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投資理財
有錢人的用錢習慣就是和你不一樣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有錢人的用錢習慣就是和你不一樣

  • 作者:藤川太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4-12-03
  • 定價:310元

內容簡介

你是否受限於這些錯誤的思維? 本書告訴你只有有錢人才懂得實踐的金錢新常識! 要過富翁一般的生活,就必須先擁有富翁一般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所擁有的金錢觀念中,有許多都是似是而非、錯誤的思維,例如「有了房子,才算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人」、「讓錢躺在一般的存款帳戶裡太可惜了」、「有了孩子就要投保教育保險」等等。我們常常受到錯誤的思維束縛而毫不自知。 本書作者藤川太本身就是財務規劃顧問,在輔導家庭改善家計的過程中看過許多的案例,並歸納出數種成為不同類型的有錢人的方法。只要能夠掌握正確的方向,並努力實踐,假以時日,要成為億萬富翁將不再是夢想。 作者藤川太為日本的財務規劃顧問,在執業的過程中,幫助了許多家庭改善家計。他藉由本書歸納了許多有錢富翁的習慣、對金錢的想法及用錢方式,並期望閱讀本書的讀者,都可以學習有錢富翁的思維模式,檢視自己的生活,打破就有的錯誤觀念,走上通往富裕生活的道路。 本書一開始先整理、分析了幾個富有人士的案例與生活型態,之後便歸納多項富有人士的生活習慣與致富的方法,如「透過數字來確認通往有錢人的道路」、「生涯規劃造成的影響」、「不要一開始就奢望富裕的生活」、「投資重於消費」、「高收入類型的人鎖定好學校」、「就算成不了有錢人,也要培養賺錢的能力」等。更針對靠節省而成為有錢人的類型、透過投資而富有的類型、高收入類型等富有人士類型,分門別類地分析各項類型的致富思維、生活習慣,並說明如何從各類型身上的富有人士學習致富之道。 【名家推薦】 ◎朱竹元(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陳清港(普萊德科技董事長)

目錄

前言 序章 金錢的常識改變了 第一章 潛藏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有錢人 案例研究一 繼承世代資產的有錢人 案例研究二 節省而成為有錢人 案例研究三 透過不動產投資而成為有錢人 案例研究四 創業成功而成為有錢人 〈專欄一〉生涯規劃成為未來的動力 第二章 通往一億日圓的道路模擬 透過數字確認通往有錢人的道路 資產的形成不是一蹴可幾的 複利效果的極限 生涯規劃造成的影響 家計的五個層級 累積每一件小事 尋找「導師」 有錢不一定幸福 〈專欄二〉有錢人再生產有錢人 第三章 光靠節省就構築起資產的人們的教義 增加收入的來源 夫妻共商家計大事 自己製造出落差問題 不要一開始就奢望富裕的生活 讓自己的消費模式能具體呈現 區隔固定支出和可變支出 省錢達人的投資在於削減固定支出 別在孩子身上投注不必要的花費 隨時保持冰箱內部清爽 鄰家的草坪其實沒有比較綠 很多作風豪奢的有錢人都是山寨版 你的人生究竟是誰的? 把窮神掃地出門 〈專欄三〉參加私立學校考試比較好嗎? 第四章 投資者類型的人擅長面對失敗 投資重於消費 注重伴侶對金錢的價值觀 投資者類型的人都投資些什麼 事實上短時間之內就賺大錢 有錢人都從事國際分散投資嗎 善加利用槓桿原理 買房子就可以成為資產嗎 投資者類型的人不買房子的理由 壽險不是必要的!? 非常喜歡玩數字遊戲 〈專欄四〉孩子的意識可以接受的有錢人的教育 第五章 從高收入類型的人身上學到的事情 專業類型 業主經營者 受薪經營者 高收入類型的人鎖定好學校 差異從選擇職業的階段就定調了 同樣是上班族,也有等級差異 拿到了不容易拿到的資格認証,也不再那麼容易賺錢了 早期階段做準備可以發揮效用的職業、晚起步也沒多大差異的職業 解讀時代或人生的潮流 思考讓他人為我們工作的可能性 高收入類型的人偏好投資 只要同時具有高收入和高儲蓄率,創建資產非難事 就算成不了有錢人,也要培養賺錢的能力 〈專欄五〉損傷髒污的錢包証明家計一團混亂 後語

