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套書館 > 人文藝術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套書)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套書)

  • 作者:王立群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09-07-16
  • 定價:499元
特別活動
.他不是一代暴君!有些真相,你必須知道!
 他,統一文字,修築萬里長城,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他,焚書阬儒,執迷長生不老,在位僅短短十五年!且看「百家講壇」頂梁柱 王立群以全新角度,解讀大秦興衰史,揭開秦始皇的神秘面紗!

內容簡介

他不是一代暴君!有些真相,你必須知道!!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上部)》 這是最不一樣的秦始皇, 這是最清晰的戰國時代。 西元前二五九年農曆正月,趙政於邯鄲出生。他十三歲繼承秦國王位,二十二歲親臨朝政,三十九歲終結六國、統一中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 他統一中國、文字與度量衡,如此功業,甚至影響至今;他也焚書阬儒、執迷於尋求長生不老藥,讓後世文人謾罵、訕笑。然而,是否這所有的功、過,都必須由他一人獨享、一人承擔? 百家講壇《史記》系列權威王立群教授從秦非子接受周天子封地時開講,直接點明:秦始皇統一天下,並非由他一人之力造成。事實上,為了掀開這中國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頁,自秦非子以降,秦國歷代君王不斷努力,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秦穆公三救晉難、秦孝公起用商鞅變法等,經過六百多年的累積實力,最後在贏政身上集大成,完成統一大業。 除此之外,在混亂的戰國時期,各國間的自私與不信任,更是為秦國創造了最有利的機遇與舞臺,使秦國成為中國歷史上永恆的亮點。 身為中國第一位皇帝,從出生到死亡,即是由一則又一則的謎團、疑點推砌而成,他的一生,是果斷、是殘忍、是遠見、是迷信。而對於中國歷史上煙硝味最濃重的戰國時期,後人總能在其中透視到人性的謀略與機巧。且看王教授以最全新的角度,重新拆解這位充滿神祕的人、梳理這段戰亂的時代。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部)》 秦始皇的確太過驕傲,但是讓帝國一夕之間退出歷史浪潮的,何止一個原因。 經過了六百年的努力,秦國最後終結混亂,一統中國,然而,十五年過後,秦國便退出歷史舞臺。 秦帝國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在這十五年的時間裡,秦始皇統一文字、度量衡,修建馳道與直道,改善南北運輸系統,修築萬里長城,千年來阻擋了遊牧民族的侵擾。他的高瞻遠矚,為歷代中國的文化、經濟發展,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 然而,成就了如此輝煌歷史的秦始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史上最有名的暴君? 人們傳說他下令焚書、阬殺天下儒生;孟姜女為了尋找萬杞良而哭倒長城;他不顧民力已疲,執意修建華麗的阿房宮與陵墓,使得民不聊生,最後,項羽一把火燒掉阿房宮,同時盜取了秦皇陵裡的所有寶物。 這些傳說太過真實,掩蓋了秦始皇其他建設的光茫,帝國的短暫,成為他洗不掉的污點。 但是讓帝國一夕之間退出歷史浪潮,何止一個原因,透過王立群教授詳盡地解讀這個龐大帝國的開始與結束,理清這些傳說的真實樣貌,一段最完整的秦國發展史,將浮現在眼前。

內文試閱

第一回 荊軻刺秦王

督亢圖窮匕首見 秦王繞殿呼且逃

  原來,這一天在秦國宮殿中即將舉行燕國的受降儀式,燕國派來了兩位使者。這兩位使者到了秦國都城咸陽,先用重金疏通了秦王嬴政寵信的中庶子(國君的侍從)蒙嘉,由蒙嘉向秦王嬴政報告:燕王被大王的威風嚇得心驚膽戰,「願舉國為內臣」。聞風喪膽的燕王,不敢親自來秦,特派使者送來了一顆人頭與一卷地圖。使者出發時,燕王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拜送儀式。

  這顆人頭可不是一般的人頭,他是秦王最痛恨的叛將樊於(wū,烏)期的人頭。這卷地圖也不是普通的地圖,它是秦王目前最想得到的燕國的督亢(ɡānɡ,剛,今河北固安、涿州一帶)地圖。這大大出乎秦王意料之外,他焉能不興奮?這不,這天他穿上正裝,用最隆重的禮節迎接兩位特使。

  樊於期原是秦國大將,因為攻趙兵敗,懼怕秦王嬴政的軍法嚴懲,逃到了燕國,投奔于燕國太子丹門下。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時與樊於期私交甚好,因此收留了他。秦王嬴政獲悉此訊,怒不可遏,殺了樊於期的全家,仍未能解心頭之恨,恨不得立馬將其置於死地而後快。樊於期成為秦王嬴政的死敵。

  督亢屬於燕國的領土,土地肥沃,是燕國最富庶的地區。秦王嬴政對督亢之地垂涎已久,怎奈,秦國始終未能拿到督亢地圖。在冷兵器時代,地圖對作戰來說,意義極大。此時的秦軍已經滅了韓國、趙國,陳兵易水,兵臨燕國。但是,因為燕國地處偏遠,秦國對燕國的地理形勢所知甚少。因此,督亢地圖對秦王嬴政來說,干係甚大。而且這次是燕國特使來秦廷拱手奉送督亢地圖,對燕國來說即意味著向秦國投降。如果真是這樣,這就意味著秦王嬴政在統一中國的大路上又向前邁出了至關重要且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一步,秦王嬴政能不心花怒放嗎?

