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目錄
2 活在矛盾的和諧裡
3 活得知足
4 活得無限
5 活得無私
6 活得有創意
7 活得超越自我
8 活在川流不息中
9 活得謙卑
10 活得如一
11 活在虛無中
12 活在內心的信念裡
13 活得能獨立思考
14 活得形而上
15 活得從容
16 活得堅定
17 活得如英明領袖
18 活得無拘束
19 活得無牽絆
20 活得與世無爭
21 活在難以捉摸的矛盾中
22 活得有彈性
23 活得自然
24 活得節制
25 活得崇高偉大
26 活得冷靜
27 活出內在的光華
28 活得有德
29 活在自然規律裡
30 活得毋需武力
31 活得毋需武器
32 活出道的善好
33 活得自主
34 活在大道中
35 活得超越世俗的愉悅
36 活得卑微
37 活得簡單
38 活在自己的天性裡
39 活得完整
40 活得歸本溯源與謙讓
41 活得超越表象
42 活得融入和諧裡
43 活得柔軟
44 活得知所止
45 活得超越外在
46 活得平和
47 活在本質裡
48 活得漸減
49 活得超越批判
50 活得不朽
51 活在潛藏的美德裡
52 活得回歸根本
53 活得正直可敬
54 活得能改變現況
55 活得放得開
56 活得了然於心
57 活得不獨斷
58 活得平靜不為順逆所動
59 活得克制
60 活得邪佞不侵
61 活得保持低姿態
62 活在道的寶山之中
63 活得不覺困難
64 活在當下
65 活得心性單純
66 活得一如海洋
67 活在道的三寶中
68 活在合作互助裡
69 活得無仇敵
70 活著得道的生活
71 活得無恙
72 活在敬畏與包容中
73 活在天網裡
74 活得不懼死亡
75 活得寡欲
76 活得柔軟折腰
77 活得奉獻所餘
78 活得似水
79 活得無怨
80 活在自己的烏托邦中
81 活得不積累
序跋
沒有改變,不可能會有進步;
不能改變想法的人,改變不了任何事物。-蕭伯納
《智慧81:一日一則‧改變生命的奇蹟》這本書,是我對《道德經》這本當今世界上除了《聖經》之外,被翻譯最多次的充滿智慧之作,所進行長達一年的研讀、思索與應用的成果。許多學者認為這部中國經典著作,是針對存在本質的終極論述,但它也是一個極有價值的資源,有助於達成一個保證圓滿、喜樂、平和與均衡的生活之道。我聽說有人藉由閱讀或再閱讀《道德經》的八十一段經文,克服了危及生命的沉痾惡習。請想像一下:不到一百篇的短文中,竟能描述出一個均衡的、道德的、精神的生活之道,並且適用於普世生活的所有面相。
古老的傳說告訴我們,《道德經》是由老子所著,他是一位古洛陽先知及皇帝的史官,因為目睹了長期戰亂所造成的持續道德淪喪,決定西行進入沙漠。當老子經過函谷關時,一位名為尹喜的守關者深知他是一位智者,於是懇求他將自己學說的精華記載下來,才成就了這部五千字的《道德經》。
我在閱讀《道德經》原文時,並未發現這部典籍有明確的歷史記載;但時至今日,《道德經》卻有數千種版本和幾乎所有語文的譯本。事實上,我深深著迷於晨間閱讀這部經典的原文,到了午後卻能再度領悟到不同的詮釋,於是訂閱了更多譯本,其中五本歷史相當久遠,另外五本則相對較新。因為老子本身以及《道德經》原文都未經由正史確認,所以我對撰寫上述版本的學者們,就這五千字所做的不同詮釋十分著迷 尤其考慮到其中有許多古中國文字符號已不再被使用,以致有不同的翻譯與詮釋。
我自覺身負重任,必須為每一段章節寫篇短文,以顯示《道德經》仍是適用於二十一世紀的寶貴智慧。我從這十部讀過的譯本裡,將其中八十一篇經文章節以及我所產生的共鳴,拼湊成《智慧81:一日一則‧改變生命的奇蹟》一書,可說是我個人對《道德經》的詮釋,每一個章節都讓我更深入的洞悉生活與自然。當你繼續往下讀時,會了解這些內容是我將自己認為十種不同譯本中最有用的觀點集結成冊。我要對任何可能的遺珠(或者是已包含在書中但並非最合適者),表示歉意。
