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恐懼的原型︰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里人格深度探索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商周、啟示全書系66折起!

內容簡介

德國心理學經典,銷售超過百萬冊,15國語言授權 你害怕讓人透不過氣的關係?或者時時恐懼會被拋棄? 你對日復一日的生活感到徬徨?或者對改變感到不安? 本書帶你發掘心頭烏雲密布的原因,陪你在心理上重返現場, 瞭解與接納恐懼,對舊傷做適當彌補,勇氣與力量將再度萌生。 ----------------------------------------------------- 恐懼是一種警訊,暗示我們「哪裡不對勁了」,或許是一個我們不願經歷的處境,或是一樣我們不曾正面迎戰的東西,而我們用恐懼做為封條,把它封在心靈角落。心理學權威李曼醫師由恐懼的根源符應出四種人格,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內心的拉扯,尋找自我與人際調解的契機: 分裂(害怕失去自我,避免與人往來);憂鬰(害怕分離與孤獨,落得百般依賴);強迫(害怕改變與消逝,守著熟悉的事物);歇斯底里(逃避既定事實與規範,專斷自為)。 每個恐懼都有一個前身,與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成年人害怕什麼、恐懼來襲時的規模與強度,都涉及童年時期的經驗,書中援引許多真實個案︰ 一個男人走進婚姻介紹所,翻閱相簿,想從中選一位最不合他意的小姐;這麼一來,她就不可怕,不會挑起他的情感。 一位女孩始終不愛某位追求者,但她覺得不能讓對方失望,因為人家很需要她。她無法說不,她不願這麼做,當她拒絕對方求婚時,心中滿是罪惡感。 一位三十多歲、嚴重強迫人格的女子,穿衣脫衣要花掉一個半鐘頭,洗澡要兩個小時。強迫病灶轉為害怕接觸,情況嚴重到一看到「不乾淨」的東西就覺得自己不潔。 一名男子害怕搭乘快車(因為站與站之間距離太遠,他怕無法下車),也無法乘坐電梯、開車過橋,更怕單獨待在房間裡,唯恐天花板會掉下來。 這是一趟人格探索的精神分析旅程。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知識與經驗為基礎,介紹四種人格的典型特質——受天性、童年環境、父母師長的個性、社會與規範所影響。重思我們所來自且身處其中的整個互聯的世界,將使我們的人格更趨完整與成熟。

目錄

作者序 恐懼為本質與生命之矛盾 第一章 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 害怕交出自己,害怕展現自己的弱點會被別人當作是瘋子,他就永遠不敢說,恐懼逐漸累積,終至他難以承受的地步。接著,恐懼潰堤,一發不可收拾。他喪失理性……他把恐懼轉換成外在世界的某樣東西,如此他可以比較容易迴避、抗拒或消滅;但藏在內心的恐懼卻讓他舉手投降。 分裂人格的感情世界 分裂人格的侵略性 環境因素 分裂人格的故事 補充說明 第二章 害怕做自己——憂鬱人格 有什麼辦法可以不受分離與失去的恐懼所困?唯一的對策是發展獨立自主的能力,不再分分秒秒依賴另一個人而活。但憂鬱的人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這代表他必須鬆開與另一個人的緊密連結,這會立刻引發他對失去的恐懼。解決之道是尋找其他的安全感來源,但這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憂鬱人格的感情世界 憂鬱人格的侵略性 環境因素 憂鬱人格的故事 補充說明 第三章 害怕改變——強迫人格 對安全感的需求排山倒海般強烈,是強迫人格者的根本問題。他們小心謹慎、想很多、著重目標與長遠的計畫。從恐懼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他們害怕風險、改變與消逝。他們就像要學會游泳才肯下水的人,也就是什麼事都要先演練過。 強迫人格的感情世界 強迫人格的侵略性 環境因素 強迫人格的故事 補充說明 第四章 害怕既定的規律——歇斯底里人格 一個不打算接受規律與規範,也不願遵守人與人之間的遊戲規則的人,會是什麼樣子呢?他像是生活在橡皮世界裡,這個世界表面看來隨興、有彈性,但朝令夕改,反正他也沒有要嚴格遵守的,總是找得到脫身的法子。因果關係只存在於自然界,他還沒準備好要接受,或者也許它此時此地剛好起不了作用。 歇斯底里人格的感情世界 歇斯底里人格的侵略性 環境因素 歇斯底里人格的故事 補充說明 結語

