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大人學做事做人:做事,才是職場做人的根本【大人的Small Talk 2】
- 作者:張國洋(Joe Chang)、姚詩豪(Bryan Yao)
- 出版社:三采文化
- 出版日期:2024-11-29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折 379元
-
書虫VIP價:379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0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職場上老遇到壞人,是我倒楣嗎?
拒絕過度勞動,等於沒有未來?
人微言輕,說話沒人聽?
大人學暢銷系列第二部
.Apple Podcast年度熱門節目.
拋開善惡對立的二元思維
掌握人性,資源滿手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Apple Podcast年度熱門節目
.博客來2023商業職場Top 100
.Apple年度推薦節目、教育類第一
.大人學課程,每年學生破20000
【內容簡介】
職場名言:「做人比做事重要!」
為了打好關係,同事揪團要幫忙訂、老闆的應酬不容拒絕?
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社交上,就代表升遷加薪無望嗎?
「那些好意思為難自己的人,可是一點都不為難」――這些職場鬼故事聽多了,埋頭苦幹=社畜、準時下班=躺平,二元價值裡沒有其他選項嗎?
大人學:「互惠,才是職場人際的底層邏輯。」
.消除偏差心態,才能看清事態
大人世界的人際籌碼不在於對人好、不得罪、客氣有禮貌,而是「互惠」——攤開彼此需求才是成事關鍵。
.思維轉換,兌現職場價值
職場裡的做人,是協助同事完成任務、做好老闆交派的工作、讓大家可以準時下班。只要能使命必達、不負所託,老闆一定會愛你,就算你不陪他打球,也會是他的愛將。
做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做事,才是做人的底氣!
【跳脫迷思,成為職場大人】
▏職場上老遇到壞人?
→在面對人際衝突時,盡量不要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來看事情。而是了解對方的匱乏,以合作代替對抗。
▏可以拒絕過度勞動嗎?
→別相信「吃苦當吃補」,看懂事情來龍去脈,不當「傻做事」的人,而是「做對事」的人。吃苦,也要吃有意義的苦。
▏秉持專業,說話卻沒人聽?
→不要迷失在專業不被看見的憤怒裡,掌握話語權有方法,5大敘事結構、4種修辭技巧,創造成功的溝通,埋下雙方未來更多溝通的種子。
▍大人學創辦人 Joe × Bryan ▍
20年企業顧問 + 輔導上萬工作者
調校職場做人做事四切點!
【破】重建人際的底層邏輯
【立】了解自己,建立互動起點
【知】讀懂人心的邊際
【行】溝通,讓事動起來
39個人際溝通正解,
學會大人世界真正的應對進退!
..網友五星好評..
▏謝謝大人學,打通我的任督二脈,職場真的不簡單啊。
▏超豐富含金量,值得一推!
▏字字珠璣,真是敲醒我的腦袋!
目錄
作者序
「做事」要出色、「做人」要得體,兩者兼顧才是職場最佳策略!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張國洋 Joe
Part1、[破]重建人際的底層邏輯
拋開善惡對立的二元思維──在職場上老遇到壞人,是我倒楣嗎?
職場沒有好人壞人,只有自私的人──別人成天使喚我,是覺得我好欺負嗎?
破解NPC攻略,升級職場力──話都說不清楚,讓人心好累?
達到基本就給一百分,其餘都是加分──就算不喜歡還是要相處,職場的人際關係怎麼解?
理解對方是建立人際的第一步──對牛彈琴好辛苦,要講幾遍才能聽懂我的意思?
互惠,才是大人合作的根本──我都這麼客氣表達了,為什麼對方還是說「不」?
有效的溝通,是未來還想聯繫──帶著明確目的溝通,難道有錯嗎?
專業夠強,同事自然與你交好──雜事做多了,就可以獲得好人緣嗎?
工作的本質是做事──吃苦真的能當吃補嗎? 為何不見苦盡甘來?
Part2、[立]了解自己,建立互動起點
按表操課的人生,未必無憂無慮──我好像錯過了進度,還來得及嗎?
「社會期待」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為什麼我總是在意別人的眼光,做錯了怎麼辦?
不被自尊心左右人生決定──為何別人一激我,我就亂了人生方向?
恐懼改變是最大的束縛──晚上想了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
風險意識是一種優勢──是我愛操心嗎? 個性謹慎也是問題嗎?
「嫉妒心」是衡量人生的指標──好不容易升遷了,同事卻對我酸言酸語?
