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51勞動節加碼
縮小搜尋範圍
您現在位置:首頁 > 搜尋結果
回上一層
  • 《怎麼過好這生活》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13
    【內文簡介】生命這麼重要的產品, 怎麼可以不教不學,不聞不問, 讓它野蠻生長? 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方便舒適,世界豐富多彩。 物質帶來的種種誘惑,時刻都在刺激我們的欲望, 讓人想要擁有更多、更新、更好的享樂。 我們是否想過,為了擁有這一切,付出了多少代價? 我們只是勞作,沒有閒暇; 得到許多享樂,卻不幸福; 擁有許多方便,卻不自由。 我們只是在使用生命,卻不懂得享受生命! 我們的生命都被用來做交換。 追求權力,就會被權力束縛; 追求事業,就會被事業障礙; 追求財富,就會被財富捆綁…… 一旦我們放下這些, 既承
    ...more >>
    • 定價: 400 元
    • 優惠價: 79316
    • 放入購物車
  • 《有疑惑,才能開悟》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09
    【內文簡介】生命是無限的延續。 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終結,同時也是新生命的開始。 如果沒有宗教信仰,往往會在對生死的探究中迷失方向。 現在的教育側重知識和技能,我們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想著: 將來出社會要找份什麼工作?做番什麼事業? 卻很少考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到底應該怎麼做人? 人生如果缺乏這方面的思考,在一帆風順時可能不會出問題; 一旦遇到挫折或面對生死問題時,往往走不出逆境。 還有很多人年輕時忙於工作,無暇他顧, 退休後無所事事,精神生活乏善可陳,逃不開寂寞空虛。 這時候,唯有信仰才能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立足
    ...more >>
    • 定價: 380 元
    • 優惠價: 79300
    • 放入購物車
  • 《禪語心燈》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09
    【內文簡介】禪的本質,是覺醒的心。 修行,就是幫助我們開發覺醒的心。 在這無明、浮躁而混亂的時代, 禪的覺醒之光,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寧靜與祥和。 這是一本適合慢慢閱讀、細細思索的書。在平實的文字背後,是濟群法師對佛法、對人心、對世間萬象的長期思考與關懷,希望能帶給讀者啟發,藉此反思人生,觀照內心;進而轉變觀念,調整心行,以消解現實人生中面臨的問題。 書中,沒有枯燥無趣的說教、高深莫測的禪理,而是以短文、詩偈的形式提點出人心百態與對應之道,如:「我們總在追求想像中的快樂,而忽略了眼前的快樂,使得快樂常常和我們擦肩而過
    ...more >>
    • 定價: 380 元
    • 優惠價: 79300
    • 放入購物車
  • 《走出生命的迷霧》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12
    【內文簡介】讓向外尋求的心回到當下吧! 因為真正的答案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此刻的心行。 我們能夠把握當下,就能把握未來,把握生命的方向,走出生命的迷霧。 在夜深人靜時、在失落徬徨時,或在人生中的某個時刻,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靈魂之問:「我是誰?活著為什麼?」「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常常,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在世俗和理想之間,在混沌與清醒之間,似乎隔著一層迷霧,讓人悵惘。打開這本書,濟群法師將拂去迷霧,直指生命的本質,告訴你何為真正的幸福;與你談信仰與人生、輪迴與解脫;指引你看到涅槃之美,帶你
    ...more >>
    • 定價: 380 元
    • 優惠價: 79300
    • 放入購物車
  • 《你也可以這樣活著》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29
    【內文簡介】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世人常常患得患失。 身份地位、道德名利、情感生死、股票房子……什麼才是值得我們追逐的目標? 執著與放手,有情與無情,自利與利他,我該何去何從? 紅塵中的初心,要如何守護,怎樣才能洞穿事實的真相? 本書的內容主要根據作者幾十年來的演講和採訪,以及平日裡的文字整理而成。作者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們擺脫對佛法的誤解,使佛法走入生活。書中收錄了濟群法師關於做人、做事與處世的開示,意在告訴讀者如何用智慧解析自我和世界,怎樣生活才會更健康,更有福。
    ...more >>
    • 定價: 380 元
    • 優惠價: 79300
    • 放入購物車
  • 《心,才是幸福的關鍵》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09
