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哲學
尼采先生之沒禮貌的上班哲學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我只是想好好混口飯吃啊~」 尼采先生這次要敲碎你的玻璃心 千千萬萬上班族一定要讀的職場生存哲學! 「吳課長」是典型的苦命上班族,他總是將辭職信放在上衣口袋裡,帶去上班。但為了賺取還過得去的薪水,不論心情和意願如何,吳課長都必須強逼自己繼續留在職場上,努力生活下去。有一天,吳課長遇上了存在主義的先驅--尼采,兩人聊起了工作與生活。吳課長向尼采說:「我好想把口袋中的辭職信往主管的臉上丟去!」以為能得到些安慰,沒想到尼采先生的回應竟然是:「所謂的獨立,是只屬於強者的特權!」 身為企管系博士兼上班族教育諮商師的李豪鍵博士,透過上個世紀被稱為最現代化的知名哲學家尼采之哲學理論,從中尋找能夠解決現代上班族煩惱的方法。作者整理出職場生活和人生中最常見的 34 種問題,以尼采的思路提供解答。這些問題是職場人每天都會遇到的: 【煩惱要不要遞辭呈】獨立——是專屬於強者的特權 【想做些新嘗試,卻被潑冷水】創新——我們飛得愈高,在不能飛的人眼中,看起來就愈渺小 【定期買樂透,期待人生逆轉勝】希望——是災難之首 【一直做熟悉的工作,這樣好嗎?】習慣——會使雙手伶俐、想法遲鈍 【即將和惡名昭彰的主管共事】善惡——如果不是創造者,誰都不知道何者為善,何者為惡 【要不要跟別人一樣去念研究所】虛榮——比起他人的評論,人們更容易拋棄良心 【難以選擇該走哪條路】實存——世上有一條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 【夢想爬到頂尖,卻只能做雜事?】最高——想學會飛行,就必先從站立、行走學起 【因同期同事表現良好而自卑】自卑——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著花園和植物 【真的非改變不可嗎?】變化——無法蛻皮的蛇,注定滅亡 …… 尼采是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他在本書中化身為最傑出的良師,提供大家「神準的」處方,他的解答一語道破,字字切中人生核心,能帶給絕望的人希望,給傷心的人安慰,給陷入悲傷的人快樂。本書提供職場人一個「出口」,對許多人在職場生活中所經驗或感受到的鬱悶及衝突,藉助尼采的智慧,幫助我們尋找新的洞察視野與解決方法。 這本書是尼采給不安的職場人的建言,讓我們一起向更好的生活前進!

目錄

前言 你最意想不到的職場導師:尼采 第一章 自由,是專屬克服阻力者的特別權利 01_獨立 獨立,專屬於強者的特權  在煩惱要不要遞辭呈 02_自由 沒有阻力,就沒有自由  在職場中感覺缺乏自由時 03_任職 想往上晉升,必須先往下扎根  想晉升到更高的職位,該怎麼做? 04_創新 飛得愈高,在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看起來愈渺小  想要有些新嘗試,卻被他人潑冷水時 05_良師 如果沒有好爸爸,就應當自己創造一個出來  目前為止,還遇不到好的良師! 06_神 如果上帝已死,不就應該自己成為上帝嗎?  當奉為上帝般的上司離開,內心感到失落時 第二章 價值傳遞,反問價值的「價值」 07_希望 希望,其實是災難之首  養成習慣每星期買樂透 08_習慣 習慣會使雙手伶俐,使想法變遲鈍  一直做熟悉的業務,這樣好嗎? 09_勞動 「勞動的高貴」是奴隸的夢想  盲目的勤勞也算美德嗎? 10_回憶 沒有遺忘,就沒有幸福、開朗、希望、自信,也沒有現在  過去所犯的錯,一直困擾著我! 