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沙鐘屋(兩冊不分售)
-
古文觀止有意思:重返歷史現場的24堂古人智慧課
-
十誡(繼續橫掃日本推理文壇,《方舟》作家最新作品,變態凶手讓全員變共犯!)
-
素食者【亞洲首部榮獲國際曼布克獎作品】
-
日本都市傳說大事典(精裝)(一本蒐盡日本所有都市傳說!校園怪談╳荒郊軼事╳都市異象,306則傳說起源與故事解析,滿足你對恐怖的極致渴望!)
-
鵼之碑(京極夏彥出道30週年紀念作,創作生涯代表作「百鬼夜行」系列最新作)
-
奇岩館殺人案
-
冬季限定夾心巧克力事件
-
酸糖【上下冊套書】(長踞POPO網站濃情館人氣榜、珍珠榜、收藏榜TOP1,總點閱突破350萬,人氣作者LaI最新力作!)
-
大腦切除師(榮獲諾貝爾獎的「奇蹟器官手術」黑歷史!美國亞馬遜破萬讀者好評,改編自真實事件,揭露醫學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內容簡介
◆《當代文庫》評選百大最佳小說(100 Best Novels)
◆《時代雜誌》評選百大不朽小說(The All-TIME 100 Greatest Novels)
◆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世紀之書(Books of the Century)
◆年銷量25萬冊,全球總銷量逾6千5百萬冊
「他媽的 這世界!」
本書為作者唯一一部長篇創作,透過主角霍爾頓漫無目的在外遊走兩天的遭遇,以其特有的眼光、態度與語言,寫實呈現少年的感受、想法與心理。甫出版便在美國掀起一陣「捕手熱」(Catcher Cult),大眾反應兩極化,使此書既被列為禁書,又被選為教材,更成為無人不讀的小說作品。霍爾頓對這虛偽社會的厭惡與反抗、對成人世界的措手不及、對純真年代快樂時光的懷想……,再再觸動舉世野少年騷亂不安的心靈。
【媒體佳評】
◎「(本書)感性但不流於多愁善感、戲劇化但不至於太誇張、真實坦率但不顯得粗鄙低俗…充滿精確的觀察與銳利的洞見,巧妙捕捉一名少年如何自創一個幻想世界與一套生存模式。」――《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滑稽有趣到瘋狂的地步,但骨子裡卻是一部嚴肅作品。」――《週六評論》(Saturday Review)
【讀者迴響】
◎「這本書始終引起我的興趣、逗得我哈哈大笑、讓我見識到沒有釜鑿痕跡的文字力量、給予我可信的虛構人物,也讓我直到今天都仍對作者勇於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深感敬佩。」――莉莉安˙羅絲˙福爾
◎「這是一部傑作,我欣賞它對一顆騷亂(但本質上良善)的心靈深刻的洞察。」――M. E. 羅勃玆
序跋
【麥田捕手】外ㄧ篇~~沙林傑其人其事~~
萬萬不要以為世界名著、經典作品的名號只有蓋棺之後方能論定,要知道舉世風靡的少年小說《麥田捕手》非但不是幾世紀前的古物,就連作者沙林傑(J. D. Salinger),都明明還好好地活著!
美國作家沙林傑,現年89歲,生長於紐約,曾輾轉於不同的寄宿學校就讀,直到後來進入軍校。在軍校時期,沙氏藉由每晚躲在棉被中、借助手電筒光線,開始他寫故事的生涯。22歲時首度發表短篇小說作品,時隔10年之後發表《麥田捕手》,甫出版便在美國掀起一陣「捕手熱」(Catcher Cult),大眾反應兩極化,使此書既被列為禁書,又被選為教材。後續效應包括了本書儼然成為反社會者的聖經,「每十位殺人犯中有九位喜愛《麥田捕手》、百分之五十的殺人犯讀過本書」的說法不脛而走;
射殺【約翰藍儂】的兇手被捕時隨身帶著一本《麥田捕手》
意圖行刺【雷根總統】的刺客,也據傳是《麥田捕手》書迷。
【村上春樹】表示此書對其個人影響深遠,甚至進而主動要求翻譯日文版。
隨著《麥田捕手》聲名大噪,故事主角霍爾頓被偶像化,霍爾頓最愛的紅色獵人帽成為青少年必備的配件,沙林傑本人卻逐步斷絕與外界的接觸,除了謝絕採訪,也不願意自己的照片曝光。力求不受注意的結果,使得沙氏成為一則益發引人好奇的文壇之謎,日後頻頻有八卦小報報導:「我們拍到了沙林傑!」或「某大學女生遭沙林傑軟禁」。沙氏撲朔迷離的行蹤、沙氏與年輕女作家的誹聞,都成為狗仔窮追不捨的目標。
歷來已有無數片商嘗試購買《麥田捕手》電影劇本版權,影星馬龍白蘭度、傑克尼克遜、陶比麥奎爾,乃至於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無不嚮往獲得詮釋霍爾頓的機會。影星約翰庫薩克甚至表示,他從20歲邁入21歲感到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年齡已經不允許他演出霍爾頓一角了。縱使《麥田捕手》遲遲未能獲得拍片授權,本書還是現身在電影中──《絕命大反擊》(Conspiracy Theory)一片裡,男主角每到書店就非買一本《麥田捕手》不可,執迷的程度可謂嗜本書成癮。意圖將霍爾頓的故事改拍成電影的片商接踵而至,面對片商們的熱情邀約,沙林傑的回應是:「我覺得霍爾頓不會喜歡。」
沙氏對公眾避之唯恐不及的低調作風,從《麥田捕手》故事中似乎也嗅得出一絲端倪──在外遊蕩兩天的霍爾頓最後決定:「我打定主意遠走高飛不再回家,也不再到另一個混帳學校裡去念書了。我決定……攔一輛車,然後再一輛、再一輛,這樣沒幾天我就可以到達西部,那兒陽光明媚,景色美麗;那兒沒有人認識我,我可以隨便找個工作做,我並不在乎找到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反正只要沒人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任何人就行。我打算到了那兒,就假裝又聾又啞,這樣我的下半輩子就再也用不著跟人說話了。我會用自己賺來的錢蓋一棟小屋,終身住在裡面……」
時至今日,沙氏或許果真避居在如此這般的一棟小屋裡,依然堅持與名氣保持一段安全距離,依然如同霍爾頓般不輕易涉足四處埋伏著偽君子的社會,對於諸多因其遺世獨立而誤以為沙氏已然作古的大眾,我們只能說:捕手未死,只是決意遠走,只是貪圖獨處的清爽與寂靜。
作者資料
沙林傑(J. D. Salinger)
J.D.沙林傑(1919.01.01-2010.01.27) 美國作家,1919年1月1日生於紐約,2010年1月27日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1940年首度發表短篇小說作品,1951年出版《麥田捕手》,一時聲名大噪。 著有《麥田捕手》、《九個故事》、《法蘭妮與卓依》、《抬高屋梁吧,木匠:西摩傳》。 相關著作:《抬高屋梁吧,木匠;西摩傳(《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晚期代表作 官方授權繁體中文全新譯本)》《法蘭妮與卓依(《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捕捉青春殘影的兩篇成長小說‧問世60週年全新中譯本)》《九個故事(《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誕生100週年紀念版 全新中譯本)》《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誕生100週年紀念版)》《麥田捕手》
基本資料
作者:沙林傑(J. D. Salinger)
譯者:施咸榮
出版社:麥田
書系:addiction靡小說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9861732091
城邦書號:RF7000
規格:膠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