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少年讀人類的故事3:敵人變成朋友(人類大歷史哈拉瑞給少年的力作)
- 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 出版社:未來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4-07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折 379元
-
書虫VIP價:379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0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阿斯asu大探險!Minecraft突變怪物圖鑑大百科
-
媽媽是房子(法國千頁獎童書大獎)
-
超級數獨 Super Sudoku:博士級(高階)
-
超級數獨 Super Sudoku:大師級(中階)
-
你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 [精美書盒典藏版](1:1真實比例小寶寶立體書,呈現媽媽懷胎九月的胎內樣貌)
-
慈悲的英雄:千手觀音的故事
-
看名畫,學寫作──從藝術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思考力、判斷力、創造力、表達能力和美學素養
-
長大後的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都能修好的人、想像力豐富的人、很會開車的人……33個未來生活的想像,培養不一樣夢想的指南書
-
身高體重剛剛好:陪你面對孩子成長發育的27種煩惱
-
角落小夥伴:善用時間的方法
內容簡介
全球熱銷2,500萬冊《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
獻給青少年的最佳社會學與世界史入門系列第三彈!
★國際觀X思辨能力X SDGs X發現自我力量★
這些問題的答案來自一個非常奇特,而且真實的故事。
跟著哈拉瑞發現一萬年前令人震驚的人類歷史祕密,透過歷史重新掌握改變世界的能力!
【從歷史脈絡培養國際觀、SDGs意識與思辨能力】
★培養SDGs永續發展目標意識:目標4「優質教育」、第10項目標「減少不平等」、第16項目標「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第17項目標「夥伴關係」
★符合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能力指標—全球議題探究反思能力
★培養國際觀與思辯能力:從人類歷史脈絡認識多元文化,理解人類如何相遇、合作與共存,培養全球視野與包容心
【各界專家驚豔推薦】
李文成/歷史作家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作家
馬雅人/FB馬雅國駐臺辦事處
洪 蘭/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莊智鈞/建國中學校長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顏安秀/國小校長、作家
(按筆畫順序排列)
★國際觀X思辨能力X SDGs X發現自我力量★
當代思想權威哈拉瑞教授給青少年的歷史課,身而為人,不可不知的人類大歷史都在此:
你害怕和別人不一樣嗎?
為什麼歷史上不同的民族會發生那麼多戰爭?
只因為他們講不同的語言,信不同的神嗎?
其實「時間」就像魔法師,能夠改變一切,而歷史上最聰明的發明「金錢」,可以讓互不相識的外國人相互合作。
古往今來,人類有太多事無法達成共識,想改變現狀,必須有人率先出來接受新事物—
也就是當那個跟大家不一樣的人。
所以不一樣的人和事並不是壞事,而且未來的人類肯定也會和我們不一樣。
全球暢銷書《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
以獨具特色的寫作風格,為少年讀者量身訂作,《少年讀人類的故事》和你一起探討:「 為什麼這世界的人與事不會永遠不變?」
這一次,讓我們跟著哈拉瑞理解人類的多樣性,學習如何彼此合作、共同生存,理解多元文化、培養思辨能力、建立世界公民意識!
序跋
前言:你跟大家都一樣嗎?