11_疾病 在疾病強迫賦予的空檔中獲取智慧  被調到冷門職位,該怎麼辦? 第三章 道德,讓生活後退的弱者選擇 12_道德 不存在所謂的道德現象,只有道德的詮釋而已  內心感到自責,真的好累 13_善惡 如果不是創造者,誰都不知道何者為善,何者為惡  要和惡名昭彰的主管共事,真令人擔心 14_欲望 不當的想法都隱藏在一無所有的人心底  真正擁有一切的傢伙,想要的更多! 15_利己 所謂利己主義是屬於高貴靈魂的本質  公司結構調整時,希望有人能自行離開 16_虛榮 比起他人的評論,人們更容易拋棄良心  煩惱著是否也必須像別人一樣去念研究所 17_良心 感覺良心受到譴責,是如同狗咬石頭一般愚蠢的行為  考績超越前輩,心中因此感到抱歉 第四章 人生,必須再次反覆咀嚼的人生疑問 18_實存 世上有一條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  該走哪一條路,難以判斷 19_青春 我們比自己所意識到的更像藝術家  想要有新的嘗試,但已經上了年紀 20_肯定 已存在的事物中,沒有哪個是可以去除的,也沒有哪個是可有可無的  懷念過去,那段輝煌的時光 21_目的 在旅行的途中,人們常會忘記旅行的目的  對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是否算過得好,感到疑惑 22_評價 不公平是不可避免的  在公司沒拿到好考績,覺得很冤枉 23_回歸 你想再過一次,再反覆過無數次這樣的生活嗎?  覺得生活無趣,而且感到厭倦 第五章 變化,無止境的變身與進化,是強者的戰略 24_最高 想要學會飛行,就必先從站立、行走學起  夢想爬到最頂尖,卻因為只做雜事而感到困擾 25_自卑 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著花園和植物  因為表現良好的同期同事而感到自卑 26_變身 必須從駱駝變為獅子,再從獅子變為孩子  因為工作忙碌,所以沒有空參加教育訓練 27_變化 一條無法蛻皮的蛇注定死亡  心中納悶,真的非變不可嗎? 28_競爭 你們應當尋找你們的敵人,展開戰鬥  因為遇到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煩惱 第六章 自我,所謂生活,是要了解自己,愛自己,超越自己! 29_自我超越 人是必須被超越的東西  以前我也表現得很好,近來感到人生太無常了! 30_愛自己 愛鄰居之前,先愛自己!  因為沒有幫同事的忙而遭側目 31_欲望 禁欲主義是對自己的暴行  該為了組織放棄個人的欲望嗎? 32_財產 當財產超越限度時,財產就成了主人,主人則成了奴隸  別家公司要高薪挖角,我該跳槽嗎? 33_自信 必須相信自己,才能相信未來  我所做的努力,別人都不知道! 34_自我欺騙 被當成是治療劑的東西,長期而言卻會使病情惡化  像現在這樣,算過得還不錯嗎? 後記 Amor fati,愛自己的命運! 參考文獻

內文試閱

前言 你最意想不到的職場導師:尼采
你有戀人嗎?   好不容易遇到許久不見的朋友,彼此先寒暄問候,接著一定會問一個問題:「嗯,你結婚了嗎?」這時如果回答「還沒」,就會再被追問:「那麼,有交往的對象嗎?」表達方式雖然不太一樣,但其實就等於是在問:「你有沒有戀人?」想確認朋友是否安好時,問候「有沒有戀人」絕對是件比什麼都重要的事。即使衣服穿得很有「品味」,即使職位高、賺的錢又多,只要朋友身邊沒有戀人,就感覺好像豆沙包裡沒有「豆沙」一樣,只是外表光鮮亮麗,內在卻有所缺憾。戀人的存在與否很重要,戀人會讓我認知到自己的重要性,可以安撫我疲累且傷痛的心靈。總之,如果沒有戀人,原本已充滿艱險的人生道路,只怕會變得更孤單淒涼。