內文試閱

序言    恐懼為本質與生命之矛盾
     恐懼屬於生命的一部分,你我都在劫難逃,它以不同的面貌伴隨著我們,從誕生直至死亡。太初之始,人類就不斷嘗試藉由各種巫術、宗教與科學,思索克服、減緩、戰勝或是約束恐懼的對策。民智未開的時代,有人尋求神靈的庇護,有人委身愛人求取寄託,科學家研究大自然的規律,宗教家及修行者禁慾苦行,思想家從哲學思維中探尋,但都沒能成功地驅除恐懼。因為前人的努力,我們比較能夠容忍恐懼,有為者甚且把它轉化為一種促進成長的沃土。      無憂無懼痛快度過一生顯然是大家都曾做過的美夢,但人生在世就無法不憂不懼,我們的依賴心、終將一死的認知,都反映在其中;我們只能試著培養抗衡的力量:勇氣、信任、知識、權力、希望、謙卑、信仰以及愛。這些可以幫助我們接納恐懼,分析及研究恐懼,以百折不撓的精神與恐懼奮戰。人不可能完全擺脫恐懼,所以那些允諾釋放我們心中恐懼的各種方法,與人類的存在背道而馳,只會讓我們期盼落空。對於那些玄奧的諾言我們要存細觀察,不要輕信。      既然恐懼是我們生命中的不速之客,時時刻刻盤踞我們的心頭,每當內心或外在環境起了一點兒波瀾,它就迅即滲透到我們的意識中。通常我們想趕它出去、避開它時,多少也有一些對付的技巧或方法:壓抑它,削弱它,掩飾它,或者否認它的存在。然而,恐懼始終潛伏著,如同死神從來沒有因為我們不去想就自動隱退一樣。      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各有特色,每個國家的開發程度有高低之分,每個人也都不一樣,但恐懼不受這些影響,在我們操作了某些方法,採取了某些措施抵抗它之後,那些造成我們心中憂懼的事物,有沒有因此改變呢?有的,譬如打雷閃電已不再使我們顫慄害怕,日蝕與月蝕成為大家觀賞的自然現象,我們不再以為日月星辰將永遠消失,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今日,我們害怕的東西與古人不一樣,我們害怕病毒,害怕新型絕症將致我們於死地,害怕發生車禍,害怕年華老去和寂寞。      千百年來,與恐懼作戰的方法並沒有推陳出新,古人有巫師做法犧牲獻祭,現代則改由醫藥登場——恐懼沒有退場。各式各樣的心理治療是現代處理恐懼情緒最有影響力的新策略:心理治療以漸進的方式釐析恐懼的心理,開掘個人早年的成長背景中導致恐懼的因素,研究個人與家庭及社會文化之間的相互關係,培養我們與恐懼對峙的能力。      這裡有一個重大問題:人類仗著科技文明的進步征服世界,舊有的恐懼雖然被驅除滅絕,卻也衍生出其他的恐懼。僅僅體認到恐懼與我們如影隨形無濟於事。有一種新型的恐懼侵擾著現代人的生活:在我們的俯仰之間,埋伏著愈來愈多的恐懼因子,處處與我們為敵,我們很熟悉心靈被撕裂的感覺——想像一下濫用核能會導致什麼後果,想一想濫用權力侵犯自然生命週期的景象。人類犯的錯就像回力飛鏢 ;缺少愛與謙卑,想要征服自然、操控生命,恐懼因此應運而生,於是我們只能任憑它擺布,性靈空虛。以前的人面對自然災害時一籌莫展,畏懼魔鬼與神靈的懲罰,而今日我們害怕的對象是自己。      進步往往也是一種退步,若以為進步將消除我們的恐懼,不啻一種幻想;當然,進步會排除一些恐懼,但同時也會形成新的恐懼。      恐懼與我們密不可分。雖然它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但每個人體驗到的恐懼都不一樣,怕死、怕付出愛,以及其他抽象的東西。每個人的恐懼皆有其形式,就和一個人如何愛、如何死一樣各有特色。因此,恐懼是源自個人的經驗和思想。所以儘管有共通的集體的基本恐懼,但恐懼總是帶有個人的印記。個人的恐懼和個人的生活條件、與生俱來的性情以及環境相關;它牽涉了我們自幼至長的故事。      如果我們「不帶恐懼」地看著恐懼,可以看見它的雙重面向:恐懼讓我們積極迎戰;恐懼也會使我們麻痺癱瘓。危險當頭,恐懼往往是一個信號和警告,同時也帶有挑戰的意味,讓人想要去打敗它。接收害怕的訊息,克服恐懼,可以讓我們成長成熟;避開它,不正面回應,會讓我們停滯不前。無法戰勝恐懼的人,如同長不大的小孩。      當我們處於陌生的情境時,不安會悄悄來襲。邁向成長與成熟的每一步都讓人感到不同程度的恐懼,因為那將帶領我們迎向未知,迎向我們尚未懂得如何應對的新事物。所有等待我們去做、去經歷的新鮮事充滿刺激,但也充滿了不確定。生命總是將我們帶往新奇、費疑猜又陌生的路上,而惴惴不安伴著我們上路。