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自我提升
勇敢議論所有事!猶太人每天鍛鍊的Why思考術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為什麼臉書、Google創辦人,都是猶太人? 為什麼他們總是這麼聰明? 正因為他們善於議論,鍛鍊出過人思考力。 跟著猶太人訓練腦力,你也可以深諳人性、建立自信! Google創立者賴利‧佩吉、Facebook的馬克‧祖克柏、Dell的麥可‧戴爾、Microsoft執行長史蒂芬‧巴爾默、Intel元老安迪‧葛洛夫等世界知名企業家都是猶太人,諾貝爾獎得主中也有近四成猶太人!為什麼他們的知性生產力如此傑出? 猶太人認為:拼命動腦、以理服人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唯一辦法,更進一步說,他們是絞盡腦汁徹底思考「為什麼」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就習慣進行思辨,自然能深諳人性、掌握商機。 本書透過34個問題演練,帶你學會猶太人9大思考訣竅: ◎絕不停止思考>不把「水是透明的」視為理所當然。 ◎找出論點批判>即使讀《聖經》也要質疑一字一句。 ◎跳脫思考框架>視「摩西渡海」為可能實現的自然現象。 ◎不受情感左右>「看起來很可憐」不是服人的理由。 ◎立論目標明確>問「哪裡能讓我賺錢?」毫不客氣。 ◎探究事物核心>「為什麼一定要用血液來測血糖?」 ◎運用換位思考>即使業績正成長也要轉換觀點勇於改變。 ◎善於掌握人性>與其採累進稅率,不如統一繳10%的稅。 ◎背後信念堅定>不能用「別人也一樣?」作為自己的主張。 【小試身手】 吃飯時,小孩看著杯中的水,問:「為什麼水是透明的?」 你會怎麼回答呢? a.糾正他:「這個不重要,吃飯時間不要說話。」 b.告訴他就是這樣:「水一定是透明的,沒有為什麼。」 c.反過來問他:「你怎麼會想到這個?」然後一起思考。 →選a或b的人要注意,這兩個答案有強烈不動腦的傾向。 猶太人就會選c,鼓勵孩子提出問題、發表主張,並一起思考可能的答案。 【本書特色】 1.充分又精要歸納說明,讓你立即掌握重點 作者以其法律背景,條理分明分析猶太人9大思考特點,同時以實例解釋,生動描繪猶太人性格特質,淺顯易懂可快速吸收,又能反覆咀嚼鍛鍊自我能力。 2.援引豐富猶太經典故事,有趣又實際 內容具34個練習範例,不乏出自《希伯來聖經》(又稱《舊約聖經》)、《猶太法典》(即《塔木德》)、家庭日常中的腦力激盪問題或小故事,趣味、好記、易學又別具新意。 3.學會猶太人的思路,你能更成功r 猶太人擅長不看表象、無視環境氛圍而堅持找答案,這種思辨能力造就學術與企業不凡成就,本書剖析猶太人的智慧,讓你學會他們的長處,應用於工作與生活中,自然高人一籌。

目錄

自序 為什麼猶太人擁有傑出的思考力? 引言 追根究柢,不要全盤接受現有答案 第1課 什麼事都要辯 .練習1:回答孩子的問題 不要逃避思考 別因「理所當然」而不思考 不思考會造成悲劇 避免不思考的唯一方法 .練習2:哪個最重要? 不畏衝突也要找答案 議論就是在鍛鍊思考力 凡事有疑就要問 思考時請把「例外」、「禁忌」放一邊 .練習3:質疑神的旨意 不畏跟神爭辯的猶太人 對常識、輿論、權威抱持懷疑態度 .練習4:與神爭夫 「據理力爭」開拓新的道路 對上位者要勇於諫言 不能只是一味順從 敢議論才能開拓未來 第2課 找出自己的論點 .練習5:聊蒼蠅 不知道「可以思考什麼」? 