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地球上的天堂:華德福幼兒教育經典入門書,全方位感官教育發展(華德福教育100周年紀念增訂版)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比爾蓋茲也認同的教育理念 華德福教育經典入門教養書 0~6歲全方位感官成長實戰手冊 ‧華德福教育理念1:親近自然,讓孩子全方位感官健全成長 ‧華德福教育理念2:規律、開放的家庭空間,培養孩子豐富的創造力、想像力 ‧華德福教育理念3:豐富的心靈教育,讓孩子發展獨立人格、開創自我 ‧華德福教育理念4:重視藝術教育,讓孩子擁有富足的心靈感受 風靡全球70多個國家,全世界父母最想讓孩子進入的華德福教育體系到底是什麼? 從幼兒園到高中、成人教育機構、特殊教育機構,全球超過3000多所,並持續快速發展的教育體系。按照世俗標準,華德福學校的大學錄取率,毫不遜色於普通學校;儘管培養出許多藝術家、政治家,但是華德福教育最自豪的是:畢業學生的吸毒率、犯罪率最低、幸福感最強。 華德福資深幼教教師——夏莉法‧奧本海默,以超過二十年教學經驗,親自解答父母經常遇到的教養問題:孩子哭鬧時該採取的措施?如何讓孩子睡個好覺?如何安排孩子的作息?孩子爭吵時該如何處理?做惡夢怎麼辦?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本書可以教你如何從容面對每天都會有的挑戰,並在遭遇棘手問題時,可以迅速在書中找到因應對策。 「感官教育」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成長,從幼年到老年,健全的感官就是我們的學習基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整本書透過最詳盡的解說,從每天到每周的生活作息,並且加入每一季節該如何與孩子一同慶祝節日、生日……從大自然給予的教養直覺中,給孩子最豐富、完整的感官教育,培養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基礎。 除了當做實戰手冊,書中還有幼兒成長的資訊,中文版並加入實用的台灣相關資訊。這本書不只適用於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孩子,書中每篇章節都是獨立的,你也可以查看需要的資訊及章節,堪稱超完美育兒實用手冊。. 本書特色 1.快速認識《商業周刊》百大特色小學——華德福學校教育概念。 風靡全球的華德福教育體系,為什麼讓全世界父母為之著迷?華德福資深幼教教師——夏莉法‧奧本海默,以超過二十年教學經驗,親自為家長們揭開華德福教育生活的神秘面紗。透過全方位的教養建議與深入、豐滿的教育概念詳解,讓你深入探索華德福家庭的生活、富足你的心靈。 2.《親子天下》及各大媒體報導:全球成長最快的獨立教育體系——華德福入門書籍。 想了解華德福教育概念?為什麼全球父母都要瘋華德福?《地球上的天堂》從最簡單的生活講起,簡單的文字、生活化的描述與舉例,讓你輕鬆了解華德福的教育理念。 3. 九大章節,全方位概念詳解,華德福生活實用指南。 想讓孩子進入華德福學校,卻又擔心華德福教育概念難以在家中實踐嗎?這本書從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告訴你華德福的教養環境。不需要花大錢,也不需要勞師動眾,就能讓你從家中——孩子最重要的發展領域,逐步進入華德福生活。 4. 全方位感官教育實戰手冊。 感官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基礎,透過日常中有目標的自然培養與訓練,孩子可以全方位發展感官。華德福教育就是一場感官的精密教養,透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孩子才能擁有完美的身心感官發展,建立起一生受用的成長基礎。 華德福不只是教育理念,而是最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從大自然最真誠、天然的環境裡,孩子獲得最真實的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感官體驗。藉由最真實的接觸,孩子從中了解自己與這個世界的界線、學習如何融入,卻能保有自我。 【感動推薦】 林麗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顏于玲(善美真華德福教育創辦人) 張淑純(慈心華德福學校創辦人) 徐明佑(照海華德福教育資深幼教老師)

目錄

【推薦序】地球上的天堂,就在幸福的家庭氛圍中(林麗卿) 【推薦序】有情天地,人間天堂,尋回活生生的孩子(張純淑) 【推薦序】安心邁向育兒途徑的驚奇小書(顏于玲) 【譯者序】作者用書寫,提供了幸福的幼教理念(徐明佑) 【自序】讓孩子發掘生命裡的一切(夏莉法‧奧本海默) 【前言】如何使用這本書:循序漸進改變你的家庭生活,讓童年成為地球上的天堂 【Chatper1】了解幼兒的學習模式:探索與模仿是幼兒的學習基礎 五分鐘,帶你瀏覽人類腦部發展模式:身體基本功能、情緒、語言與思考能力發展 大自然賜予的學習能力:模仿 三個月大的胎兒,已經懂得回應媽媽的聲音囉! 母親懷孕時的情緒反應,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運作 若母親處於巨大壓力之下,將侷限孩子的生命能量 幼兒發展主要四階段: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成就未來的學習關鍵 幼兒發展第一階段:與孩子親密接觸 幼兒發展第二階段:「扭動」,可以讓孩子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 幼兒發展第三階段:「爬行」是促進大腦發展的關鍵 幼兒發展第四階段:「走路」,讓孩子進入「玩中學」階段 大自然給我們的育兒直覺,就是最好的教養模式 家長提供良好模範與環境,促進孩子的早期發展 模仿,是孩子攝取世界知識的方法 孩子透過模仿成人的動作,學習如何當人 善用「我們」這個有效且強力的育兒咒語 用具象化的圖像,幫助孩子認識這個世界 壓力對孩子的學習會造成不良影響 「壓力」不僅危害健康,也不利於孩子學習 當孩子被好好呵護,就能有強健的腦部發展,幫助他免於壓力傷害 活躍孩子腦部功能的七大關鍵 電子媒體正衝擊幼兒的學習模式 電子媒體經常使用簡化的語言,反而不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電子媒體僵化的行為反應,孩子無法運用在驚喜不斷的現實生活 媒體暴力會啟動「反擊或逃跑」模式,孩子無法學會理性思考 電子媒體正不斷傷害幼兒的基礎學習能力——圖像創造 學會控制孩子使用電子媒體的時間,讓孩子有機會發展圖像創造能力 