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疾病醫學
輕度腦創傷其實很傷!:別忽視它帶來的影響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第1手醫療研究成果,神經醫學與腦醫學的新觀念全覽 第1本結合「病患」、「醫療研究」、「臨床經驗」3大觀點 全面認識「腦創傷」的專書! 透過專業解析,帶你認識最常見,卻最容易被忽視的「腦創傷」, 聰明辨識健康警訊,不錯過任何黃金治療與診斷時機! 腦創傷的發生率超過中風和癌症 一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碰到的健康威脅  在臺灣,高達七成的腦創傷患者因機車事故引起  每年超過一萬五千人在步行時因交通事故而受傷  65歲以上的老人,每6人就有1人在一年內有跌倒撞傷的經驗  年長者跌倒有50%機率撞擊到頭部,造成腦創傷   輕度腦創傷,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被忽略,但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研究中心十幾年的研究發現,這個小小的腦創傷,有可能逐漸衍生出各種後遺症,造成生活上的諸多困擾,其實才是大大的問題。從一部真實的美國電影《震盪效應》(Concussion)談起,討論美式足球運動員長年碰撞頭部造成永久性的傷害,許多明星球員退役後飽受病痛折磨;到臺灣的現況分析,以及第一線碰到的真實案例,再再提醒:腦創傷,離我們並不遙遠。輕度腦創傷,一點也不「輕度」。 ── 專家解析多起「腦創傷」案例 掌握認識醫療黃金時機 ── 一場車禍意外 讓律師不得不放慢腳步 夜半夢遊傷到頭 導致記憶衰退 兩度腦傷 幹練職場女性失去超強記憶力 中年壯漢兩次被打傷頭 導致暈眩不已 腦組織就像脆弱的豆腐,一旦受到衝擊,就一定會受傷。有人因車禍,讓職業生涯因此受到衝擊;有人因為腦受傷了,出現記憶力、注意力減退,甚至浮現情緒障礙,更有人隨著年齡增長,出現了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等退化性神經病變的現象。但過去全球醫界在這領域的研究不多,大多數病患因缺少積極有效的藥物或治療方法,一輩子為此困擾。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是國內最早投入輕度腦創傷研究領域的醫療學術機構之一,十五年來投入大量時間與人力積極研究,幫助長期為腦創傷所困擾的病患帶來一線光明。唯有及早檢測,才能延緩腦創傷引發退化性神經病變的病程。 除了及早檢測之外,腦創傷的治療也開啟新頁,從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退化性神經病變的治療趨勢;從老藥新用到新藥研發,都可以看到治療腦創傷後遺症的未來希望。 預防勝於治療,千萬不要輕忽腦創傷,從居家到學校,從嬰幼兒到老人,打造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才能永保健康樂活。透過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研究中心所研究開發出來的篩檢方式及治療方法,可造福病人遠離病痛困擾,重新擁有健康生活! ① 全書附有【延伸閱讀單元】,全面認識腦創傷的病症和臨床治療樣貌! ② 本書【附錄】介紹「腦創傷」重要醫學研究進程與成果的年代列表,長期投入將為「腦創傷」病患帶來曙光,並且為整體社會帶來的深遠影響。 這本書適合誰閱讀?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民眾的醫療新知書籍,針對最常見的腦創傷,聚焦「腦創傷」常遇到的醫療問題和日常影響,透過案例故事說明,讓醫師與專家告訴你必須要認識的「腦創傷」知識。帶著讀者辨識潛在健康危機,聰明就醫,並且成為全家人健康的守護者! 專文推薦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陳瑞杰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吳麥斯 國科會副主委 陳儀莊

目錄

