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90%夢想無法實現:暢銷漫畫「島耕作」弘兼憲史的生存戰略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90%夢想無法實現:暢銷漫畫「島耕作」弘兼憲史的生存戰略

  • 作者:弘兼憲史
  • 出版社:無限出版
  • 出版日期:2014-12-31
  • 定價:250元

內容簡介

夢想是用來祈禱的,目標才是用來實現的。 活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我們都需要生存戰略。 面對討厭的工作、無能的主管、不公平的世界, 當一個享受人生的大人! 千萬銷售「島耕作」漫畫作者弘兼憲史,鐵口直斷地說:「一萬個人裡面,恐怕只有一個人的夢想得以實現」。因為,夢想並非「誠心祈禱」就能實現。弘兼憲史以自己為例,25歲從松下電器離職時,便設定了夢想的期限──「若30歲前,作品未能印刷出版,便放棄成為漫畫家」。重要的是,不能讓夢想成為束縛,也不要為了夢想而虛擲光陰,只有把夢想轉成「目標」,整理好自己的心態,把目標設定在稍微踮腳就能碰到的地方,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才能一路前進。 看到許多年輕人跌跌撞撞,回首來時路,弘兼憲史透過一路以來的犀利又敏銳的職場觀察與漫畫家經歷,提供自己的生存方式。為夢想設定期限,為目標制定期程,整理好自己的心態,透析自己的能力,如何面對不公平的世界、面對討厭的工作、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真正的「大人」。擬定生存戰略,不只能在職場生存,同時也才能勇敢而快樂地面對自己,打從心底享受人生。 打開機會之門的55個提示 .還是新人的時候,即使一天工作18個小時,也不要挑工作。 .人生並不是考試,不需要用總分跟其他人競爭。 .因應「變化」也是工作之一。 .在人生中追求三成的冒險。 .二十多歲時不挑戰也未經歷失敗,真是太可惜了。 .不是你的工作無趣,而是你還沒有了解那項工作的樂趣。 .「諸凡順遂」比陷入低潮還恐怖。 .越是「討厭的人」越是要接近。 .主管無能,就讓主管做他可以做到的部分。 .如果自己的工作無法取悅任何人,就不能算是工作。 【本書特色】 ◎弘兼憲史的職場經驗 ◎上班族的自我成長 ◎職場策略與人生規劃 【名家推薦】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馬克(千萬點閱率職場部落客、「五斗米靠腰」系列作者)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不需要迅速成功~生存之道~ 這世界是不公平的。抱歉,這是事實。 現在立刻,為你的「夢想」設定期限。 整理眼前的事物。一切從現在開始。 「沒關係,那又如何,每個人都不一樣。」 生存在「不可理喻的世界」 打開機會之門的簡單習慣 讓「成功的印象」推你一把 如何面對討厭的工作 第二章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工作~ 還是新人的時候,不要挑工作。 「正確的行動」毫無意義。 何謂社會人士的「修行」? 培養「禮儀」、「謙虛」與「速度」。 以「立刻處理」、「陸續展現」獲得其他人的信賴。 能幹的人總是懂得「如何學習」。 一心模仿並取經。 專業人士一定有「共通點」。 挖掘一輩子適用的「長處」。 能夠出人頭地的三項能力。 專業人士總是迅速且持久。 因應「變化」也是工作之一。 了不起的不是你,是「公司」。 上班族也需要培養經營者的觀念。 第三章 「無聊的世界」才有趣~人生~ 展現自己的能力。 讓自己身處開心的地方。 無論如何都要思考「能不能謀生」。 光是「工作」毫無建樹。 冒險與穩定的比重為「三比七」。 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應該要做的事。 「工作很無趣」有兩種情況。 沒有永遠優秀的人,也沒有永遠窩囊的人。 「諸凡順遂」比陷入低潮恐怖。 「我不想工作了……」的經驗也是必要的。 第四章 讓眼前的人開心~人際關係~ 取悅長輩! 越是「討厭的人」越是要接近。 人際關係不可小覷。 討好主管也是一項確實的「能力」。 萬一不幸遭遇無能的主管? 如何不與其他人比較? 培養「跟任何人都能共事的能力」。 「讓對方開心」是一種溝通。 越是大道理,越是要和緩地告訴對方。 第五章 成為「大人」~立足~ 工作等於獲得「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的機會。 「做什麼?不做什麼?」 「持之以恆」的真實意義。 因為「忍耐」才能做想做的事。 挖掘能力、才能的方法。 稍微「再挑戰一下」。 建議一開始設定門檻較低的目標。 應該擁有的自尊與應該拋棄的自尊。 全球化人材的條件是「入境隨俗」。 如何俐落地使用金錢? 「快樂的事」是不是太多了? 何謂「大人」? 開心的人生。 即使前景不明,也要大步向前。

