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 Living
閱讀與生活電子報
No. 217 SEP. 2025

折價碼:FJNS494DE
使用期限:2025 / 9 / 30
(使用方式詳見頁底說明)


文/城邦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不求改變,小小的改善就好

  生活之中,常會被各種行程與待辦事項填滿。偶爾也很想任性地休個假,擺脫工作的糾纏,當個無所事事的人。對我來說,如果休假不是安排旅行,只是單純在家放空耍廢,內心沒事做比有事忙還來得焦慮。難怪朋友都笑稱我是個工作狂,根本閒不下來。

  有一次,我選擇星期五休假一天。那天沒有任何需要休假的理由,只是因為知道即將到來的下個星期將是超級忙碌的工作周,有一堆高壓的挑戰任務與會議行程,單純想要先給自己輕鬆閒暇、暫時逃避。休假在家沒有計畫,以為可以貪圖享受風暴工作來臨前的三日寧靜(連同周休假期),未料腦海中還是一堆雜訊:掛念著應該利用空檔做好前置準備,免得屆時忙亂喘不過氣。結果,兩天過去啥事也沒做,心中反而蔓延出滿滿的荒廢、浪費念頭,甚至滋生罪惡感

  稍作休息,內心就充滿罪惡感,這是何其悲哀的上班族馴化制約本能啊!明明可以好好休息,卻被莫名而生的責任感折磨反噬,深深覺得羞愧。這樣的茫然不安,一直到星期天的固定閱讀時段,才從書中找到寬慰自己的知音,明白了造成痛苦糾結的關鍵。

  原來,所有的煩惱都不是來自外在那些工作事物的待辦或解決與否,也不在於任務處理的成功或失敗,而是自己平添的執念、想像。面對不可測的變化、無常的事物、因為擔心無法掌握預期,所以內心惶惶不安。其實我們能做的,是接受這樣的變化,適應發生的一切結果。即使未必如己所願,只要能學習明辨事物的本質與結果,煩躁便會消失。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被家庭、職場、人際關係環繞,既要圓融處世,又要觀照自我的情緒感受。為了提升外人眼中的情商價值,以前總是會急切地希望「改變」自己的脾性與習慣,期許成為更成熟的大人,殊不知這樣的設定只會帶來更大的失落,不小心還會否定自己,陷入反覆的痛苦自責。

  與其急切的「改變」,不如一點小小的「改善」就好。當困於煩惱之中,學習停下腳步、全盤放棄,或許也是一種幫助自己釋懷的選擇。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因為各種評價、讚美、指責、挫敗,累積成為定義自己的標準。這些因人而生的話語,會框架、定性我們追求的人生目標,久而久之,忽略、無視於身邊更多美好的人事物與風景;外在的指點,形塑了一個人的思考想法與做事方式,日積月累,便成了一種執念、偏見,挾帶著一成不變的自以為是。

  所以,我連休假都會被工作的思緒糾纏,連放鬆都會帶有罪惡感。不知何時就種下無邊的責任感,長出了狠不下心遠離壓力的無限在意念頭,竟在無助困煩之時,忘了給自己一個該有的休息支持,好好放心的溫暖後盾。

  感謝因為假日的閱讀,在書頁的智慧文字裡,察覺自己一直浸泡在自己的煩惱泡泡中,心情被過多的人設期待牽引著。其實,人活著的方式選擇很多,對於形塑多年而成的現在模樣,未必能一夕之間改變,也無法砍掉重練,但至少能夠從一天一點的微小改善,讓自己發現可以選擇不一樣的坦然與接受,不再過著時憂時喜的忐忑焦慮。

  人際關係,可以適時關掉。不求所有人的認同與讚揚。將不值一提的批評退還給對方。擁有「得失」以外的標準。每件事只要用「八分的力氣」就好。懷抱寬容的心,學習接受不同的做法……仔細咀嚼這些語句提示,才明白停下來,真的會發現更多的可能,開啟全新的道路前行。

