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2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日本各大美術館‧博物館推薦選書★
──日本藝術史權威中野京子暢銷著作《膽小別看畫》第2集──
解謎名畫中的暗黑隱喻與人性黑暗面,
那些藝術史上不說,你不知道的西洋繪畫黑歷史!
本書收錄22幅15至20世紀的西方經典名畫,在賞畫的同時除了深深著迷於畫家高超細膩的繪畫技法之外,或許你也被畫作背後暗藏的人性黑暗面所吸引而不自知。
德拉羅什〈處決珍.葛蕾〉、米勒〈晚鐘〉、波提切利〈發現荷羅芬尼斯的遺體〉、畢卡索〈哭泣的女人〉……等精彩畫作,在日本知名藝術史作家中野京子筆下,被解讀成一篇篇精彩絕倫的短篇小說。
隱藏在畫家或畫作背後不為人知的神祕故事與人性醜陋面,還有那些意想不到的憎恨、殘酷、嫉妒、妄想等驚人情節,顛覆你對名畫的優雅想像。
◎德拉羅什〈處決珍.葛蕾〉——宮鬥的幕後推手竟是自己的父親與公公?
◎米勒〈晚鐘〉——女人腳下籃子可能是裝有嬰兒屍體的棺材?
◎波提切利〈發現荷羅芬尼斯的屍體〉——是某位有青年戀屍癖的人所訂製的畫作?
◎魯本斯〈帕里斯的裁判〉————女神的選美爭奪戰最後竟導致一個國家的滅亡?
◎霍加斯〈在瘋人院〉——有錢人會特別付錢去瘋人院觀賞病人發作的樣子?
◎勃克林〈死亡之島〉————充滿死亡意象的畫作居然是家中必備裝飾品?
以推理解謎的心態欣賞繪畫,
中野京子說:「你們都沒看到名畫中的恐怖!」
本書特點:
‧日本各大美術與博物館推薦選書,蟬聯AMAZON藝術類暢銷書排行榜。
‧精選22幅西方傳世經典名畫,解讀各種源自人性黑暗根源的恐怖故事。
‧以「恐怖」與「黑暗」為題剖析西洋名畫,藝術史上絕口不提的血腥真相。
‧揭祕西洋名畫背後的陰謀、宮鬥、死亡、血腥、現實、醜陋……殘酷事蹟。
驚奇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許尹齡│藝術創作者
郭怡汝│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
謝佩霓│策展人、藝評家
鄭治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目錄
各界讚賞
01 德拉羅什 〈處決珍.葛蕾〉
02 米勒 〈晚鐘〉
03 米蘭達 〈卡洛斯二世肖像〉
04 維拉斯蓋茲 〈侍女〉
05 艾雪 〈相對論〉
06 熱拉爾 〈雷卡米耶夫人的肖像〉
07 布勒哲爾 〈伯利恆虐殺嬰兒〉
08 委羅基奧 〈耶穌受洗〉
09 比亞茲萊 〈莎樂美〉
10 波提切利 〈發現荷羅芬尼斯的遺體〉
11 布雷克 〈偉大的紅龍和日光蔽體的女人〉
12 楓丹白露畫派 〈嘉百麗與姊妹〉
13 魯本斯 〈帕里斯的裁判〉
14 德拉波 〈奧德修斯與塞壬女妖〉
15 卡巴喬 〈聖喬治屠龍〉
16 林布蘭特 〈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
17 霍加斯 〈在瘋人院〉
18 艾克 〈阿諾菲尼的婚禮〉
19 亨特 〈少女夏洛特〉
20 勃克林 〈死亡之島〉
21 米格倫 〈以馬忤斯的晚餐〉
22 畢卡索 〈哭泣的女人〉
解說 小池昌代
參考文獻
導讀
解說
◎文/小池昌代
雖然我很喜歡繪畫,但觀賞的速度很快(真不好意思)。即便是去參觀畫展,也是像蟑螂一樣先「刷刷刷」地轉上一圈,如果有合意的作品,就再回過頭來,慢慢地重新觀賞。
