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生個孩子吧:一個經濟學家的真誠建議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1285期 書摘推薦! 生?不生?這攸關國家的命運,也是影響每個人一生的重大決定! 成為父母,會是你一生最棒的決定! 多生一個,對自己好,對小孩好,對社會整體更好。 近年來,台灣的生育率一再破新低,2010年的生育率0.895為全球最低,平均一對夫妻生不到一個小孩。台灣人真的不敢生孩子?還是,其實想太多了? 現代父母真的為子女做了很多,也很辛苦。如果父母的教養是讓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那麼不做那麼多可能會影響到小孩的前途。難怪一想到生小孩,「要花心思為他們張羅最好的,敦促他們讀書,好好長大,這個世界又不安全」,這些都是龐大的成本。 但是如果父母的擔心是錯誤的呢? 作者認為:多生幾個孩子,是很划算的,因為孩子能帶給父母快樂。站在個人利益的角度,應該再多生一兩個。 作者身為經濟學家、以及三個孩子的父親,他引用科學界對於領養和雙胞胎的研究,說明現代父母比起上一代花了更多心血在小孩身上,因而疲憊不堪,事實上他們可以更輕鬆、放鬆一些,而不會對孩子有不良影響……因為基因或天性(nature)的力量通常會勝過教養(nurture)。不論是孩子的健康、智力、快樂、成功、品格、或價值觀,父母教養的力量相對來說比較短暫,而基因的力量十分長久。 只要父母正常地把小孩帶大,長期來說基因會發揮作用,父母可以不必那麼累。 父母可以做正常的自己,快樂的父母最可以保證教出正常的小孩。 所以,既然生養小孩的成本不如想像中那麼高,那麼生小孩其實是變得「便宜」了,如果你夠理性,你應該多生一點。 猶豫著要不要生的人,往往從短期成本來做決定,而忽略了長期(例如60歲的時候)你會想要幾個小孩,甚至想要很多孫子。 沒有孩子,就不會有新創意出現,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真的,對你的家庭也是。 生個孩子,不但是給他一份生命的禮物,也讓你的人生更完整。 沒錢、年紀太大、沒有時間……這些都不是不生孩子的理由,因為都有解決的辦法;只有「不想生」才是不生小孩的唯一正當理由。所以,何不放心生孩子!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作者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和《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Amy Chua)掀起論戰,在多次對談當中針鋒相對,引爆對於教養方式的討論。 https://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cifamerica/2011/jun/11/conversation-strict-parenting-amy-chua 【真誠推薦】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黃哲斌 媒體工作者 ◎茱蒂.哈里斯 《教養的迷思》作者 ◎提姆‧哈佛德 《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 【各界好評】 ◎「獨特、生動、研究詳盡又睿智,這本書將會改變你的人生。」 ──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暢銷書《語言本能》作者 ◎「具煽動性、引人入勝,完全獨創的見解。卡普蘭的這本書推翻了認為親職角色很重要的傳統智慧。」──提姆‧哈佛德(Tim Harvard),《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 ◎「一本生動、機智、令人愛不釋手的書。作者布萊恩.卡普蘭從經濟學家和父親的角度看教養問題。他的結論可能令你驚訝,但是他提出了足夠的資料加以佐證。」 ──茱蒂.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暢銷書《教養的迷思》作者  ◎「想像一下:教養小孩不必是一件苦差事。你的孩子比你想像的安全,比你想像的聰明,而且──你對他的影響比你想像的小!所以你可以放輕鬆,用你新發現的休閒時間讀這本書吧。我保證你可以不抓狂,保持清醒。」──蕾諾兒‧史坎納其(Lenore Skenazy),《自由的孩子》(Free-Range Kids)部落格與書籍作者 ◎「這是討論教養最好的書籍之一。它把生命帶進這個世界,把知識帶入你心,把喜樂帶入你靈。」 ──泰勒.科文(Tyler Cowen),喬治梅森大學經濟系教授,《發現你的經濟天才》、《達蜜經濟學》作者 ◎「我愛這本書。這本書應該成為父母的指定讀物──我也要我的孩子讀,他們現在剛有自己的小孩,正困在這本書裡提到的事情很多、樂趣很少的陷阱裡。身為一位遺傳學者,我能報告的是布萊恩.卡普蘭提出的是事實。不僅如此,他解釋這些事實的方式將會改變我們對於教養的觀念。」 ──羅伯特.普羅民(Robert Plomin),心理醫師協會醫學研究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nstitute of Psychiatry)研究教授 ◎「給全世界的虎媽們,重重一擊……」──The Atlantic, Business Channel