序跋

前言
  誠心祈禱,夢想就會實現。這句話十分常見。   真的嗎?觀察現實情況,有九成比例──甚至更高──的夢想無法實現。   或許我這麼寫,會受到責備:「不要這樣潑我們冷水嘛。」然而,我認為「看清現實」比懷抱夢想更為重要。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曾經寫過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   想成為職棒球員、想成為足球選手、想在奧運獲得金牌、想成為太空人等,孩子總是會描繪各式各樣的夢想。   然而,恐怕一萬人個人裡面,只有一個人的夢想得以實現。對大部份的人來說,夢想就僅止於夢想。   那也無妨。因為「夢想」不在於實現,而是在於描繪。   我不可能對年幼的孩子說:「不要懷抱夢想。」   只是希望孩子隨著年紀增長,能夠了解自己的力量,自己修正夢想的方向。接著,將「夢想」轉變為「目標」,在能夠達成的舞台上努力奮鬥。與其不負責任地說:「誠心祈禱,夢想就會實現」,相信這樣的觀念還要實際許多。   由於越來越多孩子沒有在成長過程中認清這個道理,導致越來越多大人會鬧彆扭:「明明我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無法獲得肯定……。」   有些人煩惱著:「我為了實現夢想而不斷努力,為什麼沒有成功?」其實,這個疑問有非常簡單而明確的答案,「因為有人比你更努力」,但是卻沒有人願意道出這個事實。   我有個朋友,渴望能夠考取東京藝術大學油畫系。僅是重考兩年、三年還好,但他年過三十卻還在嘗試,即使身邊的人勸說:「也該放棄了吧。」他也馬耳東風聽不進去。然而,我一直沒有獲悉他考取的消息,也不清楚他現在如何謀生。   各位怎麼看?   「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說起來很好聽。   不過等於要浪費十數年的青春光陰,即使是當事人,也一定曾經考慮過「放棄」的選項。   當事人只是不想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已,或者應該說,害怕承認。   一般認為企業經營者應該要「堅持信念」。   與此同時,也要懂得「急流勇退」。   這兩句話看起來互為矛盾,卻都是經營者必須具備的特質。之前做出的決定,有可能因為時空不同而需要大幅修正。我們不必貫徹始終,即使朝令夕改也無所謂。如果過度受限於夢想,而錯失了撤退的時機,反而會造成巨大的問題。我認為重要的是,一邊修正、一邊將夢想轉變為能夠實現的目標。   夢想可以不實現,但目標絕對要達成。請先把目標設定在稍微踮起腳尖就能摸到的地方,達成目標之後,再設定新的目標。   只要重複相同的步驟,就會發現自己可以摸到比自己高上數倍之處。   努力時請別秉持精神論,面對人生,當以柔軟的頭腦考量現實,並且適時隨機應變。這條路,絕對比較「輕鬆」。   再怎麼誠心祈禱,夢想也不會實現。   然而經過思考與行動,就能達成目標。   二○一四年五月   弘兼憲史