  一切準備就緒,儀式開始。

  兩位燕國使者來到秦宮之中。正使荊軻手捧盛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副使秦舞陽拿著督亢地圖,跟隨著九位迎賓贊禮的導引,走進了威嚴富麗的秦宮。到了秦廷臺階之下,燕國副使秦舞陽突然面如土色,渾身哆嗦,秦國的大臣們好生納悶,不知道這位燕使是犯病了,還是出現了意外(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原來,這個十三歲就在燕國殺過人、別人都不敢和他對視的燕國副使秦舞陽,在燕國耀武揚威,然而身置異地,見秦廷上上下下武士成林,戒備森嚴,內心積聚的勇氣頃刻間土崩瓦解,突然感到了極度的恐懼。

  荊軻回頭看了看嚇得戰慄不止的秦舞陽,笑著對秦王嬴政說:北方偏遠的蠻夷之地的粗人,從來沒有親身感受大王的威風,沒有經歷過這樣威嚴壯觀的場面,所以怯場了。希望大王寬容他,讓他能在大王面前完成此次出使的任務(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

  聽了荊軻的解釋,嬴政看了看鎮定自若的荊軻,又看了看渾身哆嗦不止的秦舞陽,若有所思地說:荊軻!你拿著秦舞陽手中的督亢地圖上殿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中接過督亢地圖,步履沉穩地走上了秦廷,在與秦王零距離接觸時緩緩展開了督亢地圖。這幅地圖是一副卷軸,需要一點一點地展開。當完全展開地圖之時,藏在卷軸中心的匕首突然露了出來。

  正在興致勃勃地看地圖的秦王見到匕首大吃一驚,但是,此時的荊軻左手已經緊緊地抓住了秦王右邊的袖子,右手也一下子握住了劇毒的匕首,向著秦王的胸膛直刺過去。

  荊軻手持的徐夫人匕首是當時最知名的「品牌」匕首,是太子丹花重金買到的,這把匕首在鍛造時被放在劇毒的藥水中多次淬火!因此,毒性已滲入匕首,只要用它劃破秦王嬴政的皮膚,即可見血封喉,置其於死地。

  慌亂之中的秦王嬴政本能地拼命掙脫,結果用力過猛,被荊軻左手緊緊攥住的衣袖竟然從肩部撕扯開來。袖子撕開之時,也就是秦王掙脫之際。掙脫了荊軻的秦王立即拔腿就跑。荊軻一看秦王袖子斷了,人跑了,馬上追上前去。一場刺客與秦王之間的百米競賽竟然在偌大的秦廷之上開演了。

  惶恐之中的秦王一邊繞著大殿的柱子轉圈兒,以躲避荊軻;一邊想拔出腰間的長劍,以對付荊軻。但是,劍身太長,秦王從腰間抽劍的空間短於劍身,因此,秦王怎麼也拔不出劍來。據唐人注釋,秦王的佩劍,長約七尺。秦代一尺相當於今天的23.1釐米,故七尺長劍當為今天的1.62米,所以,慌亂中的秦王怎麼也拔不出劍來。

  這種危急的場面秦朝的大臣從來沒有遇見過,慌亂之中均不知所措。按照秦法,大臣上殿不得攜帶任何兵器,臺階下的武士沒有命令也不能持兵器上殿,這就造成秦王在前拼命逃跑、荊軻在後死追不舍的緊張場面。

  大臣們只能徒手阻攔荊軻,這對手持劇毒匕首的荊軻並沒有什麼威脅。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身背藥囊上朝的御醫夏無且,突然解下身上的藥囊,沖著荊軻用力砸了過去。荊軻遠遠看見一件東西向它飛了過來,也不知道是什麼,但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為避開這一不明之物放緩了腳步(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這給了秦王數秒鐘的喘息之機。

  愣在一旁的大臣這時也看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齊聲大呼:「王負劍!王負劍!」這種眾人齊呼的場景,真像百米跑道兩邊的啦啦隊一樣,整齊有力。所謂「王負劍」,就是讓秦王把長劍推到背後去。這樣,劍柄向下,劍鋒向上,秦王就可以從下部朝上向前抽劍,便會有足夠的空間讓秦王順利地拔出長劍。

  一旦秦王拔出長劍,手持短小匕首的荊軻就完全處於劣勢了。因此,荊軻尚未接近秦王,秦王的長劍就砍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一下子癱倒在地。受傷的荊軻孤注一擲,奮力將匕首投向秦王,結果沒有擊中,只擊中了他旁邊的柱子。又怒又驚的秦王上前連刺荊軻八劍。荊軻此時知道大勢已去,倚著柱子,放聲大笑;用最能侮辱人的方式,叉開雙腿(由於古代中國衣服的形制,叉開雙腿,即意味著「走光」,對對方是最大的侮辱),大罵秦王(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倨以罵):「今天之所以讓你小子保全小命,完全是因為我想劫持個活人,逼你立個契約,以回報太子。」(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秦王左右的人此時也一擁而上,殺死了已經身受重傷的荊軻。 有心為報懷權略  可在於期與地圖

  每讀至此,我都不禁在想:如果秦舞陽能夠上來幫助荊軻會怎麼樣呢?如果陪同荊軻前來的不是秦舞陽而是荊軻最知己的那位朋友又會怎麼樣呢?如果荊軻的劍術再精到一些呢?如果荊軻投擲匕首的技藝像小李飛刀一樣呢?如果秦王的動作再慢零點幾秒呢?如果荊軻的動作再快零點幾秒呢?如果秦王的衣袖扯不掉呢?如果御醫夏無且想不起來用藥囊砸荊軻呢?如果我猜想中的任何一個「如果」出現了,歷史將會怎樣呢?

