為勞動的報酬,也就是薪水。對那些人來說,物價就是比特幣與商品的交換比率。按照目前的現狀,比特幣的價值多以與日圓的交換比率來表示,在與日圓對比之下,比特幣價值上升就表示,如果商品的日圓標示價格沒有改變的話,那個人的物價下跌的意思。
有交易過比特幣的人就知道,比特幣與日圓的交換比率忽高忽低,因此對此人來說,物價也會劇烈變動。至於比特幣與日圓的比率為什麼會忽高忽低,是因為以投機目的持有比特幣的人群會照自己的預期去交易,如果覺得接下來會漲的話就買進,反之則賣出。由此也可看見,通膨或通縮背後,存在著人們搖擺不定的預期。
不知道這些例子是否讓你體會到,心情或預期的搖擺不定有多重要?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預期的搖擺不定會招致什麼更重大的結果。
▍第3章 物價可以控制嗎?──理論的進化與政策的變化(節錄)
◎不可忽視的事實──商品的價格並不會天天改變
自然失業率假說就是像這樣藉由帶入「通膨預期」這個第三項因子,試圖理解通膨率與失業率之間觀察到的相關性,可以說是解開糾纏的義大利麵的一個劃時代想法。但這時候如果冷靜下來重新思考的話,會產生一個疑問:明明是在思考通膨率與失業率之間的關係,為什麼必須把通膨預期這種東西也端出來呢?
自然失業率公式的右邊有失業率與通膨預期,而通膨率會取決於失業率,應該不是什麼太令人意外的事。失業率降低的話,由於也會出現人手不足的企業,因此可以想像到的是薪資也會提升,然後物價應該也會隨之上漲。關於通膨預期在等號右邊的理由,雖然我很想解釋成只要人們覺得會發生通膨,實際上就會通膨,但人們的預期與實際上發生的事當然是兩回事,用心想事成這種精神論來硬辯,恐怕有點強詞奪理。
其實這個部分就是自然失業率假說的關鍵。要說明這件事,必須從本書在前文說明中一律忽視掉的、與價格有關的重要事實開始介紹才行。那個事實就是:商品的價格並不會天天改變。
超市裡面雖然陳列著許多商品,但所有商品的標價並不會每天都重寫一次,大部分的標價都跟前一天一樣。雖然特價商品會調降價格,但不是所有商品都會特價。此外,特價商品在經過幾天以後,等特價結束就會恢復原價。今天的標價會跟昨天一樣的,不僅是超市這種通路而已,從事生產的企業也一樣,製造企業批發給通路時的價格也很少會變更。此外,服務雖然不是商品,但情況也不例外,理髮店的費用或餐廳菜單的價格等等,大多數情況下都跟昨天是一樣的。根據一項觀察市面上所有商品價格的研究顯示,價格被固定住的商品比例,在一般月份大約占整體的四分之三。
如果價格是由需求與供給所決定的,那麼就像下雨天很少客人會到餐廳用餐,因此餐點的價格應該會下降一樣,即使價格每天隨著需求與供給的變動而朝更暮改,也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在飯店的房費等部分,實際上那樣的例子也愈來愈多,也就是所謂的動態定價。不過那樣的定價方式仍屬少數,大部分的商品與服務價格都與需求無關,仍然會維持與前一天同價。
第一個提出這種特性很重要的人是凱因斯,這又叫做「價格僵固性」。經濟學可以二分為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概略來說,個體經濟學中認為價格會隨供需而彈性變動,相對於此,總體經濟學中則認為價格是僵固的。說到個體與總體,本來的意思其實是微觀與宏觀的視角差異,但實際上其中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與之相比,把價格視為彈性的還是僵固的,這個部分的差異反而更大。
價格為什麼是僵固的?這個問題本身對經濟學來說就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至今依然有許多研究者苦心鑽研。在這之中孕育出來的想法之一,就是「菜單成本假說」,在此先簡單介紹一下。
餐廳要改變價格必須重寫菜單才行,而那需要一筆費用,重寫菜單所需的費用雖然不會太貴,但也肯定不會是零。舉例而言,假如萵苣的價格上漲時,中華料理店的老闆想要調漲萵苣炒飯的價格,但那家店的菜單如果是以很精緻的皮革製成,老闆會認為「為了一個萵苣炒飯就重新印製也太不划算」,結果萵苣炒飯的價格就被固定在那裡了。像這樣因為不想更新菜單而導致價格僵固──這就是「菜單成本假說」。
◎正因為不會改變,才更要預測未來
關於價格僵固性的原因,除了這個以外也有其他人提出各種假說,但現在先不去深入討論。接下來我想在價格不是每天改變的前提下,把焦點放在此時決定價格的人們,腦袋裡在思考些什麼。
假設現在有兩家經營房屋租賃事業的企業,其中一家(A公司)今年會蓋好新物件出租出去。相對於此,另一家企業(B公司)決定今年不蓋新物件,繼續出租原有的物件,預計等到明年改建以後,再當作新的租賃物件投入市場。好的,這時必須決定今年房租的是A公司(B公司會用跟去年一樣的租金繼續出租)。A公司會考量現階段的物件需求,同時也會估計明年的需求狀況來決定房租。至於為什麼連明年的事情都要考慮進去,那是因為租賃合約的期間是兩年,因此如果沒什麼特殊狀況的話,明年的租金也會跟今年一樣。
這裡假設他們觀測到明年似乎會採行貨幣寬鬆。如果現在正在討論如何設定租金的A公司,認為貨幣寬鬆會使不動產市場變得活絡,並且預期明年投入新租賃物件的B公司會因此提高租金的話,他們應該會根據這一點,考慮把租金設定得比較高吧。此處的重點是今天決定的租金,取決於對未來租金(此例中是B公司明年的新物件租金)的預期。
租賃事業由於與承租人之間的合約期間是固定的,因此房東的定價會考慮到對未來的預期,這一點相信是很好理解的。雇用合約(尤其是年薪制的雇用合約)也與此非常類似,如果是一年以上的合約,對於租金行情在未來會如何變化的預期,就會影響到今年租金的決定。
