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歡慶雙12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諾貝爾大師,請回答:從科學到哲學,孩子與諾貝爾大師的22段啟蒙對話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永 遠 別 讓 孩 子 失 去 對 世 界 的 好 奇 心———— 各種想不通的疑惑,就讓諾貝爾大師來解答! 大問題、小問題、笨問題、聰明的問題、簡單的問題、艱澀的問題⋯⋯ 孩子總是有一連串的問題,想要得到答案———— 「為什麼我不能只吃薯條?」 「為什麼我要去上學,爸爸和媽媽要上班?」 「這世界有另一個我的分身嗎?」 「地球還會自轉多久?」 「什麼是戰爭?」 「什麼是政治?」 「什麼是愛?」 孩子們總是不假思索地提出一堆「偉大」的問題, 大人面對孩子天馬行空的疑惑,經常啞口無言。 但一旦試圖敷衍了事、閃避對話,孩子就會漸漸停止發問,失去想像力與好奇心, 最終變得缺乏創造能量,失去感受周遭事物的能力! 從科學到哲學,透過22段孩子與諾貝爾獎得主之間的啟蒙對話, 激發孩子探索自我,發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創造與想像,就從問問題開始! 《諾貝爾大師,請回答》由德國知名資深記者艾克瑟.哈克(Axel Hacke)策劃、白蒂娜.史帝克(Bettina Stiekel)編選,透過孩童的視角,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事物提出問題,並邀請各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來回覆孩子們天真、直接卻饒富趣味的疑問,開展啟蒙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哲學對話。 這些各式各樣的提問觸及了大自然、生命、人生各階段的議題,從「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到「什麼是愛?」,本書不僅試圖解答孩子熱切提出的「十萬個為什麼」,成年人也能透過孩子觀看世界的方式,進一步認識自我、挖掘生命更深層的意義。 本書從生活經驗出發,在深入淺出的答覆中,引導孩子進行邏輯思考,鼓勵他們主動提問,一步步建立與外界的關係。書中同時搭配德國插畫家艾瑟.羅梅伊(Ayse Romey)富有童趣的可愛插圖,是適於親子共同閱讀及分享的佳作。 ★本書為《請問諾貝爾大師》修訂新版 名人推薦 王宏哲・李崇建・彭菊仙・黃瑽寧・溫美玉・羅寶鴻 |親子教養界一致讚譽| 好 評 推 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天才領袖教育中心執行長|王宏哲 作家、親子教育專家|李崇建 知名親子教養作家|彭菊仙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黃瑽寧 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溫美玉 親子教育專家|羅寶鴻 本書對父母和孩子都極具啟發性。——《萊茵水星報》(Rheinischer Merkur) 一本精彩的書,輕鬆解答複雜的問題。——《碧姬雜誌》(Brigitte) 一本有趣且富啟發性的諾貝爾答覆選集。——《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針對孩子提出的有趣怪異問題,回答完整到位。——《焦點週刊》(Focus)

目錄

前言 別失去對世界的好奇/艾克瑟.哈克 01 為什麼布丁是軟的,而石頭是硬的?  ——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克勞斯.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德國 02 為什麼一加一等於二?  ——1974年費爾茲獎得主恩里科.彭比耶利(Enrico Bombieri),義大利 03 為什麼我不能只靠吃薯條過日子?  ——199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理查.羅勃茲(Richard J. Roberts),英國 04 不久我就能有一個分身嗎?  ——199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艾瑞克.魏區豪斯(Eric F. Wieschaus),美國 05 為什麼我會生病?  ——1996年「另類諾貝爾獎」得主喬治.維特卡斯(George Vithoulkas),希臘 06 為什麼會有富裕和貧窮?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麥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美國 07 為什麼有些事情我很健忘,有些事情卻過目不忘?  ——199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埃爾文.奈爾(Erwin Neher),德國 08 到底什麼是空氣?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琛(Paul J. Crutzen),荷蘭 09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莫利納(Mario J. Molina),美國 10 樹葉為什麼是綠色的?  ——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修伯(Robert Huber),德國 11 地球還會自轉多久?  ——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登.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美國 12 電話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格爾德.賓尼希(Gerd Binnig),德國 13 為什麼有男孩和女孩?  ——199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克里斯汀.紐斯蘭渥荷德(Christiane Nusslein-Volhard),德國 14 為什麼印地安人不怕痛?  ——199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根特.布洛柏爾(Gunter Blobel),美國 15 為什麼會發明戲劇?  ——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達里歐.傅(Dario Fo),義大利 16 為什麼爸爸和媽媽必須去工作?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萊因哈德.謝爾騰(Reinhard Selten),德國 17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Kenzaburo Oe),日本 18 什麼是政治?  ——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西蒙.裴瑞茲(Shimon Peres),以色列 19 為什麼會有戰爭?  ——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南非 20 什麼是愛?  ——198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十四世(The 14th Dalai Lama),西藏 21 為什麼要有科學家?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約翰.波拉尼(John C. Polanyi),加拿大 22 如何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米哈伊爾.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俄羅斯 謝辭 遇見諾貝爾大師/白蒂娜.史帝克