內文試閱

這世界是不公平的。 抱歉,這是事實。
  每個人擁有的「能力」都不同。   有些人擁有「畫漫畫的能力」,有些人再怎麼努力也畫不好。體壇、演藝圈,甚至是一般的商業界,道理皆然。   舉例來說,同一時期進入公司的新進員工,有些人「一開始就能熟悉工作並不斷成長」,有些人卻「遲遲無法進入狀況,老是受主管責備」。   我相信努力程度的差別也會造成影響。   然而,「能力與才能的差別」,影響程度絕對在此之上。   身處漫畫界,對於人「是否擁有才能」、「能力是好是壞」,我有切身感觸。   若問「圖畫得好並累積了數年助理經驗的人能否成為漫畫家?」答案並非永遠都是肯定的。若是不具備「創造獨特點子的能力」、「構思故事的能力」,便稱不上擁有漫畫家的能力。   說的極端一點,也就是缺乏作家的特質。   此外,即使囊括各出版社的獎項,也不一定能夠立即出道。因為適合新人出道的「地方」並不多──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當「正在連載的漫畫」因漫畫家趕不上截稿期而開天窗,新人就能獲得出道的機會。雖然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卻與人的運氣、人脈相關。   另一方面,有些人雖然圖畫得並不突出,卻能以獨特的觀點構思有趣的故事,因此很快就成了暢銷漫畫家。我曾經看到生活奢華、開著賓士到處跑的新銳漫畫家,心想著:「咦,記得上次見面的時候,他還是助理啊。」   抱歉,這就是事實。   只能用「才能」、「運氣」的差別來解釋。   這世界就是如此不公平。   面對這些差別,有些人會想抱怨:「我明明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得不到回報?」我可以理解這種心情。   不過事實上,「努力得不到回報」的情況,佔絕對多數。   請正視此一事實。   在藝術、體育、演藝或商業領域的成功者,總是說:「我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與努力。」   我想這是事實。   然而,仔細觀察成功者,就會發現他們並非「儘管缺乏能力,單靠努力便闖出一片天的人」。幾乎所有成功者都具備著「能力加努力」兩項要素。   當然,我並不是想告訴各位「努力是沒有用的」、「因為努力得不到回報,快點放棄吧」之類的話。   我反而認為,努力有絕對的必要。   只是既然要努力,我們應該要付出「能夠得到回報的努力」。   像孩子一樣懷抱天真的夢想而持續努力,不是一件壞事。但是,若就此度過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真的好嗎?   這樣一來,人生既不開心,也不充實。重點是,根本無法溫飽。   抱歉,我必須說,當你缺乏該能力的領域,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得到回報。   正因如此,認真思考「我應該朝著哪個方向、付出哪些努力」,便非常重要。   你現在的努力「能否得到回報」?   若是你持續付出「無法得到回報的努力」,你必須冷靜下來,重新思考「自己應該選擇的道路」。這個意見聽起來或許很嚴厲,但若是這麼做,可以讓你的人生變得豐富而快樂。
何謂社會人士的「修行」?
  我認為,「進入一間公司,至少要工作三年才能辭職」。   才進公司沒多久就辭職的人,大多是因為覺得「怎麼會這樣」、「跟我原本想像的不一樣」。   不過我希望能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看看,公司可能只是還無法正確掌握「你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所以才會先讓你負責一些業務,從中判斷你的能力,以及你適合哪些工作。這不是理所當然嗎?公司裡,不是只有你一個員工。   若是太快以「公司不讓我做那些適合我的工作」為由辭職,我覺得非常可惜。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我希望年輕人可以了解,「是否適合自己」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   當你覺得「自己適合企劃的工作」,公司與主管卻要求你擔任業務,你一定會感到不滿。我完全了解這樣的心情。   然而,或許只有你覺得自己「適合企劃而不適合業務」,公司與主管的判斷卻是「這個人適合業務的工作」。   事實上,有許多人在特定領域裡成為不容忽視的專家之後表示:「一開始,我覺得自己並不適合這樣的工作。」   就我採訪業務的經驗,我經常聽見業務說:「原本我以為業務是我唯一無法勝任的工作,做了之後,才發現這是我的天職。」反而很少有人一開始就覺得「自己適合業務的工作」。   做了才知道——許多事都是如此。單憑自己的判斷,在還很年輕的時候就決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甚至因此而匆匆辭職,絕非上策。   我認為應該要先努力面對公司交付的業務至少三年,一邊深思「我可以做什麼」、「什麼才是真正適合我的工作」,並且一邊收集資訊並加以驗證。   只要工作三年,多少都能看出自己與其他人在能力、資質方面的差異。