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12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基督教/天主教
一個人的聖殿:安頓心靈的七項修鍊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聖誕月/實現所有願望5折起
  •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在忙碌與壓力的現代生活中, 為自己建構一座可供安憩與喘息的心靈聖殿。 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每天都有那麼多事要做,好像永遠忙不完?為什麼生活總是被各種行程塞滿,連一點喘息的空間也沒有?會陷入這樣的境況,究竟是忙碌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忙碌? 二○○五年,英國BBC推出了一齣別開生面的節目「修院之旅」(The Monastery),透過攝影鏡頭,真實呈現了五位如你我一般的忙碌現代人在隱修院四十天尋找心靈平靜的過程。此節目一推出就獲得熱烈迴響,播映期間吸引了超過三百萬人觀看,想報名參加這個活動的信件更如雪片般湧入隱修院。 在節目中,隱修院院長傑米森神父帶領五位被生活壓力與忙碌所捆綁的男子(與三百萬名觀眾)學會傾聽內在與聖神的聲音、以此改造自己的心靈與智慧,然後重新回歸自己的生活。而藉由這本書,傑米森神父也要將同樣的機會送給你,讓你領會這場靈性之旅的真正核心。 本書提供了來自隱修院傳統的靈性智慧,透過「西方隱修之父」聖本篤在一千五百年前寫下的規範,以靜默、默觀、服從、謙遜、團體、靈性與希望等七個修鍊提示,讓你正視並填補心靈的缺口、學得隨時隨地皆能安頓心靈的能力、重新連結生命與為人的美德,幫助我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為自己建立一座可供安憩與喘息的心靈聖殿。 【本書特色】 ◎源於英國BBC極受歡迎的節目「修院生活」,三百萬人受到啟發 ◎來自「西方隱修之父」聖本篤的靈修智慧,絕非隱修士的專屬,一般人也適用於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忙與茫」。 【靜心推薦】 ◎何萬良(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校牧) ◎鄭存琪(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賴佩霞(《魅麗雜誌》發行人) 【各方佳評】 「要打破忙碌的生活的確是一個挑戰。本書提出『靜默』與體驗『避靜』是一種新選項。在『靜默』與『避靜』中,我們將更認識自己與這個世界的本質。這是耶穌基督的門徒所提醒『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的信仰幅度,也是本書的重點--進入個人靈性生活的聖殿。」 ——何萬良(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校牧) 「作者以基督宗教修道院的實際生命經驗,透過建構『心靈聖殿』的隱喻,以七個步驟來說明這段回歸心靈的歷程。最後,當我們建構了心靈的聖殿,也將找到把自己奉獻給天主,並蒙受天主祝福、許我聖潔的聖壇之處,也就是找到自己以愛實踐的天命。」 ——鄭存琪(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修士長年過著團體生活,就像所有團體一樣,人相處久了難免有摩擦,是什麼樣的行為造成團體分裂?抱怨如何發酵?如何避免?這樣的大哉問,想必也是無論家族的大家長,或公司、企業領導人都想尋求解套的大智慧。經過多年的觀察,文中也有精闢的分析。」 ——賴佩霞(《魅力雜誌》發行人、心理諮詢師) 「本書寫給所有追尋生命意義與心靈成長的人,特別是那些不屬於教會的靈性追尋者,無論他們是單純想學到更多,還是想將修院的靈修智慧運用在現代生活中,這是本書最值得推薦之處。」 ——《美國本篤會書評》(American Benedictine Review) 「傑米森神父和修院之外的人們分享,如何將聖本篤的智慧與建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那些沒有特定信仰、但想要尋求心靈空間與內在平靜的人,本書可說是對症下藥。 ——天主教雜誌《Crux》 「本書絕對值得一讀。讀者將會驚訝地發現,對現代生活來說,修院的傳統靈修方式竟是如此重要。」 ——靈性資訊雜誌《Liguorian》 「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跟隨神的腳步。」 ——《基督徒雜誌》(Christianity Magazine) 「本書分別詳述了靜默、冥想、服從、謙遜、群體、靈性和希望的重要性。」 無論我們有什麼缺點或弱點,傑米森神父都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創建內在平靜的聖殿。 ——《天主教讀書》(Catholic Studies)

