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奪標心態:戰勝壓力、克服停滯、打敗倦怠,MVP球星柯瑞、杜蘭特個人教練的高績效自我管理策略;生涯最多勝中職總教練洪一中盛情推薦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扛住當下壓力、突破中期停滯、長期維持無敵的最強自我管理策略 MVP球星柯瑞、杜蘭特個人教練這樣締造傳奇 ****** ★中職生涯最多勝、最多冠總教練洪一中盛情推薦:這本書告訴你無力感找上門的時候,該如何調整自己。 ★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績效教練全新力作 ★亞馬遜暢銷自我壓力管理暢銷書籍 為什麼有些優秀人士能一戰成名,卻陷入贏家詛咒, 有些卻能持續締造成功,成就傳奇? 關鍵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更努力, 而是熱情耗盡後,你拿什麼驅動自己──   建立奪標心態,反向利用壓力、停滯、倦怠,啟動新成長循環,幫助你在每個決戰時刻集中注意力,隨時維持高績效表現。 本書作者小亞倫.史坦曾訓練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等NBA傳奇球星,他是績效教練、籃球教練更是激勵人心的演說家,他長期與企業、體壇優秀人才合作,發現多數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若想要持續奪標、維持高績效表現,則需要懂得讓壓力為自己效力的本事──也就是奪標心態:用紀律與習慣,擊退壓力、停滯、倦怠並反向利用這些感覺啟動新成長正循環。 \\\工作壓力、發展停滯、職業倦怠三階段調適重點/// 持續優化表現的全方位的突圍指南——  短期:幫助你最佳配置精力與時間並找回專注力,讓每個當下表現都能達到最高水準。  中期:轉化停滯的焦慮,透過五大策略幫助你成功躍進。  長期:在熱情耗竭後,如何自我調節,用紀律與習慣擊退倦怠。 本書除了透過三階段分享持續提升表現的自我調節策略,並在每一章節最後列出「建立奪標心態的行動步驟」讓讀者可以一步一步練習,轉化壓力、停滯、倦怠為正向動能,啟動新一波成長循環。   《奪標心態》適合追求高績效的讀者群,無論在日常任務上,或是面對大型專案、轉換跑道的新挑戰,都能透過實用的策略與行動步驟,讓自己在競賽中持續累積成功經驗,寫下自己的傳奇。 處理不完的工作,職場家庭兩頭燒,壓力堆積如山…… 好不容易努力振作卻又陷入不同困局,停滯感讓人喘不過氣 對工作失去熱情,對未來失去期待,揮之不去濃濃的倦怠感…… 低潮人人有,你並不孤單!用奪標心態的關鍵意識逆勢向上,化打擊為助力:  專注當下──你永遠有下一球的機會,但得分的前提是處理好手中這一球。  不要讓壓力決定你做什麼和怎麼做,穩住心,就穩住情況。  停止對所有人說好,你才能對真正重要的事情付出最多。  更強壯,從「會痛」開始。  贏家也會放棄,減法幫助你快成長。 ************ 各界好評 洪一中|台鋼雄鷹隊總教練 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NBA球星 傑.萊特 (Jay Wright)|維拉諾瓦大學NCAA雙冠總教練 克若德.希爾佛(Claude Silver)|范納媒體(VaynerMedia)人資長 保羅.愛普斯坦(Paul Epstein)|前NFL和NBA高階主管 瑞奇.埃利亞斯(Ric Elias)|Red Ventures集團CEO  柯克.蓋里安尼(Kirk Galiani)|U.S. Fitness創辦人及聯席執行主席 ——好評推薦 成功不只是努力,這本書告訴你無力感找上門的時候,該如何調整自己。——洪一中|台鋼雄鷹隊總教練 亞倫對我在球場上和球場外的發展,發揮了莫大的作用,他的指導幫助我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奪標心態》是一本必讀之作。——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NBA球星 艾倫是高績效表現的專家,他在《奪標心態》中分享的故事、原則和策略,不論在籃球界或商界都適用,如果你想成為更有影響力的領導者,或者想為團隊帶來影響力,你應該要讀這本書。——傑.萊特 (Jay Wright),維拉諾瓦大學NCAA雙冠總教練 本書分享了實用的方法,來克服當今職場中三種常見的毛病:壓力、停滯和倦怠。