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年中慶愛閱‧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疾病醫學
Good Energy代謝力打造最強好能量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亞馬遜、紐約時報2024年度暢銷書,引爆話題討論 全球熱銷近百萬本,版權售出逾30國 頭痛、過重、失眠、慢性疲勞、腦霧、三高、不孕、憂鬱......現代人經常出現種種不適,或許還算不上生病,但身體已在發出警訊。 許多人以為,這是年紀大的關係,其實問題出在代謝! 代謝是細胞產生、利用能量的能力,細胞必須處在最佳發電狀態,才能產生「好能量」。當代謝異常,身體先是出現「壞能量」徵兆,下一步就是各種慢性病上身。 幸好,你我都有預防和扭轉這些病症的能力,而且做法比想像中簡單:只要讓細胞獲得好能量,身體就會立即發生改變。 「希望這本書能改變你的生命,從今天起就感覺更好,避免明日疾病的發生。這一切,就從了解並根據好能量科學來行動開始。」 作者原是史丹福醫學院外科醫師,她發現,現代醫學的困境在於只是「治療」個別器官症狀,並未處理真正的問題,於是她離開深耕多年的主流醫學領域,從細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探討各類慢病成因及根治方法,讓患者出現脫胎換骨的轉變。本書正是她驚人發現的總結。 研究證實,現代人80%的死因,都是由可預防的生活習慣所造成。本書揭露終極健康的底層邏輯:細胞產生的壞能量,才是讓我們生病的主因。如果再不改變照顧身體的方式,那麼今日的小症狀通常也會在日後讓我們大病一場。 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從科學來解釋代謝問題為何是慢性疾病的根源,而現行醫療何以對此束手無策。第二部從飲食、運動、生活型態、生理節奏、環境切入,提供正確心態與良好策略,讓你從改變的那一刻就開始擁有好能量。第三部則是一套可以馬上付諸行動的4週好能量計畫。第四部則是好能量食譜。 書中收錄許多先進研究、個案故事,以及改善代謝健康的具體作法,將與生俱來的自癒力發揮到極致,重新掌握健康主導權。 【有下列情況的人必讀】 想讓健康達到最佳狀態、提高日常表現 在意專注力或記憶衰退現象 身體經常有某種不舒服 代謝症候群或糖尿病患者 代謝症候群的檢查結果接近臨界值 希望減少臥床時間,延長健康壽命

目錄

前言 好能量的追尋旅程 第一部 能量主宰細胞與健康 第1章 分科獨立vs.能量中心的健康 第2章 壞能量是疾病的根源 第3章 面對慢性病,現代醫療不是唯一解答 第二部 創造身體的好能量 第4章 你的身體有答案——讀懂血液檢查報告,並善用穿戴裝置 第5章 吃出好能量六大原則——掌握飲食關鍵,提升粒線體與細胞功能 第6章 每一餐都充滿好能量——認識五種好能量元素與三種壞能量食物 第7章 重整你的生理時鐘——光、睡眠與用餐時間, 第8章 找回被現代生活奪走的事——運動、溫度與無毒生活 第9章 心無所懼——最高等級的好能量 第三部 在生活中融入好能量 第10章 4週好能量計畫 第四部 好能量食譜 第11章 活力早餐 第12章 輕盈午餐 第13章 飽足晚餐 第14章 提升滿足感的零食/醬料/配菜/甜點 致謝

序跋

