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防火牆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法國左翼行動派第一人、最具社會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布赫迪厄 撼動主流論述、對抗新自由主義禍害 布赫迪厄以知識分子之姿築起抵擋危險的防火牆 本書是布赫迪厄以社會學學者身分討論社會議題的評論結集,收錄布赫迪厄在各報章媒體所發表的文章及演講。以及身為一個研究者、知識分子,在面對社會議題時,對其問題所做的回應。 布赫迪厄在本書中,提出他對「新自由主義」的嚴厲批判。同時探討了勞工權益、經濟問題、全球化迷思、知識分子角色,甚至學者加入社會運動的意義。他認為「新自由主義」的興起,正是由過去剝削弱勢族群的資本主義人士所主導,加上記者與媒體的推波助瀾,漸漸危及社會主義運動多年努力所獲得的文化基礎。當年的布赫迪厄期許知識分子創造可實踐理念的環境,今日讀來仍是一場待努力的硬仗。

目錄

前言 國家的左手和右手 索雷斯的廬山真面目 從外國人的地位來測試政黨候選人 藉理性之名行濫權之實 鐵路員工的真話 抵擋一個文明的破壞 全球化的迷思及歐洲社會福利國家 德國銀行總裁提梅耶的想法 學者,經濟學及社會運動 為一個新的國際主義而寫 電視,新聞,及政治 再談電視 這些宣稱我們不負責任的「負責人」 今天工作到處都是不穩定的 失業者運動,一個社會奇蹟 破壞性的知識分子 新自由主義,一個剝削到底的(正在實現的)烏托邦 引用書目

內文試閱

國家的左手和右手
  問:最近一期您所主持的雜誌,是以苦難為主題。裡面有許多訪談的對象,是在媒體上沒有聲音的人:貧窮郊區的年輕人、小農、社會工作者。其中,一個問題國中的校長發出他個人的不平:與其說他是知識傳遞的守護者,還不如說是某種派出所警察。您認為這種消遣的說法有助於了解社會的不滿嗎?   布赫迪厄:在我們所做有關社會苦難的調查裡,我們碰到許多飽受社會衝突折磨的人,就像這個國中校長。我還可以舉這個負責法國北部某小城一個問題郊區的計畫協調人為例。他所要面對的衝突,是所有社會工作者(社工人員、輔導人員、基層行政人員,以及越來越多的學校老師)所能忍受的極限。這些社會工作者構成了我所謂的「國家的左手」(國家裡,所有那些需要大量開銷的部會),而這些部會也是過去社會鬥爭所遺留的產物。與其相對的是「國家的右手」,就是那些法國國立行政學校畢業的菁英所充斥的財政部、公民營銀行及部長辦公室。許多我們所參與(及將會參與)的社會運動,都是為了表達小國家貴族(國家的左手)對大國家貴族(國家的右手)的不滿。   問:您如何解釋這種憤怒,這些形式的絕望及反抗?   布赫迪厄:我想是因為國家的左手覺得國家的右手不再知道,或更糟的,再也不想知道國家的左手到底在做什麼。總之,就是不想再付出代價。這些人一個主要的絕望之因,在於國家從許多屬於其管轄負責的社會領域中退出,或正在退出:像國宅、公共電視及廣播、國立學校、國立醫院等等。對某些人來說,更是難以置信或難以接受,因為人們對一個社會黨執政的國家,總是期待它能做為社會福利的保障者,讓每個人,不分貧富貴賤,皆可享有社會福利。一般所描述的政治危機,反國會主義,其實是一種對國家做為公共利益負責人的絕望。   社會黨人並不如他們所宣稱的那麼社會主義這一事實,也不再引起人們強烈的反感:在這個艱困的時代,可以運作的空間本來就是十分有限。但是,令人訝異的是,這些社會黨人竟然可以把社會領域(國有部門)壓縮到這種程度:首先,在事實上,透過各種措施或策略(我將只點名媒體),來取消社會福利國家所爭取到的社會權益,然後特別是在公開言論中,大肆讚美私人企業(好像企業精神只適用於企業),大力鼓吹私人利益。這些都讓人覺得有些唐突,尤其是對那些站在第一線的社會工作者來說,因為他們必須去彌補最難以忍受的市場失靈之處,卻沒有被賦予完成其任務所需之資源。這些社會工作者又怎麼會沒有被欺騙或被否認的感覺呢?   我們老早就應該了解到,他們的反抗,早已超過薪水的範圍,儘管薪水是對工作者及其工作價值一個清楚的指標。對一個職務的藐視,首先就表現在薪俸的微薄上。   問:您是否認為政治領導者的運作空間真的如此有限?   布赫迪厄:它大概沒有人們要我們相信的那麼有限。總之,還有一個領域,統治者可以運作自如,那就是象徵領域。國家的所有成員必須謹守好的榜樣,特別是當國家標榜要伸張弱勢者的利益時。但是當我們看到貪污(有時幾乎是公開為之,像高級官員的加給),或公部門的出賣(出賣這個字或許太強烈:我要指的是被安插到私人企業養老的退休官員),以及所有為私人目的而侵占公共資產及公共利益的行為:像濫用私人,徇私偏袒(我們的統治者有許多「個人至交」),利益交換時,又怎麼會不心生懷疑?   而我說的還不是象徵利益!電視跟賄賂一樣,助長了公民道德的墮落。電視捧紅了政治上、學術上愛做秀的人,這些人只想凸顯自己、表現自己,和公務員及基層活動分子為集體利益的默默奉獻大異其趣。也因為自私地只想凸顯個人(常因而損及對手),才造成「宣布效果」的大行其道。對許多的部長來說,一個措施要能被「宣告」出來才有效果,而且只要一被公開,就算是執行了。重大貪污案件的揭露之所以會引起公憤,就是因為其所鼓吹的道德和實際作為有段距離,而這些貪污,也不過是所有那些司空見慣的小「弱點」裡最糟的情況(比如想擺闊,急著收受物質上或象徵上的特權)。

作者資料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法國一代社會學大師,1930年生,後於巴黎大學文學院及高等師範學院受教,取得哲學教師資格。自1964年起先後任教於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及高等社會科學院,1981年成為法蘭西公學社會學教授。長期主編《社會科學研究學報》(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奠定其法國社會學研究主導地位。1996年自立門戶,開辦「以行動為由」出版社(Liber-Raison d’agir),專門出版社會科學宣傳小冊。終其一生,布赫迪厄不斷透過學術論辨及社會參與投身世界,著作俱稱經典,主要作品有《區判》、《學術人》、《國家貴族》、《繼承者》、《藝術的法則》、《社會學問題》、《世界的苦難》、《論電視》、《防火牆》、《實作理論綱要》、《所述之言》等。2002年辭世。 相關著作:《以火攻火:催生一個歐洲社會運動》

基本資料

作者: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譯者:孫智綺 出版社:麥田 書系:麥田人文 出版日期:2016-03-10 ISBN:9789863443261 城邦書號:RH1057X 規格:平裝 / 單色 / 17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