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裝潢自己來,我的第一本發包施工計劃書【暢銷更新版】:從編預算、畫設計圖、找工班到監工,20項關鍵、360招照著做,沒經驗也能上手
-
敬畏神,讓你無所畏懼:6 週領受改變你一生的智慧
-
查無此史: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印度其實沒有咖哩?西班牙人沒有滅掉阿茲特克?深度尋訪歷史上最「偉大」的謊言與真實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權力的血脈(作者限量親簽):撼動全球走向的「家族」,一部交織萬年文明的新世界史【首刷限定書盒典藏版,全三冊不分售】
-
西藏女性上師的隱密世界
-
一分鐘秒懂漫畫易經:洞悉窮通順逆,通曉世事人情。原來易經這麼懂中國生存哲學,難怪南懷瑾、曾任強、季羨林這些大師都讀易經!
-
當耶穌遇上柏拉圖:從聖經到哲學,一場最有趣的人類智慧思辨
內容簡介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五年、橫跨八國,一個臺灣記者來自前線的第一手採訪與關鍵實錄
★金鼎獎、卓越新聞獎、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大獎、吳舜文新聞獎得主,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國際新聞記者
近年來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盛,人們的連結、互動與訊息共享變得更容易,然而,這也使得民主國家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極端主義以網路為工具點火,使穆斯林青年成為恐攻分子;境外勢力可以跨海介入另個國家的總統大選,使社會分裂;當網路行銷與政治利益結合,傳遞的是人民的聲音,還是產業的聲音;日漸極端化的立場,又如何在每一個國家樹立新的「柏林圍牆」?寄生於網路的「真相產業」,從政治、商業到社會心理層次,如何在全球演變,成為亟需理解的新課題。
記者劉致昕二○一六年以布魯塞爾為第一站,從訪問傷心卻不絕望的聖戰士媽媽開始,帶著我們深入真相製造在不同國家造成的致命效應,橫跨比利時、法國、印尼、德國、中國與臺灣,不僅有第一手的採訪,透過這些國家呈現真相產業不同面向的威脅,最珍貴的,是採訪到的每一個人物。劉致昕的報導當中沒有絕對善良的好人與邪惡的壞人,被這些處境所傷害吞噬的人們,起身對抗挽救頹勢的人們,在其中牟取套利空間的人們,這本書寫的是他們的故事。故事的基調是鋪展他們所在的社會結構,為何如此行動,以及提出時代趨勢往何處去的警示。
這個時代我們就置身其中,共同經歷、見證過一些事件,但總是很難說得清楚,在假新聞讓一切真假難辨的時候,我們正需要一本堅實的報導之作,在訊息的流沙中不致暈眩。
☆★☆★ 各大podcast平臺搜尋「真相製造」,收聽作者與書中受訪者的精采對談 ☆★☆★
專文推薦
卞中佩(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張潔平(Matters.news 創辦人)
共同推薦
方君竹(公視《記者真心話》主持人)
比鄰 &Johnson(Cofacts真的假的共同創辦人)
沈伯洋(臺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范琪斐(資深媒體人)
郭奕伶(商周集團執行長)
陳慧敏(臺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
游知澔(IORG 共同主持人)
黃哲斌(媒體工作者)
鄭宇君(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副教授)
瞿筱葳(g0v 零時政府共同發起人)
(以上名單皆按姓氏筆畫排序)
目錄
【推薦序】假訊息跨國產業鏈及生態圈的完整呈現 ⊙卞中佩
【推薦序】一位青年記者的追索 ⊙李雪莉
【推薦序】注意力經濟二十年,我們失去了什麼? ⊙張潔平
【作者序】關於記者,也關於我們
1. 2016@比利時
實體與線上的Ghetto
1.1 班艾里——聖戰士的媽媽如何一步步救回孩子?
1.2 「恐怖分子溫床」裡的喜劇演員與傳奇創業家
1.3 莫倫比克現象:歐洲最大威脅
2. 2017@法國
拿回我們的國家與媒體吧!
2.1 兩個法國
2.2 「愛國同溫層」的境外好夥伴
2.3 境外勢力的成功與失敗
2.4 迎接境外勢力的人——極右派思想大老和他的網路戰略
3. 2019@印尼
當民主成為online game
3.1 網軍小隊長與寄生總統的網紅
3.2 假新聞小姐、想要封鎖臉書的部長與網紅學校
3.3 與假新聞捉對廝殺的「記者」群
3.4 最真的假總統候選人
4. 2019@德國
統一三十年,德國能否再次讓高牆倒下
4.1 德國另類選擇黨黨主席默爾騰和他的「好政治」
4.2 來自德東的極右派青年軍馬倫基
4.3 不懂好政治的代價——被十萬比特幣懸賞人頭的模範市長霍爾斯坦
4.4 成為穿牆人
5. 2020 @中國
官民一體,網路牆國向全球灑下宣傳天網
5.1 網路長城內:疫情、平民英雄和中國「天網」
5.2 建牆擋水——中國與港府如何在香港進行網路監控
5.3 全世界的必修課——當中國宣傳機器與小粉紅到我家
6. Now @臺灣
平行世界間的資訊攻防戰
6.1 LINE群組裡的內容農場和生意人
6.2 政治狂熱者,或政治狂熱套利者?——與一位真相製造產業打工者的訪談
6.3 政府小編的進化與側翼的進擊
6.4 聲量競賽中的#1124PTSD #側翼 #中國——與一名參與選務及黨務人士的訪談
6.5 在我們和真實之間
【特別附錄】那些真相製造商人們
時代金礦:祖克柏與臉書的使用者互動率
北馬其頓的網軍教練:賽爾科斯基
販售聲量魔戒:劍橋分析與布蘭特妮.凱瑟
出口臺灣民主戰法:杜元甫
【結語】 我們該怎麼辦
作者資料
劉致昕
臺南人。政大外交學系畢。寫字跟開咖啡店的人,試著在兩件刻苦的浪漫中完成一些實際的事。 曾任《商業周刊》記者、《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駐臺助理記者,現為《報導者》副總編輯。 曾獲獎項:金鼎獎、卓越新聞獎、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大獎、吳舜文新聞獎。 contact:realityisbusiness@gmail.com podcast:真相製造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