  按照《史記》的這段記載,荊軻與秦舞陽應該是同時上殿,既然捧著督亢地圖的是秦舞陽,因此,負責展開地圖的也應當是秦舞陽,而且秦舞陽有十三歲就殺人的英勇歷史,照此推斷,擔當刺殺任務的應當是秦舞陽。但是,秦舞陽一進秦廷就在關鍵時刻突然掉鏈子,讓秦王嬴政多了個心眼,只准荊軻奉圖上殿,秦舞陽不能上殿。

  雖然荊軻替秦舞陽作了解釋,但是,秦舞陽在關鍵時刻的意外表現還是讓整個計畫大打折扣,功虧一簣。為什麼呢?

  第一,秦舞陽因為形跡可疑不能上殿,這使得千斤重擔只能由荊軻一人承擔了。如果兩人能一塊行動,成功的幾率肯定遠遠高於一人行動的幾率。

  第二,從整個行動來看,秦舞陽負責持凶劫持秦王,荊軻的任務只是忽悠秦王。現在秦舞陽根本上不了殿,忽悠秦王與劫持秦王的雙重任務必須由荊軻一人來完成,這就叫「雙肩挑」,二人分工協作,尚無把握一定能成功,何況現在是由荊軻一人來完成呢?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荊軻表面上非常豪放不羈,曾在集市上與人一會兒高歌,一會兒大哭,好像很粗枝大葉,其實他做事十分精細。在刺殺秦王一事上,他重點考慮了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才能靠近秦王,二是助手。所以,他向太子丹索要樊於期的人頭與督亢地圖,因為樊於期的人頭是一張進入秦宮的通行證,督亢地圖則是燕國投降的標誌。荊軻還考慮了助手。他在太子丹為他準備好匕首和助手秦舞陽之後,還遲遲不出發。那麼他在等什麼?等朋友!這位朋友史書無載,但是,這位朋友一定是荊軻非常信任的,一定是比秦舞陽更為可靠的殺手!

  荊軻對自己的劍術當然非常清楚,他知道自己尚未達到化境的劍術可能會在關鍵時刻出問題,所以,他堅持要等自己親自挑選的朋友;但是,他的這位朋友因為路遠失期。太子丹又一再催逼,甚至於懷疑荊軻不敢去了,這才激怒了荊軻。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歌之中,在素衣白馬的目送下,他匆匆帶著秦舞陽頭也不回地上路了。

  荊軻什麼都考慮到了,唯獨沒有考慮到太子丹為自己裝配的幫手秦舞陽外強中乾,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真是百密一疏啊。

  荊軻被當場殺死了,但是,秦王嬴政看著殿上荊軻的橫屍,呆坐了很久很久沒有出聲,心中的驚嚇伴隨著他,後怕纏繞著他(秦王不怡者良久)。這場虛驚可能使秦王嬴政第一次領教了什麼是死亡,第一次懂得了什麼叫做一隻腳踏進鬼門關。

  事後,秦王論功行賞,御醫夏無且理所當然地被賞了黃金二百鎰。秦王當著所有朝臣的面說:「無且愛我,才會想起來用藥囊砸荊軻。」(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

  後來,夏無且把這事告訴了他的好友公孫季公與董生,他倆又詳細地給司馬談講述,這件事就被寫進《史記·刺客列傳》(根據刺秦時間和司馬遷存世時間推測,《史記·刺客列傳》應為其父司馬談所寫)。於是,「荊軻刺秦王」成了中國歷史上萬人注目、千年流傳的歷史故事。直至今日,各種影視、文學作品還在不斷演繹著這段歷史。


荊卿成塵漸離死  異日還逢博浪沙

  我們究竟應該怎麼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呢?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千古偉業。嬴政滅六國統一中國,遭遇到六國反秦勢力的頑強抵抗。原因非常簡單,嬴政滅六國雖然客觀上符合歷史前進的潮流,主觀上卻是他想當天下的霸主。因此,他成為六國的公敵。既成天下的公敵,想殺他的豈止是一個荊軻。荊軻只是當時眾多想行刺秦王嬴政且最終幾乎得逞的一人,荊軻不自覺地代表了六國的反秦力量。秦始皇一生遇刺多次,荊軻刺秦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在荊軻刺殺秦王后不到十年,嬴政又經歷了至少兩次暗殺。

  一次可以視為荊軻刺秦王的後續。荊軻死後,秦王嬴政追殺荊軻餘黨時,荊軻密友高漸離逃亡。後來,高漸離在為人打工時,對其所服務的這家主人的一位客人的擊築水準多次進行點評,點評之事傳到了主人那裏,於是主人讓高漸離擊築。高漸離高超絕倫的擊築技藝讓傾聽的受眾無一不刮目相看。於是,高漸離重新擊築,再次走入公眾的視野,聲名大噪。此時的秦國已經統一了中國,秦始皇嬴政也非常喜歡流行音樂,聽說了此人的高超技藝,便下詔召見高漸離。嬴政不但喜歡擊甕叩缶、彈箏搏髀等本土音樂,更喜歡鄭、衛之地的異國之音。一個人的偏執與愛好有時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的,有時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高漸離入宮後不久就被秦始皇身邊的人認出。秦始皇酷愛高漸離的技藝,捨不得殺他(可見掌握一門技術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便熏瞎了他的雙眼,讓他為自己繼續演奏。日子慢慢過去,高漸離逐漸取得了秦始皇的信任,一日,他用藏鉛的築擲向秦始皇,企圖砸死他。高漸離是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行刺的,自然命中率很低,沒有成功(乃以鉛置築中……舉築撲秦皇帝,不中)。這一次秦始皇殺了高漸離,從此不敢再接近六國之人。