成長期間,每當我們揚棄熟悉的路線,踏入新階段,準備接受新任務,恐懼便不請自來;每個年紀所面臨的成長課題,都包含了克服心中障礙這道關卡,一旦我們戰勝了恐懼,人生便又往前邁進一步。      因此,有些恐懼是生命發展的常態,一個健全的人可以平安通過並從中獲得成長。克服恐懼才能夠進步。想想踏出平生第一步的孩子,要放開媽媽的手,獨自行走;想想生命中重大的轉折;想想第一次上學的小孩,要脫離家庭的呵護,進入一個陌生的團體。這些都需要先克服恐懼才辦得到。再想想我們的青春期,初次與異性邂逅,對性的好奇與渴望;首次進入職場,組織家庭,初為人母,然後衰老死亡。各種新的開始以及初次嘗試的經驗,都染著恐懼的色彩。      所有上述的恐懼與我們的身體、心靈或社會經歷息息相關,是人生必經之路,踏出去的步子都跨越了某一個界限,我們被要求脫離熟悉、親密的環境,壯起膽子去探險。      除了這些,還有許多與上述的恐懼迴異、與跨越成長階段大相逕庭,十分獨特的恐懼型態,若我們未曾經歷就無法理解。有人因寂寞而恐懼,有人害怕置身人群之中,有的人過橋或走過廣場時會驚惶不已,另有人看到甲蟲、蜘蛛或老鼠之類的小動物就會心驚膽跳。      恐懼的型態變化萬千,人人各有所懼,算下來每一樣東西都有人害怕。若我們仔細觀察形形色色的恐懼,會發覺其中的變數可以加以整理分類,我把它們稱為「恐懼的原型」,呈現於本書中。繁多的恐懼情緒皆屬於這些原型極端的變體或扭曲,或者是轉移。我們習於把未處理、未克服的恐懼轉嫁到一些無害的替代品上,與真正點燃我們恐懼的引信相比,替代品容易應付,恐懼卻是躲都躲不掉。      恐懼的原型關乎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心理狀態,以及我們身處的兩個對立的矛盾。我想以我們通常沒有感覺到、但確實存在的自然定律作為譬喻,來說明這兩大矛盾。      我們存在的世界有四種巨大的動力: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循著一定軌道繞日而行,我們稱這樣的循環為地球的公轉。地球同時也繞著自己的軸心轉,稱為自轉。由此產生兩股對立又互補的動力,天體因而保持運作,在一定的軌道上運行:萬有引力與離心力。萬有引力維持地球於不墜,一直把地球拉回中心,是一股穩定的吸力。離心力則向外擴張,脫離中心點,是一股拉開的力量。當這四種動力均衡和諧時,宇宙才會有秩序、上軌道;當其中任何一種力量過大或無法作用時,一切就會亂了套。      讓我們想像一下,假使地球失去其中一個動力,譬如不再繞日而行,它變得不只是一顆行星,反常地像太陽一樣成為宇宙的中心,於是其他行星就得繞著它運行。地球脫離了原來的軌道,自訂規則活下去。      若是地球不自轉,只繞著太陽運行,它會降級變成衛星,永遠只有一面向著太陽,沒有自主能力。以上這兩個想像都會破壞行星的慣性服從以及獨立自轉的規律。      繼續往下想像:如果地球失去萬有引力,即向心力,僅剩離心力,勢必會脫離軌道,也許撞上別的天體,墜毀成碎片。倘若只有萬有引力,失去平衡的離心力,則會變得凝滯僵固,或者當另外一種力量出現時,它無力制衡而被曳出軌道。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是太陽系中的微粒,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上述的動力才會持續潛伏著;這與天體運作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少。我們只消把每一種基本動力放到人的層面,轉譯為心理,與我們的心靈作對照,就會發現從生命延展出來的兩大矛盾,而每一種恐懼原型都與這兩個矛盾有關,寓意深刻。      心理學上說的「自轉」表示人的性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繞日而行的公轉表示服從大格局,為了顧全大局,自治權以及個人意願都可以受到限制。由此我們談到第一個矛盾︰自我與整體的對峙。      地心引力與我們內心對永恆與穩定的嚮往一致;離心力則符合我們不斷向前、追求變化的意向。由此我們看到了另一個矛盾:一面拚命追求永恆;一面又求新求變。      根據這個宇宙的類比,我們受到四種基本力量的影響,反映在我們身上為四種基本的挑戰,彼此牴觸卻又互補。它們千變萬化,與我們形影不離,不斷向我們索討新的答案。      第一項挑戰,也就是譬喻中的「自轉」︰我們要做一個獨一無二的個人,肯定自我的存在,與其他人有所區別,無人能取代。