和朋友一起參觀的時候,肯定會走散,所以在開始時,我會建議大家分頭觀賞。不過,當我逆人流往回走時,就會和他或她不期而遇。這時,我就有些難為情。
「哎,又碰上啦!」
這也並不是雙方不合拍,因為欣賞繪畫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情。
雖然雙方都是在欣賞繪畫,可是對繪畫的理解卻各不相同。這些理解(註定)會通過表情和動作表現出來,所以就像沒有梳洗打扮就被人看到一樣,可能有些難堪。
對!就是素顏。當面對繪畫的時候,人的心是坦誠的。在繪畫面前,難道需要什麼修飾嗎?人帶著坦誠的心去參觀畫展,這種經歷表現在紙面上,就是中野京子的《膽小別看畫》系列。
下面我將談一談這本書的魅力所在。不過如果是自己不太喜歡的書,也很難談出什麼東西來。這一系列書籍我非常喜歡,總是全都放在手邊。
當工作遇到難題的時候(好像總是遇到難題),拿起書,隨便讀一讀,哪怕只是看看畫,就能明顯地感受到想像力受到刺激,心情得以舒緩的愉悅。
我很喜歡中野京子的文筆。而在我書寫這篇文章時,她的文筆節奏似乎都能轉移到這裡來。
作者文章的特徵,毋寧說並不是由詞彙構成的(我是這麼認為的)。乍看,這是邏輯清晰的知識性文章,當然事實也是這樣,不過文章同時也意味深長,一步一步地衝擊著人的內心。
縱然是知識,也不強加於人,而是提煉出來的智慧。之所以能夠暢讀如此複雜的內容,是因為她從不輕易給出恐怖的答案,而是層層遞進,循循善誘。其文章節奏正如我們在畫展上漫步,洗耳恭聽專業的解說,甚至能感覺到現場觀眾的腳步聲。
「沒有恐怖繪畫,但作者的文章製造出了恐怖。」這是我曾經寫下的書評,至今我仍舊這麼認為。
閱讀文章,我心中生出一個根本性的疑問。用語言講述繪畫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
前提是所講述的繪畫必須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井水,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作者的語言圍繞著作品,但作品的神秘並沒有因此損耗,而是通過她的語言,越發熠熠生輝。「哎!你也可以嘗試用這種風格講述繪畫。」有人這樣提議。讀者在閱讀她率直而熱情的文章過程中開始了模仿。於是在這種風格下,繪畫作品又一次得到重新研究和解讀。在這些名畫中,還蘊藏著太多的語言在等待發掘。作者的文章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
在本書中,我最感興趣的,也是最受衝擊的,是勃克林的〈死亡之島〉一章。因為有了這一章,《膽小別看畫Ⅱ》於我就成了一本特殊的書。
我總覺得自己曾在什麼地方看到過這幅畫,可是又想不起來。閱讀了文章之後,以前可能看到過該畫的印象得以理清。
我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什麼都沒看到過。
我並沒有一一記住本書作者對這幅畫的解讀。不論哪一章,都有大量的珍貴資訊點綴其中,我們只是閱讀過就誤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大量繪畫知識。但是很遺憾,這些東西都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遺失。
但是最後仍然有所殘留。不是知識,不是語言,而是面對畫作時的「眼神」。在閱讀本書過程中,我從未對這種「眼神」的信賴產生過動搖。
因《海市》等作品而成名的作家福永武彥曾經創作過〈死亡之島〉的同名長篇小說。儘管勃克林的名字一次也沒出現過,但福永仍舊深深受到了那幅畫的影響。