內文試閱

▌前言 別失去對世界的好奇/本書策劃 艾克瑟.哈克Axel Hacke 有時候,我的兒子路易斯會出奇不意地問我一些令人驚訝的問題。例如不久之前他曾問我:「為什麼要有爸爸?」 當時我竭力保持神色自若的樣子,然後用反問的方式來回答:「那麼,你覺得為什麼要有爸爸?」 這時,五歲的他皺起眉頭,閉上眼睛沉思了好一會,然後慢慢地說:「為了明天帶我去上幼稚園……為了晚上唸故事書給我聽……為了幫我放洗澡水……為了陪我玩……」 「好個超級實際的存在意義啊!」我感慨地想著,如果沒有路易斯,如果不能帶他去上幼稚園,如果晚上無法說故事給他聽、幫他放洗澡水,甚至無法陪他玩——我的生命將毫無意義! 「那又為什麼要有你呢?」這次換我問他。 「為了玩啊!」他說。 「好!那我們現在一起來玩吧!」我提議。 然後我們開始玩遊戲。我不太記得玩了些什麼,可能是騎馬打仗、在走廊上踢足球,或只是玩遊戲棒。如今這些都不那麼重要。 我想要說的是,首先,孩子總是會提出一大堆偉大的問題,而且是不假思索的。有哪個成年人會這麼直來直往地問另一個人:「你到底為什麼要存在?」 再者,我們對這些偉大的問題經常啞口無言。我怎麼會知道自己為什麼存在?我連每天早餐想喝咖啡或紅茶這類問題都無法回答了。 最後,雖然我找不到答案,但事情還是有辦法解決——來玩吧!如果路易斯沒有提出這些問題,誰知道我們會不會經常一起享受遊戲時光呢?「問題」總會激起一些漣漪,它們是生活的動力。光是為了尋找某些問題的答案,就能引發人們一連串的想像。我在想,也許在我跟孩子一起玩時,就已經找到正確答案了。 也許,我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玩! 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又是誰提出的呢? 是上帝嗎?噢!當然不是。上帝是命令:「要有光」、「在眾水之間要有穹蒼,把水上下分開」、「天空下面的水要匯集一處,好使大地出現」,而一切就都照祂的命令完成。 是人類嗎?其實人類也很晚才提出第一個問題。該隱是第一個提出問題的人,當他打死他的弟弟亞伯時,上帝問他:「你兄弟亞伯究竟躲在哪裡?」該隱反問上帝:「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這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只是一個玩弄辭藻的文字遊戲,十分狂妄。 我認為,提出第一個問題的應該是蛇。 蛇對女人說:「神禁止你們吃園子裡任何果樹的果子。」雖然在聖經裡缺少了問號,但很顯然,蛇在這裡提出了一個問題:「上帝是否真的這樣說?」 結果大家都知道。亞當和夏娃吃了智慧樹的果子,然後他們發現自己是光著身體的(他們先前並不知道),最後被趕出了伊甸園。人類的不幸從蛇所提出的一個問題開始,雖然我們會質疑,這真的是不幸嗎?人類真的想一輩子都在伊甸園中漫遊,卻連自己是光著身體都不知道嗎? 從那時候起,人們就已經不再了解他們所處的世界,而必須不斷提出問題。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親愛的,你剛才在想什麼呢?在地球之外還有其他生物嗎?你還有空的雙人房嗎?為什麼雪是白的?是真的白色,還是只是看起來是白的?或是像伍迪・艾倫問的問題:「人死後還有另一次生命嗎?如果有,你可以讓我在下一回生命中,直接變成二十歲的年輕人嗎?」 大問題、小問題、笨問題、聰明問題、爛問題、好問題、簡單問題、艱澀問題——人生充滿了一連串的問題。當我還是一個小男孩時,我最愛和我爸爸玩一種猜首都名稱的遊戲:我爸爸說一個國家的名字,然後問我那個國家的首都叫什麼;或者他說一個首都的名稱,然後問我國名。只要我答對一個問題,他就給我一塊錢。這是我最美的回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電視上也開始有類似但比較複雜的(獎金當然也比較多)娛樂節目,叫做:益智問答。以前的名主持人(問題叔叔)是麥格萊(Maegerlein)、海曼多夫(Helmens Dorfer)或是庫倫坎夫(Kulen Kampff),而現在最有名的則是姚賀(Günther Jauch),由他們提出各種問題,讓現場觀眾來回答。遊戲中的問題與答案包羅萬象,深深吸引觀眾,提問題的人展現權威,答對問題的人則感到驕傲滿足,而搶答鈴聲更令人緊張得坐立難安;人們的好奇心得以滿足,豐富的知識讓人目不暇給。