你是不是有時候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你是不是有時候想要跟身邊的人做不一樣的事,有不一樣的想法,穿不一樣的衣服,聽別人可能不喜歡的音樂?或者別人都說不好的事,你覺得其實很棒?是不是有時候,覺得身邊的人只想限制你,把你變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有些人說「不一樣」是不好的,因為如果你的想法和作法跟身邊的人不一樣,大家會沒辦法合作,當不了朋友,甚至可能攻擊你或傷害你。所以那些不喜歡「不一樣」的人會說,最好把整個世界分成一個個整齊的盒子,每個盒子裡都是想法和作法一樣的人。在這些整齊劃一的盒子裡,他們把其中最重要的一種稱為「國家」,例如臺灣、日本、韓國和菲律賓;那些和自己不在同一個盒子的人,就叫做「外國人」。
那些喜歡把所有的人都放進盒子裡的人說,你只能待在其中一個盒子,而且要和盒子裡的其他人講一樣的語言,穿一樣的衣服,聽一樣的音樂,吃一樣的食物,玩一樣的遊戲,信一樣的神。要是你跟同一國的人不一樣,就無法跟大家和諧相處,只會造成衝突。如果去了另一個國家,因為你是外國人,不屬於那裡,他們也不會喜歡你。
「盒子人」說,世界就是這樣。希臘人應該住在希臘、說希臘語、吃希臘食物、玩希臘遊戲、信希臘的神。而加拿大人就要講加拿大語、吃加拿大食物、玩加拿大遊戲、信加拿大的神。
但事情才不是這樣。加拿大人根本不是講加拿大語 ― 世界上也沒有這種語言。大多數加拿大人講的語言,是跟英國人一樣的英語,或是跟法國人一樣的法語。也有些加拿大人講因紐特語或奧及布瓦語,甚至有些是講希臘語 ― 因為他們或爸媽是從希臘來的。反過來說,也有很多希臘人會講英語和法語,就像那些在英國、法國和加拿大的人一樣。講到大家信的神,也跟語言一樣複雜。以希臘的神為例,很久很久以前,希臘有很多神 ― 你可能聽過其中一些,像是宙斯、阿提密斯和雅典娜。但今天在希臘,幾乎沒有人信這些神,多半是信耶穌,也有一些信阿拉,少數人信溼婆,還有很多人是哪個神都不信 ― 在加拿大、奈及利亞和印度也是如此。所以那些人說世界是一個個整齊的盒子,根本就不是真的。同一個國家的人會說不同的語言、信不同的神;而不同國家的人可能說一樣的語言、信一樣的神。
要是你對那些「盒子人」講這些,他們會火冒三丈,說事情不應該是這樣。在他們看來,如果希臘人愛吃義大利菜、說英語、信亞洲的神,實在是大逆不道。「盒子人」希望他們能回到過去那樣,做個真正的希臘人。
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就算回到過去,你會發現所有的事情一直不停在改變。五千年前,根本還沒有現在這些國家、語言或宗教。那時候還沒有希臘,沒有加拿大、奈及利亞,也沒有印度。沒有人講英語、法語或希臘語。沒有人信耶穌、宙斯或溼婆。沒錯,五千年前已經出現許多國家、語言與宗教,但是和現在很不一樣。那是因為人們不斷遷徙,有了新的想法與作法,才出現現在的這些國家、語言與宗教。
舉例來說,當年第一批信耶穌的希臘人,一定跟身邊的人很不一樣。連他們的爸媽或祖父母都沒聽過這個來自異國的新宗教。要改變現狀,必須有人率先出來接受新事物 ― 也就是要當那個跟大家不一樣的人。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和身邊的人不一樣,其實再正常不過了。從前生活在你們國家的人,也大都和現在住在這裡的人不一樣。就算人們維持和從前一樣,吃相同的食物、講相同的語言、信相同的神,隨著時間過去,一切都會改變!神明、語言、食物和人都會變得不同。
可是我們這麼努力維持不變,為什麼事情還是會改變呢?為什麼所有的民族、國家、語言、宗教都跟以前不一樣了?舉例來說,為什麼希臘人現在信的不是宙斯和阿提密斯,而是改信耶穌?那些新的神是從哪裡來的?各種外來的神碰在一起,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更重要的是,外國人碰面了以後會發生什麼事?舉例來說,如果你見到某個講外國語言、吃奇怪食物、來自遙遠國家的人,會發生什麼事?如果是你漂洋過海,到一個陌生地方,又會發生什麼事?你們會打架,還是會相處愉快?兩個天差地別的人該如何合作,甚至變成好朋友?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從沒聽過的故事。
而且這是真實的故事。
★「錢」的故事
漢尼拔的最後一個問題其實非常重要。很多人到現在都還在問這個問題。要了解金錢背後運作的道理並不容易,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和錢脫離不了關係。像是你的爸媽,可能每天都得辛苦工作好幾個小時,就為了賺錢 ―大多數成人一生的大半時間都在做這件事。你想請他們給你買雙新鞋、帶你去遊樂園玩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說:「對不起,我們家現在沒那麼多錢。」你可能也幾乎每天都會用到錢,用來買零食,或是有人送紅包給你當作生日禮物。你可以把錢先存起來,預備買一些特別的玩意兒,像是滑板。
「錢」正是迦太基市場以及人類史上其他大型市場的成功祕訣。正因為有了「錢」這種東西,許多互不相識的外國人,也能和睦相處、相互合作,對於物品的價值達成共識。但錢到底是什麼?