勇敢跨出擺脫電子媒體這一步,就能讓教養過程更順利 【Chatper2】規律的生活:從每日的規律,養成孩子的學習基礎 規律的日常活動,是孩子模仿、學習的重要基礎 將原本由機器取代的家務,成為你跟孩子規律生活的固定活動 幾塊木頭碎削、幾段毛線,都可以讓孩子發展自由創造能力 養成睡前的規律,就能讓孩子快速入眠 就寢前,給孩子一片蜂蜜吐司+溫牛奶,就可以讓孩子快速入眠 簡單的睡前故事,可以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從故事中獲得反饋 在睡前點一根蠟燭,讓孩子凝視燭光就是最好的入睡配方 循序漸進的讓孩子不用陪伴,也能自己入睡 孩子與父母都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效處理白日的突發狀況 完美的早餐時光,能培養孩子豐富的心靈,開啟與世界的連結 提前準備「一週菜單」,讓孩子的一天從簡單營養開始 用餐前的祝禱時刻,讓我們在吵雜的生活中獲得暫時的寧靜 規律並不是排滿滿的才藝課,而是讓孩子擁有規律的家庭生活 探索家中、幫忙家務,比起排滿滿的才藝課,對孩子的成長更為重要 午睡時間能讓孩子恢復精力,迎接下午的挑戰 穩定、輕微的聲音,也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讓他進入夢鄉 只要掌控得宜,點心不會影響晚餐胃口,而是下午遊戲的活力來源 晚餐時間,連結家庭關係的重要時刻 養成晚餐的親子交流時光,就不會關閉青春期孩子與你溝通的管道 以週為單位,規劃菜單並採買,就能節省晚餐烹煮的時間 相信我們對孩子的愛、盡到最大的努力,就能看見孩子開出美麗的生命之花 以「週」為單位的安排孩子的活動,就能回歸簡單規律生活 刺激的噪音與強烈、快速的視覺感官,都會讓孩子自動關起耳朵與視覺 簡單的戶外活動,就是幼兒最佳的感官教育 讓生活,一點一滴的回到規律世界的軌道上 【Chatper3】四季的慶典:跟隨大地的韻律,塑造出美好的家庭回憶 與孩子一起準備,就可以無形間讓孩子感受到季節的流動 讓孩子一起準備節慶,就是最美好的心靈溝通過程 過節前的準備,就是強調季節來臨的訊號 在家也能擁有的季節流動象徵——季節桌 秋天的節日:慶祝豐收的季節 在果園中慶祝秋天的節日,讓孩子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將日常的餐點結合季節,並且讓孩子一同動手做 節日可以因應孩子的需求,創造不同的慶祝方式 冬天的節日:慶祝黑暗的結束、光明的來臨 聖人誕生於冬夜裡的馬廄,對幼兒來說,這就是自己出生的故事 節日就是我們所創造的家庭文化,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成長 聖誕老人並不是欺騙孩子,而是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 收到太多聖誕節禮物,該怎麼處理? 春天的節日:感受到大自然蓬勃、歡愉的生命力 讓孩子在家中就能感受到大地在春天成長的喜悅 讓孩子一起製作復活節彩蛋裝飾,就能感受到季節的轉換 運用復活節彩蛋製作節日餐點,就能延續過節的感覺 節日也可以成為孩子創意的殿堂,讓孩子的想像力飛翔 夏天的節日:感受到烈日的歡愉,同時讓孩子了解衛教 讓孩子在草藥水中玩耍,一起縫製香包,感受到最自然的清涼與氣味 端午節,除了讓孩子感受到夏天的到來,也可以讓孩子注重衛生環境 端午節活動,讓孩子體驗到全方位的五感體驗 讓你不再為變調慶生會感到憂愁的小技巧 家,就是給孩子最誠摯祝福的地方 舉辦慶生會時,注意下列三點,就能避免生日被孩子的眼淚洗滌 該怎麼建議親朋好友,送什麼樣的生日禮物給孩子呢? 簡單的藝術活動,就可以讓慶生會豐富、有趣 蛋糕和禮物雖然是慶生會的高潮,但記得見好就收,不要拖太久 簡單、溫馨的慶生會,讓孩子可以保有慶祝的喜悅,而不落入「流行」的圈套 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是與孩子共享生命的慶典 生活的步調,由我們自己決定 【Chatper4】室內遊戲:透過遊戲中的感官學習,建立孩子的學習基礎 室內的活動與遊戲,就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道關卡 藉由遊戲,孩子會透過身體感官與世界互動,認識自己與周圍的世界 當孩子被限制了自由活動的權力,容易造成過動或過於害怕的狀態 認識遊戲在各年齡層的發展,培養孩子成長的基礎 對嬰幼兒來說,遊戲是指身體對其他物品的接觸,藉此認識周遭環境 孩子的遊戲就是世界的小小縮影,展現了他們無限的想像力 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由發展創造想像力,就是培養孩子思考能力的重要關鍵 除了讓孩子擁有自由遊戲的空間,父母也必須創造出孩子適合的遊戲環境 提供孩子豐富的感官教育,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簡單、清楚、美麗的畫面,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視覺體驗 大自然的聲響,對孩子來說才是最美的聲音 質地,是影響孩子觸覺感官最重要的關鍵 嗅覺與我們的記憶緊密的連結,對孩子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感官刺激 天然、豐富的味覺體驗,可以讓孩子,有能力避開加工食物的誘惑 如何為孩子規劃合適的室內遊戲空間? 讓孩子的遊戲,融入我們的生活空間中 堅固、開放的小籃子,比龐大的玩具收納箱更實用 玩具與遊戲,孩子展現無限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第一站 給孩子「未被定義的玩具」,而不是讓想像力受限的「現成玩具」 大自然素材所製造的玩具,就是發展想像力最好的嚮導 絨毛娃娃呈現的形象,也會影響孩子自我發展與認知 該如何挑選填充玩具呢? 娃娃呈現的形象,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給孩子一個最完美的童年禮物——自製娃娃 不要限制孩子用家具搭建想像屋的自由空間 房子裡的許多地方,都是孩子想像力的王國 讓孩子在廚房裡玩耍,藉由遊戲幫你一同完成家務 讓孩子在家中,也能用沙子建造碉堡 不用擔心沙箱會讓家中混亂不堪,只要帶著喜悅工作,孩子也願意一同清掃 檢視孩子現有的玩具,讓孩子慢慢更換適合他的玩具 讓孩子擺脫不適合的舊玩具 幫家人和朋友挑選適合送給孩子的禮物,就可以避免收到不恰當的玩具 讓孩子從「愛護玩具」學會「愛惜生活用品」 鼓勵孩子遊戲,讓孩子在過程中學會與人相處的必要技巧 可不可以讓孩子玩槍? 