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繪本
好繪本如何好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郝廣才破解「好繪本」中的圖文密碼,將繪本「如何好」的祕訣告訴你! 什麼是「繪本」?什麼是「好」的繪本?如何「閱讀」繪本? 在這個資訊流瞬息萬變的時代,講求效率壓縮了訊息傳達的時間,圖像符號的影響力在不知不覺中已深植放大,「讀圖時代」似乎已悄悄降臨;我們一方面渴望揮灑出更多樣更豐富的大塊色彩,一方面卻也放不下那一抹最簡單最原始的純白。而「繪本」這樣的新形式,融合了既簡單又複雜的情緒與感動,開啟圖像與文字的之間的灰色地帶,正是我們需要去開發探索的新閱讀空間。 本書即為「好繪本」的解構分析,由資歷深厚的繪本編輯兼創作者郝廣才執筆,援引許多備受肯定的好繪本為例,透過犀利風趣的文字、精闢獨到的剖析,帶你進入繪本中的桃花源。讓想做繪本的人,更加清楚創作的脈絡和方向;讓喜愛繪本的讀者,重新閱讀繪本的另外一個層次;讓重視孩子的父母、老師們,更了解如何選擇好的繪本來引導孩子的眼睛;更讓每一個對繪本好奇的人,都能建立正確完整的「繪本」觀,共同尋找新的可能性,發揮潛在的創意思考和無限想像。 圖文世界的自由天空裡,「好繪本 如何好」將為你的眼睛和心靈裝上翅膀,準備好,飛吧!

目錄

體的架構
.繪本是什麼?
.Layout
.搭橋的藝術
.閱讀的本質
.兒童式語言的運用
.文字是有聲音、重量、外形
.尋找與發現的樂趣
.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
.微積分 點的舞蹈
.造型
.故事
.配角
.伏筆
.背景
.氣氛
.意義
.暗號
.道具
.韻律
.角色 線的律動
.引導
.視點運用
.每一頁要為下一頁做準備
.用圖說故事  動作第一
.運鏡的角度就是一種動作
.疑問?驚嘆!下一個疑問?
.用畫面喚起意念
.用細節傳遞主要訊息
.呼應手法
.翻頁的技巧
.雙線交叉
.分段與組合 面的張力
.想像與邏輯的並存
.製造驚奇
.荒謬越大越要合理化
.如何將生命注入舞台
.趣味是餌
.大人出現,幻想結束
.幻想和現實之間
.主題單純
.跳脫成人方式
.跳脫兒童的形式
.真實
.失而復得的童話
.一本書,一個驚喜,一個新發現

