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雖然也沒踏出家門,但這是美好的一天:我的半徑5公尺舒適圈,放過自己好好生活
- 作者:Naonyan(なおにゃん)
- 出版社:大好書屋
- 出版日期:2025-10-01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折 277元
-
書虫VIP價:277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3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日本超人氣療癒系圖文作家Naonyan,最新「軟爛幸福生活指南」登場!
不擅長與人交往沒關係,坦率面對自己的感情也不錯,就算外面晴空萬里,如果只想待在家,就哪兒都不去!
人生在世,半徑5公尺內感到舒心,這樣就夠了!
令人心跳漏拍的「軟爛系」發言,將適時拯救努力過頭而不自知的你
✦如果你容易感到沮喪,就不要對自己有過高的期待
✦不適合自己的,就早點放棄
✦「不知道」也是一種努力;「逃離」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
✦不想看的東西,那就不要看;不需要知道的事,那就不用知道!
✦自己的直覺比周遭的意見更重要
✦可以留到明天做的事,明天再做就好了
✦與其戰戰兢兢與他人相處,不如一個人放空還比較幸福
日本圖文作家Naonyan有著高敏感特質和社交恐懼,曾因無法適應職場環境而罹患憂鬱症,對整天不出門的自己感到不安、發現被討厭而驚慌失措、覺得比不過別人而陷入沮喪⋯⋯這樣的她,將脆弱又倔強的自己化身成一隻粉紅兔,用帶有樸拙感的可愛插畫,搭配真誠坦率的文字,呈現日常生活中的糾結和沒自信,並在轉念後練就「擊退世俗標準」的心靈技能!
「放過自己」的生存指南,人人都能打造半徑5公尺的舒適圈
全書以輕鬆的圖文形式講述「高敏感」、「低自尊」、「社交恐懼」特質的人們會面臨的心靈困境,以及勇於拋下世俗眼光後的突破與成長。Naonyan從職場、人際、家庭、個人價值觀等面向,分享自己面對各種心靈困境與情緒風暴的逃脫對策。
✦總是不自覺與他人比較,該怎麼調適?
✦如何克服害怕被討厭的心情,勇敢做自己?
✦放棄不擅長的事情,能帶來什麼樣的收穫?
✦感到厭倦時,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如何看待父母給自己的期待?
✦無法與同事相處,怎麼做才不會內耗?
✦如何善用社群平台打造自己的祕密基地?
✦無法抉擇時,怎麼做才是最佳選項?
跟著書中可愛的粉紅兔,經歷抑鬱、自卑到走出陰霾的過程,你就能一同體會擺脫世俗眼光的輕鬆與舒適感!此外,本書特別聘請精神科醫師監修,在每篇文章附上幽默又不失專業的讀後感言,帶你跳出思緒小圈圈,減輕肩膀上的重擔!
寫給想太多、超級I人的你,在最小限度內「做自己」一點也不難!
本書沒有「高高在上」的視角,也沒有深奧的大道理,更不會熱血地要你永不放棄堅持到最後,而是藉由Naonyan自身經驗,提供不同的思考模式,為疲憊的你帶來「如果這樣做,感覺會更好」的啟發。
這本書是寫給:
# 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又想堅持做自己的人
# 不擅長社交,但想和某人當好朋友的人
# 自卑、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人
# 擔心別人怎麼看你的人
# 與父母和家人無法建立良好的關係的人
# 擔心朋友不多的人
# 總覺得自己笨手笨腳、覺得生活很艱難的人
「自己的幸福,自己最清楚!」Naonyan要跟活得很努力卻感到心累的你說:即使不熱衷社交、容易陷入內心的小劇場,你也能用最舒服的樣子活出自己!
