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診斷的時代:醫療的命名究竟是治療的起點,還是健康的新困境?
- 作者:蘇珊.歐蘇利文(Suzanne O’Sullivan)
- 出版社:行路
- 出版日期:2025-09-03
- 定價:490元
- 優惠價:79折 387元
-
書虫VIP價:387元,贈紅利19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7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實證醫學 完整解析】糖尿病緩解心法:從減藥到停藥!肉菜冷飯定時定量飲食,讓你穩血糖、降三高、減體重!
-
腎臟病低蛋白‧低鹽飲食全書:這樣吃就對了!40組健康餐X151道常備菜
-
科學實證 人人適用:百變211 終極瘦身密碼
-
腦能量: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是大腦的代謝疾病!粒線體失調如何導致憂鬱、焦慮、強迫症、ADHD和其他障礙,揭示飲食治療新契機,重獲心理韌性
-
讓你健康不失智的體智能:活化大腦與身體的雙適能鍛鍊
-
科學漢醫的養生:後疫情時代健康常見的盲點(限量隨書附贈臺灣益謙經脈血壓計個人版九折優惠券)
-
神奇的自然呼吸:消除痠痛、舒緩壓力、提升免疫力,身心平衡的37組呼吸練習
-
腎臟超圖解:慢性發炎、免疫失調、腎病變,權威名醫教你看懂腎臟求救訊號,立即提升腎功能
-
免疫學夜話:身體為什麼會自我攻擊?從基因、環境和演化,漫談人類免疫學與自體免疫疾病能教會我們的事
-
慢性腎臟病科學實證最強復健運動全書:專家群示範指導,逆轉腎病變,改善肌少症、提升心肺代謝功能【暢銷增訂版】
內容簡介
獲得一個病名,是幫助我們變得更健康,還是變得更加脆弱?
被譽為當代最偉大腦神經醫學家──奧立佛・薩克斯真正的傳人
英國腦神經權威醫師暨惠康圖書獎得主
《腦內風暴》、《謎病睡美人》作者
~蘇珊・歐蘇利文~
探索社會醫學最新力作
◆《週日泰晤士報》即時暢銷書
◆BBC Radio 4「本週好書」選書
◆《泰晤士報》、《衛報》、《倫敦標準晚報》、《新政治家》、《愛爾蘭時報》2025年度最佳好書之一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專文導讀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吳易叡/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卓惠珠/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版主
翁士恆/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陳嘉新/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番紅花/親職作家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顏擇雅/作家──專業推薦
「《製造診斷的時代》探討了許多讓我長期困惑、難以釐清的議題,她以優雅、深情且極富見地的筆觸,俐落切開那些讓我在為人父母與臨床工作間掙扎的矛盾與混亂。這本書既有學術深度,也有溫暖人心的力量,是從頭到尾都令人著迷的閱讀體驗。能夠這麼清楚地陳述,又同時充滿同理心的作家,寥寥無幾。我對這本書的讚賞實在難以言盡。」
——克里斯・范・圖勒肯(Chris van Tulleken),暢銷科普作家、牛津醫學博士
◆
如今,我們正處於一個「過度製造診斷」的時代。
先進的基因定序技術,已能為我們在發病數十年前,甚至出生前,就偵測出疾病風險;越加頻繁多樣的篩檢,讓越來越多人相信「自己就是病人」;網路的大量資訊,使得自行推測病因變得更加容易;還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自閉症的診斷人數正在迅速上升,「長新冠」等新型診斷類別則是由患者社群推動而成……
診斷就像一個明確的標籤,有助於理解病情,並帶來對應的治療與資源,所以遭遇病痛時,尋求診斷是再自然不過的反應。然而,英國神經科專家歐蘇利文發現,現今被貼上醫療標籤的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許多診斷遠不如我們以為的明確,甚至讓本來健康的人誤以為自己生病了。
為了探討這個現象,曾獲「惠康圖書獎」殊榮的歐蘇利文再次執筆,以醫者身分探訪了自閉症、癌症基因、ADHD、亨丁頓舞蹈症、萊姆病等病患與家屬,記錄下許多動人的真實故事,以及人們在面臨「獲得診斷」與「無法知曉病因」等複雜問題的掙扎苦痛,也以人文視角直視診斷過度的現象,提出許多充滿醫者仁心又發人深省的詰問。
歐蘇利文向來擅長將臨床實務與人性故事並陳,她在本書不僅展現深埋於醫療行為之後的情感與議題,也帶領讀者開始思索,當診斷開始變得無所不包,我們該如何應對健康與疾病之間那條正在重新定義的界線。
「診斷既是藝術,也是科學,而或許會令某些人驚訝的是,藝術在先……
建立新診斷同樣既是科學,也是藝術,但和診斷不一樣的是,科學必須在先。」
──蘇珊・歐蘇利文
延伸內容
【國內專家好評】
「每個時代有不同的流行病,診斷方式反映當時的科技發展,病名凝縮了當時的社會人心。」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對位於前線的臨床工作者而言,本書敲響了一記警鐘。作者並不反對診斷,而是挑戰了「更多診斷等於更進步的醫療」如此線性的史觀,直指當今過度診斷「製造」了超出合理範圍的治療、更焦慮的病患,和驟升的醫療成本。書中許多案例來自病人和其他利害關係者的陳述,尤其是經歷長期不明疾病、經過多次診斷卻無法實際獲得紓緩的人。提醒了我們醫療實踐不應只關注疾病分類,也應覺察病人的主觀經驗和解釋,評估疾病經驗者的脆弱和韌性。診斷並非最終答案,而是一段協商旅程的開端。」
——吳易叡,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製造診斷的時代》書中寫到我經常看見自閉症團體的現象。此書揭示診斷自閉暴增背後的原因,可能是過去診斷不足或神經多樣性過度的自我合理。」
——卓惠珠,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版主