在孩子玩槍與你的價值觀之間,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平衡 【Chatper5】戶外活動:透過大自然,獲得最完整的感官資訊 為孩子搭蓋戶外「遊戲屋」:簡單的大自然素材,就是想像力最好的老師 帶孩子一同蒐集大自然的建築材料 灌木叢是孩子躲藏的最佳地點 天然的建材、簡單的結構,就是孩子最完美的「遊戲室」 不要讓大人定型的想法,妨礙了孩子的創造力 給孩子真正的工具,而不是華而不實的「假」工具 傳統遊戲的神奇魔力:蹺蹺板、吊床、盪鞦韆,都可以適當刺激孩子的大腦發展 為孩子建造盪鞦韆的注意事項 除了鞦韆,吊床、翹翹板,都是提供孩子良好發育的傳統遊戲 讓花園成為孩子的遊戲空間 讓孩子感受到花園植物的生命過程——稻草人 盡量種植短期,可以在夏、秋之際讓孩子感受到豐收的作物 就算是陽台與屋頂的小花園,也可以提供孩子豐富的戶外活動體驗 花園中的小昆蟲——給孩子的生命體驗 小小的鳥類餵食器,就可以讓孩子有機會看見一段難得的生物成長過程 松鼠、蝙蝠、蟾蜍,都是花園裡的自然嬌客 山丘與戶外沙箱: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身體界線,有助於建立良好的社交界線 「從山丘上滾下」就是孩子理解「界線」的第一步 建造一個讓孩子最能自由發揮想像力的戶外沙箱 戶外沙箱——讓孩子體驗到最完整的感官體驗 大自然的聲音,就是給孩子最美的一首交響樂 不要讓天氣,阻止你享受戶外活動 用餐時刻、在庭院露營,都可以讓孩子擁有難得的戶外活動體驗 入冬前,讓孩子參與你的花園工作,讓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輪迴 適當的穿著,就能讓孩子與父母,都能不畏風雨的享受戶外活動 【Chatper6】奇妙的故事:透過故事,孩子從中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細微相處 故事,讓孩子開始發展語言能力 讓故事搭配身體感知,就能發展孩子的記憶與認知 給孩子優雅、多樣、具有音樂性的語言學習 給三~四歲孩子的大自然故事:結合擬人的大自然與動物故事,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 用大自然的生命故事,讓孩子感受到自然間的生命哲學 擬人化的動物故事,也能讓孩子增強語言功能 用孩子熟悉的生活情節來創作,就能讓故事展現最大的影響力 如何用故事引導三~四歲的孩子、給他們力量、安慰、勇氣,還有熱情 給五~六歲孩子童話故事:從簡單的故事架構中,建立孩子的道德觀 讓孩子在童話故事中,清楚的看見人性的善與惡,發展孩子的道德觀 童話故事中,「良善」終能獲得美好結果,才是吸引孩子認同的方式 童話故事中,簡單、樂觀的信念,是孩子面對困難的基礎 如何用故事引導五~六歲的孩子,讓他們獲得慰藉、勇氣和療癒 自己編的故事,就是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你的童年生活,就是為孩子編故事的完美素材 對於五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在你的童年故事裡加一些誇大的幽默感 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是你的故事素材 幫孩子挑選以真、善、美為主的故事書 【Chatper7】藝術體驗:發展孩子手部精密能力、豐富孩子的心靈 濕水彩畫:讓孩子感受到顏色單純的流動,而不會有形狀的限制 合適的紙張大小,單純的三原色顏料,就能讓孩子沈浸在色彩的變化中 用故事清楚的形象,喚起孩子對顏色的經驗與認知 與孩子一起享受繪畫中,平靜、專注與療癒的時刻 在安靜地氛圍中作畫,你就能感受到顏色傳遞的深刻訊息 蠟磚畫:讓孩子從繪畫的線條中,感受到自己的動作 蠟磚畫,孩子畫出的線條軌跡,就是他的動作軌跡 孩子創作出的圖畫,可以呈現其發展階段 當孩子畫出畫紙對角線相交的十字形狀,代表孩子準備好上小學 為什麼要用蠟磚來畫畫? 捏塑材料:提供孩子多元的塑造體驗,訓練手部發展 最基本的捏塑材料——沙 最天然的捏塑材料——自製麵團 看見色彩的變化——自製黏土 大自然的深層感知——黏土 最美的捏塑材料——蜜蠟 節慶手工藝品:簡單的手工藝,源源不絕的豐富你的節日布置 讓手工藝品搭配節日慶典主題,長久下來,就能豐富孩子的靈感水庫 神奇的羊毛 【Chatper8】創造你的家庭文化:塑造孩子成年後價值觀的基礎 創造你的家庭文化,是讓孩子健全成長的第一要件 透過家庭歸屬感,孩子可以看到社會上錯綜複雜的行為 家庭價值會為良好的自尊心打下基礎,是孩子發現自我的重要基石 家庭就像個容器,裝滿了陶冶孩子靈魂的必要元素 家庭文化就像陶壺,必須有堅固的外在結構與開放的內在彈性 建立穩定、安全的家庭結構,孩子就會發展自由成長的空間 找到堅持原則與自由的中庸之道 透過「一起做家事」,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氛圍 與孩子一起動手做家務,練習為家庭付出 親手做家務,而不是由機器代勞,你就能感受到與大自然的親密交流 重視我們的家庭文化,才能讓孩子擁有最完善的教育 將我們在日常家務中的感官資訊傳遞給孩子,就是從日常中學習的機會 讓「動手做家務」簡單回歸我們的生活 經過規劃的生活節奏,可以讓我們擁有兼具創造力與彈性的生活 與孩子一起玩,找到日常家務與玩耍間的平衡 尋找所有家庭成員都喜愛,可以共同參與並成長的活動 愛的另一個名字:紀律 家庭文化五芒星——簡單了解你的家庭文化結構 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檢視自己的家庭文化與內在規律是否有問題 找回你的興趣與喜好,讓孩子明白:如何在成年後,維持童稚喜悅的開放空間 引導孩子進入你的磁場與節奏,勝過處理孩子間的爭吵 用堅定而溫柔的態度,為孩子定下界線 用平和、穩定的語氣來教養孩子,而不是帶有情緒性的口氣 穩住你的情緒,不要被拉進孩子的情緒熱燄中 適時的讓孩子知道你的情緒,但不在情緒下教養孩子 面對孩子的反駁,我們仍要維持一致的教養方式 肯定孩子當下的情緒,但是不要因此改變,但可以用「愛」來回答你的最後決定 堅定、自信的教養,才能給孩子最安定的成長環境 孩子爭吵、打架時,該如何處理 「聆聽、了解、中立處理」就是處理孩子爭吵的最好方法 「讓孩子說對不起」是簡單、明確且容易的解決方式 提出另一個解決方法,也可以處理孩子間的爭吵 孩子愛打人,該怎麼辦? 父母再婚的融合家庭,該如何執行我們的教養 與前夫/妻討論出共同的教育理念,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環境 盡量減少孩子在兩個家庭間轉換的時間,就可以避免孩子焦躁的情緒 在教養路上,我們都是新手,不要羞於向專家求助 你想要什麼樣的家庭文化? 【Chatper9】解決你的家庭問題Q&A 為你解答許多家長的其他生活教養問題 Q:怎麼做,才不會與孩子為了穿什麼衣服而吵架呢?  Q:孩子做惡夢時,該如何處理? Q: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議題? Q:如何選擇幼兒的托育機構? 【附錄】親手製作給孩子的薑餅娃娃