【名人推薦】
小高潮色計事務所色長
小鬱亂入
有隻兔子|圖文創作者
郭源元|最辣圖文創作者
瑞秋廖Rachel Liao Illustration|圖文插畫家
鄧福如AFÜ|音樂人
(依首字筆畫排序)
──療癒推薦
目錄
序言
第1章:其實你不用那麼在意世俗眼光
不必害怕給人添麻煩
不需要勉強自己硬撐下去
你認定的「失敗」真的是失敗嗎?
打造自己的祕密基地
失敗時更要處變不驚
必須擁有夢想的詛咒
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會帶來很大的收穫
不需要死命道歉的處世之道
把自己當成空氣般的存在就好了
不必勉強自己做不擅長的事情
憂鬱症教會我的事
可以留到明天做的事,明天再做就好啦!
【漫畫】這不是在否定你的人格
【專欄】深入思考每句話的重要性
第2章:不擅長與人交往也無所謂
選擇不聽他人意見也很重要
為了身邊的人想提高自我肯定感
不經意的一句話,會成為某人的救贖
為什麼會害怕「被討厭」?
太過謙虛也不好
不要過度在意,坦率傳達自己的心情比較好
「不知道」也是一種努力
傷人的話,無須認真對待
其他人都是虛構的
因為跟他人比較而陷入沮喪的自己
感到厭倦時,隨時可以重來
看不慣別人大出風頭的心情
不完整的你,依然很美好
如何拿捏與他人的相處之道
適合「陰沉人」生存的時代
【漫畫】別害怕受傷,要試著採取行動
【專欄】人際關係的事,沒有誰能面面俱到
第3章: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
就算辜負父母的期待,也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試著克服前所未有的經驗
與其悲傷度日,我決定把日子過好
適當的善意謊言是可以的
接受時代的變化
【漫畫】想讓自己身邊的人過得幸福
【專欄】「把父母的意見當成參考」,維持這樣的溝通溫度就好
第4章:坦率面對自己的感情也沒問題
容易沮喪的人不要對自己抱著過多期待
被負能量拯救了
受過的傷讓你認識更多人
膽小才能長命百歲
還無法接受逐漸老去的事實
面對自己的內在課題,也是一種成長
就算一步都沒踏出家門,也能感受到幸福
光是「存在」就很可愛
同理心是最佳良藥
【漫畫】想將滿滿的寶物收藏在心中
【醫師的話】覺得活著好難?必要時可求助專業人士
結語
內文試閱
就算一步都沒踏出家門,也能感受到幸福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什麼?」我會回答「睡懶覺」,因為我就是這麼喜歡睡覺。
我喜歡在一天結束後沉沉睡去,也喜歡吃完午飯後跟貓咪一起打瞌睡。只要有空,我都在睡覺。有時候睡得比貓咪還久,我的睡眠時數應該遠遠超過日本人的平均吧。我認為這樣的自己,並沒有哪裡不對勁。
不過,我偶爾還是會對自己「睡太多」這件事,感到些許罪惡感。特別是思考「人生短暫」這件事的時候。
世人為了提醒大家要「珍惜每一天」,將人的一生換算成小時。一個人如果能活到九十歲,換算下來約有三萬三千天,大概是七十八萬八千四百個小時。因此,每一天都不能浪費,要好好認真過日子。不管走到哪,我都會聽到類似說法,也覺得很有道理。可是,一旦被這種說法束縛,就會讓自己感到無比沮喪。
因為這麼一來,就會產生「人的一生這麼短,為什麼我今天還是窩在棉被裡睡覺」的罪惡感,朝自己襲來。尤其遇到晴空萬里的好天氣時,這股罪惡感會更重。就社會的普遍認知來看,很多人會認為「天氣這麼好,不出門太可惜了」、「好天氣就該出門約朋友見面,度過充實的一天才對」。這樣的想法,總是讓我感到良心不安。
因為喜歡睡覺而感到罪惡,是令人難過的一件事
對我來說,有時候是因為憂鬱症發作,就算想爬起來也做不到。此時,如果浮現不該虛度光陰的念頭,我就會更加絕望。想休息,內心卻靜不下來;明明喜歡睡覺,卻總覺得自己在做壞事──這種糾結,在勤勉認真的日本人身上經常可見。
我向公司請長假到越南旅行時,看到很多越南人在平日中午,就躺在吊床、機車上呼呼大睡,讓我嚇了一大跳。我忍不住問當地導遊:「為什麼他們大白天就在睡覺呢?」導遊以一副「這很正常」的表情跟口氣回答說:「因為想睡啊!」這讓我嚇了更大一跳。雖然不是所有越南人都這樣,但他們將睡覺、休息視為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一件事,讓我沒來由地鬆了一口氣,內心也跟著放鬆了。
