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有這麼多煩惱?:15種工具,有效化解孩子的情緒問題!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有這麼多煩惱?:15種工具,有效化解孩子的情緒問題!

  • 作者:艾莉森.愛德華茲(Allison Edwards)
  • 出版社:平安文化
  • 出版日期:2015-12-14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9折 252元
  • 書虫VIP價:252元,贈紅利1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39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Amazon書店讀者4顆半星大力推薦! 地球會不會毀滅?我什麼時候會死掉? 爸爸和媽媽會不會離婚?颱風會不會把我們家吹垮?…… 孩子小小的腦袋裡,總是裝著許多憂慮和煩惱, 面對孩子提出來的各種棘手問題,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擔心」轉化成「放心」? 資訊爆炸的時代,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但也因為經常跳脫常規思考,使得他們也比以往更容易煩惱,從死亡、生病、長大,到人際關係、全球暖化……都可能引起他們焦慮,而如果輕忽他們的疑惑和恐懼,就等於坐視焦慮毀掉孩子的才能,甚至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 本書作者擁有多年專業心理諮商經驗,她發現如果在童年時期就能妥善引導孩子學會處理情緒問題,不僅親子關係可以變得更緊密、家庭生活更融洽,還能幫助孩子發揮他們的多元潛能。 書中便針對孩子容易形成焦慮的各種原因,對症下藥地提出具體的建議,她並且提供了15種工具,包括方形呼吸、彈珠系統、大腦盤、限制煩惱時間、轉換情緒頻道、為焦慮命名……等等,當孩子情緒發作時,可以立即有效地紓解,更棒的是,這些方法即使對父母來說也一樣實用。 孩子的情緒問題就像是開車時路上的小窟窿一樣,車子開過去顛一下之後就好了,最重要的是平心靜氣地冷靜以對,站在孩子這邊陪他們一起成長,就能讓孩子的未來更有成功的潛力!

內文試閱

  十一歲的瑪德琳擔心父母快要離婚了。「昨天晚上我聽到爸媽在吵架,我好怕他們要離婚。莎拉的爸媽去年離婚,現在她只有在週末才會見到爸爸。」瑪德琳的爸媽從未想過離婚,女兒對他們的口角的強烈反應,讓他們手足無措。「瑪德琳每次都會想太多,」她的媽媽說。「我沒辦法讓她理解爸媽難免會吵架,吵架不代表我們要離婚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做。」   焦慮是美國兒童排名第一的心理問題,而且已領銜十年多。很巧地,焦慮也是美國成人排名第一的心理問題,可見兒童焦慮的問題是其來有自。   幫助焦慮患者的最佳時機是在童年時期。在負面模式尚未根深柢固,自尊仍未沉淪之時,兒童(及他們的父母)需要扭轉情勢的資源。   這正是本書的目的:提供父母所需的資訊和工具,好協助焦慮的孩子,尤其是幫助聰明的孩子的資源。透過本書,你會發現聰明的孩子的思維跟一般孩子不同,你也應該因材施教。稍後我會說明聰明的定義,現在,我們要知道:聰明的孩子的擔憂跟普通孩子不同,所以你必須準備好處理他們感受到的恐懼。   市面上大多數的書籍著重在如何「矯正」孩子,而不是教你在孩子焦慮時,如何和他們交心。