  於是,安排讓自己放空的時間,就是我對放過自己的小小改善。相信,我們都可以在書中發現:「原來如此啊!」的共鳴,進而認同、享受這些小小改善後帶來的美好變化。

書虫公司總經理 林福益

如對本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惠賜意見批評指導,謝謝。來信請寄 ramson_lin@hmg.com.tw
推薦閱讀:
《用科學告...》
解鎖高效人生,零壓力成為行動派
《大眼蛙讀...》
讓每天都變美好的思維模式
《泰國慢旅...》
慢慢來的態度,泰國旅遊的真諦
《小小的改...》
名取芳彥充滿幽默話語的智慧之作
注目作家

  挑戰「恐怖怪談」「推理懸疑」兩種類型結合的故事眾多,今村昌弘《驅邪》足夠擁有一席之地。

  今村昌弘在《凶人邸殺人事件》展現他打造本格推理詭計的才華,在《明智恭介的奔走》展現日常推理的挑戰,《驅邪》則是他結合「恐怖」和「推理」的全新嘗試和全新作品。故事從一場命案開始,破敗小鎮中被人們寄予厚望的女性波多野真理子陳屍公園,身上有刀傷,白雪掩蓋了她的遺體,直到早晨才被人發現。警方四處調查,嫌犯卻都有不在場證明,逐漸地,命案陷入瓶頸擱置,直到一年後,真理子的遺物送回家中,一個年輕的女孩——波多野沙月,最喜愛「真理姊」的小學六年級生,在筆電中,發現一個無人重視的資料夾。

  資料夾中有「奧鄉鎮七大怪談」,但裡面只記載六個故事,關於第七個,真理子如此描繪:「知道了就會死去。」科學、理性、務實的真理姊,怎麼會在電腦中留下這麼異常的文件?沙月不相信怪談,可是她相信其中必有祕密,她尋求大人的幫助,但沒人將「怪談」、「鬼故事」當一回事,束手無策的她,聯合喜愛怪談的同班同學木島悠介和喜歡推理小說的美奈,踏上追尋怪談之旅。

  追尋怪談的旅程,怎麼和現實命案扯上關係?她們仰賴「實地勘察」,這個追尋的過程讓「故事」跳脫「虛構」的層面,和實際生活環境產生關聯,三位主角的考察之旅好比「民俗學研究」,他們對照怪談和現實,摸索自己家園「奧鄉鎮」,找出怪談中的「虛構」和「寫實」並從中整體歸納。

  奧鄉鎮是一座逐漸衰敗的小鎮,人口外移,空屋率攀升,大人們總在孩子眼前唱衰未來,可是,這也是曾經無比繁榮的小鎮,以礦產聞名,為本地人和外地人帶來工作機會,是人人稱羨的地方

  為什麼變成沒落的小鎮?那些空下來的屋子有什麼「故事」?這就像現實的作家們四處取材,依照自己的直覺、思想和創意揉成作品,三位主角從真理子的怪談中回推「作家/真理子」的思緒,深入奧鄉鎮的歷史。遺忘的歷史被黑暗蒙蔽,但當好奇的眼睛探進黑暗,未知的迷霧被吹散,真相將顯露出來。

  一個全鎮寄予厚望的女子,為何孤單陳屍公園直至早晨?七大怪談為何少了一個故事?今村昌弘將嚇人的怪談轉變成藏有祕密的「推理」,六大怪談裡頭全是精采的「謎團」,《驅邪》將破解怪談/謎團,帶給我們難以預料的精采答案。

推薦閱讀:
《明智恭介...》
今村昌弘挑戰日常之謎推理小說
《地獄修業...》
奇幻敘事x犀利諷刺,匡靈秀新作
《BL怪談...》
日妖怪經典BL化,妖異浪漫耽美奇譚
《安納托利...》
一把刀能割裂軀體、血緣與國家
閱讀與生活

  我們都想要擁有強大的腦袋,被人稱讚頭腦很好時會感到開心;身為家長,也往往期待子女能夠聰明伶俐,擁有天賦才能。不過,所謂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仔細思考這個概念,不難發現它其實相當籠統,每個人對「聰明」印象和定義可能不一樣。

  要衡量一個人聰明的程度,我們可能會直觀想到智商測驗,分數越高的人代表他擁有越高的智力。如果思考一下IQ的評量方式,就會發現它其實側重於邏輯能力;但是,邏輯能力的優劣就能概括一個人聰明與否了嗎?