發展優點,啟動自身價值──我每天都反省自己,這樣是好事嗎?
善用「25%法則」找出個人優勢──平凡的我,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專長?
真正的自信,才能提升自我──大家講的自信,到底是什麼?
六個練習讓你長出自信──天生沒自信的我,可以靠後天培養嗎?
Part3、[知]讀懂人心的邊際
換位思考,拓展視野──職場不再有正解,怎麼辦?
看懂角色邏輯,掌控全局──沒錢沒資源,怎麼說服老闆做研發?
釐清預期,專注做對的事──老闆說:「這個不用做太好。」到底是什麼意思?
找到關鍵,拒當多頭馬車──每個人意見都不同,我該聽誰的?
不選邊,只選對公司有利──主管互為死對頭,只想好好上班的我們該怎麼辦?
分析立場,判讀情勢──大老闆挺我,就能跳過直屬主管?
證明價值,自然升職──擋我升官?「年資不夠」是真的假的?
保持沉著,立於不敗之地──面對陰險小人,我只能忍氣吞聲?
懂人性、有謀略、夠柔軟,自然達成目標──為什麼滿腔熱血,卻常常換得滿腹委屈?
因材施教,激發彼此潛能──要給明確的指示,還是讓屬下自由發揮?
Part4、[行]溝通,讓事動起來
聽得懂,才是真溝通──我的專業,為何不受老闆或客戶的尊重?
敘事力,影響全局的關鍵能力──努力想把事情說清楚,卻總是卡住難以順暢表達?
職場大人必備的說話基本功──總是被人說講話沒重點?
三個指標,看出你的人際高度──怎麼會講出這種話? 白目的人都是怎麼養成的?
不傷人,大人溝通的安全氣囊──是為人直接,還是講話傷到人了?
人際矛盾,來自對人的干涉──為什麼總愛對我管東管西了?
職場必修,向上溝通──跟老闆講話好緊張,如何平等地向老闆表達個人意見?
融入人群的社交守則──內向的我,在職場是不是注定吃虧?
增加自身亮點的方法──大家聊得很開心,只有自己格格不入,這樣的我能怎麼辦?
掌握人性,資源滿手──沒有資源的我,如何和別人溝通、談判?
結語
在職場這個遊戲中,好好體驗人生、享受工作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姚詩豪 Bryan
序跋
作者序
「做事」要出色、「做人」要得體,兩者兼顧才是職場最佳策略!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Joe
這些年來,總有人問我們:「在職場上,到底是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
大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職場上形形色色的人總是各有不同的做法,而你會看到某些人用了與你截然不同的方式,卻偏偏能獲得「超額報酬」。
比如說,你總是循規蹈矩、乖乖聽話、遵守規則,對周圍的人笑臉相迎、禮貌周到,自認是一個認真「做人」的人。然而,公司裡卻有位技術大神,他不理人、我行我素、從不參加部門聚會、穿著隨便、說話沒禮貌,情緒管理也很差,但老闆對他畢恭畢敬,對他的行為百般容忍。你不禁納悶:「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
又或者,你默默做事、盡心盡力、不張揚、不自誇,對每件事情都有條不紊,交出去之前總是再三確認,生怕給別人帶來麻煩,自認是一個認真「做事」的人。但公司裡卻有另一位同事,能力平庸、做事不牢靠,說話還浮誇、擅長推卸責任,靠著能言善道和討好高層,似乎也混得不錯。這時,你難免會自我懷疑:「這樣的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
但其實,我們一直認為,職場上的「做人」和「做事」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你不需要只能選擇其中一邊,而是應該兼顧兩者。
我們不否認,有些人能專注於某一方面,獲得成功。確實,有些人因為技術精湛而我行我素;也有人僅靠八面玲瓏,不需有強大能力就混得不錯。然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方面你未必能模仿他們,畢竟技術精湛或擅長交際都是難以複製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在「做事」與「做人」之間取得平衡,往往能使你的職場表現達到最大化。