內文試閱

孩子多多益善


  如果你問人們,為什麼我們這一代生養小孩的數量比從前少,答案可能有千百種:「人們負擔不起大家庭」,「女人現在有真正的事業」,「我們不需要小孩來幫忙農事了」,「女人想要過像男人一樣的人生」。

  但是,如果你拿這個問題來問他們自己,答案卻大同小異。當被問到「為什麼你不像我們以前一樣,多生幾個小孩?」所有人的回應都是痛苦的呻吟。這些哀嚎代表的意思是:「小孩很麻煩」,或「想像那些髒尿布和沒辦法好好睡的夜晚」,也或許是「你是要我的命嗎?」

  很冷酷卻很坦白的是,我們不想多生小孩,因為我們認為這其中的痛苦大於好處。當人們把多一個小孩可能帶來的快樂跟可能帶來的痛苦相比,他們的結論當然是,不想再生了。

  我的理論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要表達的也絕非每個人都要生很多小孩,而是平均來說,每個人都應該多生一點。那是多少?就是比原本計劃要生的再多一兩個。

父母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生活,卻不傷害到小孩

  每個世代的父母可能都認為自己付出得特別多,但是經過仔細的調查,證實當今父母的辛勞已達到最高點。以前在家相夫教子的媽媽只需要叫小孩子去外面玩,而現在的爸媽卻得時時刻刻跟在孩子後頭,像個督導或僕人似的。我們會自動想像父母都有一張斯巴達式的「典型現代家長」行程表: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興趣;晚上也不能出門,生活都圍繞著小孩子的活動打轉。

  「典型現代家長」為了小孩而放棄自己的獨立自主和休閒時間,不過你還是可以選擇。如果其他所有家長都從布魯克林橋上往下跳,你會跟著跳嗎?

  我的選擇並不是忽略小孩。我比大部分父母花更多時間陪小孩,當我的兒子還是嬰兒時,我總是值夜班,但我每天都會跟寶貝兒子玩。我的兒子跟我有同樣的興趣──特別是遊戲和漫畫書。有些父母會用手工藝和過多的功課來填滿小孩的生活,也許對他們來說那個方法不錯,但那不是唯一的好方法。有許多更輕鬆的教育方式可供選擇──例如讓你的小孩看卡通《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你則可以偷空每天享受一個小時的「自我時間」。

  難道讓電視人物分擔一些爸媽的工作,就是賭上小孩子的未來嗎?這種自我責備的心態煩擾許多家長,但事實上他們已經累到眼睛都幾乎睜不開了。實在沒有理由要求父母們一定要費盡所有心力,因為父母自己也很重要,能利用一點快樂的媒介,並不算有錯。

  從領養和雙胞胎的研究所提供的有力證據顯示,父母的教養行為幾乎不會影響小孩子的未來。如果父母讓自己享受一段長假──或是付出雙倍的努力──小孩子後來的結果其實都差不多。

  在你將這個論點斥為無稽之前,請想像你領養了一個小女孩。當她中學畢業時,你覺得她會比較像誰:她的親生父母,還是你?我指的不只是外表上的相像,而是包括智力、個性、成就、價值觀等等。老實說,如果你領養的女兒比較像懷孕生她的那個人,你會感到震驚嗎?

  你不必只是想像,已經有人這麼做了。有一組研究團隊把被收養者拿來與他們的親戚(有血緣關係的)及領養者做比較,他們發現,當被領養的孩子還小時,他們會像領養者,也會像從未謀面的血緣上的親戚。然而,當被領養的小孩長大後,故事卻有了驚人的轉變:與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的相似度仍然維持,但是與領養者的相似度卻逐漸消失。

  我們學到的是:要改變一個小孩子很容易,但是要讓他不變回去卻很難。因此,與其把小孩子想成一塊塊可以讓父母塑造的黏土,還不如將他們視為面對壓力就會變硬的塑膠──一旦壓力解除便彈回原狀。

  這與我自己當爸爸的經驗十分吻合。當我把小孩放在「頑皮角落」時,他們會為自己的過錯道歉,行為也會改善,但是乖巧無法維持太久,過沒幾個小時、幾天、或幾個禮拜,孩子們就會回復他們原本的行為。我好奇的是:若我無法改變兒子在下個月就要做的事,我要如何期待他們長大成人後還能改變他們的行為?