好能量的追尋之旅 我出生時體重超過5,200克。婦產科醫生恭賀我媽媽,她生出了該醫院紀錄數一數二重的嬰兒。但懷孕時增加的體重我媽再也甩不掉,也就此展開與體重的長期奮戰。家庭醫生說這種狀況很正常,畢竟她才剛生完孩子,而且年紀也大了,只是建議她:「吃健康點。」 我媽四十來歲時,心臟科醫生診斷出她血壓偏高。醫生說,對她這個年紀的婦女來說這很常見,然後開了藥,讓動脈擴張放鬆。五十來歲時,內科醫生通知我媽,她的膽固醇過高,然後開了某種藥物,還說這幾乎是她這年齡層的人必經的坎。在美國,斯他汀類藥物位居醫生常開處方藥前幾名,每年要開出2億2,100萬次。六十來歲時,內分泌專科醫生說她罹患了前期糖尿病。醫生特別強調,這種狀況也挺常見的,無須過分擔心。說到底,這是「疾病的前期」,而且50%的美國人都有,醫生開了降血糖藥,在美國這種藥每年開出9,000萬次。 2021年1月,當時我媽71歲,正跟我爸在北加州住家附近進行每日例行的健行,突然間感覺腹部深處傳來劇痛,而且有種不尋常的疲憊感。她憂心忡忡的去看家庭醫生,醫生做了電腦斷層,同時也進行化驗。 隔天,她收到簡訊,上面寫著:檢查結果為胰臟癌第四期。13天後,她去世了。 她在史丹福醫院的腫瘤專科醫生說,她得的胰臟癌是「不走運」的那類。診斷出癌症時,我媽正在看五個不同的專科醫生,服用五種不同的藥物,過去這十多年,醫生可是常稱許,她跟多數同年紀婦女相比算是「挺健康的」。從統計上來看的確如此:一般超過65歲的美國人一生中會看28位醫生,而美國人每一年會拿到14張處方箋。很顯然,我們的孩子、父母跟我們自己,在健康趨勢上有些地方不大對勁了。 現在的青少年18%有脂肪肝,將近30%罹患前期糖尿病,而且超過40%處於過重或肥胖。50年前的小兒科醫生在整個行醫生涯中,幾乎不會遇到有這些狀況的病人。今日,青少年生活在肥胖、青春痘、疲勞、憂鬱、不孕、高膽固醇或前期糖尿病司空見慣的氛圍中。 成年人的話,則是六成有慢性病。約50%的美國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面臨心理上的問題;74%的成年人過重或肥胖。癌症、心臟病、腎臟病、上呼吸道感染和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而同時我們也投入更多金錢來治療這些疾病。在這種趨勢下,美國人的預期壽命已連續下降,且是自1860年以來最長的下降期。 我們深信,生而為人,這些生理與心理疾病的發生率本來就會增高,而且還聽說這些日益增加的慢性病,透過現代醫學的各項「創新」就能醫治。在我媽確診癌症之前的數十年,被告知她逐步上升的膽固醇、腰圍、空腹血糖及血壓,用藥物就能終身控制「管理」。 但這些病症都不是孤立的,我媽在死亡前經歷的各種症狀,其實都在警示「她的細胞在能量的產生與使用上已經失調」。但在發生各種症狀的數十年來,我媽以及所有現代社會的其他成年人都只是單純得到處方藥,沒有人想探究這些症狀之間是否有關連,甚至能否根治。 其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但首先得戳破「我們日漸病弱、肥胖、憂鬱、不孕的根源很複雜」這個醫療保健上最大的謊言。 這聽起來很偏激,但只要你認清,實際上野生動物並沒有普遍得到慢性病。獅子跟長頸鹿沒有激增的肥胖、心臟病或第二型糖尿病。而現代人80%的死因,都是由可預防的生活習慣所造成。 憂鬱、焦慮、痤瘡、不孕、失眠、心臟病、勃起障礙、第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癌症以及大多數折磨和縮短我們生命的疾病,根源都一樣。你完全有能力預防、反轉這些疾病(以及現在感覺狀態極佳),而方法比你想的還簡單。 好能量是健康的關鍵 有一種單一生理現象可以牽動你的感受與各項機能,不只改變此刻,還影響未來,我們稱它為「好能量」,也就是所謂健康的代謝。代謝指的是一系列的細胞機制,把食物轉變成能量,進而驅動體內所有細胞。你可能沒有注意到自己是否有好能量,當細胞產生能量的機制運作良好時,你根本不用特意注意,也對此毫無所覺,因為本該如此。人體有相當精細的機制確保好能量時時刻刻產生。