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會提問題。再者,是因為人想回答問題,不管是大問題還是小問題。 在這本超棒的書中所收錄的問題都是孩子或大人可能會提出來的「偉大」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會讓你反應尷尬,那麼,孩子們可能會想:也許你不知道答案。地球還會自轉多久?為什麼會有戰爭?什麼是愛?為什麼印地安人不怕痛?為什麼我不能只靠吃薯條過日子?為什麼爸爸、媽媽要去工作呢?到底什麼是空氣? 為了回答這些「偉大」的問題,我們最好去請教一些不平凡的「大人物」,這可一點都不誇張,他們是真正懂得如何回答這些大問題的人,這些人當然就是知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如果他們不是該領域的佼佼者,又怎麼能得獎呢?而且如果不能向他們請教問題的答案,我們又何嘗需要這些專家呢?我們要去哪裡找一本書,既可以得知簡潔易懂的固態物理學基礎知識,又可以得到「什麼是愛?」這類偉大問題的答案。此外,我們還能夠在短時間內明瞭:為什麼樹葉是綠色,而不是藍色或黑白格子狀的? 有時候,有些問題無法只用閃避、反問或遊戲來回應。孩子們想知道、也有權利知道答案。要是他們停止問問題,失去提問的好奇心,這才是最糟糕的事! 在「小熊維尼」的故事中有一幕:小熊維尼去找貓頭鷹,因為他想問問題。到了貓頭鷹家,他看見門環上釘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如果期待得到答案,請按門鈴。」而在門鈴邊也釘著一張字條:「如果不期待得到答案,請敲門。」 小熊維尼看完紙條後,不管三七二十一,敲敲門、拉拉門環,然後又按按門鈴,緊接著他大聲喊:「貓頭鷹,我是小熊維尼,我就是想要一個答案!」 這本書正是為這些人所寫:為那些同時敲門又按門鈴的人,也為那些堅持得到解答而且不甘被輕易敷衍的人。這本書不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適合閱讀——可以一起讀,也可以先後分開讀,無論如何讀就對了! 因為,這就是這本書存在的意義! 更重要的是,對於本書所提出的這些問題,全世界大概找不到更好的答案了。 01 為什麼布丁是軟的,而石頭是硬的? ——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克勞斯‧克利青 「嗯~真好吃!」當你一口一口享受著香草布丁的盛宴時,從舌尖到腸胃都滿載一種滑嫩香甜的感覺,入口即化,你心裡肯定想著:「難怪布丁能夠成為風靡全世界的點心之王。」不過,當你吃著鬆軟的蜜棗蛋糕時,如果不小心咬到硬梆梆的果核,這又是完全相反的感受了! 「軟」跟「硬」到底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有些東西是硬的,有些東西是軟的?身為物理學家,回答這些問題就是我們的責任了。我們必須試著解釋,這些物體的特性是怎麼來的。 全世界你能夠看到或摸到的所有物體,都是由一百種左右的基本物質所構成,這些基本物質我們稱之為「元素」。各種物體間的差別,像是顏色、形狀或是強度,都取決於元素的不同組合。讓我們再回想一下生活中多采多姿的事物:世界上有白色、黑色或黃色皮膚的人種;有長得短短的草,也有高高的樹;有昆蟲、魚類、鳥類和哺乳動物。這都是因為遺傳物質不停重新組合這一百種元素,讓這些生物能夠繁衍出下一代。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個道理喔!問問你的爸爸、媽媽吧! ‧原子和電子的雜耍秀 我承認,你得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才能理解這些原理。有一位想像力十足的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德謨克利特(Demokrit),他早在兩千四百年前就主張,即使是看似截然不同的東西,也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物質所組成。他深信,一定有一種最原始的「元件」存在,也就是最小的基本單位。他將這個基本單位命名為:「原子」(希臘文atomos),我們可以翻譯成:「不可分割的」。