  但是,即使秦始皇不接近六國之人,仍然免不了被刺。後來成為劉邦手下重要謀士的張良在韓國被滅、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變賣家產,收買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也未能成功。

  由此可知,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曾經遭遇不止一次的行刺。因為,滅掉六國、統一中國是秦始皇一生最大的貢獻,是一項千秋偉業,故其遭到六國的頑強抵抗也是必然的。其中,荊軻刺秦王是第一次,也是最著名的一次刺殺秦王行動。

  如果秦始皇不統一六國,讓戰國紛爭的局面繼續下去,對中華民族來說,無疑失去了一次歷史發展機遇。

(取自《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第一回部分段落) 第八回 生父之謎

不韋釣奇獻愛妾 趙姬有身嫁異人

  異人被立為安國君的嫡嗣之後,與身為師傅的呂不韋關係日漸密切。有一天,在呂不韋的家中舉行一場盛大的家宴。雖然,這只是呂不韋與異人兩個人的盛宴,但是,大富商的家宴仍然十分有排場。

  酒酣耳熱之後,家宴中的歌舞表演開始了。第一位出場的即是呂不韋的愛妾趙姬。趙姬是邯鄲著名的舞女,長得極其美貌,她是那種能讓男人看一眼就過目不忘的女人;而且,趙姬還有一身好才藝——善舞,其舞功之美可稱獨步邯鄲。有才藝的美女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寵倖,趙姬就是這樣一位才藝出眾的大美女。

  異人一見趙姬,立時眼前一亮,不由暗中稱絕。呂不韋家中美女如雲,但異人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美豔的女人!趙姬的一身絕世舞藝更讓異人看得目瞪口呆,熱血沸騰。異人此時也顧不得身為嫡嗣的身份,迫不及待地向呂不韋敬了一杯酒,緊盯著呂不韋說:請將這位美人賞給我吧!

  從異人異樣的眼光中,呂不韋早已看出異人的興奮,但是,他沒料到一位秦國太子的嫡嗣竟然如此大膽地向他奪愛。要知道,趙姬可是呂不韋的愛妾,而且,趙姬此時已經懷上了他呂不韋的孩子。所以,一聽異人提出這種不情之請,呂不韋心中頓時大怒。

  但是,呂不韋到底久經人生歷練,他想到自己已經為異人破了家產,為了達到「立主定國」的目的,呂不韋懷著滿腔怨氣笑呵呵地說:可以,可以。於是,呂不韋拱手把自己如花似玉的愛姬獻給了異人(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

  異人一聽,大喜若狂,立即擁著趙姬回到家中。

  趙姬對異人隱瞞了自己已經懷孕的事實,跟著異人回到家中,備受異人寵愛。到了十二個月時,趙姬生下一個男孩。因為這個男孩是正月出生,於是取名叫「政」(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又由於異人與趙姬此時都生活在趙國,這個男孩被人稱作「趙政」,他就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秦始皇。

  這段記載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呂不韋列傳》,透露的信息量非常之大。

  第一,趙姬的身份。《史記.呂不韋列傳》明確記載趙姬是「邯鄲絕好善舞者」,這就告訴我們趙姬是邯鄲一位極其美麗而善舞的女子,同時也是呂不韋的愛妾。

  第二,異人奪愛。異人是在呂不韋的家宴上第一次見到趙姬的,而且一見鍾情,硬是從呂不韋手中奪走了趙姬。

  但是,異人和趙姬的相見也是一大謎團。這次家宴相見,是呂不韋有意安排,還是呂不韋無意為之?

  《史記》的記載是「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因文獻有「呂不韋怒」四字,可見,呂不韋並非心甘情願獻出趙姬。呂不韋對異人的投資是智力與金錢,目的是「立主定國」,並非要讓自己的兒子當國君。呂不韋有野心,但是,如果認為在異人還未當上太子之時,呂不韋的野心已經到了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國君的程度,顯然有些過了。

  也許有讀者會說呂不韋是假怒,但是,即使呂不韋是假怒,是設局,是下套,這裏也有兩個問題需要探討。

  一是焉知性別。即使呂不韋有此野心,但是,懷孕的趙姬一定會生兒子嗎?呂不韋生活的戰國末年,那時還沒有B超技術能夠檢測趙姬懷的是男是女。趙姬當時還能翩翩起舞,異人也未能看出趙姬有孕在身,可證明趙姬與異人的相遇是在趙姬剛剛懷孕之時。醫學發達的今天,剛剛懷孕的女子,B超也難以檢測出胎兒的性別;兩千年前,又怎能知道趙姬腹中是男是女?所以,我認為,這次家宴顯然不可能是呂不韋有意安排的。這場名揚千古的邯鄲獻姬純屬一種巧合,不應當看做呂不韋的精心設計,是異人奪愛而非呂不韋有意設局。

  二是風險太大。「立主定國」已經讓呂不韋獲利豐厚了,如果呂不韋還想把懷上自己孩子的趙姬獻給異人,一旦敗露,恐怕呂不韋就要徹底完蛋了,還侈談什麼「立主定國」?邯鄲獻姬的最大收益在於趙姬生了個男孩,因為這個男孩將來有權繼位為秦王;如果生的是個女孩,呂不韋豈不是前功盡棄?呂不韋投資異人已經是冒險行為了,如果說呂不韋還想讓自己的兒子做秦王,肯定是腦子進水了。因此,趙姬再嫁異人,定非呂不韋之謀。