  如果身為家長,大量的投資是讓小孩子長成正常大人的唯一方法,那麼不想再生也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小孩注定要成為一個正常人──特別是當你對自己和配偶目前的樣子很滿意的話,很可能你的小孩將輕鬆地繼承你的聰明、成就、魅力和謙遜。

  這個暗示是:父母可以給自己放一個沒有罪惡感的假。養小孩的花費比大部分家長所付出的要少得多,因為家長們都過度花費了。你可以擁有獨立的人生,同時也成為一位令人敬愛的爸媽。在你決定不再生了之前,你真的需要為了自己重新再考慮。如果你的犧牲只佔你原本所預期的其中一小部分,這個小孩到後來可能會是一筆很棒的資產。

父母都過分擔心了

  你可能會認為,父母養育小孩真正重要的,不是去改變小孩長大成人後的行為,而是確保他們能安全順利的長大。身為父母最難的其中一點,就是擔心你的小孩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有太多的新聞報導呈現失職的父母無法保護小孩免於危險──這就足夠讓很多人嚇出病來。

  幸運的是,新聞是一回事,真實生活又是另一回事。在新聞裡,世界正在急劇惡化,然而在真實生活中,情況遠比想像中樂觀。今天五歲以下的小孩子比起純樸的五○年代還要安全五倍。

  如果小孩子跟大部分父母想像的一樣危險,那麼不願意再多生一個(或根本不想要小孩)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會面臨在有小孩與內心的平靜之間做選擇;每多生一個小孩,就等於等待另一場悲劇上演。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主要的挑戰不是讓小孩子安全,而是能感謝他們真的非常安全。

孩子帶來的好處,很多是在你人生後半段才會出現

  當人們在衡量多生一個小孩的利弊時,通常會礙於目光短淺,也就是太專注於短期的育兒成本,而忘記整幅大圖像。

  可惜的是,當小孩子在你眼前跑來跑去時,你便看不到整個大遠景。也就是說,你的小孩有天會長大,你的工作也會減輕。當小孩進入青少年期,你就會開始希望他們能有更多時間給你。等他們搬出去獨立生活,你甚至會覺得生三個小孩不夠。你會希望接到更多電話,小孩更常來看你──還有幾個孫子,在你還有力氣時能含飴弄孫。

  我的重點是,你的「最佳小孩數」會隨時間而改變。如果你的孩子已是青少年,兩個就覺得夠多了。你可能會說:「算我自私好了,我不可能再多生了。」但是,如果你可以超越自己舒適的限度,再多生一兩個,將來是誰受惠呢?是你。三十多歲時,帶四個小孩是很麻煩的。但是當你到了六十多歲,故事會顛倒過來。到那時候,你的四個小孩(還有他們給你的不管幾個孫子孫女)可能就會變成樂趣。

  如果你不只是自私,而是非常懂得自私,你就會考慮這些長期的好處,再去決定要生幾個孩子。因為短期的不便就犧牲掉長期的決定,這並不合理。

   生育對於我們的退休計畫也很重要。社會福利和醫療照護制度是金字塔型的方案,當人口趨於老化,金字塔的頂部就會變得沉重,使整體開始搖晃。在一九四○年代,美國平均每十位工作人口支撐一位退休人口,現在大約是五比一。在十五年後,會跌到三比一。有更多小孩的父母不僅為將來的退休人口鋪路,也能減輕未來工作者的賦稅負擔。

這本書是為誰而寫


  當我告訴別人我在寫一本書《生個孩子吧!》時,最常見的反應是:「因為你老了他們會照顧你嗎?」現在辯駁的時候到了。事實上,我懷疑「等我老了以後孩子們會養我」是生養小孩的好理由。就像這句古諺無情指出:「一個人可以照顧五個小孩,但是五個小孩照顧不了一個爸媽。」

  一個特別孝順或有成就的孩子,可能會是一項高回收的投資,不過那要花上長遠的代價。唯一比較有希望達成「那對我有什麼好處?」期待的方式,是把重點放在小孩與生俱來或是「消費」上的好處。如果有人問說:「為什麼我要買一台高解析度的電視?」你不會向他們保證,這台高畫質電視會在他們年老時供養他們。你會說這台高畫質電視很有趣、很酷,或是超讚。同樣的,如果有人問到:「當爸媽對我有什麼好處?」你必須強調小孩子很酷的特質在哪裡:他們可愛極了;他們很好玩;他們跟你長得一樣;他們有你一半的基因;這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小孩子很酷的地方一點也吸引不了你,如果你對「我的兒子」、「我的女兒」這些字眼無動於衷,那麼我的任何論點都無法說服你。一個消費者不會去購買基本前提與他牴觸的產品。

