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歡慶雙12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政治
AI世代:從政治哲學反思人工智慧的衝擊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人臉辨識、數位威權、同溫層效應…… 科技是中立的嗎? 科技真的能帶來更好的未來嗎? 人工智慧將走向何方,只取決於我們如何利用嗎? 自由、平等、正義、民主、種族議題與氣候變遷──這些對人類生活至關重要的諸多議題與概念,與人工智慧有何關聯? 卡夫卡的《審判》、歐威爾的《一九八四》裡頭所描繪的社會狀態,或許將不再只是文學寓言。AI的發展及其帶來的技術革命,甚至已經超越了二十年前的網際網路,它能夠與人交談、能夠學習甚至創作,它看似能夠大幅改善人類的生活,但也將顛覆我們所熟知的各種價值…… AI不只是一種科技,更是一種政治。它能夠存取龐大的資料,從中進行應用與學習,卻也能從這些數據中進行預測、操控與管制。AI具有「權力」,僅以倫理學角度看待AI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必須正視它為人類社會帶來的挑戰,無論是技術層面的運用,例如執法手段的變革對公民自由形成的威脅,或是潛在的影響,例如大數據對人類行為(勞動、消費、金融)的形塑與規訓。它有可能危害民主、加速社會的透明化、加劇當前的分配不平等、形塑人們的自我認同;甚至,我們不得不超前思考AI在未來形成一種政治社群的可能。 本書大膽嘗試理論跨界,以古典理論回應當代議題,同時提出政治哲學所關懷的重要議題及概念,必須將科技發展納入視野,且必然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改變。無論是人文學術界、技術工程界、產業界或是政策制定者,都不可不知與AI相關的規範性理論,及本書所提供的理論框架。本書適合所有關注AI技術的讀者,及所有關心總體趨勢的讀者。 「人工智慧在根本上是一個政治的領域,這本書闡明了其中的原因。本書涵蓋了關於不平等、民主、權力和後人類主義的爭論,並顯示了社會和政治理論對於理解人工智慧的重要性。」 凱特.克勞馥,《人工智慧最後的秘密》(Atlas of AI: Power, Politics, and the Planetary Cos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者 「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倫理學與政治哲學這兩個領域,聚焦在許多相同的問題上,但很難看到後者的豐富歷史被用來理解人工智慧的政治。科克爾柏格在這本重要的著作,給出了一個值得注目的例外。」 Henrik Skaug Sætra,奧斯陸大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科克爾柏格的真正重點在於,他展示了數千年的哲學思想不會因為數字工程的成就而變得過時。」 Scott McLemee,《高等教育》(Inside Higher Ed)

目錄

導論 「我猜是電腦弄錯了」:在二十一世紀的約瑟夫.K 本書的理論依據、目標與方法 本書結構與各章概述 二、自由:人工智慧的操控與機器人奴役 導言:歷史上的自由宣言與當代奴役 人工智慧、監控與執行法律:剝奪消極自由 人工智慧與人類行為的操縱:規避人類的自主性 對於自我實現與解放的威脅:人工智慧的剝削與機器人奴隸的問題 誰來決定人工智慧?作為參與的自由、選舉中的人工智慧,與言論自由 其他與政治相關的自由概念與其他價值 三、平等與正義:由人工智慧所造成的偏見與歧視 導言:偏見與歧視作為提出關於平等與正義問題的焦點 為什麼偏見是錯的(1)?在英語世界中標準的自由主義政治哲學中的平等與正義 為什麼偏見是錯的(2)?階級與認同理論作為普世的自由主義思想之批判 結論:人工智慧不是政治上中性的 四、民主:同溫層效應與機器極權主義 導論:人工智慧作為民主的一個威脅 人工智慧作為對民主、知識、審議與政治本身的威脅 由柏拉圖開始:民主、知識與專業 超越多數決與代議 審議與參與式民主v.s.爭勝與基進式民主 訊息泡泡、同溫層效應與民粹主義 更多的問題:操控、取代、課責和權力 人工智慧與極權主義的起源:鄂蘭的教誨 人工智慧與極權主義 鄂蘭論極權主義的起源與平庸之惡 五、權力:經由數據的監控與(自我)規訓 導論:權力作為政治哲學中的一個主題 權力與人工智慧:邁向一般性的概念框架 馬克思主義:人工智慧作為科技資本主義的一項工具 傅柯:人工智慧如何使我們臣服,並使我們成為主體 規訓與監控 知識、權力、以及自我和主體的形成與塑造 技術展演、權力、與人工智慧 結論和待解問題 六、非人類怎麼辦?環境政治與非人類主義 導論:超越一種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政治 在政治上,不是只有人類才算數:動物和(非人類)自然的政治地位 對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之政治的影響 人工智慧對非人類和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之政治意義 人工智慧本身的政治地位? 結論:政治技術 我們迄今在本書所做的事,以及我們能得出什麼結論 下一步該怎麼做:關於政治技術的問題 致謝 參考資料

作者資料

馬克.科克爾柏格 Mark Coeckelbergh

一九七五年生於比利時,人工智慧倫理學專家、科學哲學家,現為維也納大學哲學系教授,專攻媒體與技術哲學。曾任哲學與技術學會(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SPT)主席、歐盟執行委員會人工智慧高級專家組成員;著作豐富,包括了Growing Moral Relations(2012)、 Human Being @ Risk(2013)、 Environmental Skill(2015)、Money Machines(2015)、New Romantic Cyborgs(2017)、Moved by Machines(2019);教科書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2019)、 AI Ethics(2020)。 作者從現象學與關係學角度思考機械哲學,主要著作集中在機械倫理學與資訊溝通技術(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等領域;作者的另外一本著作Human Being @ Risk講述了「脆弱性」與技術之間的關係,在該書中提出了「脆弱性的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vulnerability)的概念,並投入到人類增強(human enhancement)與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的問題,同時該著作也獲得許多迴響。 在學術活動之外,作者亦活躍於媒體及各類公開講座。百餘篇學術論文與出版物獲得大量引用,同時亦時常接受媒體採訪,談論無人機技術的倫理問題等。

基本資料

作者:馬克.科克爾柏格(Mark Coeckelbergh) 譯者:鄭楷立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Discourse 出版日期:2024-01-09 ISBN:9786263189881 城邦書號:BK7126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