「死亡之島」的日文發音和「廣島」有重合,現在我又聯想到了「福島」。
「死亡之島」指整個島是墓地。像是冥河上的船夫卡隆,劃著小船而來。他沒有上岸,而是面對著小島,只能看到他在不穩定的小船上的背影。光線照在他白色的衣裝上,散發出神聖的光芒。這幅畫本是應一位寡婦的要求,為她製作的一幅「為丈夫服喪,寄託夢想的畫」,但是現在我也非常想得到它。只要看一看這幅畫,內心就會舒緩沉靜。難道我內心有和死者謀面的願望?是作品的整體構圖逼近我們的內心。
然而,為什麼描述作品的語言卻具有故事風格呢?難道是因為作品已經體現在一塊畫布上,並展示給世界,所以文章就必須先描述梗概嗎?語言成為畫作中的碎片,有驚恐,有喜悅,在我們的想像中組合成一幅畫。畫作中沒有的東西,通過語言的斟酌,創造出空間,創造出地點,並讓那裡的人站在那裡。這個過程和創作小說的過程完全一樣。
講述過程中,文字受到畫中惡魔的慫恿,在描述畫作的同時,實際上講出了很多畫作以外的東西。我們無意識地推動了某些特別的事物。
正如我們並不瞭解自身,我們也不知道自己能從畫作中汲取到什麼。正因為如此,我們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面對畫作。
「恐怖」這一關鍵字之所以貫穿了整個系列圖書,大概是由於作者突出的直覺。
隨著成長,人生經驗增加,心裡感到可怕的事情一個一個地消失,可實際情況如何呢?我們人類最可怕。越可怕就越有嘗試的欲望,也就沒有能夠如此接近人類內心深處的情感了。因為生存本身就是可怕的。
人生本沒有未來。在眼前僅展開一次的現實構成了所有的一切。這難道不令人戰慄嗎?
當回憶恐怖這種情感,我的身體就變為幼兒。和雙親離別的恐怖,肉體疼痛的恐怖,失去什麼東西的恐怖……
幼年時代,究竟有多少恐怖圍繞在周圍啊?對於世界有那麼多戰慄,我們把感知能力全都發揮了起來,我們就是顯露出來的觸角。
正因為如此,恐怖這種感覺也令人懷念,它通往人類的中樞。
好吧!讓我們再一次觀賞繪畫,再一次用孩提的目光,對這個世界顫抖吧。
名人推薦語
字句與畫作協調又順暢地抨擊著心臟,恐怖的也是它們太過於真實地描述畫作當時的社會氛圍,就像醒不來的噩夢一樣,閱讀完之後會有一陣慶幸,然後期待下一個夜晚降臨。
——許尹齡 (藝術創作者)
中野京子筆下的名畫照亮人性黑暗,如手術刀鋒利地切開歷史的血肉,現實比描繪更讓人不忍直視。這些驚心動魄的藝術作品對抗著令人不安的社會真相,讓我們感到恐懼,卻又同時被震懾與吸引。
——郭怡汝(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
經典藝術之所以動人,在於藝術家能洞悉人性幽微,透過精心鋪陳的藝術創作直指人心。這樣的洞見,往往隱匿在細節與背景。好比微言大義,魯鈍的凡夫俗子難以全然掌握,難免漏失誤讀。藝術若求真,不必然兼顧至善唯美,形同陰影必須存在,才能烘托出了主體的全貌。以其紮實淵博的藝術史素養為基礎,中野京子在梳理名作史料後,表面上看似負面的表述,實則為按圖索驥的觀眾與讀者點燈引路循循善誘,讓曖昧隱晦的寓意奧義昭然若揭。
——謝佩霓(策展人、藝評家)內文試閱
o1.〈處決珍.葛蕾〉——德拉羅什
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
————Delaroche
date.│1833年 media.│油畫 dimensions.│246cmx297cm location.│倫敦國立美術館