亞倫提供了引人入勝的故事、統計數據和原則,這些都將立即影響你可以持續擁有的績效、滿足感和參與度。——克若德.希爾佛(Claude Silver),范納媒體(VaynerMedia)人資長 若要贏得外在的優異表現,首先要戰勝你的內在,才能帶領自己。本書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教戰手冊,傳授讓你在任何情況下可以堅持和忍受的重要原理,同時維持紀律,實現人人追求的成功和意義。——保羅.愛普斯坦(Paul Epstein),前NFL和NBA高階主管 艾倫的前作《高績效表現力》分享了如何成為有打造有影響力團隊和成為領導者。新書《奪標心態》著重於如何在體育和商業領域中,保持最高績效、創造成功的文化和冠軍團隊。本書的內容將實用方法授予球員、教練、主管和企業家,解鎖維持高績效的關鍵能力。——瑞奇.埃利亞斯(Ric Elias),Red Ventures集團CEO 艾倫是我遇過最好的企業講師,有與生俱來的熱情、豐富的分享內容,日前他在墨西哥坎昆的年度公司大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獲得現場數百名健身主管、經理和董事熱烈鼓掌。毫無疑問地要讓他再分享一次。——柯克.蓋里安尼(Kirk Galiani),U.S. Fitness創辦人及聯席執行主席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讓高績效成為常態的關鍵心態 前言 奪標之後,如何維持巔峰狀態? PART1 心態創造高績效表現 第一章 專注當下 第二章 分配精力與時間 第三章 預留準備時間 第四章 練習客觀的樂觀 第五章 讓壓力為你效力 PART2 找出關鍵突破停滯魔咒 第六章 看見選擇 第七章 重塑自我 第八章 找到戰友 第九章 擴大連結 第十章 調節積極 PART3 以紀律自我調節、擊退倦怠 第十一章 投入過程 第十二章 持續成長 第十三章 耐力和韌性 第十四章 休息和玩樂 第十五章 累積滿足感 後記 專業,就是在壓力下仍維持高績效表現 致謝 致親愛的讀者

序跋

前言 奪標之後,如何維持巔峰狀態? 儘管我已經多年沒有直接與運動員一起工作了,但我仍然認為自己是一名教練。儘管我的工作重點不再是體育運動,但我仍然在傳授適用於籃球場和美式足球場的原則、啟示和策略。 運動是一個人的基本狀態,呈現出你在壓力時刻的表現、在逆境中控制你的情緒、與他人溝通,以達成集體目標,以及在其他人不遵守紀律時,保持紀律。我認為只要做到這些基本動作,無論你在哪個領域,就能與眾不同——即使別人可能擁有更多機會、天賦或智慧。我向來都不相信天賦是邁向卓越最重要的因素,而是你用天賦做了什麼,那才是卓越的關鍵。 各行各業中表現最佳的人都完全掌控自己、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選擇。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並一直保持那個水準,因為他們選擇了站穩腳跟、精進和重複對他們最有益的習慣。這些人明白,當追求卓越時,你不能挑三揀四的:從小事可以看大事。 我曾在NBA球星凱文.杜蘭特(Kevin Wayne Durant)和維多.歐拉迪波(Victor Oladipo)年輕時與他們合作過,並看過像柯比.布萊恩(Kobe Bean Bryant)和史蒂芬.柯瑞(Wardell Stephen Curry II)這樣的超級巨星私下練球的樣子。我曾坐在NBA球隊老闆馬克.庫班(Mark Cuban)和企業家傑西.伊勒(Jesse Itzler)的對面,看著他們談論如何建立自己的帝國,並採訪了傑伊.比拉斯(Jay Bilas)和籃球員傑伊.威廉斯(Jay Williams),與他們談論堅強的意志力如何創造成功。 突破成長停滯的關鍵行動,是紀律 在體育、商業或其他任何領域,最優秀的人並不是靠偶然、遺傳或運氣好才成為最優秀的人。他們之所以能獲得超越群倫的成績,是因為他們對基本道理的投入。真正的超級巨星絕不會對基本道理感到厭煩,也從不低估它們的重要性。我的主要工作是激勵、引導和指導人們(包括個人和組織)建立高績效的基本要素。我認為我的角色正是用基本的道理,去啟發、激勵和指導人們。 「沒有人能一直贏下去,」績效教練布萊文森(Brian Levenson)告訴我,萊文森同時在商業和體育領域工作,體認到兩者之間的道理互通,「而且我認為這是體育的重要價值觀,要去學習你有可能會失敗,這當中都有其意義。」 