然而,汲汲營營追求與眾不同,疏離感日增,午夜夢迴,寂寥的大浪打過來,恐懼便如潮湧,對我們造成威脅。種族、家庭與民族,年齡、性別與信仰,職業或社團,使我們與別人產生連結,互為生命共同體,但我仍是一個獨立、具有特質,與別人不一樣的個人。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絕對不會混淆,這實在很有意思。我們的存在有若一座金字塔,具有所有建築物的基礎與共同性,但愈是接近塔尖,就愈特別、異於其他建築物。在個體化的過程中,也就是榮格所謂個人發展的過程,接受以及發展自己的特色時,我們會漸失歸屬的安全感,我們不再「與別人一樣」,繼而在徬徨不安中體會到做為一個個人的寂寞滋味。我們愈是要和別人不一樣,就愈感到孤寂、不安、不被瞭解、被拒,甚至被排擠。與此相反,如果我們不敢探險,沒有發展成為獨立的個體,把自己藏在群體的規格之中,則我們的人與人格就不臻完整。      第二項挑戰,譬喻中的「公轉」:我們對這個世界、生活與周遭的人敞開心扉,與人交往,也與陌生的人交流。廣義說來,就是興沖沖的活著。但恐懼由此而生,我們害怕失去自己,害怕變得依賴而任憑別人擺布,擔心自己只會順著別人的意思、不考慮自己,以及為了適應必須放棄太多自我。這裡是指我們失去平衡。把自己「交出去」,卻又有種施展不開的無力感,讓人忸怩不安;鼓不起勇氣接受挑戰,我們又變成孤立無援的個體,不與人來往,沒有歸屬感,沒有安全感,人我皆不識。      在此,我們遇上生命加諸我們的一個矛盾要求︰我們應該要自我保存與自我實現,同時又要能夠捨己為人與無我;我們必須克服失去自我的恐懼,以及對做自己的恐懼。      另外兩項挑戰同樣具有矛盾與互補的兩極化特色。      第三項挑戰,譬喻中的「向心力」,即萬有引力︰我們對永恆的嚮往。我們在這個世界築巢,計畫著未來,努力完成目標,但不要以為一切很穩定堅固,永遠有一個未來可期待,生命無止盡;死神在召喚,生命隨時可能結束。有人以為只要自己認為未來無窮無盡,生命就如他所願不會結束,於是他可以不停地勾勒遠景與美景——這導致我們害怕消逝、依賴,害怕人生中捉摸不定的東西:排拒新事物、沒有把握的計畫,害怕生活一直向前流動,不停下腳步,瞬息萬變。有句話說,沒有人會在同一個地方上岸兩次,因為河水和個人都不斷地在改變方向。假使我們死了追求永恆的心,就永遠闖不出一番成績,實現不了夢想;所有的創造皆因對永恆的思慕而發生,否則我們根本無從美夢成真。我們如此這般過日子,彷彿手上的時間無限,以為我們終將完成的目標指日可待,幻想中的永恆便成為推動我們完成任務的原動力。      最後是第四項挑戰,譬喻中的「離心力」︰我們隨時準備好改變自己,肯定所有的改變與發展,拋開熟悉的事物,把傳統與習俗扔到腦後,才到手的東西立刻與之告別,一切都是過渡與過站。於是,我們必須不斷求新求變,刻不容緩,絕不能逗留,迎接新事物,勇於嘗鮮,那些日積月累的規矩、需求和習性令人喘不過氣來,侷限了我們的機會與對自由的追求。在這裡,死亡被視為是一種停滯與終結的威脅;不再追求變化,不再勇於嘗鮮,死守著舊有的東西,重複著他人的生命歷程,時間之河與四周的人事將超越我們、忘卻我們。      由此我們看到了生命加諸我們的另一個矛盾要求:追求永恆,同時又追求變化;我們必須克服對短暫與消逝的恐懼,以及對既定的規律與事實的恐懼。      根據上述,我們認識了四個恐懼的原型,整理如下:      一、害怕把自己交出去,覺得會失去自我與依賴;     二、害怕做自己,覺得太不安全與孤立;     三、害怕變化,覺得短暫無常又不可靠;     四、害怕既定與必然,覺得束縛與終結。      各種恐懼的形式都是由這四種原型衍生而來,也都與這四種和人類存在息息相關,互補也互為矛盾的動力有關:自我保存與孤絕疏離,與此相反則是把自己交出去以及歸屬感;追求永恆與安全,與此相反則是追求改變與冒險。我們追求什麼,就會恐懼那些與之相反的事物。但宇宙運行的規律卻告訴我們,唯有相互矛盾的力量保持平衡,天體才會井然有序。這裡所謂的平衡並非統計學上的計算,也不是說一定要達成什麼目標,而是一重內心源源不絕的創造力。      除此之外,我們要知道,每一種恐懼及其強度都和我們與生俱來的性情,即遺傳,以及我們成長的環境有密切的關聯;換言之,恐懼與我們的身心狀態和個人經歷都脫離不了干係。內心有著怎樣的恐懼情結,必定有一個形成的背景,由此可看出童年的重要性。每個人的恐懼都受到性情以及環境的影響,我們害怕的,別人往往難以感同身受,他人視為理所當然者,在我們卻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性情與環境,家庭與社會,都有可能成為培養恐懼的溫床。