之後再來決定自己的職涯也不算遲。   對了,以我之前任職的松下電器為例,在那樣的大企業裡工作,幾乎一開始都不可能分配到自己希望的部門。我不清楚現在的情況如何,但是當時松下電器每年錄取包括大學畢業、專科畢業、高中畢業的新進員工共約九百人,聽說當中有一百人左右會在參與研習時放棄錄取資格(不過這只是聽說……)。   當時的研習內容五花八門,沒有文組、理組之分,讓新進員工從中體驗各式各樣的業務。   進入公司的前三個月,新進員工會全面性地學習公司的整體業務,包括「松下的世界工廠如何運作?」「創辦人在什麼契機下決定經商?」等。   結束研習之後,新進員工必須到松下電器旗下的銷售據點實習三個月。   當時,如果顧客打電話到銷售據點表示:「我的電視壞了,請你們來幫我看一下。」我們這些新人就要負責前往處理。   由於那個年代的電視還在使用真空管,所以我們必須透過測試器進行檢修,確認哪裡出了問題。第一線的新進員工沒有文組、理組之分,即使是曾經在博、碩士班從事高深研究的人,也必須從事相同的工作。   我相信有許多鑽研技術的理組畢業生會對此感到不滿:「要我做這種單純的工作,簡直大材小用!」   結束在銷售據點的實習之後,接下來三個月,新進員工得到工廠實習。   所有新進員工都會分配到不同的工廠,從事作業員的工作。因為公司不會依新進員工的意願進行分配,而「被分配到哪個工廠」將決定新進員工往後的境遇。這部份端看個人運氣而定。   當時最受歡迎的工廠是製作音響等器材的錄音事業部門。錄音事業部門裡有很多年輕女生,整天都能夠聆聽美妙的旋律,真的是「樂在工作」——至少在其他工廠工作的人是這麼想的。因此,錄音事業部門可以說是「上上籤」。   不過最後,我被分配到邊疆地帶——電氣事業部門。   電氣事業部門的工廠整天都迴盪著敲打鐵板的聲音,每個人工作時都戴著耳塞。如果不搭配肢體動作,實在無法好好對話。   此外,為了維持「以鋁接合穿孔夾板」的作業效率,工廠裡一律不使用空調。即使夏天再炎熱也莫可奈何。因此在那裡工作,簡直就像身處地獄。   順帶一提,那段在工廠實習的日子,我每天早上都會先喝一瓶營養補給飲料再去工作。光是這樣,就知道那個環境有多惡劣了吧。   當然,現在的研習方式與工作環境,都與那個年代大相逕庭。我只是描述我當時身為新進員工,所體驗到的內容而已。   研習過後,公司會為每個新進員工安排所屬部門。   先前提及,約一成的新進員工會在研習時放棄錄取資格,而即使結束研習,也不一定能分配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部門。   我認為,社會本是如此。缺乏經驗者在獨當一面之前,必須經過相當的訓練。   因此至少起初三年,不論自己喜歡與否、適合與否,以及能不能接受主管的想法,都應該先試試看。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   努力面對之後,就能明確掌握「自己能做什麼」、「自己不能做什麼」——這是身為社會人的第一步。   還沒有拿出毅力與拚勁就說:「這項工作不適合我」、「我對這種工作沒有興趣」、「主管說的話是錯的」等抱怨。這種人無論做什麼都拿不出成果。   更有甚者,有些人明明拿不出成果,還會以「沒有發揮真正的實力」、「如果是適合我的工作,我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等當做藉口。   然而,社會不會接受這麼天真的藉口。如果你想從事自己喜歡、適合的工作,應該要先「努力面對眼前的工作,成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社會人」吧。
越是「討厭的人」越是要接近。
  我在松下電器工作時,有人很快就升遷為部長了。   他聰明絕頂、表現出眾,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而讓人有些害怕、不敢親近,所以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   比如說熬夜努力製作了書面資料,自認「已經接近完美了,只有一個地方稍嫌不足」,部長都能一眼看出「令人擔心的部份」,犀利地問:「這邊是怎麼回事?」屢試不爽。   可能是因為部長如此尖銳而嚴格,公司內部的許多人都被教訓過,部長感覺在公司裡格格不入,成了孤傲的象徵。   不過部長家與我的宿舍方向相同,所以下班後,我們偶爾會在車站相遇。   某一天,我鼓起勇氣,對著在月台上候車的部長說:「部長辛苦了。」   我只是新進員工,跟部長幾乎沒有任何往來,因此部長一開始有點驚訝。從那時候開始,我只要在車站遇到部長,就會主動向部長攀談,慢慢地拉近彼此的距離。有時候,我還會針對工作上發生的情況,詢問部長該如何解決。   我想或許每個人都一樣,遇到年輕的新進員工問:「該如何處理?」幾乎沒有前輩會直接拒絕:「誰知道?不要問我。」   部長也不例外。「這時候可以怎麼做」、「我以前都是這麼做」,部長給了我許多建議。   透過這些往來,部長相當賞識我。我不只能夠聆聽部長的意見、像跟班一樣參加部長與客戶的會議,也曾陪同部長與其他廠商的業務部長在高級料亭用餐。   只因為我主動攀談,就經歷了許多一般新進員工無法體驗的事物,我非常感恩。   我曾說:「取悅長輩非常重要」,這正是因取悅長輩而獲得許多寶貴經驗的最佳事例。   