目錄

專文推薦 尋找現代人的心靈聖殿 何萬良 專文推薦 以虔敬看見神聖:當下即是聖域 鄭存琪 專文推薦 牢記過錯可以是開心的 賴佩霞 開場白 學習傾聽你的人生 前 言 建造一座獨享的心靈聖殿 第一部:我是怎麼變忙的? 我們全都成了顧客! 遠離這一切? 到底在忙什麼? 從哪裡開始? 德行是進入聖殿的大門 走進心靈安頓之所 第二部:安頓心靈的七個步驟 第1步 靜默:每天安靜5分鐘 第2步 默觀:真心誠意地祈禱 第3步 服從:誠實面對自己 第4步 謙遜:通往謙遜的十二級階梯 第5步 團體:心裡多一點別人 第6步 靈性:選擇真正的修行方式 第7步 希望:平和,就是永遠懷抱希望 誦經默禱:浪子回頭 誌謝

內文試閱

腦袋停不下來   踏進聖殿之後,我們得先創造一條「靜默」的地毯——這對大部分的現代人來說肯定不簡單。所以,讓我們先想一想日常忙碌生活裡的沉默場所。你是否注意過,沉默令人尷尬:看看宴會裡話不投機的人群,或是一群困在電梯裡的陌生人就知道了。這種尷尬的沉默令人心神不寧。換個角度來說,靜默也能安撫人心:想想安靜沉睡的孩童、寧靜平和的群山,或是教堂散發出來的寧靜氣氛。   跟靜默一樣,聲音也可分成好與壞。對於那些令人厭惡的聲音,我們有個特別的字形容它——噪音。持續不斷的噪音造成壓力,令人難以入眠;當它加劇時則成了折磨,於是人們開始積極尋找能讓自己心安的聲音。娛樂場所用來取悅客人的嘈雜搖滾樂是最常見的一種;對我們某些人而言這可能是噪音,但聽在某些人耳裡卻可能是「最合適的」聲音。   即使是在比較安靜的場合,例如在超級市場或電梯裡播放的音樂,也只是用來阻隔噪音的背景聲音。比較有建設性的聲音是在教室裡播放古典音樂,不僅有助於緩和氣氛,也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基本上,噪音會干擾我們,但適時適地的聲音則能幫助我們。   現代人的挑戰,就是如何在人口聚集的大城市裡找到純粹的沉靜;不過最巨大的挑戰或許是幫助他人找到心中純粹的沉靜。尋求聖殿時,人們發現最大的阻礙其實就是自己的心。這些阻礙種類各異,程度也不同,但多數人最先遇到的就是「腦中的噪音」。這並非精神錯亂或精神病患者的「幻聽」,而是同一時間內、許多想法在腦中飛馳碰撞的現象。   許多第一次來渥斯避靜的人,都要經過一段靜默期。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他們內心渴望的,也是他們來此的原因;可是他們又會吃驚地發現,自己雖然暫時離開了日常例行的生活步調、遠離電視,找到一個安靜之所,心裡卻還為了「不知道晚餐要吃什麼」、「我得和牙醫預約」、「我得寫封信給我表親」等雜事而困擾。他們覺得既羞愧又尷尬——所謂的忙碌就存在於的腦海中,根本逃不開。要清除腦中這些雜念、語句和影像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這些令人沮喪的內在雜音,可以轉化成較柔和的內在聲音。   我們為什麼寧可靜默?   想要對抗「腦袋裡的噪音」,應該先看看我們是如何避免沉默,以及我們如何能在生活中規劃出靜默的時刻。《修院生活》裡的五位男士認為,緘口不語是隱修院生活中最難適應的事,而且就某些程度來說,還是他們從來沒想過必須面對的事。在隱修生活中,緘口不語有其基本背景:現代人有所謂的「背景音樂」,對修士們來說則有「背景靜默」。   在某些隱修院裡(例如「嚴規熙篤隱修會」支派),規定只有在工作時為了溝通或接待訪客時,才能打破靜默。在聖本篤隱修院中,我們則有特定的休閒和交談時間,其他時候大多都花在神職生活上,例如教育、舉行避靜和教區活動。所有的隱修院都在用餐時間實行「背景靜默」,也就是由一位修士大聲朗讀聖書作為背景,眾人則安靜地用餐;從晚間九點到翌晨八點是「全面緘口」,因此夜間的靜默是絕對的靜默。在天主教修院生活中,不僅有一般的「背景靜默」,還有晨昏兩次各半小時、舉行冥想的靜默時間。這種層次的肉體靜默,對於促進內在靜默很有幫助;聖本篤深知這個道理,而且這也激發他創造一個外在靜默環境的欲望。   不過靜默的作用並非到此為止:它會停留在修士的內裡繼續成長,並滋養他的內在生命。以花園來比喻,或許能幫助你了解這個道理:如果你不習慣靜默,當你走進去時,你最先看到的會是雜草—也就是你內在的紛擾。即使你將它們拔除、丟到遠方,它們仍會快速地成長,結果你會認為自己根本是多此一舉。可是不拔除雜草,花就不能生長。在此,花可以比喻為天主之語,只要你在心裡開闢出一塊地方接納它,它就能幫助你成長。問題是,雜草生長的速度總是勝過花朵。於是我們放棄了。1   再回頭談談《修院生活》裡的五位男士。