兼顧這兩者的概念其實不難理解,但難的是,許多人容易誤解「做人」與「做事」的真正意涵。由於身邊那些極端的例子過於顯眼,有些人會誤以為「做人」就是拍馬屁、討好別人。但如果你沒有合理的「做事」價值,單靠討好往往又會被人踩在腳下,在職場上依然得不到認可。
同樣地,也有人會把「做事」理解為默默埋頭苦幹、不張揚。但職場並不是每份工作都是等價的,如果你沒有眼光選擇高價值的工作,埋頭苦幹的結果往往只是處理瑣事,最終付出時間卻依然無法被看見。
因此,我們這本書,就是想和大家談談「做事」與「做人」。
在我們看來,職場上的「做事」和「做人」都很重要。如果硬要排出一個先後順序,「做事」會稍微在前。畢竟職場的本質是完成任務,禮貌周到但沒有能力完成工作的人,最終仍是無法立足。這也是為何我們會以「做事做人」為書名的原因。
但「做事」不能盲目,而是要聚焦於重點上;至於「做人」,如果你無法做到八面玲瓏、周到妥善,那至少也要避免做出白目並讓人反感的行為。
我們了解,有些人對「做人」心存排斥,認為那意味著討好和拍馬屁。但事實並非如此,「做人」不是諂媚,「做事」也不是無止境地加班。許多人在職場上陷入瓶頸,往往是因為對「做事」和「做人」的理解出現偏差,結果把心力花在錯誤的地方,最後只能自怨自艾。也有人覺得自己不擅長拍馬屁,因此對「做人」心存抗拒;或者誤以為「做人」就是做各種瑣碎的雜事,結果重心完全錯位。
我們曾在Podcast 中分散地談論過這些概念。但為了讓大家能更系統地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同時做好事、做好人」,這次我們在三采文化編輯團隊的協助下,將二○一九年二月至今五百集Podcast 中與「做事做人」有關的主題整理成書,並重新編排成有條理的文字呈現,期望能讓讀者以更清晰的框架掌握我們的這些職場體悟。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關鍵不在於你有多優秀,而在於不失分。
「做事」做到八十分,或許無法讓你成為技術大神,但如果你不到八十分,常常出錯導致重大失敗,那就難以幫你累積戰功、能力以及正面評價;「做人」做到八十分,或許未必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你,但如果你不到八十分,則很容易因為白目或是失禮而招致怨恨,並讓你寸步難行;因此,對我們一般人而言,盡量兼顧「做事」與「做人」才是最佳策略。
希望這本書,能為大家提供一些不同的視角與啟發。
張國洋 二○二四
結語
在職場這個遊戲中,好好體驗人生、享受工作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姚詩豪Bryan
這本書談了許多我們對職場裡「做人」、「做事」的觀點與建議,其中多半來自我們自己踩過的坑、覆過的盤以及回答過的提問。或許你在閱讀的時候,腦海裡就已經開始醞釀:「下次遇到這樣的狀況,我該怎麼選?我該怎麼做?才能在職場上更加成功,往成熟大人的路上更進一步。」
但在這本書的最後,我想提醒你,千萬別忘了「體驗」與「享受」。
因為我們的人生中,有好大一部分的青春都投入了職場,不管你的策略有多成功、思考有多縝密,如果不能好好地體驗職場裡「做人」的溫暖,享受「做事」的滿足,那麼站在一整個人生的角度,所謂成功的職涯也沒啥意義了。
我們談了職場裡做人做事的「遊戲規則」,就像是遊戲攻略一樣,能幫助你過關斬將。但請別忘了,「遊戲」就是用來體驗與享受的,如果學會了所有的攻略,卻失去的玩遊戲的樂趣,那就本末倒置了。
做人也好,做事也罷,我希望這本書真正的意義不光是讓你加薪、升官,而是讓你在職場這個遊戲中,更能好好地體驗人生、享受工作。常聽到年輕人忿忿不平地說,上班不過是為了賺錢,其他的一切都是假的。我只能說,有這樣的想法真的是可惜了,在職場裡一樣可以享受成就感、享受人際交流的樂趣,只要你能掌握遊戲規則,「上班」這件占據人生三分之一時光的活動,也能為你帶來精采豐富的體驗。
在此,我們想要對所有「大人學」的學員以及「大人的Small Talk」的聽眾表達感謝。謝謝你們的信任,願意分享生活的一部分給我們,讓我們有幾乎無限的素材可供創作。當然也要感謝三采團隊的付出,如果沒有他們,這本書根本不會出現。最後也要感謝「大人學」團隊的努力,讓這塊小小的招牌能夠持續發光,照亮更多職涯路上的旅人。
相信思考,勇於改變,聰明做事,誠懇待人,祝你從工作中體驗人生,在人生中享受工作!