序跋

【序章】金錢的常識改變了
  我所經營的「家計重檢諮詢中心」經常有人來針對金錢方面的事進行各種諮詢。就在前幾天,也有人因為父母認為「買了房子才算真正長大」,而來商討購屋的可能性。   這樣的說法,大家想必有所耳聞。可是,如果我們重新思索「為什麼買了房子就算真正長大?」這個問題,大概沒有人能夠明確地回答。   這個世界充滿了這種「與金錢相關的錯誤『常識』或『執念』」。這些錯誤的觀念影響甚鉅,其強大的破壞力不但讓人存不了錢,有時候甚至會讓家計破產。   收入沒有增加,但稅金或勞健保方面的費用卻不斷提升。世道如此嚴峻,我們卻老是受限於這種錯誤的常識或執念,也難怪無法健全地運作家計。   首先請各位先檢視一下,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是否有以下這些錯誤的常識或執念? 執念① 「有了房子,才算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很多人結了婚,有了小孩之後,就認為接下來該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大約在泡沫經濟崩壞的二十年前,經濟持續地順利成長,不動產價格也隨之上升。在這種狀況中,不惜貸款也要買到房子確實是建構起財產的最佳方法。當時的年代,申請房屋貸款遠比現在困難得多。購買住宅就代表自己有能力籌措資金、能通過銀行嚴格的審查,「有信用的人=能獨當一面的人」的形象於焉成形。   此外,由於當時的不動產價格不斷地往上攀升,所以,如果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即代表可以構築起一定的財產。就這一層意義來看,應該也可以算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吧?   然而,現在的狀況丕變。最近,沒有自備頭期款甚至也可以借到錢了。和以前相較,銀行的審查標準也沒有那麼嚴苛,很容易就可以貸到房屋貸款。而且,不動產價格一路下滑。購屋不但不一定能形成一種資產,有時候還可能會扯自己的後腿。現在,愈是聰明的人就愈會在購屋上多做考量。「有了自己的房子就算真正能獨當一面,長大成人了」的觀念已經是過去式了。 執念② 「一上了年紀,就租不到房子了」   如果不買房子,這麼一來,「等年紀一大,會不會就租不到房子住了……」,這是很多人內心的不安。站在房東的立場,他們確實往往會考慮到,高齡者的收入不高,又或者萬一日後在出租的房子裡過世的話,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可是,這種情況也正在改變當中。   日本的人口已經開始減少,空屋率愈來愈高,尤其以地方或郊區的物件更形明顯。此外,由於雇用勞工的狀況不穩定,年輕人遲繳房租的案例增加了。到時候,房東再也無法兩全其美了。有些房東也會想,有高齡者入住總比空著房子養蚊子要來得好吧?靠著年金過活的高齡者有固定收入,拖欠房租的狀況會比工作不穩定的年輕人要少。往後將會是青壯世代急速減少、高齡人口激增的時代,因此,身為高齡者而被拒於租屋行列之外的事態應該會愈來愈少。 執念③ 「讓錢躺在一般的存款帳戶裡太可惜了」   本來,日本人偏好儲蓄,對伴隨風險的投資採取比較消極的態度。可是,從一九九九年推行「零利率政策」之後,把錢存在銀行也幾乎沒有利息可領了。於是,「讓錢躺在一般的存款帳戶裡太可惜」的耳語開始蔓延開來。國家和金融業界聯手,極力推動「從儲蓄轉為投資」的活動。   