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家的理由:打造心靈避風港的北歐丹麥Hygge生活指南
- 作者:麥克.威肯(Meik Wiking)
- 出版社:大牌出版
- 出版日期:2025-11-19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折 379元
-
書虫VIP價:379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你的一生,有68.7%的時間都待在家,當然需要──戀家的理由。
觸動百萬讀者的幸福感受,系列熱銷突破 200 萬冊!
當北歐的簡約設計,遇上Hygge的溫暖哲學──
簡單。美好。自在。
只要善用色彩、光線、空間,就能讓家,成為最讓人留戀的療癒所在。
★「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麥克.威肯,帶你用最溫暖的Hygge日常,把「幸福感」放進家裡!
★丹麥幸福研究所的實證結果 ╳ 精美全彩照片 ╳ 幸福空間規畫技巧,打造心靈避風港的北歐丹麥Hygge生活指南
★從居家布置、燈光選擇到收納設計,從零打北歐舒適風格的家
休息耍廢會覺得罪惡?
無聊滑手機,反而更感到焦慮無趣?
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戀家的理由」,享受Hygge。
Hygge,代表著自在、溫暖、親密的生活氛圍,不是奢華的享受,而是透過小巧思,營造「剛剛好」的幸福感。
而家,就是Hygge的大本營。
作者麥克.威肯,可以說是全世界研究Hygge最透徹的人。
他成立了全球第一間「幸福研究所」,研究人為什麼會快樂,還有空間與環境,如何影響人的幸福,在書中,他結合了丹麥幸福研究所的實證結果,帶領讀者設計出專屬於自己的Hygge之家,在往往不浪漫的現實中,讓戀家成為一種浪漫。
幸福哲學Hygge ╳ 溫暖系北歐風格,本書給你滿滿的靈感,讀完你會發現:原來,打造舒適溫馨的家,一點都不難!
△桌椅要怎麼擺放,才能讓彼此更親近?
△如何運用綠植與色彩,讓家看起來更寬敞?
△設計學習區域時,用什麼光線最能提高專注力?
△如何運用燈具和採光,讓空間變得更Hygge?
△哪些軟裝布置,可以增添溫馨感,讓用餐時光更愉悅放鬆?
不管房子大小、預算多少,都可以打造出溫暖、充滿歸屬感的窩,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戀家的理由。
目錄
CHAPTER 1 丹麥設計與Hygge大本營
CHAPTER 2 Hygge,完美的夜晚
CHAPTER 3 點亮幸福之光
CHAPTER 4 家的空間感,決定幸福感
CHAPTER 5 用設計讓彼此更靠近
CHAPTER 6 工作要Hygge,玩樂亦Hygge
CHAPTER 7 塞尚效應:家的設計如何塑造我們
CHAPTER 8 自己動手最Hygge
結 語 靈魂的治癒之所
內文試閱
CHAPTER 1
丹麥設計與Hygge大本營
幸福,其實可以設計
幸運的是,Hygge凝聚人心的力量似乎跨越了種族與地理的疆界。有些時候,想讓餐桌上更有Hygge的氛圍,你需要得僅僅是點亮一根蠟燭。
「在我讀到Hygge之後,我出門買了兩個燭台,並開始在晚餐時間點蠟燭。」其中一名讀者告訴我。他和妻子共有三個孩子:18歲的雙胞胎,還有當時滿15歲的兒子。在他剛開始嘗試燭光晚餐的時候,男孩們還會拿這件事開玩笑:「爸,你幹麼搞得這麼浪漫?你是不是想單獨跟媽媽用餐?」但是很快的,他發現事情有了小小的轉變。時間似乎慢了下來,孩子們變得更多話了。餐桌氛圍的改變,將孩子們切換到聊天模式,「他們不再只是狼吞虎嚥地吃東西,他們會啜飲手邊的酒,和我們分享自己的一天。」這樣一個簡單的改變,讓晚餐時光不再只是純粹的進食,而是享受Hygge。現在,負責點蠟燭的工作,已經落到男孩們的手裡。
設計上的細微改變,能帶來大大的影響。不同的用餐環境,能改變整個家庭的互動。更多的Hygge,帶來更多的家庭時光。這不禁讓我開始思考:如果像蠟燭這樣不起眼的轉變,也能產生如此巨大的效果,那麼其他在Hygge上的設計,又能對我們的幸福造成多大的正面影響?我們該如何創造出能對個人福祉產生影響的空間與環境?我們該如何透過建築、採光、室內裝潢與家具,來提升生活品質?我們是否能利用設計,創造出幸福?