因為德謨克利特的「原子」是肉眼看不到的,而且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也無法想像,所以,他的理論從此被束之高閣。 一直到兩千年之後,十七世紀末期,著名的英國科學家牛頓出現。他一直在研究地球及其他星球能夠在固定軌道上互繞運轉的原因。他不停地計算,直到找出一個可以解釋太空中所有星體運動的公式,而這是現代物理學的開端。 相較於德謨克利特,牛頓的理論可以被證明,是因為星體是可見的,人們可以親眼觀測它們的出現和消失。但是,一顆石頭或一盤布丁中的微小基本物質卻是肉眼看不見的。其實那些巨大星體的運動方式,同樣也出現在這些基本的微小物質當中。關於這點,牛頓知道的和德謨克利特一樣少。 今天,大家都知道,每個原子都由一個原子核所組成,而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轉。這和行星繞著太陽運轉,或月球繞著地球運轉的情形類似。我們所認識的最簡單元素——氫,它只有一個電子繞著原子核運轉。每增加一個繞著原子核的電子,都會改變這個原子的性質:原子的重量以及對鄰近原子的引力大小。這就形成了大自然的積木,由此堆砌出所有物質。 所有你所知道的物質,包括布丁和石頭,都是由原子所組成。這些原子結合成各個群體,也就是分子。依照不同的分子組成,於是產生了不同的化學物質——液體、氣體及固體,而這些化學物質組成了全世界所有的東西。 為了能夠彼此結合,帶著電子的原子首先必須相容。你先想像一下,有兩位馬戲團的表演者,他們各自手上都耍弄著好幾個球,這兩位雜耍者就像不同的兩顆原子,分別有數顆電子飛繞著。當他們把手上的球向對方拋去時,觀眾就很難分辨到底哪一顆球原來是誰的,兩位雜耍者必須一起合作表演。物理學家看到這種情況就會說:「啊!這就像兩個原子組成一個分子,他們共有一堆電子。」 下一步,分子將要結成更大的一團物體。依照不同的分子組成,就會形成不同的物質。我們來看看布丁的製作:當你把布丁粉倒入牛奶中攪拌時,牛奶中的油脂和蛋白質就會和布丁粉中的澱粉結合,並形成物理學家所說的「分子預聚物」。然後,在混合過程中,液體會愈來愈濃稠,因為有數十億個原子形成了更新、更堅固的鏈結。你曾經想過,你吃下去的每一口布丁中,都隱藏著許多飛繞的電子嗎? ‧原子排排站的方式 接下來,你現在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為什麼布丁是軟的?這是因為布丁的分子結合方式並不十分緊密,而且彼此可以很快脫離。如果你把布丁在空氣中放幾天,你就會發現,美味香濃的布丁突然間變成難以入口的一灘爛糊。 相反的,石頭是硬的,必須使用暴力才能毀損石頭。例如,我們可以把石頭放進極酸的溶液中,或者輪流以強熱和冷凍方式來破壞石頭的結構。如果你把石頭打碎,你就會看到它的內部閃閃發光,這就是石頭的原子。這些原子結合成密實、規律的網狀結構,我們稱之為結晶。因為石頭內部原子彼此間的相容性很高,因此,這些原子可以互相緊密靠近,並形成一個由數十億顆原子所組成的規則序列。這種結晶體的表面通常都很光滑,在光源照射下會閃閃發亮。如果你用顯微鏡觀察鹽粒,你也會看到這類結晶體。 很幸運地,物理學家不必每天敲碎石頭來分析其內部結構,因為我們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出實驗用的結晶體。這類結晶體的組織極為規則,自然界中的結晶無法比擬。連鑽石本身大部分都不是純白色的,而是帶有黃色或棕色的光澤。這種現象源自於一些小錯誤,例如,原本應該有一個原子的位置,卻一直空著;或者有一個錯誤的原子潛入這個位置。鑽石裡的原子排列十分緊密,因此,這種物質也就格外堅硬。 如果相同的原子以不同的方式結合,當然就會形成另一種物質。鉛筆筆芯和鑽石的原子組成完全相同,只是其原子結合方式相當鬆散。因此,鉛筆筆芯可以被其他結晶體很快磨損,最後只在紙上留下一條筆畫痕跡。 ‧拆開又重組的奈米科技 我的研究室位於斯圖佳特(Stuttgart)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中心(Max-Plank-Institut),這個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究自己發明的全新物質。例如,我們從一顆原子裡取出三層內部結構,再從另一顆原子取出五層內部結構,然後把這些內部結構像火腿起司三明治一樣相互交錯疊起來。