人們說起英國歷代女王, 通常是指瑪麗一世、伊莉莎白一世、瑪麗二世、安娜一世、維多利亞一世、伊莉莎白二世(現任英國女王)等六位。其實嚴格來說還有一位,就是在瑪麗一世之前即位,號稱「英國第一位女王」的珍.葛蕾(Jane Grey)。不過,她登上女王寶座僅僅九天就遭廢黜,半年後被處死。
珍.葛蕾被處死時年僅十六歲零四個月,
正值花樣年華。
這是發生在一五五四年的事,恰好在莎士比亞出生前十年。
眾多畫家常描繪珍.葛蕾被處死的情景,不過最受歡迎的作品是在三百年後的浪漫主義風潮中才出現,也就是由法國畫家保羅.德拉羅什取材於異國歷史所創作的這幅畫。
這幅畫也深深吸引了當時在倫敦留學的夏目漱石,其細節也反映在漱石的小說《倫敦塔》裡而廣為人知。
整個畫面經過精心謀劃,極具戲劇效果。
畫面左邊有一根巨大的圓柱,看上去這個行刑地點像是某座宮殿。緊靠著圓柱的是兩位侍女,一位轉過身去哭泣,另一位則呈現六神無主的狀態。剛剛還戴在珍身上的披風和鑽石首飾等,現在都放在後者膝上了。這是因為斬首時,必須摘除這些礙事的東西。
年輕的前女王只戴著一枚嶄新的婚戒,潔白無瑕的絲質長裙應該是她的嫁衣,同時也像是在表達她的清白。因為珍. 葛蕾被蒙上了雙眼, 她不知道是否有斷頭台,只好用手摸索。
斷頭台上鑲嵌著鐵環,並用鎖鏈固定在地面上,使它不易移動。珍的腳下還有一個符合她身份使用,帶有流蘇的豪華坐墊。她可以俯臥在上面,把頭伸出去。地面上鋪著黑布,上面鋪散著吸血用的稻草,令人聯想到即將發生的事情,不禁膽顫心驚。
右側站立的劊子手頭戴紅帽,身著紅褲,顯得乾淨俐落。巨大的斧刃格外厚重,和日本刀的那種「斬」的鋒利不同,這類的斧頭給人一種「砸」的恐怖。他的腰間還有繩索和匕首,繩索是用來綁縛人的手臂,那麼匕首呢?實際上,要割下頭顱時就會用到它。
在「人道的」斷頭台出現以前,失誤的狀況非常多。比如,受刑者的頭髮會使刀刃打滑(所以珍才把頭髮紮起來,露出乾淨的頸部),或者劊子手的技術不夠嫻熟(一刀斃命是需要高超的技巧),劊子手的精神無法集中(眾目睽睽之下,劊子手所承受的壓力也相當大)。
十七世紀下半葉的劊子手傑克.凱奇就是個很有名的例子。他在斬首企圖謀反的蒙茅斯公爵時,由於心神不定,第一下只是稍微傷了公爵的脖頸而已。據說當時公爵居然能站起身怒目而視,可見劊子手的力道真的太小。當公爵重新俯臥,凱奇又砍了第二下、第三下,卻只是徒增受刑者的痛苦,但人仍無法氣絕。
最後凱奇扔下利斧嚎啕大哭(儘管真正該哭的是公爵) , 在圍觀者的責罵聲中,劊子手拾起斧頭又砍了兩次,結果還是沒成功。最後,他只好用隨身攜帶的匕首把公爵的頭活生生地割了下來……
這個過程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但無能的劊子手並非只有凱奇一個。因得罪伊莉莎白一世而被處死的埃塞克斯伯爵的遭遇,就與蒙茅斯公爵不相上下。如果說女性因為頸部較細而容易下手的話,那麼了解歷史的人都會為瑪麗.斯圖亞特喊冤叫屈。
總之,和斧頭相比,匕首更可怕,受刑者只能祈禱劊子手不要用到匕首。現代人以為女性可能有其他方法受死,可是在冷兵器時代,斬首是一種高貴的死法,絞刑則多用在平民身上。
不過,這幅畫中的劊子手樣子很奇怪,他看起來心不在焉,還對前女王流露出同情的眼神,很難想像他能拿出一刀斃命的氣魄來行刑。在執行重大的任務前,精神怎麼能如此渙散呢?不禁令人懷疑他是否有真本領?(很幸運,珍的行刑很快結束了,並沒有拖很長時間)
整幅畫因呈現過度感傷的氣氛而遭受批評。
畫中其實只靠兩位男性來烘托憐憫之情就已經足夠,再加上兩位侍女,則顯得過於誇張了。物品和人物的配置看得出是經過精心修飾,所以她們的哭泣與悲歎才會使畫面的情緒變得更混亂。如同拙劣的演員試圖用大聲啜泣來表現悲傷,最終卻毀掉了煞費苦心的作品。幸好她們只是在後面的昏暗處默默悲歎,或許那裡只留下珍的披風會更好。