或許你曾經感受過,一個空間的氛圍是如何改變了你的情緒。或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一踏進某個空間,就再也不想離開。或許是透著窗戶灑下的溫暖陽光,或許是勾起你好奇心的滿櫃書籍,也或許只是像家的感覺。
我的任務就是解釋你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感受。十年前,我在哥本哈根成立了幸福研究所(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我研究幸福,以及我們該如何提升幸福。我知道,幸福研究所聽起來就像是個仙境。人們以為我們整天就是逗弄小狗、玩玩汽球、吃吃冰淇淋,非常抱歉,我必須戳破你的幻想泡泡(老實說,我們只有禮拜三才會這麼做)。事實上,我們的任務是利用科學方法來解釋幸福。我們用數年的時間進行研究,分析大量數據,探究為什麼有些人會比其他人更幸福。
過去十年來,幸福研究所持續研究空間與環境是如何影響人的幸福,這讓我對家與幸福的連結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也讓我對環境與人類情緒間的連結有了更徹底的認識。
我之所以對這個主題充滿好奇,既有專業上的原因,也有個人的動機。在研究所裡,我與同事總是試著根據手中搜集到的幸福數據,來回答各種問題。例如,我們該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設計社會、城市、辦公空間、家,乃至於整個生活?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的研究揭示了許多關於如何有效運用周遭空間、提升幸福感的祕訣。而這些發現,正是我想透過本書與你分享的內容。
或許正因長期投入這些研究,我也開始思考,是否能藉由換個居所來提升生活品質。至今,我一共住過二十個不同的地方。有那個讓我著迷於陽光穿窗灑落的房子,也有一間連窗戶都沒有的房間;有我在西班牙小鎮的公寓,也有位於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的住所;還有那場糟糕分手後暫住的公寓,地上僅有一張床墊與一台電視(我笑稱那是「暴走版北歐極簡風」)。最後,還有波恩霍爾姆島上那間小小的屋子,從窗邊能望見海,讓人心裡踏實地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然而,當新冠疫情首次爆發時,我和女友發現自己竟被困在一間沒有陽台的小公寓裡。開什麼玩笑!某天早晨,我鬱悶地醒來(畢竟,幸福研究者也是凡人啊)。還沒來得及喝上第一口咖啡,新聞便接二連三傳來壞消息: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更糟的是,丹麥竟出現了一種由水貂傳染給人類的新病毒株,這可能讓全世界在研發有效疫苗的進程上,一夕回到原點。
就跟數百萬人一樣,我的生活與工作深受這場疫情的影響。幸福研究所的工作內容囊括了全球,但從未有過這麼多飛機停滯在地面,卻又有那麼多事情正在發生,這讓研究工作難以如常進行―當你被困在丹麥,卻需要找到改善瑞士某個小鎮生活品質的靈感時, 真的很難。除此之外, 我們全新的快樂博物館(HappinessMuseum)首度開放,卻迎來一個靜悄悄的哥本哈根。就我個人而言,我很想念朋友與家人,也很想念不需要為一切煩惱的日子。
於是,就在那個早晨,當我喋喋不休地抱怨水貂和變異株時,女友突然打斷我。「你無法控制病毒的變異,專注在你能掌握的事吧。」是啊,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的掌控那些影響我們的事,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應對方式。儘管身處在一個動盪不安的世界,我們仍能讓家成為幸福的堡壘。那天晚上,我們確實有能力準備一頓美好的燭光晚餐,享用美味的食物,進行一場有意義且愉快的對話,我很快就忘了早晨的憤怒。
幸福空間檢查清單
開始觀察你對不同環境的感受。在一個空間中,哪些因素會讓你感到放鬆、像在家一樣?想一想,你能從中挪用哪些元素,讓自己的空間也擁有同樣的氛圍。
試想你在不同場所停留的時間長短,而這些地方的設計與裝潢,又是如何影響你的行為。
別忘了,設計上的小小改變,就能帶來大大影響。試著改變晚餐時刻的光源,或者點根蠟燭。從小地方著手,也很不錯。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本書)
作者資料
麥克.威肯(Meik Wiking) 2013年在丹麥成立了世上第一座幸福研究所(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並擔任全球幸福資料庫研究助理、全球幸福政策報告顧問團成員。同時,他也創立了哥本哈根幸福博物館,致力於研究幸福的成因,並推廣能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政策與方法。《泰晤士報》譽他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媒體更形容他是「帶著微笑的印第安納瓊斯」。 作品累積銷量突破200萬冊,包含《我們最快樂》、《快樂記憶,讓現在更幸福》。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ikwiking1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meikwiking/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