    【內文簡介】心,是念頭的加工廠。 你有一條什麼樣的生產線,就會加工出甚麼樣的產品。 ◎我們有甚麼樣的心,決定了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佛法認為,心是無常、無我的,這一特徵,決定了我們可以對心進行改造。 ◎德行是基礎,身心健康是關鍵,外在條件是輔助。建立在這些基礎上的幸福才完整。 我們的內心每天會自導自演地播放小劇場,但會不斷重複的都是我們最在意的事。因為我們對內心缺乏觀照,所以這種重複往往是被動的,是不自覺地被串習推動。我們看到喜歡的人,不由自主就高興;看到討厭的人,不由自主就起了瞋心。但我們
    ...more >>
    • 定價: 380 元
    • 優惠價: 79300
    • 放入購物車
  • 《開啟內在智慧的鑰匙:《六祖壇經》解讀》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1212
    【內文簡介】禪宗,一種直指人心的生活意境與精神高度 壇經,一把最快速開啟內在智慧寶藏的鑰匙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這些令人耳熟能詳的句子,顯示《六祖壇經》沒有太多的名相術語。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風範行止所要示現的是:人不靠外在物質名利,以自己內在本有的智慧,就可以活得莊嚴精采。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為「經」的祖師著述,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等地所說之法,由門人記錄
    ...more >>
    • 定價: 400 元
    • 優惠價: 79316
    • 放入購物車
  • 《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讀》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1212
    【內文簡介】水本來只是流動的液體,是低溫將它們凍成了冰。 執著就像低溫一樣,將妄想凝聚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 唯識學是一種認識論,其修行是從改變認識入手。每個人只能生活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中,離開自己的認識,這一世界就不存在了。除了個體之外,宇宙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世界,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世界雖然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認識」與「存在」兩方面。《唯識三十論》正是解決認識與存在的關係。世親菩薩撰寫本論,就是為了破我法二執,以顯唯識中道之理——世間萬有只是心識的顯現,當證得我空、法
    ...more >>
    • 定價: 400 元
    • 優惠價: 79316
    • 放入購物車
  • 《真理與謬論:《辯中邊論》解讀》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1212
    【內文簡介】唯有從認識上著手改變X 才能打破我們生命中的無明濟群法師 《辯中邊論》是彌勒菩薩傳世的重要論典之一,也是唯識宗重要的依據論典。唯識宗的依據典籍為「一本十支」,本為根本,支為支幹。「本」便是《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雖為「十支」之一,但其地位僅次於《瑜伽師地論》。 「中」是中道,「邊」是邊見,《辯中邊論》即討論中道(真理)與邊見(謬論)的不同。中道即正道、正確的認識,也就是符合真理的認識,即成佛之道。例如八正道的修行是以正見、正思惟為基礎,並遠離和真理不相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同時,還要遠離常人所熱衷的
    ...more >>
    • 定價: 450 元
    • 優惠價: 79356
    • 放入購物車
  • 《超越「二」的智慧:《心經》、《金剛經》解讀》

    類型:紙本書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1212
    【內文簡介】生命都有覺醒的潛質,也就是內心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就是改變命運的根本所在。 在漢傳地區,《心經》和《金剛經》是知名度最高的兩部佛典。其中的一些經文,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類,更是為人熟知。 《金剛經》與《心經》同屬般若系經典,但修行側重點不同。《心經》是以般若正見,通過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的禪觀,引導我們直接體認空性。而《金剛經》闡述的空性修行,則貫穿於整個菩薩道,包括菩薩應該如何修習布施、忍辱,如何莊嚴國土、利益眾生,是在做事過程中通達空
    ...more >>
    • 定價: 350 元
    • 優惠價: 79277
    •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