把思考、議論視為娛樂 從「聊蒼蠅」擴展思考 論點將主導思考的方向 明確的論點、主題才能鍛鍊思考 從小培育孩子的議論能力 .練習6:質疑「創世紀」 從各種角度質疑每一句話 與工作生活無關的問題也該好好思考 「正確答案」是自己想出來的 深入思考就是批判質疑一字一句 以批判思考探究核心 .練習7:誰的錯? 以不同觀點探究全貌 論點要扣合主題才能深入思考 第3課 跳脫思考的框架 .練習8:教材的順序 考驗你的思考彈性 拘泥於某種想法就是「框架」 英特爾捨棄過去的思考決斷 .練習9:該不該慶祝節日? 拚命動腦鍛鍊思考彈性 先說「不」,考考你如何改成「好」 .練習10:摩西渡海 真的「不可能」嗎? 預設所有事情都可能發生 否定可能就是不思考 第4課 不被情感左右 .練習11:捨命救人 捨身救人值得表揚嗎? 小心媒體輿論的情感煽動 .練習12:母鳥與小鳥 「看起來很可憐」不成理由 徹底思考「有什麼根據?」 培育領導者的思考課程 .練習13:狐狸與葡萄田 先評估風險報酬再決定策略 以冷靜分析「現實」為前提 當個分析家而非空想家 .練習14:墮胎的規定 從「定義」開始思考 「定義」是邏輯思考的起點 第5課 不能「哪個都可以」 .練習15:請客的報酬 堅持論點不能客氣 .練習16:拿破崙與鯡魚 以確實獲得成果為目標 商業模式必須範圍明確 .練習17:魔法的石榴 什麼都要,就什麼都得不到 捨棄「障礙」才能獲得「成功」 在「取、捨」之外的第三種選擇 第6課 問出根本價值才停止 .練習18:發明創新產品 是創新還是自我滿足? 以色列機器人與日本機器人的不同 每一件事情都要了解原因 不停質疑是為了理解萬事萬物 深入思考以探索「根本價值」 .練習19:光與暗的世界 對真理追根究底 理解我們所在的世界 .練習20:諾亞方舟的真相 追根究底後的發現 找出根本然後加以遵循 問「為什麼」而不問「如何形成」 以「為什麼」掌握核心本質 第7課 從「不同次元」看事情 .練習21:掉落的蘋果 從「不同次元」看待事物 顛覆思考帶來無數創新 .練習22:小牛與黃鼠狼 思考問題的提示 想盡辦法找出活路 困難、限制讓思考更彈性 因限制而生的商業模式 .練習23:遵守教義或選擇工作? 魚與熊掌該怎麼兼得? 改變思考的「時間軸」 從「現在」中解放自己 以長遠眼光思考決策 .練習24:兩個小偷 分辨認知、事實與真理 以「神的觀點」打破框架 彈性思考能突破逆境 .練習25:士兵與護照 絕處逢生的判斷力 與「敵人」合作即達成雙贏 顛覆想法帶來嶄新研究 .練習26:絕境生妙計 毫無勝算就改變規則本身 在順境也要轉換觀點 第8課 掌握人性以預測未來 .練習27:遭竊的〈蒙娜麗莎〉 「稀有性」更能打動人心 思考人們需求才是生意關鍵 「人性」不曾改變 .練習28:人口調查 掌握「心理因素」來達成目的 探索人們付錢背後的心理 換位思考觀察自己與他人 .練習29:兩個乞丐 打「心理戰」 琢磨人心不等同狡猾詐騙 由人類心理制定納稅計畫 成功企業必定巧妙掌握人心 第9課 擁有堅定的價值觀 .練習30:捕鯨的批評 扣合主題的反駁才有效 具堅定價值觀的主張才有力 不斷問問題尋找自己的價值觀 .練習31:古代猶太人的退婚書 弄清楚「討論的目的是什麼」 .練習32:牛與驢 (1) 思考問題背後的哲學 價值觀就是每個人心中「最重要的事」 透過思考發現「表面下的真正訊息」 .練習33:牛與驢 (2) 建立有價值觀支持的邏輯 為了貫徹價值觀,更要運用邏輯 找出價值觀經得起驗證的依據 .練習34:哪一隻是神聖的小牛? 事物本質能適用不同時空情境 打破框架探求事物價值核心 運用思考分析預測未來 結語 勇於挑戰現狀,才能造就不凡

序跋

自序 為什麼猶太人擁有傑出的思考力?