序跋

【序】只要有一個孩子快樂 什麼都值得
  從前山裡有戶人家,家裡有一尊石像,石像面朝下躺在門口,沒有人在乎。   一天,一個城裡的學者路過這戶人家,看到石像,認出這是一位大師失傳的作品。便問這戶人家的主人,願不願意把石像賣了。   主人聽了仰頭大笑,說:「太好了,誰願意買這塊又笨又重又髒的石頭?」   學者說:「我出一塊銀元買它。」   主人又高興又驚訝,當然成交。石像被放在象背上馱進城。   過了幾個月,山裡人進了城。當他在大街上逛時,看見一家店舖前圍著一堆人,有人大聲的喊說:「快來看啊!來欣賞世界最美妙、最神奇的雕像,只要兩塊銀元,就可以看到出自最偉大的大師之手,曾經失傳又重現人間的作品啊!」   於是,山裡來的人,手伸進口袋,摸出兩塊銀元,付錢走進店裡,去看那件他用一塊銀元賣掉的石像。
  這個故事是「真的」嗎?怎麼不是?1907年英國的史坦因,只花了二百兩銀子,從一個王道士手裡,買走了大批的敦煌文物。現在放在大英博物館,我們要花多少錢才能看上一眼?   人缺乏「看」的能力,因為視覺無知所上演的戲,在我做繪本以來,不斷、一再、重複出現在我眼前。每當我去書店,走到繪本區,總會有一個小孩拿著一本繪本,跟媽媽說他要買這本書。這時,媽媽會拿起書來,翻一下,說:「這沒有幾個字,還賣這麼多錢?你在這裡看完就好。」   有的會說:「這個畫家的書,上次不是買過一本嗎?」   「這本和家裡那本,故事不一樣。」小孩說。   「故事不一樣,你就在這裡看。同一個畫家畫的還不是一樣。」   小孩如果意志很堅強,非買不可。媽媽就會說:「那買這本好啦,才99,又大本。」   「這本畫得不好。」小孩說。   「都是畫給小孩看的,有什麼好不好?我看就沒什麼不一樣,你小孩懂什麼?一天到晚就要買……」   大人沒有「眼力」,嚴重的不是他自己會有什麼損失?反正他也不知道曾失去什麼。嚴重的是大人會讓原本有希望的孩子失去眼力,這個損失就無法衡量了。可是我們要怪大人嗎?怪他也沒有用,要怪就怪他「從小沒有看繪本」。沒有人培養他「視覺的閱讀能力」。   現代的社會都以培養讀寫能力為最基礎,一個社會如果還有大量的文盲,要想進步就還有很長路要走。我們的社會,文盲已經幾乎消滅,但「圖盲」呢?同樣的道理,社會如果圖盲充斥,那要達到「美」的境界,就還有很深的鴻溝要跨越。   繪本在台灣,雖然有多年的推廣,逐漸成為一般接受的圖書形式。但對繪本有關的概念,還是非常模糊,好像在迷霧中行船,明明是觸了礁,還以為是到了岸。錯誤的觀念,荒唐的解釋,不但對投入繪本工作的人沒有幫助,更糟的是誤導許多為孩子挑選繪本的大人。由於對圖的閱讀能力低落,造成普遍在討論繪本時,只能談每本書的「意義」,而無能探討「技藝」。要知道,沒有傑出的技藝,其實一點兒意義都傳不出去。達文西的密碼,並不是藏有什麼宗教的大祕密,而是他如何創造了「美」,讓我們的眼光大開,學會一種看的方法,來發現新世界。所以,技法、方法是真正的關鍵。就像看電視《料理東西軍》,當我們看見行家是如何種出頂級的大蔥、蘿蔔……,達人是如何做出麵條、醬料……知道這些細密的動作,了解美味如何而來,勝過千言萬語的形容。有「用法」才能深入,有深入才知「用心」。   從前,德國的農民賣馬鈴薯,要把馬鈴薯分成大中小,這樣賣才能賺更多的錢。但分揀馬鈴薯工作量很大,跟種馬鈴薯一樣辛苦。有個叫漢斯的農民,他從來不分揀馬鈴薯,但也能賣上好價錢。怎麼會這樣呢?原來漢斯先把馬鈴薯裝進麻袋,然後豎起來裝上馬車。馬車專挑顛簸不平的路走,一路顛啊顛的,等到了城裡,小的馬鈴薯便落在下面,大的全在上頭兒。漢斯不用花人工,就自然分好馬鈴薯,當然賺更多。表面上漢斯走的是難走的路,但方法對,其實是更簡單成功的路。   所以我寫這本書,嘗試把我這些年來所走過的路,做繪本的經驗,還有和許多繪本大師親身的接觸,所得到的體會。透過實際的案例,用一本一本書,一張一張畫,來討論繪本的概念。幫助想投入繪本工作的插畫家或編輯,還有愛好繪本的書迷,和關心孩子閱讀成長的大人,能夠掌握繪本的奧妙。了解「如何看」How to see,「如何做」How to do。其實這兩者是相通的,知道如何看,才能幫助我們從名家傑作中吸取經驗;了解如何做,才能分辨繪本的優劣,教育孩子從何而看。   我的觀點不一定完整,思慮不一定周密,難免會有我個人的偏好。所以這本書是一個「引導」 ,不是「指導」。我想引導大家深入繪本的「技藝」世界,發掘層層豐富的「意義」。就像路標,指出路在哪裡,關鍵還是要你自己走去。我指的路也許有起伏、有曲折,但保證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說到意想不到的收穫,1998聖誕節,我收到了我繪本人生最重要的一份禮物。那是由住在美國舊金山的馬林太太寄給我的卡片。馬林太太有個小女兒,當時才五歲,名叫娜歐蜜。娜歐蜜有先天性的心臟病,從小經常出入醫院。前一年要動一次大手術,手術前,娜歐蜜出奇的鎮定,還交給她媽媽一本書,說:「媽媽,不用怕。看看這本書吧!」   這本書是娜歐蜜從醫院的圖書館借的。是我寫的《皇帝與夜鶯》。這本書在幾年前被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故事是說一個追求長生不死的皇帝,不惜犧牲自己的愛馬和愛妃後,卻為了拯救兒子的命,而放棄不死的夢,他也同時發現死亡並非那麼可怕。   娜歐蜜的媽媽在手術室外著急等待。手術時間很長,她從緊張到疲憊,從焦慮到無聊。這時她發現手裡有一本女兒給她的圖畫書。她打開書,讀了又讀,她不再感覺難受煎熬,生死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態度來面對。她也悟到了為什麼她的寶貝女兒在進手術房前,要叫她看這本書。   托天之福,娜歐蜜的手術完全成功。她現在是個活潑快樂的中學生。當時馬林太太為了這件事,寄了聖誕卡給我,向我說謝謝,並給了我一張娜歐蜜的照片。   這張卡片對我意義重大,我才是應該說謝謝的人。現在我都隨身帶著娜歐蜜的照片,只要看到她那天真的笑容,就會想到:只要有一個小孩,不管他在世界哪個角落,讀我做的書,因此而得到快樂或對他有一點幫助,那付出再大的辛苦、再多的金錢,都值得。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小看的書,對他一生有巨大神秘的影響力。放眼世界頂尖人物,其性格的形成,受書本的影響獨多,非其他單獨因素可比。是的,我相信,也誠懇的希望,我出版的每一本書,對孩子都有多元而健康的啟發。   我想要照顧的,是一個個像娜歐蜜這樣可愛、勇敢的孩子。我無法說服自己,把孩子當做行銷獵物,用目眩神迷的手法誘他上鉤。所以,我想寫這本書來談繪本。因為現在只有用這種方式,才有機會和讀者交流比較深刻和長遠的想法,找到真正認真、了解人生真諦的父母。他們自己也愛書,所以不會吝於花錢為孩子買書,為孩子儲備人生的能量,給孩子無限智慧財產。我相信讀好書的孩子,都能像可愛的娜歐蜜,小小年紀,也能從書中找到生命的能量!   這本書並不是大衛王手中的石頭,要打倒耶利哥的巨人;也不想如丟進湖面的石頭,只激起表面的一陣漣漪。石頭可以是一件工具,幫你敲掉其他石頭多餘的部份,讓傑出的作品解放出來;也可以用來磨利你的工具,讓你創作時更運用自如,充分展現你的天才。