《道德經》的諸多禮贈之一,便是具有拓展心靈的特質,尤其是老子以一種反諷與矛盾的方式促使你正視生活。如果你認為咄咄逼人是合宜的反應,老子則會敦促你看到謙卑的價值;如果採取行動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老子便會要求你考慮靜觀其變;如果你覺得緊緊抓住就幫助自己得到想要的,老子會勸你有耐心的鬆開手。
到底什麼是「道」?如同《道德經》第一章告訴我們的「道可道,非常道」,以下是我能想出的最佳說明:「道」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事實,是無所不在的萬物源頭。「道」無始、無終、無為,卻賦予有形世界的事物以生命,稱之為「萬物的世界」。
有關《道德經》的註解,通常將「道」詮釋為「大道(路)」,「德」為「形體與力量」(也就是道的體現),「經」就是「書」。我讀過的每一部譯本,都將道視為大道(Way)有著大寫的W,德則是為道增添光彩。當我看著自己用了超過六十五年的名字Wayne W. Dyer時,才了解到是什麼吸引著我,研讀並撰寫這些論述道德的文章!如同你看到的,我名字的前三個字母構成了Way這個字,而dyer(我姓Dyer)則是染色以增添光彩的人,難怪我會全心投入研讀、撰寫、詮釋,同時最重要的是,將《道德經》的八十一個章節付諸實行。
在《中國與印度的智慧》一書中,林語堂博士說道:「依我的觀點,在整個東方的著作裡,如果有一本書應被優先閱讀,那就是老子的《道德經》……它是世界上最為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當你閱讀《智慧81:一日一則‧改變生命的奇蹟》一書時,將透過老子神秘又實際的哲學,來發現自己的道路與方法,然後享受將其應用於現代生活中的樂趣。
撰寫這本書是完全臣服於一些觀念,雖然這些觀念並不符合直接理性的方法,卻以「道」的方式,難以言喻、無以名之地改變了我。自從我知道將花上一年時間進行這個計劃時,便以下列記錄的方式展現創作過程:
我清晨四點醒來,一邊喝果汁補充營養一邊沉思,然後進入我的神聖寫作空間,裡面的一張桌子上,擺了幾幅裱框的老子畫像:其中一幅他披著一件簡單的袍子,另一幅中他身旁站著一位隨從,第三幅他跨坐在一頭牛背上。我放鬆自己融入作品裡,讀一段《道德經》,並在字裡行間玩味思索,讓內在與外在的生命力量曉諭我。
有些章節的理念似乎是要傳達給政治領袖的,但不論如何,我都仍以一般的讀者為念。換言之,我尋求的是每個人都適用的智慧,而非專為政府或企業領袖進言。
我草草記下幾個重點,在接下來的三天裡思索著老子提出的理念究竟是什麼。我讓「道」跟所有的活動終日相隨,我對自己這麼說,「改變你的想法,偉恩,然後觀察你的生活將會如何改變。」我的想法的確改變了。
我感覺「道」一直與我同在,總是無所為卻又無所不為。我現在用大視界來看世界時,整個景觀也跟著不同了。我看到的人們都是上天的創作,不再拘泥於自我的本性,並且更積極地介入他人的事務中。我現在的觀點完全不同:我感到更平和有耐心。我不斷的被提醒世界萬物周而復始的本質,以及擁有強而有力的洞察力,能夠改變所看到的事物。我知道人類就如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般,悲傷、恐懼、挫折或任何惱人的感受都不會持久。自然並不會產生一個永不止息的風暴,因為禍兮福所倚。
在日復一日思索與實際應用某一章節的智慧之後,我在清晨時分凝視老子的畫像,自問:對那些想要遵循這些崇高教誨而活的人,你要表達的是什麼?今天,這些要如何應用在此處?
