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的40堂公開課:探索複雜的人性隱微,解密人類行為模式與思維形塑的科學之路
-
正念自律:在讓人分心的時代,專注於長期目標,連結內在力量提升自我實現,活出生命的意義
-
宇宙不是沒有安排你,只是安排得比較晚
-
就算是好人,也需要打烊【暢銷典藏改版】
-
終結數位焦慮:拯救被手機綁架的網癮世代,腦神經科學家實證「積木法則」,從原子習慣找回大腦專注力
-
與注意力不足過動大腦和解!ADHD生活終極指南
-
外界的聲音只是參考,你不開心就不參考
-
拿起筆開始寫,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暢銷改版)
-
自我的追尋(修訂新版):倫理學的心理學探究
-
懂買,才能過上真正喜歡的生活:不必斷捨離!用10大選物哲學×4階段整理練習,讓心靈金錢更富足的生活提案
內容簡介
目錄
內文試閱
編輯推薦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金惠男
感動韓國120萬讀者的人氣勵志作家‧精神科醫師 一九五九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國立首爾大學醫院當了十二年的精神分析科醫師;二○○六年獲得韓國精神分析學會的學術賞。擔任慶熙醫大、成均館醫大、仁濟醫大的門診教授,以及首爾醫大的客座教授,同時是金惠男精神科醫院的院長。著作《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感動韓國六十萬名讀者;相關暢銷著作深受超過一二○萬名讀者喜愛。 但是她的人生並非一直如此順遂,在二○○一年、四十三歲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當時,她才剛實踐夢想開設個人醫院不到一年。 身為一個細心照顧患者的醫師、兩個孩子的母親、服侍公婆的媳婦,比起任何人都更加努力活著的她,無法接受這件突然找上門的不幸。她埋怨這個世界,無法做任何事地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整整一個月。 但是某一天,她突然醒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並不會改變任何事,其實她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接著,她踏實地活過每一天,十五年來,她持續看診、教書、照顧兩個孩子,並寫了五本暢銷書。 二○一四年一月,因病情惡化,她停止看診,專心治療,不過仍然持續夢想著她的新人生。雖然,有時候連翻身都要別人幫忙,但病痛與病痛間,總有症狀比較輕微的時間,這段時間她運動、做家事、散步、寫文章、學習中文……做一切她想做的事。 這本書記錄了她三十年來擔任精神科醫師,以及罹患帕金森氏症這十五年來所領悟到的人、事、物。她說,「就算病情再惡化,我也會找出那時候能做的事,有趣地活著!」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