因此我也忍不住想問:「你有戀人嗎?」萬一沒有的話,希望你現在就去找一個。「馬上!」   對職場人來說,職場上也需要一個「戀人」。在辛苦的職場生活裡,我們需要一個能幫忙照亮前方去路、安慰疲累心靈的戀人。如果是我,會把這樣的戀人稱為「導師」(mentor)。以前問朋友:「有戀人嗎?」這句話,以後可以改成問職場人:「你有導師嗎?」就好像身體有病痛就要去醫院一樣,當對職場生活感到苦悶時,就需要找導師。但是如果連能找的良師都沒有呢?這樣就未免太淒慘了,再怎麼痛苦煩心,都只好咬緊牙根。   生活中需要戀人,同樣地職場生涯也需要。「導師」(mentor)一詞,是出自希臘神話中奧德修斯朋友的名字「Mentor」。奧德修斯參加特洛伊戰爭時,將年幼的兒子泰勒馬科斯託付給曼托(Mentor)照顧指導,於是像這樣在危急狀況下需要找人幫忙時,所找的那個人就叫做「曼托」(mentor)。今日曼托(mentor)一詞已經被引申為能指引正確方向、「既明智又值得信賴的指導者或良師」之意。   換個方式再問一次:「你的導師,真的是明智且值得信賴的嗎?」萬一連你所相信且追隨的導師,也昏庸不明事理呢?如果因為這樣,而讓職場生活變得更辛苦,或使未來更加不安的話呢?這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雖然對他說的話深信不疑,但是這位導師如果缺乏真正的人生智慧,聽他的話就好像是找江湖術士看病一樣。因此在我們相信導師「存在」之前,應該要先確認導師的「資格」。   通常我們會習慣將同一個職場裡工作的前輩當成導師,這是件好事。不過若以導師的資格來評論的話,工作上的前輩極有可能也是正在為將來人生煩惱的凡夫俗子。連自己的前途都渾沌不明的情況下,自然沒有立場去為其他人的人生提供意見。前輩也如同多數的職場人一般,不僅身處無止境的競爭與壓力所引起的慢性緊張之中,他對未來的不安與恐懼從沒有停止過,而且說不定前輩也正急迫需要能指引自己的導師。   像這種情況,儘管需要導師的人很多,但實際上能滿足需求的導師卻很難找到。無論多麼急迫需要,身邊就是找不到適當的人。從一開始要找具備資格的導師就成了問題,因此到如今還在四處徘徊,尋找這位導師,就好像一名為了徵求武林高手而行走江湖的浪人般。這個現實問題令我感到著急,因此想要為這許多渴望導師的朋友們推薦一個人。如果是平常急需導師卻又因為各種原因而遇不到優秀導師的人,可以好好注意。 介紹尼采   我要介紹的導師是「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一八四四至一九○○年)。其實他很有名,即使是聽到「哲學」一詞就頭皮發麻的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大致上對他的評價是正反各半——「反對」(anti)或「狂熱」(mania)。持前者看法的人,對尼采的印象大概是下面這樣。   留著長鬍髭加上矮小的身材,滿嘴嚴厲批判的苛薄言論者;高喊「上帝已死!」的無神論者;被求婚的女人拒絕後一輩子單身、令人缺乏好感的男子;懷疑一切事物、毫不留情推翻既有價值的非道德主義者;手持棒錘,一邊研究哲學一邊自稱為「炸彈」的破壞者;因為精神異常而就醫,最後在精神病院結束這一生的人;提供法西斯哲學理論的危險思想家等等,一般來說有很多負面的形象。   但是追隨他的「群眾」也很多,稱得上是「愛好者」或「狂熱者」的他們極度推崇尼采,對他所提出的哲學相當瘋狂,狂熱的程度讓人不得不將他的跟隨者的研究稱為「當代哲學」。當然,要把尼采稱為當代哲學的創始者——甚至稱為提供基礎的哲學家亦無妨。雖然這是普通常識,不過追隨他的人們都以溫和的視角觀察尼采與他的思想,而且提出正面的詮釋。   