  那沒有關係。我不是要說服每一個人都要生小孩,我想要說服的是至少有一點意願想當爸媽的人,讓他們比原本計劃的再多生一點。這些人就很多了。即使是那些自己選擇不要小孩的人,他們的原因大部分是犧牲太大,而不是一想到小孩就沒興趣。只要你也是有一點想當爸媽的人其中之一,我們就有很多可以討論的。

關於孩子、育兒、幸福與私心的對話

  了解一個理論最好的方法是拿它來辯論。

  你已經聽過我的主要見解,現在該是與一些批評者硬碰硬的時候了。我必須承認,以下的對話是編造的。我是唯一真實的角色;其他都是虛構人物。但每個人物都代表對於我的觀點的普遍反應,而且所有的論點都是從真實生活裡擷取的。

人物表
◎布萊恩(作者本人):「擁有更多孩子的自私理由」先生/子女數:3
◎貝琪:單身職業婦女,我最難纏的批評者/子女數:0
◎史蒂夫:疲憊不堪的爸爸/子女數:1
◎克莉絲汀:半支持的媽媽/子女數:2
◎伊凡:抱持懷疑態度的社會科學家/子女數:0
◎瑪麗:超級媽媽/子女數:5

談話一:你怎能認為父母沒影響力?


  布萊恩:你們對我的大前提有什麼看法:父母的許多不愉快是不必要的,因為大部分父母的「投資」不會有回報。

  克莉絲汀:我了解你的觀點,但你不會太誇張了嗎?基因確實有影響──有些孩子就是比其他孩子更難養。但這不表示父母就不應該試著增進你那「父母願望清單」上的所有東西。

  布萊恩:健康、智力、幸福、成功、品格、價值觀與鑑賞力。

  克莉絲汀:對。你意思是說,父母不應該叫孩子刷牙、吃晚餐和上學嗎?

  伊凡:好問題。講白了,我認為布萊恩對雙胞胎與領養研究所做的觀察,幾乎到了不負責任的地步。有許許多多的證據證明,環境影響很大。他應該要客觀地綜合歸納,而不是只挑軟柿子吃。

  布萊恩:等等,伊凡。我對雙胞胎與領養的事實證據所做的探討,不能脫離一個重要且明確的警告:你發現的事物取決於你觀察的角度。幾乎所有的雙胞胎與領養研究都將背景設在已開發國家。認養孩子的家庭大多是中產階級,而且百分之百都想要孩子。如果分析了這些研究,然後告訴大家虐待孩童不會留下永久創傷,或者你的孩子假使生長在第三世界,日後也是一樣好,那樣才是不負責任。可是我沒說這種話。我全心全意相信,惡劣的家庭會造成疾病、愚蠢、不幸、失敗與罪惡。

  克莉絲汀:那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布萊恩:在諸如美國、瑞典與澳洲這類國家的父母所經常採用的養育方法,最後會教出非常像父母的孩子。我指的並不是那些從來不叫孩子刷牙、吃飯或上學的異類父母。

  伊凡:所以,只要傳統的認養中心認定你是個合適的父母,細節就不重要了嗎?

  布萊恩:基本上是的。在孩子對你的尊敬程度這方面,教養有相當大的影響。這是我重視的──而我敢打包票,絕大多數的父母也跟我一樣。教養也有一些重大、表面上的影響。父母有力地影響著孩子的宗教歸屬與政黨偏好──但不會是更深層的信仰與政治傾向。

  克莉絲汀:還有呢?

  布萊恩:許多研究也發現,父母對於「父母願望清單」上項目的細微影響,但也有很多研究沒有發現任何影響。然而,就算嚴格的教養達到輕微的效果,那還是不值得。你改變你孩子長大成人後的健康、智力、幸福、成就、品格或價值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你破壞孩子對你的感情(對你的尊敬)的可能性確確實實存在。

  克莉絲汀:會不會因為你剛好是一對同卵雙胞胎的父親,導致你過度相信雙胞胎與領養研究呢?