序跋

【推薦序】地球上的天堂,就在幸福的家庭氛圍中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林麗卿
  為了寫推薦序,我預留了好幾天的時間打算仔細、完整地審視這本書,以便提出中肯客觀的論述。有趣的是,當我一頁頁翻閱時,卻發現自己逐漸從旁觀的讀者,轉變為渴望了解書中這些溫柔、有趣又充滿智慧的育兒寶典的母親。跨越了我平常熟知的發展理論及幼兒教育原理的範疇,我發現原來教養之道竟然可以是這麼的從容不迫、順乎孩子的天性、卻又有自然的紀律和法則。能夠這樣作父母,篤定又滿懷希望地陪著孩子慢慢成長,應該是最令人嚮往的親子之道吧! 地球上的天堂,原來不必遠求,其實就在我們為孩子營造的單純又幸福的家庭氛圍和生活點滴中。父母用「愛」和合宜的「引導」所串起的每日作息、週而復始的節奏和規律、簡單又深具意義的節慶活動、自然又開放的環境和玩具,神奇的故事和符應孩子心靈的藝術,這些平凡又真實的日常體驗,劃出了孩子在地球上的天堂的疆界,孩子可以在其中安全、自由又快樂地長大。作者娓娓道來的文字,不講教條式的原理,卻用生動又清晰的描述讓我們仿若親見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畫面,讀起來欲罷不能。然而,其中也有許多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覆咀嚼的片段,那些從字裡行間閃爍出來發人深省的金句,是我們最佳的提醒。 我特別喜歡書中這段話:「記著,你是孩子的太陽系中心,你是帶來溫暖與光亮的太陽。他的整個世界都是繞著你轉。你那平和的感覺是每樣事物發展的源頭,是孩子世界的軸心。」願與所有讀者共勉:作孩子的太陽,給孩子的生命帶來寧靜和溫暖。
【推薦序】有情天地,人間天堂,尋回活生生的孩子 ——慈心華德福學校創校校長 張純淑
如果將一生中,年幼階段的童年,視為一種社會性建構的觀念,我們不難發現童年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不同社會族群中童年的異同,年幼孩子被不同的方式看待,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觀當今華人文化社會中的原住民小孩、台灣小孩、中國大陸小孩,都在同一世代成為人,都生活在華人文化社會中,可是為何能清楚感覺到不同?是什麼因素讓他們不同?血統、環境、學校教育、家庭文化、國家政策、福利機構、媒體的影響?   做為孩子的老師三、四十年來,我發現的成人困難不亞於孩子的困難,不管是教師、父母、政策決策者、媒體人或福利機構中,都會遇見「不曾經歷童年」和「從未長大」的成人,他們處處呈現了反覆無常與不安的焦慮感也無法信任外界,經驗告訴我,孩子要的不多也不會過分要求,而如何協助這些成人困難?已然成為當代教育希望的解鈴,也將成為環繞著「保護孩子免於受傷害」的核心思維,政策的制訂是設計來保護孩子免於受到傷害,還是保護成人免於受到孩子的威脅?值得嚴密審查相關法規的設立動機。 身為最具有影響力及直接責任的教師與父母,如何排除對「童年」正在消失或瀕臨死的擔憂?並有勇氣共同來學習「深度了解孩子」及參與關懷「保護兒童政策」的制定,面對當今孩子的困難問題,公部門、媒體反應多半是懲戒性的影響或強化社會日益憂慮的道德恐慌,媒體的影響可能消泯孩子與成人之間的界線,破壞了成人的權威,而家庭生活文化與上一代的文化已出現越來越寬闊的代溝,家校關係也出現越來越大的裂隙,我們該如何是好? 本書正是給父母和老師面對孩子教育的靈感書,提供豐富又簡明的實例,從母愛天職、母乳胎教看到大自然慷慨地滿足了人類孕育嬰兒的所有需求,以每個階段孩子的特質,說明了如何運用孩子的特質來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能力,細緻描述守護孩子感官經驗的重要性,提供如何為孩子創造健康美好的工作遊戲空間,強調為孩子建立生活中韻律節奏的必要性、全家一起過有族群記憶、生活意涵、共同參與的藝術體驗、生活節慶等等,都可交織出屬於家庭文化的錦緞,讓父母教師也可進入一個自我生命開展、修復、整理的學習過程,一起學習教養孩子成為一個內化、參化、轉化、創化的個人及社群文化的生命力!非常感謝作者和譯者的慷慨貢獻。 讀完本書,也許你可以發現「有機會成為教師和父母,是上天特別給的生命禮物」,我們現在的處境、所遇的困難,也許沒有那麼壞也沒有那麼難,一點點的自我改變、一些許的自我認同,你已尋回活生生的童年生命,我相信,童年生命是成人不斷自我改善、自我認同下所努力堆疊出的一部分,不僅是孩子真實的童年,也是成人自己的童年!
【推薦序】安心邁向育兒途徑的驚奇小書 ——善美真華德福教育創辦人 顏于玲
這是一本令人驚奇的小書,幫助現代父母能安心邁向育兒的途徑。作者以豐富的經驗及幼兒教育專業,透過生動精采的述說,傳達出地球上的天堂、理想家庭生活圖像。誠如她出書時的願望,期待這本書被翻爛、翻髒,卻在生活中與你形影不離。 這不是一本親職指南手冊,比較像是給予父母教育的靈感和實例的書,書中以富有想像力的圖像述說著:幼兒感官經驗、行動和模仿仍然是發展關鍵;在柔和的能量流動中,度過規律節奏的家庭活動;全家依循四季一起慶祝節日、連結與地球的關係,創造出自然遊戲環境、開啟內心的自由,及生活中有藝術活動、屬於你與孩子的故事集,父母如何面對難題、創造家庭文化等等,勾勒出簡潔有力的育兒重點。 除此之外,令人讚賞的是,整本書擁有華德福教育核心價值│「自由」的精神牽引其主體。其一:雖然給予實例的點子、小訣竅和小祕方,但仍邀請父母自備小書記載,經由實際與幼兒互動,在感官上獲得經驗,將學習過程「內化」在心中,並寫下自己的心得或想法,讓父母的書和作者的書產生呼應與創新,進而開啟自我創造力與自由。其二:雖然此書幾乎家家合用又如此簡便,仍期待透過與全家互動中,創造出屬於「我們家」獨特的家庭文化。作者提出五角星圖像,第一個角是「家庭的規律與節日的慶祝」,第二個角是「家事與休閒娛樂」,第三個角是「孩子的遊戲」,第四個角是「孩子的藝術表達」,第五個角是「帶著溫柔與光的紀律」,使其創造出平衡、有組織的家庭文化。其三:自由精神圍繞著父母的自我與家庭文化外,隨著孩子的出生,父母被賦予了核心的任務│為孩子保留「我是誰?」這項人類基本存在價值,且此意識需深植父母生命中。幼兒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屬於「未完成」的,與幼兒相處的時刻,意識中隨時帶著自由態度,讓孩子自主地進入生命、辨認出我是誰,邁向人類內在真實自由。
【自序】讓孩子發掘生命裡的一切 ——夏莉法‧奧本海默(Sharifa Oppemheimer)