這些細胞機制產生持續且平衡的能量,再分送到身體每個細胞,然後清理掉過程中產生的殘餘物,以免系統阻塞。 一旦掌握了這個關鍵的生理過程,你就不同於常人,而是優於常人。你會覺得充滿活力、精力充沛且頭腦清晰。你會擁有適當的體重、無痛的身體、健康的皮膚以及穩定的情緒。如果你正值育齡且想懷孕生子,你可以享用與生俱來的自然生育力。如果你日漸年長,也不用焦慮往後身體或腦力會斷崖式衰退,或發展出家族遺傳疾病。 不過若失去了對好能量的掌握,身體就會開始出一大堆錯。畢竟器官、組織以及腺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當無法穩定且安全的提供細胞能量,器官當然就會開始掙扎,最後失能,疾病也就隨之而來,因為此時好能量已經受到壓抑,而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這個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失衡。驅動身體運作的這套新陳代謝過程,歷經數十萬年來演化,已經發展出與周遭環境合作協同的關係。然而我們身體細胞所處的環境卻在最近數十年間有了巨大且快速的轉變。就從我們的飲食開始,還有運動型態、睡眠形式或壓力程度,以及暴露在各種非天然化學物下的狀況,都與以往大不相同。現在一般現代人細胞所處的環境,已經完全不是細胞所期待與需要的。環境失衡已經把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推向失能,產生「壞能量」。而當小的細胞擾動時時刻刻在每個細胞發生,影響會超級大,擴及體內組織、器官以及系統,讓你感覺很糟、有負面想法、各項功能低落、外表顯老,甚至影響你戰勝病原體以及避免慢性病上身的能力。事實上,幾乎所有西方醫學處理的慢性健康症狀,都是因我們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細胞焦頭爛額所引發的結果。這是可怕的層層擴散:壞能量毀壞細胞、器官,最終弄壞身體,讓你苦不堪言。 身體會以簡單的方法讓我們知道,代謝正在變壞中:漸增的腰圍、不合格的膽固醇值、高空腹血糖以及升高的血壓。我媽經歷過以上所有症狀,而93%的美國人在以上關鍵新陳代謝標記上,至少有一項落在危險範圍。我媽除了肚子有明顯贅肉,其實外表看起來挺健康的,她生氣勃勃、快樂、精力充沛,而且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這就是新陳代謝失常的弔詭之處:它不會讓你一下就發現全面不對勁,而且每個人的狀況各不相同,端看哪種細胞的失能表現最明顯。 我媽的狀況每天都在數百萬人身上與家庭中不停上演。我寫這本書是因為她的故事跟大家都有關。疾病並不是在未來無端隨機發生,而是你今日的抉擇與感受所造成。如果你正在與惱人但不會致命的健康問題戰鬥,例如疲憊、腦霧、焦慮、關節炎、不孕、勃起障礙或慢性疼痛,如果你不改變照顧身體的方式,那麼導致這些症狀背後的因素,通常也會在日後讓你「大病」一場。這聽起來讓人不安,甚或嚇人,但至關重要,所以必須清楚傳達:如果今日你忽略了那些代表壞能量正在體內醞釀的小病痛警訊,將來你會收到更大的警告。 從現代醫療中覺醒 我16歲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實習、25歲取得史丹佛醫學院醫學系第一名,26歲在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擔任耳鼻喉外科住院醫生,30歲贏得耳鼻喉研究獎。我在頂尖的醫學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在國際研討會上演說,在數以千計的孤獨夜晚發憤苦讀,我是家族的驕傲。