他們發現要做到靜默緘口,需要費很大的力氣;他們本能地想以其他事物填補寂靜:對話或聽音樂,是最常見的方式。但不論如何,十天後他們都獲得了另一番體悟:他們開始發現,靜默能帶來他們想要的改變,於是事情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五位男士心甘情願地交出自己的手機和隨身聽。在他們來到隱修院時,我並沒有刻意「沒收」這些東西,因為我希望他們是心靈自由的成年人,能夠學習做新的選擇;我希望他們學到新的看法,並學習運用靜默。   東尼認為,交出的物品應該包括小說:閱讀小說也會妨礙純粹的靜默,因為它會在我們心中造成情緒波動。於是除了手機和隨身聽,他也把小說交了出來。不過,我們有些非常虔誠的修士也熱愛讀小說,能同時在冥想和虛構之間找到平衡點。在學習靜默時,並不表示就不能有消遣活動—雖然這種放鬆的確可能造成干擾。 像呼吸一樣自然的靜默生活   在《修院生活》節目中,渥斯不是唯一一座敞開大門、讓攝影機拍攝的隱修院。位在帕克明斯特(Parkminster,位於西薩塞克郡)的查爾特隱修院3的修士們,慷慨應允渥斯的五位男士前去拜訪他們,隨行的還有一組電視攝影隊。我在有關靜默這一章特別要提到嘉都西會,是因為他們是所有宗教團裡最恪遵靜默生活的一群人。讓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他們的背景。   一○八四年,聖布魯諾帶領六個人進入統稱為「查爾特」(La Chartreuse)的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意欲學習曠野教父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隱修士的修行生活。他們並沒有沿襲為了社團修士所訂定的《聖本篤會規》;他們仿傚隱修士相互扶持的生活方式,以聖神(Holy Spirit)為指引。這樣的生活方式至今仍在發展中,同時以親身言行、而非文字的方式傳承。2   「大查爾特修道院」(la Grande Chartreuse)的生活方式日漸傳播開來,而這些隱修院則聯結成一個設有會規及共同組織的宗教團。目前他們一共有二十五座隱修院、分布地點遍及全球三大洲,奉行聖布魯諾之道。這些修士們名為嘉都西會修士,居住在各地的查爾特隱修院內;每位修士都各自住在設有小花園的獨立小型隱修住所,由俗世的弟兄們供給食物,每天都在教堂集合並禱告三次。每位修士都像隱士般遵行靜默的生活,只有在禱告時才得開口,一週則有一次團體散步。這種生活的目的被形容為「……我們越熱切地追尋,就能越快找到,也越能讓天主更確切地留住在我們的靈魂深處,如此擁有主的幫助,我們必能達到全德之愛的境界。」嘉都西會的生活方式不僅很不尋常,甚至比一般基督信仰中隱修制度的標準還嚴苛。它要求修士視隱修如日常作息、視靜默有如呼吸。   接觸「真實」的秘訣,便是將一個外在的戒律慢慢地內化,這種作法比任何肓亂的言語和見解來得更實在——嘉都西會的會規非常貼切地說明了這點:「靜默帶來的美好果實是經歷過的人都知道的。在嘉都西會早期的生活中,靜默曾是一種負擔;不過,如果我們虔信,我們的內心就會逐漸沉靜,並領引我們朝向更高境界的靜默。」英國一度有十二座嘉都西會,但皆遭亨利八世摧毀。現在,不列顛和愛爾蘭唯一一座查爾特隱修院,就位於西薩塞克斯郡的考弗(Cowfold)。你或許想像不到,這座隱修院裡足足有二十位修士,而且還有見習修士。   嘉都西會從過去到現在的故事提醒我們,存在於隱居的靜默力量是極其真實的,更能令某些人一生心靈充盈。我相信它不但會讓某些人一生富足,也可以讓所有人的生活更加充實。   壓抑說話的衝動聖本篤將有關靜默的那一章命名為“On Being Taciturn”,意謂「壓抑說話的衝動」。他以讚美詩篇開始:「我要謹遵我的道路,免得我以口舌犯罪。」唇舌是邪惡的來源,是這個暢所欲言的時代極少顧慮到的。我們認為「暢所欲言」是一件好事,聖本篤卻不這麼認為,他兩度引用舊約的〈箴言〉:「多言難免無過」以及「死亡和生命,全在乎唇舌」,這二個引句都放在《聖本篤會規》裡。粗俗話語和流言蜚語特別令人不悅,尤其是無謂的玩笑話。聖本篤禁止所有我們「為了引惹笑聲」而發的言談,這也是他較不討人喜歡的訓諭之一。   我們稍後再來談幽默感對於通往靈性生活的必要性。此刻,我們先假設聖本篤並不是否定幽默感,他想說的是:人們說了太多無用的話。針對這點,你應當從日常談話中剔除粗俗、蜚短流長,以及「為了引惹笑聲」的言談,並看看會有哪些影響—你會多出很多時間、聆聽別人和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事物。聖本篤的終極教誨其實很簡單:「弟子的本分,便是靜默和聽從。」一位佛教的比丘曾告訴我:「靜默會教導你一切事物。」這和曠野教父的一則故事很像:某位兄弟前去拜訪梅瑟(Moses)院長,希望得賜智慧之語。這位老人告訴他:「回到你的小屋裡坐下,你的小屋將會教導你一切事物。」能夠緘口靜坐、面對除了靜默以外別無其他的處境,著實令許多人感到害怕。