  黎世嫩詩人紀伯倫說:「孩子是由生命對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孩子張開雙手,奔向前去擁抱生命,生命因這些小小的身軀而展現出生命的愛;不論是鑽進沙堆或是拍落沙塵、看著毛毛蟲像是在丈量樹枝般地拱起身體移動,或是靠近黑貓,貓咪卻嚇得逃開,轉過頭來以驚嚇的綠眼睛回望著孩子︙︙,這些都是孩子探尋生命的驅動力。我們身為孩子的照顧者,必須要找出方法,以一種能感動孩子的方式來回應生命。 孩子必須能夠被小草、花兒、陽光和鳥鳴感動。他們該去玩泥巴和蚯蚓,把泥巴當成黏土來玩,或用來當作投擲練習。他們也需要玩樹枝、赤著雙腳露出肥肥短短的腳趾頭。他們需要歌曲、故事、畫畫和扮裝服飾,還有無止盡的遊戲。 生命就是讓孩子去發掘這一切。他們必須接觸到活生生的生命,藉著這些生長的萬物,從中學會尊重、滋養、珍惜還有保護。我們迫切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成長茁壯。 不管是現在或是未來,他們都可以在自身上找到希望。
【譯者序】作者用書寫,提供了幸福的幼教理念 ——照海華德福教育資深幼教老師 徐明佑
  我在幼兒園實踐華德福教育理念多年,身為現場教師,必須處理許多棘手問題,當與家長有良好共識時,問題自然能迎刃而解。教學活動設計的基礎是發展心理學,只要能讓活動呼應孩子的身心靈發展階段,就能帶出很好的學習效果。幾年前,在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余思靜老師的推薦之下,我認識了這本書。看完了精彩的第一章,對於教學現場中幼兒的學習困難,有了深切的了解與同理。那時,我就許下願望要把這本書翻譯出來,希望能造福無助的家長還有現場的幼教老師群。 感恩我在幼教系的學習中,為教育專業奠下了紮實的基礎,而且很幸運的在擔任導師工作之前,就遇見華德福教育。透過對生命本質的探索,能清楚的認識人類不同發展階段。配合華德福特有的教學法,就足以讓我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充滿享受並感到幸福。因為,在華德福的幼兒園中,每天的生活就像是在天堂般平靜與喜樂。 陪伴幼兒過幸福生活的祕訣,全都在這本書裡。幼兒仍是如此地貼近自然,他們的誕生除了為父母帶來許多學習課題之外,更重要的是為我們成人的忙碌生活帶來醒覺的力量。幼兒順應著生命的成長法則,讓我們意識到生活原有著呼應天地韻律的節奏。而為了陪伴這些小生命的生長,我們就得深入思索到底要為他們做些什麼?然而,所有該賦予的一切,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本自俱足,而且大自然中就有唾手可得的豐富資源,不必額外的花費,只需些許的巧思,親身帶著孩子一起到戶外探索與尋寶,生活就能變得豐富且多采多姿。 我一直在推廣這幸福的幼教理念,希望孩子能夠回歸自然,並依循天性培養出強健的體魄,才能讓他們在往後的人生長路中,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在這世界上實踐生命計畫。有了健康的基礎,幼兒才能在成人所提供的各種藝術活動中,學會用平穩的心面對生活,並能有積極的態度面對困境。其實,每一位父母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都已經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只要透過向幼兒重複敘述經典的故事或分享自身的生命回憶,就能夠從經驗中提取智慧,每位父母都做得到!我看到許多父母、師長的智慧火光,正點亮幼兒的心。 我在二○一二年協助成立了新竹縣華德福教育學會,希望透過學會的運作,讓書中的教育理念能夠宣流廣布,除了幫助在這時代得面對許多挑戰的孩子和父母,還有現場辛勤付出的幼教老師之外,我更希望能透過華德福的幼教理念,轉化需要幫助的家庭。這是個具有治療效果的教育系統,在我的學校中,真實的幫助了需要特殊協助的孩子,還有學習困難的孩子。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看似有學習困難,其實並不是真的有障礙,只要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就能讓孩子喜悅的發展自己的天賦能力。就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創地球上的天堂吧! 為了推廣健康的社群發展,剛成立的新竹縣華德福教育學會也需要您的支持!歡迎到我們的臉書粉絲頁按讚。上有活動及捐款等相關訊息。 學會的帳號:246-03-500183-1,銀行代碼013(國泰世華),戶名:新竹縣華德福教育學會 特別感謝芸青、慧君、靜宜、憶慈,還有小樹出版社的工作團隊在譯稿修訂上所提供的協助。

內文試閱

  摘文1:幼兒發展主要四階段: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成就未來的學習關鍵      為了讓孩子有最大量的感官刺激,   最重要的,就是「抱起」剛出生幾週或幾個月的嬰兒。   「襁褓期」所吸收的感官資訊,都是未來每一段學習的關鍵。       孩子出生後,最重要的是替孩子「樹立典範」。這個動作涉及到了較新的大腦部位,也就是大腦皮質區內,緊靠眉毛凸起後端的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發展。直到近三十年前,這個區域都被稱為「沈默區域」,因為此區塊的大部分功能是未知的。今日,腦神經科學對於這區塊的大腦功能仍有不同觀點,但是部分研究認為:前額葉主要控制高層次的道德、憐憫、同情與了解,因此保羅‧麥克連(Paul D. MacLean,美國醫生、腦神經科學家)稱之為「天使額葉」。       這個發展最終,也最完美的大腦區塊,主要發展階段為嬰孩出生至九個月間。因此,嬰兒又再次受到母親及照顧者的情緒狀況影響,加之所受到的照顧品質,透過細胞,影響大腦的前額葉發展。大腦前額葉的成長和發展,主要受到幼兒周遭環境——「日常典範」影響,也就是「父母」。      假如母親的狀態是快樂、安全,並且受到良好的照顧,胎兒的大腦運作就會聯結到高層次的大腦功能——大腦皮質區。      現在,我們可以怎樣幫孩子培養終身學習與對生活的熱情?閱讀這本書時,你會再三地聽到:「讓大自然引領我們。」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大自然如何建構新生命的學習模式?      幼兒發展第一階段:與孩子親密接觸      ——多抱新生兒,能給孩子大量的感官刺激如:視覺、身體移動感、重力與平衡經驗……      我們知道:母親的聲音震動,會讓胎兒產生行為反應。孩子出生後,這個反應模式不會中斷,並延續到嬰兒時期,用來建造神經通路、鞏固感覺動作反應系統,為感官學習建立強健的基礎。      我們知道,孩子早期的主要探索途徑,就是透過感官刺激。為了讓孩子有最大量的感官刺激,最重要的,就是「抱起」剛出生幾週或幾個月的嬰兒。所有的傳統文化都知道這段重要的過程,為了與嬰兒保持親密,遠古時代已經設計出許多裝置,能讓嬰兒依附在媽媽身上,並且擁有自由移動的範圍;同時,媽媽也能繼續工作,或是將嬰兒交給大家族或是部落群體中的另一雙手。      