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台灣AI大未來:解析最新的AI趨勢、台灣情勢、企業布局與個人發展
-
投資金律(新版):建立必勝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八堂必修課
-
AI融合策略:工業巨頭如何擁抱人工智慧、即時數據,華麗轉型成為未來智慧工業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大量買進: 專注本業,閒錢All In——大俠武林教小資變富有的實戰練習
-
超前部署賺好股:報酬是靠耐心等待出來的,用16年獲利58倍
-
蕭碧燕 投資就該贏到最後:選標的、進出場、加減碼,基金教母私房心法全公開
-
循環經濟力:價值再生X循環思維X商業創新,實踐企業永續新價值
-
自在慢行:人生可以全力衝刺,但也別忘了偶爾放慢腳步(限量親簽版)
-
30個必學的AI行政工作術:搞定會議、行程、簡報、文書、圖表、影音、資料庫,事半功倍,準時下班!
內容簡介
我期待有一天統計學家在估算國家財富時,能將「環境耗損」這個項目加進去。我們將會發現,GNP的數字一直在騙人。
──亞瑟‧柏恩斯,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
今日有關財富的統計,大多是根據國民生產毛額(GNP)或國內生產毛額(GDP)而來,許多經濟學家甚至認為,可以不受自然資源限制而創造出未來的財富。而且人們一向認為,生態與經濟發展是難以兼顧的。這本書正是要打破這樣的迷思。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例子證實,生態的考量不會損害經濟發展。例如在一九七0年代,石油業者極力反對停用含鉛汽油,宣稱無鉛汽油的成本過高,而且鉛對於人體和環境的影響尚待證實。時至今日,無鉛汽油的實質價格已經比當年的含鉛汽油要便宜,而且無損於經濟發展。另外,像是會破壞臭氧層的氟氯碳化合物,其禁用也是歷經了類似的奮鬥過程。
上述例子說明了,生態和經濟發展是可以兼顧的——只要生態學、經濟學和科技發展能夠攜手合作,不僅可以改善環境,也不會危害經濟。
這本書對於當代的生態經濟學,做了全面而完整的介紹;也對於目前生態問題及其解決之道,提出一針見血的看法。
作者資料
艾瑞克.戴維森(Eric A. Davidson)
現任美國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主任。他曾長期擔任美國麻州的林洞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資深科學家,其田野工作足跡遍及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以及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復育森林(regrowing forests)。 戴維森是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森林學博士,曾隨美國海外和平工作團遠赴薩伊,並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美國航太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主持土壤微生物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的研究。他的著作範圍廣及生態學及其他相關科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