  若將日本人與猶太人相比,前者較重視情緒感受、現象與具體事物,擅長將事物詳細區分,也較重視整體中的部分,而後者則較重視邏輯、事物的本質,擅長抽象思考,從整體、綜合的觀點來掌握事物。   基於這樣的特質,日本人就好比是「佛像的民族」,會受看得見的事物及情緒影響,猶太人則是「書的民族」,偏好追究看不見的事物與抽象思維的本質。因此,在日本人眼裡,猶太人就成了愛好強辯且難相處的民族。   然而,不僅是金融、證券和好萊塢業界,近年來在IT業界,世界知名企業的創立者,有一半以上是猶太人。如Google(谷歌)的創立者賴利‧佩吉(Larry Page)、Facebook(臉書)創立者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Dell的麥可‧戴爾(Michael Dell)、微軟(Microsoft)的史蒂芬‧巴爾默(Steven Ballmer)、英特爾(Intel)的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等,不可勝數。   諾貝爾獎得主中,猶太人也占三到四成。   為什麼猶太人擁有如此傑出的知性生產力?只要和猶太人吃過一頓飯,就能窺知一二。   我在日本出生,本業是國際律師,以歐洲為據點,因故改宗猶太教,成為猶太人,現居歐洲。   身為猶太人,每天(包括星期六、日)早上、中午、晚上都要禱告。因為要到猶太教堂(Synagogue)參加聖經讀書會,常有機會和同胞聚餐。不論是在現居的瑞典,或到美國、歐洲各地,我都會到當地的猶太教堂和當地同胞聚餐。   猶太教對用餐有嚴格的限制,只能吃以符合戒律的方式處理的東西,所以幾乎不外食。由於吃的東西完全不同,猶太人即使和異教徒同桌,氣氛通常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吃飯時自然會和猶太人聚在一起。   只要猶太人聚在一起,就會突然爭論起來。猶太人特別喜歡討論、爭辯,興致來時,甚至可能會讓別人覺得像在吵架,但他們在激烈論辯、爭吵後,還是能繼續氣氛融洽地一起用餐,這也常常讓外人難以理解。   對猶太人來說,意見不同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們也很歡迎別人提出異議或反駁。猶太人認為討論是一種藝術,也是鍛鍊大腦的智慧泉源。猶太教的本質,一言以蔽之就是「debating」(辯論)。   在日常中就不斷辯論   猶太人在吃飯時間可能會爭論以下這樣的事。   「神是全知全能的,才能創造出連自己也搬不動的岩石。因此神並非全知全能。」他們會認真討論這種三段論法為何怪怪的,諸如此類的事。   議論大多與《希伯來聖經》(亦稱為《塔納赫》[Tanakh]或《舊約聖經》)和《猶太法典》(Talmud,塔木德)有關。《希伯來聖經》是猶太教正統經典,雖然是大約三千年前寫的,至今仍是世界第一暢銷書。   《猶太法典》主要是巴比倫尼亞(今伊拉克的巴格達)的口傳律法,以及記錄希伯來學者議論的文集,內容涵蓋日常生活中所有事情的規範與相關的詳細討論。一般認為,約一千五百年前,《猶太法典》就已形成現在的樣貌。   認真的猶太人,每週都會讀《希伯來聖經》和《猶太法典》,哪一頁寫了什麼大致都記得,所以一上餐桌就開始高談闊論。   「我贊成猶太法典的說法。」   「為什麼?」   討論發展的方向,是以《希伯來聖經》和《猶太法典》的內容為前提,所以不具備知識的人完全跟不上。即使不談《希伯來聖經》、《猶太法典》,猶太人也很喜歡玩思考遊戲,用邏輯擾亂對手、用邏輯讓對手認同自己的想法。   日本人討厭強辯,喜歡以「那裡的海老天婦羅很好吃」、職棒或演藝八卦之類的話題來炒熱氣氛,沒辦法像猶太人那樣。   為什麼猶太人有傑出的知性生產力?現在大家應該懂了吧!因為猶太人是「議論、思考的民族」,更進一步說,是想盡辦法思考「為什麼」的民族。   腦袋這種東西,在討論根本問題時能發揮最高效能,而不是在感動或生氣時,也不是在聽課、聽演講或背誦的時候,當然更不是在心不在焉或看電視的時候。   全世界最愛議論的猶太人有強大的思考力,是理所當然的事。   