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Rewire-神經可塑性: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
-
豐盛之流
-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一生,我為何而存在?(全球每19秒售出1本!療癒千萬人的暢銷經典,定位人生的神奇之書)
-
多巴胺國度 + 多巴胺國度實踐篇
-
光之手──人體能量場療癒全書
-
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
當靈魂蛻變時:高靈談未來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涼夏限量版】(暢銷5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附《蛤蟆先生清爽一下藏書卡》組)
-
丁寧的轉念學:30個日常練習,培養轉念體質,逆轉能量與慣性,陪伴自己度過情緒風暴,人生不卡關
-
《了凡四訓》顯化密碼:斷開命運鎖鏈,全面升級財富、健康、人際的關鍵練習
內容簡介
從接受醫學教育開始,老師就不斷的交代學生,醫生的天職,就是要救人,拼了命的救!」
然而,老師卻沒教過,當面對醫療極限,病人救不回來了,要怎麼辦?
絕大部份的醫護人員,都很認真努力在打拼!但是似乎忘了醫療的極限在哪裡?究竟是醫師無法面對救不回的失敗?或是,醫學教育的失敗?醫「生」,除了要會治病救命之外;還要會顧「死」!因為這才是完整的醫療本質。
面對病患將至的死亡或者是訴訟的壓力,醫療團隊害怕失敗與醫療糾紛,對臨終病人盡力的搶救,「永不放棄」是最好的藉口,至於病人痛不痛苦,都已經不需要被在意了?反正該做的都做了,真就無愧於心了嗎?這種沒有「極限」的醫療行為,對病人也好,家屬也好,難道不會,
造成另一種無法平復的傷害嗎?
醫生不能只看到「器官」,沒看到「人」,只看到「病」,沒看到「病人」,更不用說旁邊的家屬。「病人」,不是數據、超音波、病理報告的組合。而是一個有喜怒哀樂,在家庭、在社會中活生生的一個人。
簽了「不實施心肺復甦術DNR」意願書或同意書,是善終的起點,不是代表一定得死、不是代表甚麼事都不用做,不過是,建立「臨終前照護計劃」共識而已!簽了DNR之後,是醫療團隊對家屬承諾:如何問心無愧的,面對病患與家屬,陪伴一起走過死亡的幽谷。
作者資料
黃勝堅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士畢業、國立台灣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現職: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外科助理教授 曾任: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外科部主任 黃勝堅醫師,醫學院的學生,都暱稱他叫:「堅叔!」 型貌活似穿著便服的耶誕老公公,奔波在人世間,近十年來,年年國內外上百場演講,散播「臨終照護」與「悲傷輔導」的醫病大愛。 除腦神經外科、急重症照護專長外,黃勝堅醫師於2003年取得「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證照,對於重症末期病患照護有豐富的經驗。 最令黃勝堅醫師感動的事:病人往生了,家屬辦完後事,會特地寫信或打電話告訴他:「謝謝黃醫師,讓我家人安祥和有尊嚴的離世!」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