目錄 【第一部】不容忽視的輕度腦創傷 每個人一生中,頭難免撞過幾次,你也許覺得沒什麼, 但在漫長歲月裡,那些小小的撞擊, 可能會慢慢變化,最後成了大問題。 到了那一天,一切都晚了! 【第一章】電影《震盪效應》背後的真相 【第二章】腦創傷就算輕度也很傷 【第三章】認識腦創傷的分類、症狀和後遺症 【第四章】北醫大致力投入腦創傷研究 〔延伸閱讀〕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延伸閱讀〕濤蛋白 〔延伸閱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第二部】撞到頭就可能有腦創傷 輕度腦創傷是怎麼發生的? 對後續的生活和工作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透過四位腦創傷患者的現身說法, 讓我們瞭解:輕度腦創傷雖輕猶重,不容忽視。 【第五章】輕度腦創傷個案一:車禍意外讓律師不得不放慢腳步 【第六章】輕度腦創傷個案二:夜半夢遊傷到頭導致記憶衰退 【第七章】輕度腦創傷個案三:兩度腦傷讓年輕女子流失超強記憶力 【第八章】輕度腦創傷個案四:中年壯漢兩次被打傷頭導致眩暈不止 〔延伸閱讀〕苯二氮平類安眠藥 〔延伸閱讀〕腦機介面 目錄 【第三部】大腦為什麼失序 大腦是極為精密的組織,一旦受到撞擊, 海馬迴的神經傳遞訊號中斷,就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當神經傳導出現障礙,也很容易睡不好, 而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憂鬱等情緒問題。 如果大腦神經系統受傷了,該怎麼辦?有哪些修復的方法? 【第九章】腦創傷為何會導致記憶力衰退 【第十章】腦創傷與焦慮、憂鬱和睡眠障礙的關連 【第十一章】腦神經的保護與自我修復 〔延伸閱讀〕海馬迴 〔延伸閱讀〕皮質 〔延伸閱讀〕趨化因子配體5(CCL5) 〔延伸閱讀〕細胞激素 〔延伸閱讀〕褪黑激素 〔延伸閱讀〕血清素 〔延伸閱讀〕γ-胺基丁酸(GABA) 〔延伸閱讀〕食慾素 〔延伸閱讀〕血腦屏障 【第四部】及早檢測延緩腦創傷引發神經病變 為了避免小小的腦創傷,未來演變成大問題, 透過血液檢測,預測未來出現暈眩、睡眠障礙及記憶力下降的機率; 透過心律檢測,瞭解自律神經系統是否異常; 透過腦部皮質掃描,找出腦部細微的變化,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是王道。 【第十二章】從血液瞭解你的大腦:IGF-1和BMX生物標記 【第十三章】從心跳瞭解你的大腦:HRV自律神經檢查 【第十四章】掃描你的大腦:fMRI大腦皮質影像檢查 〔延伸閱讀〕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 〔延伸閱讀〕威斯康辛卡片分類測驗 〔延伸閱讀〕自律神經 〔延伸閱讀〕心率變異度 〔延伸閱讀〕工作記憶 〔延伸閱讀〕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 目錄 【第五部】腦創傷治療新趨勢 醫學科技日新月異,腦創傷引起的後遺症有了治療新機會: 隨著新藥誕生,過去無藥可醫的失智症,露出一線曙光; 對大腦進行電刺激,可幫助改善記憶喪失問題; 透過雙重任務的平衡訓練和大腦復健,則能預防跌倒和恢復行走。 【第十五章】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治療新趨勢 【第十六章】腦創傷後遺症的新希望:從老藥新用到新藥研發 【第十七章】失衡大腦的復健處方 〔延伸閱讀〕類澱粉蛋白 〔延伸閱讀〕類升糖素胜肽-1(GLP-1) 〔延伸閱讀〕胃抑制胜肽(GIP) 〔延伸閱讀〕蒙特婁認知評估 【第六部】減少意外事故為上策 交通意外事故無所不在, 若能從政府的交通政策和人行道規劃著手, 加上對民眾安全宣導,提高安全意識, 就能減少傷亡及腦創傷的發生率, 省下家庭及社會必須付出巨大的成本。 【第十八章】提高行人和騎士的交通安全 【第十九章】打造安全防跌的居家環境 〔延伸閱讀〕內輪差 【後記】 附 錄 臺北醫學大學腦創傷研究大事記 醫學名詞解釋

內文試閱

精彩試閱 ① 不容忽視的輕度腦創傷 電影《震盪效應》背後的真相 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震盪效應》(Concussion)在美國全面上映。 這部由彼得蘭德斯曼(Peter Landesman)執導,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艾伯特布魯克斯(Albert Brooks)等巨星主演的運動傳記電影,故事改編自真實故事。 威爾史密斯飾演的腦神經醫師暨法醫病理學家班奈特奧瑪魯(Bennet Omalu),意外發現美式足球運動員容易罹患慢性創傷性腦病變(CTE),進而出現憂鬱、焦慮、情緒暴躁、易怒等症狀,甚至有自殺傾向。 美式足球是美國相當風靡的職業運動,每年冬天舉行的球季決賽「超級盃」(Super Bowl),被視為美國年度大事,一票難求,電視轉播更常寫下驚人收視率。也因此,當這部首度探討很多美式足球職業運動員因長期在球場上衝撞,引發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電影上映後,立即引起熱烈討論。 