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人,曾經發明不同的錢,但是背後的道理都是一樣的:他們發明這種大家都想要的東西,而且願意用它來換取鞋子、無花果或滑板。迦太基市場剛成立的時候,大家是用黃金、白銀這樣的貴金屬來當作錢。幾個世紀後,以弗所和附近城市的人想到,何不把這些金屬鑄成漂亮的錢幣?後來赫拉克利特和他父親這樣的希臘商人,把這個概念帶到迦太基,於是迦太基人也開始鑄造錢幣。
其他的國家也有各種類型的錢:像是在東非與南亞,用寶螺殼當作錢。寶螺是一種特別漂亮的貝殼,產在非洲和亞洲某些島嶼和海岸。這些地方的人用寶螺殼來買稻米、黃豆或豬。居民帶著整袋的寶螺殼上市場,用來買鞋子、鍋碗瓢盆、請人理髮,或是其他任何需要的東西。
現代,大多數國家的錢是五彩繽紛的紙鈔,你自己可能常常使用。但是現在,全世界大多數的錢既不是金屬硬幣,也不是紙鈔,當然更不是貝殼。你知道今天大多數的錢長什麼樣子嗎?
答案是電腦裡的電子資訊。我們說:「某人有一百萬元」,意思不是他在家裡有一百萬枚一元硬幣,也不是一萬張 100 元的紙鈔,而是在某家銀行的大型電腦裡有一個檔案,記錄著這個人有一百萬元。如果他想花 1,000 元買一雙鞋,只要把這些「電子錢」轉到店家的帳戶就行了。就算店家位在遙遠的外國,他可以用信用卡,或是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按個幾下,幾秒之內,對方就能收到這筆錢。把錢轉給店家後,他在銀行電腦裡的檔案就會顯示少了 1,000 元,而店家的電腦檔案則多了 1,000 元。如今,大家不管是買鞋、買腳踏車、買房子,甚至是買太空船,只要把電子錢在電腦之間搬來搬去,就能從世界各地買到這些物品。
這些不同型式的錢真的太實用了,有了它們,讓各種物品的買賣(從鞋子到太空船)變得如此簡單。現在去市場買東西,不用推著一整車的無花果,只要用小錢包裝著硬幣和紙鈔,或是帶著智慧型手機裝著電子錢就行了,不用擔心錢會爛掉。一車的無花果很容易腐爛,但硬幣、紙鈔、信用卡和電子錢就沒有這些顧慮。
或許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家都想要更多的錢,有了錢讓交易變得更方便。薩波妮拔很難用無花果來買鞋,因為鞋匠溫阿蒙就是不愛吃無花果。但如果你是拿著錢走進商店,可以肯定的是,就算脾氣最壞的鞋匠也不會對錢說不。
我們已經太習慣錢的概念,所以覺得沒有人不想要錢。但這件事其實怪得很。除了人,其他動物對錢都不感興趣!如果讓一頭象來選擇,是要一顆無花果、一個裝滿百萬紙鈔的手提箱或是裝滿亮晶晶金幣的箱子?那頭象顯然會選無花果。那人類為什麼這麼喜歡紙鈔和金幣?