此外,還有一位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長輩,那是一位大家敬而遠之的女性資深職員,感覺就像公司內部的「嬤嬤」。   回想起來,當時她的年紀頂多三十出頭,用「嬤嬤」稱呼她實在失禮。不過那個年代,絕大多數的女性因結婚而離職時都還不到三十歲,所以大家才會如此稱呼三十歲後還待在公司的女性。   她十分嚴厲,幾乎沒有人想親近她。   不過我的個性原本就是「越是大家討厭的人,我越會主動親近」,當我看見她在員工餐廳吃午餐,我便主動詢問:「可以坐在您的旁邊嗎?」   和前述部長的情況相同,她一開始也有點驚訝。不過,透過我多次嘗試,果然還是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之後,她也給了我許多建議。   從「這件事是那個課長的地雷,要小心哦」到「那個人喜歡日本料理」、「那個人之前和那個人交往」等公司內部的小道消息,她都會先說:「絕對不可以告訴其他人哦!」再偷偷地告訴我。真的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事情都有。無論是部長還是這位女性前輩,接近大家敬而遠之的人,可以獲得許多有趣的資訊以及寶貴的經驗。   我這麼做,不是為了「想要出人頭地」或是「希望能夠獲益」,而是單純對那些人有興趣。   我明白大家對他們敬而遠之是有原因的,因此能夠做為借鏡;然而親自與他們對話之後,我也發現許多事「原來大家都誤會了」。   這十分耐人尋味。   我不是要告訴各位,接近「大家討厭的人」很重要。只是覺得,主動接近各式各樣的人,進而建立自己的人脈並非壞事。   比如說在部長帶領下,我得以見到客戶的管理階級、聽到高水準的對話,進而了解「原來這個層次的人是這麼想的」。這些真的是極具價值的經驗。   雖然我恰巧於三年後離開松下電器,我相信,如果我持續在組織裡工作,一定能不斷運用當時的經驗。當然對我的漫畫來說,這些經驗也很值得參考。   因此,我認為人應該要抱持「不吝賜教」的態度,盡可能接近其他人,尤其是在年輕時。   雖然態度積極,有時候可能會不小心激怒對方,但屆時再隨機應變即可。   相反地,如果身處的環境只有對自己而言「很舒適的人」、「很舒適的地方」,也就是說,只以自己的標準而活,便無法開拓人生的道路。而且隨著年紀增加,到了三十歲、四十歲,人生的道路會變得越來越狹窄。請切記。   不要只與容易相處的人、同年代的人接觸,與類型稍微不同的人來往,是非常好的刺激,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體驗。   一開始當然需要很大的勇氣。   有時候,甚至會讓你覺得不太愉快。   不過,你的收穫將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稍微「再挑戰一下」。
  經常聽到人家說:「不要畫地自限。」或是「超越自我極限。」   這些事情的確很棒,不過我覺得「超越極限」的說法有些言過其實。換成我的說法,應該是「再挑戰一下」。我覺得這樣恰到好處。   舉例來說,平常開會完全不表示意見的人,試著在開會時提出看法,即使只有一句話也無妨   ——像這樣「挑戰一下」。或者是「今天來設法提升」一小時內可以處理的工作量,這樣的「挑戰一下」也很好。   雖然這些做法都可說是「超越自我極限」,不過就其意義來說,我覺得只是「再挑戰一下」的程度而已。   人很容易設定像是「超越極限!」這樣感覺虛無飄渺的目標,說穿了,我們根本無法達成如此遠大的目標。   與其那樣,不如每天依照「只要稍微踮起腳尖就可以摸到」的標準持續嘗試。這樣的生存之道,更符合我的個性。   之後,只要達成小小的目標,觀念與眼界自然就會改變,並決定「下次再來挑戰一下」。   重點是累積。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超越自己的極限。   為「自己沒有成長」、「再這樣下去好嗎?」感到不安的人,很容易因為看見朋友、同事很努力,而為自己設定過高的目標。我認為,這個方法不太好。   如果想要打破現狀,應該著眼於「只要再挑戰一下就可以達成」的事物,而非遠大的目標。我認為,達成一個接一個的小目標,是讓自己成長的最大訣竅。

作者資料

弘兼憲史

漫畫家。1947年出生於日本山口縣,早稻田大學法學系畢業後進入松下電器工作。3年後離開松下電器投入漫畫創作,1974年於小學館『ビッグコミック』以「風薫る」一作正式出道。1983年開始連載《課長島耕作》,並於1991年以該作榮獲第十五屆講談社漫畫賞;1995年開始連載《黃昏流星群》,並於2000年榮獲第4屆文化廳多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2003年榮獲第32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大賞;2007獲頒紫綬褒章。

基本資料

作者:弘兼憲史 譯者:賴庭筠 出版社:無限出版 書系:Flower 出版日期:2014-12-31 ISBN:9789869108249 城邦書號:A1660018 規格:平裝 / 單色 / 22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