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希望:教宗方濟各自傳
-
朝聖.覺旅:從西班牙聖雅各到菊島天堂路
-
苦土之囚:世上最年輕國家南蘇丹的希望與絕望
-
如何蓋一座大教堂?:學習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思維」!從重大歷史工程到日常小物,一窺創新與發明背後的故事
-
老屋時態【老屋顏第4彈!】:從軍官營舍到美術館、伐木廠到背包旅店,窺見台灣近百年老屋在大時代下的流轉軌跡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光之年代【二十世紀最傳奇的女性戰地攝影家黎.米勒的摯愛人生】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靈魂不歸法律管:框架世界底下一個法律人的逃脫記事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笛卡兒,這個名字和現代的誕生之間已經被畫上了等號。但身為「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不但僅得到人們對開創者的所有讚美,也得到所有的忿恨。早在十七世紀,笛卡兒及同時代的「新哲學家」為科學思想開展了一個基礎性的典範轉移,至今還深深影響著我們;但他所提出的「心物二元論」,如今看來更像是個哲學的囚籠,而非典範。約翰.卡丁漢從這位法國哲學家被忽略的後期作品中,尋找解讀笛卡兒心靈哲學的線索。
作者資料
約翰.卡丁漢(John Cottingham)
英國瑞丁大學哲學教授 國際分折哲學期刊Ratio編輯 著作包括:《理性主義》、《笛卡兒》、牛津版西方哲學史系列中的《理性主義者》、《笛卡兒辭典》;合譯《笛卡兒的哲學著作》;編有《劍橋版笛卡兒評註》、《西方哲學佳言錄》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