  傳世的歷史文獻不可能將歷史的真實不偏不倚地記載下來。但是,《史記·呂不韋列傳》對「秦始皇的生父是誰」這一事實,卻完完整整地記載下來了。

  除了《史記·呂不韋列傳》的明確記載外,還有兩種重要的文獻記載。

  第一,《漢書》、《資治通鑒》都取《史記·呂不韋列傳》之說。

  第二,漢代文獻的記載可以旁證秦始皇為呂不韋之子。

  如《漢書·王商傳》載:「臣聞秦丞相呂不韋見王無子,意欲有秦國,即求好女以為妻,陰知其有身而獻之王,產始皇帝。」再如班固在東漢明帝十七年的《上明帝表》也說:「周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史記·秦始皇本紀》)

  關於秦始皇的生父是誰,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最為翔實,其他傳世的文獻均無記載,因此,判斷秦始皇生父的文獻只能以《史記》為基礎。

  「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一說的最大優勢是有文獻依據。人們可以質疑甚至否定司馬遷之說,但是,我們唯獨拿不出文獻資料來推翻司馬遷之說。

  從這個角度看,秦始皇的生父應當為呂不韋。

(取自《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第八回部分段落)
第二十七回 極權皇帝

稱皇帝廢諡法 欲正名求神聖

  西元前221年的一天,嬴政躊躇滿志地坐在秦國都城鹹陽的大殿裏,得意洋洋。原來,秦國統一的最後一戰,齊王田建主動放棄抵抗,舉國降秦,並表示願意做一個五百里地的封君。這個消息傳到鹹陽,嬴政自然是心花怒放。因為,齊國的不戰而降,大大縮短了他統一天下的時間。另外,哪有什麼五百里地的封君?齊王田建真是昏了頭,所以他對齊王田建的愚蠢感到可笑。大殿上的群臣聽到這個消息,齊聲高呼萬歲。面對歡呼的群臣,嬴政沉思片刻,一臉嚴肅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今天下大定,我的名號也應當改一下了。如果再叫秦王,如何顯示我大秦帝國取得的豐功偉績?又怎麼能名垂青史呢?請各位大臣討論一下,該怎麼改好呢?大臣們聽了嬴政的一番話,都微微一愣,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因為他們沒想到嬴政在兼併六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議名號,改稱呼。隨後,大殿上立即開始議論紛紛。

  不一會兒,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真商量後,一起上前奏報:當年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土地只有千里,諸侯有的來朝見,有的不來朝見,五帝無法控制天下諸侯。現在大王興正義之師,平定天下,全國統一設置郡縣,法令一統,這是亙古以來沒有的大事,五帝實在無法和大王相比。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以泰皇最為尊貴,因此大王應當稱「泰皇」。而大王發佈的政令應當稱為「制書」、「詔書」,大王則自稱「朕」。

  應當說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給秦始皇上奏的尊號已經登峰造極了,從稱號到政令、自稱,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嬴政並不滿意。既然前人已經用過,再讓我用,如何顯示我的偉大和與眾不同呢?一定要創新,要有創意。於是,嬴政下令: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用上古的「帝」號,合起來稱為「皇帝」,其他的稱呼都按你們商定的使用(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看來,嬴政最在乎的還是自己的稱號。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最高統治者「皇帝」的稱號由此誕生。

  當大臣們以為當天的朝議已經結束時,嬴政又說,過去君王下世之後,即位的君王和大臣都要給先君一個諡號。這是後代君王議論前代君王,是以下犯上,從我開始,廢除諡號。朕稱「始皇帝」,下麵是二世、三世,直至萬世。

  嬴政統一天下之後,要辦的事、待辦的事、急辦的事可以說千頭萬緒。為什麼嬴政如此重視自己的稱號問題,首先要解決這件事情呢?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嬴政這種做法本身,表明他的野心在極度膨脹,頭腦已經開始發熱了。秦始皇兼併六國後,自以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皇帝」一詞非他莫屬。以後,他還制定了一系列與皇帝有關的制度,如「制」、「詔」是皇帝命令、文告的獨特形式,「陛下」是臣民對皇帝的尊稱。皇帝的親屬也有了獨有的稱謂,皇帝的父親為「太上皇」,皇帝的母親叫做「皇太后」,皇帝的妻子封為「皇后」,等等。與此同時,秦始皇還建立了與皇帝相關的禮儀制度,但是由於史料匱乏,它的原始面貌我們很難厘清。

  另外,秦始皇之所以對自己的稱號如此在乎,還出於一個重要原因,即他急切地需要為自己正名。

  正名是論證政權合法化的基礎。嬴政九歲回到秦國之後,就成為了太子異人的嫡子。這註定了他將來一定要繼承大統,成為秦王。因此,嬴政九歲之後應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為自己將來當秦王做好文化上的準備。關於這方面的直接史料,我們目前無從看到,但是,嬴政少子胡亥受業于趙高,趙高本人是一位元文字學家,而且深通法典。從這一情況來看,嬴政九歲歸國之後接受的教育肯定不差。如果我們這個推斷不錯的話,受過良好教育的嬴政當然懂得正名的重要性。嬴政的「議帝號」就是要正名。先秦諸子歷來非常重視正名,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正名」對維持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與有序,以及對老百姓的統治都有很大的意義。所以,嬴政統一天下後首先忙著為自己正名。