以世界最優秀大學自豪的哈佛大學與劍橋大學,皆開設有著名輔導課程(tutoring),就是由教授和一~二名學生,在教授辦公室討論一個半小時的思考訓練。   也就是說,思考力可經由討論來鍛鍊,而且會隨著訓練的份量而提升。若想強化思考力,像猶太人一樣經常討論就可以了。   「但該怎麼做呢?沒有討論對象啊?」是的,日本和哈佛大學與劍橋大學不同,找不到討論的對象,所以本書中提出「一個人也可以進行討論訓練」的方法。   本書以每個猶太人從小就讀的《猶太法典》為基礎,重現猶太人日常進行的議論內容與方式。希望藉由閱讀本書,你也能體驗到猶太式的「Why思考術」,並且進一步融入每天的思考訓練中。

內文試閱

掌握人性以預測未來 練習27 :遭竊的〈蒙娜麗莎〉
  一九一一年,羅浮宮(Louvre Museum)裡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名畫〈蒙娜麗莎〉(Mona Lisa)忽然遭竊。   有個因為工作曾經出入過羅浮宮的男子,在休館日前一天潛入美術館,趁著隔天館內維修工程嘈雜之際偷走了名畫。   兩年後,當男子打算賣掉〈蒙娜麗莎〉時,才被發現與被逮。   這起名畫遭竊事件固然震驚世界,但羅浮宮卻發生了比畫被偷走還要不可思議的現象。在鎮館名畫〈蒙娜麗莎〉消失的兩年間,羅浮宮的入館人數卻是往年的好幾倍。   問題:你認為理由是什麼?   「稀有性」更能打動人心   〈蒙娜麗莎〉遭竊號稱二十世紀最大的美術品竊盜事件。可能有人知道,此事件最不可思議之處,在於〈蒙娜麗莎〉不見了,但羅浮宮的參觀人數卻異常倍增。   究竟大家是為了想確認畫作是怎麼被偷的而來?又或是世紀之謎深深吸引人心?真相誰也不知道。即使如此,入館人潮絡繹不絕卻是鐵錚錚的事實。   這件事在猶太人的餐會上變成討論議題。有個猶太人刻薄道:「羅浮宮根本不需要有〈蒙娜麗莎〉啊。把畫收起來不就得了,美術館反而會賺得更多。」   〈蒙娜麗莎〉到底有什麼價值?此事件值得我們思考。   我們身邊也有一些類似的案例。例如京都上賀茂神社前的「燒菓子」。   據說這家店總是在上午就銷售一空,下午大多關門休息。特地跑了一趟,但想買的東西卻賣完了。「無論如何一定要買到!」或許正是這種心情增加了商品的稀有性,渴望買到商品的人潮一早就來店門口排隊。   菓子本身當然美味,但其他地方買不到,而且不一定每次來都有,更是讓燒菓子變成人氣伴手禮。   羅浮宮裡發生的現象,也可以用同樣的道理說明。消費者對於隨時都看得到、買得到的商品很難感到有價值。如果是很難入手的東西,就會特別感興趣、特別想要。   〈蒙娜麗莎〉忽然消失提高了畫作價值,所以人們才會紛至沓來參觀曾展示過這幅畫作的地方。   思考人們需求才是生意關鍵   猶太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這類的思辨。   或許很多人認為,在商業學校學習行銷的理論與方法,更能有事業成功的機會,但其實這類思辨議論才更接近行銷的本質。   商業活動是以人為對象,因此對人的理解將決定「商品」的樣貌。人為什麼要採取那樣的行動?為什麼願意付錢給這個商品或服務?如果想做生意,思考這些問題絕對必要。   我們以在非洲賣化妝品為例。   面對文化與膚色與我們不同的消費者,怎麼做才能讓化妝品熱賣?若把在自己國家銷售的商品直接帶過去,可以預期恐怕會賣不出去。因為我們認為的「美」與非洲人感受的「美」並不相同。   只要提供人們渴望的、即使花錢也要買的東西,就一定賣得好,反之就會賣不出去。商業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認識目標對象,理解對方的價值觀與文化背景。   「人性」不曾改變   奠定現代社會產業基礎的行業與組織,如金融、保險、好萊塢電影、服裝與化妝品品牌、珠寶等,許多都是由猶太人建構而成。   像是戴爾電腦、英特爾、梅西百貨(Macy’s)、Ralph Lauren、Calvin Klein、雅斯蘭黛(Estee Lauder)、De Beers……,還有好萊塢電影等,幾乎都是猶太系資本。   為什麼猶太人能在各領域擁有傑出成就?正是因為猶太人非常了解人性。   剛剛提過,在商業行為上,對人的理解非常重要。猶太人每天研讀《希伯來聖經》這本赤裸裸描寫人類種種的經典暢銷書,自然非常了解人性。   聖經中描寫的人類本質,即使經過四千年也不曾褪色。即使科技再進步、社會再如何變遷,人性都從未改變。   猶太人認為,在商業學校學到的案例最多只適用二十~三十年,但聖經教導的人性故事充滿寓意,可帶領我們看見未來,即使是四千年後的未來也可以預測。   
