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首2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華文文學 > 散文
鋼鐵草莓:七年級的 70 個關鍵字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鋼鐵草莓:七年級的 70 個關鍵字

  • 作者:藍白拖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3-09-20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折 221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221元,贈紅利1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09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70 個關於未來、自己、人際與流浪的關鍵字, 拼湊出年輕世代的意識流。 七年級,中國大陸所謂的「八○後」,是學歷最高,生存壓力最大的一代;也是繳得最多,領得最少的一代。他們能在虛擬網路中建立社群,也能在街頭運動中流血抗爭;生活重心是雲端和智慧型手機,創業夢是網拍和開文青咖啡館;流浪是一趟旅程,結束才是開始。 面對結婚、買房、轉職、出走等人生重大抉擇,七年級總游移於理想與現實、掙扎於未知與泰然,在傳統與反骨間成為六年級的倚靠、八年級的嚮往。外人迷炫於草莓的豔麗,卻忽略其鋼鐵般的意志。 這樣一個銜接的世代,縱使我們無法讀懂全部,至少也要一窺其心。 【好評推薦】 ◎大 A(人氣作家) ◎吳定謙(名藝人) ◎宥勝(名藝人/作家) ◎段慧琳(主持人/作家) 「身為一個七年級生,他要和整個世界對話。要替七年級說出,還沒有開口就被消音的話。」 ──大A 「想要知道人生的真相,最棒的方法就是一個人去旅行,但如果現階段暫時做不到,那就讀完這本書吧!那就一定可以,找到幸福的關鍵答案。」 ──宥勝

目錄


CHAP 1 過日子
工作
有用嗎
大學畢業
加班
失業
效率
專業
求職
轉職
草莓族
買房
犯錯

擁有
活在當下

CHAP 2 新人際

支持
老朋友
社群
被嘲笑
被質疑
仇視
結婚
孤單
怎麼辦
愛人

CHAP 3 做自己
現實
初衷
長大
年輕
成熟
浪漫
做自己
三十歲
轉變
成敗
選擇
拖延
決心
文青
恐懼
拒絕
尋找自我
喜歡
誠實
慢下來

CHAP 4 流浪
放下
離開
旅行
迷惘
徒步
家人
責任
衝動
方法
金錢
異地
代價
鄉愁
流浪

CHAP 5 看世界
認同
臺灣
競爭
等待
自由
夢想
信念
幸福
語言
世界最棒的工作

內文試閱


當個孝順的壞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敢問你,一直叫人往外跑,不想當那個坐在狹隘辦公室一輩子的人,有沒有想過,其實有些事情自己不能選擇?或許你家境好,父母不用你養活,又或許,你自豪的旅行費是省吃儉用自己打工來的,但家中父母在你當了背包客以後,年老不能工作時又要如何過活呢?

  過了幾天,才敢回信給這位讀者,因為這事太晦澀、太尖銳、太嚴肅,不知該討論旅行?還是孝順?如果這種狀況出現在歐美國家,會是問題嗎?

  家住小學旁的我,除了可以每天定時聽見上課鐘聲,早晨散步會看見一堆辛苦匆忙的父母,載著心肝寶貝到校;放學後,又會看見一堆臉上略顯疲態的父母,等待接送孩子。

  每晚搭公車回家時,晚上九點多,看見補習班大門,母雞苦守門口,接送小雞回家。某次晚上十一點多,有位爸爸坐在機車上、站牌下苦等,公車上有位年輕人正是他的孩子,下車後的年輕人跳上機車,一臉不悅,父子不發一語,兩人就這樣移動,往另一方消失。

  自從能獨立移動後,極少讓父母護送,更別談與父母出遊、逛街,感覺這是一件很落伍的事。習慣一個人移動後,孤單也就習慣我,漸漸忘了父母存在的意義。要比不孝,我肯定拿第一。離家出走回家後,看著父母不堪用的驅體,白髮戰勝黑髮,皺紋像海浪在臉皮面上起作用,才發現父母真的老了,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父親還是個強壯的年輕人,可以任性的跳他的背耍賴。