  神化是樹立皇帝權威的必經之路。嬴政自稱「皇帝」,獨佔「朕」字,政令稱「制書」、「詔書」等,目的都是為了神化自己,通過這一系列的形式把自己和全體臣民嚴格區別開來,最大程度地把自己標榜得與眾不同,顯示出自己的獨一無二。這套神化造勢術,一方面源自韓非學說中的「術」和「勢」,另一方面則源自嬴政自己的政治需求。為了讓別人感覺自己的地位神聖不可侵犯,嬴政認為必須有一整套形式上的儀式作為神化自己的手段。

  「皇帝」稱號本身就是在神化自己。「皇」是「天人之總稱」。嬴政不要「泰皇」,但取「皇」,因為「皇」是尊貴之稱。「帝」是「天號」。「皇」與「帝」合稱「皇帝」,神化的意義更為明顯。

  聖化是樹立權威的又一條重要途徑。嬴政廢王稱皇帝,確有「稱成功,傳後世」、展示並炫耀自己功德的一面,但是,嬴政更改稱號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聖化自己,使自己成為天下一切崇拜的集中代表。

   神化、聖化自己的基礎是皇帝意識。

  秦始皇是一個皇帝意識非常濃厚的帝王。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第一,帝王心態。在秦始皇的「皇帝」稱謂中,還有一種隱性稱號,即「龍」。「龍」在先秦是一種神物,也是民間對「皇帝」的一種通俗稱呼。秦朝的臣民稱秦始皇為「祖龍」,《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今年祖龍死」一說,暗示秦始皇將死。秦始皇聽說之後,對「祖龍」一詞做了新的解釋:「祖龍者,人之先也。」這說明秦始皇默認「祖龍」指的就是他自己。

  第二,壟斷心態。秦始皇壟斷心態極其強烈,在現實生活中獨斷乾坤。「朕」字在先秦是第一人稱的通稱,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到秦始皇之時,他便獨佔了表示自稱的「朕」字,使其成為帝王的專稱,並嚴格禁止他人使用。這表現了秦始皇強化「一人」的獨佔性,皇帝制度就是「一人」政體,皇帝是天下擅攬大權的唯一「一人」。秦始皇儘管只壟斷了一個「朕」字,但在實際上,這件事本身就充分體現了秦始皇的四海之內唯我至尊的思想。

  正名、神化、聖化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強化現實統治。秦始皇創立的是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控制臣民,特別是控制被秦國兼併的六國臣民,這是秦始皇建國伊始的既定方針。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稱皇帝,壟斷「朕」字,都只不過是秦始皇控制天下的一種手段。秦始皇之所以選擇通過這種手段威懾天下,是因為他自己非常清楚,天下並不會完全臣服於他的統治。

  皇帝制度的存在及其職能的實現,不僅僅依賴它所具有的物質力量,還需要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同。認同可分為主動的、自為的維護和被動的、自在的接受兩種情形。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就會呈現轟轟烈烈的歷史畫面。

  廢除諡法剝奪了後世對前代君王的評議權。中國歷史上的君王死後,即位的新君和禮官等大臣要給先君一個評價,這就是「諡」。

  秦始皇廢除諡法之舉,意義深刻。首先,體現了他對大秦帝國永世長存的自信;其次,表現了他不許「以下議上」的思想;另外,還為了杜絕後世對前代皇帝的任何批評的出現。諡法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評價,是後世對先王的評價。先王死後,要根據他們生前的表現取一個稱號來概括其一生。嬴政認為,前代君王死後由後代繼位君王和大臣們議定諡號的做法是「子議父,臣議君」,非常不合適。因此力主廢除諡法,自己是始皇帝,後代君王的稱號只用數字表示,下面依次是「二世、三世至千萬世,傳之無窮」。秦始皇不能允許任何對皇帝的說三道四,在他看來,威嚴無比的皇帝四海之內唯我獨尊。廢除諡法,即是取消了後世對先王的任何評議。由此可見,秦始皇連一點點批評也不能容忍。

  在大喜的時刻,嬴政把廢除諡號與稱皇帝、萬世相傳一併宣佈,似乎有點煞風景,然而這正是秦始皇極高明的政治藝術和嫺熟的政治權術的具體表現。他規定死後不准人們對他評頭論足,那麼他在世時禁止臣民對他的評論也就不言而喻了。在中國歷史上,我們經常看到有作為的專制帝王一次又一次地為身後立法。秦始皇可謂是最為突出的一位,他反復宣佈一切法令「永為儀則」,世世代代都要遵守。

(取自《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第二十七章部分段落) 第三十二回 秦始皇之死

熒惑守心落隕石 沉璧複返祖龍死

  中國歷史上的歷代帝王對天象都極為重視,因為他們都認為天象表達了天意。在眾多天象中有兩種備受關注:一是五星連珠,二是熒惑守心。

  什麼是五星連珠呢?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排成一條直線,這被看成是最吉利的天象。

  史書記載劉邦登基那一年曾經出現五星連珠的天象。現代天文學家利用電腦推演,證明五星連珠發生在劉邦繼位的第二年——史學家也為劉邦製造吉利,真是匪夷所思。根據電腦推演,中國歷史上還有兩次五星連珠沒有得到記載,一次發生在呂後稱制之時,一次發生在武則天稱帝之時。因為史學家不想讓五星連珠證明女主也是順應天命的,所以,即使出現五星連珠也不加以記載。