而這一切曾都是我整個身分的認同。 但5年前擔任外科住院醫生時,我遇到了蘇菲雅。這位52歲的婦女因反覆的鼻竇感染飽受煎熬,導致她長期聞到惡臭以及呼吸困難。過去一年,醫生開過類固醇鼻噴劑、抗生素、口服類固醇藥物與藥用沖鼻劑,也幫她做過電腦斷層、門診的鼻腔內視鏡檢查和鼻息肉切片檢查。她因為反覆感染,耽誤了工作也造成失眠,此外還有過重以及前期糖尿病的問題。她正在服用高血壓藥物,也在處理背痛以及憂鬱的問題,而她認為這些問題源自於健康狀況不良與老化。她因為不同症狀看了不同醫生,也分別拿到獨立的處方箋。 然而蘇菲雅沒有因此藥到病除,所以來到我所屬的部門進行手術。我頂多只是減輕了她長期鼻部感染的末端症狀罷了,完全沒有解除造成感染的根本原因。而且關於她的其他健康狀況,我也完全沒有幫上忙。我清楚知道,之後她會因更多鼻子以外的其他症狀,頻繁奔波於各專科醫生之間。在我永遠改變她的鼻部結構後,她能否「健康」的離開恢復室?造成她罹患前期糖尿病、超重、憂鬱以及高血壓(我知道這些都與感染有關)的因素,跟鼻子反覆感染毫無關係的機會有多大? 除了日復一日動手術清除病患頭頸部的發炎組織,從來沒有人教過我人體發炎的成因,或它與困擾現今多數美國人的發炎性慢性病之間的關連,一次都沒有。 2018年9月,在我31歲生日當天,只差幾個月就完成5年住院醫生訓練之時,我走進OHSU部門主任辦公室遞上辭呈。儘管我的牆上貼滿醫療與研究相關榮譽獎項,儘管頂尖醫療機構提出約50萬美金年薪,極力邀請我擔任教職,我還是轉身離開醫院展開新的旅程,我要解開病人罹病的真實原因,找到幫助病人重拾並保有健康的方法。 我從這場追尋中獲得的洞見沒辦法挽救我媽的生命,因為在我離開傳統醫學領域之前,癌症可能早已經在她體內快速蔓延。我寫這本書是因為,此刻有數以百萬人有機會增進健康並延長壽命,只要採用醫生在醫學院沒學到的幾個原則就行。 我也深信,對疾病的根源缺乏了解代表我們有更大的精神危機。我們已經脫離對身體與生命的敬畏,不再參與食物的製造,工作與求學時久坐不動的時間愈來愈長,更切斷了根本的生物需求,例如陽光、優質的睡眠、乾淨的水與空氣。這把我們的身體置於混亂與恐懼之中,細胞大量的失調,最終衝擊了頭腦與身體的運作,連帶影響對世界的認知。醫療系統利用這種恐懼從中獲利,為這類失能症狀提供「解方」。這就是為何醫療系統是美國最大且成長最快速的行業。我們對身體的看法陷入過度簡化與碎片化,因此把人體區分成數十種彼此獨立的部分。這種觀點無助於人類的繁榮發展。事實上,人體是令人敬畏且互相牽動的實體,會在每次我們飲食、呼吸或沐浴在陽光下時持續再生,並與外在環境交換能量與物質。 毫無疑問,美國的醫療系統在過去120年產生過無數奇蹟,但在預防與反轉新陳代謝症狀上卻迷失了方向,而代謝症狀正是今日超過80%醫療保健支出與死亡的主因。情況雖然緊急,但這是一本樂觀與實用的書。醫療保健系統的強項之一是,可以接受強烈抨擊與重整。人類的聰明才智曾在各種困難時刻,創造出幾乎無人能想像的進步與全面改變。下一次的健康革命,將發生在了解所有疾病的根源都與能量有關,而減少醫學分科(並非增加)反而會更好。因為現在已有工具與技術,可以從分子層面知道細胞內部的狀況,於是最近的研究讓我們開始清楚看到,疾病之間並非孤立,而是息息相關。 當我們把醫學架構轉變為以能量為核心的模式,就能快速醫治好我們的醫療系統與我們的身體。幸好,增進好能量比想像中更輕鬆更簡單,你可以按部就班,讓它成為生活中的優先事項。這本書會告訴你如何進行。

內文試閱