  布萊恩:個人經驗確實影響了我的看法,但並非如你所指的那般。早在我成為父親之前,我就對雙胞胎與領養研究產生興趣。撫養雙胞胎並沒有改變我對科學的信心;我兩個兒子差不多跟那份研究預測的一樣。不過,有了孩子讓我體會到行為遺傳學的實用性。醫學研究的意義在於幫助醫生。雙胞胎與領養研究的意義難道不應該是幫助父母嗎?

  克莉絲汀:我從來沒有真正讀過任何這類研究。老實說我不太懂統計學,無法判斷它們可不可信。可是當它們違反常識時,還能站得住腳嗎?

  伊凡:這裡我倒支持布萊恩。克莉絲汀,你不能仰賴常識。常識告訴我們地球是平的。

  布萊恩:等等,伊凡──我支持克莉絲汀。如果一份你不了解的研究與你的親身經驗產生衝突,質疑這份研究是合理的。我的看法是,雙胞胎與領養研究符合常識。

  克莉絲汀:你對常識的定義想必跟我不一樣。我的常識告訴我,教養影響很大。

  布萊恩:我的常識告訴我,教養就短期而言影響很大。如果我兒子打架,我罰他們到反省區待著,我通常可以得到一、兩個小時的平靜,但不是一輩子。這也是常識。而當雙胞胎與領養研究區分短期與長期效果時,這正是它們得到的發現。

  克莉絲汀:我寧願相信,如果我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嚴格督促他們,我的教導會深深烙印在他們心裡。

  布萊恩:有時候我也寧願相信是如此。然而,如果常識告訴了我們什麼,那就是真相與我們寧可相信的情況往往相去甚遠。雙胞胎與領養研究顯示,孩子不是被父母揑出人生的黏土。他們更像是彈性塑膠,會對壓力產生反應,一旦壓力消失之後就會彈回原形。

  克莉絲汀:所以,就算我看到自己給了孩子某種好的影響,它以後還是會逐漸消失?真令人沮喪。

  布萊恩:沒必要沮喪。我的兒子將會長大、獨立、有主見,接受這個事實讓我卸下了負擔。也許他們日後都將以自己的方式得到成就。現在我知道他們的未來大大超出我的掌握,我便可以輕鬆地享受與孩子共處的時光。

談話二:孩子與快樂


  史蒂夫:我們可不可以回去「享受共處時光」那一點?雖然這話聽起來不太好,但我無法真心誠意地說我享受當一名父親。我實在是精疲力盡。如果我完全自私,就不會有孩子了。現在我知道養孩子是怎麼回事,我真的要自私起來,不想再多生了。

  布萊恩:這話聽起來確實不太好,但你可能把自己的錯怪到孩子身上了。我敢說我能找到很多方法讓你的生活更輕鬆,而不會損害到你的孩子。我先問問,你的孩子固定參加多少活動?

  史蒂夫:〔數著〕我想想。足球、芭蕾、跆拳道和讀經班。

  布萊恩:你女兒最不喜歡哪一樣?

  史蒂夫:應該是芭蕾吧。每次我們叫她準備,她都心不甘情不願的。

  布萊恩:那就對了。芭蕾就不要去跳了。你讓她待在家裡看電視,你睡覺就好。改善你的生活就這麼簡單。

  史蒂夫:孩子不是這樣養的。

  布萊恩:誰說的?她不喜歡上芭蕾課,你不喜歡帶她去,更何況芭蕾舞者以後出路也沒有很好。我不是叫你取消她所有的活動來看電視,只是做個明智的調整。

  史蒂夫:我恐怕連睡覺都不行。沒多久她就會亂跑亂叫。

  布萊恩:你有沒有試過……管教?

  史蒂夫:我已經累到沒力氣管教了。隨她去比較輕鬆。

  布萊恩:如果是這樣,取消芭蕾課的好處比我剛才想的更大。與其睡覺,不如將你省下來的精力投資在管教上。這樣做絕對值得。

  史蒂夫:也許對其他小孩有用,可是我的女兒很難纏。

  布萊恩:這怎麼會是反對管教的理由呢?你的孩子愈難纏,你愈是賺到。想想看,父母藉由設下規矩,就能把子女的壞行為消除一大半。模範孩子的父母可能感覺不到差別,但你一定感覺得到。

  瑪麗:當爸爸的真的都這麼想嗎?這讓我感到很不安。我的五個孩子報名了十三種不同的活動,我毫無怨言。身為一個父母應該要完全付出,而不是撿便宜和打盹。

  史蒂夫:〔嘆氣〕你說得對,瑪麗。當我看到像你這樣的父母時,我感到很愧疚。我知道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

  布萊恩:我不懂為什麼你要感到愧疚。瑪麗是個了不起的媽媽,但她的時間表並非每個人都適用。史蒂夫愛自己的女兒,也將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他給了她生命的贈禮。有什麼是他需要感到愧疚的呢?