原因是我們都聽過關於錢的故事。我們聽說錢有某種價值⋯⋯而且相信這個故事。錢的本質並不是來自於構成錢的黃金、紙鈔或貝殼。它其實就是一個故事。你這輩子第一次遇到錢的時候,應該是有人拿著一枚硬幣或一張鈔票,跟你說了一個關於它的故事。他們說:「你看到這個東西了嗎?這個東西很有價值喔!它等於一千顆無花果!如果你想要一枚這樣的硬幣或一張這樣的紙鈔,得辛苦工作一段時間才能得到!」要是你相信這個故事,而且身邊的人也都相信―那枚硬幣或那張紙鈔就真的具備那樣的價值。
金錢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故事。因為全世界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這個故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龍的牙齒可以變出戰士,或是宙斯這位神能把螞蟻變成人。可是人人都相信金錢,相信用錢能把無花果變成象。只要你有夠多的無花果,就能把它們賣掉換成錢,再用這些錢去買一頭象。
正是這套關於金幣的故事(而不是金幣本身),讓千千萬萬個外國人在迦太基市場能夠順利交易。就算大家在其他的故事上有不同意見,但是這套錢的故事能讓大家對一雙鞋或一頭象的價值達成共識。只要大家使用同樣的金錢貨幣,就能輕鬆合作,把無花果、鞋子和象賣給對方。自序
本書所描述的事件都是真實的,地點也是真實的,而歷史人物,像是迦太基將軍漢尼拔、羅馬皇帝瓦里烏斯,也都是真實的人物。但是為了讓故事更生動,我自作主張,安排了一些虛構人物,像是迦太基女孩薩波妮拔、羅馬水手蓋烏斯。不過我們在敘述事件與描繪插畫的時候,都盡可能的還原本來的樣貌。想要了解幾千年前發生的事,得靠古人留下來的故事與物品。然而時間經過了幾千年,這些故事變得模糊,留下來的物品也都散佚遺失,所以我們還是有很多事情不得而知,因此有些地方我會做一些合理的猜測來填補空缺。
另外,在本書中,我把猶太教、基督宗教與穆斯林的那位大神稱為「天父」(Sky Father),而不是單純稱為「神」(God)。你可能想知道我為什麼做了這樣的選擇。我的想法在於古代人信的神很多(像是宙斯和巴力),現代人也有信奉其他的神(例如溼婆)。而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相信的那位才是真正的「神」。雖然所有的神都十分相似,我還是希望能找出一個詞,特別用來指稱猶太教、基督宗教和穆斯林的那位大神。我最後的決定就是「天父」,因為不論猶太人、基督徒或穆斯林,都相信自己的神就像是一位住在天上的偉大父親。
延伸內容
作者資料
哈拉瑞 (Yuval Noah Harari) /文 1976 年出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博士,曾任教於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目前是劍橋大學「存在風險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公認是目前影響力數一數二的公共知識分子。 著作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 世紀的21 堂課》(合稱《人類三部曲》)、《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以及《人類大歷史:知識漫畫》等書,已譯為65 種語文、全球銷售 4,500 萬本。英國《衛報》讚揚《人類大歷史》一書讓非小說類市場氣象一新,使「聰明的書」人氣大漲。 2019 年,他與先生亞哈夫(Itzik Yahav)共同成立 Sapienship 公司。這是一家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公司,致力於教育和說故事的計畫,核心使命是傳述和重述我們人類的共同故事。
基本資料
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譯者:林俊宏
繪者:理察.札普拉那.路易茲(Ricard Zaplana Ruiz)
出版社:未來出版
書系:文化館
出版日期:2025-04-07
ISBN:9786264172271
城邦書號:A2530040
規格:平裝 / 彩色 / 176頁 / 23cm×17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