「在這大診斷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疾病診斷,也被貼滿了標籤,並投注異化的眼光。要如和回到最原初的人文關懷與凝視,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
——翁士恆,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這是一本很難一氣呵成讀完的好書。當你看完時,你會很慶幸有人替你讀了好多書,整理出一些脈絡,使你了解許多過去諱莫如深的神經學疾病。我不得不讚嘆作者的博學多聞,而且願意花這麼大的心血寫出這本不容易寫的書。」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國外好評】
「一部探討關於過度診斷危機的精彩研究。」
——《衛報》
「充滿同理心,且獨立、犀利的思考。」
——《泰晤士報》
「非凡傑作……每一章都精彩絕倫,《製造診斷的時代》一再提出我們在面對疾病時——無論是癌症或基因疾病——應該勇於思考的根本問題,從不逃避艱難的真相。」
——漢娜・巴恩斯(Hannah Barnes),《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an)
「這些主題極其棘手……歐蘇利文有勇氣正面迎戰,且擊中要害。她的文筆流暢、思路清晰,是位出色的寫作者與口才優異的演說者……在一個醫療錯誤資訊橫行、人們因此喪命的世界裡,要能夠不迎合刻板印象地對抗這些錯誤觀念,需要莫大的勇氣,而《製造診斷的時代》正是以如此優雅的方式做到了這點……本書傳遞的訊息明確:診斷是一把利器,必須謹慎使用;而對差異與不完美的包容,是守護健康的重要基礎。」
——亞當・魯瑟福(Adam Rutherford),《衛報》
「她是如何辦到的?一邊精準掌握技術與數據,一邊又以扣人心弦的方式說故事?我喜歡她傾聽他人言談的方式。這是一本重要、聰明、富有同理心與勇氣的作品,對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提出了深刻且動人的回應。」
——泰莎・哈德利(Tessa Hadley),英國作家
「她是觀察人類心智奇異之處,一位溫柔而深思的記錄者……書中充滿引人入勝的案例與睿智觀察。她的新作視野寬廣,從大規模疾病篩檢的潛在風險,到心理健康分類過度延伸的問題……有時,僅僅是賦予某人一個醫學診斷,就可能讓他們變得更不健康。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書。」
——羅比・米倫(Robbie Millen),《泰晤士報》
「一本勇敢且深具同理心的作品,傳遞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訊息。」
——亨利・馬許(Henry Marsh),《但求無傷》作者、腦神經外科醫師
「神經科醫師歐蘇利文曾以探討心身症的作品深受肯定,如今她聚焦於過度診斷的風險——從自閉症、過敏、ADHD到長新冠等等。請準備好迎接一場既溫柔又充滿獨立思考的閱讀旅程。」
——《泰晤士報》2025年度最佳書籍推薦
「她是我心目中當代最傑出的科普作家——真正承繼奧立佛・薩克斯血脈的人。」
——薩納姆・桑格拉(Sathnam Sanghera),《泰晤士報》記者、暢銷作家
「一本兼具智慧與慈悲的作品,來自於長年走在大腦、心智與身體交界線上的臨床經驗。現代醫學的力量強大,而歐蘇利文透過診間故事與溫柔的筆觸,提醒我們:它也可能帶來傷害。」
——卡文・法蘭斯(Gavin Francis),《帶著人體地圖探險去》作者
「我非常喜愛這本文字優美又發人深省的書。《製造診斷的時代》提出勇敢且關鍵的問題,不僅質疑醫學體制,也挑戰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歐蘇利文一以貫之的理念與行醫哲學,是以極致的同理與堅定的病人倡議為核心。」
——克莉絲蒂・華森(Christie Watson),The Language of Kindness作者
「歐蘇利文毫不留情地拆解我們對診斷的既定信仰。她能理解對某些人而言,獲得如自閉症、ADHD、憂鬱症或萊姆病等診斷,能夠帶來解釋與安慰;但她也帶領我們質疑:這些診斷從何而來?我們是否過度診斷了?這真的是幫助人康復的最佳方式嗎?本書以清晰的筆觸與縝密的邏輯,促使我們重新思考:獲得一個病名,究竟讓我們更健康,還是更脆弱?」
——伊麗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F. Loftus),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傑出教授
「歐蘇利文梳理出過度診斷如何產生、帶來哪些微小甚至有害的效益。最令人震撼的是她對精神疾病診斷——如自閉症與ADHD——急遽攀升的深入剖析……她總是探尋表象背後的『真實』,而她的懷疑精神始終與同理與理解並存……過度診斷已深植人心,幾乎無法逆轉;歐蘇利文精準診斷此一現象的筆法,極具說服力。」
——詹姆斯・勒法紐(James Le Fanu),《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作者資料
蘇珊・歐蘇利文(Suzanne O’Sullivan) 出身愛爾蘭都柏林,2004年起擔任神經專科醫師。曾任職英國皇家倫敦醫院(The Royal London Hospital),現為國立神經內外科醫院(The National Hospital for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臨床神經生理學及神經學醫師,並於癲癇學會(Epilepsy Society)專科服務。擅長評估複雜性癲癇,對心因性疾病亦有濃厚興趣。首部作品《腦內風暴》(It’s all in Your Head)榮獲惠康基金會圖書獎(Wellcome Book Prize)及皇家生物學會圖書獎(Royal Society of Biology Book Prize),前作《謎病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ies)入圍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Royal Society Science Book Prize)。
基本資料
作者:蘇珊.歐蘇利文(Suzanne O’Sullivan)
譯者:朱怡康
出版社:行路
出版日期:2025-09-03
ISBN:9786267771044
城邦書號:A3740066
規格:平裝 / 黑白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