足球英雄的墜落 不少美國人從小就看美式足球長大,他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崇拜的明星球員,一到賽季,整顆心就常隨著他們在球場上奔跑、衝撞、攔截、傳球、接球、飛撲和達陣而上下起伏。他們看到的是那些球星高超的球技,卻怎麼也想不到有些球星自退役離開球場後,竟會飽受病痛折磨。 這是個極大的反差,英雄和落魄者之間,往往只是一線之隔,難怪不少人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震撼不已。 奧瑪魯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解剖突然死亡的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名人堂球員麥克韋伯斯特(Mike Webster)的大腦。 綽號「鐵麥克」的韋伯斯特是匹茲堡鋼鐵人隊的傳奇中鋒,也是該隊在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九年間奪下四次超級盃冠軍的關鍵人物,他在退役之後,人生卻有了很大的轉折。 韋伯斯特的性情越來越怪異,變得暴躁易怒,導致妻子受不了而離異。此外,他的記憶力也逐漸衰退,不記得曾看過幾次醫師,二○○二年因心臟病過世,一無所有的潦倒走完五十年的傳奇一生。 奧瑪魯解剖韋伯斯特的遺體時,發現他的大腦表面看起來很正常,但解剖後顯微鏡底下的大腦內部組織,卻有如一場災難,赫然發現很多不正常堆積的「濤蛋白」(tau proteins,一種高度可溶的微管相關蛋白,大多出現在神經元內,主要功能是維持軸突微管的穩定性),因而懷疑他過世前種種怪異的行為舉止,或許和他長期打美式足球的頭部撞擊有關。 反覆輕微腦震盪也會造成傷害 奧瑪魯把這個疾病稱為「慢性創傷性腦病變」(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CTE),並於二○○五年七月在《Neurosurgery》(神經外科)期刊中,發表一篇名為「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in a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Player」(一位美式足球聯盟球員的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論文,正式將慢性創傷性腦病變和美式足球連結起來。 他在那篇論文的結論中指出,從韋伯斯特這名美式足球傳奇四分衛的解剖中發現,遭受反覆輕度腦創傷後,導致潛在的長期神經退化,但其發生率、病理機制,以及和從事美式足球賽事時間長短的相關性,尚未獲得充分研究,因而建議採用全面的臨床和法醫方法,進一步探討這種新興的職業運動傷害。 沒想到,奧瑪魯的研究結果卻遭到美式足球聯盟(NFL)的強烈抗議,認為與事實不符。但在鋪天蓋地而來的輿論壓力下,該聯盟還是採取一些預防性措施,二○二二年十月十八日更對外宣佈,他們將資助腦震盪的研究,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方法,幫助更多人了解是否患有腦震盪。 這些年來,濤蛋白已被證實和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退化性神經病變有關,也和慢性創傷性腦病變密不可分。 濤蛋白通常一開始只是零星沉積在前額葉等少數特定腦區,再逐漸擴大到顳葉、杏仁核及海馬迴等區域,最後幾乎遍布整個大腦,影響情緒和記憶。 二○二三年三月二日,一項針對三百多名前美式足球運動員的大型研究發現,有腦震盪病史和腦震盪症狀的運動員,在日後的生活中出現認知能力下降。 該研究顯示,與同年齡層的男性相比,這些在美式足球職業生涯中遭到腦震盪的運動員,在情景記憶、持續注意力和處理速度的評估中,得分較低,且所用的詞彙也較少。 這些平均二十九年前從球場退下來的美式足球運動員,接受長達一小時的線上測試,研究人員再將他們的測試結果,和另外五千名不打美式足球的同年齡層男性志願者相比,發現較年輕的前美式足球運動員測試結果比志願者好,但年紀較老的前美式足球運動員測試結果,就比志願者差多了。 研究人員發現,多次腦震盪並不會讓日後生活中的麻煩增加,但他們比較擔心的是,這些美式足球運動員在以後會出現什麼症狀。因為,他們已發現了一個可能在性質上有所不同的症狀,那就是意識逐漸喪失。 腦創傷會影響認知功能 美式足球聯盟和奧瑪魯之間的爭論,不管孰是孰非,高衝撞性運動可能導致腦部受創的事實,逐漸傳播開來,廣為人知。 國際知名的腦神經醫學專家、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研究中心院長蔣永孝舉了一個在美國大學校園廣為流傳的例子:一些擁有美式足球天賦的高中生拿到獎學金進入大學時,校隊的學長通常會耳提面命一番,「你的學分,最好在大一修完。」 