這本書的做法不同,本書的內容和提供的工具並非要消滅孩子的焦慮,而是要幫助孩子學會抒解焦慮。在「矯正」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在尋找可以改善情況的途徑,當我們在「矯正」孩子時,我們傳達出他們表現不夠好的訊息;當我們幫助他們接受自己焦慮的那一部分,幫助他們宣洩焦慮,我們就賦予了孩子力量。只要觀察零售和瘦身的產業,就可以理解立即見效的處方是不存在的,這類處方通常只會讓症狀越變越糟。   因此,若你能致力於成為孩子焦慮發作時幫得上忙的父母,孩子的焦慮就可以大幅改善,但這不代表你要拯救孩子或是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你要了解孩子的想法,運用正確的工具幫助他,讓他更為獨立。你的孩子最終要學會自行處理恐懼,而你提供孩子安全、溫暖的環境,並劃定合理的界線,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如何幫助事件取向焦慮的孩子
  身為心理治療師,我教孩子在焦慮時使用自己的工具處理。我會在第二部分深入說明工具,這裡我先舉幾個例子:我教事件取向焦慮的孩子在恐懼時,如何做「方形呼吸」(工具1)。我教他們「轉換頻道」(工具3),將注意力專注在正向的念頭上。   因為具有事件取向焦慮的孩子通常不會擔心別人怎麼看待他們,我也會教導他們不要在公共場所做出不合適的舉止,而是要管理自己的情緒。這類孩子不在乎在雜貨店裡大吵大鬧,也不在乎在學校裡出糗,他們會抓住父母,大聲尖叫、怒吼,然後在走廊上縮成一團,他們會表現出自己的感受。家有事件取向焦慮的孩子的家長,會比孩子還擔憂他在外的舉止。他不覺得你把他拖到教室時,他緊抱你的大腿有何關係,或是覺得你載他去他不想參加的足球賽時,他扯掉廂型車窗戶的窗簾也是無可厚非。   因此,你必須教導事件取向焦慮的孩子認識到他們需要遵循社會規範,即使社會規範對他們無關痛癢,也不代表他們可以不遵守。如果孩子長期在公開場所大吵大鬧,會影響到別人對他們的觀感,其他孩子可不會輕易忘記被拖出教室外,緊抱著父母,或是在家長接送區哭鬧的孩子。   具有強烈事件取向焦慮的孩子,可能會覺得處理這些恐懼很困難。如果他們害怕暴風雨,他們可能會前後搖晃,蒙住雙眼,直到風雨歇息為止。如果他們極度恐懼龍捲風,他們聽到龍捲風警報時,可能會肚子痛,或是感到恐懼在體內蔓延。   暴風雨平息或警報解除後,焦慮的孩子可能會需要一段時間調適,回到觸發焦慮的事件發生之前的情緒狀態。他們可能調適得很快,也可能需要數小時的時間。重新調適的過程很重要,因為這過程可讓焦慮的孩子重獲安全感。   工具1:「方形呼吸」讓身體放鬆   真的很奇怪,當「最壞的情況」發生後,你發現自己還是有意識,也還有氣息。   ——美國作家艾莉莎.艾伯特   方形呼吸幫助孩子在焦慮的時刻冷靜下來。方形呼吸很簡單,可以用在任何情境,舒緩情緒。   使用時機   . 孩子的焦慮症仍在早期階段時   . 他們「螺絲轉太緊」   . 難以放鬆時   為什麼這項工具有效   呼吸放鬆身體   呼吸是維持冷靜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孩子學會放慢呼吸,他們的身體會學會放鬆。瑜伽、冥想以及其他使身體平靜下來的方法在成人之間很流行,現在也有開設給兒童的課程。今日的孩子開始學習如何辨識身體的緊繃之處,即使情緒緊張,也能放鬆身體。在你居住的地區若有內觀冥想的社團或是兒童瑜伽課,參與這些課程是引導焦慮的孩子認識其身體感受的好方法。如果在你居住的地區沒有這類課程,你可以教孩子如何透過呼吸冷靜下來,不需出門上課。   