他是對二十世紀影響最深遠的哲學家;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是以藝術家的爽朗高唱自由精神的啟蒙家;是診斷並治癒有關人與世界之病癥的精神治療師;是持有自己獨特的道德清單,邊唱邊跳地教導要活得健康的教育家;是向對生命感到幻滅的絕望者強調「懂得愛惜自己,肯定自己的健康生活」的哲學醫生等,這些他所呈現的思維轉換,被評價為對當代哲學奠定了基礎。   對尼采的評價之所以兩極化的理由是什麼?或許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在於對他(或他的思想)不理解或是有所誤解。負面評價尼采的一方,大部分是因為不認識或誤解他的真面目而討厭他,就好像不懂音樂的真正價值而覺得古典音樂枯燥乏味一樣,但即使是那樣的人,只要能了解尼采原本的面貌,或許也會加入狂熱愛好者的隊伍也說不定。 尼采,從「地下歌手」到「流行歌手」   義大利小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曾經形容,經典著作(classic)「雖然有名,但卻是沒人讀過的書」。這段話是要揭發那些聽過有名的書,但實際上卻沒讀過原著的人。雖然事實如此,但是由卡爾維諾的定義來看,尼采的書顯然也是屬於「經典著作」。因為他的著作雖然有名,事實上仔細讀過的人並不多。因此尼采總是、而且依然是「異鄉人」,也是「外星人」。於是他有如珠玉般的文字,便無法在很多人的現實生活裡引起特別的影響或改變。   相反地,還有追隨「尼采」的另一群人,被稱為「狂熱愛好者」的他們不是一般人,而是專家——具體而言就是「平常對哲學有興趣,而且深入研究(或學習)的一群人」。他們崇拜尼采,並仔細研讀他的著作。他們努力試圖從他的書中獲取洞察力與生活智慧。如果將尼采比喻為歌手,應該稱呼他為「地下歌手」比較恰當。雖然知名,但卻是只有少數歌迷圈會去消費聽歌的歌手。對一般大眾來說,就是有聽過他的名字,不是那麼陌生,因此也不會太好奇,結果也沒有欲望覺得應該好好了解他的思想。   現實狀況如此,一部分雖然是讀者閱讀能力粗淺的關係,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追隨尼采的研究者(特別是作者)也有關係。市面上介紹尼采的書特別多,以個別的哲學家來看,介紹書籍比他多的哲學家簡直屈指可數。儘管如此,還是未能成功地將他的思想廣泛介紹給一般人,因為大部分與尼采有關的著作主要都是「為粉絲而寫的書」(當然,最近有針對一般人而寫的趨勢),所以想要吸引粉絲之外的一般大眾目光,還略顯不足。尤其是想引起多數上班族(受薪階級)的興趣,總覺得還是少了點「什麼」。尼采雖有名,對一般人來說依然是「忽遠又忽近的你」。   聰明的讀者或許已經看出來了,這本書不是為了專家,而是為了「一般人」而寫。將「地下歌手」的尼采變身為「流行歌手」,是身為「製作人」的我的目標,也是我執筆寫這本書的動機。我既然不是專家(更非專攻哲學),當然深知一般人從專家哲學書籍中所感受到的艱澀和陌生,就像第一次參加的派對裡沒有任何認識的人一樣尷尬。所以本書努力試圖從一般人——而且是初學者的角度切入,為了那些平時雖然對尼采有興趣,但是卻從「粉絲用讀本」裡感覺不到樂趣的人,因此本書姑且就稱做「一看尼采就上手的說明書」吧。也就是想把門檻降低,寫一本幾乎沒有哲學基礎知識的人稍微用心就能充分理解的書。就算一個人也好,總是要增加關注,才能將尼采打造成「流行歌手」。   還有一點,我想說些實用層面的目標,先聲明這本書的屬性雖是給初學者的入門書籍,但卻不是單純以傳達尼采思想為目標的書。