但是,錢是要拿來交換物品或服務之後才有其價值的。而這些物品或服務的價格卻像「通貨緊縮」這個名詞所象徵的意義一樣,持續下滑。也就是說,相對於物品的價值,金錢的價值持續上揚。就算沒有利息,金錢的價值依然不斷地增加。這更意味著,資產的價格也一樣下跌,所以,積極地運用反而容易遭受損失。   這麼看來,在通貨緊縮的時代裡,我們沒有必要勉強運用我們的金錢。 執念④ 「老婆沒有投保壽險也無妨」   乍看之下,這個說法似乎也沒有錯,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我們還是處在認為女人理所當然在家當家庭主婦的時代的話,或許倒還好。但是,在現代的社會中,雙薪夫妻逐漸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模式。依賴妻子的收入安排家計的情況變多了,當妻子過世或住院而少了那一份收入之後,家庭經濟因而遭受重大衝擊的情況也愈來愈多。   若丈夫身亡,家屬可以獲得憮恤年金,但是,如果過世的是妻子,家屬幾乎一毛錢都拿不到。從這個現象來看,妻子身亡造成家計困難的案例反而增加了。現在,家族人口的結構非常多樣,仍然偏執地認為妻子不需要投保壽險的觀念,實在很危險。 執念⑤ 「有了孩子就要投保教育保險」   很多人都像「條件反射」一樣思考,認為「孩子的誕生=投保教育保險」。要為孩子準備學費,教育保險是否真的適當呢?   加入教育保險這類儲蓄性高的保險,就等於是把錢存在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會把這些錢拿去運用、獲得利潤,但是,一般說來,該筆金錢的運用比率在簽約時就已經約定好,一直到期滿為止,利率都是不變的。如果在利率高的時候簽約就有利,但是,若在現在這樣低利率的時期簽約,反而對客戶不利。   「有了孩子就要投保教育保險」的觀念只適用於高利率的時代。縱觀目前出售的教育保險,許多在期滿時還回來的滿期返還金和教育金合計,都比支付出去的保險費總額要低,算是「跌破面值」的商品。其中當然也有利率還不錯的商品,但是,現在的教育保險已經沒有了以前那樣的好處了。   如果想存下孩子的教育費用,至少要選擇不會跌破面值的金融商品。除了保險之外,也應該和儲蓄存款或投資信託等其他商品做個比較吧?   看了以上的解說,你有何看法?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前很多認為正確的常識都變成錯誤的。很遺憾的,上一代的成功體驗幾乎都變成了過去式。說得更明確一點,由於時代變化的腳步加速,所以現在的成功法則可能不到幾年就不符時代所需了。   不但如此,如果想要成為更有錢的人,聽一般人的意見可能很難實現目標吧?一般人的意見或上一代的看法當然不見得就派不上用場。因為基本的思考邏輯多半都是千古不變的。   但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一點是,像一般人一樣思考、做跟一般人一樣的事情是很難成為有錢人的。如果你有一點想成為有錢人的念頭,多聽有錢人、或者可能成為有錢人的話才是捷徑。這種人以現在進行式的形態,實際累積成功體驗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在此,我們希望可以讓讀者們了解這些人如何思考,面對世界潮流的變化時如何因應?   當中或許有我們難以接受的思考方式或價值觀。可是,如果能從中擷取一點有錢人的思考方式,運用於自己的家計,就算成不了有錢人,至少很有可能對家計帶來正面的影響。