計數讓恐懼遠離心靈   讓呼吸慢下來,就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是讓恐懼遠離心靈。如果你嘗試過冥想,而腦袋充滿思緒,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在我們試圖專注於呼吸時,我們的腦袋會全速運轉。對孩子來說也一樣,只有深吸一口氣還不夠,他們要慢慢地將氣吐出,再做下一個呼吸循環。不過,許多孩子都難以做到這點,因為他們太專注於他們的恐懼,不是忘記要慢慢吐氣,就是變成憋氣。在教導孩子如何呼吸時,記住要讓他們專注於某件可以讓自己放空的事物上。這跟幫助孩子入睡的老方法「數綿羊」的概念相同——重點在於若你不再想要怎麼入睡,你最後就會入睡。當你練習呼吸時,同樣的技巧也適用。   孩子需要能夠隨處使用的工具   我教過無數孩子方形呼吸法,這是他們認為最有效的工具,當他們在家或在校感到焦慮時都會運用。有位家長告訴我,他從後照鏡看到在後座的女兒被弟弟鬧的時候,使用方形呼吸法。方形呼吸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孩子學會後,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他們不需要工具,或是可以安靜打坐的角落。在轎車上、學校巴士、廁所或深夜躺在床上時,他們都能做方形呼吸。孩子學會這項工具後,他們可以仰賴此工具帶他們度過焦慮時刻。當他們對於鋼琴演奏會感到焦慮時,使用方形呼吸法舒緩焦慮後,他們會開始有信心能夠安然度過下一場鋼琴演奏會。這是孩子能隨時使用的工具,能讓他們更有自信。   如何使用   步驟一:教導孩子使用方形呼吸法   這些步驟相當簡單,只要幾分鐘孩子就能學會。你先問孩子:「一個正方形有幾個邊?對,有四個邊。四是很重要的數字,因為我們在做方形呼吸時,每個步驟都要數到四。」現在,拿出紙筆,畫一個正方形,在方形的每一邊,寫上四個步驟。在正方形的左上角,寫上「吸氣——數到四」。在右上角寫上「閉氣——數到四」。在右下角寫上「吐氣——數到四」。在左下角寫上「休息——數到四」。這個流程可以幫助孩子抓到呼吸循環的訣竅。   接著,你說:「先從左上角開始,我們先吸氣,邊吸邊數到四,想像你在聞手工烘焙的巧克力餅乾,吸入餅乾的香味,就像那樣。」孩子通常都會會心一笑,慢慢吸氣。吸氣時,手指從一比到四計秒。下一步,說:「現在閉氣四秒鐘。」你再用手指從一比到四,然後告訴孩子:「將氣吐出來,從一數到四,就跟我們把熱熱的餅乾吹涼一樣。」幫助孩子了解該如何慢慢吐氣,接著說:「現在,我們要休息四秒鐘。」讓孩子休息一下。連續重複這個四步驟的循環三遍。如果你只有練習第一遍就停止,孩子將無法領略方形呼吸的益處。   步驟二:每天和孩子一起呼吸   跟孩子一起呼吸是與孩子培養感情的好方法。親子一起呼吸可讓你們站在同一陣線,平息焦慮,這也是你們都能運用的利器。方形呼吸最適合在準備休息的時刻練習,像是睡前時間。在睡覺前,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練習方形呼吸,為一天的活動收尾。如果你說:「我要做一下方形呼吸。你要一起做嗎?」會比你說:「我們每天晚上都要做方形呼吸,記得嗎?」得到更好的回應。第一種說法是邀請孩子加入你,第二種說法是對孩子的要求,孩子可能會看心情決定,有可能會拒絕你。即使孩子拒絕,你也可以自己做方形呼吸,向孩子示範你如何處理充滿壓力的一天。   步驟三:鼓勵孩子在家裡和外頭做方形呼吸   等到孩子焦慮症發作才開始做方形呼吸已太遲。如果他開始亂丟東西,捶打你,或是在暴風雨來襲時前後搖動,你最好叫孩子離開,而不是要他坐好,練習呼吸。