「為什麼?」這群菜鳥學弟聽得滿頭霧水。 「你如果沒有在大一把學分修完,到了大二、大三以後,就沒有那麼好的能力唸書了。」 學長們的理由很簡單,美式足球是高度衝撞的激烈運動,就算穿上厚厚的運動衣,也戴了全罩式頭盔,但一次又一次的高速衝撞,還是難免會對腦神經造成傷害,一般日常生活還好,但如果要動腦考試,或是做一些較細膩的事情,多少會有問題。 臺北醫學大學腦意識創新轉譯中心主任陳震宇指出,《震盪效應》這部以腦創傷為主題的電影,引起很大的迴響,並引起《紐約時報》的興趣,深入報導多位美式足球運動員死後,家屬將他們大腦捐出來供醫學研究的新聞。 這些年來,大家已普遍知道,那些美式足球員當年雖然沒有什麼大礙,頭部的電腦斷層掃描(CT)看起來也還好,卻可看到腦部有因撞擊產生所謂的細微結構變化,包括小範圍出血,而這很可能就是導致他們後來出現精神及認知異常的原因。 美式足球離台灣很遠,騎乘機車卻是台灣人的日常,而摔車事故時有所聞。一樣的腦創傷,一樣的慢性創傷性腦病變及其衍生的諸多後遺症,我們沒有置身事外的理由,只能嚴肅面對。 -------------------------------------------------------------------------------------------------------------------------------- 精彩試閱 ② 撞到頭就可能有腦創傷 輕度腦創傷個案一:車禍意外讓律師不得不放慢腳步 二○一五年的某月某日,是個再尋常不過的日子,但對黃先生來說,那天無所不在,卻又無處可尋。 無所不在,是因為那天的一場意外,後遺症至今仍深深困擾著他。 無處可尋,則是自從那次意外以後,他的記憶力大不如前,已記不得那場意外到底發生在何月何日。 他唯一記得的是,那天一大早他一如往常騎機車出門,準備到一溪之隔的台北市上班。中正橋引道上的左轉專用燈亮起,他才剛要左轉,就被左後方一輛闖紅燈的車子從側面高速撞上。 當他再次醒來時,已躺在永和耕莘醫院的急診室,隨即被轉送到部立雙和醫院救治。除了手腳幾處擦傷外,並無明顯外傷,但因被疾駛而來的車子撞上,肋骨斷了八根,還合併血胸(編注:胸腔受到鈍擊或穿刺傷等,造成胸腔損傷出血),連呼吸都會痛。 由於昏迷時間超過二十分鐘,黃先生被診斷為腦震盪,有必要留院觀察,因此他在醫院躺了十幾天,直到確認沒有其他嚴重的腦部傷害,斷掉的肋骨也逐漸癒合,才出院返家。 思考方式從理性變感性 在家休息幾天後,和朋友合開律師事務所的黃先生再次出庭。當天的書記官和他很熟,發現那天他的邏輯完整性明顯下降,以前開庭時他都可以非常順暢地和法官答辯,可是那天卻常講到一半就突然頓住,隔一、兩秒後,才又繼續講下去。 黃先生自己也有同感。他以前每次出庭都是信心滿滿,不管和法官應詢答辯,或是和對方委任律師交叉詢答,他每講一句話,腦中其實已浮現接下來要講的三、五句話,所以可以毫無阻礙連貫地一路講下去,現場負責記錄的書記官幾乎不用更動一字一句。 反觀那天開庭,他還特地帶了張紙條,上面寫滿當天要講的重點。因為他相當清楚自從出車禍後,記憶力下降,思緒無法集中,組織及邏輯性也較以前鬆散,深怕萬一講話前後不一,甚至講錯,那就糟了。 儘管如此,那天的表現還是不盡理想,他常講到一半就停下來,請書記官把剛講的某一句話修改一下,甚至整句刪掉,這是他多年律師執業生涯中從未有過的情形。 律師是個和邏輯、文字息息相關的行業,自從發生車禍以後,他感受到自己的邏輯完整性明顯下降,只好用比較感性的東西去填補那個空缺,他的思考方式也跟著改變。 對於這種「理性下降、感性上升」的改變,剛開始他還有點不太習慣,但時間久了,倒也樂在其中,常自我安慰這何嘗不是件好事。 從聲音記憶改為圖像記憶 車禍後的另一個改變,就是記憶力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因應之道。以前和客戶交談時,對方唸出一組電話號碼,他只要在腦海默唸一次就記住了,而且相當確信那組已記在腦海的號碼不會弄錯。 這種透過聲音的記憶方式,在車禍後就不管用了。比如「一二三四五」這組數字,他以前在腦中默唸一次就可以記住,現在則要唸個三、四次,再三確認這組數字的正確性。可是當他默唸到第四次或第五次時,就可能只記得其中的「二三四」,前後的「一」和「五」在複誦過程中竟不見了。 因為透過以前慣用的聲音記憶方式,沒辦法將這組數字很快放進他的腦袋裡,他只好改用圖像來記憶,把「一二三四五」這組數字圖像化,再記到腦海裡面。 從此他才知道,原來自己擁有聲音和圖像兩種記憶方式,聲音和文字邏輯的記憶是連在一起的,而圖像記憶則是另一個區塊,既然聲音和文字邏輯的記憶強度下降,就只好改用圖像記憶來彌補。 自從把記憶方式從聲音改為圖像後,影像就會不時在腦中浮現,他再根據腦中的影像或場景說話,用來描繪場景的形容詞也跟著變多。他仔細比較後發現,以前的記憶大多是文字或數字,影像很少;現在則相反,影像變多,文字和數字則少了很多。 