  瑪麗:因為缺乏管教會影響她往後的人生。她以後就沒有該有的技能,無法在課業或工作上與人競爭。誰知道?她搞不好會未婚懷孕或做犯法的事。

  布萊恩:不太可能。雙胞胎與領養研究發現,父母對於教育、收入、犯罪或未成年懷孕的長期影響很小,或根本沒影響。不過,我還是支持瑪麗的建議。史蒂夫需要運用更多的管教──不是因為缺乏管教會害到他女兒往後的人生,而是因為缺乏管教會害到現在的史蒂夫。他的女兒讓他感到在自己家裡像個囚犯。史蒂夫必須替自己爭口氣。

  瑪麗:我很不想在史蒂夫面前說這些話,可是如果父母對子女毫無影響,為什麼我那五個孩子比他的孩子在行為規矩上好那麼多呢?

  史蒂夫:我想該怪我自己。但我還是忍不住覺得,我的運氣比你差,生到了比較難纏的孩子。

  布萊恩:你們兩個說的都有些對。瑪麗的孩子沒有騎在她頭上,因為她跟史蒂夫不同,她不會忍受這種情況。雖然瑪麗的管教對她孩子未來的成就影響很小,但無疑地改善了孩子現在的行為舉止。不過,管教不是萬靈丹,甚至短期來說也不是完全有效。人格部分是遺傳──我敢說史蒂夫小時候比你還麻煩,瑪麗。

  瑪麗:我還是不喜歡你的態度,布萊恩。你在鼓勵人們當壞父母。

  布萊恩:你一定要當個壞父母才能找到輕鬆帶孩子的方式嗎?

  瑪麗:如果你像你說的那樣懶散,你當初何必生孩子呢?

  布萊恩:你說我「懶散」。我會說是「平衡」。我生孩子是因為我愛孩子。我挪出時間跟朋友玩桌上遊戲,因為這也帶給我樂趣。如果孩子還太小,我無法帶他們去看我想看的電影,我會在下班後自己去看一場電影再回家。為什麼養育孩子非得占用我全部的生活不可?

  史蒂夫:我覺得要是我做這樣的事,我老婆會殺了我。

  瑪麗:或許她該這麼做。聽起來布萊恩是乾脆把他「多餘」的養育責任丟給別人。有人必須為你愜意的生活方式收爛攤子。我猜那個倒楣鬼就是你太太吧。   貝琪:謝謝你終於提出來了,瑪麗。養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付出大量勞力──耐人尋味的是,布萊恩沒有提到,所有的工作幾乎都是女人在做。我就是因為這樣才打算不生孩子。

  布萊恩:我嚴肅地表示反對。你們都講得好像夫妻是共享一塊固定大小的幸福蛋糕似的──要讓爸爸吃到更多,就只能給媽媽小塊一點。這是錯誤的。真實的家庭絕對不是完美的,因此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我是個育兒企業家,志在尋找讓家庭生活少些負擔、多些樂趣的方法。如果我抓出浪費掉的時間,然後和太太彼此分享省下的時間,這樣對我們都有益。

  貝琪:算了吧。你的說法只是為那些希望女人在家當母豬的男人除罪,如果你真的關心你的太太──或者任何女人──你就不會催促她們多生孩子了。

  布萊恩:你是在為實際不存在的性別衝突窮緊張。男性與女性對於家庭規模的平均期望值幾乎是一致的。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說出,有孩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這樣的話。如果我是在為想要更多孩子的人找除罪的說詞,容我指明,這樣的人有半數是女人。

  貝琪:說到底還是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女人忍受所有的痛苦,扛起大部分吃力不討好的苦工。當一個男人說要「抓出浪費掉的時間」並「和彼此分享省下的時間」時,我們有絕對的理由質疑。你的分享是怎麼分?你六十她四十?還是你九十她十?