「襁褓期」所吸收的感官資訊,都是未來每一段學習的關鍵。例如,孩子一出生就能偵測、看見並理解「人的面容」,這也是新生兒用來預測未來的基礎:透過熟悉的面孔發展視覺學習。幾年後,當新生兒的視覺開始慢慢擴展、統合、發展視覺系統,「面容」對感官學習的作用,才會功成身退。嬰兒出生後幾個星期,在他清醒的時候,大多需要與父母的面龐近距離接觸(六∼十二英寸)。大自然提供了這個完美需求、賦予我們一系列的母性荷爾蒙,不斷吸引我們驚異地注視這雙嶄新生命的眼眸!      出生後幾個星期內,孩子會接觸到大量的感官訊息,但是僅有少部分感官訊息會被接收——視覺,就是其中之一。當幼兒落入大人的懷抱中,內耳前庭功能(vestibular sense,掌控身體平衡感和空間感)、身體在移動、重力和平衡的經驗、本體感覺(proprioceptive sense,又稱「肌肉運動知覺」,為肌肉收縮、伸張、屈曲、伸直、推拉,以及骨骼關節的壓縮所引起的感覺資訊,用來整合肌肉、關節、骨骼等較為深層組織感覺)、身體各種姿勢與各個部位的經驗,都開始發展。      孩子身體的所有經歷,像是:推擠、搖擺、走路,以及觸碰、按壓,都會促使這些細微卻關鍵的感官形成。如果缺乏這些感官發展,孩子在後續的發展階段就會遭遇困難、難以覺知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界線。為了了解與感受身體界線,孩子可能會到處碰撞其他人或物品,也可能肢體動作無法協調,或是身體僵硬;他們可能會喜愛快速旋轉的動作,也可能對這些動作與他人碰觸,感到擔憂與恐懼。      不論是前背法、背後法或是側背法,記得把孩子背在身上!我會在嬰兒背帶綁一個很小的鈴鐺,讓行走變成一段旋律!不論前背法或後背法,對嬰兒都有益處,所以,不論在外面漫步,或在屋內洗碗、摺衣服、上下樓梯或鋪床的時候,請背著孩子!除此之外,若新手媽媽想回復產前的體態,不需要到健身房,這些越來越重的「背包」就是一種鍛鍊啊!      幼兒發展第二階段:「扭動」,可以讓孩子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      ——讓孩子主動探索周遭環境,透過身體與這個世界的接觸,學習兩者之間的關聯      作為新手媽媽,你也許會想:「那我要什麼時候才能去洗澡?」這時,就可以開啟孩子「玩中學」的前哨站——扭動。      讓嬰兒仰躺在地毯,且可以簡單移動、探索,並體驗挫折,也許他會哭,但最終會展現自身的能力,解決問題——成功翻身,搖擺爬向玩具。核心(軀幹)肌群與大腦間的連結,將不斷發展觸覺與本體感覺,並強化內耳前庭系統,最終,嬰兒增強了核心能力,學會協調如何支撐身體與爬行、緩慢的「匍匐前進」。這時,嬰兒已經可以用肚子移動、伸展和翻滾,主動探索周遭環境,並且透過身體與這個世界的接觸,學習兩者之間的關聯。      從孩子的身上,我們看見孩子的每一個感受與動作,都在展現對某個目標的堅持。或許,我們身旁也有一些具有堅定的意志、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的年輕人或成年人,他們的自信心就來自嬰兒時期,被照顧者抱在手上、躺在地上,或是在地上扭動,接著堅定地邁向的未來。      幼兒發展第三階段:「爬行」,促進大腦發展的關鍵      ——爬行需要交互使用雙臂和雙腿,因此形塑左右腦的溝通橋樑      扭動之後,確保腦部持續發展的另一個必要步驟,就是「爬行」。爬行的重要性百談不厭,爬行需要交互使用雙臂和雙腿,因此形塑了左右腦的溝通橋樑。爬行會平衡左右腦與胼胝體(Corpuscallosum,連接左右腦的神經纖維)的運作,使其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爬行所牽涉的不只是雙臂與雙腿間的協調,還有眼睛、耳朵、手掌與腳掌,若孩子錯失爬行這個關鍵階段,可能會造成往後的學習困難。      我很擔心那些被放置在四十五度角三摺式嬰兒車裡的孩子。許多父母將這些裝置當作嬰兒座椅,孩子只能被放在櫃臺或桌子底下,當孩子哭泣的時候,父母只會搖一搖嬰兒車,而不是把孩子抱起。若嬰兒車被當作嬰兒座椅,孩子只會坐在嬰兒車中,被帶入、帶出車子,或者進出商店,甚至被固定在車上出外旅行。新生兒的每一分鐘,都是必要的學習機會,當孩子只能被動的從仰臥視角看著周遭一切、無法立即接觸到他人身體上的韻律與碰觸、無法自己扭動、爬行,也就錯失了關鍵的大腦發展時期。      幼兒發展第四階段:「走路」,讓孩子進入「玩中學」      ——學步車無法讓孩子鍛鍊核心肌群,也可能會影響語言學習      現在,我們來談談「走路」。嬰兒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速度學會站立,並用自己的方式與步調學會走路。自然之母沒有塑造市面上圓形、塑膠製的「學步車」是有理由的,因為學步車會支撐幼兒的體重,孩子無法運用自己日漸增長的力氣,也沒有好好鍛練核心肌群,更沒有練習重要的平衡技巧,只會帶來肌肉筋膜保衛反射(Tendon Guard Reflex)。「肌肉筋膜保衛反射」牽涉到小腿肌肉的繃緊與縮短,原本是為了幫助我們在危險時刻瞬間逃離危險,但是使用學步車的嬰兒,為了推動自己前進,必須時常縮起腳趾頭,導致小腿肌肉發展較短。神經生理學家暨教育學者漢納福博士(Carla Hannaford)與其同事保羅‧丹尼遜博士(Paul Dennison),在研究自閉症及語言障礙孩子時發現,小腿肌肉縮短會導致語言障礙。      大自然給我們的育兒直覺,就是最好的教養模式      ——大自然已經給予我們許多教養直覺:擁抱孩子、貼近孩子的臉龐      為了滿足嬰兒腦部發展的所有需求,大自然制定並依循既定路線幾千年:對碰觸的需求、對按壓的需求、活動、貼近面龐的需求、對營養的需求,還有接觸母親心跳聲的需求。      在母親的子宮內,胎兒的心跳會配合母親心跳的律動,反應出母親心臟的電位、荷爾蒙、神經與聲音模式。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必須藉由依靠著母親的心臟,穩定自身的心跳節奏。瞬息之中,大自然慷慨地滿足了人類養育嬰兒的所有需求。      許多書籍都說明了餵母乳的益處,懷孕母親與新手媽媽都可以透過「國際母乳協會」(La LecheLeague)獲取資源,了解餵母乳的許多好處。      如我們所見,人類根據特定的發展模式在成長,一步步地開展出每個發展階段;同時,父母會察覺到孩子在各階段的迫切需要,並餵養他們日益增長的能力。      如果孩子錯過了某些關鍵階段,而你也看見了孩子微不可查的發展困難或發展遲緩,我們仍然可以補救!你可以到「國際健腦協會」網站(Brain Gym International),了解「健腦操」(請參考下頁)的相關訊息,這套優秀的系統運用簡單、有趣的身體活動,活化、模式化和重組大腦,讓大腦重回最佳的運作模式。「健腦操」能系統化地解除現代社會對我們造成的損害,也就是「行動被剝奪」的生活型態。