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在彌撒中與耶穌相遇:從進堂到禮成,感恩祭的聖經巡禮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理想主義者的養成:如何在衝突世界下,推動人道干預的精神
-
哈布斯堡帝國:翱翔歐陸的雙頭鷹家族,統治中歐四百年的多民族混融帝國【2025年新版回歸】
-
人生的坑,都在歷史課本裡:人體圖像化記憶,從此輕鬆讀通歐洲史
-
我被心理實驗監控的人生:關於數據監控與人格發展交錯的自我反思
-
竹林姊妹:從中國到美國,雙胞胎拐賣、收養、離散的真實故事【作者印刷簽名扉頁版】
-
口袋裡的心理課:144張圖看懂心理學,從心流、工作倦怠到情緒壓力,跟著佛洛伊德、榮格等138位心理學家,探索自己的內心,找出人生的答案
-
一分鐘秒懂漫畫易經:洞悉窮通順逆,通曉世事人情。原來易經這麼懂中國生存哲學,難怪南懷瑾、曾任強、季羨林這些大師都讀易經!
-
圖解螺絲全書:統括功能面、規格面、工具面、加工面,全方位實現從選用活用規格品到自行製造的實務能力
內容簡介
在文化文本中,我們如何觀察到異文化以視覺化與空間化的形式出現?而這種視覺化與空間化的形式又如何以「鏡像」的方式反映出「我文化」定義自身與「觀看」他文化的立場與視角?本書透過藝術符號再現「他者」的書寫,探討文學與其他藝術形式互動之際,文化想像如何形成,文化身分如何被建構,性別議題如何被開展,以及族群意識如何被區分。
本書分為四個部份,第一部份為「符號中國」,思考「中國」如何在西方文學藝術中以符號他者的方式形成;第二部份為「思索台灣」,呈現台灣文化如何檢討「中國」與「台灣」的文化關係;第三部份為「中國、亞洲、他域」,反應各地華人如何再現離散者思索母文化的模式;第四部份「異質疆界與政治版圖」,以加拿大為例,探討加拿大的異質文化空間內的複雜族群問題。
作者資料
劉紀蕙
輔仁大學英語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輔仁大學英文系主任、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現職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新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文化研究、台灣文學、現代主義與現代性、精神分析與文化理論、跨藝術研究。 著有《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文學與電影:影像‧真實‧ 文化批評》、《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