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令人興奮,它很簡單自然地透過歲月、透過四周的氛圍、藉著我筆下的辭藻,躍然呈現在紙上,文思泉湧如有神助。我知道我並不擁有,也無法碰觸、感受、看見或有以名之,但是這些文字的確來到這萬物的世界。我感激,困惑,驚異,欣喜若狂。第二天,我又立即展開另一次四天的探索,與二千五百年前中國大師的智慧同在,甚感有幸,與有榮焉,並對這些智慧之言的深遠影響敬畏不已。
我眼中的二十一世紀未來領袖,應該浸淫於老子的智慧中,並透徹了解其重要性。我們的生存之道在於了解透過以「道」為中心的生活,能夠讓所謂「敵人」與「戰爭」的概念不再存在。政府必須停止過度控管民眾的生活、停止徵收過多的稅賦,以及侵犯民眾的隱私。
但最終仍要由每個人親身發掘與應用「道」所帶給我們的教誨及真相,因為這個方式將引領我們獲致個人存在的極大驚喜 沒錯,你本身就是運行中的「道」,你的存在來自於無,也終將歸於無。所以,為了個人最大的喜樂與福祉,請將閱讀本書視為個人的心路旅程。首先仔細閱讀一段《道德經》及其後的論述短文,然後花一些時間去應用,改變你固有的思考模式,並敞開胸懷去面對將這些想法概念化的新方式。最後就是藉著寫作、錄音、繪畫等各種你所選擇的方式,把這篇經文章節化為自己所有;接下來再依照自己的節奏進入下一段章節。
下列文章節錄自鄧明道所著《三百六十五道:每日一思》,這是我每天都要參閱的書。請閱讀這段摘錄並親眼目睹「道」活躍在自己的生活中:
如果你長期自我研修教化,則離「道」不遠矣。經由此,你也會進入一個超凡感知能力的世界。你會經歷無法想像的事物,接收到不知由何而來的想法與知識,因而可被歸類為具有先見之明,但是當你試著傳達自己的經歷時,卻沒有人會了解或相信你。這條路走得越遠,你就愈偏離一般社會,你或許能看到真相,但是人們卻寧願聽信政客、藝人和騙子的話。
如果你是眾所周知的「道」之奉行者,人們可能會求教於你,但他們通常不是真正了解「道」的人,只是想利用「道」作為依恃,希望你告訴他們你所見到的奇景,然而這往往只是一段溝通不良、徒勞無功的對話。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知者不語」的原因。
何不單純的保持緘默?享受「道」而任憑旁人視你為魯鈍愚蠢,但內心卻能享受「道」的神秘喜悅。如果你遇到某人能從你的經歷中獲益,你就該與他分享;但是如果你只是在一群陌生人中徘徊,那麼保持緘默才是明智之舉。
也許《道德經》的首要訊息,就是如何在這古老神聖的通篇經典中,學習盡情享受單純。當你把這些理念付諸實現時,你會發現其淵博與深奧,但隨即會因為它的簡單與自然而震驚。古代中國大師老子的忠告很容易應用,千萬別複雜化。單純的保有你和諧的本性,只要所聽所聞、一言一行相互配合,便足以信賴。
我希望你能夠感受到愛上老子及不可思議的《道德經》的喜悅,那將會為你的人生大「道」增添光彩。謹獻上我的愛和承諾,許你以「道」為中心的世界,那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美景致,為你,為世界,為宇宙。
鳥,吾知其能飛;
魚,吾知其能游;
獸,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為網,
游者可以為綸,
飛者可以為矰,
至於龍,吾不知其乘飛雲而上天,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摘自《老子的生活之道》(The Way of Life According to Lao Tzu)
惠特.拜能(Witter Bynner)譯
作者資料
偉恩.戴爾(Dr. Wayne W. Dyer)
偉恩州立大學教育諮詢博士,紐約聖約翰大學教授。自我啟發領域的作家與演說家,享譽國際,著有超過四十本書,錄製了許多影音課程,並上過數千次電視與電台節目。中譯作品包括:《夢想的顯化藝術》(Wishes Fulfilled:Mastering the Art of Manifesting)、《還在找藉口嗎?別讓基因、家庭、文化等等不成理由的理由阻擋你實現夢想》(EXCUSES BEGONE! How to Change Lifelong, Self-Defeating Thinking Habits)、《智慧81:一日一則.改變生命的奇蹟》(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心想事成的九大心靈法則》(Manifest your destiny)、《鑽出牛角尖》(Your erroneous zones),以及紐約時報暢銷書《獲致成功與內在平靜的十個秘訣》(10 Secrets for Success and Inner Peace)、《意念的力量》(The Power of Intention)、《靈性啟發》(Inspiration),著作曾被美國國家公共電視特別報導。 作者網址為:www.DrWayneDyer.com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