姚詩豪 二○二四
內文試閱
拋開善惡對立的二元思維
——在職場上老遇到壞人,是我倒楣嗎?
常有遭遇挫折的朋友找我訴苦,說被老闆壓榨、被夥伴背叛,覺得自己「遇人不淑」,總是遇到壞人。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電影或動畫,總是清楚區分好人與壞人。例如,小智與皮卡丘是正派、火箭隊則是反派;哈利波特與他的朋友們是正派、佛地魔與他的同夥則是反派。自小我們就被灌輸正邪不兩立的觀念,直到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這樣的二元思維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前陣子我還在電影院,聽到前排小朋友不斷地問:「現在出現的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呀?」
這讓我們不知不覺養成一種思維模式:只要遇到人際關係的衝突,不如我願的另一方就是反派,而我們自己就是那個被欺負的好人。可是隨著年紀增長,人際關係的歷練越多,我漸漸發現光用好人、壞人這樣的二分法來看待人際關係,其實會導致諸多問題。因為我體悟到這兩件事:
•人很容易基於片面資訊而誤判
曾有張新聞照片在網路上爆紅,畫面中英國的威廉王子對著人群比了個中指,看起來就像在對群眾嗆聲。很多不明就裡的網友看到照片,就大肆批評威廉的態度,甚至連整個王室都罵上了。但後來有記者公布了另一角度的照片,大家才驚訝地發現,實際上威廉比的是數字三的手勢(因為凱特王妃剛生下他們的第三個孩子),而這個原本是慶祝的手勢,從側面看跟比中指是一樣的!
有句話說:「眼見為憑。」但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就算是你我親眼所見的畫面,也未必能百分百說明事件的全貌。因為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更別提在事件發生之前的故事,我們未必知曉。
比方說,今天有條流浪狗在菜市場裡閒逛,某甲蹲下來摸摸狗、餵牠吃東西、甚至打算帶牠回家;而某乙看到這條狗,卻拿了棍子作勢要打牠,把狗給嚇跑。在旁邊目睹這一切的你,覺得甲和乙誰有愛心?誰是壞蛋呢?我想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甲是好人,而乙是壞人。但請你思考一下,有沒有別種可能,反倒能證明甲是壞人,乙是好人呢?
舉例來說,這看似好心的甲,其實是好吃狗肉的饕客,對狗狗好其實是想抓牠回去加菜?有無可能乙其實才是愛狗人?為了保護狗狗所以才把牠趕走,並且故意喝斥牠,好讓牠再也不敢回到這危險的菜市場!
人生也是一樣,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事物的片段,對全貌毫無所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唯一的好處,就是簡單方便,但往往錯誤百出!成年後若還是只有二元世界觀的話,就很容易被片面資訊影響,甚至容易遭人利用!
•真實的人性總是善中有惡、惡中有善
人世間的萬物就像太極的圖像,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不斷旋轉形成我們所處的世界。在基督教裡,上帝即使全知全能,也沒有徹底毀滅撒旦,而讓天堂與地獄同時存在。或許是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了惡,善也會失去意義。
比方說,我們常看到知名富豪,拿出大筆金錢慷慨捐贈給學校或醫院。小時候單純的我們,覺得這些富豪都是大善人,長大後也要跟他們一樣。等我們真正長大後又聽人說,這些富豪的捐贈其實是為了「節稅」,他們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清高,於是我們又覺得這些富豪果然還是自私自利,為富不仁。
其實上述兩種看法,都不全面。富豪確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無私偉大,但要批判他們為富不仁也有失公允。畢竟他們終究是為社會做出實打實的貢獻,許多網路鍵盤俠終其一生,或許都沒能像這些富豪一樣幫助過那麼多人。所以說,真實世界往往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絕不是黑白善惡一句話可以講清楚的!
再舉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我們都知道金恩博士是美國六○年代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當時有張民運照片非常有名:一位白人警察牽著大狼狗,狗露出牙齒凶狠地撲向一名參加遊行的黑人民眾。這張照片在美國主流媒體上公開後,引發美國全體民眾甚至全球輿論的關注,大家都覺得白人警察仗勢欺人,還對黑人行使暴力,紛紛撻伐美國政府,同情並且支持黑人民權運動。這張經典照片無疑對民權運動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沒想到多年後有記者去訪查,才知道事實根本不是那樣。原來是那隻警犬被人群驚嚇一時失控,這位好心的警察極力去拉住狗,不讓牠傷人,但最後反倒因為這張照片背了個大黑鍋!