【書摘1】 當今的環境到底如何蹂躪粒線體? 可以細分為 10 項主因來說明,而且彼此互有關聯。 1. 長期營養過剩:我們吃入的熱量比 100 年前約多了 20%,攝入的果糖甚至高出 700%到3,000%,而所有攝入的食物都要靠身體來處理。我們吃太多了,細胞完全無法處理食物代謝後的物質,所以這些物質會堆積、有害的副產物會過量,而且細胞內的許多活動,包括粒線體功能都會出問題,致使細胞內部充滿有毒脂肪,阻擋了細胞正常發出訊號及進行活動的能力。 2. 營養缺乏: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等某些微量營養素,會導致粒線體功能失常。粒線體產生能量的最後一個步驟,是電子要在稱為「電子傳遞鏈」的五個蛋白質結構上傳送,最後以此驅動一個小分子馬達來釋放出 ATP。這五個蛋白質錯合物都需要微量營養素來活化才能運作,微量營養素就像小小的鑰匙,用來打開蛋白質上的鎖頭。不幸的是,我們現在的飲食嚴重缺乏微量營養素,且嚴重程度史上首見。 3. 微生物群系問題:健康且活躍的腸道微生物群系,會充滿有益微生物生存的食物,而且沒有危害微生物的化學物,然後可以產生數千種稱為後生元的化學物,從腸道出發在人體中旅行,擔任重要的傳訊分子,其中有些更會直接影響粒線體。微生物群系不平衡也稱為「微生態失調」,此時無法生成後生元等有益化學物,粒線體所需的傳訊與支援因此遭到剝奪。微生態失調的觸發因子包括過量精製糖、超加工食品、農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抗生素、慢性壓 力、缺乏睡眠、攝取酒精、四體不勤、抽菸及感染等。 4. 久坐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會導致粒線體功能減弱,造成細胞內粒線體的數量減少且體積變小。對細胞來說,運動是告知細胞製造更多能量以供肌肉使用的有力訊號,方式則是透過調升數種基因與荷爾蒙通道,積極刺激細胞裡的粒線體發揮功能與增加數量。此外,運動也會刺激身體產生抗氧化物。我們坐著時,較難避免自由基的傷害,因而使粒線體容易遭到損傷,而且也不會發出有利於粒線體的訊號,讓粒線體的功能障礙更趨惡化。 5. 慢性壓力:長期承受壓力會經由數個機制,導致粒線體功能失常。第一個機制是,慢性壓力會啟動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釋放,這種類固醇荷爾蒙會直接傷害粒線體。皮質醇會阻礙與粒線體新生相關的基因表現,造成粒線體數量減少,導致能量產生變少。過量的皮質醇也會增加自由基的生成,有部分原因是皮質醇抑制了抗氧化物的生成。 6. 藥物:很多藥物會傷害粒線體的功能,包括抗生素、化療藥物、抗反轉錄病毒藥、斯他汀類藥物、β 阻斷劑、高血壓藥物「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此外,酒精、甲基安非他命、古柯鹼、海洛因及K他命也都會對粒線體造成負面影響。 7. 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好會造成荷爾蒙不平衡,包括改變皮質醇、胰島素、生長激素及褪黑激素的濃度,以上種種都會對粒線體造成影響。此外,睡眠不足會擾亂產生新粒線體及複製粒線體的基因表現。 8. 環境毒物與汙染:在上個世紀,許多合成的工業化合物進入了我們的食物供應體系、水、空氣、消費品之中,對粒線體造成重大傷害。簡單列出其中幾樣,包括農藥、多氯聯苯、殺蟲劑與香味產品裡的苯二甲酸類、不沾鍋具、食品包裝及其他消費品上的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以及存在於塑膠、樹脂、戴奧辛等物中的雙酚A。除了這些以外,香菸及電子菸產生的化學物則屬於對粒線體及體內生物作用傷害最大的毒物群。酒精也可同樣視為粒線體毒物,而且已證實會改變粒線體的形狀與功能、損害粒線體 DNA、造成氧化壓力,並降低新粒線體的生成。 9. 人造光與晝夜節律混亂:攜帶式電子裝置的出現,使我們持續暴露在人造藍光的照射下,目前已認定這會直接與間接雙重損害粒線體的功能。 