我百分之百同意。失敗、犯錯和障礙都是真實的存在,世界上每種運動都包含這些情況,在比賽中失敗、犯錯和出現障礙,更是家常便飯。職業運動員即使是成功的運動員,也會輸,有時還會不斷地輸。運動員也很容易犯錯,像是傳球失誤、投籃失誤和犯規出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日常中經常用體育術語來表示失敗,例如失誤、三振出局、壓力下失常。 對於運動員來說,失敗和調適都是家常便飯。如果他們不吸收和利用這些經驗,他們的運動生涯就會終結。正因如此,運動是學習進步、成功和適應的絕妙途徑。史上最優秀的喜劇演員之一傑瑞.賽恩菲爾德(Jerry Seinfeld)曾說過:「如果經驗可以交換,我最不願意拿去交換的就是失敗經驗,對我而言這些才是最有價值的經驗。」他很清楚儘管這些失敗的經歷讓他無法發揮最佳表現,但因為有這些失敗,他才能成為佼佼者。 這個工作是我的使命,我熱衷於服務人群、給人帶來衝擊、發揮影響力和與人交流。經驗告訴我,成功是一種選擇,我想激勵並給予人們和組織力量,來做出這種選擇。我已經把成功的籃球績效教練生涯,變成了專業的演講事業。現在,世界各地的大公司都聘請我就有效的領導力、績效和團隊合作,進行教學、培訓和諮詢。 我當過頂尖高中球員的教練,這讓我有機會與職業球員共事,所以我明白兩個方面的道理──成為優秀球員需要什麼條件,以及保持在那個水準需要做什麼。 當下的勝利如何轉變成恆久的成功?掌握三個關鍵時間軸 我在前作中教人把最好的狀態帶入工作、人際關係和生活之中。但這麼做只成功了一半,保持這種狀態才是更大的挑戰。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要致力於提高個人表現絕非容易的事,而致力於維持好表現,就更具挑戰性了。但對運動員來說,在比賽中、賽季中,甚至整個職業生涯如果想要成為贏家,就必須維持好的表現。 我從自己的職涯以及與這麼多業界的頂尖球員、傑出人士共事的經驗,發現如果我們持續努力,紀律地練習,這些成果終會累積成巨大的成就,幫助你奪標,但如果目標是成為業界的傳奇,維持在顛峰的狀態,除了努力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奪標心態,也就是胸懷遠大目標能專注於當下,沉著跨越每一道挑戰並持續行動的關鍵態度。這也是這些頂尖好手之所以能成為傳奇人物的共同點。 就算你不是運動員,在商界、出版界或無論你在哪一個領域,在以下三個時間軸上獲得成功,也同樣重要──當下(短期)、現階段(中期)和未來(長期)。 本書就是要在這三個時間軸上都取得成功,幫助你面對所有三個時間軸的具體挑戰: •當下,我們必須對抗壓力。 •現階段,我們必須與對抗停滯。 •未來,我們必須戰勝倦怠。 本書適用於想要學習實用策略和可操作方式的高績效人士,可以讓他們所處的專業領域中,在這三個時間軸上維持自身優勢,並從成功的運動員、企業家、社會科學家、記者、執行長、激勵專家、商業教練和顧問的建議和啟示,以及我個人的故事中提煉出奪標心態,維持卓越表現。 若想在短期、中期、長期都取得成功,需要紀律。紀律是在你立志努力的情緒消退很久之後,還能按照你的說法去做。大多數人稱我為激勵專家,但這不是我真正的目的。我演講是為了刺激改變,我演講是要鼓勵、給予力量和引導觀眾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動,我希望能改變他們的觀點,並改變他們的行為。 動力枯竭?先找回紀律 我相信動力,但我從不把動力與紀律混為一談。無論我是否有動力,我每天都會冥想。無論我是否有動力,我都會整理我的床鋪。我並沒有一直都想早起、運動、出差,但無論有沒有動力我都會去做,我這樣做是因為我有紀律。 紀律具有負面含義,通常會讓人聯想到約束。但我認為紀律恰恰相反:它是自由的基礎。現在做起來覺得困難的事,有紀律地練習、重複執行後,事情就會變得容易。績效教練和企業家陶德.赫曼(Todd Herman)告訴我,「大多數人想要的是名詞,而不是動詞」,這是一個很好的說法:人們想要得到結果,卻不想付出要達到目標所需的努力,因此大多數的人誤以為需要動力,才能有所行動;而情況往往相反:先行動,最終你會受到激勵。 我的目標不是做到完美,而是要有進步。我是否比昨天更接近我想達到的目標?那才是我的衡量標準。 本書架構 我出版第一本書的目標,是為了幫助更多人在他們擅長的領域中,取得好的表現。出版這本書的目標,則是帶領大家一起思考下一步:如何維持高績效表現。 