成長過程未曾受到干擾的健康的人,一般來說知道如何與恐懼共處,甚至戰勝之。而受過干擾者,經驗到的恐懼巨大又頻繁,則恐懼的原型之一將攻占此人的心靈。      恐懼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或持續的時間很長,會變成一個重擔,造成一種病態。最嚴重者,是童年時盤踞心頭的恐懼,因為幼兒尚未具備反擊的能力。力道強、時間長,或者超越年齡所能承受的恐懼,往往難以消化,會造成孩子的成長停滯不前,甚至退化,行為幼稚,並相繼出現其他症狀。一個孩童太早體會到太多的恐懼,稚弱的他無力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恐懼浪頭,必須仰賴外界的協助,如果外援無著,他孤獨地被巨大的恐懼感所淹沒,會造成人格的創傷。      在成人方面,參與戰爭、被俘、面臨性命交關、遭遇自然災害等等,以及心靈上受到打擊,超越了忍耐極限,也會使人陷入驚慌失措,做出衝動行為或產生精神官能症。與兒童相比,成人能夠做出反擊和尋求對策的可能性大得多:他會捍衛自己,考量整個情況,找出是什麼引起他的恐懼;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明白恐懼因何而來,能夠把心中的感受說出來,並獲得別人的理解與援助,也有能力評估眼前的威脅到底有多大。小孩子不具備這些能力,愈是弱小,愈是成為恐懼的獵物,毫無招架能力,不知道要忍耐多久,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      本書要探討這四種恐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假使我們放棄基本動力中的任何一種,就會失衡,把我們導向其中一種人格。我們將逐步介紹每一種人格,並且詳述每個人的個性中或多或少的傾向。因此,這些人格架構可以以四種恐懼的類型來加以理解。若一個人明顯偏向某一種人格類型,與幼年的發展失調有很大的關係。從而,若一個人活在這四種基本動力和諧均衡的狀態下,就表示他可以處理好這四種恐懼的原型。      一開始,這是一個正常的人格類型架構,只有些微的偏向。倘若過於偏向某一面,超過了極限值,就成為四種基本人格的變體,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學上稱之分裂、憂鬱、強迫與歇斯底里人格。當然,這並不表示大部分人都得了神經官能症。      本書在敘述四種關於生命的病症時,也會探討一個健康的人片面的人格,以及輕微、嚴重、極端的心靈創傷。人的性格氣質是討論時的一個要素,我也會把重點放在成長背景上。      其次要提醒讀者,本書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知識與經驗為基礎,介紹四種人格的典型特質,不採宿命論或驟下斷語的方式,而是從人的特質或性情著手;性情與生俱來,難以扭轉,只能接受。我要談的與此略有出入。      我之所以是我,並不是因為身體構造使然,而是因為我對這世界與人生有一定的看法,一定的行為舉止,而這源於我的生命歷程;人格由此鑄成,並且擁有特質。其中不可逆的是我天生的性情、童年環境、父母與老師的個性、社會與社會規範,這些在某種程度上塑造出我這個人。書中闡述的人格,若先天上因教養者忽視和缺乏良好的示範,致使人格受影響、被壓抑,都可以藉由後來的發展來補綴,使我們的人格趨於完整或成熟,磨光磨亮我們的生命。      我們以四種基本的態度與行為選擇為出發點,並設想一個運行有序也均衡的理想秩序,探究我們的存在的各種狀況與關係。      本書沿用神經官能症學理中的定義來稱呼這四種人格類型,這並不影響心理健康的人,因為我們在運用這些概念的同時,都會介紹患者個人的經歷,以及神經官能症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定義已為大家所熟知並接受,所以沒有必要重新命名。對於分裂、憂鬱等定義,讀者可以從書中的敘述得到清晰生動的概念。      恐懼(anxiety)與害怕(fear)兩個詞在書中反覆出現,但我並未嚴格區分其詞義,因為這不是本書的重點;而且我認為,真要做區分的話,恐怕也不容易。有人說害怕死亡,而恐懼死亡也說得通,兩者並無太大異同。一般認為「害怕」是針對特定、具體的東西;「恐懼」則指非特定的對象,甚至比較不理性,但可能是有理由的。然而,這樣的區分也不是每次都言之成理。因此,我不再對恐懼、害怕、畏懼、憂懼等詞做概念上的區別。      這本書是為每一個人而寫的,目的在幫助大家多瞭解自己與別人,同時要告訴讀者,早期的成長階段對我們的發展有多麼重要。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喚起讀者重思我們所來自且身處其中的整個互聯的世界,我深信我們可以學到許多。