  最不吉利的天象是什麼?熒惑守心。

  什麼叫「熒惑守心」呢?中國古代把「火星」稱作「熒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簡稱為「心」。「心宿」就是現代天文學中的「天蠍座」,主要由三顆星組成。當火星運行到天蠍座三顆星的附近,並在那個地方停留一段時間,就出現了中國古人常說的「熒惑守心」的天象。這種天象為皇權做出的解釋是,天蠍座的三顆星中間最亮的一顆代表皇帝,旁邊兩顆,一顆代表太子,一顆代表庶子。

  這種天象為什麼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呢?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叫做星占學。星占學最重要的任務是為皇權服務,皇帝設立了占星官,設此官位元只是為皇帝服務的。「熒惑守心」的出現在古人看來就意味著,輕者天子要失位,嚴重者就是皇帝死亡。

  我們可以看史書記載的一個西漢末年的例子。

  綏和二年(前7)仲春,有人向漢成帝的丞相報告出現了「熒惑守心」天象。丞相看到奏本,非常為難,不知道如何是好。占星官上奏漢成帝,說天象告變,國運有厄,如果不移禍大臣,恐怕國家將陷於危難。漢成帝真信這事兒,看到報告後非常驚慌,不用多加思慮便決定移禍于丞相。皇帝為了保全自己一向不惜手段,再說,丞相是移禍的首選。

  於是,漢成帝立刻召丞相上朝,斥責他為相多年,不能調理好陰陽,導致天象變異。丞相回到家中,惶惶不可終日,他雖然知道這次難逃一劫,但還存有一絲僥倖之心。可是,漢成帝早已鐵了心拿他做替罪羊。第二天一早,漢成帝便派人給丞相送去詔書,說本來我認為你清明、勇敢,希望你能治理好國家,但是你十年為相,卻給國家帶來了災難。你這樣的丞相怎麼能夠輔佐我治理天下?念你為國奉獻多年,我不忍心罷你的官,希望你能憂國如家。漢成帝又賜給他好酒、黃牛。按漢朝慣例,皇帝賜給大臣牛和酒,即是賜死。丞相知道了皇上的用意,又沒有辦法可以破解,只好飲鴆自殺。丞相自殺之後,漢成帝才放寬了心,趕忙發佈消息說,丞相暴病而死,下令厚加撫恤。漢成帝還親自到丞相家中多次進行弔唁,他認為從此之後國運可以亨通,自己也可以天命永固了。但是不到一年,這個嫁禍於人的漢成帝也暴斃了。

  嫁禍于丞相都不能避免皇帝死亡的事實更讓帝王們感覺到「熒惑守心」極為可怕。這當然是秦始皇以後的事情,秦始皇是不知道的。但是,天象的變化對皇帝影響極大,也是舉國關心的大事情。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一連發生了三起讓秦始皇非常鬱悶的事件。

  第一件事就是「熒惑守心」。《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是「三十六年熒惑守心」。秦始皇得知這個消息甭提多噁心了!

  第二件事是隕石事件。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顆流星墜落到了東郡。東郡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呂不韋主政時攻打下來的,當時此郡是齊、秦兩國的交界地。現在已是大秦帝國的一個東方大郡。隕石落地還不可怕,可怕的是隕石上面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這七個字非同小可!它代表了上天的旨意,預示著秦始皇將死,同時也預告了大秦帝國將亡。

  出現了這種事情,地方官哪敢怠慢?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到了秦始皇耳中。秦始皇當然震驚不已,立即派禦史到隕石落地處,逐戶排查刻字之人,結果一無所獲。憤怒的秦始皇下令:處死這塊隕石旁所有的人家,並立即焚毀這塊刻字的隕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禦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人死了,石焚了,但是,秦始皇心中的陰影並沒有隨之而去。

  第三件事是沉璧事件。這年秋天,又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一位走夜路的使者從東經過華陰,突然有一個人手持玉璧將其攔住。他對使者說,請你替我把這塊玉璧送給滈(hào,浩)池君,還對使者說:「今年祖龍死。」使者莫名其妙,急問他是什麼意思。但是,這個奇怪的人留下玉璧,沒做任何解釋,轉眼就消失在夜幕之中了。稀裏糊塗但也感覺不妙的使者帶著玉璧回到咸陽,立即向秦始皇做了彙報。秦始皇聽後,第一反應就是這句話中的「祖龍」指的是自己,他沉默了好大一會兒,才說,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退朝之後,秦始皇對別人說,「祖龍」是指人的祖先(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聽起來似乎口氣很硬,其實已有無可奈何之感了。然後,他派人將使者捎回來的玉璧送禦府去察驗,鑒定的結果是,這塊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他巡遊渡江之時,祭祀水神而投到江水中的那塊。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怎麼又被一個不明身份的人給送回來了呢?

  最怕禍不單行。一年之中連續發生三件怪事鬧得秦始皇心裏非常鬱悶。他為這些事專門舉行了占卜,得出的結果是出巡和遷徙百姓才能避凶趨吉。於是,秦始皇下令遷移三萬戶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區,並且給每位元遷徙戶贈了一級爵位。

  這三件事都明明白白記錄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之中。
避凶巡遊離咸陽 鑾輿同載鮑魚歸

  西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的龐大車隊從北邊(今內蒙古包頭)向南沿著直道快速向咸陽前進。這個車隊有兩大特點:一是車隊中有數十輛外形上完全一樣的豪華車,二是這數十輛豪華車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味。原來,這些車輛中有幾輛裝滿了發臭的鮑魚,另外一輛豪華車裝載著一具已經發臭的屍體。屍臭和魚臭相互混合,彌漫在整個車隊之中。隨行人員中只有幾個人知道這具屍體是誰,多數大臣和眾多隨行人員對這個車隊的秘密完全不知曉,還以為秦始皇想吃臭鮑魚呢!