這本書是按照短期、中期再到長期的時間軸來編排,因為我們總是在對抗這三方面的問題:當下的壓力、現階段的停滯和長期的倦怠。我認為壓力是一個「太多」的問題,停滯是一個「太少」的問題,而倦怠則是這兩者的結合:「進步太少導致累積太多壓力。」由於我相信易於理解的架構,是學習的最佳形式,因此我將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表現,這是關於管理日常的壓力(短期) 第二部分——關鍵轉折,這是關於在目前的情況下如何避免停滯(中期) 第三部分——勝出,這是關於戰勝倦怠,並產生持久影響(長期) 我年輕的時候獲得一個忠告,一直謹記至今:找到你喜歡做的事情,找到你擅長的事情,然後找到這兩者的交集。那是你的優勢區,你愈是能保持在那裡,愈是能參與那個領域,你就會愈有滿足感。隨著你的成長,繼續自我了解,並反思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因為那個優勢區的重疊部分將會移動。 無論你的舞台在哪裡,本書將為你提供方法,讓你在自己的領域中發揮最佳水準。本書將幫助你管理壓力,無論壓力出現在哪裡;抵禦停滯,無論停滯是用何種方式出現;並在倦怠出現時,擊敗倦怠。 我不是從專家的角度寫這本書,我和其他人一樣持續在打磨自己,就像一件未完成的作品。在我成功出版第一本書後,我明白要繼續保持高績效表現,並克服過程中的障礙會是一項挑戰。從本質上來說,這本書是我寫作的結晶,是作者與主題、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我透過幫助其他人維持他們的優勢,來維持我的卓越表現──感謝你加入我的旅程,祝你們成功奪標。

內文試閱

PART1 心態創造高績效表現 在我的生活中,我想不出有誰沒有壓力。以美國為例,每四名美國人中就有三人面臨壓力,而罪魁禍首之一是職場。無論壓力來自我們的老闆、我們的同事、我們自己的期望,還是僅僅來自工作的嚴格要求,壓力的成因往往是一樣的:我們有太多事情要做,事情處理不完。 我們的工作時間愈來愈長,工作正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假期、週末、假期、早上的第一件事、晚上的最後一件事。二○二○年《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一篇關於工作壓力的文章指出:「辦公室曾經只是你每天一定會去工作的地方,現在工作把我們生活的所有場域都變成辦公室。」 工作曾經是一個任務,現在它是一種心態。更糟糕的是,我們花在那裡的時間愈來愈多,因為我們隨時抱持著要處理公事的心態。我們不能像我們祖父母以前那樣,可以輕鬆地收拾東西就離開辦公室,並把整天的工作拋在腦後。我們現在把工作打包回家,放在我們的床上和帶進我們的人際關係中,帶到孩子的足球比賽、家庭晚餐,以及與朋友外出的夜晚。 那些擁有大學學歷的職場人士「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比一九八○年代多了一○%」,而一九八○年代對當時的員工來說,絕非輕鬆的時期。這種工作型態對我們來說有害無益,而且這不僅僅出現在我們認為的高壓力工作,如急診室醫生和員警,每個人的工作時間都增加了。三分之二的美國員工因工作相關的壓力而出現睡眠問題,睡眠品質下滑又會加劇壓力累積,讓我們陷入惡性循環。 當然,職場只是我們的壓力來源之一。在二十一世紀,壓力似乎已經蔓延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現在口袋裡只要有一台能上網的智慧手機,就能夠了解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並能聯繫上我們曾經遇到的每一個人,誰會知道這樣可能會帶來壞處? 這些壓力都來自於人工創造出的便利,不是大自然的本意,最終導致我們的思想和身體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最近在《體驗生活》(Experience Lif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解釋說,「我們的生理構造,本來就不是為了一天花超過十小時來逃離掠食者而設計的,但我們現在卻是這樣生活。」我們之所以會產生壓力,是源自於人類的祖先為了在大草原上生存下來,在面對掠食者時身體會產生壓力,以刺激大腦更快產生行動,躲避掠食者的追擊,而這種生理機制延續至今。 