延伸內容

【推薦序】自己的恐懼自己解
◎文/李明璁(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生命本身是成長和衰退的起伏,它是會改變的,否則它根本就不是生命,因為變化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因此變得焦慮,焦慮使人尋求安全,或相反的會去冒險,這是值得好奇的。因此,對恐懼的研究就不只限於對退卻與防禦工事的研究,它或多或少也在尋求對成長、勇敢和冒險的瞭解。      ——段義孚(Yi-fu Tuan, 1979)      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繆,曾說這個時代就是恐懼的世紀。人類雖然憑仗科技控制生態自然,藉以減緩、甚至消除各種天災或各類生物對我們的生存威脅,但卻又集體化且個別性地陷入一種「自己害怕自己」的弔詭狀態。      無論是納粹與法西斯的興起導致史上最恐怖的殺戮,或者戰後美蘇兩大強權對峙所形成的冷戰結構壓迫,歸根究柢都源自於人心深層的恐懼。尤其當社會處於巨大變遷時,人們對於自己難以安身立命狀態的焦慮,在媒體操弄與政治動員下,轉化成強烈的受迫威脅感。於是,人們寧可選擇「肅清且安全的權威」, 也不願擁有「放任而不安的自由」。      焦慮,是一種面對預期將至的恐懼事物之心理反應。一九四八年普立茲詩歌獎,頒給了詩人奧登(W.H. Auden)的作品《焦慮年代》(The Age of Anxiety)。在這首長詩中有四個人物,出身背景各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特徵:孤寂、缺乏自我存在的意義感、無法愛人也感受不到被愛、甚至因此失去體驗開放世界的活力。      而在二戰之後與冷戰開啟的這段期間,有兩本奠下日後恐懼與焦慮研究的心理學經典誕生,分別是一九五○年出版、「存在心理學派」創始人R. May的著作《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以及德國心理學家F. Riemann於一九六一年所出版之本書:《恐懼的原型》。      這兩本書,不約而同扭轉了長久以來主導美國心理學界的行為主義。當時的主流研究大多只是使用實驗量表,對焦慮或恐懼情緒進行施測,並將其視為一種異常的生理與神經反應。然而,焦慮和恐懼的複雜度與變異性,其實更涉及社會心理層面的成因,且與人際關係、角色扮演、乃至背後更大的社會框架關係密切。      自此之後,焦慮和恐懼,開始被視作一組充滿張力的辯證主題:不單是人們只想除之而後快的負向神經反應,其實也可能是富有正向意義的身心狀態。正如同哲學家齊克果曾言:「冒險造成焦慮,但不冒險卻失去自我。」焦慮和恐懼都涉及人我互動的鬆緊矛盾、一種尋求平衡的不斷嘗試。畢竟我們所害怕的,其實也可能正是我們所渴望的。      這本書所歸納出之四種恐懼的原型,恰恰就是源自不同人我關係與生命情境的反覆拉鋸。對此,作者首先以四種基本動力,精準譬喻了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也害怕失去的自我狀態:一、自轉:想保持自我獨立、與眾不同的欲望。二、公轉:想得到他人認同、尋求歸屬的需求。三、向心力:對恆定不變與安全穩固的堅持。四、離心力:對嘗新求變與冒險犯難的嚮往。      接著,作者以精彩而有說服力的臨床案例,說明上述四種原力的推拉一旦失衡,所可能造致的四種典型的自我恐懼、與相應的心理問題:一、害怕把自己交出去,於是過度隱藏自我(產生分裂人格)。二、害怕做自己,以至於完全的依賴(產生憂鬱人格)。三、害怕改變,無法忍受混亂或消逝(產生強迫人格)。四、害怕既定的規律,逃避義務約束與角色要求(產生歇斯底里人格)。      其實,無論是四種原力或四種害怕,恐懼的原型都恆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不可能有其中一項會完全消失無蹤。就像作者以宇宙為譬喻:「這乍看之下是一種對立現象,事實上運行有序也均衡。」因此閱讀本書的意義,與其說是瞭解不同人格傾向的「病態」恐懼因果,相反的,我們更該積極接納,各種恐懼說穿了也都是「常態」,只是它有時過於放大導致相對失衡罷了。      洞察了這些本質,便能幫助我們進行切身的反思,進而追求班雅明在《單行道》一書中所言、既無比艱難卻也可能瞬間變得簡單的人生境界:「面對自己而不感到惶恐,便是幸福。」   