儘管這個瑕疵明顯,這幅畫卻有著令人難忘的魔力。如同一部成功的戲劇,儘管配角表演得再差,主角仍具備壓倒性的力量。珍.葛蕾的巨大魅力決定了一切,她在殘酷的命運面前,既沒有抵抗,也沒有恐懼,對周圍人的悲泣充耳不聞,下定決心,從容就死。她那副姿態如同脆弱的白色花朵,凋零之前的美麗與芬芳衝擊著觀眾的胸膛。
如此充滿朝氣、楚楚動人的少女,轉瞬之間將身首異處、肝腦塗地,化作一具冰冷的屍體。只要聯想到這些,這幅殘酷的繪畫所流露出的美就令人不寒而慄。
現實比人們的想像更為悲慘。
事實上,根據裁決,反叛者珍.葛蕾的行刑地並不是在宮殿裡,而是在倫敦塔的廣場上公開行刑。對當時的民眾而言,王公貴族的斬首是如同「虐熊」(讓多隻惡犬圍攻被捆在木樁上的熊)一樣大受歡迎的雜耍。因此,大家都會蜂擁而至,觀看這類殘酷的行刑場面。
劊子手砍下珍的頭顱後,抓著她的頭髮,高高舉起展示給眾人看,而她的遺體在現場則放置了四小時之久。
珍.葛蕾為何被處以死刑?她究竟犯了什麼罪?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至強勢的亨利八世(可參考前作《膽小別看畫》)。珍.葛蕾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外孫女。由於珍有著這樣的血統,她一出生,厄運就伴隨而來。
亨利八世為了得到男性繼承人,不擇手段與王后離婚或乾脆殺害王后,最後他也終於得償所願,與第三位王后珍.西摩(Jane Seymour)生了一個男孩,即後來的愛德華六世,但他還有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女兒瑪麗,以及與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生的女兒伊莉莎白。
由於亨利八世結多次婚,觸犯了天主教的教條。儘管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也得將這兩位女兒貶為庶民,所以她們沒有繼承王位的權利(這一點恰好令陰謀家有機可乘)。然而,亨利八世撒手人寰後,卻留下遺言,要恢復兩位女兒的王位繼承權。因此繼承權的排序為:第一位是愛德華,第二位是瑪麗,第三位是伊莉莎白,第四位是珍.葛蕾。
如果愛德華能夠長壽一點,並生個兒子就好了,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愛德華體弱多病,在位期間不可能太長,所以一場政變很早就在謀劃之中了,而主謀就是珍.葛蕾的舅舅約翰.達德利。
在珍.葛蕾小時候,懷有野心的舅舅就以她的監護人自詡,最後還讓珍和自己的四兒子吉爾福德. 達德利結婚。約翰. 達德利打的如意算盤是, 等到愛德華去世,他會以瑪麗和伊莉莎白都是庶出,並沒有繼承權,而讓珍即位,這樣他就可以獨攬大權。所以愛德華十五歲一去世,約翰.達德利馬上採取行動,宣布珍繼承王位。
據說, 珍一直被蒙在鼓裡, 面對自己被推上王位只有驚愕。如果這是事實的話,那麼珍的確應該被責備—她對自己敏感的身份實在是太缺乏警覺心了。在這一點上,伊莉莎白恰好和她形成鮮明對比。珍的雙親俱在,生活美滿;而伊莉莎白的母親(安妮.博林)被父親殺死,她飽嘗辛酸,在察言觀色的同時不敢有絲毫懈怠,有幸多次逃脫劫難。