壓力是感覺,行動才能成為現實 現在,雖然不太可能遇到需要在草原上大逃亡的情況,但我們遭遇危機時,仍會感受到壓力而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儘管生活中已經不再有那麼多對生命的直接威脅,但我們的大腦仍然表現地好像威脅無處不在。 「壓力被定義為,對環境變化或超事態超出個人能力所及,人體所做出的反應,」心理學家和作家梅蘭妮.格林伯格(Melanie Greenberg)寫道。這具話傳遞了很重要的觀念:壓力是一種反應,是世界強加給我們的感覺。注意我說的是「感覺」,那是因為這個世界實際上並沒有把壓力強加給我們,世界只是在自行旋轉而已。因此,壓力與你正在經歷的困難現實無關,而是與你對該現實的看法有關。 一旦我們接受了這一點,即壓力是一種反應,那麼我們的下一步就是接受明顯的另一面:我們可以爲此做些什麼。 這個想法很有力量。我過去常常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而感到壓力:塞在路上、在比賽或大型演講之前,和在籌備難搞的會談之前。我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很少感到自在,但我一直在努力降低我的壓力反應。我已經讓自己有效地管理這種反應,我不再被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所驅使,認為我無法處理即將發生的事情。我已經開發出掌控的方式。 我們無法關上感覺,但能有所選擇 在你的職場和生活中,每個人都期待你能成為最好的自己,而壓力是阻礙你前進的日常敵人,但是你用什麼來對抗它?好吧,也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你做了什麼來邀請它? 要知道,壓力是一種選擇。我知道你在想什麼:「這傢伙到底算哪根蔥啊?難道是我自己選擇在離開辦公室之前必須做五件事嗎?我的老闆現在要我做X,我太太叫我做Y,而我小孩求我做Z,你是這個意思嗎?」 相信我,壓力必須首先通過我們的大腦,而事件本身不是壓力,我們對事件的反應才是壓力。事件本身在本質上是中性的,它們不過是承擔了我們賦予它們的意義、感覺和情感。如果你從本節中沒有其他收穫,請記住這一點。你的想法是產生壓力的要素,壓力不會憑空出現。 在我的前一本作品中,我強調了一句我一直在努力遵守的話:「控制你能控制的」,無論是在籃球場上還是在辦公室裡。關鍵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態度,這才是你真正能做的事。你的一天將充斥著你無法控制的事情,但你的反應是百分之百你的選擇。你可能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處境或情況,事實上,我們能控制的狀況少之又少,但是你一定能控制自己的反應。選擇能賦予你力量、推動你前進的行動,改善你的處境。就這麼簡單,也那麼難。所以壓力來自我們的內心,有了這些知識和理解,我們就可以採取行動來對抗壓力。 全神貫注,定期清空心理白板 在一篇關於NBA傳奇人物柯比.布萊恩的文章中,心理學家哈迪(Benjamin Hardy)指出了一件柯比最厲害的特質,不是他的投籃或跳躍能力,也不是他在球場上的敏捷度,而是他的健忘。柯比有超人般的專注力,他可以清空心理白板,這個能力確實讓哈迪驚艷,他把研究這些特質作為畢生的工作。和黛安一樣,柯比沒有被過去的事和可能發生的事壓垮。在籃球場上,每次控球權通常不到二十秒,這給了他優勢。 有些人稱這就像擁有一塊記憶白板,你可以快速清空腦袋。「你愈快放下錯誤或痛苦的經歷,你就愈能適應情況,並發揮能力實現你的目標而」哈迪寫道,「過去發生的事情不會影響你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也不會阻止你此刻完全處在當下。」籃球運動員必須能不去想失誤、投籃不中和搞砸的比賽,否則他就會喪失球感。球場上的動作太快了,即使是最厲害的球員也會經常犯錯和投籃不中,比賽就是如此。我在德瑪莎天主教高中(DeMatha Catholic)共事過的麥克.瓊斯教練曾經也採用過這種策略,這所強校培養出眾多的NBA球星。瓊斯教練最喜歡喊的一句話是,「下一球!」尤其是在失誤或投籃失誤之後會這樣大喊,這是他的球員會理解的簡短說法,這意味著:沒事繼續。 瓊斯教練讓你始終如一地處理眼前的事情。有一次訓練結束後,在更衣室裡,瓊斯教練把一份列印出來的賽程表發給了球員。