內文試閱

第一章  潛藏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有錢人 案例研究二 節省而成為有錢人
  【家族組合】                    夫 四十八歲 公司職員           妻 四十八歲 公司職員     子 二十歲  大學二年級   【收入(稅前)】              丈夫薪資 年收入六五○萬日圓         妻子薪資 年收入三○○萬日圓    【資產】   金融資產 三○○○萬日圓   不動產  三○○○萬日圓   【檔案】   在上班族家庭長大的B先生大學畢業之後,就到現在的公司上班。因為經濟不景氣的關係,年收入比以前少,但是,算起來還是比一般人的平均收入要略高一些。   夫妻是高中同學,二十四歲的時候結婚。妻子也是公司職員。因為就住在雙方老家的附近,所以孩子小時候,當夫妻外出上班工作時,就交給老家的父母代為照顧。雖然雙親都很健康,但夫妻也考量到將來可能由他們負責照護老人家。   目前房屋貸款已經繳清,每年可以存到三○○萬日圓以上。如果就讀私立大學的孩子畢業之後,一年可望能夠存上四○○萬日圓。另外,公司方面表示,以後可以領到二○○○萬日圓左右的退休金,所以夫妻退休時的存款預估可以超過一億日圓。   但是,B先生夫婦並沒有打算把錢留給孩子,不過這也並不代表夫妻兩人會將這些錢用在自己身上。目前,夫妻正開始商量如何運用這筆錢。   【對工作的想法】   自從進公司之後,就一直在當地的工廠工作。雖然換過部門或工作內容,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特別感到不滿的事情。目前的職稱是主任,底下有四位部屬,但是沒有想要晉升的野心。   和大學的同學聚會時,也不時會發現有人的薪資收入比自己高,但是他們經常要調職,要不就是忙得天昏地暗,相對地有辛苦的一面。相較之下,自己現在的工作並不是特別忙碌,也沒有調職的需求,所以薪資不是很高是情有可原的。   【對住家的想法】   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數年的一九九五年,B先生買下了目前這間住宅。由於當時的價格比顛峰時期下降了很多,覺得購屋的時機點到了,所以便買下了出售的新成屋。可是,購屋之後房價仍然持續下降,B先生覺得自己買錯了。為了多少能彌補這次的投資損失,夫妻兩人努力在十年內就還清了房貸。他們決定以後仍繼續住在這間房子裡。   【對孩子的教育的想法】   夫妻並沒有特別要孩子努力唸書。但是,因為有一半時間交由老家父母照顧,想來老人家多少在小孩的讀書方面付出了心力。直到高中之前,小孩都就讀公立學校,因此省下了不少教育費用。本來希望孩子能到國立大學就讀,可惜考試沒有過關。因為是女孩子,夫妻兩人也不鼓勵重考,直接讓女兒到考上的私立大學就讀。女兒說,畢業之後想當老師。   【對車子的想法】   沒有車子並不會妨礙到通勤和上學,所以家裡並沒有購車。也不會特別想要買車。需要用車時,就跟老家借用。前幾天也才剛跟父母一起開車旅行。   【對資產管理的想法】   B先生喜歡看日本經濟日報和財經雜誌,對財務方面的運用方式非常關心。他有三個網路証券公司的帳戶,除了個別股的投資之外,也挑戰投資信託或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外匯保證金交易(FX)。在發生雷曼兄弟風暴之前,獲利相當可觀。然而,最近投資的成效並不佳,對這方面的關心程度也不若以前那麼高了。妻子對投資比較慎重,所以將丈夫可以自由投資的金額控制在一○○○萬日圓的程度。剩下的現金則運用在定期存款或外幣存款、儲蓄型的保險等。   【對保險的想法】   剛進公司工作時,透過經常在公司出入的壽險業務小姐投保。結婚時、孩子出生時多次重新檢視自己的保單。因為保費會隨著年齡提高,他在財經雜誌上看到了保險的特集介紹,找上財務規劃顧問諮詢。重新檢視外資人壽保險的制度,結果保費比以前便宜許多。   【總結】   B先生算是相當有錢了,但是,和其他的有錢人相較,只能算是小咖。然而在他退休之際,金融資產也可望突破一億日圓。以我從事的工作性質來說,我經常可以遇到這種節省的有錢人。   這種節省的有錢人有很多都像B先生一樣,是很普通的公司員工或公務員,而且都過著踏實的生活。所以,乍看之下都讓人難以想像是有錢人。從他們的生活模式看來,也許還會被周遭的人誤以為是貧窮人家。
〈專欄二〉有錢人再生產有錢人