  布萊恩:我不曉得你為什麼要這麼懷疑我,貝琪。你可以儘管揶揄,但如果我有多餘的一小時空閒時間,我會把它給我太太。她比我更需要它──就像俗話說的:「媽媽不快樂,全家不快樂。」

  史蒂夫:聽起來你還沒完全讓你太太相信你的觀點。

  布萊恩:有哪對夫妻真的是夫唱婦隨呢?

  史蒂夫:我想你無意間已洩露出你學說的致命缺陷:除非父母雙方都接受,否則那是沒用的。這種事發生的機率少之又少。

  布萊恩:如果父母雙方都接受我的看法,那勢必會有比較好的效果,不過就算只有其中一位家長接受,它還是能達到成效。夫妻總是會彼此妥協。你的另一半不會讓你時時刻刻遵循我的建議,但你還是可以把天秤往快樂的那一端多傾一點。

  瑪麗:哼,如果我老公真的信了你那套,我才不會妥協呢。我會反對你的每個看法。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我的責任。這提醒了我:不是有很多被你藏起來的雙胞胎與領養研究說,父母對孩子有輕微的影響嗎?

  布萊恩:是有一些。例如,根據韓國的領養研究,瑪麗第一個孩子所受的教育會少六個月,因為他有四個弟弟妹妹。

  瑪麗:有四個弟弟妹妹的扶持,顯得這是個微不足道的代價。

  布萊恩:我同意,但我敢說,許多父母會覺得你沒把你兒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瑪麗:別人有什麼意見是他們的自由。我的重點是,我養育孩子的方法並非不科學的。即便只能帶給我孩子微小的好處,我也願意承受許許多多的辛苦,所以你的整個論點恰好得到反效果。我的付出達到的成果比我所想的更少嗎?那我得更努力了。

  布萊恩:你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等你的孩子長大,又各自有了孩子之後,你會希望他們過得跟你一樣辛苦嗎?

  瑪麗:等輪到他們為人父母的時候,那當然囉。

  布萊恩:好吧,我們就採用這樣的觀點吧。瑪麗,沒人能否認你是個了不起的母親,但我必須問你:你曾對孩子發過脾氣嗎?

  瑪麗:我只是個普通人。養孩子並不輕鬆。

  布萊恩:好,知道你是這麼一個經驗豐富的媽媽,我很好奇。根據調查,在孩子最常見的願望裡,其中兩項是希望父母「不要那麼累」和「不要那麼有壓力」。整體來看,孩子們都給自己的父母好成績,但在控制脾氣這一項,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孩子給媽媽和爸爸C、D或F的分數。你相信這樣的調查結果嗎?

  瑪麗:應該相信吧。父母不是專業演員。在孩子面前,這麼做比假裝自得其樂輕鬆得多。

  布萊恩:假設你其中一個孩子在控制脾氣這項給你打F。你會怎麼面對?

  瑪麗:試著改進。

  布萊恩:很好,但你不是已經很努力了嗎?

  瑪麗:我說過了,我只是個普通人。

  布萊恩:我也是。顯然,要讓一個父母看起來更快樂,最實際的方式,是讓自己真的感到更快樂。

  瑪麗:你的重點是?

  布萊恩:改善你育兒方法最好的途徑之一,就是讓你更快樂。因此,即使你將子女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你也應該聽聽我的一些建議。

延伸內容

生個孩子,你確定嗎?


◎文/黃哲斌(媒體工作者,兩個孩子的父親)

  颱風,地震,海嘯,核電危機;經濟遲滯,空氣污染,溫室效應,能源枯竭;房價高漲,托育體系不足,高學費,青年貧窮化。這些效應圍繞我們,不斷聚攏,翻攪,似乎是完美風暴,我們應該多生小孩嗎?

  在此同時,少子化正衝擊台灣社會,人口負成長,老齡化,預示著未來社會勞動力不足。太少的青壯人口,必須餵養太多銀髮族,國家稅賦、健保體系、軍保公保勞保及國民年金等社會安全網,面臨崩解危機,我們應該多生小孩嗎?