我們可以透過電腦來模擬這個過程,或是真的在特殊儀器中完成組合。從事這類實驗的實驗室必須極度乾淨,不能有任何污染物。我們甚至要將空氣過濾好幾次。 當新的物質完成之後,我們就用顯微鏡觀察它的內部結構。德謨克利特還沒有親眼見到之前,對物質的細部結構就已經有基本的了解,若他能夠親眼看見這些微小結構,他會怎麼說呢?對我們而言,能夠把這些物質置於顯微鏡下觀察並試驗,真的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我們開始進行多項測試: 我們想知道,這些自製的新物質有哪些特性? 它是否穩定還是容易碎裂? 它帶不帶電? 它有沒有磁力? 我們還希望能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例如,為交通工具發明一種新的油箱和引擎,讓交通工具可以使用新的燃料,而不會再污染空氣。 你現在一定以為你已經了解,為什麼布丁是軟的,而石頭是硬的。其實,你所知道的還只是皮毛而已。 就像一塊塊石頭可以堆疊成一座山丘,我們物理學家也可以用原子組成微觀的形貌。我們可以將這個形貌的一部分做成堅硬且不透明,就像石頭或碗的邊緣一樣;另一部分則做成柔軟光滑,像碗中的布丁一樣。用這種方式就可以形成一座電子無法穿過的山,或是創造一條讓電子容易流動的河流。 我們進一步把這個原子形貌架設在一顆微電腦晶片上,並且讓這個微電腦晶片操控電器,所以單獨一顆電子就可以像開關的按鈕一樣,開啟或關閉機器的電源。然後你將發現,肉眼看不見的原子和電子,在今天居然可以從事過去大機器才能完成的工作。這不是太棒了嗎?從雷射音響到洗衣機,家中許多物品其實都是依照這個原理運作的。 把原子形貌拆開又重組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奈米科技」(Nanotechnologie)。希臘文中「奈米」就是「新」的意思。我們想像一下,你將一把一公尺的捲尺分成十個大小相同的部分。這時,你手中就有十條十公尺長的布條。如果你再把其中一條布條分成十等份,就成了十條一公分的布條,再重複一次,布條就會變成一公釐,如此一直反覆進行下去。如果你將這個工作重複九次的話,就會變成一「奈米」長的布條。為了了解物質的結構,我們就必須把創造出來的物質分成這麼小的部分來觀察。 光看這些組成結構如何,是鬆散或緊密,就可以決定我們的新物質是像布丁一樣柔軟,還是像石頭一樣堅硬。 (記錄:Petra Thorbriez) ▍克勞斯‧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 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43年6月8日生。 因為研究應用於奈米科技的量子霍爾效應(Quanten-Hall effect)而獲獎。 目前任教於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中心。

作者資料

艾克瑟.哈克(Axel Hacke)

1956年生,德國知名資深記者及作家。自1981起擔任《南德日報雜誌》記者、評論人及主筆。他曾榮獲艾恭.艾文.奇許獎(Egon-Erwin-Kisch-Preis)、泰奧多.沃夫獎(Theordor-Wolff-Preis)及約瑟夫.羅特獎(Josef-Roth-Preis)等多項文化及報導大獎,許多著作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發行。

白蒂娜.史帝克(Bettina Stiekel)

1967年生,畢業於慕尼黑大學德文系,主修語言學及哲學,並受過兩年記者專職訓練。曾在《南德日報雜誌》擔任自由記者八年。2001年3月起,在德國漢堡《明鏡》週刊擔任自由文字工作者。

基本資料

作者:艾克瑟.哈克(Axel Hacke)白蒂娜.史帝克(Bettina Stiekel) 譯者:吳信如(Wu, Hsin-Ju)彭菲菲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人生顧問 出版日期:2018-04-17 ISBN:9789571373812 城邦書號:A2202268 規格:平裝 / 全彩 / 26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