據說金恩博士其實是知道真相的,但他選擇緘默,因為這張照片對民權運動是絕佳的宣傳,所以只好讓這倒楣的白人警察背了一輩子的罵名。你說金恩博士是好人還是壞人?我不會說他好,也不會說他壞,我只會說他做出了他的抉擇。
日本山口組是知名的黑道組織,可是在三一一大地震發生時,他們卻受到很多民眾的感謝。因為山口組積極動員人力進行救災,比政府的效率要高很多。你說山口組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只能說,人很複雜,是好人是壞人只是個粗暴的標籤,畢竟好人會做出壞事,而壞人也會行俠仗義,這就是這個複雜世界的真相!
基於以上兩個體悟:一是人很容易基於片面資訊而誤判,二是真實人性總是善惡交織、難以分辨,所以我訓練自己在面對人際衝突時,盡量不要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來看事情。
你可能會問,如果不用這個方法,那該用什麼觀點來看待這些衝突呢?
我的答案是:了解對方的「匱乏點」,嘗試與之合作!
我並不否認,這世界上的確存在一些壞心眼、沒道德的壞蛋。但我相信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會天天遇上惡人。我們之所以遇上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很多時候是對方遭遇了某種匱乏,而想從我們身上掠取。如果我們能先一步辨識出他們的匱乏,嘗試主動給予對方要的東西(也就是合作),就有一定的機會能避免衝突。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體悟,跟我兒時的一段記憶有關。
小學時,有位住在附近的同學,幾乎每天都會等我一起上學。有天出門後老爸突然叫住我,把音樂課要帶的笛子交到我的手上。我很吃驚,因為我明明有把笛子收進書包,為什麼笛子會在爸爸手上呢?爸爸要我趕快去上學,我也就沒問。直到放學回家,爸爸才說早上那位同學在等我的時候,偷偷把我書包裡的笛子拿出來,藏在花盆後面,剛好被我爸看到。
爸爸問同學為何要藏我的笛子。同學說,因為他到我家後才想起自己忘記帶笛子了,想到上音樂課一定會被音樂老師罰站,便把我的笛子藏起來,這樣至少有我可以陪他一起罰站。我知道後非常生氣,覺得這位同學壞透了,以後要跟他絕交,但爸爸卻要我原諒他,畢竟他的目的並不是害我,他只是想要有人陪他一起面對處罰。這個不當的行為,反映出他的「匱乏」。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人的行為其實就是做出當下讓自己最舒服的決定。把我的笛子藏起來,也只是同學一個當下舒服的決定而已。同樣的概念在電影《神隱少女》中也可以看到。電影裡的「無臉男」因為渴望被認同,卻又不知如何表達,於是大肆搞破壞。後來主角千尋包容了他的任性,帶著無臉男在錢婆婆的小屋裡找到了歸屬。原本的大反派在內心匱乏被平復後,轉變為平和又柔順的人。
「理解對方的匱乏,並以合作代替對抗」這個體悟,在人生中多次幫我化解衝突。
記得念大學的時候有次我騎機車去辦事,遍尋不著車位,終於看到有家小吃店前停了一大排機車,剛好有個空位可以停。而這家店過了中午仍舊大門緊閉,看起來沒有要開門的意思,於是我就把車停進那個空位裡。沒想到等我辦完事去牽車時,店鋪的鐵門剛好升起來,裡面走出一位阿姨看到我就破口大罵,指控我亂停車害她無法做生意!
我覺得莫名其妙,首先,那麼多車怎麼能只怪我?況且她剛開門而我正要離開,理論上並沒有影響到她的生意,要罵也該罵其他的車主吧!
但我很快就想到,她的「匱乏」是什麼?試想一位瘦小的阿姨正要開店做生意,卻看到門口停滿數十輛機車的心情,一定是無力感導致氣急攻心,便把情緒全發洩在我身上。想通了之後,我沒有馬上離開,我心想,既然妳需要清空這排機車,那我就滿足妳的匱乏。於是我幫她把機車一台台搬離店門口。
我永遠記得阿姨的表情:從一開始的憤怒,變成驚訝、困惑,又轉為感激。後來我們兩個一起搬完所有機車,結束後她不斷道謝,還邀我進店裡吃東西。當時我因為有事沒接受她的好意,但她的笑容已經是最棒的回報了!
