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放入購物車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為何信任科學:科學的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觀點
- 作者:娜歐蜜.歐蕾斯柯斯(Naomi Oreskes )
-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4-04-16
- 定價:660元
- 優惠價:69折 455元
- 優惠截止日:2025年11月12日止
- 
                    書虫VIP價:455元,贈紅利2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32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無限可能的卵:從生命起源到人類誕生,與生命共同演化的卵
 
- 
                    火新世:人類如何鑄成烈焰時代,未來將燃向何方【全球火研究首席Pyne經典作.重新定義這個時代——一部地球、人類、生態、氣候與火的共同演化史詩】
 
- 
                    Size決定世界:從動物心臟到飛機座椅,電視與油輪尺寸,從生物學到經濟學,一場關於萬物大小、比例、分布的思辨之旅
 
- 
                    科學的假象:造假、偏見、疏忽與炒作,如何阻礙我們追尋事實
 
- 
                    多重宇宙:量子力學、超弦理論、9+1維度時空,人類對宇宙的最新真相探究
 
- 
                    惡作劇數學:關於小丑、柔身術演員、宮廷弄臣的短篇故事
 
- 
                    齒顎不正: 一個隱藏的流行病的故事
 
- 
                    重塑幸福腦!腦科學家教你30天養成正向大腦的小習慣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暢銷改版)──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科學是什麼?為何我們要相信它?
◎重量級STS學者哈佛教授歐蕾斯柯斯主筆,來自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的各方討論
◎特邀台灣學界STS專業學者陳瑞麟導讀
科學與科技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的重要推力,但在社會高度發展之下,文化與政治也開始反向影響著科學的進展,甚至對科學本身提出質疑:歐美對於疫苗的反對聲浪甚囂塵上,世界各地對於核能的態度與認知也莫衷一是,各方論點打著科學與理性的大旗,卻造成愈來愈多的紛爭與歧見,讓科學漸漸失去公信力。為什麼會這樣?科學還值得信任嗎?
科學是什麼?
要解開這個問題,就必須從源頭開始尋找答案。本書起自重量級STS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歐蕾斯柯斯2016年在普林斯頓大學丹納人文講座(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的兩場演講,她首先回顧「科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時代變遷中的演變,顯示出各個時代對於科學典範的認知其實不斷演變,也藉此提出「為何需要相信科學?」的疑問:當作為圭臬的典範不斷轉變,我們相信的「科學」是否有個單一的目標,又或者是一種社群間的共識?
科學還值得信任嗎?來自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的觀點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書收錄各方人士從不同角度探究科學值得信任的原因。科學史教授蘇珊・林蒂以歷史的經驗找出科技與科學為何脫節,更提醒我們每天使用的科技都來自科學史上的重大成就。也許可以由此感受到科學「是真的」、「很有用」,從而相信科學。但即便科學與科技掛勾讓科學可信,認可現在科技與科學方法的又是誰?哲學家馬克・藍格提出面對質疑,找出競爭科學理論間共享的前提可能才是找尋答案與共識,讓科學可信的基礎。此外,本書也涵納公共政策與社會學領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並由主筆歐蕾斯柯斯針對這些看法提出回饋與反論,說明「科學基本上是一種共識」,指出科學社群達成共識的方式(例如學術論文的同儕審查)本身就是科學應該受到信賴的原因。
繁體中文版特邀導讀與編排
從回顧科學本質開始,一步步找出科學的信任問題來源,本書是針對科學與社會關係的重要讀本,貓頭鷹此次出版特邀STS重要學者陳瑞麟導讀,並以特殊編排讓讀者更方便對照評論與回饋。若要了解如何讓科學在現代社會重新獲得信任,這是一本必讀的思辨紀錄。
                目錄
中文版導讀
作者序 疫情後,科學為什麼更重要?
導論 科學的危機與轉機
第一篇 科學的價值觀與社會性 歐蕾斯柯斯
第一章    科學可信嗎?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觀點
第二章    當科學誤入歧途
尾聲    科學中的價值觀
第二篇 評論與回覆
第三章    冷凍豌豆知識論:二十世紀科學的純真、暴力與日常信任
    蘇珊・林蒂(科學史)
第四章 相信科學的理性原因
    馬克・藍格(哲學)
第五章    另一種帕斯卡的賭注:如何在風險社會中做出值得信賴的氣候政策評估
    歐特馬・伊登霍弗與馬汀・郭瓦須(公共政策)
第六章 科學的現在與未來
    約翰・A・克勞斯尼克(政治心理學)
結語
謝詞
                編輯推薦
當混亂資訊滿天飛,關於科學,你應該要知道的事
◎文/貓頭鷹出版社編輯部
  科學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但這套方法自古以來也受到相當多質疑。即便是科學發展蓬勃的現代,從疫情期間的疫苗效力、食安疑慮、核電利弊到近期的地震預報,因為新聞與網路上的各種資訊以及一些學界傳出的造假事件,科學的可信度受到日益嚴峻的挑戰。但科學真的有問題嗎?問題出在做科學的方法,還是我們對於科學的理解與要求出了問題?科學一定要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嗎?
  在懷疑科學之前,請翻開這本書,讓科學史家歐蕾斯柯斯帶我們回顧科學的本質,並藉由與史學、政治學、哲學與公共政策等各方面專家的對話,逐步了解科學為何值得信任。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娜歐蜜.歐蕾斯柯斯 Naomi Oreskes
本書主筆。哈佛大學科學史家,原本是地質學家,後來轉唸科學史,主要研究領域為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史。同時也是國際知名的地質學家、科學歷史學家及作家,除學術成就外,也時常在大眾媒體上討論科學和社會的相互影響。她發表在《科學》的文章〈象牙塔之後〉(Beyond the Ivory Tower)是對抗全球暖化的里程碑之作,曾在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得到引用。2010年與艾瑞克.康威合著《販賣懷疑的人》。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