練習29:兩個乞丐
  中世紀時,有兩個猶太乞丐來到基督教王國法國。兩個人為了活下去,決定在路旁乞討維生。   怎麼做才能討到更多錢?他們努力思考。在採取某個方法之後,獲得的錢真的源源不絕。   問題:這兩個猶太人用了什麼方法要到錢?   打「心理戰」   如何讓許多人在乞丐面前停下腳步,把錢叮叮噹噹地投下來?如果兩人只是靠在一起乞討,恐怕只能得到勉強足夠當天充飢的錢。   想更有效率獲得金錢,重點是要揣摩人性,思考如何打動人心。   這是「乞丐賺錢方法」的猶太傳說。   兩人的戰略是這樣:   他們同時在路旁乞討,不過一個人面前放的是猶太教象徵的「大衛之星」(Magen David),另一個則是把十字架放在布上。當時的法國,基督徒占壓倒性多數。當然,放十字架的一方得到較多硬幣。   放十字架的猶太人累積相當數量後,就在隱蔽處將硬幣交給放大衛之星的猶太人。兩人故意製造出這種景象:放大衛之星的人硬幣堆積如山,放十字架的人卻連一毛錢也沒有。   一位基督教神父偶然經過,看到放十字架的乞丐布上空空如也,大衛之星那位卻有堆積如山的錢幣。   神父忍不住說:「這位基督教的乞丐,我覺得很難過。身為基督教神父,請讓我給你不輸給猶太人的錢。」說完,他便將幾枚硬幣放在十字架那位的布上。   據說兩人這樣一搭一唱幾天,就賺到了做生意的本錢。   基督教徒看到只有猶太教乞丐有錢,不可能置之不理。兩個猶太人冷靜揣摩人性表演了一場戲,讓大家忍不住想把錢放在他面前。   他們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琢磨人心不等同狡猾詐騙   許多人認為便宜的好貨就能暢銷,老老實實製作出品質良好的商品,是企業該努力的方向,恐怕無法接受這兩個乞丐的賺錢方法。可能也有人會對「輕輕鬆鬆就賺到錢」感到罪惡,覺得「不公平」或「不正當」。   有這種感覺的人,可能是將猶太人利用人性賺錢的方法,與靠欺騙人賺錢的手段混為一談,認為兩種都是「奸詐狡猾」、「卑鄙手法」而感到厭惡。   事實上,猶太教也嚴禁子民以詐騙方式賺錢。   賣水果時,不可將新鮮水果擺放在籃子上層,把不新鮮的藏在下層。布店不允許在捲尺刻度上搞鬼,秤店也不能為自身利益在秤上動手腳,這些都是《希伯來聖經》的教導。這些偽裝行為會帶給對方損失,是不正當的,與猶太人巧妙進攻人性特質的做法截然不同。   對「輕鬆賺錢」懷有罪惡感的人,是否還記得自己也曾為了想輕鬆賺錢,也就是「更有效率賺錢」而絞盡腦汁,差點想破頭呢?   從兩個乞丐的故事也可以了解,想要有效率賺錢,就必須觀察人類的行動與心理,思考打動人心的方法。   打動人心的方法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什麼都不想、緊抓著舊方法不放的人,跟忙碌於市場戰爭中的人根本不能比。   
什麼事都要辯 練習1:回答孩子的問題
  吃飯時,小孩看著杯中的水,問:「為什麼水是透明的?」   你會怎麼回答?   不要逃避思考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鳥為什麼能在空中飛?」「月亮為什麼會亮?」「那個叔叔為什麼禿頭?」   小孩總是好奇心旺盛,對目光所及的事物都興味盎然,不停問:「為什麼?」「怎麼會這樣?」即使對大人而言無所謂、理所當然、毫不懷疑,或是為了不使對方困擾而不敢問的事,小孩子也會滿不在乎地問出來。   大家遇到這種問題,常常一時間也會無言以對吧?   回到前面的問題。   當小孩問:「為什麼水是透明的?」這種時候,你會怎麼回答呢?   a.糾正他,要他吃飯時別說話:「這種事不重要。現在是吃飯時間,趕快吃。」   b.