埃及的安東尼院長如此解釋:「一個靜默獨坐的人,已經逃離了三樣戰爭:聽、說和看;然而他必須持續抵抗的,唯有自己的心。」   當人們獨居並保持靜默時,無可避免地要和自己心中的魔鬼對抗。沒錯,「和自己心中的惡魔對抗」源自曠野教父和教母們的傳統。他們把邪惡力量是如何引誘隱居的修士,或令他們放棄隱居,放棄靜默和祈禱說得很明白;人們經常太過輕易地嘲諷這些被擬人化為「魔鬼」的力量,但對於那些嚴格追求靜默和祈禱生活的人而言,不論是否擬人化,他們都明白這些力量是極其強大而真實的。這本書會持續討論,全心全意地追求靜默和祈禱時所浮現的可怕真相。   現代人認為,靜默能通往寧靜;隱修生活則視這種寧靜為短暫的慰藉,用以鼓勵新手;一旦下定決心追尋天主,惡魔開始出現、阻礙個人的提昇時,這種暫時的慰藉也會消失無蹤的。現在談這點有點太快,我們得回到一些實際的問題上,看看如何使靜默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體驗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讓孩子也體驗靜默的美好   從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挪出時間,找一個可以靜默的地方,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個問題。從這點來看,找出聖殿成了非常實際的事。身為一名修士,我的生活離不開這個受祝福的時間和靜默的場所,但我也曾和俗世的人們一起工作,擔任教職和避靜的帶領者;所以我現在的提議,是出自多年來和找尋聖殿的世俗之人做過的討論。   我先從忙碌人群中、處境較難的人們開始:已有兒女的年輕夫妻,他們必須以無二的決心,開始進行尋找時間和地點這項艱難的任務。如果孩子們還在嬰兒期,兩人就必須撥出許多時間照顧嬰兒,干擾也無可避免。不過,只要孩子過了嬰兒期,我會提出和今日文化不同的建議:訓練孩子和你一起實行靜默。   美國小兒科醫師班傑明.史波克(Dr. Benjamin Spock)在其著名的《育兒寶典》(Common Sense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 中所倡導的、不受約束的自我表現,可能已被家庭生活給濫用了。英國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約翰.皮爾斯(JohnPearce)曾明言,近幾年來,照顧兒童的方式已經悖離正道了。   「我必須警告讓兒童盡情表現自我這件事,」他說,「兒童必須發展出自我控制的人格,否則就會過度活躍。為人父母者害怕為兒童設定界線,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就這點而言,拉丁國家那些較少受到史波克影響、仍對孩子充滿愛心的家庭,便令人印象深刻。在成長的過程中,這些孩子們學習與父母親一同默禱,同樣的情形也可以在佛教國家中見到:他們的幼童與比丘一起練習打坐並學習冥想。英國唯一的一間佛教學校是位在西薩塞克斯郡的小學,五歲以上的孩子們以靜思開始每一天的生活。在基督教信仰的歷史中,桂格教派(Quaker)學校每日聚會的固定活動,也是舉行靜默。   我們的社會說,要確定孩子們有足夠的運動量,於是我們在他們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費盡心思地幫助他們從事各項運動;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勇氣和決心,為孩子的精神健康付出相同的心力,教導他們如何珍惜讓身體靜止不動,以及靜默。 從靜默學會怎麼生活   當然,父母本身得先能欣賞靜默。我們就先來看看成年人實行靜默的可能性。享受靜默的最佳時段有兩個:清晨和夜間。你可以將靜默排入清晨和晚間的生活節奏裡,比較輕鬆進行的方式是,你可以在你的生活空間裡,創造出一處真實的聖殿;這一點也不麻煩。你可以簡單地以一根蠟燭、一幅畫,或你最愛的句子裝飾靜默的地點;你也可以在室內某個角落放一個坐墊,或挪出可以全家人一起參與的空間。   這種移動身體、前往一個定點的紀律,對於尋找聖殿非常有用,你就好像來到一個美麗的事物面前,無論它是天然的或人工的。相較之下,單身或沒有孩子的夫妻,更能輕易地將「動身到這些地點」,納入每日的生活規律裡。只要好好服從你為自己的生活節奏所做的選擇就好。   至於有孩子的家長,夜間讓孩子跪在床邊晚禱的虔誠習俗,便已將上述各點結合在一起了。這樣的孩子將學會珍視禱告,而神聖的地點就是他們跪地的床畔。這會是一個可移動的聖殿——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能進入自己的聖殿。如果你做不到,那麼和孩子在家中的聖殿共享片刻時光,也一樣美好。   倘若你真的沒辦法在家裡實行這個需要特別安排的儀式,不妨考慮在工作地點的午休時間。