更何況,「充實」的定義是什麼?社會上所謂的「人生勝利組」,好像每天都要去很多地方、見很多人,過著看似充實的一天才算。不過,據說過著這種生活的人們,心中不時會有「我到底在幹麼」的空虛感。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真正的「充實」,取決於內心是否獲得滿足,而非採取了多少行動。所謂的「人生」,簡單來說就是「自己能用到的時間」。相較於客觀的物理時間,「覺得幸福的瞬間」只有自己才知道。就算是睡覺,只要想著「今天睡飽好幸福」、「能好好休息,真是太好了」,我認為這就是充實。只要度過了這樣的一天,不管別人說什麼,自己認為「今天也度過了幸福又有意義的一天,真是太棒了」,這樣不就好了嗎?
就算外面晴空萬里,一步也沒跨出家門、在家裡悠閒度過一天的自己,也是很幸福的。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往後的日子,我要繼續當個超愛睡覺的人。
★精神科醫師點評:獨自發呆的時間,有助於整理記憶、消除大腦疲勞。換句話說,看起來什麼都沒做,但對身體來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喔。
容易沮喪的人,不要對自己抱著過多期待
「為了一點小事就這麼沮喪的話,你以後要怎麼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啊?」
容易陷入沮喪的個性,讓我從小到大被班導提醒過很多次。有一回,我認真去思考為什麼自己這麼容易陷入沮喪,得到結論是:因為對自己有所期待。
明明應該能拿到更好的分數、明明應該能溝通得更順暢,卻都沒有發生。因為事情不會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而我也沒有自己想得那麼了不起。這就是現實。
既然如此,那我不要對自己有太多期待就好了。開始執行後,我確實比較不會動不動就陷入沮喪。就算事情進行得不順利,也會抱持著「反正我就是這樣」的心態,甚至會鼓勵自己「願意挑戰已經很了不起了」。此外,要開始做某件事時,也不會感受到多餘的壓力。比方說,像現在這樣寫著文章,我就會想著:「反正我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一行也好,就寫寫看吧!」結果一口氣就把文章寫完了。不要對自己抱著任何期待,事情反而能往正向發展。
覺得自己快要陷入沮喪時,就趕緊降低對自己的標準。畢竟日子都要過的,就不要讓自己天天處在沮喪當中吧。
★精神科醫師點評:「防衛型悲觀主義」是日本人常見的思考模式。一旦想著「反正不是什麼好事」,等真的遇到問題時,就比較不會受傷(因為一開始就不抱期望)。順利的話,就是運氣好。甚至會覺得,只要活著就賺到了。
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會帶來很大的收穫
我曾在作家朋友開設的YouTube頻道上介紹繪本。那時正好是YouTube最紅的時候,所以想挑戰看看,就答應了對方。
不過,結果卻十分慘烈。拍攝過程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講稿早已事先擬定,也練習過幾次。我是收到朋友寄來的初剪影片時,突然覺得好丟臉。
一想到自己在影片裡拿著繪本侃侃而談,就渾身起雞皮疙瘩。雖然知道這是工作,一定得確認影片內容,但我就是沒有勇氣按下播放鍵。朋友聯絡我好幾次,提醒著:「差不多要上傳了,麻煩你確認一下有沒有問題。」我卻遲遲不敢回覆。拖到最後,一秒都沒看就回了「OK」。拖了那麼久,給對方添了不少麻煩,但其實我到現在也還沒看那支影片,甚至沮喪地想著:「我真的不適合上鏡頭。」
不過,擁有「清楚知道自己不適合」的經驗是很珍貴的。因為這麼一來,就知道某些領域不必去接觸或嘗試,就此劃清界線。這麼做也算是保護自己。
雖然會因為失敗而感到沮喪,但要是知道自己不適合的話,也算是一大收穫。希望我以後都能這樣想。
★精神科醫師點評:人類就是要分工合作。不適合自己的事,一定會有人幫忙做的。做自己適合的事就好。
延伸內容
【本書特色】
☆以圖文書形式講述高敏感、低自尊的心靈困境,輕量而深刻的自白,隨手一翻就好療癒。
☆內容精彩多元,結合短文、插畫、主題漫畫與專欄,讓人忍不住一頁一頁看下去!