  誰都沒有想到,這具已經腐爛發臭的屍體,就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秦始皇的屍體。秦始皇生前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他的人生閉幕式竟然是為幾車臭鮑魚所伴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天現「熒惑守心」的凶象,天降隕石並刻有秦亡的讖語,十年前祭水神沉河的玉璧被莫名其妙地送回,並帶來了「今年祖龍死」的預言,這一連串的事件讓秦始皇非常鬱悶,占卜得出,他必須巡遊,才能化凶為吉。於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他開始了一生中的第五次大巡遊。由於有了前一年三樁怪事為背景,這次大巡遊已經成為了秦始皇拯救自己生命的一次非同尋常的大事件。這次巡遊並非刻意要做什麼,而只是趨吉避凶。

  左丞相李斯是秦始皇的親信,自然要陪他出巡,右丞相馮去疾不能再離京,於是,奉命留守京城。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平日深受父皇喜愛,要求陪父皇出遊,秦始皇答應了——這小子倒是挺會趕機會的。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從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發,到第二年七月,前後長達九個月。這九個月中,秦始皇南到浙江錢塘,在會稽祭奠了大禹,刻石頌德,當然是歌頌大秦帝國和自己的豐功偉業,然後北上到達瑯琊(今山東臨沂)。

  渴求長生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在瑯琊,秦始皇接見了已去九年的徐福。儘管秦始皇在兩年前「坑術士」之時(秦始皇三十五年)曾經痛駡徐福花錢多而沒辦成事,但是,徐福不像盧生,非但沒有逃走,還主動來拜見秦始皇,向他說明自己沒有找到仙藥的原因是有大魚作祟,要秦始皇派出神射手幫他除掉大魚。徐福這一手比盧生厲害,秦始皇不但沒有殺徐福,反而聽信了徐福的話。於是,答應了他的全部要求。而且,秦始皇沿海前行時還親自射死了一條大魚。

  但是,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西南)時,秦始皇突發重病(至平原津而病)。

  中國古代文獻中的「病」與現代漢語中的「病」概念不一樣。一般較輕的病,在古代文獻中只稱「疾」,只有重病才稱「病」。所以,「至平原津而病」是說秦始皇走到平原津時得了重病。「上病益甚」,等於說秦始皇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了。此時秦始皇自己已經感到有些不妙,這才「為璽書賜公子扶蘇」,寫了加蓋玉璽的詔書給公子扶蘇,召長子扶蘇回咸陽主持喪葬(與喪,會咸陽而葬)。《史記·李斯列傳》記載得更詳細:

  病甚,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書及璽皆在趙高所,獨子胡亥、丞相李斯、趙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餘群臣皆莫知也。

  秦始皇在病危之時,特意讓趙高草擬了一封給長子扶蘇的詔書,要他將兵權交給蒙恬,趕往咸陽主持喪葬。但是,詔書寫完還沒有來得及封口交給使者,秦始皇已經撒手人寰。這封詔書和秦始皇的玉璽都由趙高保管。此事只有胡亥、丞相李斯、趙高和幾名貼身宦官知道。

  但是,加蓋了玉璽的皇帝詔書並沒有及時交給使者發走,而是留在了中車府令、行符璽事趙高手裏。「中車府令」是皇帝專用車隊的隊長,專管皇帝的車馬,這是極受信任的官員才能擔任的官職。官名上加「中」字,意味著他可以出入皇宮。「行符璽事」,「符」是皇帝調兵的符節,「璽」是皇帝詔書上加蓋的玉璽,「行符璽事」是專管皇帝調兵符節與玉璽的官。這個職位也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擔任。趙高一個人兼任了兩個重要的職務,說明秦始皇對趙高非常寵信。

  整個巡遊的車隊並沒有因為秦始皇的病危而停下來,而是繼續西行。走到沙丘(今河北廣宗縣)平臺,秦始皇駕崩。這就出現了前文所說的一幕。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以寥寥兩行文字簡單敍述雲: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這一年(前210),秦始皇實際上才四十九歲,但是,古人多以虛歲計數,所以,人們常常稱秦始皇五十歲病故。

  皇帝病故,對於一個剛剛創立才十二年的龐大帝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事。

  秦始皇是怎麼死的?剛剛四十九歲的男人應當是非常健壯的,怎麼會突然死亡?秦始皇的身體應當不錯,當年荊軻刺殺之時,他在大殿上一路狂奔,簡直就像是一位訓練有素的短跑運動員。怎麼會突然死亡了呢?

(取自《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第三十二回部分段落)

作者資料

王立群

山東新泰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身為「百家講壇」史記新詮第一人,他善於以說故事的方式解讀《史記》,讓歷史閱讀更為普及,因而成為「百家講壇」裡,最受觀眾歡迎的講者之一,並與閻崇年、易中天三人被尊稱為「百家講壇」三大頂梁柱。 除了著有《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現代(文選)學史》、《(文選)成書研究》等學術著作外,同時出版了《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王立群讀「史記」之呂后》等書。

基本資料

作者:王立群 出版社:麥田 書系:重說.史 出版日期:2009-07-16 ISBN:4717702066635 城邦書號:RH7105S 規格:膠裝 / 單色 / 75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