整體而言,黃先生自認不管是邏輯性或是記憶力,最近幾年都明顯變差,他確信是車禍造成的後遺症。為了找回自我,他曾斷斷續續回想當年車禍後,被送到永和耕莘醫院和雙和醫院的片段回憶。 記憶的時間軸錯亂 他記得住院那幾天,整個人昏昏沈沈的,有點像吃了感冒藥引起的副作用,有時明明醒著,腦袋卻鈍鈍的,好像還沒睡醒,沒什麼精神。雖然講話還正常,思緒卻相當鬆散,沒辦法聚焦,記憶就像斷了線的風箏,無法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操控,斷斷續續、連貫不起來。 舉例來說,他是在車禍過了三、四個月後,才稍微回想起曾經歷過的那場意外,但細節怎麼也想不起來,直到看了警察提供的現場錄影帶,才知道自己曾在鬼門關前繞一圈,可是卻想不起來發生在何年何月何日。 他一直認為,這是記憶的時間軸出現混亂所造成。自從那次車禍腦創傷後,就算是前幾天才發生的事情,他還要回想一下,才能確認到底是不是前幾天發生的,結果一想再想後,他就混淆了,分不清那件事到底是幾天前發生的,或是很久以前發生的。 這些年來,他甚至發覺自己越來越常把最近才發生的事,誤認為已經發生一段時間,這是因為他腦袋裡的時間軸亂掉了。在腦海裡反覆想了幾次後,就會把那件明明幾天前才發生的事,放到舊的資料庫,變成很久以前發生的事。 身為執業律師,他手上大概同時會有七、八十件案子,以前相當清楚這些案子的內容,但自從車禍之後,新舊記憶出現混淆,他常搞不清這個案子是發生在很久的過去,或是不久前的過去,只知道都是過去的事。 也就是說,他雖然很清楚某些事情的片段,但就是不曉得該把這些片段擺在哪個時間點。但由於時序的錯亂,讓原本可以同時處理四、五件案子的他,現在只能專心處理一件。 講話變得卡卡的 現在他的工作效率不如以往,因為不論是從思考、講話到做事的速度,全部都變慢了。律師常給人一種精明幹練的印象,思路清晰、講話很快且有條不紊,黃先生以前就是如此。 他常感嘆,雖然他現在思考和講話的速度仍比一般人快很多,但以前更快,至少是現在的兩倍以上,有時甚至腦袋跑的速度快到嘴巴跟不上,但自從車禍受傷後,一切都改變了! 他常一件事想了又想,五秒或十秒後,腦袋卻突然「啪」一下,有點像燈泡突然變亮,接著又變暗,思緒整個停下來,只好重新再跑一次,思考速度當然變慢。 受此影響,原本才講到一半的話,就停在那裡,他也不曉得要怎麼接下去,只好等思緒整理好且重新啟動後。再繼續講下去。 對於這種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講話有時會卡卡的,黃先生雖然感到無奈,甚至有點悲哀,卻也只能習慣它、接受它,講話速度就慢一點,做事的節奏也放緩一些。 這幾年下來,他發覺自己的個性變得比較溫和,「這在以前,根本就是難以想像的事。」 不過,他也知道,既然思考、講話和做事的速度不再那麼快,也沒那麼完整,這是沒辦法的事,就只能接受事實。相對的,人也因此變得比較圓融,這或許也算是因禍得福。 有時候,他還是覺得不甘心,想試著讓大腦動得快一點,可是只要大腦的轉速快到某個程度,頭就開始痛起來,有時甚至痛到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要中風了?只好讓全速運轉的大腦降載下來。 而這種痛,是一陣陣隱隱的抽痛,本來只侷限在頭的左側,但自從他先後感染兩、三次新冠肺炎後,抽痛的範圍擴大,尤其是在大腦高速運轉的時候更是如此。他只好降低大腦運轉的速度,甚至讓大腦整個放空,試著和自己的身體對話,找到共存之道。 整個人變不一樣 回想起當年意氣風發的模樣,再看看眼下的狀況,黃先生難免感到挫折,但他知道自己只能接受現狀,學著放慢、放下,活在當下,才能快快樂樂。 現在的他,不僅重新找到快樂的方法,周遭的人也深受其惠。以前的他能力超強,對一起工作的同事要求很高,逼著他們要跟上自己的腳步,當然會引來一些怨言。 如今,他自己感受到能力下降的苦楚,有了更多同理心,知道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如果還要求同事也要做到,那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這種為人處事的轉折,他的太太看在眼裡頗有感觸。她不僅找回更加顧家的丈夫,也從他漸趨圓融的處世態度中,看到更寬廣的未來。 至於那些有業務往來的客戶,也感受到他的轉變,不再像以前那麼尖銳,不再那麼咄咄逼人,不再那麼不留餘地,也不再堅持自己一定對,而對方一定錯,取而代之的是理解與包容。 他常把人比喻為一部機器或引擎,以前的他太過急躁,常把自己操過頭,再好的機器、功能再強的引擎也會被操到故障,不僅自己辛苦,身邊的另一半、同事及客戶也會遭到波及,大家都不好過。 如今,他學會放慢腳步,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了,和人相處的態度也做了調整,才赫然發覺,現在的他竟和以前的他完全不一樣。 黃先生有感而發地說,車禍那天,才是他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影音