正如維根斯坦所說,哲學的目的「就是給捕蠅瓶中的蒼蠅指示出口」一樣,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職場人一個「出口」,對許多人在職場生活中所經驗或感受到的鬱悶及衝突,藉助尼采的智慧,幫助他們尋找新的洞察視野與解決方案。換句話說,就是「尼采給不安的職場人建言」,或是像一開始所提到的,「把尼采當成良師,更有智慧地過著職場生活」。   深入研究尼采的許多專家都說過相同的話。他們說活在早於我們一世紀之久前的尼采,他的思想仍然是「現代的」。也就是說他的視野和觀察至今還是相當適用。更進一步說,我相信對現在的職場人來說,尼采會是一位很好的「課外老師」。對於職場生活中大多數職場人感受到的各種苦悶,尼采將化身為傑出的良師,提供大家「神準的」處方。不用因為所謂「神準的」就小看他(雖然是仰慕他的一群人使用的表達方式)。因為他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許多狂熱粉絲(專家)都因他的哲學深度與高度而為之著迷。我相信尼采的處方能帶給絕望的人希望,給傷心的人安慰,給悲傷的人快樂。希望翻閱本書的讀者一定要站上尼采的肩膀,吸取對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別具的慧眼,此外也希望讀者能對尼采開始產生無限的喜愛與關心。
01_獨立
獨立, 專屬於強者的特權 Q:在煩惱要不要遞辭呈   職場生活已邁入第十年的吳相洙(오상수)課長,他在這段期間心無旁騖,自認很努力地過著每一天,但是不管活得多認真,沉重的生活看不出絲毫可以改善的跡象。每到月底,雖然有為數不小的金額匯入戶頭,但是那筆錢一轉眼就會消失,好像餵鱷魚的飼料一樣,都拿去繳信用卡費了,他也因此一直很難從負債人生裡脫身。不只是經濟上不夠寬裕,工作上也是如此。首先不僅工作本身缺乏樂趣,工作量也是再怎麼做都沒有止境,加班已是家常便飯,但要達成目標還是一樣吃力。還有,人際關係上帶來的壓力也不小,有無時無刻「挖坑」給他的上司,還有不照自己指示做事的部屬,周邊都是這些情斷意絕的人。沒有一項可以使人感到滿足的職場生活,讓吳課長疲憊不堪。   情況演變至此,吳課長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有了辭職的念頭。朋友中也有看過這樣的人,把辭呈遞出之後過得比以前悠閒,而且過得更像個人。每次看到這種人就很羨慕, 另一方面心中也會興起念頭,想說:「我要不要也趁這個機會辭職,嘗試一下新的生活?」現在吳課長該怎麼做才好?應該要果斷地把辭呈遞出去?還是再辛苦也要忍耐, 持續過這樣的職場生活比較好? A   每個職場人大概都有過一次想遞辭呈的時候。永遠都做不完的工作,讓人不禁想問「世界上怎麼有這種人」的愚昧主管,還有隨便提出缺乏常識的厚顏要求、惡言相對的無理顧客。就如菩薩所說的「人生苦海」,職場同樣也是「痛苦之海」。在職場生活中遭遇的這些痛苦,誘惑著我們辭職。嚴重一點的人就乾脆一邊隨身帶著辭呈工作,一邊下定決心說「再讓我不爽一次,一定辭職不幹」。   帶著辭呈度過一天又一天,這種職場人會在某個瞬間果敢地做出決定嗎?要是真的發生令他不愉快的情況,就會立刻丟出辭呈嗎?就如大部分人所經驗的一樣,要將心裡所想的事付諸實行,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現實生活當中有太多的束縛。每個月逼近的貸款利息、小孩的奶粉錢、子女的學費、另一半難以置信的凶狠眼神,都讓他猶豫不決。人們很難從綑綁自己的桎梏中解脫,因此獨立宣言沒有像心裡所想的那麼簡單。   於是對職場人來說,辭呈可以讓他脫離有如痛苦之海的職場,是讓他邁向自由的獨立宣言。不過另一方面,這也是想在茫茫大海中裸身向前衝,但又充滿不確定且不夠慎重的行動, 所以獨立宣言不是「無限的」挑戰,而是很容易變成「無謀的」挑戰。