我教了許多孩子方形呼吸的技巧,這些孩子的父母要孩子在情緒潰堤時做方形呼吸。有位媽媽說:「他抓住我的褲管,我把他拖到廚房,對他大吼:『方形呼吸!方形呼吸!』」這位媽媽領悟到她當時嘗試方形呼吸有多麼無用後,跟我一起大笑。方形呼吸需要不少自制力,最好在孩子開始有些煩躁時使用,而不是在孩子已經全然失控後使用。雖然如此,鼓勵孩子做方形呼吸,有助於孩子變得更有自信,例如,在一場重要考試前,你可以提醒:「在考試前做方形呼吸或許不錯喔。」你甚至可以在考試的當天早上,或是開車去參加足球賽的路上,和孩子一起做方形呼吸。   你會發現   你在做方形呼吸時,會感到身體放鬆,你和孩子一起做時,你會看到他的身體放鬆,他的肩膀會從緊繃變得放鬆,臉部線條會變得柔和。孩子跟成人一樣,會將緊張留在身體,所以當他們釋放壓力後,看起來氣色更好,感受也好多了。方形呼吸是「通用性」的工具,因為不管你的年紀為何,都一樣有效。五歲的孩子可以學會這項工具,在童年時期不斷使用,甚至是終生受用。一旦孩子知道放鬆身體是什麼樣的感覺,他們會更想放鬆。因此,方形呼吸是孩子會一再使用的工具。   工具3:轉換孩子的情緒頻道   你無法用造成問題的思維解決問題。   ——愛因斯坦   轉換頻道可幫助孩子從負面思考轉為正面思考。用電視當例子,焦慮的孩子可以學習到如何快速且有效率地改變思維。   使用時機   孩子困在負面的思維時   他們沒在用理性思考   談論問題似乎沒有幫助時   為什麼這項工具有效   焦慮的心智會被困住   焦慮的孩子的思緒和想法會卡在腦中,這些思緒和想法可能是他們無法克服的煩惱,或是他們無法想通的想法,焦慮的孩子無論如何都難以拋下這些念頭,這部分是因為焦慮爆發,部分是因為他們強烈的情緒感受。焦慮的孩子對於事物的感受相當深刻、強烈,期待他們自行平復情緒,通常是不可能的。他們的恐懼太龐大,佔據了他們的心靈,其他事情都被擱置。丹尼爾的姊姊收到一台電腦,但他沒有,十一歲的他無法自拔地想著這件事,他不肯放下這個念頭,每次一有機會就會提起這個話題。他的父母使用轉換頻道的工具,誘導他專心玩他的鼓組,其實他喜歡打鼓更甚於打電腦,從此他拋下了沒有電腦的念頭。   因為孩子被某個想法困住,若你威脅要把某樣東西拿走時,他們會跟你說「我不在乎」。他們在當下的情緒能量很豐沛,使得他們不在意是否會喪失其他好處。負面的情緒狀態淹沒他們,掩蓋過其他事物。因此,轉換頻道非常有效,因為它給孩子空間脫困。   父母不需要(在當下)施行懲罰   懲罰可能失控,孩子處於負面情緒時,父母會拚命想辦法讓孩子脫離負面情緒。如果拿走孩子的甜點沒有用,你再取消明天孩子和朋友的遊戲時間,很快地,你已經拿走一週的甜頭,才領悟到自己做得太過火,只能再將這些甜頭還給孩子。記住,懲罰的唯一用意是要孩子下次別做出相同行為。如果孩子被家長隔離反省後,仍然做出造成他被懲罰的相同選擇,隔離反省的手段就沒有用。因此,你在孩子情緒激動時懲罰孩子會沒有效果,在他們憤怒時,他們處於非理性的狀態,無法看清他們的錯在哪裡,他們無法從懲罰中學到任何教訓。轉換頻道將懲罰的時間延後,讓孩子有時間看清自己的行為。這不代表孩子不會被責罵和懲罰,而是你要等到孩子冷靜下來,能夠思考自己的行為後,才會處理這項行為。你同樣也有足夠時間冷靜,作出合適的裁量。   讓孩子有機會自行平復情緒   孩子有時說的話和做的事,並非發自真心。他們不開心時,會鑽入死胡同,不知道該如何脫身。他們會說他們很恨你,很恨自己,希望自己不要被生下來。他們會踢打東西,破壞物品,之後又對自己的行為很懊悔。轉換頻道是在孩子陷太深之前,拋給他們的救命索。如果工具生效,孩子會抓住繩索,讓父母將他們拉出負面的泥沼。他們會拋下執著,作出正確的選擇,改變事態。負面的循環會被打破,焦慮的孩子又會回到踏實的平地上。   