  本書的作者毛內拡是東京女子大學基幹研究院自然科學系助教,長年投入腦部的研究。他便在本書中提出了,一個人「聰明」與否,並不全然是由IQ來斷定,還應該同時考量許多無法簡單量化「非認知技能」,能夠持續發揮非認知技能的大腦,便是擁有強韌的「大腦持久力」,也就是真正的聰明頭腦。

  構成「大腦持久力」的非認知技能還有什麼?在本書中,我們將跟著作者的腳步,從記憶力、身體協調力、創造力到同理他人的能力等不同的觀點,探討怎樣的特質才稱得上是大腦聰明。同時也會介紹一種影響大腦持久力的關鍵大腦細胞——星狀膠質細胞,以及它頭腦發展和知性進化中扮演何種重要角色。

推薦閱讀:
《聽見老樹...》
台首位女樹醫,獻給愛樹人的情書
《多重宇宙》
外星人是真的沒有還是感知不到?
《與眾不同...》
腦科學家告訴你為何我們喜歡美的東西
《食光者》
讀懂植物,就能讀懂這個世界
閱讀特輯

  你也正在經歷創作的瓶頸期或怠惰期嗎?

  總覺得作品不夠完美,半夜滑社群時被滿滿的好作品壓得焦躁不安,好像在無形的競爭中不斷落後?事實上,連以細膩唯美風格聞名的波蘭插畫家 Mateusz Urbanowicz,也曾困在同樣的掙扎裡。

  在這本書中,他誠實記錄了創作者最常面對的焦慮:分心的痛苦、對限制的依賴與挑戰、對完美的糾結與懷疑。他以直白文字分享自己的方法與心法——如何拆解創作的層次、如何找到愛用的繪畫材料、如何從喜愛的事物中找到持續的熱情,試著去捕捉那些不可見的情感與氛圍。

  這是一本獻給創作者的溫柔指南。對初學者而言,它提醒你不必急著一次掌握所有技巧,只要耐心累積,就能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對專業者而言,它像一記真誠的叮嚀:在商業壓力與自我懷疑之間,別忘了守住最初的喜悅與熱忱。

  當你因為創作感到停滯,翻開它,就會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推薦閱讀:
《東京老鋪》
獨家印簽扉頁!東京老建築的靈魂
《BT21...》
跟著BT21感受韓國的熱情活力!
《Mine...》
全台熱銷好評,第七集熱血登場
《五月天的...》
台NO.1本土樂團五月天第一本書
新書搶先看

  每當不順心的時候,我就會心浮氣躁,內心戲就多了起來:萬一誤點害我趕不上怎麼辦?萬一他消失不交稿怎麼辦?萬一下雨怎麼辦?我不只為還沒發生的事設想一萬個萬一,有時還會腦補別人的內心:他一定覺得這樣很煩!他們會不會覺得很無趣?他一定認為我很蠢!

  讀了心理學博士盧恰尼的分析,我明白,會這樣東想西想,只不過是我企圖掌控一切而已,他說得很有道理:「越是想控制人生,反而越會陷入焦慮不安。」但就是忍不住多想,該怎麼辦?盧恰尼在本書提出自我對話簡單三步驟:分辨真假→立刻停止湧上的念頭→放下思緒,很快就能開解內心的混亂,會發現原來一個人心裡的力量比我們以為的更堅強,足以支持我們過上自在舒心的生活。

推薦閱讀:
《不再內耗...》
讓焦慮、不安消失的自我對話練習
《請問財富...》
御守特別版|喚醒靈魂的富足
《豐盛之流》
跟著 Asha 老師讓能量流入生命
《夢想比痛...》
林郁婷寫下臺女子拳擊史的新章
優惠活動
折價碼使用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