許多市區中心的教堂,中午都開放給民眾入內祈禱,許多企業也設有冥想室,甚至在公司內部設有瑜珈教室,讓員工可以在午休時間免費使用。   除此之外,還有不斷成長的寧靜花園運動(Quiet Garden Movement)。這是一位英國國教牧師於一九九二年所提倡的,目的在設立一些對外開放的免費花園;這些花園皆位在一處寧靜的地點,以其美觀及有益健康的沉靜特性,吸引人們來此享受靜默的樂趣。   現在,世界各地都有這樣的寧靜花園,從西薩塞克斯郡、渥斯隱修院附有池塘的大型花園,到耶路撒冷擁擠市區、僅種了少量花朵的小型公園。這個活動凸顯了靜默本身的特質,以及全球人們對它越來越強烈的渴求:希望它重新回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幫助你在生活中確切實行靜默的最好辦法,也許是以一天或數天的時間避靜、體驗可能的深度靜默;這麼做可以促使人們下定決心、想在回到家後就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現代人需要很強的誘因,才能打破無法放手的忙碌狀態。體驗避靜則可以產生脫離束縛所需的動力。在一個不提供你消費主義(「選擇入住我們的旅館,體驗平和與寧靜的生活」)、或把你的努力視作瘋狂(「要小孩子做到靜默是違反自然的」)的社會環境下,想做到靜默是很困難的。但是,不管在早上、中午或是晚上,將靜默融入你的生活裡,卻是尋找聖殿的必要步驟。   靜默:是必要還是任性?   或許你已經開始覺得,這比較像是放任自我的一節論述;倘若隱修和靜默不能幫助他人,說穿了也不過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我可以理解你會這麼想,自然也應該回應你的疑問。你需要的答案,一樣要從曠野教父的某則故事開始說起—或許你已經發現,幾乎早在一千五百年前,他們就思考過靈性生活的各個層面了!   有三個好人,他們是朋友,而且都成了修士,其中一個努力成為「使人和睦的人」,致力於使敵對雙方和好;第二個選擇照顧病人。但第三個人卻選擇了隱居。   第一個朋友總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在發現自己無法調解所有的爭執後,也漸漸被疲憊給擊倒了。他前去找那位照顧病人的朋友,卻發現他也勞累不堪,而且沮喪到無法再繼續工作。於是兩人決定去拜訪隱居在沙漠中的朋友,並傾訴自己的困擾。當他們問到他的近況,第三位朋友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倒了些水在碗裡。   「看看這碗水,」他說。兩人發現那碗水非常混濁。過了一會兒,他又說,「再看看,水變得多麼清澈。」他們再看,碗裡的水有如鏡子般照映出兩人的臉。第三位修士跟兩個朋友說:「當一個人困在生活的混亂中時,很難看到自己的過錯。但是當他的心沉靜下來,特別是獨處時,就能看到萬物的真實狀態。」這並不是說,服侍他人和辛勤工作是不好的;這純粹是平衡與否的問題。在隱修生活中,靜默隱居被視為人生必經的歷程,而非附加條件。了解自我和自我成長,都需要在獨處時才能洞見癥結,即使是你我最親近的友誼也無法代為完成;我們都必須親自身體力行,致力靜默的內省與祈禱。 每天5分鐘就好   現在,你很有可能自問:應該花多少時間靜默,才「算」是將靜默融入生活當中?當人們問我這個問題時,我的感覺一如聖本篤被要求規範修士們食物和飲料時所說的:「因此,當我們在規定飲料份量時,不免躊躇。」聖本篤雖然感到不安,還是得決定食物和飲料的份量。所以我也以同樣不安的心情,對靜默所需的時間提出一些看法。   許多宗教團體會建議,每天早上做半小時的冥想,然後,有可能的話,在夜間再做一次。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目標,但一開始不容易做到。我建議第一階段,先在清晨和晚間各進行五分鐘;晚間那一段很重要,即使時間很短,卻延續了白天的節奏,並用靜默穩固了一天。   你可能覺得五分鐘很短,但如果你真的願意利用這五分鐘的靜默,確實達成內在的沉靜,不妨再花五分鐘領引自己進到寧靜之所、得到撫慰,並清澈你的心靈。換句話說,五分鐘真正的靜默,其實需要十分鐘的時間完成。當你能輕鬆適應五分鐘的靜默時,就可以把時間延長。在這些五分鐘的訓練裡,你需要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因此,最後一個問題會是:在靜默的過程中,我該做什麼?這又立刻把我們帶回本章的開頭:我該如何應付腦子裡噪音? 我該如何才能做到內在與外在的沉靜?   對聖本篤來說,腦中的噪音實際上就是心中的雜念,它們源於人類的自然狀態——缺乏清澈的心靈。聖本篤認為,追求心靈純淨是為了領引他的修士,而他也知道,保持心靈明澈不是件容易的事。靜默是純淨心靈的必要工作,但光做到靜默還不夠。   所以,我們的第一步是在聖殿裡鋪下一片靜默的地毯,但這只是襯底,而非真的地毯——我們腦中的噪音依然很強大,需要在聖殿的地面上多放一些可以減輕噪音的物品,這點比急於靜默還重要。更進一步的鋪墊就是冥想。接下來,我們將探討聖本篤對於祈禱的觀點,並藉此鋪上一層默觀的地毯。