10.恆溫的環境:現代工業生活的特色是,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恆溫的室內,這個概念就是所謂的「熱中性」。有意思的是,感受氣溫震盪對粒線體的功能很有益,因為低溫會增加粒線體的活性,刺激更多 ATP 的生成與使用,進而刺激身體產生更多熱能。暴露在熱之下也已經證實能活化細胞內的熱休克蛋白(HSPs),除了能保護粒線體避免受傷,還能協助粒線體維持正常功能。熱休克蛋白也可以刺激新粒線體生成,增進粒線體產生ATP 的效率。 (摘自本書第1章) 【書摘2】 有意識的吃—找出食物令人敬畏之處 如果生活在 21 世紀的人很容易固守有機、未加工飲食,我們就會一直吃到乾淨健康的食物。實際上,要持續做出健康食物的選擇,需要每天有意識的努力對抗常態文化的潮流。我藉由挖掘對食物的敬畏感與神奇感,因而領會到食物對我生命的影響,也激勵我盡可能做出最健康的選擇。在挖掘食物與我身體間神奇互動的感激之情時,下面是我所想到的幾件事情: 我想到,我正在吃的植物,它所有儲藏在細胞各鍵結中的能量,原本是從太陽發出的一束光子能量,在穿過太空後由植物的葉綠體吸收,再轉變成葡萄糖,然後由某個可能被我吃進肚的動物接收。植物裡的葉綠體非常像人體中的粒線體,粒線體最後把植物吸收陽光後形成的葡萄糖,轉變成我能使用的ATP,驅動了我的生命,以及我思考與愛的能力。然後到了我最後死亡之時, ATP 會回歸大地(希望是以我媽那種自然葬的方式,如此我的身體會直接葬在土壤之下,由蟲子、真菌與細菌分解,再次進入更大的生態系),構成我身體的組成磚塊會挹注新的植物進行生長,這些植物會在永無止盡的神祕轉變迴圈裡,把更多太陽能轉變成葡萄糖。 我想到,處理食物能量以活化組織的粒線體,是我們從母親那裡完整繼承而來,這些粒線體傳承數千年並像俄羅斯娃娃一樣,隨著母系血統延續下來。從精子來的粒線體與卵子結合時,基本上就已經分崩瓦解,只有從母系來的粒線體能撐下去,並生產出足夠的能量,供我們進行所需的所有行為。 我想到,我們的粒線體原本是從細菌而來,受更複雜的細胞吞噬後,攜手創建出更有力的東西。我靜下來想到我媽時,我會想像那數百萬年未間斷的血脈傳承,然後想像我母親的細胞引擎以這種令人驚嘆的方式活在我身上。她,以及在她之前存在於我們血脈裡的所有女性,在我打這些字時正活在我身上。我不想要因為做了錯誤的食物選擇而傷害到這項禮物。現代生活對我們的粒線體形成攻擊,這代表它攻擊了我們的祖先以及我們的母親,攻擊了我們身上所有女性創造力與生產力,並攻擊了我們蓬勃的生命力。它攻擊了非凡的能量流動,這個流動起始於太陽發出的宇宙能量,再經過土壤與植物,經過我腸道的細菌,經過我細胞的粒線體,創造出的能量點亮了我的意識及統計學上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我」。出於對所有這一切的尊敬,我必須抵抗。而我抵抗的方法是透過我所買、所煮,以及所吃的食物。 我想到,一湯匙健康土壤裡的微生物,數量比這顆星球上的人還多,這些小小的細菌、線蟲以及真菌不分晝夜的工作,把空氣、水、陽光、土壤與種籽,神奇的變成人們生存與幸福所需的所有東西。我想到我們如何用農藥與工業化農業來謀殺土地的生命力,以及一場由再生農業倡導者推動的不可思議且充滿希望的運動,正積極找回土地的生命力,因為我們的生命以及維護我們生命的生物多樣性,全都仰仗於此。 我想起腸道的本質。從某個觀點來看,腸道只是管狀組織,但從另一個觀點,它是我們自己與宇宙(也就是宇宙所有東西)的接口。如同所有關係,邊界不清會造成有毒的結果。沒有比腸壁更重要的邊界(不管是物理上或心理上)了。我在心理治療中處理了大量個人邊界問題,我確信健康的情緒邊界(例如清楚說出你想或不想哪些東西進入生命中),才能讓關係正常。