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政治
艱難的抉擇: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
left
right
  • 庫存 = 1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艱難的抉擇: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

  • 作者:卜睿哲(Richard C. Bush)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21-06-25
  • 定價:650元
  • 優惠價:79折 514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514元,贈紅利2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88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台灣如何兩全? 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在《艱難的抉擇》探討了台灣面臨的廣泛問題與政策選擇,並就台灣可以如何幫助自己,以及美國應該如何協助台灣,提供實際的建議。對台灣來說,最艱難的政策取捨,就是如何一邊處理兩岸關係,一邊維持經濟繁榮與競爭力,讓這座美麗島上的人民,繼續過著美好的生活。 台灣是1980年代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典型代表,也是華人社會中第一個在和平的狀態下逐步實現民主制度的國家。但是,今日的台灣面臨著許多內部問題與外在危機:社會的高齡化以及由此產生的世代衝突;中國長期威脅要以類似於香港的方式來統一這座美麗島,加劇了島內的本土化問題。 台灣在國家安全上,嚴重依賴美國,但它必須利用自己的資源來應對北京所施加的壓力。台灣如何應對自身所面臨的內部與外部挑戰,以及美國和其他大國如何施以援手,將決定台灣是否能夠堅持自己的立場去面對中國的野心。 |好評推薦| 這是一本罕見綜合性的評論台灣經濟、政治、能源、預算,及台中美三邊微妙關係的重要著作。幸運的是,作者卜睿哲博士既有淵博的知識又有實證的經驗。他以客觀的論證與流暢的文筆,增加了讀者對台灣全面的了解,值得細讀。 卜睿哲的著作在討論一個嚴肅的課題,在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之間,面對台海風雲,台灣必須艱難的做出正確的抉擇。作者語重心長的提出:美中關係的惡化可能誤導台灣,台灣必須要對自身的安危做出審慎的考量,並且要冷靜的理解美國國家的長期利益及短期意圖。 台灣民眾最「艱難的抉擇」不是「安全」或「好生活」,而是二者兼得。放眼世界,台灣人民的善良與努力理應要二者共享。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卜睿哲是華府智庫圈內最受敬重的台灣問題專家,對於如何維持台海穩定,他有相當一貫的立場與明確的政策主張,他的冷靜觀察、周延分析與平衡觀點,不一定討好任何一方,但無論是華府、北京或台北的決策者都不得不重視。 ——朱雲漢(中央研究院院士) 毫無疑問,本書是英文著作裡台灣研究的翹楚。作者對台灣充滿善意,既欣賞台灣從戒嚴轉到民主,又同情台灣長年面對中共的困境。台灣自己沒人寫出關照台灣全貌的一本書。估計任何人寫出,大概也很快被貼上標籤,難以服眾。所以卜睿哲做為一個善意的、長期觀察且有深厚學術修養與政府歷練的第三者,他的中文譯本在台灣人手一本,都不算多。 ——蘇起(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

目錄

出版者的話 全球化潮流中的知識之窗 高希均 推薦序 台灣研究的翹楚之作 蘇起 謝辭 專門名詞說明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台灣民眾的態度:基本認知 第三章 台灣的政府預算 第四章 台灣的經濟 第五章 台灣的能源政策 第六章 歷史事件的政治問題 第七章 北京的對台野心 第八章 台灣自保的方法 第九章 台灣的軍事防禦 第十章 台灣的政治防禦:民族認同 第十一章 台灣的政治防禦:國家(State) 第十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對稱進犯 第十三章 台灣的民主制度 第十四章 美國的政策 第十五章 怎麼辦? 注釋