如何使用   步驟一:改變焦點   如同你變換電視頻道,你也能變換孩子的思維程序。如果你能將孩子帶往不同方向,你可以看到孩子的情緒從負面轉為正面,或至少轉為中性的情緒。   有幾個達成的方式:   不按牌理出牌的對話——在孩子情緒激動時,你可以說:「猜猜看我今天看到誰?」這句話大大出乎孩子的意料,讓他不禁納悶你今天看到誰。思索的過程可讓孩子的情緒獲得抒發。   共同興趣——「不知道教士隊今晚跟誰打?」的言論,可以讓孩子停下來思考,讓孩子忘掉造成他不開心的原因。   令人興奮的消息——如果你有任何讓人興奮的消息要告訴孩子,等到他們需要心情振奮時再告訴他們。如果你才剛確認去佛羅里達旅行的規劃,在你的孩子需要轉移注意力時告訴他。   步驟二:讓孩子加入話題   有時候,只要改變對話的方向就有效果,其他時候,你得吸引孩子的興趣。如果孩子真的被負面情緒籠罩,他們可能不會上鉤。如果是這樣,請轉移話題,跟孩子說:「我以為你對今晚的教士隊比賽有興趣,我想我錯了。」然後開啟其他話題。你不只要換話題,你連情緒都要轉換。你需要抽離情緒,不受孩子表現的強烈負面情緒影響,如果你受到孩子的情緒影響,你只會讓情況益發惡化。   另一個方法是向孩子解釋要怎麼「轉換頻道」,鼓勵孩子自行使用此項工具,例如:在孩子生氣時,你可以向他說:「我看出你很生氣。要不要試試看轉換頻道呢?」這樣說既可向孩子表示你正視到他的情緒,也能讓孩子了解該如何轉換情緒。如果他仍保有一點理性,他將能改變他的情緒走向,將注意力移到其他事物上。   步驟三:事後處理   如果孩子的行為應該要被懲罰,你應該在事後回頭處理此事。等你和孩子都冷靜下來後,告訴他:「你今天的行為是不對的。」你不需要問孩子為什麼他會出現這種行為(因為這只會促使孩子說謊)。相反地,你要詢問他要如何修正自己的行為。如果孩子的行為需要受懲罰,你可以開始執行懲罰。孩子的懲罰務必要適當,你在懲罰孩子時也不該帶著怒氣,並盡可能使懲罰跟罪行相稱。舉例來說,如果孩子打破某項東西,他得用他的零用錢賠償。或者,如果他對妹妹講了傷人的話,他要幫她做點事補償她。在最後的這個步驟,時間點是最重要的,你要確定孩子有足夠時間穩定情緒,但也不能拖太久,免得他忘掉發生了什麼事。一般的原則是在事件發生的當天討論該如何懲罰,如果你等到隔天,孩子可能已經忘記發生了什麼事。   你會發現   孩子需要協助才能脫離負面情緒狀態。在他們生氣時,對他們說:「試試看深呼吸三次」或是「我們要去購物中心,你就該開心了。」這類的話並沒有幫助。孩子生氣時,他們的思考不是理性的,這些話只會讓情況更惡化。相反地,你應該將對話轉移到跟引爆孩子情緒的起因無關的主題,讓孩子有空間穩定呼吸及平復心情。他們可能又會再提起該事件,但這次他們的情緒沒那麼強烈,他們能夠更為理性思考,或察覺到其實他們沒那麼憤怒。孩子處於負面的情緒狀態越久,他們會越難以平復心情。如果你打破此種負面情緒的循環,孩子的情緒會恢復得更快。

作者資料

艾莉森.愛德華茲(Allison Edwards)

心理諮商師和遊戲治療師,曾受過兒童、青少年和家庭治療的專業訓練。她在美國西北密蘇里州立大學取得教育學士學位,並獲得范德堡大學心理諮商碩士。目前擔任范德堡大學人類發展諮商學程兼任教授,並自行開業,專門協助各年齡層的小孩。

基本資料

作者:艾莉森.愛德華茲(Allison Edwards) 譯者:蔣宜臻 出版社:平安文化 書系:親愛關係 出版日期:2015-12-14 ISBN:9789578039964 城邦書號:A2460082 規格:平裝 / 單色 / 256頁 / 16.5cm×21.5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