延伸內容

牢記過錯可以是開心的
◎文/賴佩霞(本文作者為《魅力雜誌》發行人、心理諮詢師)   首先要謝謝「啓示出版」的推薦邀請,讓我有機會從茫茫書海中認識這本好書。這邀約讓我想到多年前朋友傳來YouTube,三集由英國BBC電視台錄製關於英國渥斯隱修院二十二位修士,以及五位男士在院裡生活四十天的實錄報導《The Monastery》。當時看了很感動,仔細翻閱,沒錯,本書的作者就是那位文質彬彬的院長克里斯多夫.傑米森神父。   如果英文程度可以,建議讀者在看書之餘,試著上網看看影片,以豐富閱讀時無論在視覺或感覺上的體會。雖然本書是在電視節目播出大受歡迎後纂寫而成,內容完整獨立,但對於我這個以視覺感官刺激為首的人來說,相互呼應,的確讓我對本書想傳達的理念有了更全面性的了解。   書,有它奇妙之處,特別是針對靈性探討的主題更是如此。常常讀到一句話、一段故事便不自覺地停下來,闔起書本、閉上眼睛,讓那些話沈澱到更深更廣的心靈角落,靜待它萌芽、滋長、發酵。這是其他媒介無法取代的特質。說到這裡,我還想特別指出本書的翻譯,由於我自己曾擔任中英文的即席翻譯,也譯過書,我謝謝本書的翻譯鄭謝明華先生,此作乃中譯本之佳作。近年邀約不斷,不諱言,我時常必須掠過翻譯稿,直接找原文書才能了解其作者想表達的原意。很多好書,就這樣被犧牲掉了,令人扼腕。   再次強調,這不只是一本極有價值的靈性探索好書,而且還是由一位成熟的譯者執筆,難能可貴。精凖的翻譯對一個有心學習的人來說相當重要,此書為例,要把宗教體驗、宗教慣用語詞,轉化為一般人能理解的體驗,不要說翻譯,就算同文同種要說清楚都不容易,何況傳統背景差異如此之大。藉此提出,願讀者在閱讀時,也能花一點心思品味譯者的巧思與細推,令人讚賞。   小時候雖然常跟母親到處走訪大寺小廟,五歲時,卻把我送到外語「道明天主教幼稚園」,當時每天跟著修女進教堂祈禱、唱詩,開心不已。讀本書時,好多美好的體驗跟著浮現了起來,當初教導雖然淺薄,但我似乎很早就瞭解靜默跟傾聽的關係,還有誠實面對自己跟堅定的重要。上公立小學後,雖然受同學欺負,我也不曾選擇反擊。或許、或許就是跟修女相處那幾年的啟蒙教育,奠定了我常年駐守心靈安頓的主要原因吧!   有些人對於天主教、基督教把人視為「有原罪」這事不解,對此,作者作了很詳細的解釋,這是我第一次這麼安靜的去聆聽它背後的意涵。對我來說,這無關乎認同與否,倒是透過閱讀,我更能理解一位虔誠教徒信仰上的思維脈絡,還有其教義的核心精神與價值。容易閱讀,同時也容易理解。   此外,我非常喜歡作者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談論謙遜的重要,還有它跟修行的密切關係。書中說道:平心靜氣、隨遇而安,不只是品德,其反應出來的是高貴的自我認知,即使時不我與,謙遜的人也能過得快樂而豐盛。而且當內心、外表經常顯露謙遜時,就可以統稱為美德。哈~了解!   還有,修士長年過著團體生活,就像所有團體一樣,人相處久了難免有摩擦,是什麼樣的行為造成團體分裂?抱怨如何發酵?如何避免?這樣的大哉問,想必也是無論家族的大家長,或公司、企業領導人都想尋求解套的大智慧。經過多年的觀察,文中也有精闢的分析。   雖然不能稱自己為虔誠教徒,但最後我想提出本書一段非常印我心的話:   在聖本篤之梯頂端的人,必須藉由「貶抑」而上升:梯子的頂端其實就是要你始終牢記自己的過錯。在最高的梯級上,牢記自己的過錯正是修士喜樂的來源,因為這提醒了他天主的慈悲,以及天主對他的摯愛….因為他能深切明白自己的過失、不遷怒他人,並以感謝的心情時時讚美天主的慈愛。   原來,牢記自己的過錯正是修士喜樂的來源。讀到這一整段時,不妨請你也閉上眼睛,稍作停留……原來,牢記自己的過錯可以是喜樂的來源;原來,牢記自己的過錯,可以是一件開心的事。原來,牢記過錯=喜樂。哈哈,真好!   希望你跟我一樣喜歡這本修行指南;不同的角度,同樣的修持。
以虔敬看見神聖:當下即是聖域
◎文/鄭存琪(本文作者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中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快速變遷的忙碌生活,彷彿是上天賜予現代人的生命禮物,讓我們更容易體會到無常,對生命感到迷惘,常質疑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即使在世俗生活中更加努力、出人頭地、獲取更多名利,內心總有種不對勁、不滿足的感覺。這些無法安心的疑惑與挫敗失落的痛苦,成為一股想要出離這種表相生活的渴望,驅使我們去探索生命意義,希望能夠了悟「生命的本來樣貌」。   回歸自性是一件既容易又陌生的事,自性從來都是顯露著的,我們也與祂時刻不離,但是卻尚未認出。