了解到這是無謀的挑戰之後,很多選擇都會往後延宕,一邊還說著時候未到。那麼寫辭呈——也就是獨立宣言,是「選擇」的問題嗎?這是任何人只要憑著意志就可以隨心選擇的事嗎?從結論來看並非如此。   獨立宣言應該被視為能力問題會比較妥當,而不是意志或態度的問題。因為只有具備能力和準備好的人,才能脫離目前身處的束縛,果決地宣告獨立。只要是國高中時期離家過的人, 就能輕易了解這項事實。孩子們雄心滿滿地(?)說要獨立,結果時間卻不長久,多半都支撐沒幾天就舉白旗投降。為什麼?因為會冷,而且肚子餓。孩子沒有獨立的能力,也沒有做好準備,只好舉起雙手再度回家。沒有能力支持的雄心,最終以稚氣未脫的鬧劇收尾。真正的離家出走,必須在經濟及社會上自立,才有可能堅持下去。   職場上的獨立宣言也一樣,在好端端上著班的公司勇敢提出辭呈,這種行為只有具備資格的少數人才做得到。若是做不到的人,反而要擔心會被公司要求獨當一面。哲學家尼采說過,獨立是強者的特權。 只有極少數人能保持獨立,保持獨立是強者的特權。理直氣壯地認為那是當然的權利而且試圖履行的人,不僅是個強者,還是個大膽到近乎無謀的人。 ——《善惡的彼岸》(선악의 저편)   尼采洞察到並非任何人都被賦予獨立的權利。就如他所主張的一樣,只有「極少數人」才能保有獨立的特別權利,他所說的「極少數人」就是指強者。強者是看起來「大膽到近乎無謀」、試圖「理直氣壯」履行獨立宣言的人。他們做得到的理由是什麼?因為他們已經做好獨立的準備。弱者為什麼無法宣言獨立?就是因為還沒做好獨立的準備。還沒做好準備,就算希望獨立也做不到,最終還是能力的問題。獨立如其名,意味著「獨自立足」,是指不隸屬或依賴其他事物,可以獨立存在的狀態。沒做好獨自立足準備的人,便無法從現有的隸屬或依賴狀態脫離,結果所謂的獨立,就成了只有準備好的人——也就是強者才可以享受的特別權利。   那麼不是強者的人該怎麼辦?即使心裡不舒服,還是要在痛苦的大海中載浮載沉地過日子嗎?當然不是,應該要隨時尋找宣言獨立的自由。怎麼找呢?雖然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不過想獨立的話,還是要培養能力才行。正如尼采的主張,獨立是強者才擁有的權利,而自己必須培養能力才能成為強者,也唯有如此,才能勇敢地嘗試看起來無謀又大膽的獨立宣言。既然如此,那要怎麼做才能培養能力呢? 樹木如果沒有經歷惡劣的天候和暴風,能夠長成傲人參天的大樹嗎?來自外部的不幸或逆境、憎惡、嫉妒、固執、不信任、冷酷、貪念、暴力等等,如果不是這一切,不就沒有能讓道德出現偉大成長的有利環境了嗎?會使天性懦弱的人滅亡的毒藥,卻能使強者更強壯,這時強者不會將它稱作為毒藥。 ——《快樂的知識》(즐거운 학문,原名: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   要培養力量、成為強者的方法,尼采的建議是「戰勝逆境」。他反問:「樹木如果沒有經歷惡劣的天候和暴風,能夠長成傲人參天的大樹嗎?」同時主張生活中所經歷的不幸或逆境反而是可以讓我們成長的有利環境。邏輯就是「來自外部的不幸或逆境、憎惡、嫉妒、固執、不信任、冷酷、貪念、暴力等等」反而是可以促成偉大成長的友善條件。   這裡有一項不能忽略的事實,那就是生活中了不起的成長,受個人天性的影響更甚於外部環境的因素,生命中遭遇的不幸或逆境,並非總是只有負面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幸或逆境也可能反過來變為成長的基石。人生常會遇到無法預料的困難或惡劣的狀況,這樣的逆境對弱者來說是「毒藥」,也是「不幸」,但是對強者來說有可能反而帶來「幸運」,因為強者在戰勝逆境的過程中會獲得更進一步的成長。