大腦是開放的系統,有無限的能力自我修復,因此健腦操對大人也非常有效,一定要去看看。      【練習】健腦操小活動      以下提供四個簡單的健腦操基本活動,讓讀者在家也能練習基礎健腦操:      喝水:研究發現,在壓力下人體會大量出汗、流失水分,若沒有適當飲水,會影響專注力,且在課堂前或課堂中飲水的孩子,學習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腦開關: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撐開,輕柔按壓鎖骨下方凹陷處;另一手置於肚臍上方,同樣輕柔按壓約兩分鐘。此動作可以幫助血液流向大腦,提高專注力。      交叉爬行:可站立或坐下,右手輕拍慢慢抬起的左膝;左手輕拍慢慢抬起的右膝,連續動作約兩分鐘。此動作可以訓練左右腦協調與溝通。      掛勾:左手在上,雙手交叉平放於雙肩;左腳在前,雙腳交叉擺放,深呼吸約一分鐘後換右手、右腳在上深呼吸一分鐘。接著雙腳分開,兩手指尖互相輕觸,深呼吸一分鐘。      「健腦操」於一九七○年代,由美國哲學博士保羅‧丹尼遜所開發。透過二十六個基本、簡單的身體活動,整合大腦各部位的協調發展、增加大腦與身體的連結與配合,可以減輕學習壓力、提升學習自信心。      摘文2規律的日常活動,是孩子模仿、學習的重要基礎      藉由「與孩子一同做家務」,   可以讓孩子更輕易的學習、模仿我們的動作,   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身體協調、學習精細動作。      孩子比大人需要更多的身體活動。我們可以透過日常工作,讓孩子感受到規律,例如:早晨醒來後,可以要求孩子幫忙擺好碗筷、舀好燕麥粥;餐後也可以讓孩子拿小掃把,幫忙打掃。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留意自己的動作,因為孩子會有樣學樣,藉由模仿,發展身體的每個部位。早上清洗碟子、打掃地板、清掃家具的灰塵時,問問自己:「孩子在我的動作中看到了什麼?」「他看到的是我專注工作時的身體節奏,或是只看見我匆忙地工作?」「他看到的是我們歡欣的工作,或者是抱怨?」      小孩藉由模仿來學習,他所模仿的,不只是我們的「外在動態」,還有我們的「內在狀態」。當我們樂在規律地整理家裡,孩子也能仿效,定期照料他的玩具;當我們刻意維持家事的規律性時,將帶給孩子兩種益處: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規律性,以及完成任務的重要性。      將原本由機器取代的家務,成為你跟孩子規律生活的固定活動      ——洗杯子、掃地……,這些簡單家務都可以改由與孩子一同完成,而不是交由機器取代      很多的日常工作已被機器取代:吸塵器、洗衣機、咖啡研磨機、柳橙汁機、麵包機,還有更多的機器!讓我們自問,哪些一定得靠機器?而哪些是可以靠雙手完成的?哪些是可以與孩子一起親手做的工作,並在將來長大之後,仍然可以讓孩子謹記在心中的?如果盤子必須用洗碗機洗,那杯子可以留下來用手洗嗎?我們可以提供孩子一盆溫暖的肥皂水,還有具有目標的工作感覺嗎?      每週用手洗一次小桌墊、每週至少用吸塵器吸地板一次,但是每天都可以用掃把來掃地,讓孩子用小掃把跟著一起做。或者,給孩子使用不插電的地毯清理器,對四∼六歲的孩子還說,會很熱衷於這個工作的!當然,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許多大小事,大事像是工作壓力、財務壓力等等,但是,我們如果能夠梳理出每週的工作脈絡,將會發現有些小事是可以跟孩子一起隨手完成的。      在每日和每週工作中,安插這些「動手做」的工作,就比較不會忘記,例如:洗杯子是可以每天做的;其他像是:擦木質家具,還有孩子的木頭玩具,都能以週為基準來安排。      藉著動手整理家中的環境,讓孩子體會到具有規律性的勞動,還可以學習愛惜地球的資源。當我們與孩子分享這些身體的勞動時,就是在示範、整合這些動作。孩子模仿我們,也學會完成事情,或是有效率且靈活地運用身體。用這些小事塞滿時間:耙落葉、鏟雪、在花園中翻土、清洗窗戶、用雞毛撢子撢灰塵、擦亮木質家具,都是去除孩子大腦被電子媒體擾亂的最佳療法。只要用心觀察,隨時給孩子機會教育,就可體驗到生活中的節奏。      幾塊木頭碎削、幾段毛線,都可以讓孩子發展自由創造能力      ——打毛線、做木雕時,讓孩子可以在旁玩耍      除了日常家務以外,也可以藉由我們喜愛的體能運動,幫助孩子養成規律、完成事情的習慣。假如你喜歡走路或是騎腳踏車,孩子就會很想跟你一起到外頭徜徉;若你喜歡做木刻或木雕,孩子也會花上幾小時來玩木頭碎屑。      讓孩子玩室內手工遊戲,在你打毛線時,就可以給三∼四歲的孩子一段毛線,看看他有什麼有創意玩法!五∼六歲的孩子可以示範打活結給他看,不久以後,你就會有一條很長、打著結的繩子,還可以用來當跳繩、釣線或是編成隔熱墊與杯墊。      或是讓你的想像力發揮,製作更複雜的手紡羊毛,或用羊毛氈來做冬天的帽子(請見第七章〈幼兒的藝術體驗〉)!找個活動讓孩子跟你一起動手做!記得,孩子透過模仿來學習,當我們透過韻律節奏中的身體活動,展現深深的喜悅,就是給孩子的最佳禮物。      摘文3養成睡前的規律,就能讓孩子快速入眠      不論是睡前點心、睡前故事,或是晚安蠟燭,   都可以安定、平穩孩子的內心,   讓孩子安穩且迅速的入睡,   當孩子入睡,就是父母照顧自己的時刻。      就寢前,給孩子一片蜂蜜吐司+溫牛奶,就可以讓孩子快速入眠      ——當孩子可以幸福的入睡,父母就能擁有寧靜的夜晚時光      我有三個活潑好動的兒子,當他們還小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有一套睡前的標準流程。以下是我們實施過的方法,或許你也想要試試看:我要求孩子必須在晚上七點半上床睡覺,所以大概會在晚上六點半,也就是用完晚餐後開始就寢儀式。幸運的是,我家的浴室離廚房不遠,將餐桌清理乾淨之後,我就讓三個兒子都進浴缸裡去洗泡泡浴。孩子邊洗邊玩的時候,我就去清洗碗盤。      我從不擔心浴室地板被弄濕,因為旁邊就有拖把可以順手拖乾。比起地板乾溼,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開心地去睡覺,我就可以有個寧靜的夜晚。      當我洗好盤子,孩子也洗好澡、換好睡衣,我會給他們睡前點心。是的,就在晚餐之後!孩子還小的時期,每天晚上,我都會準備全麥吐司夾蜂蜜,還有加了肉桂粉的溫牛奶。溫牛奶和蜂蜜,甚至是麵包裡的澱粉,都具有溫和鎮定的效果。溫牛奶和吐司對不容易入眠的成人也很有用!      這些年來,我傳授這套睡前點心「配方」給很多父母,他們都驚訝地發現:睡前點心可以讓孩子幸福地睡去。我的孩子都很喜歡這個睡前點心,吃完後,他們就會開始打哈欠;然後,我們會去刷牙、準備好明天要穿的衣服。