  本書《生個孩子吧》作者布萊恩.卡普蘭試圖以非傳統方式,大聲投後者一票;而且他以經濟學家的角度,告訴我們:多生一個,對自己好,對小孩好,對社會群體更好。

  在他種種論據中,最令人感到興趣,或許也最具爭議性的,就是他提出「教養對小孩的影響性,往往被高估;事實上,教養形塑孩子未來的因素,還比不上基因的力量」,他引述許多遺傳行為學的研究,以雙胞胎及領養孩童為例,試著說服我們。

  他的用意,在於勸說天下父母,尤其傳統東方教育價值下的父母(或那些虎媽們),不必給自己與孩子太多壓力,不必逼迫他們上太多才藝班、補習班,可以減輕父母的財務及精神負擔,讓親子關係更好、更有餘裕;甚至偶爾讓子女看電視,父母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並不是罪惡。

  這一點,確實違背許多人的常識經驗,讓人嚇一跳。直到,我想起自身的例子,我的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藥房老闆,他們自我年幼,就堅定希望我成為另一個醫生,同時設定我唯一的弟弟是工程師。然後,用盡全力往目標邁進,用盡全力塑造他們設想的完美人生。

  結果,我大學重考三次,歷經叛逆、冷戰與家庭革命,最後成為一名記者。我弟弟工專畢業,拒絕再升學,退伍後在樂器行工作,月薪一萬六,現在是一名音樂人,與朋友合開獨立唱片公司,領過兩次金曲獎最佳製作人。

  在父母的教養標準下,我們未曾符合期望;但我很篤定,我們兄弟比他們當初的設定目標更快樂,更滿足。

  仔細回想,我從父母身上獲益最多的,不是他們嚴格的教育方式,不是他們「直升機父母」式的事事掌控,更不是鞭策我們上繪畫班、作文班、音樂班;我之所以是我,因為他們的陪伴與關愛,他們的笑聲與爽朗,他們的善良虔誠與積極樂觀,這些印記,像一種隱形基因,銘刻在我與弟弟身上。

  我妻子的家庭經驗是另一種例子,她父母學歷不高,而且都忙於工作,忙於賺錢餵養四名子女,鮮少督促他們讀書。但他們都極愛孩子,付出僅餘的時間與資源,結果四個小孩都大學畢業,其中一名碩士,一名博士與一名準博士。「教養」在他們身上,不代表優渥的物質與學習資源,而是愛,關心,與美好的家庭氣氛。

  這些呼應了作者的說辭:「雙胞胎和領養研究證實,父母對於孩子在童年的體驗和回憶有顯著的影響。雖然這不是父母唯一持久的餽贈,但卻是最有意義的。」也符合書中引用作家茱蒂.哈里斯的觀點,她以夫妻關係為例,認為親子關係也應比照:

  「我並不預期我對待我先生的方式,會決定十年或二十年後他將變成什麼樣的人。然而,我確實預期這會影響他跟我一起生活有多快樂,以及十年或二十年後我們會不會還是好朋友。」

  我不能說,我贊同此書作者所有論點,但我相信,他的觀點很有參考價值;尤其在他與虎媽之間,我投此書作者一票。

  而今,輪到我與妻子身為父母,日日陪伴兩個兒子成長,驚異於他們經常超越一名想像力貧乏老爹的想像,享受他們在基因與生長環境的交互作用下,七彩霓虹般的不斷變換,以及一對親手足的對位差異。

  他們目前分別三歲與七歲,哥哥膽小怕高、弟弟喜歡嘗試危險動作;哥哥獨鍾藍色、弟弟酷愛紅色;哥哥食量大,狼吞虎嚥、弟弟吃得極少,一頓飯要兩小時;哥哥有漂亮的雙眼皮、弟弟是笑時迷人的隱藏內雙;哥哥慢飛,五歲才能講出完整句子、弟弟早慧,兩歲半就會背唐詩,講童話故事。

  看著他們的日常互動,他們社會初階的行為演化,看著他們手牽手走路回家,看著他們親愛相擁,弟弟甜膩喊著「哥哥,我愛你」,這一切,對於原本只想要一個小孩的我,已是「多生一個」的最大酬償。

作者資料

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

美國喬治梅森(George Mason)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也是EconLog部落格(econlog.econlib.org)的主持人之一,該部落格是《華爾街日報》前25大經濟學部落格之一。他的前一本書《理性投票者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被《紐約時報》選為年度政治類最佳書籍,並入選《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好書。他的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他目前與妻子和三個小孩住在維吉尼亞州奧克頓(Oakton)市。

基本資料

作者: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 譯者:陳佳伶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書系:經濟趨勢 出版日期:2012-07-12 ISBN:9789866031168 城邦書號:QC1052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