☆全書經由精神科醫師監修,隨篇點評與短文補充,幽默又不失專業,輕鬆獲取不同觀點。
【日本讀者大好評】
「推薦在感到心累、覺得疲倦或有點憂鬱的時候看這本書,作者溫暖、貼心、細膩的鼓勵與思考方式救了我。一本能讓人會心一笑的書。」
「讀完後,內心覺得輕鬆不少,很符合目前的心境。長時間處在不穩定的情緒與環境中,總是覺得進退兩難。因此,抱著『就算一瞬間也好,希望能讓內心變得輕鬆一點』的心情買了這本書。看完之後,很慶幸自己當時有買下這本書。」
自序
大家好,我是Naonyan。我是個在社群媒體上畫一些心理相關插畫的閒人。
雖然我現在每天在社群上分享自己的心理狀態,但是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時候,我因為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以及面對格格不入的職場環境,曾經引發了憂鬱症與適應障礙,向公司請過兩次長假。
後來雖然走出憂鬱症的陰影,但只要跟人見面聊天就覺得好累。我正是抱著這樣的煩惱,不斷否定自我,一路走到了今天。
某天,朋友告訴我:「Naonyan,我覺得你是HSP耶~」
「咦?HSP?那是什麼啊?」
聽朋友這樣說,我立刻找了HSP的書籍來看。
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敏感、容易受傷的人。這不就是在說我嗎?
在那之後,我透過社群媒體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憂鬱症、HSP,因此,結識了許多人,日常生活也有了些許變化。出了書、也舉辦了座談會。但問我有沒有感覺比較輕鬆⋯⋯我還是沒辦法把話說死。
每天持續更新社群媒體,心也是會累的。連保密許久的帳號都被家人發現。增加了不少過去沒遇過,但依然覺得活著好難的狀況。
活著,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啊⋯⋯
不如,累了就休息吧,有問題就直說。
就算外面晴空萬里,如果想待在家裡,就在家好好放鬆吧!
我也是最近才學會肯定這樣的自己。
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不要把事情看得那麼嚴重」的思考模式以及我的生活感想。那麼,現在就開始吧!請大家慢慢閱讀~
作者資料
Naonyan(なおにゃん) 日本茨城縣出生,北海道大學文學系畢業後,任職於出版社。負責繪本編輯,卻因與職場環境格格不入,被診斷罹患憂鬱症,因此選擇離職。離職後,成為繪本作家。 2020年起,在X(前Twitter)分享自己罹患憂鬱症、覺得「活著好難」的相關貼文,引起廣大迴響,2023年10月追蹤人數突破22萬人。著有《從憂鬱中逃跑:開啟療癒與重生的心靈之旅》、《100年後大家都死了,所以決定不要想太多》(暫譯)、《輕鬆消除內心不安,打破憂鬱插畫集》(暫譯)等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