告訴他水就是這樣:「水一定是透明的啊!」   c.問他:「你怎麼會想到這個?」然後和他一起思考。   我想到以上三種可能的回應方式。   選a或b的人要注意,這兩個答案恐怕有強烈拒絕思考的心態。   別因「理所當然」而不思考   不常深入思考,通常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困擾。尤其是被視為「常識」、「理所當然」、「社會慣例」之類的事,即使不逐一提出疑問、徹底思考,事情往往也能在彼此的默契下順利進行。   人們寧可安於現狀而不思考「為什麼」,通常是因為提出問題可能會破壞和諧的人際關係、與人產生摩擦。因為許多人覺得愛提問的人不好相處、很麻煩,或是「明明是大人了,應該要會察言觀色才對」。   「為什麼水是透明的?」就屬於這類問題。   水就是透明的東西,就這樣,講完了。大多數「知書達禮」的大人大概都會這麼回應。雖然如此,真的被問到這種問題時,能正確回答的人有多少?若從未深入思考「水是透明的」的理由,能說出正確答案的人恐怕不多。   因為答不出來,就偷偷把話題轉成「禮貌」問題,要對方「專心吃飯,不要扯這種無聊的話」,或說「水就是這樣」,為討論畫上句點。   這正是「不思考」的象徵。   不思考會造成悲劇   缺乏思考有時甚至會造成難以挽回的事。   二〇〇三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重返大氣層時機體爆炸,發生空中解體事故,導致七位太空人犧牲生命。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在《新創企業之國: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啟示》(START-UP NATION,木馬文化,這本書相當能掌握以色列(Israel,人口以猶太人為主)企業厲害的秘訣,在美國成為暢銷書。)一書中,即介紹了NASA(美國太空總署)地面團隊對事故處理的詳細調查研究。書中記載,這次事故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現場氣氛死板限制了討論。   爆炸的直接原因,很明顯是太空梭起飛時,機體剝落的發泡隔熱材料碎片擊中左主翼造成破洞所致。問題是,從起飛時材料碎片碰撞左主翼,直到重返大氣層時發生爆炸,中間過了兩週的時間。   難道在這兩週中,沒有任何對策能避免事故發生嗎?   事實上,聽說當時NASA內部有工程師預測可能引發悲劇,提出應趕快確認並修復太空梭上的毀損,但他的提議被上層駁回,因為過去也曾有太空梭起飛時發泡材料造成機體損壞,不過卻沒有引起任何事故。   上層用經驗法則思考,認為這次剝落應不至於太嚴重,只要定期維修機體就可以了,不需要多做討論。其他人沒有工程師的危機意識,也沒有意願深入思考討論,最後導致最糟的結果。   避免不思考的唯一方法   同樣是太空梭的發射事故,和哥倫比亞號的慘事相比,阿波羅十三號則「幸運」生還。   一九七〇年,阿波羅十三號發射兩天後,其中一個氧氣罐爆炸,被認為返回地球可能會發生危險,但NASA的團隊臨機應變,使太空人平安返回地球。   這兩個事件的差別在哪裡?   《新創企業之國: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啟示》一書指出以下幾點:   首先,阿波羅十三號的團隊擁有能自由提出意見交流的環境。指揮中心負責人金‧克蘭茲(Gene Kranz)在發射的幾個月前就開始溝通想法,不只在NASA內部,連對外部的包商也是,以求累積最大的訓練效果。   他們平時就鼓勵百無禁忌討論所有事的習慣,營造不論任何立場都能自由提出意見,彼此傾聽想法的環境。在每時每刻不斷變化的情況中,無論多無關緊要的事(例如已知的事),經由討論都可能轉化為新的智慧。   能救回所有人都認定已陷入絕境的阿波羅號十三號,是因為團隊不畏討論任何事的態度,即使是禁忌的事也不例外。   不只這種面臨危機的緊要關頭,大家平常應該也可以體會到不思考導致組織僵化、停滯不前的後果。