內文試閱

繪本是什麼
  繪本是什麼?什麼是繪本?如果要下一個明確的定義,說不定會像「瞎子摸象」徒增困擾。所以只要說個「大概」,反而清楚。   「繪本」大概是一本書,運用一組圖畫,去表達一個故事,或一個像故事的主題。   如果用英文來看就更明白,Picture Book就是圖畫書,就是繪本。同樣書裡有圖,但圖與圖未必有連貫的關係,就叫Illustrated Book有「插圖」的書。例如:「木偶奇遇記」厚厚一大本,裡面有20張插圖,這就不算繪本,算是有插圖的書。   有了繪本這個大概的定義,那繪本的第一個概念就像冰山一樣浮出來了,那就是「畫面的連貫」。因為繪本是用一組圖畫在說故事,畫面連貫韻律的好壞,決定繪本的成敗。圖畫連貫不起來,故事就提不出來。   一本繪本就像一串珍珠項鍊,要有一根線把珠子串起來。否則大珠小珠散落四處,連不成串。   如何找出一本繪本畫面的韻律?有個簡單的方法,我們可以把書的每一張翻頁連在一起看,等於就是書拆開,兩頁兩頁一張,連起來就一目了然。   我們來看義大利名插畫家朱里安諾的《小石佛》,當我們把書頁攤開,一張一張連接起來。就會發現他的圖畫配置,是先用一張跨頁全景,然後接小圖配單張,再過來是單張配小圖,對稱安排。接著又是一張全景……以此類推,形成一個簡單明瞭的閱讀韻律。         讀者的眼睛需要被引導,就像上菜有一個順序,才能使菜色彼此協調,互相烘托。不只每一道菜要做的好,菜與菜的組合,更考驗師傅的功力和創造性。比方我們吃壽司,就要從味道淡的食材先吃,再吃味道重的。如果入口的順序錯誤,就嚐不到真正的美味。像鰻魚壽司通常擺在最後一道,因為鰻魚多半沾醬油去烤,味道重,如果先吃,其他的生鮮食材就嚐不出個道理。記不記得漫畫《將太的壽司》裡面,有個壽司老闆只要一聽到客人先點鰻魚壽司,就把客人趕出去,因為這個傢伙是味覺白癡,不配欣賞他的壽司。這雖屬漫畫誇張,但其中確有道理。將太在一次比賽中,鰻魚壽司雖做得完美,但因上菜的順序錯誤,結果被師父判定失敗,也是這個道理。

作者資料

郝廣才(K. T. Hao)

郝廣才是童書進入繪本時代的關鍵人物,善於將韻文融入現代故事。琅琅上口、韻律十足的故事,讓小讀者在深刻又饒富趣味的情節中閱覽人生與世界,並拓展美學視野。 美國《出版人週刊》譽郝廣才為「台灣與國際繪本界接軌的推手」。舉凡推陳出新的創意、傑出的整合能力,以及對品質的高標準,均受國內外多項大獎的肯定。他曾以歷屆最年輕之姿,榮膺波隆那國際童書插畫展首位亞洲評審;他積極引進世界各國的繪本,讓台灣兒童提升國際視野和鑑賞能力,更將台灣繪本的版權銷售至美、法、英、加、德、日、韓等國,讓世界看到台灣精緻繪本的輸出實力。 郝廣才認為「閱讀是最好的遊戲,繪本是最好的玩具」,堅持每一本繪本都要用心製作。作品《媽媽的一碗湯》、《蝴蝶遇見公主》、《米食樂》、《爸爸的鬍子想我嗎?》、《一片披薩一塊錢》等,皆為膾炙人口的繪本;《好繪本如何好》則帶領大小讀者賞析繪本藝術。《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和《有一天》記錄世界各角的真實故事;《寫作教練在你家》則教導孩子寫作秘訣。這一次,郝廣才希望藉由《乳香樹天空》引導孩子認識公平貿易。

基本資料

作者:郝廣才(K. T. Hao) 出版社:格林文化 書系:應用教學 出版日期:2006-08-25 ISBN:9789577459343 城邦書號:GW1004 規格:平裝 / 全彩 / 204頁 / 20cm×20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