要說達德利陰謀失敗的最大原因, 應該是他沒能逮捕瑪麗(瑪麗同樣工於心計,卻早已聞風而逃)。其實只要把瑪麗和伊莉莎白除掉,珍還是有可能順利登上王位的—儘管只是傀儡王后。不過,由於逃走的瑪麗很快被民眾擁戴,而殺回皇宮,九天後就把達德利一家一網打盡,自己登上王位。即便瑪麗女王的人氣也如春天的融雪般,很快就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被冠上「血腥瑪麗」的綽號。
後來, 珍的丈夫吉爾福德先被處死,只有弟弟羅伯特.達德利因年幼不諳世事, 而獲得赦免。歷史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這個羅伯特,就是日後伊莉莎白一世「像眼睛一樣」的戀人。政變主謀,也就是珍的舅舅兼公公約翰.達德利當然很快被處以極刑,但要如何處置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珍,瑪麗曾一度猶豫不決,只好將她暫時囚禁在倫敦塔裡。
那時,珍是有可能保住性命。然而,當瑪麗打算和天主教的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結婚時, 反對聯姻的新教徒發動了叛亂。沒想到, 珍的父親居然和叛亂首領有瓜葛,這實在太致命了,所以珍的生命只能就此結束。可以說,珍是被自己的父親和公公聯手害死的。
行刑前,珍得到通知,只要她改信天主教就可免死,但她拒絕了。她或許想到,自己可能不知何時又會替人背上叛亂的黑鍋,或者一生都被囚禁在倫敦塔內不見天日,倒不如儘早追隨自己的亡夫而去。
總而言之,在那個以血洗血、以牙還牙的政爭時代,只有以堅強的意志和力量衝破艱難險阻的人—像伊莉莎白那樣—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如果像珍在這幅畫中所表現的那樣閑靜,人生註定會很艱難。可是我們不能否認,如果她真有引頸受死的從容,只要留得青山在,將來不怕沒有君臨天下的一天。
情書中,達德利稱伊莉莎白為「最最甜蜜的女王陛下」和「我最最親愛的女王」。有趣的是,他兩次把「最」的英文「most」寫成「moost」,中間還空了一格, 並在兩個「o」上面加了「眉毛」,這樣就成了一雙「眼睛」。達德利感謝「甜蜜的女王」給予他「最偉大的安慰」,並落款「R萊斯特」。這是他寫信給其他人時從沒用過的落款。有意思的是, 羅伯特. 達德利的繼子是埃塞克斯伯爵二世。他去世後,埃塞克斯伯爵二世便繼承了他在女王心目中的位置。
H.保羅.德拉羅什(Hippolyte-Paul Delaroche,1797~1856)
德拉羅什的時代,法國正興起了一股崇拜英國的熱潮,因此他也以英國歷史為題材創作了多幅作品,比如:〈克倫威爾和查理一世〉、〈伊莉莎白一世之死〉、〈愛德華的兒子們〉等。德拉羅什的作品在他生前廣受歡迎,但如今他已被同時代的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的光環所掩蓋。
作者資料
中野京子
日本藝術史暢銷書作家,德國文學研究者、藝術評論家、2017年《恐怖繪畫展》(怖い絵展)特別監修。中野京子對於歷史與藝術的學識淵博,以及對人類心理擁有超群洞察力,她以獨特的視角觀看藝術、書寫歷史,著有《膽小別看畫》(怖い絵)等一系列解讀西洋名畫著作,在日本出版後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藝術類書籍作家。目前除寫作、授課、寫專欄之外,還參與日本NHK電視台藝術節目製作,以多元方式向大眾傳遞歷史和藝術的魅力。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