因此那些惡劣的條件,強者「不會將它稱作為毒藥」。逆境會提供強者茁壯的機會,有什麼理由要說它是「毒藥」呢?於是我們在生活中碰到的逆境就像是「杰納斯」(譯註:希臘羅馬神話裡看守門戶的雙面神),以兩種不同的面孔出現在我們眼前。在懦弱的人面前是會吞噬他們的惡魔臉孔,在強者面前是可以幫助他們帶來了不起成長的天使化身。   尼采主張逆境是成長的機會,這也是我們經常會親眼目睹的故事。我們身邊有時能看到在獲得偉大成就後過著自由生活的人,他們都會異口同聲說現在的成功及自由不是平白得到的, 而是曾經克服過去的逆境與苦難之後才得以品嚐到。對他們而言,逆境和苦難等於是讓他們成功的條件。所以生活中的逆境會帶給我們毀滅,也會帶給我們強盛,重要的是我們的本性及能力如何看待它,我們需要能將逆境轉化為成功機會的東西。   現在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有辭職念頭的吳課長該怎麼做比較好?是寫辭呈好,還是再忍耐一下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遞辭呈——也就是獨立宣言,不是意志上的問題,而是能力上的問題。坦白說,吳課長現在煩惱的並不是到底要不要遞辭呈,他雖然想遞辭呈,但還沒準備好,所以無法付諸實行。   所以吳課長現在需要的並非要不要寫辭呈的「抉擇」,而是需要可以隨時公開獨立宣言的「準備」。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算想提辭呈也無法提。只有在已經準備好時,才有可能選擇要不要辭職,結論就是要先做準備。如果是這樣,那又應該要如何做準備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吳課長不要逃避眼前碰到的困境,而是去克服它。為克服逆境而努力的過程正是成長的機會,然後再以此為契機,才能蛻變成強者。如果吳課長因此成為強者,他就再也不需要為這個問題煩惱了,因為獨立是強者的特權。   做個總結吧。職場生涯裡總會有動過辭職念頭的時候,但是要勇敢提出辭呈、宣告獨立, 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是準備好的人和有能力的強者才享有的特權。要如何成為強者?強者是在克服生活中的逆境與苦難過程裡蛻變而成。所以最終的結論是人生的完成(成功)並不是逃避逆境、憑空出現的,而是面對逆境去克服它才能達成。只有克服逆境的強者,才能在各種情況下(不管辭不辭職)盡情享受自由。渴望自由嗎?那就不要逃避困難,必須克服它,逆境反而能讓我們獲得成長。

作者資料

李豪鍵(이호건)

以企管博士之姿在職場活躍,但是本人卻不喜歡這種稱呼,因為不希望自己的身分被定型。他追求的是差異及多元,而不是共同性,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這種傾向。大學就讀理工科系,研究所攻讀企管,在企業裡則鑽研教育(HRD),現在陶醉於人文學和哲學之中。 從上班族變身為顧問和講師的他,目前經營一間教育顧問公司——Hubiz(株),同時身兼作家和專欄作者。著作包括《愈忙愈要思考》(바쁠수록 생각하라),以及《30日人文學》(30일 인문학)。

基本資料

作者:李豪鍵(이호건) 譯者:蕭素菁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新商周叢書 出版日期:2017-02-09 ISBN:9789864771790 城邦書號:BW0626 規格:平裝 / 單色 / 3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