你的腸 壁是一道邊界,隔開你與除你之外宇宙所有想要湧進來淹沒你的東西,而且它們會不留情面的生成發炎。用食物來治療並強化你的腸壁,建造並強化這重要的邊界,減輕腸的滲透性(也就是「腸漏」),讓你能嚴格篩選出宇宙物質中你想吸收的東西。你能選擇對你有益的。 我想到,很多社會問題,包括暴力、心理疾病、發育問題及疼痛,都因人而起,而人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功能發生障礙是因為氧化壓力、粒線體功能障礙,以及慢性發炎。而食物可以直接對抗這些事情,不是很神奇嗎?人不健康,社會就不會健康。細胞功能不良,人就不會健康。而細胞功能要良好,就不能有粒線體功能障礙、氧化壓力、慢性發炎,以及從食物來的有毒化學物來擾亂細胞與荷爾蒙。我們透過從有活力且生氣蓬勃土壤所長出、營養密集且未加工的食物與這些事情搏鬥。我們很多人都對加工食品上癮但無力戒除,原因是不知道在彼岸等待我們的是什麼。事實上等待我們的,是這一生無與倫比的積極體驗。 進食前停下來想想這些概念,並在開動前表達對食物的感謝,然後慢慢吃,是我用來強化這些概念的方法。從對神奇的食物充滿敬畏與讚賞出發,我發現要做出更健康的食物選擇變得簡單許多。然而很顯然的,隨之而來的下一個問題是:我們該吃什麼,又不該吃什麼?(本文摘自第5章)

延伸內容

【各界好評】 這本書值得每一位重視健康的讀者細細品讀並身體力行,唯有持之有恆,才能擁有長遠的身心健康。 ——許惠恒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 本書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我們重新看見健康的根本:從粒線體開始,透過飲食、睡眠與生活型態,重新喚醒細胞的能量與自癒力。 ——張家銘 精準預防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 書中對生活型態的建議並非口號式的泛泛而談,而是以細胞生理為基礎出發,內容不僅具實證力、易懂,更容易讓讀者產生行動的意願與信心。 ——呂美寶 功能醫學營養師 精彩絕倫的著作,深入探討代謝如何成為多數疾病的根源,以及我們該如何改善健康、延長壽命。人人都能從中獲益。 ——海曼(Mark Hyman),《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克利夫蘭診所功能醫學中心資深顧問 本書就是讓你重獲並維持最佳健康狀態的關鍵祕訣。 ——佩爾穆特(David Perlmutter),《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Grain Brain)作者 作者為人類與地球描繪出一個更具光明未來的強大願景,並提出了一套深具行動力的計畫,幫助我們在身心靈各方面都達到健康,每個人都能受益。 —— 謝帝(Jay Shetty),《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作者、知名podcast主持人 一本能改變人生的著作,包含平易近人的科學知識與實用策略,幫助讀者實現代謝健康與血糖控制。本書獨具一格,從細胞層面到靈性層面,全面串起健康的各個面向。作者所傳遞的希望訊息和關鍵策略、工具,將啟發並賦予讀者力量,活出更好的人生。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人們都能從代謝的觀點中受益,找回最佳狀態。 —— 葛佛德(Sara Gottfried),《紐約時報》暢銷書《賀爾蒙調理聖經》(The Hormone Cure)作者 作者挑戰傳統醫療的既定觀念,並提出了一個以代謝為核心、促進長壽、健康與體重管理的有力觀點。