正如書中所說:「這個心靈與智慧的聖殿是無限大,所以你不會一下子就找到」。尤其是,我們習慣以自動化、未充分覺察的方式生活,擅長以思維去尋找過去的經驗或未來的目標來處理(doing)事物,對於回到自心、單純覺察、認識自己、活在當下的存在(being)模式並不熟悉,因此,必須有實證經驗的老師來引導,幫助我們走上「縮小自我、消融自我、照見生命本質」的心靈旅程。   作者以基督宗教修道院的實際生命經驗,透過建構「心靈聖殿」的隱喻,以七個步驟,來說明這段回歸心靈的歷程。   (1)首先,在旅程出發前,有一個安全場域(safe place)來修學是很重要的。它包含了外在與內在兩個部分,外在部分為安全無憂的物質環境與支持修學的友伴;在剛開始時,如果能有一個與日常生活不同的學習環境,讓行者在內心有所區隔,能夠安心地放慢腳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內在部分為自願持守的規範,它反映著求道的動機、自我紀律與自我慈愛,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守護自己、真誠正直、心安理得、無所畏懼,讓心容易寧靜下來。這即是品德之義,由此「品德」之門進入聖殿。   (2) 以「靜默」讓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靜默是一個簡單卻不容易辦到的事,行者常會感受到想說話的衝動,並且覺察到原來內心是如此吵雜,有著許多誇大、批判、邪惡等想法與故事。靜默是一個自律與傾聽自己的練習,當我們以全然地接納、不評價、好奇、欣賞的角度來覺知自己的身體感受、情緒、想法與衝動時,會發現,自己像是個觀察者在覺知它們,與它們有一個距離,它們會來來去去,並沒有原先想像的真實。這個體驗不僅可以改變自己與身體感受、情緒、想法與衝動間的關係,減少受到它們的影響,並且也增加了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的自主性。   以「默想閱經」,感受天主了解與慈愛我,經典是為我所說,直接給我教導。   以「虔敬祈禱」,與天主、與內心,做深層、親密的對話,我並不孤單,有個至高的生命總是看顧、陪伴著我。   然後以開放、覺知的態度生活,來「默觀」與領悟天主、生命的賜予和啟示。由以上四項做為聖殿的地面基石。   (3) 在實際生活與人我互動中,常會發現,當別人的意見或事情的發展是合於己意時,我會感到高興,並且希望狀況能夠持續下去;如果是不合己意時,我會生氣、抗拒、逃避,希望狀況趕快消失。行者需要覺察到這種自我中心的想法,辨別與自制個人的私欲,聆聽天主與內心的良知,來縮小自我與服務他人,以「服從」做為聖殿的牆壁。   (4) 在修行一段時間之後,會深切地感受到:覺察與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會看見自己內心有許多懦弱、恐懼,體會到要如先知、聖者一般的承擔與犧牲,是多麼困難的選擇啊!行者會自然地謙卑,敬畏天主,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對過去曾做過悔恨與遺憾的事坦誠告解,感念天主寬容的慈愛。這個折服我慢、消融自我的歷程,不僅讓行者更瞭解人性,也因感受到天主無條件的愛而更加喜樂。這便是以「謙遜」之梯,踏實地爬到聖殿屋頂。   (5) 了解自己與人性,必將增加同理心,體諒別人,增進人際互動的品質。每個人都是天主的摯愛,人與人之間也都是相互依存、彼此相關連的,當我們以「接納、聆聽、包容他人,多為別人著想」做為聖殿的窗戶時,便可以迎接與領受天父透過他人所散發的光芒。   (6) 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與獨特性,選擇自己合適的修行方式,堅定地走下去,路途中的體驗,都將成為自己聖殿中的「傢俱陳設」。   (7) 每個心靈傳統,都有祂完整的哲學與指引,並且已經有許多前輩以生命去驗證與實踐,深化與豐富其內涵。祂是一個整體,環環相扣,很難單獨取出某個所謂的「精髓」做為「有效成分」,更不合適「東取一點、西取一點」,到處拼湊。作者在此強調「信仰」是整個聖殿的接合劑,將整個聖殿牢牢地穩固,希望讀者能夠在審視選擇後,投身一個傳統信仰,把祂當作是歷程的一部分。   最後,當我們建構了心靈的聖殿,也將找到把自己奉獻給天主,並蒙受天主祝福、許我聖潔的聖壇之處,也就是找到自己以愛實踐的天命。此時,我們將會以虔敬之眼,看見所有的事物皆為神聖,並且感恩、報恩,真切地體會到:當下即是聖域。
尋找現代人的心靈聖殿