避免不思考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自己周圍的所有事都當作議論對象,尤其是與社會風氣對立的問題點。   大家可以從這裡開始學習猶太式思考的第一步,尤其是世人、社會、公司、朋友之間似乎不能談論的話題,更要認真議論。   「可以捕鯨嗎?」「如何防止父親對親生女兒性侵害?」「伊斯蘭教原本是和平的宗教嗎?」「可以把輕視他人的宗教信仰當作是表現的自由嗎?」「中國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比日本少,所以是比較劣等的民族嗎?」「ISIS的殘暴和日軍有何不同?」「投原子彈、東京大空襲這種無差別大量虐殺,是比ISIS更沒人性的行為嗎?」   在公共場合確實很難討論這類話題,不過你可以試著先和朋友、家人討論看看。   為什麼社會上很難公開議論的事要先從家中開始呢?因為討論很容易尖銳化,雖然這就是思考運作的結果。
問出根本價值才停止 練習18:發明創新產品
  以下兩項科技中,你覺得哪個比較創新?試述你的理由。   A.會把列印好的文件自動送到桌邊的活動式印表機機器人。   B.能夠透過淚液檢測血糖數值的智慧隱形眼鏡。   是創新還是自我滿足?   最近,我跟住在紐約的猶太人聊到了A,印表機機器人。   只要在電腦上操作列印指示,印表機機器人就會自動走到桌邊,把資料印出來給使用者。這是某個日本廠商開發出來的產品,具有避免他人看到文件的優點。日本的工程師之所以走向開發這項技術的血路,或許是因為有人認為,發明把文件送到桌邊的工具很方便。   然而,不論在美國或其他國家,開發清單上都不曾出現這樣的機器人。因為一般人大多認為,自己走到共用印表機拿文件不就好了嗎?   「日本向來熱衷為特殊市場研發科技,不過這樣的科技普遍性不高,不過是自我滿足罷了。」那位猶太人說。   因此日本的研發技術經常被揶揄是「為了科技而科技」。   另一方面,截至目前為止,測量血糖數值還是必須透過抽取血液,不僅麻煩,也會造成身體上的痛苦。要是疏怠了血糖檢測,最嚴重甚至會招致生命危險。   B的智慧隱形眼鏡,是由Google開發的穿戴式血糖測定裝置,能透過隱形眼鏡上的偵測器常時檢測淚液,監控血糖值,是一項可以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質、減輕痛苦與風險的劃時代技術。   二○一五年二月,取得這項技術執照的瑞士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正在進行開發與商品化。一旦實用化,就可對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帶來重大貢獻,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   印表機機器人與智慧隱形眼鏡,哪個是能造福人類與社會的創新技術?其實答案非常清楚。   比起耗費心力開發容易陷入自我滿足的印表機機器人,猶太人認為應該要把精神放在研發可以改善人類生活的創新技術上。

作者資料

石角完爾(Kanji Ishizumi)

1947年出生於日本京都。就讀京都大學時已考取特級國家公務員並通過司法考試。大學第一名畢業後,進入日本經濟產業部擔任律師。哈佛大學法學院碩士、賓州大學證券法碩士課程修畢、1978年哈佛大學法學博士課程合格。 歷經紐約、華爾街法律事務所、謝爾曼.思特靈(Shearman & Sterling)律師事務所及柏林Radon.Ishizumi法律事務所代表,現為千代田國際經營法律事務所所長、代表律師。以國際律師的身分在歐美支援企業購併(M&A),成績斐然。2007年通過艱難的考試後,成為猶太教徒。同時身兼美國官方認證的教育顧問。

基本資料

作者:石角完爾(Kanji Ishizumi) 譯者:林雯 出版社:商業周刊 書系:藍學堂 出版日期:2016-04-22 ISBN:9789869283588 城邦書號:5BWB0167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