全書充滿具體可行的步驟,幫助你在心理與身體上變得更強健,並重獲生命活力。 —— 里昂(Gabrielle Lyon),《紐約時報》暢銷書《肌肉抗老》(Forever Strong)作者 提升美國人的代謝健康,已是攸關國家安全的緊急議題,我們的軍隊與國家正面臨健康危機。本書所提出的建議能對症下藥,是一本卓越、及時且影響深遠的著作。 —— 穆倫(Mike Mullen),美國退役海軍上將,第17任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 一本賦予人力量的書,主張我們對自身健康的掌控遠比我們被告知的還要更多。 —— 盧加維爾(Max Lugavere),《紐約時報》暢銷書《天才食物》(Genius Foods)作者 每位醫學生與醫療從業人員必讀。改善健康的根本之道,就是掌控好代謝健康與血糖平衡。作者在書中清楚教導讀者該怎麼做。 —— 華茲(Terry Wahls),《細胞的奇蹟》(The Wahls Protocol)作者 運動與健康飲食應該是我們預防與逆轉疾病與肥胖的核心思維,本書說明了背後原因,並提供具體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重新掌握健康的主導權。 ——麥可斯(Jillian Michaels),健身與營養專家、暢銷書作者 作者滑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兔子洞——失靈的粒線體、恐龍時代的醫生、假食物、製藥業的失敗、對健康的傷害,以及政治利益的交易。本書講述了一個醫療體系失控的故事,但也揭示了你如何能成為這個世界上你希望見到的那股良善力量。 —— 魯斯提(Robert H. Lustig),《代謝》(Metabolical)作者,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小兒科榮譽教授 作者有力地解釋了應該如何利用代謝健康的工具和策略,來支持我們自己以及孩子、家庭的健康。 ——勒費克(Kelly LeVeque),營養師,《愛你的身體》(Body Love)作者

作者資料

凱西.明斯(Casey Means) 現為美國醫務總監(US Surgeon General)。史丹福醫學院畢業,並於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頭頸外科完成五年的住院醫師實習。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講師,教授新陳代謝與醫療保健科技,同時也是Levels健康科技公司總監暨共同創辦人。 凱西就讀醫學院和擔任住院醫師期間,深刻體會到常規醫療的局限:將患者視為42個不相關的部位,療程與處方往往防礙人體自癒的能力,這種治標不治本的醫療框架始於1910年,迄今不曾改變,結果患者病得愈來愈重,也愈來愈胖、愈來愈沮喪。覺悟到這點後,她毅然離開常規醫學領域,致力於探究現代人生病的根本原因。 卡利.明斯(Calley Means) 現為美國衛生部長的顧問。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哈佛商學院。創辦健康支付整合平台TrueMed,倡議透過政策來改變健康誘因。

基本資料

作者:凱西.明斯(Casey Means)卡利.明斯(Calley Means) 譯者:林文珠 出版社:天下生活 書系:優生活 出版日期:2025-07-23 ISBN:9786267299913 城邦書號:A3620073 規格:平裝 / 黑白 / 44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