【推薦序】認識恐懼原型:不會消失,只會變形
◎文/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美國精神醫學會歷經多年改版,於二○一三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DSM-5),原先倡議將原來的人格疾患分類系統,改為以人格特質論為主的向度取向,進而將人格影響的功能程度,以「自我」與「人際」兩個面向為軸加以評量,自我又分成「自我認同」與「自我導向」的程度;人際則分為「同理心」和「親密感」的關連。之後,雖然仍在研議階段,人格疾患的診斷新系統並未如其他心智疾患類別同步正式推出,但已顯示人格成因的複雜度和理論統合的困難。不過這樣的自我與人際雙軸度的提議,也說明當個體的自我認同是缺乏自尊、一味逃避,無法建構生活發展的穩定目標;在人際上也感受到疏離、變化不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同時無法理解、寬容他人與自己的關係。如此所塑造出的人格特質,可能促使恐懼情結容易如影隨形,不僅害怕與人接觸,也擔憂自我犯錯。      DSM-5人格疾患改版的理念,指出人格的界定成因複雜,難有明確一致的定義,但與對於自我特性認定、與周遭他者關係、人格的動能是力求穩定永恆或勇於探索改變等相關因素有關。如此,與曾是心理學家及心理分析專家、慕尼黑心理研究暨治療研究所(現為心理分析與治療學院)創始人之一的弗里茲.李曼(Fritz Riemann)著作的《恐懼的原型》一書,有所呼應。他由天體運行的概念獲得啟發,提出以「自轉」、「公轉」、「向心力」、「離心力」的四大挑戰進行恐懼原型人格的論述。對照本書與DSM-5本來預計推出的人格疾患的思考策略,某個層面來看,也在若干程度符應李曼如此的構想。當然,兩者背後的動機與思維有不同的脈絡,但也顯示人格類型學的反覆探索,是人們辨識個人特性的古老學問與新興論述的複合體。      從演化來看,恐懼是古老的情緒。儘管科技日新月異,恐懼仍如影隨形。以生物觀點而言,恐懼感是人類的理性設計,是存活的提醒機制,適當的恐懼感可以保全人類,可以說是一種演化論的後果。從社會學習而言,恐懼也可能是模仿觀察而來,就如同制約反應而言,都是一種行為連結。當然,恐懼也可能是不當的認知解釋後果,過度的災難化預期,容易引起恐懼孵化反應,無形中益加放大擔憂和恐怖。      本書雖然是探討恐懼原型的人格類型,但人格成因複雜,與社會認知和文化因素有關,與心理動力亦有關連。從當代閱讀脈絡來看,如果說原始社會恐懼的根源是來自對超自然神祕力量的無知,當代社會恐懼的因由,相當程度是來自對安全秩序過度信任的信仰系統動搖,卻又尚未重構替代性體系的緣故。然而,信任不只是個認知議題,是對世界系統的穩定信念,更是一種情緒安定的特徵。回到社會處境來看,信任機制的斷裂,使得恐懼占據了文化想像,如今的不安全感引發的強烈的危險意識,不再僅是個體的問題,更是社會和個人之間的關係也產生變化。例如,家庭可能不再是安全庇護的養育所,而可能也是家暴虐待的地雷區。政府的維安策略,可能也會引發恐怖攻擊。當承認社會無法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難題,加劇了不確定的文化。對未來的懷疑憂慮態度,影響自我認同、人際關係和社會信任。當「恐懼」一詞進入日常生活用語,它向人類發出警語:現在是付出代價的時候了,恐懼文化的一個不幸後果,是任何問題都可能轉變為生死存亡的問題。      於是,本書此刻的重新出版,是回到個人性格探索的精神分析旅程的開始,進入重新理解恐懼原型的時刻。如同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到:不被理解的事物將再度出現,就像一個尚未找到位置的鬼魂。直到解開神祕知識,破除鬼魂之後才會安息。作者以恐懼原型道出四種類型,「認為把自己交出去就是失我與依賴,因而恐懼」;「認為做自己太不安全孤立,因而恐懼」;「害怕變化,視之為消逝與不可靠」;「害怕既定的事實,視之為終結與束縛」,進而引伸出「分裂人格」(害怕失去自我,避免與人來往)、「憂鬱人格」(害怕分離與寂寞,落得百般依賴)、「強迫人格」(害怕改變與消逝,死守著熟悉的事物)和「歇斯底里人格」(專斷自為,以逃離既定事實與前後一致的態度)。