下一場比賽是對聯賽中排名最後的球隊,對他的球員來說,贏得比賽輕而易舉。但在那之後的第四場比賽,德瑪莎要與死對頭岡薩加高中(Gonzaga)對決,比賽將在ESPN上播出。瓊斯問球員們:「我們賽程表上剩下來最重要的比賽是什麼?」 大多數人迅速喊道:「岡薩加!」 「不對,」他沉著地糾正了他們,「最重要的是在我們眼前的那場比賽。」 眼前的事情永遠最重要。如果那是你同事的演講,或你孩子的棒球比賽,那就是你焦點應該擺放的地方。試圖解決A問題的同時,還盯著B問題,並思考C問題,保證你會把這三件事都做得很糟糕,這是造成不必要壓力的完美方法。 處理我們的過去和規畫我們的未來都是極為重要的事,但如果你沒有正視當下的狀態,這兩者都沒有意義。在你需要知道的事和可以等待的事,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如果你的注意力過於偏向過去或未來,那麼你就辜負了這一刻,而這一刻也會讓你失望的。 釐清當下的狀況是遇到熊,還是塞車? 管理壓力的關鍵策略並不複雜,它們可能會很困難,但那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習慣和臆測罷了,要了解基本道理非常容易。我是在意基本道理的人:對我來說,打籃球是這樣,在演講和個人生活的方面也是如此。 如果是你能控制的事情,就改變它;如果是你不能控制的事情,那就放手。 身處車陣中就是這個想法的範例,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可以肯定地說,當你被困在其他汽車後面無處可去時,你的血液會沸騰起來。這讓幾乎所有人都抓狂,這很奇怪,因為我們對此無能為力。德國的一項研究甚至發現,身處車陣中「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內,心臟病發作的機率增加三倍以上」。聽著,如果壓力是你感覺自己的資源負荷不了,那麼就說不通了。當你身處車陣中時,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你沒有選擇可以比較,也沒有決定可以做:對於這種情況,你完全無能為力。你實際上是坐著不動,周圍都是其他坐著不動的人。 在《放輕鬆的藝術》(The Art of Taking It Easy)一書裡,金(Brian King)博士用交通來代表,我們生活中所有無法控制、但仍然給我們帶來壓力的事,金解釋說:「塞車是真實的,但是你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期望會讓你感到壓力很大。」他把所有值得擔心的事情稱為「熊」,把所有其他小煩惱稱為「塞車」。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們不再被獅子追趕,但我們的身體仍然像我們會被獅子追趕似地反應。因此,管理壓力就是要知道哪些是熊,哪些是塞車,我相信你知道如何分辨。金認為,「我們經歷的絕大多數壓力都是自己引起的,」這意味著我們經常對交通等事物做出反應,就好像它們是熊一樣。如果我們要誠實地看待我們所面臨的問題,那麼主要會是塞車類的問題。如果你接受這一點,那麼當熊出現時,你就會準備地更妥當。 聚焦此刻的方法 身為一名專業的講者,我必須向聽眾全力展現自己,我靠自己的專注能力來謀生。當關於過去或未來的想法開始在我的腦海中累積時,壓力就出現了,這時我會縮小我的視窗。在台上,我心中只有我的觀眾和我的內容,其他一切都摒除在外。我經過多年的練習才做到這一點,但這讓我能夠真正保持專注。 我每年主講六十到七十場付費演講,我不能失去注意力。觀眾中有許多人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會見到我,所以我的職業生涯取決於每場的演講,要做到好像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演講一樣。如果我想讓我的演講,成為聽眾一生中的重要時刻,我需要表現得像這對我來說也是重要的時刻。我的熱情不是自動產生的,但我必須要有熱情,我的注意力是我的命脈。我了解我的題材,確保我與聽眾建立起連結,並與盡可能多的人保持眼神交流。偶爾我會發生錯誤,也許是我說話時舌頭打結,或者忘了要說某一個觀點。但只要我處在當下,我就能輕鬆解決錯誤,並繼續娓娓而談,讓聽眾幾乎沒發現我的失誤。 兩屆金牌得主、美國女子足球中場球員琳賽.塔普利.