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在彌撒中與耶穌相遇:從進堂到禮成,感恩祭的聖經巡禮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理想主義者的養成:如何在衝突世界下,推動人道干預的精神
-
人生的坑,都在歷史課本裡:人體圖像化記憶,從此輕鬆讀通歐洲史
-
竹林姊妹:從中國到美國,雙胞胎拐賣、收養、離散的真實故事【作者印刷簽名扉頁版】
-
口袋裡的心理課:144張圖看懂心理學,從心流、工作倦怠到情緒壓力,跟著佛洛伊德、榮格等138位心理學家,探索自己的內心,找出人生的答案
-
一分鐘秒懂漫畫易經:洞悉窮通順逆,通曉世事人情。原來易經這麼懂中國生存哲學,難怪南懷瑾、曾任強、季羨林這些大師都讀易經!
-
圖解螺絲全書:統括功能面、規格面、工具面、加工面,全方位實現從選用活用規格品到自行製造的實務能力
-
世紀藝術家100:從文藝復興到現代藝術,百位巨匠的美學探索
-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過程。各種社會生產關係是由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
從工業社會向資訊社會轉化經歷兩個階段,即數字化階段和資訊化階段。在數字化階段中,主要是資訊技術的發展和資訊技術的應用。計算機的應用、網絡設施的建設、互聯網的崛起是這個階段的代表;而資訊化階段的特徵,是資訊作為生產資料和商品在經濟生活中處於重要的地位,在這個階段,技術不再占主導的地位,而退一步成為獲取、加工和傳播資訊應用的工具,作為資訊社會本身的靈魂--資訊,將成為一種最高效率的生產力。
中國資訊化的進程,已經完成了技術層面的從購買國外的資訊產品進行基礎建設到自主資訊技術的開發,應用層面從簡單的資訊發布到大量資訊的檢索、處理和應用,以及電子商務的大量應用與開發的過程,正在向資訊社會大步邁進。
當中國滿懷熱情擁抱資訊化社會燦爛前景的同時,也該認真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與教訓,對資訊技術、網絡技術對社會發展所產生深層的正面與負面的影響進行科學的分析與研究,並提出相應的戰略規劃與對策,中國資訊化的腳步會走得更穩更快。
作者資料
熊澄宇
美國楊百翰大學博士,清華大學教授;現任清華大學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兼任國家資訊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多所高校兼職及客座教授。 主要出版物有:《資訊社會4.0》、《新媒體與創新思維》、《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名著選讀》、《中國現代遠端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今日媒介:資訊時代的傳播媒介》、《軟邊緣:資訊革命的歷史與未來》、《數位媒體:技術與應用》、《數位相機入門》等。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