接著,我們會擠在同一張床上,一起聽故事。合適的睡前故事會在孩子腦中播下想像的種子,讓孩子帶入夢中的世界。      簡單的睡前故事,可以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從故事中獲得反饋      ——慎選孩子的睡前故事,不同年齡的孩子所需的故事都不盡相同      床邊故事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故事,嬰兒和幼兒可以在床上玩手指和腳趾遊戲,配合簡單的歌曲與搖擺的節奏。我們也可以選擇經典的《鵝媽媽故事》搭配動作去碰觸孩子的臉、肚子和腳趾頭,看著孩子咯咯笑!      學步兒會想認識房子內的東西,也想認識房子外的院子,那裡有樹、植物、松鼠、鳥、昆蟲和寵物。孩子四歲時,簡單的自然界故事、熟悉的地方、人和動物都相當合適。孩子想聽的故事開始從居住的中心,慢慢擴展到外面的世界。      五∼六、七歲的孩子喜歡童話故事中的想像世界,有國王、皇后、小精靈和仙女。八歲和八歲以上的孩子則喜歡冒險故事。儘管我的孩子早已學會自己閱讀冒險故事,他們仍會想聽父母唸的睡前故事!當你閉上眼睛,安靜地躺下,聆聽著你所喜愛的聲音說的睡前故事,真是一大享受啊!(更詳細的睡前故事討論,請見第六章〈奇妙的故事〉)      你自創的生動故事對孩子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家長可以藉由說故事,增進自己的想像力、嘗試自己編故事,替孩子打造豐富的內心世界。自編故事只要把握「簡單、簡單、還是簡單」的大原則,不需顧慮故事情節、角色夠不夠完整,因為對於幼兒來說,簡單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故事。      故事也可以根據孩子在白天發生的事情來編。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你可以用孩子的名字當主角、用白天做過的事情來編故事,例如:「從前有個小女孩叫做瑪德蓮。瑪德蓮每天早上醒來,最喜歡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窗外,看看鳥巢裡醒來的鳥兒。」或者「她早餐最愛吃法式吐司,今天她會很幸運。」當孩子長大,可以用更微妙的方式,繼續編寫關於孩子自己的冒險故事。      以我自己來說,我編了很多年的《爺爺的故事》給三個兒子聽,那是個關於森林中有個老人和三個小男孩的故事。隨著真實生活中的季節轉變,故事也會因不同的季節而發展出不同的情節,讓這些故事變成生活裡的一部分;有時候,孩子也會希望你把現實生活可能遇到的困難編進故事裡。有了這樣的故事架構,你就可以在故事情節裡,加入給孩子的暗示或建議。當孩子年紀漸長,也可能會選擇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協助你,或是在你有點低落時,用來鼓勵你。自編故事是我們給孩子的美妙禮物,我鼓勵所有父母去嘗試,記住,高潮迭起的冒險故事要到七、八歲時才適合。      市面上還有很多很棒的繪本。找一本色彩鮮豔但不會眼花撩亂、每幅插圖有清楚重點的故事書,透過故事帶孩子用想像力飛翔。父母甚至可以利用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來選擇不同主題的故事書。傳統童話故事都具有說教意味,在傳統社會裡,故事總是被用來塑造社會期望的行為,並糾正不當的行為。我們可以做點功課,依照當時的需求去找故事主題,例如:孩子恐懼時,三∼四歲的孩子可以尋找安撫心靈的書;五∼六歲的孩子可以選擇教他們勇敢的故事,就可以藉由故事帶來潛移默化的效果。記住!慎選孩子看的書,特別是睡前讀物。      重點是!睡前只能唸一個故事,所以要慎選。如果孩子還想再聽,就重複同一個故事或是重看那張圖畫,確定今天所講的主題能讓孩子留下印象。如果孩子想要你多陪他們一下,可以唱歌或撫摸他們的背。睡前例行事項越是簡單、反覆,只做些許變化或維持同樣動作,孩子就能越快入眠。      當我們屈服於孩子說:「我很餓」或「再講一個故事就好」,就很難讓他們放鬆和入睡。      在睡前點一根蠟燭,讓孩子凝視燭光就是最好的入睡配方      ——溫暖、單調的火光,可以讓孩子在睡前找回寧靜      睡前故事之後,是點蠟燭的時刻,讓魔術般的火焰點亮孩子的內在世界。遠古以來,不論是鄉村或山洞裡,人類就是圍繞著溫暖光亮的火焰,或是爐火旁邊入睡。儘管現代人已經忘記了那些習性,但是,在某處,早先的記憶仍然會讓我們著迷於火的生命能量。就連大人也有這個古老的慾望,在度假小屋的夜晚裡,凝視著壁爐,透過溫暖、小小的燃煤爆裂聲就能促使我們入睡。      講完睡前故事後,你可以把燈熄掉,並點亮一根特別的「晚安蠟燭」,在睡前的單調時刻提供孩子一個生動的火焰圖像。這根「晚安蠟燭」可以是生日時收到的禮物,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挑選。此刻,你可以看到孩子臉上散發出某種光芒,散發出你也許會想要記錄下來的一些感覺。隨著燭光的燃燒,你可以為孩子唸一段短短的祈禱詞或詩,喚起平靜的感覺,一種寧靜愉悅的保護感。然後,讓孩子會吹熄燭光,鑽進被窩裡去。      我們也必須了解孩子的需求。我最小的兒子選擇在這個時刻跟我分享他今天最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也許有點傷心,或者是個關於生命哲學的問題,因此他需要在睡前向我傾訴。為此,我會在睡前預留足夠的時間,給這最後一個,也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仍能讓孩子在七點半時熄掉晚安蠟燭。如果孩子需要你輕撫他的背脊,或是唱一首特別的歌,就作好計畫並提早開始。睡前的例行公事包含洗澡、洗碗盤、點心時間、睡前故事、晚安蠟燭,還有祈禱時光,整段過程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而最後的十五到二十分鐘孩子必須躺在床上。如果能養成習慣,孩子就能輕鬆地進入夢鄉。

作者資料

夏莉法‧奧本海默(Sharifa Oppenheimer)

有超過二十年幼兒教學經驗、美國維吉尼亞州夏洛特堡華德福幼兒園創辦人、幼兒早期教育計畫導師、紐約太陽橋學院華德福教師培訓班主任等等。 發表過許多華德福教育相關文章,幫助無數家長及老師建立溫暖的家庭文化氛圍。

基本資料

作者:夏莉法‧奧本海默(Sharifa Oppenheimer) 譯者:徐明佑 出版社:小樹文化 書系:華德福全人教育系列 出版日期:2017-11-29 ISBN:9789865837761 城邦書號:A2340028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6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