我想職場也好,生活也罷,我們難免遇到不對盤的人事物。要讓自己心平氣和,理性解決問題,首要之務就是重塑心態,把「好人 vs. 壞人」、「正義vs. 邪惡」這樣的二元思維,切換成理性務實的「解題思維」。很多時候,光是搞清楚對方的「匱乏」,在能力範圍內給予滿足,往往就能達成雙向的合作,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職場沒有好人壞人,
只有自私的人
——別人成天使喚我,是覺得我好欺負嗎?
前面說過一個成熟的大人,不應該用善惡對立的二元觀點看世界,但我也曾經接到讀者來信提問:每當有人對他好時,他總會先懷疑對方只是虛情假意,因為他認為人都是自私的,不會有人以真心相待。所以他問我,像他這樣對人不信任,應該用何種心態,去面對那些對他好或不好的人?
我想這問題可以分成兩個情境來看:
•當人對我好時,不把人想得完美
以我的經驗來看,將人預設為「都是自私的」這個前提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在認為人都是自私自利之前,也要理解:「別人其實是會因為他自私自利的目的而對你好。」
好比,一個麵包師傅會去尋找好的麵粉、食用油、起司,用最好的原料做出品質最棒的麵包。他的出發點未必是心中有大愛,而是高品質的麵包較能吸引顧客購買、取得顧客信任,所以他會為了賣出更多麵包、為了麵包店的長期利益而對你好。
麵包師傅把品質維持在一定水準上,就能在市場競爭中活下來,顧客也因此有高品質的麵包享用。而這個師傅賺到錢之後,也就有更多誘因把麵包以及服務做得更好,所以雖然他的出發點是出於自利,但最後大家都得到了好處。
一個麵包師傅如此,其他各行各業的人也是這樣。假設修車師傅、文具店老闆、洗衣店老闆︙︙每個人都能這麼想,整個社會就會往好的一面發展,就算出發點是私心,但最終大家都是受益者。
同樣的道理,就算從事社會公益有關的工作,也未必是人人心懷大愛。
我不否認世界上有對社會高度關懷的人,卻一定也有只想工作餬口的人。然而,就算他只是為了薪水、獎金才去幫助別人,也終歸是做了一件好事。至於他的內心有沒有大愛?是不是真的心存善念?我倒覺得不用深究,只要別人最終做了好事,他的動機我們沒必要知道,事實上也無從得知。
我自己確實也是會把「人都是自私的」當成思考人際關係的起點,但我不會因此就覺得別人都很壞。大家還是會因為其自私的理由而做好事。也因此,如果你一開始就預設人皆自私、認知世界沒有純粹無私的大愛,反而能用更中性的眼光看待人生。
好比一個新人在進入新職場時,若就預設新同事都是自私的人,再以此為基礎,思索如何跟這些新同事合作。你會知道對方希望達成他的工作目標,你就算不能幫忙,也不要去造成麻煩,對方多半會回饋善意,也會願意與你共同達成工作目標。
換言之,只要你以彼此都能受益為前提合作,讓彼此工作都順利,那未來同事多半會對你很友善。但若總是期待別人會無條件對我們好,人家明明很忙還硬要去表達友善、拉著人家聊天,結果人家回應冷淡還自己生氣。那就會因為對世界預設的期待錯誤,而容易在各種人際關係中受傷了!