作者資料

北醫大蔣永孝暨15位腦創傷專家聯手解答、林進修/採訪寫作

蔣永孝 / 總策劃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杜蘭大學醫務管理碩士,美國印地安大學醫用神經生物學博士,現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暨臺北醫學大學校級神經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個知識淵博、醫術精湛的神經外科醫師,更是個謙謙君子,堅毅的眼神背後,有著一顆溫暖的心,常可抹去病患的滿臉愁容,讓他們充滿信心地迎向醫療處置。 他,一位術德兼備的醫者。 臺北醫學大學16位腦創傷專家聯手解答 張文昌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邱文達 前衛生福利部部長、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美國仁愛醫療集團(AHMC Healthcare)共同執行長 蔡行瀚 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王家儀 臺北醫學大學校級神經醫學研究中心執行長、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 蔣永孝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臺北醫學大學校級神經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醫學系外科學 科教授 陳震宇 臺北醫學大學腦意識創新轉譯中心主任、醫學系放射線學科特聘教授 胡朝榮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副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醫學系神經學科教授 李信謙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學科副教授 李宜釗 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主任、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吳忠哲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外科學科副教授 陳凱筠 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周思怡 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廖國興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外科學科助理教授 林立峯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臺北醫學大學北醫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主任、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 莊健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副院長、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國際神經醫學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陳兆煒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執行長、醫學系神經學科助理教授 林進修 / 採訪寫作 成功大學化學系畢。25年記者生涯中,曾獲兩屆曾虛白新聞獎、兩屆新聞金鼎獎及三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長期從事醫藥及科技科普寫作,著有《他們都愛健康》、《白袍下的熱血》、《重返世衛之路:17年征戰史詩》及《神經不神經》等十餘本書。

基本資料

作者:北醫大蔣永孝暨15位腦創傷專家聯手解答、林進修/採訪寫作 出版社:發光體 出版日期:2024-01-31 ISBN:9786269810925 城邦書號:A5330016 規格:平裝 / 單色 / 456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