相對於此,在其他商品或服務的部分,由於並沒有明確訂出合約期間,因此無法確定要考量到多久以後的事情,但例如家電產品製造商好了,他們在開發新產品要投入市場之際,也會預估那項商品生命週期間的需求與供給,來作為定價的依據。其他商品或服務也是,決定價格的人會抱持著「現在決定的價格將會維持到未來一段時間」的認知,並依據對未來價格變化的預期,來決定今天的價格。自然失業率假說的公式中會出現通膨預期,原因就在這裡。
延伸內容
推薦序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陳南光
在這本書中,渡邊努教授帶領讀者探討一個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卻又令人困惑的問題:物價究竟是什麼?為了尋求答案,他針對相關議題提供詳盡的分析和生動的案例,涵蓋物價調查與編製、通膨預期與實際通膨之間的關係、中央銀行的角色,以及日本物價長期停滯的問題等。
目前任教於東京大學經濟學系的渡邊努教授,之前曾擔任一橋大學教授(一九九九~二〇一一年),與日本銀行(即日本中央銀行)資深經濟學家(一九八二~一九九九年)。渡邊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貨幣政策和通貨膨脹動態,學術著作豐富。本書展現出渡邊教授多年來對於通貨膨脹這一重要議題的研究成果與理解。我想本書的一大特點,在於對通膨預期的深入探討。讀者在渡邊教授的帶領之下,能從家庭、企業等不同角度,了解通膨預期的形成機制。書中另一個重要特色是說明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物價指數,幫助讀者了解什麼是總體物價指數、個體物價指數(如企業物價指數、地區物價指數、個人物價指數 ),這些指數的變動代表什麼意義,以及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書裡面提到許多渡邊教授研究的重要成果。例如,他在二〇二〇年發表於《國際經濟評論》的論文發現,通膨預期與年齡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也就是說,在控制家庭層面的通膨率後,隨著年齡增加,個人的通膨預期也會上升。然而,進一步探究後發現,這種看似年齡與通膨預期的相關性,實際上是由同一世代人群的共同歷史經驗所影響。這種世代效應提供我們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評估通膨預期。
書中提到另一個有趣的研究成果是,他與渡邊耕太教授所共同編製的「日經-東大每日物價指數」,該指數目前以「日經CPINow」的名稱發布。日經CPINow的資料來源為日本約八百家超市的掃碼資料,主要涵蓋食品與日用雜貨,是全球第一個每日更新的物價指數。與官方按月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比,日經CPINow能夠更即時反映物價變動。該指數不僅受到日本政府、央行和學術界的關注,金融市場和企業也密切追蹤該指數,作為決策與定價的參考。
此外,渡邊教授也解釋幾個有關通膨成因的迷思。一個常見的迷思是,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物價飆升。事實上,油價上漲導致通膨的因果關係,早已被證明不成立。渡邊教授並進一步說明,一九七〇年代日本通膨飆升主要是由於日本央行貨幣供給氾濫所致。另外,許多研究也指出,物價上漲引發通膨預期定錨鬆動,是許多國家一九七〇年代通膨飆漲的主因。
另一個常見的迷思是,藉由檢視各類品項的商品價格,進一步加總各個品項價格變化,就可掌握通膨變動的原因。政府機構(包括我國央行與主計總處)每月發布CPI通膨統計並解釋物價變動時,通常會告訴我們上個月哪些商品價格漲跌幅最大、幅度是多少,然後將這些品項價格變化加總,得出通膨率的變動。然而,渡邊教授強調,機械式地將各項商品的價格變化加總,忽視「商品價格的變動會改變消費行為,而消費行為的變化又會引發其他商品價格變動」,換言之,若忽視消費者行為與通膨預期在物價變動中的重要角色,無法真正掌握CPI變動的原因。
在撰寫序文過程中,閱讀此書讓我獲益良多,也帶給我很大的樂趣。相信不論讀者是否具有經濟、金融專業背景,都可以從本書獲得啟發,對於官方公布的物價統計數字將會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作者資料
渡邊努
一九五九年出生,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系,曾任職日本銀行,擔任過一橋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教授,現為東京大學研究所經濟學研究科教授。株式會社Nowcast創業者兼技術顧問。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哈佛大學博士。專攻總體經濟學。著有《世界通膨之謎》(世界インフレの謎)、《市場預期與經濟政策的有效性》(市場の予想と経済政策の有効性)、合著《新物價理論:物價水準的財政理論與貨幣政策的作用》(新しい物価理論 物価水準の財政理論と金融政策の役割)、編著《慢性通縮:根本原因的解析》(慢性デフレ 真因の解明)、共同編著《The Economics of Interfirm Networks》及《Property Price Index: Theory and Practice》等。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