  一向以為記憶是包袱,出走是為了丟下包袱。當有人問我,出走時有想家嗎?我敢直截了當的說「沒有!」其實心底很怕,怕認真想起來,就不敢往前走了。

  我的家,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其中,有不確定的父母關係,有不確定的孩子情緒,有不確定的經濟問題,放下是最不費力氣的,所以我選擇放下。代價是,換來許多良心上的不安。

  認真往心底挖掘時,不安,有好有壞。好的是,保護我以免陷入危險;壞的是,容易陷入保護自己的危險。兩方經常拉扯,搞得我情緒緊繃,最後決定接受一切,讓腦中兩個不聽話的小孩握手言和。情緒緩和後才發現,焦慮是因為太在乎家人,因為怕失去親人。如果再像以前過度叛逆,只會加快失去他們的速度,因此打算「適度的叛逆」,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會詢問家人意見,會想盡辦法減少親子間的衝突。

  父母的嘮叨之所以會隨著年紀增加,是因為他們的肩膀快要退休了,更期待孩子的肩膀硬起來,才有力氣扛起另一個家。

  有些年輕人會苦惱父母不贊同追夢,我鼓勵他們一定要和父母溝通,這是追夢前的課題之一。雖然還是有拒絕溝通的父母,但他們都是出於害怕而過度保護小孩,這時小孩該怎麼辦?此刻的小孩要比父母更有肩膀、更勇敢、更負責,父母才會更勇敢。如果小孩心中只有害怕,父母也只有擔憂。

  孝順這件事,是一家人的事,父母和小孩應該不斷溝通與成長。如果只為了當乖孩子而盡孝順之義務,父母不見得會開心。當個孝順一點的壞孩子,說不定比較快樂。

有時,一個人到遠方不是為了離家,而是急著找到回家的路。

社群

越多人的地方,越難找到自己。

  社群(community),其古法文字為Comuneté,拉丁文Communitatem,意指「具有關係與情感所組成的共同體」。階級社會學家湯馬士‧賓達(Thomas Bender)對社群的定義如下:

  社群是人數有限的一群人,擁有共享的理解與義務,在社會的空間或網絡中聚集起來。彼此的關係相當接近,感情也十分親密,通常都是面對面的溝通。人們因情感而在一起,而非個人自我利益。在社群中有一個「我們」的概念存在,其中每一個人都是成員。

  人類是全世界最聰明的群聚動物,當然也是最危險的一群。自從有了虛擬的網路世界,把人類的群體獸性昇華到極致。假使你對某事物看不順眼,你可以輕易透過網路找到某個社群,一起在上面怒吼,讓情緒從此有了出口,號召大家一起行動與改變。你並不需要知道改變的內容是什麼,因為你只在乎改變。當你為自己付出的一點心力沾沾自喜時,其實心底深處根本不知道為何改變,大家喊你就喊,大家罵你就罵,大家上街抗議你也照做。

  如果這個人從群體的虛擬世界回歸到獨自的真實世界時,還能言行一致隨時主動挺身而出,這個人的性格或許完整,甚至會成長;如果不是的話,人格特質可能因此分裂,過度依賴網路所創造出的自我,最後相信虛擬網路才是最真實的世界。當現實生活有所不滿又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怒吼,只能再躲回網路世界,因為只有社群的朋友會永遠支持你,陪你一起抱怨。和一群害怕的人躲在一起,就不這麼害怕了。所有動物都習慣找比較有安全感的地方生活,人類也不例外。

  我們知道社群很重要,知道正義很重要,知道改變很重要,把自己全盤交托給社群,卻沒了真實的自己。

  有個朋友在情場上是千人斬,是被許多女人斬首的那種。他是交友網站的忠實會員,每次和女生約見面後都被打槍,理由不外乎:在網路上像熟人,見面後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最後抱怨女生矯揉造作又善變,依舊躲回交友網站,重蹈覆轍。

  另一個朋友在職場上是工作狂,因為主管的易怒性格,經常在網路上抱怨主管,抱怨公司。問他該如何改變,只能啞口無言把問題怪罪企業文化。叫他換個工作卻捨不得,害怕找不到新工作。躲在網路上不斷抱怨,變成他唯一能行動的作為。