所以,不要去管同事是不是自私的人,只要去想什麼是他們在工作上最重要、最關心的事?然後透過合作,協助他們達成工作目標,就算對方的個性真的很機車,往後他也不會故意整你。因為他知道跟你合作可以一起達到KPI,又何必整你讓你不悅?而且他不僅不會惡整你,甚至還會很珍惜與你的關係,以確保往後大家的工作都能順利完成。
還有,不把別人想得完美,便永遠不會失望。如果你期待別人都像泰瑞莎修女一樣無私大愛,那你註定只會感到失望。同事對你禮貌、店員對你殷勤、外送員準時送達,都不是因為愛你,而是愛自己。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最終而言,我也很開心。於是你對同事禮貌、對店員與外送員也周到,給他們五星好評。人際關係上還是能皆大歡喜的。所以別人是不是滿懷大愛,我不覺得這很重要。
如果你把大家都當正常人。大家想賺錢、大家有私慾、大家有他各自的人生目標。沒有人是完美,也不會是聖人,但通常大家也沒有很壞。只要你不得罪他、不會造成他困擾,他也不會對你使壞的。
再來,雖然大家多半都是先愛自己的。可是,當對自己的愛夠了,有滿足了,行有餘力,大家還是有可能會愛別人。一段時間,也還是可能會變成真正的大愛聖人。很多人的不快樂,往往來自對世界的期待過高,總覺得別人都應該為他人、為社會著想,卻又在發現人的自私自利後感到失落。然而我們必須理解,即便是父母,也不是全然無私奉獻,很多的父母只會在孩子聽話、有成就時感到與有榮焉,卻會在孩子殺人放火、名聲敗壞時撇清關係,毅然斷絕往來。所以,真的不要期待誰會全然無私與大愛。
當然,我不是要你去質疑身邊所有的人,也不是要強調父母的愛有條件,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往極端靠攏,不要覺得人一定邪惡或一定無私,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介於中間,都是軟弱的一般人。人有欲望、夢想,有時只顧自己,有時卻也會想做好事。這就是人。只要你對人有正確的認知就不會失望。更重要的是,只要你讓自己成為一個友善、能夠與人合作的人,不管在學校還是職場,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刻意害你。所以不用去揣摩對方是好人或壞人,只要都把他們當成自私的人,然後去思考:「我可以怎麼幫他,讓他達成目的?」
當你有能力促成彼此合作,你幫他,他幫你,最終工作都能夠順利推進,每個人都達成他自私的目標需求,每個人也理解你的價值。往後的相處就會輕鬆很多,他們也必然對你溫和與友善。說來有趣,當你認知人都是自私的之後,再遇到那些相對無私、博愛的人時,反而會讓你感動不已。
•當人對我不好時,壯大自己
那有沒有可能碰到別人就是純粹地對我有惡意呢?無視我?攻擊我?討厭我?欺負我?霸凌我?
當然有可能。但一個人會對另一個人壞,不外乎有兩個原因:一是純粹的惡,就是想整人。不過進入大人的世界後,你會發現這種純粹的惡其實很少,這種惡比較會發生在小孩子身上。
小孩子才會純粹地欺負人、看人哭就開心。可是成為大人之後,誰會那麼無聊,尤其同事更不會無端惡整你,畢竟這麼做對他沒好處,況且往後大家還會一起工作,他又何必跟你結怨?
因此,我認為職場上碰到的人際關係危機,大部分都是因為對方覺得你沒有價值、就算欺負你也不會怎樣。往後遇到別人對你使壞時,你應該要先去想,為何他會覺得你毫無價值?是你真的笨手笨腳給別人添亂?還是你白目給別人造成麻煩,於是別人反擊你?或許從這個觀點思考,你就能避開很多職場的麻煩事。
再或者,你每到一個新的職場環境,都讓別人知道你的工作能力有多強,知道你其實有能力反擊,那別人也就不會輕易欺負你。畢竟難保哪天他可能需要你的幫忙才能完成工作。比如你很會做簡報,那大家就會想,或許某天團隊會需要很會做簡報的人,屆時一定要拉你進組,所以從現在開始他就不會得罪你,因為得罪你對他絕對沒好處。
把脈絡想通後,你會發現「對方是不是壞心、是不是自私」這件事,根本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得把自己變得更強大,好比很會做簡報、很會寫程式、很懂某個技術等,讓自己持續有被利用的價值。如此一來,就算公司裡有存心使壞的人,也絕對不敢來招惹你。
所以,不要去想人家對你是好是壞,人家對你好,就算出於私心你也得到了好處;人家對你不好,那你就壯大自己,讓他人不敢來犯。只要你展現出足夠的能力與價值,往後的日子就不會再受他人影響。
作者資料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 Podcast節目《大人的Small Talk》主持人 ‧ 企業顧問、講師、作家 張國洋 Joe 擅長理解事物背後的「局」,並把抽象概念轉換成系統化做法。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個人著作:《愛情市場學》、《為何會拿好人卡?》 姚詩豪 Bryan 擁有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與成大土木結構材料雙碩士,創作風格為運用獨立思考與邏輯分析來釐清人生的各種「局」,涵蓋職涯發展、個人成長、溝通表達、創業經營等議題。 兩人合著:《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大人學選擇》、《大人學破局思考》。
基本資料
作者:張國洋(Joe Chang)、姚詩豪(Bryan Yao)
出版社:三采文化
書系:iLead
出版日期:2024-11-29
ISBN:9786263585232
城邦書號:A2001606
規格:平裝 / 單色 / 39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