斯諾(Lindsay Tarpley Snow)告訴我,讓她最能專注的方法,是把大目標分割成小目標,然後確保一切都方向一致。這樣她就可以留心於當下,同時注意大局。 「為了確保我能夠處理和管理日常事務,我會查看那些短期目標,即我想要完成的事情,」她告訴我,「我會列出清單,並按優先順序知道哪些需要先完成,然後我照著順序逐步完成。對我來說,這真的幫助我擺脫不堪負荷的感覺。」這是一個完美的折衷作法,既可以讓我們不至於沉浸於當下而失去方向,也不至於過於按部就班而錯過眼前的事物。她告訴我:「透過日復一日地查看清單,〔使用〕短期願景,你可以完成這麼多事情,這一點令人吃驚,最終會讓你達成長期的目標。」 給自己三十秒 心理上的自我調適能力已經成為體育界公認的重要環節,超過一半的NBA球隊都有專門負責這方面的教練。史坦福(Paddy Steinfort)與奧運選手和其他專業人士一起合作,他幫助印第安那溜馬隊(Indiana Pacers)後衛T.J.麥康奈爾(T. J. McConnell)解決賽前的緊張情緒。史坦福教麥康奈爾一種簡單、但有效的方式,來保持他現在的水準。他的建議是什麼?在唱國歌和宣布先發陣容的期間,麥康奈爾應該專注於懸掛在體育場椽樑上的標語和旗幟,並讀出來。 看起來很簡單對吧?簡直很傻?但這個方法奏效了。「這讓我進入了一種禪境,」麥康奈爾說。這讓他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向,並忘掉緊張,讓他明確之到:這就是我所在的地方,這就是我在做的事情。 你的家中或工作場所,是否有可以變成「椽樑上懸掛旗幟」的空間?有什麼東西能把你拉回到當下?當你感到壓力或無法集中注意力時,嘗試讓眼睛注視那個空間三十秒,並呼吸,請這樣練習一週,看看這麼做是否能把你拉回到當下。 史坦福對洛磯隊(Rockies)的外野手凱文.皮拉(Kevin Pillar)也有類似的建議,皮拉對本壘板感到焦慮。史坦福教皮拉,當他踏入擊球區時,他應該專注於後腳踏入擊球區泥土的情況。無論他的思緒飄到哪裡,他都應該回到那個視覺和觸覺提示,來感受當下。感受那個畫面,專注於那個畫面,其他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專注是一種習慣,需要下功夫。你必須提醒自己接受每件發生的事情,解決你面前的問題。這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在面對大多數人甚至無法想像的壓力時,他們所採取的處理方法。

作者資料

小亞倫.史坦(Alan Stein Jr.)

國際知名的企業績效教練,也是知名的NBA教練,包括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等巨星,都曾受過他指導。在執教十五年的歲月中,執教的球員四度拿下NBA年度MVP球員。他擅長引導人發揮最大潛能,透過建立奪標心態,養成紀律、習慣以改善個人與組織的表現。離開體壇後,他致力於不斷將成功公式化簡為繁,超過百場演講,幫助企業獲得更忠誠的客戶、更高的營業額與組建更具向心力的團,累積演講超過百場,也是百事可樂(Pepsi)、美國運通(Amex)、星巴克(STARBUCKS)、蔡司(Zeiss)等國際企業指定講師。

喬恩.史坦菲爾德(Jon Sternfeld)

喬恩.史坦菲爾德和吉姆.聖.傑曼(Jim St. Germain)共同撰寫了《希望之石》(A Stone of Hope:A Memoir);和昆丁.勻尼(Quentin Vennie)合著了《逆境重生》(Strong in the Broken Places: A Memoir of Addiction and Redemption through Wellness);和參議員湯姆.達希爾(Tom Daschle)及特倫特.洛特(Trent Lott)合著了《危機點》(Crisis Point: Why We Must—and How We Can—Overcome Our Broken Politics in Washington and Across America)。他現在居住於紐約。

基本資料

作者:小亞倫.史坦(Alan Stein Jr.)喬恩.史坦菲爾德(Jon Sternfeld) 譯者:黃庭敏 出版社:感電 出版日期:2023-06-28 ISBN:9786269736621 城邦書號:A5970007 規格:平裝 / 單色 / 352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