同時,李曼認為所有其他的恐懼都是由這四種原型衍生出來,也與和人類存在息息相關,同時與互補也互為矛盾的動力有關。      但進一步從本書的閱讀,可以理解作者的用意,不在於提出人格分類學的典型性心理病理人格診斷,而是在於直面我們內在的恐懼暗影,瞭解自身的性情。讀者閱讀時,無須對號入座,輕易地陷入自我診斷的陷阱;或是武斷地以此人格分類對於他人行為解釋。我們由本書中的論述,正好反映出人格類型的變異度、多樣性和異質性的面貌。從心理原型的概念來看,恐懼原型可能啟動靈性轉化,個人和陰影相遇的路程,這是一趟啟航、鍛鍊、再運轉於不同航道、觸碰各式各樣的暗流,而後回返到療癒的路程。他在書中援引不少真實的個案,作者提到恐懼都有一個前身,與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成年人害怕什麼,恐懼來襲時的規模與強度,無非都是涉及童年時期的經驗。如此,也就可以瞭解雖然作者將廣義環境視為定數,但仍指出這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通常可以不斷地從這四種恐懼原型中,找到人生各種處境的解答。      如同人格的穩定度或變異度會隨時代因素而有所影響,同樣地,恐懼原型或文化樣貌,或許隨著時代不斷變形而有不同的面容。李曼雖然在本書脈絡中提到,不會刻意區分恐懼、害怕、畏懼、憂懼等意思的區別。但從德文的書名,作者採用Angst,就帶有存在焦慮的存有論意涵。因此,面對恐懼,理解恐懼,也深刻地揭示了人類基本的本體論境況,以及人類存有的意義。如此,就帶出如同存在人文心理學家馬思洛(Abraham Maslow)曾指出的人類內在有兩股力量始終交戰。一股力量是著眼於安全,將我們拉回防衛狀態,避免採取冒險行為;另一股力量是考量到成長,將我們推向獨立與自由。當人們經驗到恐懼,也就歷經承受這兩股力量的拉扯。但終究,如何在自身認同、人際關係、世界趨勢和未來展望當中,相互糅合又不失去自身的獨特性;如何不被既定格局或意識形態綑綁,處理多重衝突,進而智慧選擇下一步,這是個難題。      如此難題的回應,卻也是可以透過本書的案例與論述,重整、認識自己的人格養成,也同步理解、同理他人,予以回應。如今,我們面對當代新興的「恐懼政治學」處境,當恐懼文化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形陌生,助長社會瀰漫懷疑氛圍,以及在各式各樣新興的恐懼事件的威脅與挑戰下,恐懼幽靈似乎徘徊不去。閱讀本書的人格類型,如同走入不同恐懼原型人格案例的感情世界、攻擊性、環境因素構成和生活故事所交織的複合情節;這樣的反思閱讀,也是從個體案例式認識投向群體性生活世界理解的基礎。啟動閱讀,也就是認識自己、理解他人的重要開端。本書在臺灣社會的重新出版,是面對公共信任衰落與恐懼新興類型的深刻回應。恐懼,不會消失,只會變形。      只有深度分析,我們才能面清楚面對不同人格的恐懼原型,進而因應這些差異人格原型的排列組合後的新狀態、交互關係所生成的人格複雜動力學,及其恐懼衍生的反覆多重變形。      就從閱讀這本書,開始。

作者資料

弗里茲.李曼 Fritz Riemann

弗里茲.李曼 Fritz Riemann, 1902-1979,心理學家及心理分析專家,慕尼黑心理研究暨治療研究所( Instituts für psychologische Forschung und Psychotherapie in München,現為心理分析與治療學院)創始人之一,並擔任該處心理分析講師,同時是心理治療診所的開業醫師。由於在心理分析上成就斐然,成為美國紐約心理分析學會的榮譽會員。 《恐懼的原型》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本著作。 李曼透過心理分析,指出折磨著我們的恐懼是一種跡象,有助於我們找出生命的失衡之處,或者回顧一下生命歷程,是否某一項重大挑戰曾經令我們卻步,而這將有益於我們識破恐懼的真面目,跨越彼時的障礙,獲得新的自由,賦予生命新的秩序與責任。

基本資料

作者:弗里茲.李曼(Fritz Riemann) 譯者:楊夢茹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AWAKE 出版日期:2017-03-30 ISBN:9789864772018 城邦書號:BX1069 規格:膠裝 / 單色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