  還有個朋友在生活上失迷方向,一直問人怎麼辦,卻連問題在哪也不知道,只知道上網問人就會有答案。問達人,問仙人,就是不問自己。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問題丟給陌生人解決,反正最多鄉民認同的就是好答案,讓別人分擔自己的無力感,變成一種流行,似乎躲在網路上爬文就會有完美答案。

  網路社群拉近我和你,一堆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殊不知越多人的地方,越難找到自己在哪裡。日子久了,我們都被虛擬世界裡的自己所取代。

長大

陪父母冒險,如果無法牽手一起走,就牽著心。

  心理學家指出:「每個成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小孩。」

  童年回憶會影響未來,但有些人會把心中的小孩鎖在衣櫃裡,刻意隱藏,因為小孩給人不成熟、不懂事、幼稚的感覺,殊不知這樣的拒絕往來,少了認識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還可能漸漸迷失自己。

  小時候,老師、父母常叮嚀:要像個大人!

  以前認為理所當然,要成熟才會被讚賞、被肯定。似乎從幼稚園讀到大學,每位班上第一名的同學,外表和談吐也都彬彬有禮,像極「偽大人」,令我十分敬佩,我甚至懷疑不聽話的小孩是不是有病。

  小學讀書時,某次考試要交考卷,心想為何要交一張和別人長得一模一樣的考卷?所以把考卷當麵團搓揉後再攤平交給班導師,換來的不是肯定,而是當著全班的面毒打一頓,從此就變成班上優秀學生之間的拒絕往來戶。過去的日子也活得很像小孩,會到電動間打遊戲機,會偷爬學校小牆買外食,會被人欺負,會拿一堆零分考卷回家,會常常挨打……雖然這些幼稚行為的代價慘不忍睹,至少過得很自在。

  長大後讀了書,認識新朋友,走過新地方,發現當個小孩沒有不好,大人有時更需要向小孩學習,因為小孩的世界更簡單、更有趣、更真實;大人的世界反而更黑暗、更危險、更虛假。

  我們又該如何認識心中的小孩?我曾經問一位媽媽要如何管教小孩,她說如果不蹲下來,用小孩的高度看世界,永遠不會懂他們;反之,小孩不站起來用大人的高度看世界,也永遠不會懂大人在想什麼。

  蹲下來,彎下腰,重新站起來,當我們開始認識心中的孩子,也會知道如何傾聽父母心中的小孩。人與人之所以爭吵,一定是因為某方認為某方很幼稚。我認識不少與父母產生代溝的年輕人,彼此無法溝通。我們這一代的孩子,也許更要懂得彎下腰,靠近一點、牽緊一點,背起年邁的父母,讓他們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見、手牽得到。我們這群不聽話的年輕人,一直抱怨有代溝,只會讓溝變得更深。

  人長愈大,愈害怕,父母擔心孩子是人之常情。身為孩子,更要陪著父母冒險,如果無法牽著手一起走,那就牽著心。

  有個喜歡旅行的朋友,父母原本反對他獨自旅行,後來看著他在國外拍的照片與故事,才發現當背包客可以這麼有趣,沒有想像中危險。這就是帶著父母一起去世界旅行的最棒例子,說不定父母也會因此踏上背包客之路。

接受自己的幼稚,才是真正的成熟。

作者資料

藍白拖

遊走在叛逆與理性間的七年級, 2011年結束一年的放蕩之旅後,開始藉由文字創作,拼湊真實世界的模樣。 喜歡擁擠,因為擁擠才會摩擦出溫度; 喜歡無知,因為無知才顯得智慧的重要; 喜歡荒謬,因為人要荒謬才足以對抗荒謬; 喜歡挫折,因為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藝術。 臉書粉絲專頁: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 https://www.facebook.com/BlueWhiteSlippers

基本資料

作者:藍白拖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Life 出版日期:2013-09-20 ISBN:9789571358284 城邦書號:A2200431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8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