  形容親子關係的說法有很多種,譬如「青蛙的孩子還是青蛙(有其父必有其子)」「歹竹出好筍(平凡的父母生出優秀的孩子)」。人們常說,以金錢來說,有錢人家的孩子容易成為有錢人,窮人家的孩子容易成為窮人。原因何在?   很多人都竭盡全力,想讓孩子受到比一般人還要好的教育。譬如,如果孩子的朋友開始上補習班,做父母的就會開始苦惱:「我們家的孩子也不能落人於後。」當孩子通過一般世俗所說的好學校的考試時,就如「歹竹出好筍」所說的,父母就會顯得意氣風發。   許多有錢人對教育也很熱心,但是他們跟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是,姑且不說他們是否是刻意的,總之他們的教育傾向就是不讓孩子將來在金錢的使用上會感到拘束。為此,他們不惜大量投資金錢。他們不怎麼在乎別人。因為他們的想法是,如果做和其他人一樣的事情,將來就只能過著和其他人一樣的生活。   許多家庭都把送孩子進入好學校就讀當成第一目標,親子一起拼命地努力,當孩子終於通過升學考試時,往往就認為目標已經達成了。目標一旦達成,同時也就失去了目標。孩子雖然進了理想的大學,卻罹患了「燃燒殆盡症候群」,長久以來的努力因此功虧一簣,這樣的案例從來就沒有間斷過。   可是,如果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將來可以獨立自主生活」的話,那麼,進好學校就讀就只不過是一個階段而已。距離目標的達成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進入理想中的學校之後,該做的事情也還有一大堆。不但要更加努力念書,以期將來找到想要的工作,就算就了業,為了成功,也還是必須繼續不斷地努力。   說得更深入一點,如果想要讓孩子將來可以獨立自主,或許甚至不用進好學校就讀。如果希望孩子將來能繼承家業,那麼也或許不一定要進理想的學校就讀。有時候,不要不經思考就把孩子往大學送,當孩子高中畢業時,就趁年輕的時候訓練他從商的觀念或技術、經營的訣竅等,反而會有幫助得多。對孩子而言,繼承自家的商務,在經濟上可望成功的可能性或許會比當一個上班族要高出許多。   儘管如此,以現在的環境條件來說,要讓一種商務持續幾十年之久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經商的父母敏感地嗅到了這種大環境的變化,所以最近很多商家或事業家都有想把自己的孩子們培育成醫生或律師、會計師等專家的強烈傾向。   這些專家就是高收入職業的代表。時代再怎麼變化,應該也不會這麼容易就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吧?正因為為人父母的事業體是不穩定的,所以希望能讓孩子從事更穩定、可以得到更高收入的職業。   希望孩子們從事專業工作或者進入高報酬的公司工作,當然也是一般人共同的願望。因為從統計數字可以看出,想要從事高收入的職業,進好學校就讀是一條捷徑,所以許多有錢人的家庭也跟一般家庭一樣,擠破頭也要讓孩子進入好學校。可是,一般家庭和有錢人家庭的前提條件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教育是很花錢的事情。也有數據顯示,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進好學校的機率比較高。我們不能從這個數字就輕率地導出只要投入大筆的金錢,就可以上好學校的結論。雙親因為學力高,所以有比較高的年收入,那麼孩子的學力或許也會比較高。可是,有能力上補習班或考大學補習班的孩子和無法參與的孩子,在學力上容易出現差距,也是事實吧?就如許多人隱約感覺到,孩子是否能進好學校就讀,起點的經濟條件好壞會造成很大的差異。如果孩子的成績好的話,就算沒錢,或許也可以順利地進好學校,但是,如果不是,就要做比較戰略性的考量了。   首先要跟有錢人一樣,把教育的目的轉換為「孩子們將來可以獨立自主生活」。如此一來,儘早學習某一種技術以成為生意人或事業家的選項就可以進入考慮的範圍,而不只是一味地鍾情於進好學校唸書。或許也可以把本來準備當成學費使用的錢,拿來當成創業資金。   自行從商或創業當然不是一條輕鬆的路。可是,只把進好學校就讀設定為唯一的目標而努力不懈,這樣也未必可以得到好結果。選擇愈多,成功的機會應該就會愈多。

作者資料

藤川太

日本山口縣人。生活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理工學研究系畢業之後,於汽車公司從事燃料電池車的研究開發。之後以財務策劃顧問的身份自行創業。有鑑於和國外相較之下,日本的金融交易環境太過緩慢,遂打算將個人的顧問工作普及至日本國內,成立「重檢家計諮詢中心」。主要著作有《上班族二度破產》、《購買自用住宅是聰明作法!》、《家計股份有限公司化的建議事項》等。

基本資料

作者:藤川太 譯者:陳惠莉 出版社:天下雜誌 書系:日本館-商業思潮 出版日期:2014-12-03 ISBN:9789862419854 城邦書號:A1600655 規格:平裝 / 單色 / 22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