內文試閱

本書的宗旨 這本書並不只是聚焦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當然也關注台灣社會所面對的困境,以及其政治體制調解這些困境的難處。再者,這本書特別強調了台灣民眾的觀點對於這些困境所起的作用。下一章定調了正在發揮作用的已知的內部議題的公共意見。之後的四章檢視了內部政策的問題和攸關的爭議:政府預算、經濟、能源安全和轉型正義。再接續的六章則檢視了台海兩岸關係的不同面向。第七章介紹了北京的對台政策、其政策為何至今依舊失敗,以及處理失敗的可能選項。第八章呈現了台灣面對自身安全問題可以採行的各種方式,並在第九章檢驗了台灣的防禦戰略。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檢視了台灣公民之間彼此對抗的觀點,包含他們的國家認同,對於台灣的國家地位的可能定義,以及與北京爭論不休的關鍵論點。第十二章描述了中國如何透過非武力脅迫的手段,為了削弱台灣實力所下的工夫。第十三章討論了台灣的政治體制、就不可否認的困難議題達成共識的障礙,以及無法達成共識的後果。第十四章檢驗了美國對台與對中政策的涵義,並在第十五章針對面臨雙重困境的台灣如何保有安全和「美好生活」,提出了我的看法。 台灣的民主是我特別感興趣的議題,這是因為我的專業和智識生涯的軌跡與台灣近來的政治歷史是平行發展的。我在一九七五年第一次居住在台北,時值我進行博士論文研究的中期,而當時台灣仍處在威權體制的強力掌控之下。不過,我在一九七○年代末和一九八○年代初的主要研究興趣是,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建立的外交關係,那對台灣來說是個沉痛的打擊。台灣成為我關注的焦點是在一九八三年的夏天,我成為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f Foreign A¬ffairs)的雇員之後。往後十年的大部分時光,我都在眾議員索拉茲(Steve Solarz)的旗下工作,他想要推動台灣的民主化和人權工作,而我的職責就是協助他。在我擔任雇員後沒多久,台灣總統蔣經國就決定要展開民主化的程序。 就我來看,台灣民主轉型的展開和完成,索拉茲這些外來人士的貢獻是相對不多的,遠少於台灣內部的反對勢力(也就是後來成為民進黨的「黨外」人士)和政權內的改革者。但是美國所扮演的角色也並非無足輕重。最顯著的結果是:台灣人民幾十年來都無法對自家事務表達意見,如今終於有了發言的權利。而在此之前,美國政府都是在沒有與台灣人商量的情況下,逕自做出會影響台灣人利益的決定。由於台灣的民主轉型是其政治歷史的轉捩點,我因此盡量在本書納入關於政策議題的公眾態度的資訊。 華府並沒有料到,台灣的政治人物會開始利用甫獲得的自由來倡議先前被視為禁忌的政策,並且對於台灣的法定地位和對中關係提出了新的觀點。即使美國官員專注的優先事務是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但他們在了解台北的動作的背後動機方面可說是力有未逮。 有個發生於一九九九年夏天的事件,凸顯了在中國與美國的複雜外交關係中,台灣是如何開始讓美方感到不安。當時,華府正在試圖了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雙邊談判,同時要處理美國在該年五月意外轟炸位於塞爾維亞貝爾格勒(Belgrade)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而招來中國批評的風暴。兩個月之後,李登輝突然公布了他的兩岸關係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主張。唯恐李登輝正在建立台灣獨立的法理基礎,人民解放軍的戰機也因而比平常飛得更接近台灣。儘管李登輝的觀點實際上有其實質基礎,美國官員在當時卻無法全然理解。時值二○○○年三月的台灣總統大選逼近之際,與獨立目標有關聯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眼看真的有可能當選。陳水扁果真成為總統,隨著時間推進大肆推動台灣國族主義,並且在沒有向美國徵詢意見之下,就逕自宣布具有挑釁意味的倡議。 總而言之,約從一九九四年到二○○七年之間,美國一直讚揚台灣的民主體制,但是也為了台灣民選總統的行動而感到氣餒。當馬英九在二○○八年當選總統之後,推展與中國進行經濟交流的政策,並且為兩岸關係帶來穩定,情況就此改觀。就這些事務而言,這相當吻合美國小布希政府和歐巴馬政府所界定的美國利益。然而,馬英九推動與中國建立自由貿易體系的做法,在台灣內部卻日益不受歡迎,再加上國民黨無法推出參選二○一六年總統大選的後繼者,這就促成了民進黨的蔡英文贏得了總統大選。她不只輕易贏得大選,同時有辦法取信於美國,再三保證她要的是維持現狀。蔡英文和民進黨在二○一八年十一月的地方選舉遭受嚴重挫敗,但是在二○一九年期間就恢復了,進而在二○二○年再度贏得總統大選。說到總統的選舉,通常是由台灣選民做出最終的決定。 不過,有其他的跡象顯示,有些政治力量並不滿意台灣的代議民主。首先,自二○○八年開始,年輕人投入了示威和抗議的行動,而且因為社群媒體的乘數效果,有些是相當大規模的行動。二○一四年初的太陽花學運就是這類政治行動的高潮,部分反映了社會運動人士想要在行政和立法部門方面的政策討論爭取更大發言權。再者,深綠份子長期推廣以倡議和公投的方式來擬定公共政策。民進黨在二○一六年成為執政黨之後,就推動修改公投法,以便能夠更輕易施行直接民主的機制。但是國民黨及其政黨聯盟旋而支持推動公投,使得民進黨的治理變得困難。第三個跡象則是出現了民粹式的候選人,成為二○二○年總統大選的可能競爭者。最終只有一個人成為國民黨的參選人,就是當時的高雄市長韓國瑜。而他很快就發現,競選市長要比競選總統以及與現任總統競爭來得簡單。一般來說,新的政策措施通常會因為幾種方式而受阻。阻止已提出的行動,要比貫徹行動來得容易。 由於我自己與台灣民主化的關聯,我希望台灣的民眾和領導人可以一起找出方法來解決這個社會正面臨的困境。但是我們很難不給出這樣的結論,那就是,台灣的民主政治體制並沒有達到最佳的表現,也沒有兌現原初的許諾。那麼一來真的很可惜,畢竟要是有一群人值得擁有有效運作的政治體,那非台灣人莫屬—而這是因為台灣所面對的政策挑戰,以及無法應對這些挑戰所可能帶來的極高危險。倘若優先事務有所衝突,那就要透過政治來減少歧異。倘若體制分裂,那就要透過政治來消弭分歧。倘若積極的少數派行使否決權,那就要透過與現有政治不同的政治類型來形成多數派。而且,倘若中國是日漸嚴峻的挑戰,那就要透過民主政治,受到廣泛支持的保衛國家共識才得以成形。 (摘自本書第一章)

作者資料

卜睿哲(Richard C. Bush)

研究台灣與中國事務的美國專家。曾任職於美國國會、國家情報委員會、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四十年來持續積極關注東亞國際事務。現於他曾領導逾十六年的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研究中心擔任客座資深研究員,並擔任布魯金斯研究院辜振甫暨辜嚴倬雲台灣研究講座。研究領域囊括東亞國際事務,尤其關注美國與台灣、中國、日本、韓國之雙邊關係。

基本資料

作者:卜睿哲(Richard C. Bush) 譯者:周佳欣劉維人廖珮杏盧靜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系:社會人文 出版日期:2021-06-25 ISBN:9789865252021 城邦書號:A1500996 規格:平裝 / 單色 / 56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