◎文/何萬良(台灣本篤會神父、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校牧)   現代人生活的特徵是忙碌。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忙碌的人像被固定在生產線上,落入輪班的機器人生活。二十世紀初電子資訊革命之後,忙碌的人像被「程式化」的魔咒束縛,即使在公車、或捷運上,依然不停地在手機上滑動搜尋。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記錄了五位自願體驗隱修生活四十天的現代男士,讓人得以親近隱修院生活的真實面貌,引起很大的迴響。   要打破忙碌的生活的確是一個挑戰。本書提出「靜默」(silence)與體驗「避靜」(retreat)是一種新選項。若對於西方隱修傳統本篤會(Order of St. Benedict)隱修精神沒有太大興趣的讀者,建議可以從第二部分開始。在這個部份,本書體貼的為讀者們提出「安頓心靈的七個步驟」,鼓勵我們每天練習「五分鐘」的「緘默」,也就是練習「不講話」,讓「緘默」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呼吸」一樣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時,引用《聖經》「死亡與生命,全在乎唇舌」(箴言18:21)的教導,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流言蜚語、批評判斷或說粗話等無謂玩笑的話語。   「靜默」與「避靜」的生活方式能成為脫離現代生活束縛的「動力」,雖然剛開始練習靜默時,我們可能會不斷受到生活瑣事與各種念頭的干擾,例如:「這個月的手機費、孩子的補習費還未繳」等等。學習「繞過去」,繼續練習靜默,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辨識哪些聲音是破壞自己、或批評他人的生活態度,檢視自己生活中核心的價值,反省內心正向感恩、或是負向破壞的態度居多。在「靜默」與「避靜」中,我們將更認識自己與這個世界的本質。這些「靜默」與「避靜」的經驗會引導我們進入「靈性生活」。這是耶穌基督的門徒所提醒「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格林多前書6;19a)的信仰幅度,也是本書的重點進入個人靈性生活的聖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靈性生活絕非自私自利,閉鎖在自我靜默的世界,相反地,靈性生命是走出自我、服務與愛的生活態度。印度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St. Teresa of Calcutta)曾精準表達了「靜默」與「愛」之間的豐富關聯——「沉默的果實是祈禱,祈禱的果實是信德,信德的果實是愛,愛的果實是服務」。   對沒有信仰的朋友而言,「信德」與「信念」可以互相詮釋,指向維繫人之人之間,最基礎的靈性生命元素之一「信任」,是我們與他人之間的基本關聯,封閉的心靈可以是一個人的囚房。渴望人與人之間能有一座「心靈花園」,猶如本書所提及一九九二年英國聖公會牧師所提倡的「寧靜花園運動」。事實上,早在十六世紀赤足加爾默羅會(Order of Discalced Carmelite)耶穌德蘭修女(St. Teresa of Jesus)即以「花園」比喻「祈禱」與「造物主」的關係,提醒我們戒絕「野獸爬蟲」的行徑,「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瑪竇福音6;6)。進入內心幽靜的「靈心城堡」(Interior Castle),享受屬天的平安與寧靜。

作者資料

克里斯多夫.傑米森(Abbot Christopher Jamison)

英國薩塞克斯郡(Sussex)聖本篤會渥斯隱修院的院長。一九五一年出生於澳洲的墨爾本,先後就讀於英國的牛津大學及天主教Downside School。 一九七三年,他正式成為修士,之後在渥斯學院授課,並於一九九四年擔任校長一職。二○○二年,他被遴選為院長,同時也是國際聖本篤教育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Benedictine Education)的委員長,及國際修道院制度聯合理事會(Council of the Alliance for International Monasticism)的理事長;後者致力於推動全球南/北修院間的聯繫。渥斯隱修院自一九五七年開始成為獨立的修道院。想知道更多關於渥斯隱修院的資訊,請參考www.worthabbey.net。

基本資料

作者:克里斯多夫.傑米森(Abbot Christopher Jamison) 譯者:鄭明華 出版社:啟示 書系:Soul 出版日期:2014-12-11 ISBN:4717702088088 城邦書號:1MA009X 規格:平裝 / 單色 / 20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